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普为举荐人才不惜屡犯龙颜,终以自己的赤胆忠心感动了宋太祖,你知道中国历史上还有那些类似的人吗?

赵普为举荐人才不惜屡犯龙颜,终以自己的赤胆忠心感动了宋太祖,你知道中国历史上还有那些类似的人吗?,第1张

魏征

早年值隋末战乱,曾投瓦岗起义军。后入唐充太子建成掌管图籍的洗马官。 太宗即位 魏徵彩像

,先充谏议大夫,继任中央行政长官之一的侍中。贞观十七年正月戊辰(十七)日(643年2月11日)病卒于任。魏徵以性格刚直、才识超卓、敢于犯颜直谏著称。作为太宗的重要辅佐,他曾恳切要求太宗使他充当对治理国家有用的“良臣”,而不要使他成为对皇帝一人尽职的“忠臣”。每进切谏,虽极端激怒太宗,而他神色自若,不稍动摇,使太宗也为之折服。为了维护和巩固李唐王朝的封建统治,曾先后陈谏200多次,劝戒唐太宗以历史的教训为鉴,励精图治,任贤纳谏,本着“仁义”行事,无一不受到采纳。贞观十三年(639)所上《十渐不克终疏》,在当时和后世都有重要影响。

魏征(580-643)字玄成,唐初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史学家。河北巨鹿人,祖籍为四川省广元剑阁人。从小丧失父母,家境贫寒,但喜爱读书,不理家业,曾出家当过道士。隋大业末年,魏徵被隋武阳郡(治所在今河北大名东北)丞元宝藏任为书记。元宝藏举郡归降李密后,他又被李密任为元帅府文学参军,专掌文书卷宗。 唐高祖武德元年(618),李密失败后,魏征随其入关降唐,但久不见用。次年,魏征自请安抚河北,诏准后,乘驿驰至黎阳(今河南浚县),劝嵛李密的黎阳守将徐世绩归降唐朝。不久,窦建德攻占黎阳,魏征被俘。窦建德失败后,魏征又回到长安,被太子李建成引用为东宫僚属。魏徵看到太子与秦王李世民的冲突日益加深,多次劝建成要先发制人,及早动手。 玄武门之变以后,李世民由于早就器重他的胆识才能,非但没有怪罪于他,而且还把他任为谏官之职,并经常引入内廷,询问政事得失。魏征喜逢知己之主,竭诚辅佐,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加之性格耿直,往往据理抗争,从不委曲求全。有一次,唐太宗曾向魏征问道:「何谓明君、暗君?」魏征回答说:「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君之所以暗者,偏信也。以前秦二世居住深宫,不见大臣,只是偏信宦官赵高,直到天下大乱以后,自己还被蒙在鼓里;隋炀帝偏信虞世基,天下郡县多已失守,自己也不得而知。」太宗对这番话深表赞同。 贞观元年(627),魏征被升任尚书左丞。这时,有人奏告他私自提拔亲戚作官,唐太宗立即派御史大夫温彦博调查此事。结果,查无证据,纯属诬告。但唐太宗仍派人转告魏徵说:「今后要远避嫌疑,不要再惹出这样的麻烦。」魏徵当即面奏说:「我听说君臣之间,相互协助,义同一体。如果不讲秉公办事,只讲远避嫌疑,那么国家兴亡,或未可知。」并请求太宗要使自己作良臣而不要作忠臣。太宗询问忠臣和良臣有何区别,魏征答道:「使自己身获美名,使君主成为明君,子孙相继,福禄无疆,是为良臣;使自己身受杀戮,使君主沦为暴君,家国并丧,空有其名,是为忠臣。以此而言,二者相去甚远。」太宗点头称是。 贞观二年(628),魏征被授秘书监,并参掌朝政。不久,长孙皇后听说一位姓郑的官员有一位年仅十六七岁的女儿,才貌出众,京城之内,绝无仅有。便告诉了太宗,请求将其纳入宫中,备为嫔妃。太宗便下诏将这一女子聘为妃子。魏徵听说这位女子已经许配陆家,便立即入宫进谏:「陛下为人父母,抚爱百姓,当忧其所忧,乐其所乐。居住在宫室台榭之中,要想到百姓都有屋宇之安;吃着山珍[2]海味,要想到百姓无饥寒之患;嫔妃满院,要想到百姓有室家之欢。现在郑民之女,早已许配陆家,陛下未加详细查问,便将她纳入宫中,如果传闻出去,难道是为民父母的道理吗?」太宗听后大惊,当即深表内疚,并决定收回成命。但房玄龄等人却认为郑氏许人之事,子虚乌有,坚持诏令有效。陆家也派人递上表章,声明以前虽有资财往来,并无订亲之事。这时、唐太宗半信半疑,又召来魏徵询问。魏徵直截了当地说:「陆家其所以否认此事,是害怕陛下以后藉此加害于他。其中缘故十分清楚。不足为怪。」太宗这才恍然大悟,便坚决地收回了诏令。 由于魏征能够犯颜直谏,即使太宗在大怒之际,他也敢面折廷争,从不退让,所以,唐 魏徵全身像

