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支座位移量如何确认?

桥梁支座位移量如何确认?,第1张

桥梁支座位移量确认在,负4摄氏度到正42摄氏度之间,625米长的梁伸缩量约为33毫米左右,设计给50毫米足够了。

桥梁伸缩量的计算

1温度变化引起的伸缩量

计算公式:

ΔLt=(Tmax-Tmin)·α·L

ΔLt+=(Tmax-Tset)·α·L

ΔLt-=(Tset-Tmin)·α·L

式中:ΔLt-----温度变化的伸缩量;

ΔLt+ -----温度变化的伸长量;

ΔLt- -----温度变化的缩短量;

Tmax ------设计最高温度;

Tmin ------设计最低温度;

Tset ------安装温度;

α --------线膨胀系数;

L --------伸缩梁长度

2混凝土徐变及收缩引起的伸缩量

徐变引起的伸缩量公式:ΔLc=(бp/Ec) ·Ф·β·L

收缩引起的伸缩量公式:ΔLs=20×10-5 ·L·β

式中:ΔLc -----混凝土徐变的伸缩量;

ΔLs -----混凝土收缩引起的伸缩量;

σp -----预应力混凝土的平均轴应力;

Ec -----混凝土的弹性模量;

φ -----混凝土的徐变系数;

β -----混凝土收缩、徐变折减系数。

1算最大弯矩:M=ql2/8 l——跨距 mm q——承重 Kg/mm2 2——平方 

2、求梁的抗弯截面模量:Wz≥M/〔σ〕 〔σ〕——材料的许用应力 MPa (缺此条件)

3、查表确定工字钢型号(GB706-88) Ymax是工字梁横截面上最外边缘上的点到中性轴的距离。D 答案解析:[解析] 根据《木结构设计规范》(GB50005——2003)53条,受压构件稳定验算时截面计算面积,螺栓孔可不作为缺口, 根据《木结构设计规范》(GB50005——2003)表41-1、表41-3,该木材强度等级为TC13级A组,fc=12N/mm2 根据《木结构设计规范》(GB50005——2003)第43条1款及表41-4、表41-5,该柱的顺纹承压强度设计值fc应乘以系数:115、9和105。

W1——筋板或支柱限定的最小载荷,NW2——底板或支柱限定的最小载荷,Nk——折减系数。安装3个支座时取k=1; 安装3个以上时取k=083[σ]c——筋板材料许用应力,MPaν——塑性扩张系数,取ν=105f——底板材料抗弯强度,MPa A——型钢截面积,mm2[σ]——型钢许用应力,MPa[σ]Y——型钢许用压缩应力,MPa[σ]cr——型钢轴向受压临界应力,MPab2——相邻两筋板外沿间距,mm δ1、δ2、l1、l2、b1、H、h均与JB/T4724—92

问题一:梁的钢筋工程量怎么算啊? 钢筋算量基本方法小结

一、梁

(1) 框架梁

一、首跨钢筋的计算

1、上部贯通筋

上部贯通筋(上通长筋1)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锚固值

2、端支座负筋

端支座负筋长度:第一排为Ln/3+端支座锚固值;

第二排为Ln/4+端支座锚固值

3、下部钢筋

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值

以上三类钢筋中均涉及到支座锚固问题,那么总结一下以上三类钢筋的支座锚固判断问题:

支座宽≥Lae且≥05Hc+5d,为直锚,取Max{Lae,05Hc+5d }。

钢筋的端支座锚固值=支座宽≤Lae或≤05Hc+5d,为弯锚,取Max{Lae,支座宽度-保护层+15d }。

钢筋的中间支座锚固值=Max{Lae,05Hc+5d }

4、腰筋

构造钢筋:构造钢筋长度=净跨长+2×15d

抗扭钢筋:算法同贯通钢筋

5、拉筋

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2×119d(抗震弯钩值)+2d

拉筋根数:如果我们没有在平法输入中给定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箍筋根数/2)×(构造筋根数/2);如果给定了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布筋长度/布筋间距。

6、箍筋

箍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梁高-2×保护层)2+2×119d+8d

箍筋根数=(加密区长度/加密区间距+1)×2+(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1)+1

注意:因为构件扣减保护层时,都是扣至纵筋的外皮,那么,我们可以发现,拉筋和箍筋在每个保护层处均被多扣掉了直径值;并且我们在预算中计算钢筋长度时,都是按照外皮计算的,所以软件自动会将多扣掉的长度在补充回来,由此,拉筋计算时增加了2d,箍筋计算时增加了8d。

7、吊筋

吊筋长度=2锚固(20d)+2斜段长度+次梁宽度+250,其中框梁高度>800mm 夹角=60°

≤800mm 夹角=45°

二、中间跨钢筋的计算

1、中间支座负筋

中间支座负筋:第一排为:Ln/3+中间支座值+Ln/3;

第二排为:Ln/4+中间支座值+Ln/4

注意:当中间跨两端的支座负筋延伸长度之和≥该跨的净跨长时,其钢筋长度:

