农村老人,一肚子故事,你听过什么农村发生的稀罕故事?

农村老人,一肚子故事,你听过什么农村发生的稀罕故事?,第1张

蛇也有发怒的时侯;

一九九六年在渭北,发生了一件怪事:“蛇撵人、人逃跑!”

在九六年以前:关中地区几忽是年年秋雨连绵,导致地下水位上升。它给喜荫蔽、潮湿的蛇类提供了理想的生存环境。

那时好象关中蛇满为患:你出不出门都无所畏,隔三慢五能见到蛇的身影。因为百分之九十的人都怕蛇!大街小巷和马路上人打死或者车碾死的死蛇,血肉模糊、蚊蝇光顾,随处可见。

在堡子最西头八十亩地务西瓜的王智青、范无用吃过早饭,又去瓜地劳动。经过一片古坟墓时发现,坟旁盘着一条大黑乌稍蛇在晒太阳。你说他俩没事找事?黑乌稍蛇没挡你的路,又没招你惹你,你干嘛打它?

王智青环顾了一下四周,没有什么东西打蛇。突然发现不远处有一只烂鞋,捡起来就向“蛇盘”砸了过去。你说巧不巧?扔出去的烂鞋正好打到蛇身上,把睡梦中的蛇砸了个昏头转向。

蛇想:“我有没招你、惹你,你打我干嘛?”蛇也有发怒的时候!它“噌”的一下展开近两米的身体,高抬着头嘴里吐着“芯子”发出嘶、嘶、嘶的叫声,向王智青、范无用发起了进攻!吓的俩人头发都挓了起来!

再看王智青、范无用的穿着:脚上托鞋、腿上短裤、上身汉衫,有没代工具,你说他俩能不怕被蛇咬吗?就想在地上捡个土块都没有。(土块经过冬天一冻一消,都酥了)

赤手空拳的他俩真无用?被黑乌稍蛇撵的只是逃!逃了二三百米,认为蛇不会再撵他俩?一回头,蛇还是紧追不放。又跑了五六百米的样,一回头,蛇它原路返回。他俩喘着粗气,擦着汗,才松了口气。

手艺人智戏公社社长

下乡机会,了解当地的小乡村集市上住有一个70岁手艺人——王补锅匠。主要从事补锅、配钥匙行业。平时,带上他十多岁的儿子王砂锅,(小名)背起吹火的小风箱走村串寨,为农民补锅、配钥匙。赶场天就在自家里摆摊方便农民。突然有一天,人民公社张社长来他家告知他:现在正在大砍“资本主义尾巴”,你干的这行业属资本主义要砍掉,从明天开始你就去参加田里收谷子劳动。手艺人恳求社长说年岁己高,放我一码吧!左说右说社长还是不同意。第二天手艺人就在自家大门上贴了一副对联:上联,凭心自愿搞生产,下联,恐怕农民找补锅。横批,身不由己。贴好对联后就去参加收谷子。走到田埂上说明来意,青年男女社员齐声说:你这么大年纪谁要你干活?你在田埂上给我们说点笑话,让我们乐一乐,增加我们干劲,你的活我们帮忙你干了。(他们都知道手艺人爱说笑话)手艺人心里很感动,开口唱了:谷子成熟胀破壳,男女社员忙收割,一颗一粒收干净,不要放它田中落。唱完,正好有人又来找补锅,手艺人看周围无公社的人,带上那人回家补锅去了。真是无巧不成书,第二天张社长妻子干活时不小心把门锁钥匙掉了。这远近百里没有这方面的手艺人配钥匙,左思右想,只好拿起锁厚脸来找手艺人了。手艺人拿着他的锁看了又看,想了又想,然后慢不经心地说:社长,你这锁恐怕是去字加一撇了。社长有点莫名其妙生气说,你不知道我不识几个字呀,去字加一撇什么意思我都不懂。(社长确实没上过学)手艺人一字一句对他说,去字加一撇就是丢字,说你这锁丢求了算了。社长又发火了,你说丢了就行了,还说些带求字丑话。手艺人慢条斯理的说,社长莫生气,我说这求字是好的,比如我们男人,年轻时求个好妻子,中年求个好儿子,老来求口好胡子,我们小生意人求财不求祸。像今天你就来求我帮你配钥匙,你看这求字那点不好。我给你社长实话实说,你这钥匙是能配的,我就怕给你配了,你说是资本主义,把我这碗饭端了,我拿什么求生?社长尴尬的勉强笑了笑说:快给我配钥匙,家里等着急用。当社长拿着配好的钥匙出了门,手艺人目送他老远,才慢条斯理、轻轻的送了他一句:讨厌。

后记:据说手艺人说话风趣、幽默、口次伶俐。解放前就曾考过“秀才”。还有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可惜没人注重收集,他己早逝去。