[3]太宗有时对他也会产生敬畏之心。有一次,唐太宗想要去秦岭山中打猎取乐,行装都已准备停当,但却迟迟未能成行。后来,魏徵问及此事,太宗笑着答道:「当初确有这个想法,但害怕你又要直言进谏,所以很快又打消了这个念头。」还有一次太宗得到了一只上好的鹞鹰,把它放在自己的肩膀上,很是得意。但当他看见魏徵远远地向他走来时,便赶紧把鸟藏在怀中。魏徵故意奏事很久,致使鹞子闷死在怀中。 贞观六年,群臣都请求太宗去泰山封禅。藉以炫耀功德和国家富强,只有魏征表示反对。唐太宗觉得奇怪,便向魏征问道:「你不主张进行封禅,是不是认为我的功劳不高、德行不尊、中国未安、四夷末服、年谷未丰、祥瑞末至吗?」魏征回答说:「陛下虽有以上六德,但自从隋末天下大乱以来,直到现在,户口并未恢复,仓库尚为空虚,而车驾东巡,千骑万乘,耗费巨大,沿途百姓承受不了。况且陛下封禅,必然万国咸集,远夷君长也要扈从。而如今中原一带,人烟稀少,灌木丛生,万国使者和远夷君长看到中国如此虚弱,岂不产生轻视之心?如果赏赐不周,就不会满足这些远人的欲望;免除赋役,也远远不能报偿百姓的破费。如此仅图虚名而受实害的事,陛下为甚么要干呢?」不久,正逢中原数州暴发了洪水,封禅之事从此停止。 贞观七年(633),魏征代王珪为侍中。同年底,中牟县丞皇甫德参向太宗上书说:「修建洛阳宫,劳弊百姓;收取地租,数量太多;妇女喜梳高髻,宫中所化。」太宗接书大怒,对宰相们说:「德参想让国家不役一人,不收地租,富人无发,才符合他的心意。」想治皇甫德参诽谤之罪。魏征谏道:「自古上书不偏激,不能触动人主之心。所谓狂夫之言,圣人择善而从。请陛下想想这个道理。」最后还强调说:「陛下最近不爱听直言,虽勉强包涵,已不像从前那样豁达自然。」唐太宗觉得魏征说得入情入理,便转怒为喜,不但没有对皇甫德参治罪,还把他提升为监察御史。 贞观十年(636),魏征奉命主持编写的《隋书》、《周书》、《梁书》、《陈书》、《齐书》(时称五代史)等,历时七年,至此完稿。其中《隋书》的序论、《梁书》、《陈书》和《齐书》的总论都是魏征所撰,时称良史。同年六月,魏征因患眼疾,请求解除侍中之职。唐太宗虽将其任为特进这一散职,但仍让其主管门下省事务,其俸禄、赏赐等一切待遇都与侍中完全相同。 贞观十二年(638),魏征看到唐太宗逐渐怠惰,懒于政事,追求奢靡,便奏上著名的 隋书

《十渐不克终疏》,列举了唐太宗执政初到当前为政态度的十个变化。他还向太宗上了「十思」,即「见可欲则思知足,将兴缮则思知止,处高危则思谦降,临满盈则思挹损,遇逸乐则思撙节,在宴安则思后患,防拥蔽则思延纳,疾谗邪则思正己,行爵赏则思因喜而僭,施刑罚则思因怒而滥」。(另一版本“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所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盈,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叁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畏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 以怒而滥刑。”选自《魏郑公文集》) 贞观十六年(642),魏征染病卧床,唐太宗所遣探视的中使道路相望。魏征一生节俭,家无正寝,唐太宗立即下令把为自己修建小殿的材料,全部为魏征营构大屋。不久,魏征病逝家中。太宗亲临吊唁,痛哭失声,并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 魏征在贞观年间先后上疏二百余条,强调“兼听则明,偏听则暗”,这对唐太宗开创的千古称颂的“贞观之治”起了重大的作用。 魏征曾经力荐过杜正伦和侯君集,认为他们有宰相之才。因为魏徵的推荐,杜正伦被提拔为兵部员外郎,后又改任为太子左庶子:侯君集也官至检校吏部尚书。魏徵死后,他俩都因牵连到太子李承乾谋造反事件之中,一个被流放,一个下狱被杀。荐人失当,魏徵难辞其咎,世人甚至推测,魏徵此举有暗结同党之嫌。

