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伦理学的基本范畴

医学伦理学的基本范畴,第1张

医学伦理学的范畴是反映医患之间、医务人员之间以及医务人员和社会之间最基本关系的医学伦理学概念。医学伦理学的基本范畴主要有权利、义务;情感、良心;审慎、保密等。

 一、权利与义务

 伦理的权利与义务概念同政治法律上的权利与义务概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在政治法律范围内,权利和义务是相对应的。公民或法人尽到了自己的义务,就可以依法行使一定的权利、享受一定的利益。在道德领域,义务与权利同样是相对应的,但伦理学强调义务不以权利为前提。在道德领域,处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时,不能把二者的关系绝对化、简单化,不能认为有权利就尽义务,没有权利就放弃责任。如果把获得权利看成是义务的条件,把得到某种权利作为尽义务的前提,就不是真正的履行道德义务,就不可能实现道德义务和权利的统一。医德范畴中的权利指的是医患双方在医学道德允许的范围内可以行使的权力和应享受的利益。它既指医务人员行使的权利、承担的义务,也包括病人应该享受的利益。

 1医生的道德权利与义务

 (1)医生的道德权利

 一般来说,法律权利本身也是道德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第21条规定的法律权利就是医师的道德权利。医师在执业活动中享有下列权利:①在注册的执业范围内,进行医学检查、疾病调查、医学处置、出具相应的医学证明文件,选择合理的医疗、预防、保健方案;②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标准,获得与本人执业活动相当的医疗设备基本条件;③从事医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学术团体;④参加专业培训,接受继续医学教育;⑤在执业活动中,人格尊严、人身安全不受侵犯;⑥获取工资报酬和津贴,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⑦对所在机构的医疗、预防、保健工作和卫生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建议,依法参与所在机构的民主管理。

 医生行使权利时具有三个显著特点:①行使权利的自主性。医生的诊治权是不受他人的指使和控制,而是出于维护病人的健康和整个社会所赋予的医学目的,是完全自主的。②行使权利的权威性。权威性是由医生职业的严肃性和医术的科学性决定的。③行使权利的特殊性。为了诊治的需要,医生有权得到关于病人的现病史、既往病史、遗传史、生活方式甚至能与疾病的诊断有关的个人隐私等信息。医生有宣告病人的死亡权,这种权利是受法律保护的。

 另外,医生还享有更广泛的道德权利,最主要的是特殊的干涉权,即医生在特殊情况下,限制患者的自主权利,以确保患者自身、他人和社会的权益,医生的这个权利称为“医生的特殊干涉权”。但是,医生的特殊干涉权不是任意行使的,只有当患者自主性与生命价值原则、有利原则、公正原则以及社会公益发生矛盾时,医生使用这种权利才是正确的。特殊干涉权只有在以下范围内才有效:①精神病患者、自杀未遂等患者拒绝治疗时,甚至患者想要或正在自杀时可强迫治疗或采取约束措施控制其行为;②对需要进行隔离的传染病患者的隔离;③在进行人体试验性治疗时,虽然患者已知情同意,但在出现高度危险的情况时,医生必须中止试验以保护患者利益;④危重病患者要求了解自己疾病的真相,但当了解后很可能不利于诊治或产生不良影响时,医生有权隐瞒真相。

 (2)医生的道德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第22条规定的医师的法律义务,同时也是基本的道德义务。这些道德义务包括:①遵守法律、法规,遵守技术操作规范;②树立敬业精神,遵守职业道德,履行医师职责,尽职尽责为患者服务;③关心、爱护、尊重患者,保护患者的隐私;④努力钻研业务,更新知识,提高专业技术水平;⑤宣传卫生保健知识,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另外,在第24、26、27、28、29等条中还规定了医师不得拒绝急救处置、对患者交代病情时避免引起对患者的精神压力、产生不利的后果、不得利用职务之便获取不当利益、遇有灾情疫情等威胁人民生命健康的紧急情况时应服从卫生行政部门的调遣和及时向有关部门上报等义务。

 二、情感与良心

 1情感

 情感是指在一定社会条件下,人们根据社会道德观念和准则,去感知、评价个人和他人行为时的态度体验。医德情感是指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对自己和他人行为之间关系的内心体验和自然流露。医务人员的道德情感是与义务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是建立在对病人健康高度负责的基础之上的。

 医德情感的内容包括同情感、责任感和事业感。同情心是医务人员发自内心的情感。一个正直的医务人员,面对受疾病折磨、盼望救治的病人,会产生同情病人并愿为其解除病痛的情感,这是一个医务人员最起码的道德情感。责任感是起主导作用的医德情感,它已经上升到职业责任的高度,是一种自觉的道德意识。事业感是责任感的升华,是更高层次的医德情感,即把事业看得比个人利益、生命还重要。