生活在农村,小时候经常听老人们讲一些诡异的,奇怪的故事。

看到这个问题我就给大家分享一下我小的时候听村里老人讲的一个有关于蛇的故事。

有一个人,经常拿个蛇皮袋到处逮蛇,有时候他自己吃,有时候也把逮来的蛇给卖到饭店里,挣些零花钱。

日积月累,他逮过的蛇是越来越多,有人告诉他,别在逮蛇了,蛇逮多了不好,蛇都是有灵性的。

他不相信,还是照逮不误,有一天,他被一条大蛇拦住了去路。

那条大蛇仰起头,吐着蛇芯儿,不让他走,他不但不跑,还想把那条大蛇逮住,卖到饭店里去好换些钱花。

可是无论他怎么做都逮不到那条蛇,后来那条蛇就把他缠上了,死死的缠在他的身上。

他费了好大的劲儿才挣脱,赶紧跑回家,谁知那条大蛇追着它不放。

好像是一心要报仇,后来他没办法了,就跑到一座寺庙里,那庙里有一口大钟,他钻到大钟下面躲了起来。

那条大蛇就缠在那钟上缠了三天三夜,后来那条蛇就走了,他被闷死在那钟里面了。

故事的真假咱不知道,但是这也就是告诉我们说,有灵性的东西不要打,不要逮,否则会要遭报应的。

一九四九年农历三月底,结婚不到一年,正在麻城县贩卖桐油的刘朝庆莫名失踪,时值战乱,又一直得不到音讯,一年后,悲痛欲绝的父母为他置了一个衣冠冢。

不久妻子王叶产下“遗腹子”,取名小根,三代单传的刘家终于续上香火,算是有了“根”。从此,老两口守着儿媳和孙子艰难度日,但儿媳毕竟年轻,时年刚满二十岁,让她一生守寡显然不现实。于是老两口合计,将邻村一个家庭贫寒,叫张九的后生招进家门,算是半个上门女婿。张九虽说家贫,但为人勤快老实,懂得孝顺为人,很快,这个特殊的家庭又恢复了昔日的温馨。唯一让老两口愧疚的是,王叶从此不再生育,觉得让人家一个好后生“绝后”,心中颇为不安。但张九似乎并不在意,直把小根当作自己的儿子,小根更是乖巧,牙牙学语时便爹长爹短地依偎左右。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一九五六年夏,在地里采芝麻叶的妻子中暑身亡,此时,小根刚满六岁,全家又一次跌入黑暗,妻子的死,彻底割断了张九与这个家庭的纽带,大家知道,傻子也不会再呆下去!老两口也难以面对这份尴尬,甚至主动“撵”起张九来。恰在此时,张九的父母正为儿子张罗亲事,毕竟儿子才二十七八岁呀!据说对像是一个地主的女儿,由于“成份”高,人家不嫌弃张九,但也明确表示,必须和刘家断了关系!张九听说后,一言不发地走了,并且两年都没有回过家门,他觉得,小根才是自己的亲人,还有小根的爷爷和奶奶!

此时的爷爷奶奶年事渐高,小根依旧年幼,我们真的不知道这个倔强而又善良的汉子是怎样撑起这个家庭,是怎样带着他们走过“三年困难时期”的。一九六六年,小根的爷爷去世,张九执孝子礼;一九七0年小根的奶奶去世,张九同样披麻戴孝!一九七三年,省吃俭用的张九又为“儿子”娶回了媳妇,终于完成了最后的心愿!可是,时年不到五十岁的张九,看起来比他七十多岁的父亲都要苍老,父母看在眼里,疼在心中,明里暗里也给了他不少的帮衬,谁让自己生了这么一个“傻儿子”呢!

日子慢慢地熬着,好在一年强似一年。一九八二年八月中旬的一天,正在田地收割水稻的张九被几个干部模样的人招呼着放下镰刀,原来,县“侨办”陪着一个归国华侨来了,这个华侨居然是小根的亲爹,当年失踪,己“埋”进衣冠冢的刘朝庆!

当年,刘朝庆在回家的路上被国民党溃兵拉夫,先是过江去了南京,然后是上海,最后稀里糊涂地上了去台湾的轮船,并编入国民党军队。好在一位姓李,来自固始县的营长,因为是老乡,李营长一直把刘朝庆带在身边,一九六一年,己经是师长的老乡转业,他带着一笔退伍金,和刘朝庆一同去了新加坡,那里有他当年的战友,都混得风生水起。果然,刘朝庆是做生意的好手,从小打小闹开始,几年后两个老乡在当地逐渐有了名气,也算富甲一方了。此前,刘朝庆在台湾己经结婚,育有两个女儿,并将她们一同接到了新加坡。但刘朝庆一直惦念着故土,思念着亲人,可惜一水之隔,却生死两茫茫!

一九八二来了,刘朝庆终于踏上了故土,在稻田边见到了为自己父亲送终,抚养自己儿子的张九!不屑说,作为一个企业家,他知道该怎样对待恩人,很多时候,不是钱能回报的!当他得知儿子叫“刘根”时,执意改名“张根”,并婉拒了儿子要随自己去新加坡的请求,而让他留在张九的身边。

一九八五年,在刘朝庆的资金支持与运作下,张九和“儿子”成立了一家制衣厂,产品经浙江出口南亚,以刘朝庆子公司的名议经营,拿张九当年的一句玩笑话来说,他的公司除了名子和空气,其余的都是刘朝庆的,但利润人家没拿走一分。就是这样,在刘朝庆看来,也没有报答万一!