说到宋仁宗时期的名臣,不得不说说范仲淹,范仲淹号称是中国历史上的“三个半圣人”之一(孔子、王阳明、范仲淹三个圣人,另半个曾国藩),他那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名句响彻千年。

范仲淹的先祖是唐朝宰相范履冰,世居邠州(今陕西彬州)。范仲淹高祖范隋,唐懿宗时渡江南下任丽水县丞,当时中原战乱不断,后来定居在吴县(今苏州市)。

范仲淹的父亲范墉早年在吴越王手下做官,宋朝建国后,范墉追随吴越王钱俶归降大宋,任武宁军节度掌书记(秘书类官职)。

宋太宗端拱二年(公元989年)范仲淹生于父亲任职的官舍(相当于公务员小区)。

一年后范墉因病死在任上,那个时候公职人员任内死亡没有什么抚恤金,家属也得不到安置,一个家庭的顶梁柱没了,孤儿寡母就会非常可怜。

范仲淹的母亲谢氏为了生存只得抱着两岁的范仲淹改嫁给山东淄州(今淄博)长山人朱文翰,范仲淹跟继父姓,取名朱说(yuè)。

待范仲淹长大后母亲谢氏把家世情况跟他说了,范仲淹听后伤感不已,22岁那年他毅然辞别母亲,前往南都应天府(今河南商丘)求学,拜师戚同文门下。范仲淹学习非常刻苦,多年的苦读让范仲淹对儒家经典非常精通,有匡抚天下志向。

26岁那年范仲淹以朱说之名进京考试,中进士后恢复生父之姓,后以范仲淹之名就仕 。

公元1028年,范仲淹向朝廷上言《上执政书》,奏请改革吏治,裁汰冗员,安抚将帅。宰相王曾对万言书极为赞赏,晏殊、王曾极力推举范仲淹,宋仁宗征召范仲淹入京任职,先担任秘阁校理,负责皇家图书典籍的校勘和整理。

公元1029年,仁宗十九岁,太后刘娥主持朝政,按规矩,冬至仁宗要率领百官在会庆殿为太后祝寿。皇帝作为一国之君这样做有损皇帝威仪,范仲淹就上疏仁宗说:“这一做法混淆了家礼与国礼,皇帝有事奉亲长之道,但没有为臣之礼;如果要尽孝心,于内宫行家人礼仪即可,若与百官朝拜太后,有损皇上威严”,劝谏仁宗放弃朝拜事宜。

上疏报到内廷没有获得答复,范仲淹又上书太后,请求还政仁宗,奏书入宫,再次石沉大海。

晏殊是范仲淹的举荐人之一,得知范仲淹不依不饶的上书,非常吃惊,批评他过于轻率,不仅有碍自己的仕途,还会连累举荐之人。

范仲淹给晏殊回信,“有利于国家的事那怕粉身碎骨也要做。”

天圣八年(1030年),范仲淹贬到地方上为官,这是范仲淹第一次贬官,在《岳阳楼记》中写到“处江湖之远则忧君,处庙堂之高则忧民”,他忧国忧民的情怀表露无遗。

范仲淹的一生遭遇三度贬官,两次都与宰相吕夷简有关。在吕夷简为私怨游说仁宗赵祯废郭皇后这件事上,范仲淹是强烈反对废皇后的,在吕夷简的操作下范仲淹二次贬官。

景祐三年(公元1036年),宰相吕夷简把持朝政,范仲淹向仁宗皇帝进献《百官图》,对宰相用人制度提出尖锐批评,劝说皇帝制定制度,官员任免升迁要按制度办事,不能任人唯亲,防止结党营私和腐败。

