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肌中缝不明显怎么办?

胸肌中缝不明显怎么办?,第1张

胸肌训练最强最全指南 胸肌训练有如下难点:上胸发达度不够,与中下胸存在明显落差;中缝不明显;厚度不能迅速增加;块形不理想;有明显缺陷 一上胸发达度不够,与中下胸存在明显落差 1斜板杠,哑铃卧推为什么有人练习了很长时间效果不明显呢说明动作需要改进第一要注重动作要领改掉做桥式推举的习惯否则成了近似平板卧推练习的部位游离到了中下胸部第二如果全程动作效果不好,可考虑半程动作,同时注意力集中在上胸部,适当加大重量请同伴保护或助力第三如果用杠铃做效果不好,可以哑铃为主有个小技巧:下降哑铃时不走直线,可微卷手腕,使路线略呈:C:形,这样可在切线方向产生一个分量,加在上胸横截面上要点是注意力必须集中在上胸横截面上并想像筋脉暴起充血良好,以强化训练效果 2。直立杠哑铃推举,不系腰带,以每组6-8次的负荷做推举。由于身体自然后倾。故对上胸有很强的刺激效果。能很快“淹没“显露的锁骨。 3。平卧推举。由于身体结构和柔韧性方面的差异。如果做斜板卧推收效果甚微的话,则不妨用平卧推来发达上胸。动作要点是:下放杠铃时将铃杠置于颈部,注意力集中在上胸部,再就是在卧板下垫一木块,使之呈5-10度的小倾角。以利于挺起胸部。 4。前倾式俯卧撑。垫高双脚,使身体前倾10度左右,最多不超过15度,否则受力的重点会转至肩部。可请同伴在上背部加杠铃片。 二,胸肌中缝不明显的改进 职业高手们的胸肌中缝宛如一线,即窄又深,为使胸缝深陷,必须让近胸沟处肌肉立起,关键在于充分挤压胸肌,使两侧胸肌在每次动作中充分地接近,隆起。 1。直臂器械夹胸。直臂比常规的屈臂动作效果好。坐于凳上,伸直双臂。拳眼向前,小臂抵住挡臂板。这样双臂能在胸前交,幅度自然大于屈臂动作。交双臂时坚持1-2秒钟,顶峰收缩。以尽量对胸肌近中缝处进行挤压,逼其:“立“起来。 2。拉力器十字交,立于拉力器架下,双手握柄做夹胸动作,充分交双臂,而不是相触即分。可以一组左臂在上,一组右臂在上,或双臂交替上下,每组做8-12为准。 3。窄握卧推。能采用较大负荷进行练习,但幅度受限,有利有弊,需与其他方法结合进行才能得到良好效果。 哑铃飞鸟虽对练胸缝也有一定作用,但双臂一旦过了身体平衡,对胸肌拉伸的张力就会变小,所以胸缝的训练应以有滑轮的器械为主。 三。增加胸肌厚度的办法 增加胸肌厚度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不要总是按已经习惯的负重进行训练,一旦一组动作的次数超过10-12次,就应该考虑增加负荷,人体的调节机制很特别,如果一个负荷会使其难受,那它就会调节神经系统储存更多的能量,以便下一次相对轻松地化解。