好人有好报呀,张九做梦也没有想到会有这一天!

农村老人一肚子故事,你听说过农村发生什么样的稀奇故事吗?我今天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就是:不好称谓的长辈。

按说长辈有什么不好称谓的。爷爷奶奶呀,叔叔阿姨呀。舅舅呀,舅妈呀。姑父啊,姑妈呀。还有什么不好称谓的呢?

故事还得从1938年说起。我们那儿有一支国民党队伍经过,看部队的规模有1000多人,大概是一个团的建制

他们衣着整洁,装备齐全,领头的人骑着高头大马,威风凛凛。

这么多人一下子来到我们村子,我们村子可热了,幸亏我们的村子很大。

有100多户人家,要不然就容不下这么多人驻扎。并不是所有的国民党兵都是打家劫舍,欺压百姓的。

这支部队看上去纪律还算严明,他们虽然扰民,但不欺民。

每家每户都住了十几个大兵,他们单独生火,蔬菜也是用钱来买,与村民的关系处理的很好。

老百姓也并不是见了他们就跑,怎么感觉到与有的电视剧放的不一样。

也许到了后期战乱不断,物质匮乏,经费自给,就出现了电视剧里那些镜头。

老百姓见了这些大头兵就跑,他们进了村庄就抢了,因为他们也饿,他们要吃的,他们不抢也要饿肚子。

不能怨这些当兵的,只怨腐败无能的国民党政府,他们为了发动战争,只管招兵,不管发响。

随便发委任状,兵招的越多,官就做的越大,枪械自给,给养自给,即使发点军饷,也层层克扣,严重的破坏了军民关系。

什么中央军,地方军,保安军,还有民团,各种地方武装,犬牙交错。 为了地盘和利益战火不断,老百姓苦不堪言,民不聊生

这也是国民党战败的主要原因。因为他们失去了民心,***顺民心得天下,这是天意。

话说这支部队在这儿住了半个月,突然一天接到上级的命令,要他们开拔到北方去打日人。

村子里马上沸腾了,集合号吹起,士兵们打好被子,收好行李,整装待发。

临行前团长把他的太太,留在这我们村子。团长姓周,人高马大,听口音像四川的,他留下了一个班做警卫,其他的全部带走了。

他的太太年轻漂亮,只有十七八岁。临走前团长告诉他,等我打跑了日本人再回来接你。

团长这一走再也没有回来了,一直到抗日战争结束,也没见到团长的踪影。

他的老婆姓冯,叫冯小花,他望眼欲穿,始终没有等到丈夫的归来。估计他丈夫留下的银元也用完了。也没有钱开支警卫的工资了。

身边的警卫一个一个都走了。剩下一个女人孤苦伶仃地守在那儿,衣食不着。村上的人,张家送的米,李家送的面。帮她度日。

长此以往,这也不是个办法。村里有些好心人就撮合帮忙她找一个人家。

村里有一个孤儿,父母双亡。时年二十,姓马,叫小栓。人还老实,常年给人家打短工,正愁没有一个家。

在大家的努力下,两个年轻人搬在一起了。一年过后,他们生了一个白白胖胖小子。

大概是1946年。她家里来了两位年轻的军人,见到了冯小花,两人刷地一下立正敬礼,齐声喊道:嫂子好。

冯小花呆呆的看着来人,惊呆了,你们,你们是……,她颤抖地询问着。

“报告嫂子,我们是军政部的,是来送抚恤金的,周团长英勇抗日,滴血沙场,他是我们的英雄。”

说罢,就把1000块大洋和周团长的遗物郑重的交给了冯小花,冯小花双手接过沉甸甸的大洋,抚摸着丈夫的遗物,热泪夺眶而出,放声大哭,她等了七八年,却等来了这个噩耗。

为了表达对前夫的怀念,她与小栓商量,决定把他们的儿子改为姓周,叫周继夫。

他们俩人有钱了,就买了一些田地,小栓再也不给人打短工了,家里也请了一些长短工。

几年后解放了,土改了,她家的土地没收了。她家划为地主成分,周继夫成了地主狗崽子。

冯小花,马小栓成了斗争对象,一有运动就把他们拉出来批斗一番。马小栓真是冤,自己给人家打了一辈子的打工,最后当了两年老板。结果成了地主。

最可怜的是孩子,他是在人们的白眼中长大的,是在人们的地主仔的骂声中长大的。

由于成分的问题,他没有上初中,没有上高中,还没有娶到老婆。

转眼到了80年代国家拔乱反正,平反昭雪,国家追认周团长为革命烈士。

冯小花为烈土遗孀,享受抚恤待遇,周继夫因继承周团长姓氏,视作己出,招转事业单位上班。

80年代的一个清明节,冯小花带着丈夫马小栓,儿子周继夫,来到周团长牺牲的地方,他们站在墓碑前,久久默哀。

冯小花让儿子跪下给周团长磕头,大家帮忙讨论一下。他的儿子怎么称呼周团长?

