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等的父母爱,温暖的兄弟情

平等的父母爱,温暖的兄弟情,第1张

作为两个男孩子的妈妈,常常被身边的人问及一个问题:“两个男孩子,你更喜欢哪一个?”

我几乎无需任何思考,出于本能地脱口而出:“两个都喜欢,而且都喜欢得不得了。”

我可以理智地衡量出两个孩子各自的性格特点,煦儿热情幽默,做事情果断麻利但粗枝大叶,聪慧敏捷但耐性稍弱,有脾气但能够体恤大人。阳阳呢,做事拖拉却谨慎细致,耐性好,伶牙俐齿却稍显腼腆,爱好广泛,也敢于挑战。

我真舍不得对哪个有偏颇呀,对他们是一样一样深深地爱着,家里的先生亦是如此,爱的天平从未倾斜过。

我们给煦儿买喜欢的东西,阳阳当然也有足够的自主权去选择自己的所爱;我们去赴宴,要么不带孩子,要么两个都带着;我们表扬孩子,两个都在场的时候,不会只表扬其中一个,总会变着法儿把另外一个也带上;我们让孩子和我们分房间睡,纵然阳阳小哥哥三岁半,但是也还是要分一起分;睡觉前给孩子亲吻,煦儿亲五下,阳阳也一定会是五下;我们家没有哥哥必须让着弟弟的理,只有谁对谁错之分,大的不能因为“大”就得委屈着,小的不能因为“小”就娇纵跋扈……

有人会说了:有必要这么细致吗?

我会斩钉截铁地回答你:有!所有的“教育”都应该体现在点点滴滴的事情上,而非某件“大事”发生的时候再去强调是非对错,再去纠偏补弊。孩子的一切感受也是来源于父母细微的言行。

一次,煦儿的好朋友小岩来我家,他也是家中的哥哥,他看着煦儿的玩具很羡慕地说,“阿姨你真好,给煦儿买这么多的玩具。不像我妈,他只给我弟弟买玩具。”讲这话时,这个八九岁的孩子流露出的是语气中的无奈和眼神中的失落。

我想也许他在意的并不是有多少玩具,“不患寡而患不均”,在兄弟姐妹的关系中同样是亘古不变的真理。他在意的是妈妈没有给予和弟弟一样的关爱和呵护。

当孩子们从父母的言行中感受到了平等,不偏不颇,以及一样深刻细腻的爱,他们也会更加相亲相爱。他们稚嫩的内心就像两个空空的杯子,当父母把杯子里都注入了满满的爱,那爱的泉水才会叮叮咚咚地往外流出,缓缓流进彼此的心田里。

带煦儿或者阳阳出去买零食的时候,他们必定会把喜欢的零食再买一份给彼此;阳阳的幼儿园里做烘焙,好吃的糕点阳阳一定会带回来一份给哥哥尝尝;阳阳编出来一个好听的故事一定要讲给哥哥听;哥哥在外面遇到有趣的事情一定会和阳阳分享

原本打算让哥哥和阳阳各自独立睡在自己的房间,哥哥要阳阳陪着,阳阳也舍不得哥哥,于是,两个人挤在了一个房间一张床上。阳阳睡觉喜欢摸哥哥的脸,哥哥虽然说摸得很不舒服,但是还是没有拒绝,他说这样阳阳能很快睡着。每次半夜去看两个孩子,他们的睡姿总是让我觉得温暖:阳阳要不蜷缩在哥哥的怀里,要不两只手紧紧搂着哥哥的脖子,要不就是两只小手放在哥哥的脸庞上

哥哥有一天去同学家玩了一整天,刚进门阳阳就撇着嘴,然后“哇”地大哭起来,把他抱在怀里问怎么了,委屈地哭着说,“哥哥一整天都没有陪我了,他一和他同学玩就忘了我了,啊啊啊啊”怎么温柔的安慰都无济于事。哥哥走过来把他抱在怀里,轻轻地摸着他的头说,“哥哥错了,哥哥下次出去玩一定把你也给带着,乖,不哭了”哥哥的话像有魔力一样立马让阳阳破涕为笑,温柔地答应着。哥哥呢,因为瞬间哄好了弟弟向我骄傲地一笑。似乎不管在任何时候,煦儿的安慰总能让阳阳很快安静平和下来,阳阳不知不觉间对哥哥的依赖似乎已经超过了我和先生。

当然,两个人也不是一直如春风暖阳,也有彼此开战,电闪雷鸣的时候。而这也正是考验兄弟情深的时候。

最初的时候,看见两个人因为矛盾而争吵,甚至大打出手,我总是迫不及待地去调和。可是不管我怎么客观地去批评两个人,每个人都觉得委屈!哥哥觉得怪弟弟,我应该把所有的矛头都指向弟弟;弟弟又觉得是哥哥惹了他,我应该把哥哥狠狠地批评才对。就这样,虽然碍于我的“面子”两个人的战争偃旗息鼓,但是都心怀不满,最后把矛头又一起指向了我,两个人站在了统一战线上。