如此循环往复,肌肉才能不断增厚变大。二是尽可能增大动作幅度,动作幅度对增加任何一块肌肉的厚度都有著至关重要的作用。动作幅度越大,肌纤维拉伸与收缩的程度就越大,受的刺激也越强。效果自然比幅度受限的动作要好的多。三是多做一些大负重的上身动作。如硬拉,立姿推举等。这些动作在全面提高上体围度的同时,对增厚胸部肌肉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两个增厚胸肌的主打动作 1。杠铃平板卧推:除常规的8-12次练习外,应定期安排大重量训练日,用大重量甚至超负荷来打破身体的适应性,动作一般做4-6次,极限重量做1-3次。总组数为8-10组。极限组做2-3组,组间休息为1分半到2分钟。然后再安排一两个其他动作。如斜板卧推或飞鸟,做12-15次,最后做1-2组高次数(15-20次),这样能兼顾深层肌纤维,使肌肉高度充血,与大重量训练构成相辅相成的良好效果。 2,哑铃平板卧推:除了正常的起落位置外,还可刻意将哑铃放到近腰处,以增大胸廓,刺激下胸。开始用较轻的重量体会,适应,习惯后相应增大重量,下限为竭尽全力做八次左右。 四。块形的塑造 胸肌块形不理想除了前面谈的上胸,中缝和厚度等原因外,还有几个直观原因,胸肌宽阔度不够,尤其是下外侧缘狭小,下胸过分下坠或发达度不够;常态下整体轮廓不够清晰。 胸肌宽阔度的改进,杠铃平卧推举要宽握,开始也许不太习惯,但很快就能适应,握距越宽,对胸肌外侧缘的刺激越强,能使胸肌充分打开,拉伸。 下外侧缘偏小可调节落杠位置,使之近下胸部,做哑铃卧推时可刻意使起落位置偏下,仰卧飞鸟无论哑铃还是拉力器均要这样。另外,架空俯卧撑对改善胸肌下外侧缘偏小也有一定作用;手应撑于体侧偏下位置,背上可加一定重量。 下胸过分下坠者,若不是肥胖原因,则主要是下斜卧推做得过多造成的。下斜卧推的优点是能够迅速发达下胸部,缺点是常态站立时下胸过于下坠。因此这个动作不可过度使用 为提高整个胸肌轮廓的清晰度,可采用下列技巧: 1。在每组动作的间隙穿插造型训练,以下面夹胸和展胸部为主因为一组器械练习后胸肌已全面充血,轮廓显露,此时做造型紧肌肉,可使胸部轮廓更突出。对整个线条有强化作用。 2。在动作中强化轮廓,比如。在拉力器飞鸟,坐姿胸前推等动作顶点时,做顶峰收缩手缩1-2秒。以强化胸肌轮廓线。 3,采用孤立重量做多组练习。孤立重量12次可将注意力完全集中在动作要领上,对雕塑胸肌轮廓线非常重要。有时为了强化效果,可以一堂课只做一个动作。