是叫爸爸,没有血缘关系。是叫叔最,比自己的爸爸年纪又大。是叫爹,他与自己爸爸也不是兄弟。

真是难为了周继夫,大家帮忙出出主意吧!

真实故事:在民国时期,村里陈桂花丈夫离世,被家族里的人卖给村里懒汉。陈桂花离世时,发了三个毒誓,都应验在当事人身上。

陈桂花出生在桂西北的小村庄,群山环绕,山上是漫山遍野的桂花树。她出生时母亲高龄难产去世,家里留下了父亲和九个年纪不大的兄弟姐妹。村里人都说陈桂花是灾星,出生就带走了母亲。

比起村里人的流言蜚语,陈桂花悲惨的一生刚刚开始。她不知道,在她一生中童年是最幸福的时候,包括村里人背后的指点以及父亲有意无意的埋怨。

陈桂花过七岁生日时就被送到村里地主刘大富家当长工,放牛喂马、担水劈柴都是她的日常工作,一干就是十年。十七的陈桂花出落成标志的大姑娘,她的美色被刘大富的二弟刘二富盯上。

那年清明,刘大富一家人都回老家祭祖,刘二富中途抽空返回,在牛棚中玷污了陈桂花。刘二富生怕事情败露影响自己和妻子关系,就威胁她不要将事情宣扬出去,自己会给陈桂花安排一个好去处。

在权力和富贵的压迫下,她妥协了,她不声张。没有几天时间,刘大富就主动找到陈桂花要她和自己傻儿子成婚,这是刘二富撮合的结果。陈桂花清楚知道自己嫁给刘大富傻儿子会是什么结果,但在命运的面前,她再次选择妥协。

同刘大富儿子结婚,长工的活换成了和她同时期进刘家的姑娘。几个月时间,陈桂花就被查出来怀有身孕,刘大富自然很开心,开心的是自己后继有人。陈桂花和刘二富两个人心里一直都在打鼓,生怕孩子生下来会有什么问题。

好在孩子顺利出生,家里人没有起疑心。就这样,桂花过了一生中最舒适的三年,过得就是阔太太的生活。三年后,桂花丈夫被查出了痨病,不久就离开了人世。

刘大富打算让她把孩子养大,刘二富却怕她和桂花的事暴露,到时候两个人都活不了,暗地里撺掇大哥说是桂花克走了侄子。在失去理智的情况下,刘大富带着刘二富夜里用麻袋套住陈桂花用驴驮着卖给了隔壁县的一个老光棍。

老光棍知道自己捡到个大便宜,不到一百斤米就换到个大闺女,却不知道自己迎回的大闺女被人们叫克星。陈桂花到老光棍家没想着跑回家,那个年代女性被买卖是常事,何况自己在那个家过得并不开心。她和老光棍处了有五年时间,却一直都没孩子,老光棍自然不依,娶媳妇就是想生娃,不能生娃自己就做了赔本买卖。

有段时间,陈桂花觉得老光棍很怪。晚上也不说话,就只蒙头睡觉。后来是从村里二狗嘴里才听到真话,老光棍觉得陈桂花没给自己生儿子,就想把陈桂花卖掉,再买一个年轻的姑娘。听到这消息,陈桂花宛如晴天霹雳,她无法再忍受自己生命再一次接受凌辱,无法接受以莫须有的罪名被买卖。

陈桂花喝药走了,走的那天老光棍拿着从刘大富家的麻袋想再套一次,没想到看到的却是冷冰冰的尸体。老光棍心里觉得烦闷的慌,把床上的凉席拿下来裹在陈桂花身上扔到后山,扔陈桂花的地方同样满是桂花树。

村里二狗就在村里放话说,陈桂花离开时发了三个毒誓:一是刘家二富一担走,意思是说刘大富和刘二富会一起离开人世;二是老光棍坟头六月生蛆,意思是说老光棍的坟头上会有蛆出现;三是下世不为女儿生,意思是说自己下一世不想再当女性。

前面两个毒誓,陈桂花离世不久几年真的就实现了。刘大富和刘二富被土匪抢劫,兄弟俩双双离开人世;老光棍买新媳妇的时候遇到大骗子,被骗了几百斤大米,气不过就走了,同村人把他埋在离扔陈桂花尸体不远的地方,六月坟头真的出现了蛆虫。奇怪的是,陈桂花的骸骨没有一点踪影,就仿佛没有出现过。

十几年后就有人传,陈桂花其实没人死,而是装死,也有人说,自己曾在土匪山上看到过村里二狗和陈桂花……类似这样的传言满言数不胜数,谁也不知道真假。

当年太姥姥讲这个故事的时候笑着说,你们就把我当陈桂花,说的时候脸上洋溢着笑容。

我是农村长大的,不是听的故事,是发生在我眼前的真事,说出来,不知道大家信不信的啊。我小时候一个本村人,因为多花了几毛钱,被老婆婆骂了几天几夜,最后被老公的蒙头鞋底打了个乌眼青,打掉了两颗门牙,列位看官,信么?