吕夷简反污蔑范仲淹为官迂腐,认为范仲淹“越职言事、勾结朋党、离间君臣”。

范仲淹不畏宰相权势,亳不妥协,大骂吕夷简狡诈之徒,因言辞过于激烈,被罢黜官职,迁饶州知府。

范仲淹和吕夷简之间的争斗,牵连非常广,吕夷简趁机打击与范仲淹有关联的官员。

秘书丞余靖请求皇上修改诏命 ;太子中允尹洙向皇上请求一同贬官,尹洙和范仲淹是师友关系 ;欧阳修、蔡襄等都为范仲淹力争。

朝廷多数大臣还是畏惧宰相势力,范仲淹被贬竟无人敢送别。

景祐四年(1037年),吕夷简被免除宰相之职,朝中士大夫们都向皇帝赵祯要求平反范仲淹,拥护吕夷简派与主张范仲淹平反的双方激烈争辩,朝中朋党纷争,仁宗赵祯感到这样下去不利于稳定,召宰相张士逊询问,在张士逊的主张下仁宗下诏禁止官员之间互结朋党。

范仲淹多次因向皇上谏言被贬官,好朋友梅尧臣就写了一篇文章《灵乌赋》,想劝范仲淹把锋芒收起来,省得得罪人。

范仲淹就回一篇《灵乌赋》,“宁鸣而死,不默而生”,可见范仲淹不肯明哲保身,他要为国家尽忠,为苍生请命。

  960年 七年 ·正月,陈桥兵变,拥立殿前都点检赵匡胤,是为宋太祖赵匡胤,国号宋,废恭帝,后周亡

  961年宋建隆二年·罢宿将典中央禁兵

  ·南唐中主李璟卒,子后主李煜继立

  963年 乾德元年·宋出兵攻周保权,假道江陵,高继冲纳地归降,南平亡。周保权降宋,湖南全境平

  965年 三年 ·宋兵攻蜀,孟昶降,后蜀亡

  971年 开宝四年·宋兵破广州,刘鋹降,南汉亡

  975年 八年 ·十一月,南唐后主李煜为宋军所俘,南唐亡

  976年太平兴国元年·宋太祖暴卒,弟赵光义夺取帝位,是为宋太宗赵炅

  978年 三年 ·钱俶纳土朝宋,吴越亡。陈洪进以泉、漳二州降于宋

  979年 四年 ·北汉主刘继元降宋,北汉亡

  辽乾亨元年 ·宋进军辽南京。辽军击败宋军于高梁河

  983年 辽统和元年 ·改国号大契丹

  986年 宋雍熙三年 ·宋军分路攻辽,于歧沟关等地大败

  990年 辽统和八年 ·封李继迁为夏国王

  993年 宋淳化四年 ·王小波、李顺起义。二月,四川王小波起义。十二月,败死;所部推李顺为帅

  994年 五年 ·五月,李顺失败,余部推张余为帅

  辽统和十二年·十月,契丹定均税法

  995年宋至道元年 ·二月,张余败亡

  辽统和十三年·四月,辽圣宗诏诸道民户应历以来胁从为部曲者,仍籍州县

  996年 十四年·改诸部族令稳为节度使

  1002年 宋咸平五年 ·李继迁攻陷灵州

  1004年 宋景德元年·契丹大举攻宋,交战双方订立澶渊之盟

  辽统和二十二年

  1029年 辽太平九年 ·东京舍利军详稳大延琳称帝返辽,国号兴辽,年号天庆;次年败死

  1038年 西夏天授礼法·党项首领元昊称帝,是为西夏景宗李元昊,建都兴庆府,国号大夏,史称西夏

  延祚元年

  1041年 宋庆历元年·西夏军攻宋,败宋军于好水川

  西夏天授礼法

  延祚四年

  1042年 宋庆历二年·宋向契丹岁贡增银、绢十万两、匹

  辽重熙十一年

  西夏天授礼法·西夏景宗攻宋镇戎军,大败宋军于定川砦

  延祚五年

  1043年 宋庆历三年·宋、西夏议和成,宋册元昊为夏国主

  西夏天授礼法·宋范仲淹实行变法,旋罢

  延祚六年

  1041~ 宋庆历年间 ·毕升发明活字印刷

  1069年 宋熙宁二年·王安石任参知政事,开始实行变法

  1071年 四年 ·王韶开拓熙河

  宋元丰四年·宋军攻西夏,败于灵州

  1082年 五年 ·宋改革官制

  西夏大安八年·西夏军攻宋永乐城,大败宋军

  1083年 辽大康九年·耶律乙辛谋叛辽投宋,被西杀

  夏大安九年·西夏惠宗复帝位

  1085年 宋元丰八年 ·宋神宗病死,高太后秉政,起用司马光,开始推翻熙宁新法

  1094年 宋绍圣元年 ·宋哲宗亲政,重新召用变法派贬逐守旧派