锻炼胸肌的中缝

你好,本人健身教练,偷空喝点水,回答你的问题,这是哑铃健身计划~首先你要练胸肌的话需要一个可以调节重量的哑铃胸肌中锋确实难练,因为胸肌一般是从外往里长得,想要着重练习胸肌中锋,建议有针对性的做三个动作:第一,传统的哑铃飞鸟,一定要夹胸,找抱树的感觉,胳膊不能完全伸直,不然就是肘在受力,锻炼不到肌肉了~第二,夹胸器械,健身房都有,这个对扩展胸部肌肉,再次挤压中锋效果明显~第三,也就是最管用的,就是超窄俯卧撑,双手并拢,做俯卧撑,强烈的挤压胸肌,可能一开始对你有难度,慢慢缩小两手之间的距离,去挤压胸肌内侧,效果超级好~。

胸肌中缝的下半部分怎么练?

二楼说的第一种方法效果最好 即双杠臂屈伸(看到你已经提到现在在做这个动作了) 不过动作和速度上要有一定注意 一是做的时候膝盖弯曲使两脚在体后交叉收起 这样可以使身体重心集中在躯干中部 保证你不依靠身体的摆动来上下运动 二是做的时候每个动作速度一定要慢 尤其是下放身体的时候 以较慢的速度尽量将身体下放到不会让肩膀受伤的深度(把 叉收起也是为了让高个子可以把身体放得更低) 三是每组间隔要短 这个动作需分3-4组进行 每组做8-12个(做到力竭) 最重要的是每组之间时间间隔只能有30-40秒 这样对胸肌下外缘 非常大 你提到的其他的器材 包括单杠引体向上等大多是针对背部练习的 不过也请一定要坚持训练 背部对身体形态远远比胸肌重要 背阔肌达到一定发达程度时也会使胸肌轮廓增大且变得刚硬,显出比较方正的外沿 回到你的问题上 双杠臂屈伸绝对是塑造胸肌下外缘的最好方法 此外还有一种很实用的方法 :可以在体育用品商店或者网上买弹簧拉力器或者皮筋拉力器(最好买两个) 买来后将弹簧拉力器的一端把手固定在比头稍高的位置 双手各握住两个拉力器的另一端做拉力器十字夹胸 (网上可以查到很多 这是在家中替代健身房内绳索拉力器的简易方法 ) 这个动作同样对外沿塑造很好 而且在胸前交叉时对胸肌中缝 也很大 关于胸肌中缝 哑铃飞鸟也是很好的方法 (同样很好找所以不再赘述) 另外可以通过做窄距俯卧撑来强化 即做的时候两手距离尽量靠近身体 这样做对胸肌中缝和肱三头肌 很大(其实做俯卧撑时应该尝试不断调节手的距离 位置 以及脚的高度 这样可以 到上躯干的各个部位) 一个字一个字打的 都是这些年来我在健身活动中的实际经验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

练胸肌中缝最好的方法是什么?

1、杠铃卧推。

对于健身的朋友来说,相信大家对于杠铃卧推都有一定的了解,这是锻炼胸肌最好的方法。它能够有效的 胸部肌肉的成长,从而使胸部肌肉变厚。

想要拥有胸肌中缝的人在平时一定要坚持进行卧推训练,只有当胸肌达到一定的厚度之后,胸肌中缝才能够得到体现。 2、上斜推举。

上斜推举是锻炼胸肌上部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但是这个动作的难度也比较大,所以我们在进行锻炼的时候,最好有专业的指导,并且要做好保护措施,以避免造成意外事故。 3、补充充足的营养。

患者在锻炼胸肌中缝的过程之中,一定要补充充足的营养,特别是蛋白质和糖类,这样才可以让肌肉纤维在恢复的过程之中增大增粗。 如果我们只练不吃,无论如何也不能够使胸部增大。

4、注意锻炼的间隔时间。胸大肌需要三天左右才能够恢复,所以我们并不是每天都要锻炼。

在训练之前,我们要制定完备的锻炼计划,并且严格按照计划进行锻炼,这样才能够得到最佳的锻炼效果。 5、遵从循序渐进的原则。

患者在进行锻炼的时候,应该要注意训练的强度,不要从一开始就进行高强度的训练,那样不但得不到锻炼效果,而且还会使动作变形,甚至造成肌肉拉伤。

求练胸肌中缝的方法(切实际的)

让胸沟深陷---“飞鸟”技术细节 面对健美明星们的照片,健美爱好者赞叹之余常有一些困惑:这么完美的块形是怎样练出来的?他们的训练计划和练习动作并无特别之处呀,难道有什么诀窍?是的,他们确有诀窍,那就是动作的技术细节。

在胸部训练中,中缝部位可谓“难中之难”。健美明星们胸肌中缝两侧的厚度与整个胸肌相一致,中缝窄而又窄,宛如一线。

而练了多年的人整个胸肌往往是越向中间肌肉越薄弱,与两侧的发达程度毫不相符。同样做飞鸟动作,为什么效果相差竟如此之大?原因就在技术细节上。

这里奉献给大家的是关于技术细节的系列文章,本文先从飞鸟动作的细节谈起。 一、平卧哑铃飞鸟 仰卧窄凳(宽20~25厘米)上,双手持铃,小臂与大臂呈135度左右的夹角,动作过程中不要为了助力而勾起颈部使头离开凳面。

下放哑铃时注意力集中在胸缝处,靠胸肌的张力控制住哑铃缓慢下放,同时充分吸气、挺胸,幅度要完全到位。上举时要靠胸肌的收缩带动双臂向上环抱,直至哑铃相触,这样可避免肩背 过分参与用力。