关于她多花了多少钱,我记得是说两毛五,前几天跟我嫂子说起了过去的家常话,我嫂子给我笑着纠正了:“你知道什么,谁告诉你,她是因为多花了两毛五?人家是多花了一毛八!”我嫂子给我讲起了过去。那是她家隔了一堵墙的邻居,我倒是忘了。七十年代末,食用碱面三毛六一斤,那个媳妇去农村供销社买别的东西,老婆婆叫她顺便买回半斤碱面,谁知道她忘了,居然买回了一斤碱面,那一毛八还能再买一斤食盐,这下好了,这个月不要吃盐了。不中用的家伙,不该挨打?!她可能是犟嘴了,就这样,老婆婆拿菜刀蘸凉水,剁着木板子开骂了。正好我的大侄子刚刚出生,我嫂子还在坐月子,那家老婆婆的菜刀剁下去,当一声,吓得刚刚出生的孩子一惊,为了这,我大哥还找到她家,劝她不要剁木板,好吧,人家去了菜刀木板,改了专门的恶骂,各种难听的话都有,足足骂了两天两夜,最后他家的男子汉,拿鞋底子追着打,哦,还有俩小姑子跟在后面点火,最后还打掉了两颗门牙。

原来如此,这么多年来,我只知道她早就没了门牙,原来是因为多花了一毛八,被老公打的。到现在她都快七十了,依然没有装上假牙,就一直豁着呢。

我爷爷跟我讲过一个黄鼠狼报恩的故事,它真真实实的发生在我死去的太太身上……

我爷爷说,那时候他才七八岁,正好赶上59年大饥荒,当时候经常饿肚子。家里穷的叮当响……

有时候饿急了,几个小孩子去田野里扒老鼠洞,有时候能扒到几个花生,都高兴的屁颠屁颠的,就那还舍不得吃完。带回家,跟家里人分享一下……

农民根本吃不饱,山芋叶子都没得吃。榆树的树皮都吃光了。我问爷爷好吃吧?爷爷说,哪里好吃,只能填饱肚子。

我太太那个时候,会下老鼠夹子,偶尔抓到一只田鼠,一家人就算开个荤。小孩子都兴奋的睡不着觉……

我爷爷说,那个时候我太太天黑去下老鼠夹子,天不亮就去收,怕晚了就被别人收走了!

有一天晚上,雾蒙蒙的,我太太去收老鼠夹子,老远就看到有东西在扑腾,赶紧跑过去一看,原来是夹到了一只黄鼠狼。

据我太太说,那黄鼠狼一看有人过来,就两个前爪抱拳作揖,明显就是求放过它。我太太一看这阵势,当时也被吓到了,就是就把那只黄鼠狼放了!

放了之后,那只黄鼠狼没走。又立起来冲我太太做了三个揖,然后扭头跑进了大雾里。

我太太说,他也没当回事。因为,农村都流传这黄大仙的故事,他也不敢吃!

从那以后,我们家门口,经常在天不亮的时候,就被放一只兔子,一只野鸡什么的!也不知道谁放的,在那个年月,有荤腥可是不得了!

我太太说,一段时间之后,他有一天晚上一夜没睡就守在门口,天蒙蒙亮的时候,那只黄鼠狼来了,嘴里拖着一只野鸡,放在门口,突然看到了我太太现在它旁边,就停下来,又冲我太太做了三个揖,才扭头离开!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了两年,后来灾荒年过去了,农民吃的饱了。那只黄鼠狼就再也没有来过!

所以,后来我爷爷提起那只黄鼠狼的时候,都说它是我们家的恩人。不然在那个年代,一大家人,一个都没有饿死,确实不容易!

农村老人,一肚子故事,你听过什么农村发生的稀罕故事?

说起农村老人一肚子的故事,还真是不少。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农村老人说过的故事。有一对老年夫妻,老头当年70岁左右,忽然有一天心血来潮,想同老伴寻欢作乐,要求老伴积极配合。老伴说,“要玩也可以,你得拿出当年的风蚤和激情,如果学的有模有样,我就随你的便,如果学的不是哪会事,你就在此打住。老头心里一直想着好事,不加思索就同意老伴提出的条件。问道,老伴你说,想让我学猫学狗还是学啥?老头老伴说,今晚你就学学老叫驴调情的动作吧。老头说,这个我最拿手,你就是一头母驴,我就是调情的那头公驴,咱俩演习演习,看看象不象?如果大家所在的地方,有马有驴,就能看到公马与母马,公驴与母驴交配前的各种动作。第一个动作,公驴先闻母驴的屁股,接着是呲牙咧嘴,仰望天空大声昂昂大叫。老头根据公母驴交配时的动作操作,就在呲牙咧嘴仰望天空准备学公驴叫时,抬头看见梁头上面蹲着一个人,是个小偷没地方躲,就躲在梁头高处,谁知不巧,被老头学公驴调情发现了。老头问梁上那个人,你蹲到梁上干啥里?小偷说,我听见驴叫唤,看看有没有驴屎,我捡回家好种菜。

