癫痫有哪些症状

癫痫有哪些症状,第1张

    小儿癫痫即俗称的“羊角风”或“羊癫风”,是大脑神经元突发性异常放电,导致短暂的大脑功能障碍的一种慢性疾病。

    癫痫的症状:

  1、癫痫大发作:病人会突然失去意识,紧接着就会摔倒,然后就是大家都很清楚的那些表现,例如抽搐、口吐白沫、大小便失禁等等。全身呈现僵硬的状态,大概会在几分钟内自行恢复。

  2、癫痫小发作有两种表现,种是失神小发作,第二种是肌阵挛小发作。失神小发作表现为愣神,呼之不应,语言中断,若是手中有拿着东西,还会掉落,持续时间约为数十秒。肌阵挛小发作表现为面部、上肢、颈部发生短暂的肌阵挛。

  3、局限性发作:脸部的一侧,或是身体的一侧出现短暂性的抽搐,或者麻木。一些时候这些抽搐会由四肢的末端延伸至对侧。

      4、精神运动性发作,类似失神小发作,但是持续的时间会比较的长,出现幻觉、错觉,还会出现一些无意识的动作例如咀嚼,吮吸等等。

由于异常放电的起始部位和传递方式的不同,癫痫发作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

全面强直-阵挛性发作:以突发意识丧失和全身强直和抽搐为特征,典型的发作过程可分为强直期、阵挛期和发作后期

失神发作:典型失神表现为突然发生,动作中止,凝视,叫之不应,可有眨眼,但基本不伴有或伴有轻微的运动症状,结束也突然

强直发作:表现为发作性全身或者双侧肌肉的强烈持续的收缩,肌肉僵直,使肢体和躯体固定在一定的紧张姿势,如轴性的躯体伸展背屈或者前屈

肌阵挛发作:是肌肉突发快速短促的收缩,表现为类似于躯体或者肢体电击样抖动,有时可连续数次,多出现于觉醒后

痉挛:指婴儿痉挛,表现为突然、短暂的躯干肌和双侧肢体的强直性屈性或者伸性收缩,多表现为发作性点头,偶有发作性后仰

癫痫是多种原因引起的脑部神经元高度同步化异常放电所致的临床综合征。

癫痫可表现为感觉、运动、意识、精神、行为、自主神经功能障碍[1]。常见的病因有外伤、脑肿瘤、遗传等。目前我国的癫痫患者数量庞大,患病率约为5%,但死亡率相对较低,且多数患者在适当的治疗下有治愈的可能。

癫痫不是独立的疾病,而是一组疾病即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偶发或多次无规律的癫痫发作。临床上癫痫及综合征的类型较多,需根据病因和临床表现进行诊断,不同年龄段好发的癫痫类型也有所不同。

儿童癫痫是小儿时期常见的一种病因复杂的、反复发作的神经系统综合征。是由阵发性、暂时性脑功能紊乱所致的惊厥发作。病因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肌肉抽搐、意识、感觉及情感等方面短暂异常。

癫痫不属于重大疾病的范畴,是一种神经科常见慢性病,癫痫会给患者及其家人带来极大的痛苦与困扰。

癫痫根据临床发作类型分为:

  一 全身强直-阵挛发作(大发作):

  突然意识丧失,继之先强直后阵挛性痉挛。常伴尖叫、面色青紫、尿失禁、舌咬伤、口吐白沫或血沫、瞳孔散大。持续数十秒或数分钟后痉挛发作自然停止,进入昏睡状态。醒后有短时间的头昏、烦躁、疲乏,对发作过程不能回忆。若发作持续不断,一直处于昏迷状态者称大发作持续状态,常危及生命。

 二 失神发作(小发作):

 突发性精神活动中断,意识丧失、可伴肌阵挛或自动症。一次发作数秒至十余秒。脑电图出现3次/秒棘慢或尖慢波综合。

  三 单纯部分性发作:

 某一局部或一侧肢体的强直、阵挛性发作,或感觉异常发作,历时短暂,意识清楚。若发作范围沿运动区扩及其他肢体或全身时可伴意识丧失,称杰克森发作(Jack)。发作后患肢可有暂时性瘫痪,称Todd麻痹。

 四 复杂部分性发作(精神运动性发作):

 精神感觉性、精神运动性及混合性发作。多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及明显的思维、知觉、情感和精神运动障碍。可有神游症、夜游症等自动症表现。有时在幻觉、妄想的支配下可发生伤人、自伤等暴力行为。

  五 植物神经性发作(间脑性):