 医德情感是建立在对病人健康高度负责的基础之上,不以个人利益和需要的满足为前提。医德情感具有理智的性质,医务人员热爱病人的情感并不是盲目冲动,而是建立在医学科学基础之上的,急病人之所急、痛病人之所痛,也必须在医学科学允许的范围内去满足病人及其家属的要求。

 医德情感中的同情感作为最基本的道德情感,其生理成分较大,表现为对患者深切的同情,是促使医务人员为患者服务的原始动力;理性成分较大的责任感可弥补同情感的不足(即随时间的推移同情感将可能慢慢淡化),使医务人员的行为具有稳定性,并能真正履行对病人的道德责任;强烈的事业感能激励医务人员为医学事业的发展发奋图强,不计较个人得失,并能为患者的利益承担风险,真正实现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的道德原则。

 2良心

 良心是人们对他人和社会履行义务的道德责任感和自我评价能力,是人们对其道德责任的自觉意识。医务人员的良心是医德情感的深化,是在医疗活动中存在于医生意识中、发自内心深处的对病人和社会的强烈的道德责任感和自我评价能力。

 良心具有能动作用。在行为前,良心对符合道德要求的行为动机给予肯定,对不符合道德要求的行为动机给予抑制或否定;在行为中,良心对人的行为起着监督作用,对符合道德要求的情感、意志、信念以及行为方式和手段予以激励和强化,对不符合道德要求的情感、欲念或冲动行为等则予以纠正、克服;在行为后,良心对行为的后果和影响有评价作用。医德良心的作用主要表现为,医务人员对于履行了医德义务并产生了良好后果和影响的行为产生自豪感,感到满意和欣慰;反之,则会产生内疚、羞愧、自我谴责和悔恨。

 三、审慎与保密

 1审慎

 审慎是一个人对人对事详查细究、慎重从事的一种道德品质和处世态度。在本质上,审慎是智慧的表现,是以知识、技能和冷静、客观的分析为基础的。审慎作为一个人的道德品质,虽然与个人性格有关,但主要是后天的教育和个人修养形成的。医疗活动的审慎是指,医生在行为之前的周密思考和行为过程中的小心谨慎、细心操作。

 医疗审慎的内容是指医生在医疗活动的各个环节慎言、慎行,自觉地按操作规程进行,做到认真负责、谨慎小心、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并不断地提高自已的业务能力和技术水平,做到精益求精。

 医疗审慎的作用,有利于医疗质量的提高,防止医疗差错事故的发生;有利于医务人员知识的更新和技术水平的提高;有利于良好职业道德的培养。 考试大网站整理

 2保密

 保密是指保守机密,不泄露。保密通常与隐私有关,但隐私一般只涉及个体的生理、心理和行为等,保密则可能与多人的行为或关系等有关。只要不危及他人或社会的利益,在当事人要求的情况下,保密是应当的。医疗活动中的保密是指医务人员保守在为病人诊治疾病的医疗活动中获得的医疗秘密,它通常包括患者及其家庭隐私、独特的体征或畸形、病人不愿让别人知晓的病情以及不良诊断和预后等任何患者不想让他人知道的事情。

 保守医疗秘密一般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第一,为病人保密。询问病史、查体从疾病诊断的需要出发,不有意探听病人的隐私;不泄露在诊疗中知晓的病人的隐私。第二,对于某些可能给病人带来沉重精神打击的诊断和预后,应对病人保密。

 医疗保密在医疗实践中有特殊重要的作用,它是医学伦理学中最古老、也是最有生命力的医德范畴,从希波克拉底誓言到日内瓦宣言、病人权利法案等,保守医疗秘密是非常重要的道德要求,因为病人是生活在一定社会环境中的、有思想和心理活动的人。医务人员尊重病人也包括尊重病人保密的要求。若医务人员随意地泄露医疗秘密,可能会引起社会中某些人对患者的歧视,造成患者的痛苦,也会使患者产生对医务人员及医疗措施的不信任。

看来你是双相 情感 障碍抑郁发作啊,你的问题实在是太消极,太悲观了。可能你对双相 情感 障碍不是很了解,双相障碍虽然发作时候很严重,但这是一种发作性疾病,每次发作间隔期是可以达到完全缓解程度的,也就是说在不发病的时候,双相障碍患者和身边的人不会有任何区别。

我的双相障碍患者们

我是一名精神科医生,工作在封闭女病区,双相 情感 障碍的女患者也是我日常工作常接触的患者的确诊疾病。而且双相 情感 障碍本身也是我个人很感兴趣的疾病,针对双相障碍的诊断和治疗也投入了更多的精力,接触的双相患者也相对很多。