这个故事,听起来是一个无趣的笑话,没有欣赏讨论的价值。要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有些人因某事赚了几万块钱,没有存在银行里,放在自己家里总是放心不下,数了又数,放这怕贼偷,放哪怕贼盗,只怕贼把钱偷走了,晚上整夜睡不好睡。通过这个故事,提醒,是你的财丢不了,不是你的财守不着。老头一时兴起,学公驴调情,发现了小偷,保着了自己财产没有丢失。这是运气福气财气正旺,一个笑话动作,保着了自己的财产没有受到任何损失。

这是邻家大伯讲的故事,大伯素来胆大,他说那一次他是真的害怕了。

故事发生在大伯三十多岁,那年孤老汉老王去世。大伯是个热心人,谁家有事都去撺忙。当天晚上大伯和另一个人自愿守灵,到晚上十几点钟,另一个人说家里有事走了。只剩下大伯一个人,守着躺在床上王老汉的尸体。冬天农村的夜那个静啊,只听见灵前蜡烛哔卜,哔卜的响声。就这样安静地过了一个多小时,那个人还没有来。大伯渐渐有了点睡意,朦胧之时,听到门帘眶当响了一声。大伯睁开眼晴,屋里没有一个人影。掀开门帘,起风了,院里的柴草刮得簌簌直响,天还是阴得伸手不见五指。大伯回到屋里,心里认为是风刮的门帘,不以为意。又等了一会,大伯站起来活动活动腿脚,突然看见盖尸体的白布一动一动的。大伯心里害怕了,那些传说的炸尸故事,马上浮现出来。急忙寻了一根木棒,拿在手中,对准尸体动的地方,轻轻砸去。就在那一刹那间,白布下一个物件直窜而出,随着一声猫叫,碰倒了灵桌上的蜡烛。屋里顿时一片黑暗。大伯这时是真的害怕了,赶紧拿着木棒退到院中。不多时,那个人拿着手电回来了。二人回到屋里,点亮了蜡烛,才发现老汉养的大花猫猥琐在屋里。原来,王老汉孤身一人,大花猫经常到他被窝里做伴。今天从外边回来,钻到尸体旁边,也许是感到了异样,才来回动弹。被大伯看见,以为尸体动弹,才砸了一棒,出现了前面的一幕。

可以向村委员会反映问题。村民委员会是内地乡(镇)所辖的行政村的村民选举产生的群众性自治组织,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由主任、副主任和委员三至七人组成。其办理本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向人民政府反映村民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村委会作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为了完成所承担的各项任务,需要相应的组织机构和人员。从试行法施行过程中各地反映的情况看,这一规定是比较符合我国农村的实际情况的。村委会的成员既不宜过多,也不宜过少。村委会由多少人组成比较合适,主要应当考虑两个因素:一是便于自治,能够完成村委会作为自治组织的各项任务;二是要尽量减轻农民的负担。

麻城歧亭镇以种植业、养殖业和农村经济为生活来源。歧亭镇境内拥有大片的农田和良好的自然环境,适宜大面积种植水稻、油菜、豆类、蔬菜等农作物,同时在当地发展了不少的农业企业,如种子加工厂、养鸡场、养猪场、养鹅场等。

论构建新农村的五元结构和三元支持机制

发布时间:2005-12-16 1:39:00 来源:选自论坛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提出: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如何实现新农村建设的任务,笔者认为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要加快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要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必须大力发展农村五元经济结构和三元支持机制。

一是农村外出务工的劳务经济。据国家统计局分析,2003年农村外出务工的劳动力总数为1.1亿人,其中到地级以上大中城市务工的劳动力6910万人,占总量的61%,所占的比重以上年提高了4.2个百分点,到县级市的占20%,到城镇务工的占19%,在大中城市劳动力吸纳能力进一步上升的同时,跨省流动的劳动力有68.9%在东部地区就业,比上年提高了1个百分点,15%在中部地区就业,比上年下降了0.3个百分点,15.2%在西部地区就业,比上年下降了0.6个百分点。国家发改委的一份报告表明,离土不离乡的农民模式逐步为离土离乡模式所取代。以四川为例,2003年外出务工730万人,其中480万人到广东、上海、北京、浙江和江苏。600万人是半年以上的常工,140万迁移到城市。这个分析表明,大中城市和沿海地区是我国主要就业增量空间。

要进一步扩大城市吸纳农村劳动力空间,逐步取消城乡户口的限制,加快城乡人口的流动;保障农民工的权益;解决农村子女上学难的问题;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引导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带动乡镇企业和小城镇发展。

二是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建设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大力发展畜牧业,保护天然草场,建设饲草基地。积极发展水产业,保护和合理利用渔业资源。扩大养殖、园艺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和绿色食品的生产,努力开拓农产品市场。