 可有头痛型、腹痛型、肢痛型、晕厥型或心血管性发作。

 无明确病因者为原发性癫痫,继发于颅内肿瘤、外伤、感染、寄生虫病、脑血管病、全身代谢病等引起者为继发性癫痫。

癫痫的发作症状有很多,患者需要及时注意癫痫的预防。

一、大发作

(1)先兆期:有头晕、胃部不适。

(2)强直期:突然意识丧失、倒地、头后仰、肢体强直,由于隔肌痉挛,病人发出“羊羔”样吼叫,面色青紫、瞳孔散大、呼吸暂停,持续数十秒不等。

(3)阵挛期:全身肌肉有节律性抽动、常咬破舌头、口吐白沫、可伴有大小便失禁,一般持续1-3分钟。

(4)恢复期:一般要数十分钟才能清醒,病人对发作过程不能回忆,全身疼痛、乏力。个别病人在恢复期有狂燥、乱跑乱叫、打人毁物等情况发生。

二、小发作

痴痫小发作又称失神发作,典型的表现为病人有短暂意识丧失,大多数意识完全丧失,偶尔意识障碍较浅,对周围有所了解,能听见问话,但不能回答。意识障碍短暂而频发为其特点。多数每次发作2-15秒,不超过1分钟,每日数次至数十次。突然发生,突然终止。表现为言语及活动突然中断,两眼凝视,偶尔上翻,有时面色苍白,无先兆。手中持物落地,有时打碎饭碗,发作停止后,继续原来的活动。

三、精神运动性发作

在意识障碍的背景上,常有错觉、幻觉及自动症等。因多由颞叶病变引起,故又称颞叶癫痫。发病年龄在各型癫痫中较晚,多在20岁左右首次发病。约有40%的病人发病时有先兆,感到胃部不适、幻听、幻味、眩晕、恶心、恐惧等。临床表现可分为:

(1)仅有意识障碍:应与失神发作区别,发作时的意识障碍多在1分钟以上,而失神发作多在1分钟以内。

(2)识别性症状:记忆障碍最常见。有的病人对本来陌生的人或物产生熟悉的感觉,称“似曾相识”感。有的对熟识的人或环境,莫名其妙地产生陌生感觉。

(3)情感障碍:可产生发作性的情感异常,像突然感到忧伤、愤怒、恐惧、大祸临头、末日来临等。

(4)精神感觉症状:如错觉,听觉异常时,别人对自己的谈话像是隔了一堵墙。视错觉感到看到的东西像蒙了一层纱。看见地面起伏不平,看到物体像被扭曲了。视物变大,视物变小。

(5)精神运动症状:以自动症常见。口咽部不自主的动作,如吮吸、咀嚼、吞咽等。有的病人手擦衣服,手举空中划圈等。有时较为复杂的自动症则表现梦游及神游等。

(6)复合型,表现为多秧复杂症状的综合。有的突然暴发冲动,甚至产生违法行为。如伤人、毁物、自伤、自杀、杀人等。

四、局限性发作

又叫单纯性发作,表现为身体某一部分节律性抽动,持续数秒,意识清楚,若有癫痫放电扩展,可延致半身或全身。

癫痫是以反复发作的短暂脑功能失常为特征的慢性疾病,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

本病属中医“痫证”、“癫证”范畴。

一、病因病机中医学对癫痫病因学的认识,大多归于外感六*,情感失调,先天因素,饮食不节,劳累过度,痰浊上扰,闭塞清窍,蒙蔽心神,壅遏经络,上述因素均可引发癫痫。常见的病因可简单概括为“风”、“痰”、“惊”、“食”、“瘀”、“虚”等,尤以痰作祟最为重要。

(1)先天因素:孕妇调养不当、胎气受损,当胎在母腹中时,母亲受惊吓,惊则气乱,胎气亦随之而逆乱,母体肾亏致小儿禀赋不足,而生后易患痫症,或过分劳累体虚而致小儿禀赋不足。父母有病也会影响胎儿,若父母患有痫症则因其脏气不平,影响小儿先天禀赋而易患此病,或因父母素质虚弱,或因父母久病失养致小儿精气不足而出生后易患痫症。

(2)七情失调:主要责之于惊恐。惊恐对痫症的发作至关重要,由于突受大惊大恐,造成气机逆乱,进而损伤脏腑,肝肾受损,则易致阴不敛阳而生痰生风。肝胃受损,则易致精微不布、痰浊内聚、经久失调,一遇诱因,痰浊或随气逆,或随火炎,或随风动,蒙蔽清窍而致痫症发作。小儿脏腹娇嫩、元气未充、神气怯弱或素蕴风痰,更易受惊恐而发生痫症。