第一排为:该跨净跨长+(Ln/3+前中间支座值)+(Ln/3+后中间支座值);

第二排为:该跨净跨长+(Ln/4+前中间支座值)+(Ln/4+后中间支座值)。

其他钢筋计算同首跨钢筋计算。LN为支座两边跨较大值。

二、其他梁

一、非框架梁

在03G101-1中,对于非框架梁的配筋简单的解释,与框架梁钢筋处理的不同之处在于:

1、 普通梁箍筋设置时不再区分加密区与非加密区的问题;

2、 下部纵筋锚入支座只需12d;

3、 上部纵筋锚入支座,不再考虑05Hc+5d的判断值。

未尽解释请参考03G101-1说明。

二、框支梁

1、框支梁的支座负筋的延伸长度为Ln/3;

2、下部纵筋端支座锚固值处理同框架梁;

3、上部纵筋中第一排主筋端支座锚固长度=支座宽度-保护层+梁高-保护层+Lae,第二排主筋锚固长度≥Lae;

4、梁中部筋伸至梁端部水平直锚,再横向弯折15d;

5、箍筋的加密范围为≥02Ln1≥15hb;

7、 侧面构造钢筋与抗扭钢筋处理与框架梁一致。>>

问题二:梁的钢筋算量。需要步骤 第一步,将要计算的那个钢筋画出来,

第二步,画出来的钢筋标上尺寸

第三步,列式子计算这个钢筋的中心线长度,

第四步,这个中心线的长度进行一些调整,得出这个钢筋的下料长度。

第五步,下料长度与单位理论重量之积,就是这个钢筋的重量

按上述一到5的步,计算其它钢筋的重量。

最后汇总一下,就是这个梁所用钢筋的重量了。

再考虑损耗的话,就是要采购的钢筋重量了。

问题三:如何计算梁的单排最大布置纵向钢筋数量? 嗯,是的。考试的时候,你要先知道所处的环境类别,确定保护层厚度,当然一般取25mm就可以了。然后梁底的钢筋净距要求不大于25或钢筋直径,梁顶净距是30mm。如果是300宽的梁,而直径是20的话,就可以这么来计算。

现在来计算,如果是配4根的话,那间距就是325=75,那剩下的宽度是300-225-75-420=95,那就可以再增加二根,225+220=90,剩下5mm,就可以了。

问题四:梁的钢筋工程量怎么算 按规格分类,将所有钢筋按长度计算出来总长度,再乘以每米单位重,就是钢筋重量

问题五:梁承重怎么计算,钢筋的截面积335(HRB335钢材)根数? 算的出吗 20分 百度 百度 自己查 [[[梁承重计算设计常用 公式 看看懂不懂 祝好 ]]]

问题六:求梁工程量和钢筋重量 KL5砼量(定额要求算至柱边)为:0307(6-03752)=11025m3

箍筋(03+07)2400617=4936kg

下主筋(750-25+1525+5250+750-25+1525)/10003856=172095kg

上主筋(750-25+1525+5250+750-25+1525)/10003852=57365kg

上部25挑筋(525/3+075-0025+150025)3854=4389kg

上部22挑筋(525/4+075-0025+150022)2984=282206kg

问题七:钢筋工程量手算顺序,还有框架梁如何计算?回答的仔细点,谢谢 5分 根据题意,要求回答手算顺序。我只能回答你怎么下手、步骤、方法,不能代替你。首先清楚你的目标是要算出各种不同直径钢筋的长度,之后查每米重合计、汇总你都是不在话下的。

最先你必须充分认识这根框架梁的集中标注和原位标注内容,之后应该画出所有纵向钢筋在梁里的位置、走向草图及支座截面、跨中截面钢筋位置草图图,编上钢筋号码。你应该分辨出各钢筋在梁中担任的角色名称、锚固长度、上下排负筋伸入跨中的长度(净跨的1/3、1/4),从图中认出跨度和净跨长度;根据抗震等级确定箍筋加密区长度、箍筋的制作尺寸及下料长度,计算箍筋个数。不要忘记那6个附加箍筋。

KL14梁很单纯:没有架立筋、集中标注和原位标注一致、没有腰筋、底筋就是2Φ18的、没有复合箍、也无外伸悬挑等等。

问题八:过梁的钢筋工程量怎么计算!!! 是预制过梁吗,设计肯定选图集了,图集上面有配筋

问题九:如何查图纸中梁构件的数量 看图纸中各个方向梁的编号,依次是分框梁、次梁和连梁,把各类梁编号加起来就是梁数量。

次梁在主梁的上部,主要起传递荷载的作用。在主梁和次梁的交接处,可以把主梁看成是次梁的支座(固定支座)。次梁的钢筋伸入主梁的长度只要满足锚固长度的要求即可。钢筋的锚固长度与梁的跨度无关,只与钢筋的抗拉设计强度、混凝土的抗拉设计强度及钢筋的直径和外形有关。