  1102年 宋崇宁元年 ·宋徽宗任蔡京为相,立元佑党人碑

  1104 三年 ·宋军克鄯州、廓州,进据河湟一带

  1105年 四年 ·设应奉局,置花石纲

  1114年 辽天庆四年 ·女真完颜阿骨打起兵反辽,取宁江州,出河店之战大败辽兵,进占宾、咸、祥等州

  1115年 宋政和五年 ·正月,阿骨打称帝,是为金太祖完颜旻,国号大金

  金收国元年

  西夏雍宁二年·宋军败西夏军于古骨龙城,又攻臧底河城,宋军败绩

  1118年 宋重和元年·宋遣使渡海往东北,始与金朝商议夹攻辽朝

  辽天庆八年

  金天辅二年

  1119年 宋宣和元年·宋军攻西夏统安城,大败。西夏军围宋震武城,败于宋军。双方罢兵讲和

  金天辅三年·金颁行完颜希尹所制女真文字

  西夏元德元年

  1120年 宋宣和二年·宋两浙、江东爆发方腊起义

  辽天庆十年

  金天辅四年·金太祖取辽上京,辽天祚帝逃至西京

  1121年 宋宣和三年 ·方腊兵败被俘,牺牲

  辽保大元年 ·辽都统耶律余覩降金,金大举攻辽

  金天辅五年

  1122年 辽保大二年·金军取辽中京、西京。辽天祚帝逃入夹山,耶律大石、回离保(萧干)等大臣拥立耶律淳称帝,改元建福,旋病死

  金天辅六年,燕京降金。西夏出兵援辽,兵败

  西夏元德四年

  1123年 宋宣和五年·宋以代税钱向金赎回燕山府等地

  辽保大三年·辽回离保还箭笴山自立,号奚国皇帝,改元天复,旋即败亡

  金天会元年·金太祖病死,吴乞买即位,是为金太宗完颜晟

  1124年宋宣和六年 ·宋征免夫钱

  辽保大四年·辽耶律大石率部西走,自立为王。天祚帝率军出夹山,败于金军

  金天会二年

  西夏元德六年·西夏向金称臣

  1125年 宋宣和七年 ·金兵俘辽天祚帝,辽亡

  辽保大五年 ·金完颜宗翰、颜宗望两路攻宋

  金天会三年

  1126年 宋靖康元年·金军攻破开封

  金天会四年

  1127年 宋建炎元年·金军俘宋徽、钦二帝北还,北宋灭亡。宋康王赵构于南京应天府即位,是为宋高宗赵构,建立南宋

  金天会五年

  1128年 宋建炎二年·二月,金完颜宗翰、完颜宗辅大举攻宋。宋东京留守宗泽联合各地义军,击退金军进攻,旋卒

  金天会六年

  1129年 宋建炎三年 ·金军进逼扬州,宋高宗逃往江南,将行在迁至杭州。宋苗傅、刘正彦发动政变,旋败。金军渡江,宋廷流亡海上

  金天会七年

  1130年 宋建炎四年·金军迭遭挫败,退至江北。宋军大败于富平,陕西大部遂相继失陷。金纵秦桧归宋立宋降臣刘豫为大齐皇帝,都大

  金天会八年 名府

  ·洞庭湖滨钟相、杨么起义,旋即失败,杨么等率余部继续武装斗争

  1131年 宋绍兴元年 ·宋吴玠军于和尚原大败金完颜宗弼军

  金天会九年

  1133年 宋绍兴三年 ·宋吴玠军败于饶风关。齐军占夺襄汉之地

  金天会十一年

  1134年 宋绍兴四年 ·宋吴玠军于仙人关大败金军。宋岳飞军克复襄汉六郡,东援庐州

  金天会十二年

  1135年 宋绍兴五年 ·金改定政治制度

  金天会十三年 ·金太宗死。完颜亶即位,是为金熙宗完颜亶

  ·杨么起义失败

  1136年 宋绍兴六年 ·岳飞军突击伊洛。齐军攻淮南,战败。岳飞军击退金、齐军进犯,兵临蔡州

  金天会十四年

  1137年 宋绍兴七年 ·宋淮西爆发兵变,郦琼率左护军大部降齐

  金天会十五年 ·金熙宗废刘豫齐国,置行台尚书省于汴

  1138年 金天眷元年 ·正月,金颁行女真小字

  1139年 宋绍兴九年 ·金归宋河南、陕西之地

  金天眷二年 ·金熙宗以谋反罪杀完颜宗磐、完颜宗隽、完颜昌等大臣,以完颜宗干为太师,领三省事,完颜宗弼任都元帅

  1140年 宋绍兴十年 ·完颜宗弼率金军毁约南犯,宋刘锜军大败金军于顺昌。岳飞进军中原,郾城之战大败金军,宋廷迫使班师