在我接触的双相障碍患者中,其实很多缓解期还是可以正常生活的,而缓解期长短相对患者的疾病情况、治疗情况和服药情况而定。起码我接触的双相障碍患者,认真遵医嘱服药的双相障碍患者,缓解期还是可以回归到原本的生活和工作中去的。而且有一些发病年龄小的患者,在坚持服药的情况下控制的很好,回到校园完成了学业,参加工作之后也能正常工作和生活,和普通人没有任何区别。

比如最近在院治疗的一名大学生患者朋友,虽然确诊了双相障碍,入院时也非常不配合,甚至需要保护性约束和打镇静剂。但刚刚一个星期,症状控制的就很好,完全缓解了她的躁狂发作。从那个癫狂、激越的状态中恢复过来的同学,很认真的和我谈了几次,表达了着急回学校准备毕业论文和找实习单位的意愿,我在评估了她目前的缓解程度,以及与她的家人和导员沟通之后,也决定了下周一让她出院,回到学校继续学业。

双相障碍发作期的患者,可能很严重,甚至表现的有些吓人,但这是发病期,缓解期的患者当然可以继续努力,可以上学,可以上班,可以交际,可以结婚,可以生子,谁说双相障碍患者没有资格与权力?? 还是那句话,可能你还是太消极了。

第一,每个人都有努力的资格和权利,这一点毋庸置疑!

第二,是否是双相 情感 障碍,必须由精神科医生确诊,而不是自己通过量表测定或心理咨询师的判断。

第三,如果确诊了,只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结合心理咨询和自我心理辅导,恢复正常 社会 功能,快乐生活是没有问题的,很多人都是这样过来的。要有信心。

当然,建议看一本书《我穿越疯狂的旅程》,一个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自传故事。身患精神分裂症,不但毕业于牛津,耶鲁大学,更成为法学终身教授,并致力于保障精神病患的权益。

法律上的婚姻应该是在爱情的基础下,我国法律保障婚姻的各种权利和义务,但并不代表着婚姻与爱情就只有权利与义务的关系,首先在结婚的时候,男女双方应该是同意这门亲事,并且也达到了我国结婚规定的年龄,而且自愿的要求是男女双方都要自愿,而不是一只有一厢情愿,也不是因为旁人的意愿,也不是因为勉强同意,完完全全是因为自己愿意,在自愿的要求下,就保障了男女双方必须在有爱的前提下,让人才能够自愿的结为夫妻。

法律上关于爱情和婚姻的条例只是为了保障我们在有爱的同时还能更好地捍卫自己的权利,并且要积极履行自己的义务,这是一种对人权的保证,但是在婚姻中不仅仅只有权利和义务,两个人因为爱情所以走到了一起并且结婚,而在婚姻的时候就不仅仅是两个人,而是两个家庭,这时候就牵扯到了很多的问题,并且还包括生活中的柴米油盐,包括和爱人的相处之道,因为很难保证在漫漫生命长河中,对方会不变心,或者在利益的驱使下做有害于自己爱人的事情,所以我国法律才会利用婚姻法对婚姻进行保护。

也不能因为有法律条例的存在就否定爱情对婚姻的重要意义,法律只是起着防犯于未然的作用,而爱情对于婚姻是最大的意义,两个人是因为有爱所以结婚,而不是因为他人强迫或者是利益的原因。如今的婚姻崇尚自由,和以往的包办婚姻不同,所以人们能够更加自主的去选择爱人,在这种条件下,人们用心挑选自己爱的人,并和他结婚是有很大的几率,而且对于我们国家来说,将婚姻从人们传统观念里面解放出来,对我国也有很大的进步意义。

在以往的时候,人们单纯的认为结婚只是为了繁衍子嗣,有没有爱情都不重要,能够吃饱饭就好,因为在当时的社会下,大家主要都是干农活来维持生计,这时候就非常需要有劳动力,这也是为什么老一辈的人都喜欢男孩儿的原因,而繁衍子嗣就是为了让家里能够多一些干活的人,但是这并不符合婚姻的规定,而且也有违人性,所以渐渐的这种观念就逐渐的被废除。婚姻应该是高洁的,纯粹的,我们要因为爱对方,所以想要跟对方走进婚礼的殿堂,和他一起去品尝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和他一起携手走过春夏秋冬,一年又一年。

法律不会有这样的规定,老公必须知道老婆的所有事情,因为她也有隐私权。

她的过去是一段历史了,为什么还要去追问?也许答案只会破坏你们现在的感情,还不如不知道的好。应该告诉自己,那些已经是她遇到你之前的事情了,现在最重要的是她属于你。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www.hunlipic.com/qinggan/109284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2
下一篇2023-07-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