为了使动作更加准确,可想像去抱一个大的啤酒桶,职业明星麦尔文安东尼在做此动作时就不断在心里念叨着“抱住它!抱住它!” 该动作除了小臂与大臂之间保持135度的夹角外,整个臂形应撑圆,手腕略内收,形若环抱。如果仅以手臂紧张僵硬地勾住哑铃,发力就很容易以肩部为起动点,虽然看起来是在努力做飞鸟动作,其实是“貌合神离',主要锻炼的是肩部三角肌前束,对胸肌中缝部的作用很小。

为了充分牵拉胸肌纤维,采用的重量也要适度,以8~15次/组为宜。第一组应为15次左右,然后做3组10~12次,最后一组可降至8次,一共完成5组左右。

飞鸟练习有别于卧推,卧推可在多组训练后将次数降至1~3次,效果仍很好。飞鸟则需要以一定的次数来累积 中缝肌肉,过重的负荷既影响动作幅度、拉伸的效果,又容易对肩肘部造成伤害(6次以内职业运动员也很少采用,而且支撑困难,有一定的危险)。

训练中有人喜欢勾住颈部,将头抬离凳面助力。这是一种很不好的习惯。

抬头必然窝肩做动作,不利于充分吸气、挺胸。窝肩发力主要是肩背部,对胸部几乎没什么锻炼作用。

为了纠正这一错误,可先降低重量,将次数定在12次左右,刻意体验一下正确的发力方式,待动作定型后再逐渐增重。 二、蝴蝶机夹胸 蝴蝶机夹胸的好处是加在胸肌上的张力恒定,不会因手臂位置的变化而变化。

由于可采取“桥”式动作,并使双肘相触,故动作幅度可更大,安全性更好。不仅中下胸缝(平卧哑铃飞鸟的主要 区域),对整个胸缝都有很强的 作用,且可通过变换握把形式着重 胸缝上部。

正确的动作是:坐于凳上,手握把手,肘弯抵住档板。如觉坐的位置偏高或偏低,可调节坐凳的高度。

动作幅度可通过上面两侧的半月形板的孔位调节。采用“桥”式动作,即只将上背贴在靠板上。

打开时充分吸气、挺胸,双肩竭力后展,注意力完全集中于胸缝。通过控制,使胸部肌肉充分伸展。

如对镜练,应注意观察胸肌的伸展,这样可以更好地集中注意力。合拢时双肘档板应相触,并略做停顿,进行顶峰收缩1~2秒钟。

这时感觉会更费力,不像哑铃相触时更省力。只能通过尽力收紧胸肌,或相距少许距离即分开(不等胳膊与身体平面呈垂直状态)来弥补张力的流失。

次数为8~15次/组,逐降重量做3~5组。 为了更好地 上胸缝,可以变换一下握把方式:双臂如侧平举状伸直,拳眼向前,以腕部或小臂(以手臂长短定)抵住档板做夹胸动作。

由于双臂可以交错,动作幅度也很大。这个动作的特点是通过充分挤压上胸部,使两侧胸肌“立”起来,这当然是我们非常想要的结果。

做3~5组,每组8~15次。 三、立姿十字拉力器飞鸟 立于拉力器架中央,调节好拉索长度,手执马蹄凳做夹胸动作。

正确的做法是,身体略前倾,打开时注意控制动作,合拢时尽力挤压胸肌,略做停顿进行顶峰收缩。有些人为了拉起更大的重量,身体前倾得厉害,以至夹胸动作变成了俯立飞鸟,使 胸缝的动作成了练三角肌后束。

此动作的要点是使胸部肌肉较充分拉伸与尽可能挤压,采用的重量是次要的。 虽然一般要求双手相触即分开,事实上做交叉动作效果更好。

交叉有两种方式供选择,一种是一次左手在上,下次换成右手在上,这样一组内左右手位置变换均等。另一种是一组始终是左手在上,下一组一直是右手在上。

由于交叉动作比双手相触的幅度大得多,故对胸缝的挤压效果更好, 更大。 要注意的是,这个动作因拉索长度关系,显得很“活”,不太容易控制,所以不要做过低次数的大重量拉伸,以免肩部受伤。

