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超声检查详细资料大全

肝脏超声检查详细资料大全,第1张

超声检测技术是各种肝病的首选检查方法。二维实时超声显像主要用于肝脏形态的变化,二彩色都卜勒血流显像则用于肝脏血管病变与血流动力学检查。超声检查显示肝脏的病变图像,属于声学物理的性质变化。同一病变,病程发展的不同阶段,超声图像表现不同;而不同病变,其声学物理性质相似,超声图像的表现可能相同。因此超声不能提示病理解剖学的诊断。小部分肝占位性病变超声检测不能鉴别良、恶性,如弥漫性肝硬化与弥漫性肝癌。有些肝内小结节则难以区别为炎性或肿瘤。必要时可在超声定位下行肝脏介入性活检或其他检查。

基本介绍 名称 :肝脏超声检查 所属分类 :肝功能 正常值,临床意义,注意事项,检查过程,相关疾病,相关症状, 正常值 肝右叶最大斜径:正常值不超过12-14cm。肝右叶前后径:正常测量8-10cm。肝右叶横径:正常测值不超过10cm。左半肝厚度和长度:不超过6cm,长度不超过9cm。肝右叶锁骨中线肋缘下厚度和长度:正常人肝脏在平稳呼吸时,超声在肋缘下常探测不到;当深呼吸时长度可达肋缘下05-15cm;对肺活量大者,肝上下移动度亦大,深呼吸时,长度明显增加,与平稳呼吸的比较甚至可有5-6cm之差。 肝脏的大小、形态、边缘、包膜光整及连续性,肝实质内回声的均匀程度,肝血管、胆管的分布、走向、纹理的清晰度;肝脏的活动度无异常现象,包膜与周围组织无粘连。肝门部及腹腔内无肿大淋巴结;无腹水。 临床意义 异常结果: (1)、肝硬化,门静脉高压侧枝循环形成。 (2)、膈下积液或脓肿。 (3)、肝内液性病变,如肝囊肿、多囊肝、肝包虫病及肝脓肿形成期。 (4)、脂肪肝。 (5)、肝原发性或转移性肿瘤。 (6)、肝内明显的血管异常,如淤血肝、门静脉异常病变、动脉瘤。 (7)、肝先天性异常。 (8)、血吸虫性肝病。 (9)、肝外伤出血。 (1)、肝脏的测量 ①肝右叶最大斜径:需显示观察膈顶部,以肝右静脉注入下腔静脉的肋下肝缘斜切面声像图为标准,测量得到的肝脏前后缘之间的最大垂直距离,正常值不超过12-14cm。 ②肝右叶前后径:在肋间切面声像图上测量得到的肝脏前后缘间的垂直距离,正常测量8-10cm。 ③肝右叶横径:自肝最右外侧缘至下腔静脉右侧壁间的距离,正常测值不超过10cm。 ④左半肝厚度和长度:以通过腹主动脉的矢状纵切声像图作为测量左半肝厚度和长度的标准切面,尽可能显示膈肌,正常测值为左半肝厚度(包括尾状叶)不超过6cm,长度不超过9cm。 ⑤肝右叶锁骨中线肋缘下厚度和长度:正常人肝脏在平稳呼吸时,超声在肋缘下常探测不到;当深呼吸时长度可达肋缘下05-15cm;对肺活量大者,肝上下移动度亦大,深呼吸时,长度明显增加,与平稳呼吸的比较甚至可有5-6cm之差。 (2)、观察肝脏的大小、形态、边缘、包膜光整及连续性,及右叶膈顶部、左外叶边角部位。 (3)、肝实质内回声的均匀程度,有无弥漫性或局灶性增强、衰减、透声性增加或减低。 (4)、肝实质内异常病灶的部位、大小形态、数量、回声性质、有无包膜、内部液化、声晕、侧空失落效应及后方增强或衰减。 (5)、肝血管、胆管的分布、走向、纹理的清晰度;有无局限性或整体的增粗、扩张、扭曲、狭窄、移位、闭塞;病灶内、外的血流分布情况;血管内有无栓子形成。 (6)、 移动、深呼吸时观察肝脏的活动度,包膜与周围组织有无粘连。 (7)、肝门部及腹腔内有无肿大淋巴结;有无腹水。 需要检查人群:肝脏的健康体检或是肝病的临床辅助诊断。 注意事项 检查前禁忌:

上腹脏器检查前空腹(至少8小时),必要时排气、导泄,盆腔脏器检查前憋尿充盈膀胱,超声检查当日不能行钡餐造影和胃镜检查,以避免胃肠内容物、气体干扰显像。

检查时注意:

