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长可以管村支书吗

镇长可以管村支书吗,第1张

法律分析:镇政府不能指定村支书村委会的负责人。

镇政府没有这个权限,可以推荐,由村民自治选举,通过后才行。不能通过,以村民自治选举的结果为准。我国实行的农村自治的政治民主形式,村委会的负责人有村民自治选举产生,结果出来后,有上级镇政府正式下文书任命。这是政治民主下村民的权利。

村民委员会为中国大陆地区乡(镇)所辖的行政村的村民选举产生的群众性自治组织,其产生的依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第二条 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村民委员会办理本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调解民间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向人民政府反映村民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

村民可以向村支书问问题,还可以提好的建议。

村支书职责:

一是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主持讨论决定本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研究确定符合本村实际的新农村建设规划和富民强村路子,推动全村科学发展。

二是要落实上级党委、政府的各项支农惠农强农政策,带领和引导党员群众抓好农业生产,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带领农民致富。

三是要紧密联系群众,了解群众所思所想,组织党员干部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支持和保障村民依法开展自治活动。

四是要加强村民群众教育,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平安创建、计划生育等工作,疏导和化解矛盾纠纷,必要时可以自行拨打报警电话,维护受害人权益,预防再次犯罪行为,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以及法治中国建设。

五是要执行好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加强村党支部建设。

众所周知,村委会属于村民自治组织,是由村民大会选举产生。在这种情况下,存在两种治理体系在农村地区的冲突。

一种是党组织管理体系,另一种是村民自治体系,如果发生了因为政策原因而产生了村集体不服从党和国家政策的情况,那么,村委会主任的身份在这个情况下就会显得格外重要和敏感复杂,一般来说,村委会主任也是党员,但是他的权力来源是村民,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村委会主任做出不服从上级指示而只代表群众利益的决定,这种行为貌似无可厚非。

而现实中,也确实存在为了村集体的利益而肆意妄为的“村长”。这就是新的农村基层组织条例出台的背景之一。

下面,来说一下,具体如何操作落实。

其实,很简单,就是说,你要选村长,当村长,就必须是党员,而且必须是村党支部书记,这就是说,一般情况下,是先进行党支部选举成为村支部书记之后,才进行村长的选举。

同时,党员代表大会已经考察了一次村支书,基本上能当上村支书的,也确实被村民代表大会所认可(因为村党员代表大部分都是村民代表),所以后期参加村民大会选举的优势很明显。

其次,在候选人的确定上,也必须只能是村党支部书记,这就决定了,村委会主任的选举必须是等额选举,也就是说,村民代表大会选举村长的时候,只能有一个候选人,这样,村支书选举成为村长的可能性会更大。

最后,万一村支书没有通过村民代表大会的选举成为村长,也不影响村支书的地位,因为,村长的职务可能会因为选举失败而空缺下来。

也就是说,这次农村基层组织改革,关于村委会主任的选举其实是一把手要当二把手的选举。其中的难度也可想而知。

乡党委书记不可以让积极分子代理村支书。根据中国的村务自治法和相关规定,乡党委书记通常不能直接决定或任命村支书的代理人选。村支书的代理人选一般由村民代表大会或村委会推选产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村务自治法》第十条规定,村民代表大会是村内的最高决策机关,负责决定村务事项。村民代表大会可以依照程序选举或者推举村支书的代理人选。在实际操作中,乡党委书记可能会对村支书的代理人选进行一定程度的指导或建议,但最终决策权通常属于村民代表大会或村委会。乡党委书记的职责一般涉及政府工作、协助村民代表大会履行职能,但不能直接决定村支书的代理人选。如有特殊情况或地方性规定,我建议你咨询当地乡镇政府相关部门或具体法律文件,以了解本地区具体的规定和程序。只有了解具体地方的规定,才能确定乡党委书记和村支书代理人选的相关事宜。

村民不能罢免村支付。

村支书是村集体组织的党内职务,是由乡镇党委任命的,要按照党章规定的程序进行罢免。

村民虽然没有罢免的权限,但可以向乡镇党委举报村支付的违法行为,并提供相应的证据供调查核实,请求乡镇党委依据程序罢免其村支书职务。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www.hunlipic.com/meirong/822680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14
下一篇2023-09-1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