(3)饮食失调:损伤脾胃,致痰浊内聚,阴塞气机、气逆上巅犯脑、蒙蔽清窍而产生昏仆、抽搐等症,或适逢七情失调、致气机逆乱、痰随气动、上冲于元神之府、蒙蔽清窍而发痈症。

(4)脑部外伤:由于生产时使新生儿颅脑受伤,或由于跌扑撞击,损伤脑部,致瘀血阻滞于脑,使“元神之府”功能失职,可见神志逆乱、昏不知人、气血瘀阻,则脉络失和、肢体抽搐,遂发痫症。

(5)外感六*:时疫瘟毒后,外邪失于清泻,日久致痰热,余毒上冲犯脑而发痫症。病机主要是肝风痰浊,或肝风血瘀,阻于清窍,扰乱神明而发病。若病情迁延,则肝风愈为难息,痰浊瘀血愈结愈深,脑神更不得养,终成痼疾。

二、临床表现与诊断

1.临床表现

(1)大发作:患者突然神志丧失。部分患者在发作前可出现头昏、麻木、感觉异常、面红、恶心等先兆症状。历时约定1~2秒。

此后,患者突然神志丧失,跌倒于地,并发出尖叫声,全身肌肉呈强直性痉挛,此时患者表现为头颈后仰或转向一侧,两手握拳,上肢略曲,下肢伸直而僵硬抖动,呼吸暂停,面色苍白,口唇发紫,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这种强直性抽搐可持续5~30秒,转为阵挛期。全身肌肉呈现强烈而短促的间歇性痉挛,1~3分钟后抽搐停止,转入昏睡状,全身肌肉松弛,可出现大小便失禁。

多数患者经历10分钟到数小时,呼吸逐渐平稳,脸色转为正常,意识清醒。发作后除对先兆症状外对发作经过无记忆,感觉头痛,乏力。少数病人在抽搐后有数分钟或较长时间的精神失常。

(2)小发作:一时性的意识障碍,无全身性抽搐,多见于儿童。

有的可有节律性瞬目、低头、两目直视、躯干前屈、两臂向前伸展,约历数秒意识即恢复。

(3)精神运动性发作:突然意识模糊,往往在工作或睡眠中突然徘徊、奔走,可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发作后完全不自知。也有表现为各种错觉及情绪异常。

(4)局限性发作:表现为一侧肢体痉挛性抽搐,而无意识障碍。

或者一侧肢体突然出现异常感觉或感觉消失。

2.诊断

(1)依据详细的病史,尤其是对发作过程的描述和观察,结合癫痫发作的特点(突发性、反复性、短暂性)以及体格检查结果,一般可以作出临床诊断。

(2)常规脑电图或诱发试验脑电图可见癫痫波形(棘波、尖波、慢波、或棘-慢波组合波等),但正常不能排除癫痫。

(3)选择性应用化验检查、脑血管造影、头颅CT、MRI、单光子发射断层扫描等可进一步作出病因诊断和定位诊断。

(4)需与晕厥、癔病相鉴别。

三、辨证施治

1.风痰闭阻型

辨证发作前常有眩晕,胸闷,乏力等症,发作时突然倒地,神志不清,抽搐吐涎,伴有尖叫与二便失禁。或只有短暂神志不清或精神恍惚,无抽搐。舌淡苔白腻,脉弦滑。

施治涤痰息风,开窍定痈。

方药胆南星12g,竹茹、菖蒲、半夏、天麻、僵蚕各9g,全蝎粉1.5g(冲),生铁落60g(先煎),茯神12g,远志6g,琥珀粉(冲)1g,丹参30g。

2.痰火内盛型

辨证平日情绪急躁,心烦失眠,口苦而干,咯痰不爽,便秘,发作时昏仆抽搐吐涎,或发出尖叫。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