三是大力发展农村乡村工业经济。调查表明,税费改革只能减轻农民负担,但是真正致富奔小康要靠发展农业工业。我在麻城市一个城郊村调查,近年来,村干部大力发展村级工业,招商引资,提供场地,调解纠纷,为企业发展提供交通等生产生活环境,效果明显。引进的林化厂投产后安排村内农民40人,每月工资700元;还有纸箱厂、铸造厂、沙厂、木材加工厂等企业通过改制,生产兴旺。这些企业向村内每年上交积累4万元,村里没有债务,还有积累10万多元,村干部工资除了财政补助外,村内给予奖励,干部年收入近万元。还拿出部分资金补助贫困家庭子女入学、医疗、五保户,全村做到了电通、水通、电话通、有线电视通、70%的农民盖了新楼房。

发展农村乡村工业,仍然具有广阔的空间。目前反映主是要农村土地的限制。要从实际出发,应当适应放宽农村乡村工业的用地政策。同时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严格控制污染严重的工业项目引进农村。

四是大力发展现代农村工商综合经济。浙江省萧山市瓜历镇航民村就是一个典型。这个村位于风景秀丽的钱塘江南岸,距离萧山机场仅10公里。全村占地2平方公里,有340户,1070人,可耕土地700亩,山林200亩,精养鱼塘126亩。1979年以6万元农业积累开始创办工业。1997年8月,组建浙江航民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拥有全资、控股、参股工商企业21家,其中有11家是工业,4家是商业,3家小农场。2004年全村实现销售收入28亿元,实现利润3。12亿元,总资产26亿元。全村职工人均收入1。42万元,人均1。6万元。(按劳分配部分)包括按资分配超过2万元。2004年8月,浙江航民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在上海证券所上市,股本8500万股,筹集资金6。1亿元。全村家家都是富裕户,没有一家困难户。正是由于村的共同富裕,因此他们的经验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关注和重视。

该村地处钱塘,河流众多,村民在解放前后靠土地为生,1978年人均收入148元,不得温暖,有三分之二的户缺粮少钱。是浙江省的穷村。1979年6月在当时村支部书记徐才发的带领下,开始兴办村办工业,当地有名言,“要致富,办三缸:酒缸、酱缸、染缸”,于是兴办了一家印染厂,用村的全部集体资金积累6万元投入,到银行借入贷款6万元,共12万元,当年收入79.13万元,1980年收入38万元,利润实现4.4万元,收回了全部投资后纯赚了2.4万元。1981年当年收入100万元,年纯利润在35%左右。他们将利润全部用于投资,不断扩大规模,增加项目。形成了17家工业企业,有化工、冶炼、电力、建材、珠宝、印染、等,做大做强。还投资兴办了村级的火力发电年发电3亿度,在现在普遍缺电的情况下保证了村级企业的生产加工需要。去年生产化纤布6.5万米,加工黄金212吨。

在发展工业的同时,向农业和商业推进。一是利用退潮还田购进扩大耕地面积630亩,使自用地达到1300亩,作为工业用地的储备。二是集中使用土地。1983年他们将土地承包到户,由于工业企业发展,劳动力无力耕种土地,从1987年开始,重新收回土地,实行机械化耕作,由23名农业工人耕种,其农业产品由村负责购买。三是兴办养殖厂,作为农民的福利。2004年农业产值只整个产值的0.05%。四是兴办4家商业。投资9000万元设立三星级宾馆,2003年到广东顺德收购了4个饭店。五是兴办房地产业。到滁州收购买500亩土地,到河南省螺河购买100亩土地等。

由于工业的发展,村内实现了城镇化水平,全村从小孩上小学到上大学实行免费。只要一个上大学一次奖励1万元,每月供给200元学费。投资400万元兴办幼儿园,投资1600万针兴办了文化中心;村级住房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造,之后按成本价格购买。我到现场看了每家都是小洋楼。对老年人实行养老保障。每人每月200元。电话、电视、宽带网进村入户。

五是大力发展传统农业经济。发展传统农业,仍然有多方面的好处:有少部分土地,可能解决温饱问题;有住房,可以解决住的问题;有蔬菜,可以解决吃菜问题;山区的农民有山林,可以解决燃料和加工产品问题;有乡村的人际关系圈子,可以解决相互支持的问题。可以设想,在绝大部分农民难以融入城市化的情况下,发展传统农业,仍然是重要的支拄产业之一。

改造传统农业,要稳定并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有条件的地方可根据自愿、有偿的原则依法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改造中低产田,搞好土地整理。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加快农业标准化,健全农业技术推广、农产品市场、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动植物病虫害防控体系。积极推行节水灌溉,科学使用肥料、农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逐步建立符合国情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加大扶贫开发力度,提高贫困地区人口素质,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开辟增收途径。因地制宜地实行整村推进的扶贫开发方式。对缺乏生存条件地区的贫困人口实行易地扶贫,对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建立救助制度。