  金天眷三年

  1141年 宋绍兴十一年 ·宋金在淮西会战,宋军胜于柘皋,败于濠州。宋廷罢岳飞、张俊、韩世忠兵权。吴璘军于剡家湾大败金军。宋金议

  金皇统元年 和,史称绍兴和议。岳飞被害

  1142年 宋绍兴十二年 ·宋金划分地界,宋高宗以“臣构”名义上誓表,金册康王为宋帝

  金皇统二年

  1149年 金皇统九年 ·金海陵王完颜亮刺杀金熙宗,即帝位

  金天德元年

  1152年 金天德四年 ·海陵王迁都燕京

  1159年 金正隆四年 ·海陵王图谋攻宋,造战船,籍诸路兵丁及军器

  1160年 宋绍兴三十年 ·宋开始发行东南会子

  1161年 宋绍兴三十一年·五月,金西北路契丹人撒八、移剌窝斡等起义

  金大定元年 ·六月,海陵王迁都汴京

  ·九月,海陵王统三十二总管兵攻宋。十月,金征南万户完颜福寿、完颜谋衍等还军东京,拥立东京留守完颜雍即位,

  是为金世宗完颜雍。宋李宝军于胶西陈家岛海域歼金朝舰队。十一月,海陵王攻宋,采石之战金军渡江失败,海陵

  王被部将所杀

  ·是年,移剌窝斡杀撒八称帝。金爆发济南耿京等起义

  1162年 宋绍兴三十二年·宋高宗传位于赵眘,是为宋孝宗赵眘

  1163年 宋隆兴元年 ·东南宋军北上,大溃于符离

  金大定三年

  1164年 宋隆兴二年 ·隆兴和议,宋金重订和约

  金大定四年 ·金世宗遣张弘信等分路通检诸路物力,后又屡次实行通检推排

  1165年 宋乾道元年 ·正月,宋金议和成,宋称侄皇帝,割海、泗、唐、邓、商、秦等地与金,岁贡金银、绢二十万两、匹

  金大定五年

  1170年 西夏乾佑元年 ·权相任得敬胁迫西夏仁宗李仁孝分西南路及灵州罗庞岭与之称楚国;西夏仁宗杀任得敬

  1189年 金大定二十九年·正月,金世宗死,皇太孙即位,是为金章宗完颜璟

  ·二月,诏放宫籍户及奴婢为良

  1190年西夏乾佑二十一年·西夏骨勒茂才纂《番汉合时掌中珠》成

  1191年 金明昌二年 ·十二月,诏罢契丹字

  1194年 宋绍熙五年 ·赵扩在吴太后支持下即位,是为宋宁宗

  1195年 宋庆元元年 ·宰相赵汝愚等被贬斥,韩侂胄掌权,开始实行庆元党禁

  1196年 金永安元年 ·金兵分两路北攻鞑靼

  1198年 三年 ·金将完颜襄等出临潢击退鞑靼,遂起临潢左界至北京路修筑壕障,以御北边部族;西京、西北路亦仿修边堡

  1201年 金泰和元年 ·十二月,修《泰和律》成

  1202年 宋嘉泰二年 ·宋弛庆元党禁

  1206年 宋开禧二年 ·五月,宋军分路攻金,大多失败。十月,金军大举攻宋

  金泰和六年 ·西夏镇夷郡王安全(襄宗)废桓宗纯佑自立。金册安全为夏国王

  西夏应天元年 ·蒙古国建立,铁木真称成吉思汗

  1207年 宋开禧三年 ·宋吴曦据四川叛变,被杀

  金泰和七年 ·宋金开始议和

  西夏应天二年 ·蒙古成吉思汗攻西夏,破斡罗孩城

  ·蒙古遣使招降吉利吉思等部

  1208年 宋嘉定元年 ·宋金重订和约,宋以韩侂胄之首换取失地

  金泰和八年 ·宋史弥远开始专权

  1209年 西夏应天四年 ·成吉思汗攻西夏,围中兴府;西夏襄宗纳女请和

  ·畏兀儿亦都护归附蒙古

  1211年 金大安三年 ·成吉思汗攻金

  西夏光定元年 ·红袄军首领杨安儿复起义于山东

  ·西夏大都督府主遵顼废襄宗自立,是为西夏神宗

  ·哈剌鲁阿力麻里归附蒙古

  1212年 金崇庆元年 ·山东刘二祖起义

  ·金北边千户契丹人耶律留哥叛金,攻隆安、韩州

  1213年 金贞佑元年 ·春,耶律留哥自立为辽王

  西夏光定三年 ·八月,金将纥石烈执中政变,杀卫绍王。九月,金宣宗完颜珣即位

  ·是年,蒙古分三路攻金

  ·西夏军攻金

  1214年 宋嘉定七年 ·金宣宗献子女、金帛,向蒙古求和,迁都汴京,史称“宣宗南迁”