右肋间扫查观察右膈顶部肝组织结构时应让病人尽可能呼气,使横膈尽量上升后做屏气动作,以便超声束能有效投射至上述区域,井使检查者有足够时间调整声束投射方向及观察,分析声像图特征。同理,在肝脏其他部位检查中,尽可能吸气使横膈尽量下降后再屏气,以避开肋骨、肋弓和胃肠气体的遮挡而获得最佳显示。

在测量血管血流频谱时,暂时屏住呼吸3-5s,在此时间内获取一段平稳频谱即可。切不可长时间屏气,以免造成频谱误差。 检查过程 检查 (1)、仰卧位:为常规检查 。病人仰卧,平稳呼吸,两手上举置于枕后。主要用于检查肝左叶,右前叶和部分右后叶。 (2)、左侧卧位病人向左侧450-900卧位,右臂上举置于头后,便于观察肝右叶,特别是对右后叶的观察。 (3)、半卧位、坐位和站立位:适用于肝脏位置较高的病人,用于了解肝脏的活动度以诊断肝脏下垂。 (4)、俯卧位:一般不用,仅在肝脏位置过高,肝右叶显著肿大或需与其他疾病如腹膜后肿块鉴别诊断时选用。 检查方法 (1)、使用常规检查实时B型超声仪,凸阵或线阵探头,频率25-50MHz。观察肝血管血流状态需用彩色都卜勒超声仪。检查前一般不需特殊准备。肝硬化、腹部气体较多者可在饮水500-800ml后检查。 (2)、受检查者常取平卧位,根据需要亦可取左右侧卧位或坐位。平静均匀呼吸,但测量肝肋下斜径与左叶的长度和厚度时,深呼吸后屏气。 (3)、检查肝脏大小、位置,常规观察以下4组切面 ①自右侧第五肋间隙开始,测量肝脏上界,沿肋间隙自右锁骨中线至腋中线依次向下至肝下缘,显示肝脏、但你、门静脉主干至门静脉右乾和分支的长轴与下腔静脉。 ②肝右下缘至横膈间的肝区探测右肝静脉长轴,测量肝右叶最大斜径;腹部正中线两侧与其平行的矢状切面或斜切面,显示尾状叶、肝段下腔静脉;胆囊长轴、胆总管。 ③剑突下矢状切面腹主动脉前,测量肝左叶长度和厚度;探头置于左肋缘下,声束朝向左肩、左季肋部方向,显示左外叶、左侧角。 ④剑突下横或半横切面,探头前后转动显示第一肝门,门静脉及其左干分支,肝圆韧带,静脉韧带,三支肝静脉,第二肝门与部分下腔静脉。 疑肝、脾易位时,左侧肋间隙检测并与右侧比较,观察胆囊的位置,门静脉、总胆管与其分支肝内走向及肝圆韧带,确认肝、脾位置。 (4)、显示肝血管。门静脉系统与肝动脉并行,由第一肝门进入肝实质,其主要分支在肝内走行;三支肝静脉由肝周边回流,至第二肝门进入下腔静脉。 (5)、检测门静脉系统、肝静脉及肝段¬下腔静脉血流的方向、速度以及病灶部位的彩色血流。 (6)、显示肝内外胆管系统,一般胆管与门静脉平行,多走行于门静脉之前,内径约为门静脉的1/3。 (7)、对肝内异常病灶,声束需从三个方位确认,以排除伪像干扰。另需标记病变在肝脏的部位,相邻的血管或组织。 (8)、检测肝与毗邻脏器、周围组织的关系。 相关疾病 肝脏血管瘤,小儿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小儿先天性肝囊肿,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妊娠合并肝硬化,肝大,巴德-吉亚利综合征,肝脓肿,肝损伤,小儿糖原贮积病Ⅸ型 相关症状 肝区扣痛,脉沉弦,肝著,肝癖,脉来弦象,肝内钙化,肝静脉病变,肝腹水,肝淤血,肝大而硬

可减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胸痛的体位是()

A半卧位

B仰卧位

C俯卧位

D患侧卧位(正确答案)

E健侧位

常用的卧位包括仰卧位,侧卧位,半坐卧位,端坐位,俯卧位,头低足高位,头高足低位,膝胸位,截石位。

1、去枕仰卧位:用于昏迷及全麻未醒的病人(预防脑压减低而引起的疼痛)。2、休克时卧位:(仰卧中凹位)用于休克病人,抬高头胸利于呼吸,抬高下肢利于静脉血回流。3、屈膝仰卧位:腹部检查或导尿。4、侧卧位:灌肠。5、半坐卧位:心肺疾患引起呼吸困难的病人;胸腹盆腔手术或有炎症的病人;腹部术后减轻缝合张力;减少颈部颜面术后出血。6、端座位:心衰、心包积液、哮喘发作病人。7、俯卧位:腰背部检查、手术。8、头低脚高位:胎膜早破;肺部引流、十二指肠引流、胆汁引流;下肢、骨盆骨折行牵引术;严重的失血性休克。9、头高脚低位:颈骨骨折牵引、开颅或头外伤后防止出血;预防脑水肿减轻颅内压。10、膝胸卧位:肛门、直肠、乙状结肠镜检查及治疗。矫正胎位不正和子宫后倾。11、截石位:用于会阴、肛门部的检查、治疗、手术