久而久之,我终于大彻大悟,两个人的矛盾由自己解决,我退出战场是最明智的选择。事实上,他们之间本来就没有什么大不了的矛盾,无非是你抢了我的玩具,我拿了你的心爱之物,即使没有大人的调停,一场无伤大雅的战火也很快就会熄灭。

“以后你们俩再有矛盾的时候,爸爸妈妈绝对不会再干预,我们相信你们有足够的能力去解决自己的矛盾。爸爸妈妈更希望你们能够和平共处,相互理解宽容,相亲相爱。记住,千万千万别来找我评理和告状,一旦这样,不管是对错,来告状的人都会受到狠狠地批评。”我郑重其事地向两个小男孩嘱咐道。我还清楚地记得两个男孩子瞪着清澈的眼睛斩钉截铁地回答我,“好!”

渐渐地,我似乎已经很久很久,久到自己都不记得两个人上次吵架是什么时候了。

而出现在我眼前的画面常常是这样:公园里哥哥在前面风驰电掣般地奔跑着,阳阳跟在后面用尽全身力气争取不落下哥哥太远,一边奔跑一边开怀大笑;在家里,哥哥安静地看书的时候,喜欢画画的弟弟则坐在哥哥身边一声不响而又专注地画着;玩闹的时候,哥哥愿意蹲下来当弟弟的大马,弟弟骑在哥哥的背上笑得前仰后合

弥勒佛 txt全集小说附件已上传到百度网盘,点击免费下载:

内容预览:

新浪读书

云子愣了一下,迅速地走下床,猛地停住,回头看了一眼,才悄悄地打开门,又缓缓地掩上,拉住阳阳就往外走,阳阳打了个趔趄,问她干什么,见没有回答,就紧步跟上。

微微的夜,衬托着云子轻轻的体态,有一种说不出的美。云子飞奔着,长长的转发披散开来,一抖一抖的,犹如幻境中的仙女,又似魔界的幽灵,非常的可爱,阳阳看直了眼,步子也不由自主地停了下来。

“我们分手吧!”云子坐在大塘边,幽幽地说。

阳阳蹑手蹑脚地走来,从后面猛地抱住云子的头,把一张脸,紧紧地贴在云子的头上。

“我逮到了!我逮到了!这一次不让我闻个够决不起来。”

“你干吗呀?”

“不干吗呀!你不说过,如果我能抱住你的头,你就允许我闻你的发香吗?――唔,好香!好香!洒香水了?”

阳阳一边说,一边把头放在云子背上,又用手把云子的长发从脸下拉出,轻轻放在自己脸上,直到把自己的头全埋住。

云子回过头,高高的鼻梁正好碰到阳阳的脑袋,阳阳把头往一边仰仰,……

以上

父母当着孩子面吵架,是对孩子最大的伤害。爸爸妈妈狰狞的面目在孩子的脑海中久久不能散去,这种恐惧会深深刻在孩子的心里,成为无法愈合的裂痕。

01

阳阳妈最近也有强烈地“扔掉孩子她爸”的冲动,事情原委是这样的:

前两天,阳阳爸出差回来。

出差前,做爸爸的就交代了8岁的女儿阳阳把自己房间收拾干净,回来后,发现阳阳的小书桌仍然一片狼藉。当下,做爸爸的就没忍住,脾气一上来就把阳阳桌上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全给扔地上去了。

阳阳妈下班回来,正好赶上父女俩对峙的场面。

她气极了,情绪瞬间就爆发了,那些憋在肚子里的话一股脑儿都倒出来:

“平日里你顾不上女儿也就算了,你好不容易跟女儿相处一下,还这样又是骂又是扔东西的,这样的爸爸要来做什么?!我宁愿孩子没有你这样的爸爸。这样下去,我真不知道你会给孩子带去什么样的伤害……”

8岁的小女孩看着情绪失控的父母,吓得愣在了一边。

夫妻俩话赶话,越吵越凶。爸爸认定妈妈太惯着孩子,妈妈则认为爸爸这样下去会毁掉孩子。吵到最后,俩人甚至连离婚都提出来了。

事后,阳阳妈平静了下来。

她又专门去跟女儿说:爸爸妈妈只是教育理念不一致,争吵和你没有关系。

她还很贴心地询问孩子:爸爸那样扔你的东西,你当时应该很伤心吧?

可是,妈妈事后试图补救的这个举动,真的就能够消除父母争吵给孩子带去的阴影吗?

整个事情到底是哪里出问题了呢?