  金贞佑二年 ·宋罢金朝岁币

  1215年 三年 ·蒙古军取金北京、中都

  ·金宣抚使蒲鲜万奴据辽东称天王,国号大真

  1216年 ·成吉思汗还蒙古,遣速不台讨蔑里乞残部

  ·木华黎讨灭锦州张致,取辽东诸郡

  1217年 宋嘉定十年 ·四月,金军攻宋,双方从此处于长期战争状态

  金兴定元年 ·十二月,成吉思汗攻中兴府,西夏神宗留太子守城,走西京

  西夏光定七年 ·木华黎封太师国王,奉命经略中原,专事攻金

  1218年 ·成吉思汗遣术赤征服吉利吉思等部,遣哲别灭屈出律,征服西辽。蒙古军追灭契丹叛人于高丽,高丽向蒙古称臣纳

  贡

  1219年 ·成吉思汗西征花剌子模

  ·木华黎取山西诸路

  1220年 金兴定四年 ·九公封建

  ·蒙古军取不花剌、撒麻耳干等城,花剌子模算端摩诃末逃入里海岛上,死

  1221年 ·蒙古军取玉龙杰赤及呼罗珊诸城,追击花剌子模算端札阑丁至印度河,札阑丁败逃入印度

  1222年 ·木华黎取陕西诸地,围凤翔

  1223年 ·哲别、速不台败斡罗思、钦察联军于阿里吉河

  1224年 宋嘉定十七年 ·宋宁宗死,史弥远废皇子竑,另立赵昀为帝,是为宋理宗赵昀

  1225年 宋宝庆元年 ·北方义军将领彭义斌攻蒙古军,战死

  金正大二年 ·金、西夏议和成,西夏以兄事金

  西夏乾定三年

  1226年 西夏宝义元年 ·蒙古军取西夏西凉府,围中兴府

  1227年 二年 ·蒙古灭西夏

  ·成吉思汗死于清水县,幼子拖雷监国

  1229年 ·窝阔台即蒙古大汗位,颁大札撒,定中原、西域税法,遣搠里蛮攻打札阑丁

  1230年 ·蒙古置十路征收课税所,命耶律楚材主其事

  ·窝阔台、拖雷统兵征金

  1231年 ·拖雷军入汉中,假道宋境攻金。窝阔台取金河中府

  ·搠里蛮灭札阑丁

  ·蒙古军侵入高丽

  1232年 金天兴元年 ·钧州三峰山之战,蒙古拖雷军歼金军,进围汴京。金哀宗逃离汴京

  1233年 宋绍定六年 ·正月,金哀宗至归德,金京城西面元帅崔立政变,以汴京降蒙古。六月,哀宗至蔡州。是年,宋应约出兵与蒙古联

  金天兴二年 合灭金,合围蔡州

  ·蒙古军灭东真国

  1234年 宋端平元年 ·正月,金哀宗让位东面元帅完颜承麟,自缢死。蔡州城破,末帝承麟被杀,金亡

  金天兴三年 ·宋出兵复东、西、南三京,被蒙古军击败

  ·蒙古诸王贵族大会

  1235年 ·窝阔台命建和林城

  ·遣拔都等诸王西侵斡罗思、钦察诸国,阔端、阔出等攻南宋,唐古侵高丽

  ·蒙古括中原诸路民户

  1236年 ·窝阔台以中原民户分赐诸王、贵戚、勋臣,定五户丝制。重新制定中原赋税制度

  ·拔都等灭不里阿耳、钦察诸国。阔端取成都

  1237年 ·拔都等攻入斡罗思

  1238年 ·蒙古考试中原诸路僧、道、儒生

  1239年 ·蒙古征服阿速国

  1240年 ·拔都等攻陷乞瓦等城,征服斡罗思诸国

  1241年 ·拔都分军侵入马札儿、孛烈儿。蒙古军击溃孛烈儿、捏迷思等军于里格尼茨

  ·窝阔台死,乃马真皇后称制

  1242年 宋淳佑二年 ·余玠镇守四川,开始全面推行依山筑垒,抵抗蒙古军的方略

  1246年 ·贵由即蒙古大汗位

  ·吐蕃萨斯迦派法主萨斯迦班弥怛奉召至凉州,次年见阔端,以乌思藏纳里地归附蒙古

  1248年 ·贵由死,斡儿立海迷失皇后称制。拔都召集诸王贵族会议,推举蒙哥为大汗,窝阔台、察合台两系诸王反对

  1251年 十一年 ·宋收复襄阳与樊城

  ·蒙哥即大汗位,捕窝阔台孙失烈门等,穷治其党。命忽必烈总领漠南汉地军国重事,统军南征;旭烈兀总领阿母河