施治清肝泻火,化痰息风。

方药龙胆草3g,生地、泽泻、胆南星各12g,柴胡、黄芩、山栀、当归、半夏、枳实、菖蒲、地龙各9g,木通、远志各6g。

3.痰淤互结型

辨证有脑部外伤或中风史或与月经周期有关,反复发作昏仆,喉间痰鸣,兼有头痛,头晕,面色黧黑,肢体麻木。舌紫暗或有瘀斑,脉涩。

施治活血化淤,祛痰定志。

方药黄芪、党参、赤芍、郁金、丹参各15g,桃仁、菖蒲、川芎各9g,红花、远志各6g,胆南星12g。

4.心肾亏虚型

辨证癫痫发作日久,心悸,健忘,头晕目眩,神疲乏力,腰膝酸软。舌淡苔薄腻,脉细弱。

施治补益心肾,健脾化痰。

方药熟地、杜仲、山药、枸杞子、党参各12g,当归、山萸肉、白术、菖蒲、郁金各9g,远志、甘草各6g。

四、辅助治疗

1.成药方定痫散、止痫散、痫瘫宁、全天麻胶囊、羚羊角胶囊、脑神宝、二十五味珍珠丸、治痫灵、康脑灵、癫痫康、癫痫灵、神康宁、抗癫痫片。

2.验方

(1)石菖蒲30g,水煎服。日3次(适用于肝风痰热证)。

(2)丹参、鸡血藤、川芎、当归、黄芪、乳香适量,水煎服。日3次(适用于瘀血内停证)。

(3)地龙、全蝎、蜈蚣各等份,制成丸剂、散剂服用,日2次(适用于风痰浊证)。

(4)蝉衣、僵蚕、全蝎、蜈蚣各等份。诸药烘干研末,每次1.5g,每日服3次。

(5)胆南星1.8g,明矾1.2g。诸药共研末,早、晚各吞服1.5g,连用15~30天。

3.针灸疗方

(1)取百会、印堂、人中、内关、神门、三阴交穴。用泻法,日1次,针20分钟(适用于瘀血痫证)。

(2)取鸠尾、中脘、内关、间使、太冲穴。用泻法,日1次,针20分钟(适用于肝风痰火与肝风痰浊证)。

(3)发作时取穴:百会、水沟、涌泉、后溪;间歇期取穴:大椎、鸠尾、间使、丰隆。

4.敷脐方

(1)胆南星、明雄各3g,醋芫花50g,白胡椒挥发油0.05ml。

胆南星、明雄、醋芫花共研细末。每次用150mg敷脐,首用15天换药,以后5~10天换药。治疗期间禁食辛辣、腥味食物以及南瓜、绿豆、动物油等(适用于各型癫痫)。

(2)吴茱萸适量,撒人脐窝内,外用膏药固定,7~10天换药1次(适用于癫痫卒然抽搐,不省人事,发作频繁者)。

五、调护

(1)应预防产伤、颅脑外伤以及涉及脑部的感染性疾病如乙脑、结核、寄生虫病等。对于新生儿抽搐和高热惊厥应及时控制。

(2)尽量避免各种诱发因素,不要长时间注视闪动之物(如看电视、玩游戏机等)。

(3)适当进行一些轻松愉快的文体活动(如听音乐、打乒乓球等),避免从事驾车、游泳等易发生危险的活动。

(4)注意饮食营养合理,勿过食肥甘厚味。

癫痫的类型不同发作起来的表现也是不一样的,常见的有癫痫大发作一般表现为:突然意识丧失、倒地、头后仰、双眼上翻、口吐白沫,面色青紫,咬牙或咬舌、有的伴有大小便失禁,发作后对发病过程不能回忆,全身疼痛乏力。 癫痫小发作表现为短暂意识丧失,言语活动突然中断,手中持物落地,双眼直视或瞪眼,发作后继续原来活动。癫痫的局限性发作则表现为局部或一侧肢体抽搐,如果脑部异常放电扩展则可延至全身。

精神运动性发作:(又称复杂部分性发作),可表现为发作突然,意识模糊,有不规则及不协调动作(如吮吸、咀嚼、寻找、叫喊、奔跑、 挣扎等)。病人的举动无动机、无目标、盲目而有冲动性,发作持续数小时,有时长达数天。病人对发作经过毫无 记忆。

你好治疗颞叶癫痫最好的方法就是手术治疗了。手术是治疗顽固性TLE的重要手段。TLE的手术方式主要包括前颞叶切除术和选择性海马杏仁核切除术。但如何选择这2种手术方式尚无定论,后者在手术时只切除海马、海马旁回、杏仁核等颞叶内侧结构而保留颞叶外侧皮质,使颞叶的正常功能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保存,避免因损伤颞叶外侧与语言有关皮层而造成失语等并发症,近年来为许多学者所采用。以往对此术式的选择主要依赖脑深部电极检查,但因创伤性而难为患者所接受。我们依据MR结果选择手术方式,对MR发现有海马硬化或其它颞叶内侧病变的病例,考虑癫痫灶位于病灶附近或其本身就是癫痫灶,采用选择性海马杏仁核切除。从15例病例随访情况来看,手术治疗效果令人满意。对MR无阳性发现,而EEG提示痫灶位于颞叶外侧皮层或MR示微小病变位于前颞叶皮层,EEG亦证明该侧有放电者我们提倡采用前颞叶切除。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www.hunlipic.com/qinggan/110146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3
下一篇2023-07-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