连梁是指在剪力墙结构和框架―剪力墙结构中 ,连接墙肢与墙肢 ,连梁是指两端与剪力墙在平面内相连的梁。连梁一般具有跨度小、截面大 ,与连梁相连的墙体刚度又很大等特点。一般在风荷载和地震荷载的作用下 ,连梁的内力往往很大。在内力计算中一般对连梁进行刚度折减,但是进行位移计算时一般不做折减。

连梁

在剪力墙结构和框架—剪力墙结构中 ,连接墙肢与墙肢 ,连梁是指两端与剪力墙相连且跨高比小于5的梁。连梁一般具有跨度小、截面大 ,与连梁相连的墙体刚度又很大等特点。一般在风荷载和地震荷载的作用下 ,连梁的内力往往很大。此连梁受损外 ,高层建筑中 ,由于连梁两端墙肢的不均匀压缩 ,会引起连梁两端的竖向位移差 ,这也将在连梁内产生内力。在设计时 ,即使采取降低连梁内力的各种措施 ,如 :增大剪力墙的洞口宽度 ;在连梁中部开水平缝 ;在计算内力和位移时对连梁刚度进行折减 ;对局部内力过大层的连梁进行调整等 ,仍难使连梁的设计符合要求。

系梁

1屋顶桁架中在比承梁板高得多的水平上的连接椽子的连系梁。

2起拉杆作用的梁(如在屋顶中)。

3屋顶的小屋梁。

4连系建筑物的部件的梁、大梁或框架

支座

用以支承容器或设备的重量,并使其固定于一定位置的支承部件。还要承受操作时的振动与地震载荷。如室外的塔器还要承受风载荷。

其结构型式主要由容器自身的型式和支座的形状来决定,通常分为立式支座、卧式支座和球形容器支座三类。

立式支座又分为悬挂式支座、支承式支座、支承式支脚,支承式支腿、裙式支座等;卧式支座分鞍式支座、圈座和支腿式支座等;球形容器支座分支柱式、裙式、半埋式和V形支承等。

bearing

指的是设在桥梁上部结构与下部结构之间,使上部结构具有一定活动性的传力装置。

直接承受推力或压力的结构部位(例如拱、穹窿、梁或支柱的支座)

分类:

(1)可动铰支座:垂直方向不能移动,可以转动,可以沿水平方向移动。

(2)固定铰支座:可以转动,水平、垂直方向不能移动。

(3)固定支座:水平、垂直方向不能移动,也不能转动。

(4)定向支座:可以水平方向平行滑动,垂直方向不能移动,也不能转动

移动和滑动的区别:摇摆和移动一段距离。

造价员考试的 把三本书看透就好

探索者在计算楼梯时,如果不考虑支座嵌固作用对弯矩的影响,那斜板一般按简支计算,跨中弯矩为ql^2/8。

如果考虑嵌固作用对弯矩的影响,那么一般乘08的折减系数,那么跨中弯矩就是ql^2/10

这时支座就有负弯矩产生,但是这个负弯矩大概是(1/8-1/10)ql^2,大概是跨中弯矩的1/4,可是探索者在配筋时把支座配筋和跨中配筋配的一样。

框架柱内力组合前在考虑抗震的时候,柱端截面组合的弯矩设计值是要根据根据抗震等级进行调整的,详抗震规范(网上找电子版)。它和梁的调幅不同,目的是墙柱弱梁。活荷载按楼层折减详荷载规范,是在计算竖向构件和基础时候用的。对于基础和竖向构件,活荷载在各楼层同时出现最大值得概率非常小,所以对上层的荷载取不同的折减系数。

主要考虑板内存在的拱作用。

在极限状态下,板支座在负弯矩作用下上部开裂,跨中在正弯矩作用下下部开裂 ,跨中和制作间的混凝土形成拱。

考虑四边与梁整体连接的中间区格单向板拱作用的有利因素,对中间区格的单向板,其中区格的单向板,其中间跨的跨中截面弯矩及支座截面弯矩可各折减20%。

扩展资料

楼板一般是四边支承,根据其受力特点和支承情况,又可分为单向板和双向板。在板的受力和传力过程中,板的长边尺寸L2与短边尺寸L1的比值大小,决定了板的受力情况。

根据弹性薄板理论的分析结果,当区格板的长边与短边之比超过一定数值时,荷载主要是通过沿板的短边方向的弯曲(及剪切)作用传递的,沿长边方向传递的荷载可以忽略不计,这时可称其为“单向板”。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第911条规定:沿两对边支承的板应按单向板计算;对于四边支承的板,当长边与短边比值大于3时,可按沿短边方向的单向板计算,但应沿长边方向布置足够数量的构造钢筋;当长边与短边比值介于2与3之间时,宜按双向板计算;当长边与短边比值小于2时,应按双向板计算。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www.hunlipic.com/meirong/820469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13
下一篇2023-09-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