大力发展新农村五元经济结构,关键是要建立城市支持乡村、工业支持农业、财政支持公益事业三元支持机制。

一是城市支持农村的机制。主要是城市带动农村城镇化发展;城市吸纳农民工就业。使城乡互动,共同发展,实现良性循环。不少专家学者提出要转移农民到城市,要靠城市化来消化农民。城市化是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80年代中期特别是90年代中期以来,城市化进程加快。以大城市为中心的城市群、城市带发展壮大,一些小城镇成为当地经济的中心。基础设施建设使城市面貌大为改观。这是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目前我国城市化仍然明显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和同等工业化国家的水平,未来5—15年甚至更长时间,是城市化迅速扩张时期。按照80年代以来的平均进度,2010年城市化将达到47%,2020年达到55%;按照1995年以来的平均进度,2010年将超过50%,2020年将达到64%。城市化滞后是历史包袱,同时也为经济增长提供了空间。

城市化是涉及几亿农业人口转入非农产业的社会结构的根本性变迁。这是伴随着现代化进程逐步实现的渐进过程,最乐观的估计也要延续到2020年以后。在工作部署上既要积极,又要稳妥。保证城市化健康发展的一个根本性问题,是把城市化和解决“三农”问题结合起来,使之成为实现城乡协调发展,改变二元经济结构的推动力。关键是为农民转入非农产业创造就业机会和生存条件。在城市化、工业化乃至整个现代化进程中,始终不能放松对农村问题的关注。即使城市化进展顺利,农村人口2010年至少还有7亿,2020年至少还有5亿,仍然是个庞大的人群。“

二是工业支持农业的机制。主要是城市工业向农村扩散工业项目,提供技术资金,促进农村乡村发展;同时工业要为农村提供质好价廉的农村工业品。

三是财政支持农村公益事业发展的机制。公共财政要把更多的资金用于支持农村公益事业发展,主要是支持农村义务教育、卫生、基础设施。加快发展农村文化教育事业,重点普及和巩固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对农村学生免收杂费,对贫困家庭学生提供免费课本和寄宿生活费补助。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基本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加强人畜共患疾病的防治。实施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和“少生快富”扶贫工程。发展远程教育和广播电视“村村通”。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快乡村道路建设,发展农村通信,继续完善农村电网,逐步解决农村饮水的困难和安全问题。大力普及农村沼气,积极发展适合农村特点的清洁能源。

新农村建设重在关注农民的生存现状

发布时间:2005-12-16 1:40:00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十一月三日电(记者贾靖峰)“十一五”规划提出“建设新农村”近期引发学界热议。昨天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的“新农村建设:实践反思与展望”研讨会上,三十多位农业经济专家一致认为,研究者和决策者必须走进农村,新农村建设重在关注农民生存现状。

“千投入,万投入,不如投入一个农民的积极性。”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院长,著名经济学家温铁军在研讨会上说。他认为农民自发的合作组织是新农村建设最重要的内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杨团介绍,除了正式在册的二十多家较大农民社团外,中国目前已经有上百万的农民自发组织,基本上都是农业技术的协会,她说,研究者和决策者不再扮演农民的救世主,现在越来越多的学者深入田间地头,转为向农民学习,并扶助农民。

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副主席邵秉仁曾长期从事农村问题研究,他指出,一个农民工每年可以创造两万五千元的价值,而其收入却不超过一万元,种种情况表明,城乡发展的不和谐是创建和谐社会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他说,农业税的减免还不能保证农民负担不反弹,根本是要建立长期的农民薄赋机制,使农民能够依靠土地长期收益。关注农村教育,勿让农民义务教育成了“教育义务”。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张晓山也指出,农业产品的商品化使农民作为初级生产者的风险加大,免征农业税缺口打开了,却打破了旧有格局,暴露出的问题似乎比减免前还多。改革只有继续深化,农民负担才能真正减少。

温铁军认为,八十年代农民的收入增长比城市快,农民人口占国家总人口的八成,消费就占到了六成,而今天的数字远远不及当初。原因在于,九十年代后农村土地、人力、资金的大量流出。农村经济格局已经形成了一批既得利益,几十年来利益格局固化,要改变是比较困难的。因此,建设新农村不可一蹴而就,这一理念的真正统一和实施,还需要一段时间。

俩人既然一起走了这么久,不要遇到事情以分手作威胁,既然有问题,那么要做的是解决它,对吧?当然,问题的解决可能不是那么简单就可以的。

我想你再进一步考虑下,你是在意他给家钱?还是在意没有了4w?还是担心以后买房钱不够?假如你们的存款很大,这4w根本算什么时,你又会如何想呢?或许是自己“据为己有”的性格?自己要想清楚内心想要的是什么,不要混合到一起,这样针对具体的问题和他谈下,他是否考虑过你所在意的问题?他现在知道了这些问题,又有何应对方法吗?从而解除你内心真正在意的问题。

既然你内心是不想分手的,那么就不要再说分手,无益的,而要好好的谈一谈,两人一起面对这些问题,看应如何对待。换到他的角度,你认为他的做法真的错了吗?父母养大不容易,作儿子的,尤其是个想回报的儿子,一定是懂事的孝顺的,这样的人是重感情的,你也应该放心和值得在一起的呀。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www.hunlipic.com/qinggan/1125781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26
下一篇2023-11-2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