一般也是做3~5组,每组8~15次。 四、上斜飞鸟 针对上胸缝训练设计,分哑铃飞鸟和拉力器飞鸟两种。

哑铃上斜飞鸟应采用30度倾角的斜凳,倾角过大会使本应加在胸肌上的张力流失。下放时将注意力集中在上胸缝位置,依靠胸肌纤维拉伸的张力控制哑铃下放,主动吸气、挺胸。

上举时以胸肌收缩力带动双臂合拢。由于手臂呈半悬空状态,较难控制,故应将训练重点放在体会胸肌纤维拉伸的张力上,以8~15次完成3~5组。

在胸部训练中,中缝部位可谓“难中之难”。健美明星们胸肌中缝两侧的厚度与整个胸肌相一致,中缝窄而又窄,宛如一线。

1平卧哑铃飞鸟。仰卧窄凳(宽20~25厘米)上,双手持铃,小臂与大臂呈135度左右的夹角,动作过程中不要为了助力而勾起颈部使头离开凳面。

2蝶机夹胸。蝶机夹胸又称蝶机飞鸟,它的好处是加在胸肌上的张力恒定,不会因手臂位置的变化而变化。

3立姿十字拉力器飞鸟。立于拉力器架中央,调节好拉索长度,手执马蹄凳做夹胸动作。正确的做法是,身体略前倾,打开时注意控制动作,合拢时尽力挤压胸肌,略做停顿进行顶峰收缩。

胸肌夹缝主要是靠夹胸动作,卧推等动作是丰满胸肌的厚度的,夹胸主要练夹缝,并且帮助胸肌更方更宽。

!!!(来自于水印出处)!!!

肩膀的建议是在做飞鸟动作时(上图中的side raises),不建议用过重的重量,有时过重的重量在举起时会借力其他肌肉群,如斜方肌,结果会使肩部训练大打折扣,且斜方肌过于发达会导致肩部看起来很不平。

5 胸肌中缝锻炼注意事项

1、想要练胸肌中缝,要等胸大肌有一定规模后再开始。

2、为使胸缝深陷,必须让接近胸沟处的肌肉立起,锻炼的关键在于充分挤压两侧胸大肌,使两侧胸肌在每次动作中充分地接近并隆起。

3、锻炼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动作的准确性,以保证对胸肌中缝的刺激。

4、练得时候要把注意放在胸肌的中缝上,感受胸肌的收缩与舒张。

5、胸肌中缝需要长期的坚持才能见效,不可练了一段时间没有效果就放弃。

你好:

首先不知道你是否在健身房锻炼还是在家自己练,你说担心胸肌内侧不好看,这个不是太大的问题。胸沟的形状主要靠胸外侧和胸大肌的带动。

胸肌属于大肌肉群肌肉块。健身中一般分三块来练习。

胸肌的锻炼有 :胸外侧——外侧线条拉轮廓

胸中部——俗称胸大肌

胸内测——俗称胸沟,一般如果胸肌练得好的话,两胸间的的下部有一定的外开度

完美胸肌形状:不是越大越好看,二是要练的像烧饼一样贴在胸前才是最完美的。一味的图大是不正确的。

给你推荐的几个动作:

平卧哑铃飞鸟:一般练习6—8组,每组练习8—12次,前几组重量递增,最后几组要练到力竭(每组重量递减),动作要领:后腰要呈桥状拱起,腹肌和下腰收紧。

杠铃上下斜动作,组数和次数同上

建议每次练习完后配合俯卧撑 (双手窄距离)和胸前交叉下拉绳索,用力挤压,这样对胸肌的内测有刺激作用。

祝您成功 ,如有疑问向我发问,竭力帮忙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www.hunlipic.com/meirong/1086882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16
下一篇2023-11-1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