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聋怎么办啊?

耳聋怎么办啊?,第1张

听觉系统的传音、感音功能异常所致听觉障碍或听力减退,慨称为耳聋。一般轻者为“重听”,在一般情况下,能听到对方提高的讲话声;重者为耳聋,听不清或听不到外界声音。因耳部病变部位及性质不同,致耳聋的程度有所差异。幼童由于耳部发育不全或某些疾病引起耳聋后,无法学习语言,可致聋哑。

从耳部病变损害的部位来讲,耳聋可分为传音性耳聋及感音神经性耳聋。由于外耳及中耳的病变从而阻碍声波的传导,即为传音性耳聋。若接受声波的内耳或由内耳经听神经径路发生问题,影响声音的感受,则为感音神经性耳聋。如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均有病变所致成的耳聋,称为混合性耳聋。 耳聋的概念 一般认为语言频率(05、12Hz)平均听阈在26dB以上,即有听力障碍,听力损失在70dB以内者称重听,在70dB以上者为聋,临床上习惯统称为聋(deafness)。

编辑本段|回到顶部耳聋分级 按WHO 1980年耳聋分级标准,将平均语言频率纯音听阈分为5级。

轻度聋:近距离听一般谈话无困难,听力计检查纯音和语言听阈在26~40dB。

中度聋:近距离听话感到困难,听阈41~55dB

中、重度聋:近距离听大声语言困难,听阈56~70dB。

重度聋:在耳边大声呼喊方能听到,听阈71~91dB。

全聋:听不到耳边大声呼喊的声音,纯音测听听阈超过91dB。

编辑本段|回到顶部耳聋分类 按病变部位及性质可分为三类:

(一)传导性聋(conductive deafness):是因外耳中耳有病变,使声音传导过程发生障碍,而引起耳聋。常见致聋原因有外耳道盯聍、异物、炎症、先天性耳道闭锁、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急慢性非化脓性中耳炎、先天性畸形,肿瘤,大疱性鼓膜炎,耳硬化症早期等。

(二)感音神经性聋(sensorineural deafness,neurosensory deafness):指耳蜗螺旋器病变不能将音波变为神经兴奋或神经及其中枢途径发生障碍不能将神经兴奋传入;或大脑皮质中枢病变不能分辩语言,统称感音神经性聋。如梅尼埃病、耳药物中毒、迷路为、噪声损伤、听神经瘤等。由于内耳耳蜗螺旋器发生病变引起的听力障碍称感音性耳聋(临床上还将内、外淋巴及基底膜病变引起的内耳导音性聋亦概括在感音性耳聋中),神经传导径路发生病变引起的耳聋称神经性耳聋。但临床上通常不易鉴别两者间的异点,故常将两者合并称为感音——神经性耳聋。所以,临床上各种急慢性传染病的耳并发病、药物或化学物质中毒、迷路炎、膜迷路积水、颞骨骨折、听神经瘤、颅脑外伤、脑血管意外、脑血管硬化或痉挛等引起的耳聋及老年性耳聋均可概括在感音神经性耳聋之中。

(三)混合性聋(mixed deafness):传音和感音机构同时有病变存在。如长期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耳硬化症晚期、爆震性聋等。

补充:按病变的性质分为器质性耳聋和功能性耳聋两类,前者指听觉器官组织结构异常导致的耳聋,后者指听觉功能下降导致的耳聋。

按病变的部位分为传音性(传导性)耳聋、感音性(神经性)耳聋、混合性耳聋三类 外耳、中耳异常导致的耳聋是传音性的,从内耳到听觉中枢发生异常导致的耳聋是感音性的,二者兼而有之,是混合性耳聋。

传导性耳聋(又称“传音性耳聋”)。与传送声音振动有关的听觉器官结构的异常而产生的一种听力损失。特点是:(1)低频率比高频率的听力损失大。(2)气导听力损失与骨导听力损失之间的差距大。大多数人可通过手术或药物治疗恢复或部分地改善听力,配戴助听器很有帮助。

感音性耳聋(又称"神经性耳聋")、“知觉性听力损害”。由于先天性内耳发育不全或因药物、疾病、外伤使内耳耳蜗的声音感受能力缺乏而造成的耳聋。这类耳聋的医治效果不佳,其听力损失一般要比传音性耳聋者严重,多在70分贝以上。可在骨导与气导的听力图上清楚地显示出此类耳聋。

按病变的时间分为先天性耳聋和后天性耳聋两类 母亲怀孕至分娩时由各种因素导致的胎儿耳聋是先天性的,胎儿出生后发生的耳聋是后天性的。从病变对儿童形成语言的影响看,也可以分成学语前(4岁前)耳聋和学语后耳聋两类。

学语前聋:儿童出生时或出生后不久(4周岁前)出现的耳聋。由于听不到他人说话,因而不能像听力正常儿童那样学习言语和语言。这类聋童的教育要求与语言形成后聋的儿童有很大不同,通常侧重语言和交流方法的获取。

学语后聋:言语和语言形成后,(通常4周岁以后)出现耳聋。这类聋童的教育应强调保持其原先可理解的语言和恰当的句型,充分利用已有的言语经验,以利于此类儿童的心理发展。

老年性耳聋很可能会突然自闭

老人性格抑郁自闭 专家称或是耳聋惹的祸

“年纪大,机器坏”常常被老人拿来自嘲身体机能的退变,包括耳聋耳背。据统计,全国身患老年性耳聋者达136449万,占听力障碍总人群的6687%。值得注意的是,老年性耳聋通常由家人发现——长辈听不到门铃或电话响、说话像吵架、电视或收音机开得很响……专家表示,60岁以上老人平均每年“丢失”06dB的听力,若长期不察、不理老年性耳聋,不仅沟通交流难,还会引发性格及心理问题,门诊经常发现家人诉称老人抑郁自闭、乖僻,最后查实是耳聋惹的祸。

“老年性耳聋一般都是由家人发现的”,专家表示,由于该病进程一般较缓慢,老人家听力下降但自身察觉不出来,因此与人交谈时需要对方重复说,自己的音量也会增高;将电视、收音机的音量调高;手机、电话、门铃响听不到等等,都可能是“慢慢聋”。一般来说,正常人说话的音频在500~2000赫兹,而老年性耳聋一般先丧失高频听力,所以家人要注意这点,有的病人甚至出现高频听力陡降。

耳聋不仅直接导致老人与人沟通交流困难,还会引发多种性格改变或心理问题。比如听不清声音、说话,因此多疑、孤僻、焦虑、抑郁、自闭,严重的不愿与人沟通,不愿参加社会、社交活动。俗话说“聋人三分傻”,因为听不见而反应慢、语速慢,长期不理甚至出现说话严重变调,加速老年痴呆。

早期积极治疗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和分泌性中耳炎是防治传导性聋的重要措施。对于感音神经性耳聋,重点在于预防和早期发现和治疗。

药物治疗:感音神经性聋和中枢性耳聋的治疗:根据不同的原因和病理变化的不同阶段可采取不同药物综合治疗,如增进神经营养和改善耳蜗微循环的药物、各种血管扩张剂、促进代谢的生物制品等。

手术治疗:鼓室成形术对提高传导性聋的听力有一定效果 ,全人工听骨和部分人工听骨的应用,使传导性聋鼓室成形术的听力效果有了明显的改善。

其他治疗:人工耳蜗植入适用于重度到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人工耳蜗是目前惟-能使全聋患者恢复听力的医学装置。振动声桥和骨锚式助听器适用于中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传导性耳聋以及混合性耳聋的患者。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www.hunlipic.com/qinggan/1125258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26
下一篇2023-11-2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