  以西诸地军国重事,统军西征

  1253年 ·忽必烈征大理。旭烈兀出兵西征

  1257年 ·蒙哥亲征南宋,以阿里不哥留守蒙古

  1258年 宋宝佑六年 ·旭烈兀攻陷报达,灭哈里发

  ·蒙哥统西路军入四川。诸王塔察儿统东路军攻宋,不利,命忽必烈统之

  1259年 宋开庆元年 ·蒙哥汗久攻合州不克,死于军中

  ·贾似道援鄂州,向忽必烈求和,忽必烈北还

  ·旭烈兀侵入叙利亚

  1260年 蒙古中统元年 ·忽必烈即大汗位于开平,立中书省、十路宣抚司。罢侵高丽兵。阿里不哥即大汗位于和林城西夏宫,遣阿蓝答儿等

  取关陇地。忽必烈自统兵讨阿里不哥,败之;遣大臣夺取关陇,杀阿蓝答儿等

  ·发行中统元宝交钞

  1262年 三年 ·二月,益都李璮反;七月,败死

  1263年 宋景定四年 ·推行公田法

  1264年 蒙古至元元年 ·七月,阿里不哥降

  ·八月,改燕京为中都

  ·十二月,罢汉人诸侯世守,立千转法

  1268年 五年 ·立御史台

  ·忽必烈用南宋降将刘整策,发兵围襄、樊

  ·窝阔台系后王海都与察合台系后王八剌联兵反元

  1269年 六年 ·二月,立四道提刑按察司

  ·颁行八思巴字

  ·是年,海都、八剌和术赤系后王忙哥帖木儿在答剌速河谷举行忽里台,划分各自势力范围

  1270年 七年 ·正月,立尚书省。二月,立司农司,后改大司农司

  1271年 元至元八年 ·十一月,建国号大元。是年,命皇子北平王那木罕出镇阿力麻里

  1272年 九年 ·二月,改中都为大都

  1273年 宋咸淳九年 ·襄樊之战,正月,元军破樊城。二月,襄阳降

  元至元十年

  1274年 十一年 ·以伯颜为统帅,发大军二十万征南宋。十二月,下鄂州

  1275年 宋德佑元年 ·二月,元、宋在池州下游丁家州会战,宋军大败。元军连克建康、平江、常州等地,进逼临安。文天祥等起兵勤王

  元至元十二年 ·元立阿力麻里行中书省,行枢密院

  1276年 宋景炎元年 ·正月,南宋幼帝赵□请降,元军取临安。五月,益王赵□即帝位于福州,是为端宗。元军入福建、广西

  元至元十三年 ·北平王那木罕所部宗王昔里吉叛,执那木罕送忙哥帖木儿处,以安童送海都处

  1278年 宋祥兴元年 ·宋端宗病死,张世杰、陆秀夫等拥立卫王赵昺为帝,移驻广东新会海中之崖山

  ·文天祥战败被俘

  1279年 二年 ·正月,元军攻破崖山,宋帝溺死,宋亡

  回答者: 热心网友 | 2011-2-11 11:45

  转发到:

  红囡HN二级我的提问 我的回答 积分商城

  (0)条消息等待处理

  今天你做任务了没?全部任务扬帆起航 +660新手任务之回答篇 +20进入个人中心

  使用百度Hi可以第一时间收到“提问有新回答”“回答被采纳”“网友求助”的通知。查看详情

  您想在自己的网站上展示百度“知道”上的问答吗?来获取免费代码吧!

  如要投诉或提出意见建议,

  请到投诉吧反馈。

  ©2011 Baidu 使用百度前必读 知道协议

  任务提醒

  x关闭 下载百度Hi,答案早知道! 与好友聊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www.hunlipic.com/meirong/853098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21
下一篇2023-09-2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