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毛什么自荐

成语毛什么自荐,第1张

一、成语:毛遂自荐

二、毛遂自荐,拼音:máo suì zì jiàn

毛遂自荐,比喻自告奋勇,自己推荐自己担任某项工作。毛遂是赵国平原君的门客。

1、解释。

毛遂:战国赵国平原君的一位门客。荐:推荐;荐举。比喻自告奋勇,自己推荐自己担任某项工作。

2、用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多用作褒义。

3、结构:主谓式

4、近义词:自告奋勇、挺身而出。

5、反义词:自惭形秽、让位于贤、畏缩不前

6、同韵词:无丝有线、不可侵犯、风云万变、朱唇粉面

7、造句:学校需要能干的志愿者,小刚毛遂自荐。

8、歇后语:孙猴子作官-毛遂自荐。

9、色彩:褒义。

10、典故编辑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秦攻赵,赵使平原君赵胜求救于楚。得十九人偕从,无以满二十。“门下有毛遂者,前,自赞于平原君曰:‘遂闻君将合从(纵)于楚,约与食客门下二十人偕,不外索。今少一人,愿君即以遂备员而行矣。’平原君曰:‘先生处胜之门下几年于此矣?’毛遂曰:‘三年于此矣。’平原君曰:‘夫贤士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今先生处胜之门下三年于此矣,左右未有所称诵,胜未有所闻,是先生无所有也。先生不能,先生留。’毛遂曰:‘臣乃今日请处囊中耳,使遂蚤(同“早”)得处囊中,乃颖脱而出,非特其末见而已。’平原君竟与毛遂偕。十九人相与目笑之而未发也。”既至楚,平原君与楚王言合从。日中不决。毛遂入,按剑迫楚王,说以利害,致楚王立定合从之约。毛遂谓十九人曰:“公等录录(同“碌碌”),所谓因人成事者也。”平原君亦自以为不善相士,谓:“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胜不敢复相士。”遂以毛遂为上客。 

任人唯贤。

任人唯贤是一个成语,读音是rèn rén wéi xián,意思是只任用有德有才的人做官吏。后即以“任人唯贤”指用人只选任和提拔有德有才的人。

出处;《尚书·咸有一德》:“任官惟贤才,左右惟其人。”译文:选人担任官职要看才能,左右两边的人要看人品。

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举荐外人时不回避自己的仇人,举荐内部人时不回避自己的亲人。

扩展资料:

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出处晋平公问于祁黄羊

原文:

居有间,悼公又问祁黄羊曰:“国无尉,其谁可而为之?”对曰:“午可。”悼公曰:“午非子之子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子也。”悼公曰:“善。”又遂用之,国人称善焉。

孔子闻之曰:“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祁黄羊可谓公矣。”

译文:

隔了一些时候,悼公又问祁黄羊:“国家缺少了法官,谁适宜担任这个工作?”他回答:“祁午适宜。”悼公说:“祁午不就是你的儿子吗?”他回答:您问的是谁适宜,并不是问的谁是我的儿子呀。悼公说:“很对。”又依着他任命了祁午。人人都称赞。

孔子听到了这些事,说:“真好啊,祁黄羊作的建议!推荐外人不排除仇人,推荐自己人不回避儿子,祁黄羊可以说是大公无私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www.hunlipic.com/meirong/1071044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13
下一篇2023-11-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