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去脸上的火疙瘩

怎样去脸上的火疙瘩,第1张

蜜糖面膜去痘印

先准备半茶匙天然盐,一只鸡蛋的蛋白及一条匙蜜糖。

做法:把蛋白和盐搅拌至起泡,再倒入蜜糖搅拌。

敷面法:清洁面部后才敷上,但须避免触及眼和唇部四周。敷一至两分钟,待蛋白干透后用暖水洁面,再用冻水洗多一次,然后抹干。

水加白醋洗脸祛痘印

每次洗脸时,放一小盆水,加入少量(约二汤匙)的白醋,倒入水中调匀,扑到脸上,或者干脆把脸浸入温水。然后把水倒掉,再开始正常的洗脸程序。如果想见效快的话,再放几粒VE胶囊。水呢,最好用纯净水,这样每天洗脸,皮肤不仅会变白,而且很细腻。

葱白祛痘印

材料:一根大葱或几根小葱(只要葱白部分);一个鸡蛋清;一勺薏仁粉或面粉;水少许

做法: 1);把葱白切剁到细碎,加入一个鸡蛋清,充分调匀。

2);将调好的液体倒出来,加入薏仁粉或面粉搅拌均匀。

使用方法:把调好的面膜敷在疤痕处,每天一次,记得晚上敷用,20~30分钟后即可洗去,然后拍上护肤水就可。

“火疙瘩”是由于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引起的。长了“火疙瘩”其实不需要外用药物,而应该内服一些消炎药,比如可以到医院开些美满酶素,按照医嘱服用,大约持续1个星期的时间就会自然消退了,急是急不得的。

疖子是指发生在肌肤浅表部位感受火毒,致局部红肿、热痛为主要表现的急性化脓性疾病。可分有头疖、无头疖、蝼蛄疖、疖病等。其特点是色红、灼热、疼痛,突起根浅、肿势局限,范围多在3厘米左右,易脓、易溃、易敛。相当于西医的疖、头皮穿凿性脓肿、疖病等。疖子,中医认为是热毒侵入皮肤而发病,属于疮疡热证,所以又称“热疖”。细小如钉而反应较重的疖子,则称为“疔疮”。疖子以头、面、颈、背、臀等处最为多见;疔疮主要见于颜面及手指、足趾。疖子虽小,但也不可忽视对它的预防和治疗。

方法/步骤

1、早期促使炎症消退

红肿阶段可选用热敷、超短波、红外线等理疗措施,也可敷贴加油调成糊状的中药金黄散、玉露散或鱼石脂软膏。

2、局部化脓时急躁排脓

疖顶见脓点或有波动感时用石炭酸点涂脓点或用针头将脓栓剔出,或作切开引流,禁忌挤压。出脓后辅以呋喃西林、湿纱条或以化腐生肌的中药膏,直至病变消退。

3、抗菌治疗

若有发热、头痛、全身不适等全身症状,面部疖或并发急性淋巴结炎、淋巴管炎时,可选用青霉素或复方磺胺甲恶唑等抗菌药物治疗,或用清热解毒中药方剂等。有糖尿病者给予降糖药物或胰岛素等相应治疗措施。对顽固性患者可注射丙种球蛋白、自家菌苗或多价葡萄球菌菌苗。

4、对于外耳道、鼻、上唇部的疖子不可切开,更不要挤压,以防感染扩散蔓延。

5、中药治疗

一旦发生疖子,宜内外兼治。内服清热解毒中药,可用金银花、连翘、紫花地丁、蒲公英、野菊花、马齿苋各15克,水煎服用。外敷清热解毒中药,可用新鲜马齿苋60克,或用蒲公英60克,或用败酱草60克,或用芙蓉花嫩叶60克,加少许食盐,捣烂,外敷患处,每日换药2~4次,对尚未化脓的疖子效果较好。已经化脓的,必须让疖子成熟溃破,脓液流出,才能逐渐愈合。也可以用新鲜的柏树叶捣烂,叫鸡蛋清和成糊,敷在患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www.hunlipic.com/meirong/583204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5
下一篇2023-09-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