宝宝发烧怎么捏脊

宝宝发烧,家长可用自食指,中指螺纹面着力,从孩子手横纹中点推至肘横纹中点,约300次到1000次。可以让孩子体温下降,不同类型引起的发热都有效。或者是用食指半屈,用双手食指中节靠拇指的侧面,抵在孩子的尾骨处;大拇指与食指相对,向上捏起皮肤,同时向上捻动。两手交替,沿脊柱两侧自长强,向上边推边捏边放,一直推到大椎穴,算做捏脊一遍。然后重复几遍就好。

宝宝多大可以捏脊

捏脊疗法适于6个月以上到7岁左右的宝宝。年龄过小的宝宝皮肤娇嫩,掌握不好力度容易造成皮肤破损;年龄过大则因为背肌较厚,不易提起,穴位点按不到位而影响疗效。婴儿必须在会翻身自行俯卧时才可以给予捏脊疗法,若婴儿太小,就强行将其行俯卧位,可能造成婴儿不必要的扭伤,甚至在捏脊过程中出现窒息。

宝宝捏脊的注意事项

1、 进行小儿捏脊时宝宝不能是空腹,饭后也不宜立即捏拿,需休息2小时后再进行。

2、 施术时室内温度要适中,过冷或者过热都会对宝宝产生不好的影响。

3、 体质较差的小儿每日次数不宜过多,每次时间也不宜太长,以3-5分钟为宜。

4、 开始做时手法宜轻巧,以后逐渐加重,使小儿慢慢适应。

5、 有以下这些情况时不宜进行捏脊:宝宝脊拄部皮肤破损,或患有疖肿、皮肤病者,不可使用本疗法;伴有高热、心脏病或有出血倾向者慎用; 当孩子患有感染性疾病(如肠道感染等)、严重营养不良、重症心脏病、癫痫、痴呆、紫癜、皮肤病或背部皮肤有破损时,不适宜做捏脊治疗。

宝宝捏脊的时间多少合适

1、 宝宝捏脊一般每天捏3-9遍就可以,每次时间也不宜太长,以3-5分钟为宜。连续7-10天为一疗程。疗效出现较晚的宝宝可连续做两个疗程。

有的家长盲目相信捏脊的保健效果就觉得捏得越多越好,每日给孩子捏上十几二十遍,而且早上捏完晚上还继续捏,长期坚持的话反而造成更严重伤害。

2、 宝宝捏脊最好是早上,早上旭日东升,也是人体一身阳气生发之时,此时上捏脊顺应了大自然规律,效果也会比较明显。而晚上是养阴的时间,原则上不可上捏脊,否则升阳伤阴,反招实热病患,有些家长反应晚上给孩子上捏脊后睡眠变差甚至烦噪不安,就是这个原因。

宝宝捏脊的作用

1、 捏脊的部位为脊背的正中线,从尾骨部起至第七颈椎。即沿着督脉的循行路线,从长强穴直至大椎穴。如头面部症状明显(目红赤、痒涩羞明、鼻腔红赤、牙齿松动、牙龈溃烂、面黄肌瘦、唇红烦渴、面红烦急、惊悸咬牙等)者,可捏至风府穴。捏拿完毕,再按肾俞穴。

2、 施术时患者的 以俯卧位或半俯卧位为宜,务使卧平、卧正,以背部平坦松弛为目的。

3、 另外,由于颈椎部难以进行捏脊,可用一手或两手的拇指指腹推擦,以加强 。也可以拇指与食指对应用力,捏提项后肌肉。

4、 在捏脊的过程中,可捏住肌肉向上提,再稍稍放松,使肌肉自指间滑脱,这种做法称为“提法”。每捏3次提1次的,称为“捏三提一法”;每捏5次提1次的,称为“捏五提一法”;也可单捏不提的。提起皮肤的高度应根据孩子的承受能力来决定,其中单提不捏 最小,“捏三提一法”所受 最大。

5、 捏脊时,可根据具体情况,在相应的背部穴位上用力挟提,以加强针对性的治疗效果。

相关文章:

[宝宝捏脊响是怎么回事]

[宝宝捏脊有什么好处 小儿推拿捏脊有奇效]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www.hunlipic.com/meirong/826367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14
下一篇2023-09-1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