02

我们来对整个事情进行一下复盘。

首先,孩子的东西乱扔,连续几天都不收拾,肯定是有一定责任的。

其次,爸爸的行为的确有些过激。要教会孩子整理好自己的东西,有很多办法。冲孩子发脾气、扔孩子东西当然是个比较糟糕的办法。但是,这个办法真得糟糕到像妈妈说的“毁了孩子未来”的地步吗?这显然是夸大了。

我们见过很多的好妈妈,她们看重孩子的教育,希望能够尽可能少地在育儿中犯错,也希望丈夫能够跟自己保持一致。甚至有些妈妈会产生一些执念,就是假如那个爸爸总也无法跟上自己的步调去养孩子,她们就会觉得这就成了一个天大的事。

身为妈妈,努力学习育儿知识,这是好事。面对父亲粗暴管教女儿的场面,想要保护女儿的本心也无可厚非。但是,若强行要求对方与自己保持一致,这就变成了有些可怕的执念。

一个家庭里不可能永远只有一个声音。对孩子伤害最大的,不是父母俩人不一致,而是彼此不允许这个不一致。

所以,看起来妈妈跟爸爸争吵都是“为了孩子好”,可我们作为旁观者看一看的话可能会发现,正是她自己,对女儿的伤害是最大的。

妈妈到底是怎样伤害到孩子的呢?

她在孩子爸扔了女儿的东西后,当场情绪失控,直言“宁愿孩子没有这样的爸爸”,事后又询问孩子是否“伤心”,老实说,这一系列动作并不能安慰到孩子,相反,却悄悄地离间了父亲跟女儿的关系。

所谓的“伤心”、“宁愿没有这样的爸爸”更多可能是妈妈自己的感受,而非孩子的。就算孩子的确面对父亲有愤怒,但妈妈的一系列插入动作,却显然只是激化和升级了父女间的冲突,而不是缓解。

03

那么,这件事情是否有别的解决办法?答案是肯定的。

第一,妈妈需要放下“完美养育孩子”的执念。

没有孩子是被完美养大的。尽管那个不省心的孩子爸,一陪孩子就把孩子搞哭,可能跟孩子说话也很粗暴,一点儿科学育儿的意识都没有,可是,他终究是孩子他爸,他跟孩子之间的血缘关系,是我们无法否认,也无法切隔断的。比起你们家庭关系的融洽度,具体的育儿方法其实没那么重要。

所以,在育儿方面觉悟特别高的好妈妈们,最需要做的一件事,也许是要允许其他家庭成员(特别是另一半)暂时跟不上自己的步伐。在为孩子做对一件事、说对一句话之前,先为孩子营造一个更有包容性的家庭氛围更要紧。

第二,遇到具体育儿冲突的时候,多调停,少争对错。

仍然以阳阳家的这个事情为例。

阳阳妈看到父女俩对峙的场面后,可以稍微说孩子一两句:东西总是乱扔,确实不应该啊,爸爸说的也没错啊。

然后转过来再对爸爸说:就算东西不整洁,批评两句就好了,把东西全给扔了就是你的不对了。来,阳阳你把东西收好,孩儿她爸,我们出来平静一下。

至此,你就能很顺利地把两个人分开了。

如果为了调剂气氛,你还可以跟两个人开个玩笑:你们父女俩可真行啊,趁着我不在,就大闹天宫了啊。

虽然这样看,妈妈似乎在打圆场,但从保护一家人关系的角度看,这样更合理。最重要的是,妈妈没有参战,反而有效地将冲突降了级。

第三,夫妻之间,千万不要只谈孩子、不谈爱。

我们回过头看看阳阳妈对自己丈夫说的那番话:“平日里你顾不上女儿也就算了,你好不容易跟女儿相处一下,还这样又是骂又是扔东西的,这样的爸爸,要来做什么?!我宁愿孩子没有你这样的爸爸。这样下去,我真不知道你会给孩子带去什么样的伤害……”

显然,这是一位很辛苦的妈妈,平日里独自扛下来太多家庭的担子。她对丈夫的这番话,翻译一下也许是这样的:平日我需要你,你却都不在,回来了你还要惹我生气,我要你这样的老公做什么?我宁愿没有你这样的丈夫……

愤怒背后,其实是对丈夫的需要。批评指责背后,其实藏着对丈夫的期待。明明是夫妻感情需要修复了,却拿孩子教育做借口,这才是整个事情的症结所在。

所以,我们还在这里聊什么育儿呢?去跟你的爱人约会吧,去找个机会你们二人独处一番吧,适当地为爱鼓鼓掌也是极好的呀。

想孩子踏实去过他的生活,父母先要学会独立面对和处理好自己的问题。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永远不要放弃夫妻情感的交流。父母关系和谐了,把自己的日子过好了,孩子才能够放心去过属于他自己的人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www.hunlipic.com/qinggan/1122931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25
下一篇2023-11-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