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一个关于古文的问题?

问一个关于古文的问题?,第1张

宾语前置现象的:B.古之人不余欺也;C.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D、臣实不才,又谁敢怨。

分别翻译、解释如下:

古之人不余欺也:古人没有欺骗我。“不余欺”的“余”是动词“欺”的宾语,即“不欺余”。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冬天非常寒冷,砚台里的墨汁都结了冰,手指冻得不能弯曲和伸直,也不敢丝毫懈怠它(指抄书这件事)。“弗之怠”即“弗怠之”,不怠慢它。

臣实不才,又谁敢怨:我自己本来就没有什么才能,又敢怨谁呢?“谁敢怨”的“谁”是动词“怨”的的宾语,正常语序为“敢怨谁”。

文言文中,有两种句子必定宾语前置:

1、宾语是代词的否定句。如“时不待我”表述为“时不我待”。问题中的B、C是否定句。

2、宾语是代词的疑问句。如“往何?(去哪里?)”表述为“何往?(哪里去?)”问题中的D是疑问句。

你是要翻译这段古文吧:

(因抄书或看书而累至)手指不能弯曲,也不敢有所怠慢。抄完后,急跑着给人家送去,一点也不敢超过约定的(还书)时间。正因此大家都愿意把书借给我,也因此我得以博览群书。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www.hunlipic.com/meirong/820164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13
下一篇2023-09-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