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二路神仙手是什么意思

七十二路神仙手是什么意思,第1张

七十二路神仙手是指七十二神拿,衍化于清代江南大侠甘风池遗世“七十二势地煞拳”,其擒拿与解脱的术法高妙,风格独特,是中国武术技击中的著名传统拳套。

1、擒拿法,又称“分筋术”,是一种捕手特技,包括基本功训练、单练和对练等,向为中国武术技击之一大要义,历来名门不绝,代有传人。前南京中央国术馆传有“七十二把神拿”;已故驰名武术家佟忠义传有“七十二把擒拿法”;民间还曾流传“七十二把擒拿串”。它们虽手法略有所异,但万变不离其宗,溯源同属一大拳系,与“擒拿三十六路”、“武当九宫擒跌手”“金鸡斗”等,均为中国擒拿术之上乘。

2、七十二神拿,属二人擒拿对练(或对打)套路,内容丰富,结构严谨,动作多变,实用性强。练此拳套,意在掌握防身御敌的高超本领,又有活络关节、灵运身手之强体健身之效。

打、踢、摔、拿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徒手相搏实践中,逐渐发展而成的具有代表性和民族性的技击法。此法充分发挥人体各部分能动性,以达到制敌取胜的目的。

武术四技周时已具维形。《公羊传》在叙述当时的手搏活动时,就有“绝其脱(dou)”的描写。脱即喉,“绝其应”就是擒拿中的锁喉法。

武术四技形成于汉代,成熟于宋明。戚继光《纪效新书》中就有山东李半山之腿、鹰爪王之拿、千跌张之跌、张伯敬之打的记载。

一、打法

打,指徒手散打。打法,即徒手散打的技法。所谓技法,就是根据对方体能、技能、临场表现特点和薄弱环节等情况而采用的有利于发挥自身体能和技能、战胜对手的攻防原则。人具有高度智慧,对打时,双方打法变化莫测,故打法没有固定的套路。打法讲究战术,制敌取胜靠的也是战术。在散打中,只有采用相应的战术,才能达到制敌取胜的目的。战术的运用首先建立在了解人体各部位及薄弱部位的基础上。中国武术的“八打”法就是针对易于制服对手的经验之谈:

一打眉毛双眼(指眉弓和眼腈)

二打属上人中(指鼻与唇之间的人中穴)

三打穿腮耳门(指腮部和耳门)

四打背后骨缝(指肩胛骨外缘)

五打肋内脏腑(指两肋)

六打撩阴高骨(指耻骨)

七打鹤膝虎头(指膑骨)

八打破骨千金(臁骨)

中华武术的打法,充满了辩证法,其核心是一个“变”字。康戈武《中国武术实用大全》认为“变”有三种基本原则:

(一)临机应变。即临场对敌时,根据亲身感知到的对方技能和体能情况,修正事前制定的作战方案,采用符合实际的打法,为取胜奠定基础。

(二)以变应变。即随对手的变化而及时变化自己的打法,以便寻找战机,达到因机立胜的目的。

(三)以变引变。即《孙子兵法虚实篇》“致人而不致于人”的战术,“即我有目的的主动变化,引动对手变换打法或招式,使我主动,对方被动,敌在被牵动的过程中,逐渐将对方引入我设下的圈套而受到制约。”

打法的战术还有“先发制人”和“后发制人”。“先发制人”指先发动进攻取得主动权,使敌方处于被动,进而制服对手。“后发制人”是先让对方发招进攻,我避其锐,等对方神疲体疲露出空隙时,再发招反攻。中华民族的性格含而不露,善于以柔克刚、以静待动和后发制人,面不像西方的拳击一开始就咄咄逼人,连连出击。中华武术的打法很多,主要体现在虚实动静的运用方面,如虚实相生、实中有虚、虚中有实、虚而实之、实而虚之、避实就虚、避虚就实、以静待动、以动制静、舍己从人等等。

二、拿法

拿,即擒拿。是针对人体各部关节和穴道,拿其一部,制敌全身,使对方失去反抗能力的技术。

擒拿早在明代已自成体系,如《江南经略》介绍擒拿法有三十六拿和三十六解。今天,在各种形式的武术竞赛中,已不准使用其法,但擒拿法仍可用来自卫防身和捕贼擒犯。

擒拿法由擒拿和反擒拿两种技法组成。擒拿主要分为拿骨法、拿筋法、点穴法三类。

拿骨法:此法专拿对方骨关节和人体较小骨头,如锁骨、肋骨、指骨等处,通过扳折和拧错,造成对方剧疼、关节脱臼或骨骼断裂,达到制敌取胜的目的。拿骨法的主要招法有拿、挖、搬、扣、捏等。

拿筋法:用五指抓对方肌肉、筋脉、韧带,使与之相连的肌束,筋脉、韧带分离或严重错位,失去运动能力。拿筋法有十种:抓、捏、提、抗、挖、合、摘、卡、揪、顶。

点穴法:气血是人的生命之本,循行全身,永无静止。气血:一旦阻闭,人的运动便受制约,轻者失去运动能力,重者丧失生命。而点穴法正是抓拿对方紧要穴道,阻闭气血流通,以此影响对方肢体正常运动的技术。点穴法具有很大功效,被称为“擒拿之冠”。点穴法常用的穴位有厥阴、眉心、章山、合谷、曲池、气位、麻穴、痛穴、晕穴、哑穴等。

擒拿法技术性很强,要求快速准确、精通劲力、内外合-和随机应变。

擒拿的基本原则有四点:

(一)拿其一穴,控制一点。

(二)以巧取胜,以技制人。

(三)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四)拿中有解,解中有拿。

有擒拿必有反擒拿。所谓反擒拿即当对方抓我某一部位时,我使用一定的技法将其破解。反擒拿的解法很多,主要分为二类:

(一)以拿破拿。对方拿我时,我还以拿法,使之被拿。

(二)以打破拿。用各种打法破其拿法,使之放弃拿法。

擒拿可以单练,也可以双人对练。

三、摔法

拳谚道:“拳加跤,艺更高。”

摔法也称摔跌法,摔跌法和摔跤虽然都以使对方身体失去平衡摔倒在地为目标,但摔跤摔倒对方即胜,而摔跌法摔倒对方以后,还打、踢,直到制服对手。

摔跌法的原理是运用受力平衡杠杆等力学原理,通过手、眼、身、脚的巧妙配合,破坏对方身体平衡使之跌倒,从而迅速掌握主动,击败对方。摔跌法讲究快速,-触即摔,一触即跌。

摔跌法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种:

勾脚跌:在上肢配合下,用勾脚摔倒对方。勾脚跌分锁臂勾脚跌和抄腿勾脚跌。

抢背跌:在倒地前滚时,用手法以摔倒击倒对方的跌法。

抄腿摔:当对方以脚踢我,我以抄腿而摔之的方法。常见的抄腿摔有抄腿拧摔、抄腿踹膝、抄腿勾踢等。

挂塌跌:以脚后跟挂其脚,以手前塌其背的跌法。要求挂与塌时向相反方向用力。

封臂摔:上封臂,下绊脚。

扳拧摔:扳肘拧臂使对方摔出的方法。

别腿摔:以步别住对方腿,使对方摔出的跌法。

穿裆跌:以手臂穿过对方档部再抱腿上抬,扛而摔之的跌法。

靠身跌:以肩背后靠,掷跌对方的方法。

跪膝跌:下绊上推的跌法。

四、踢法

踢法指以下肢进行攻防的方法。古代对踢时出腿的形式都有明确的称法,腿之横出为骈(pion),平出为站(tie),横而里出为踩,扁出为扁踩。在技击中,踢法十分重要,有时甚至起关键作用。腿比上肢长,力量也比上肢强,上可踢头、胸,中可踢腹、腰,下能踢腿。技击时,腿法既可作为进攻也可作为防守之用。故拳谚道:“双手封死门,全凭腿打人”,“手打三分,腿踢七分”。踢法运用得当,能够有效地化解对方的攻击,打击对方。《纪效新书》介绍,山东李半天就以踢法高超著名于世。武林中,素有“南拳北腿”的说法。其实,南北武术都注重发挥腿踢的作用,只是由于南北环境不同,踢的方式方法不同而已。

踢法的技击性很强,从内而言,要有进攻意识,就外而言,发腿要迅速有力,收腿要灵活敏捷,踢时要注意全身各部位的配合,手、眼、身、步要高度协调。

武术的踢法有几十种:以弹、蹬、踹、点、铲、缠、拐、错、钩、踢为主,又有里合、外摆、后撩、倒踢、前扫、后扫、旋踢等,还可结合腾空跃跳做出飞脚、连环脚、摆莲、箭弹、蹬踢、侧踹以及各种转体踢法,如旋踢、旋风腿等。实战中,多种踢法并用,往往令对方挡不胜挡。

人体主要麻筋有:肘部麻筋、碗部麻筋、虎口府筋及手背麻筋等。但这些部位较隐蔽手部麻筋:手部麻筋,共有三支,第一支位于食指与中指之间。属伸筋,邻附神经,拿之伸而不曲,极为麻痛,影响全臂活动。每支有二筋点,拿之尤易制敌,一在手背中间,一在指之围端,骨节陷入处。

臂部麻筋:臂部麻筋,以肘节麻筋为主,肘节乃联络大小臂,使之连接,而司其转动,实为大小臂间的重要关键,此节被拿,直接影响全臂活动能力,其部位在上臂骨下面末端,与尺桡二骨上面一端结合之中间,肘曲时,骨即外突,臂直时,则其处有小线窝,名曰曲尺穴,属要穴,拿之足制止肘部活动;此外曲尺外侧有一筋点,属伸筋,拿之敌臂不但麻痛,且影响其全臂伸而不屈;曲尺内侧又有一筋点,属曲筋,拿之则影响其全臂曲而不伸,麻痛自不待言。此三穴点,轻拿足使敌麻痛被制,重拿可使敌痛极而晕倒。

肩部麻筋:肩部麻筋,可分三部述之:第一部为前肩部,位于扁肩胛骨与锁骨相接处的中间,有一凹陷处如臼状,名曰“肩井穴”,即俗称肩窝,此筋点位两臂联络躯干之重要关键,在人体各要穴中亦为大穴,如气血流行,正达此穴,而被点拿,虽不足以致人死命,但亦足以戕害其肢体而成残疾。即使拿之轻,亦可使被拿者臂部,受其影响,发生巨痛,而失去原有活动能力。

颈部麻筋:颈部可分为左右即后三部,唯此部下手多在前后两部,以前颈项言,完全为软骨,并无骨骼支撑,多系皮肉与筋络所组成,其内部则气管与食管相附,皆为重要部分,人之所以生存,全在呼吸、饮食,呼吸必经气管,饮食则全靠食管,两者若受伤,足以使人丧失性命,故前颈一部,非常重要,在擒拿法中,是致命要部。然拿法可分数种,如拿喉结、闭气管、拿筋等等,颈筋最易拿,而影响大者,为耳部垂斜接胸前锁乳突肌,经左右皆有,此处被拿,虽不至死,但极易昏晕,因此筋附有神经直达大脑。虽未扼其气食二管,势必受到压迫,气运不舒,神经受压迫而昏倒。

腰部麻筋:腰肋各部,要害分部极广,在擒拿法中,对于胸、肋、腰等部,可拿之处极少,以胸背所占之部位,因不易三指掂取。惟腰部、肋部,尚可施拿,但并不能制敌使其失去反抗,而出手即致人死命,故此部筋点,以不拿为佳,即万不得已而用时,落手亦亦从轻;以敌人受伤为度,切勿过份,擒拿部位,在左右肋骨之最尾端之软腰处,俗名腰眼穴,又名笑腰穴。筋头为外斜肌,附有神经,拿之腰肌疼软,半身受影响,活动不灵,如重手伤及内部,可致刺激神经大笑不止,面唇青白,额出冷汗。因腰后两旁,乃肾脏所在,腰前上部,为右肝脏,左为胃脏,皆要害。

腿部麻筋:腿部麻筋,分胯节筋点,大腿筋点,腿弯筋点,小腿筋点,足腕筋点及足部筋数部

贯耳冲膝,抓腕砸肘,挡臂掏腿,砍肋击胸,缠腕冲拳,上架弹砍,接腿涮摔,横踢鞭打,直摆钩击,抱腿顶摔,绊腿抡摔,弹踢钩拳,侧踹下砸,马步侧击,格挡前戳,摆钩顶腹。

老式擒敌拳20动如下 擒敌拳是基本功和擒敌动作的一种综合练习。坚持经常训练,可提高摔打技巧,增强格斗能力。

预备姿势:

在立正的基础上,听到“擒敌拳——预备”的口令后,身体向左转的同时,右脚后撤一步,两脚略成“八”字形,屈膝,体重大部分落于右脚;两手握拳前后拉开,左臂弯曲,略大于90度,拳与下颌同高,拳眼向内上,右拳置于腹前(距身体约10厘米)拳面向上,自然挺胸收腹,目视前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www.hunlipic.com/meirong/829766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15
下一篇2023-09-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