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华盛顿的生平简介

美国华盛顿的生平简介,第1张

乔治•华盛顿(George Washington,1732年-1799年),美国开国总统。早年当过土地测量员。在美国独立战争中,他任大陆军总司令,为美国的独立作出了巨大的贡献。1789年当选总统,1793年再选连任。由于他对争取美国独立、发展美国经济、建设民主法制和巩固联邦基础所作的贡献,被美国人尊称为“国父”。1797年两届任满后,华盛顿拒绝再参加竞选,隐退回乡。此举开创了美国历史上摒弃终身总统制及和平转移权力的范例。

经典名言

我们最稳当的保证人是我们自己的智慧。

不要承担你完成不了的事,但你一定要信守诺言。

名言解说

稳当:稳固牢靠。智慧是过去经验的结晶,是每个人自己独有的财富,它教我们做和说,它教我们赢取自己的生活和自由。别人的智慧无法帮助我们变得聪明。因此,自己的智慧最可靠。

不要去硬撑自己完成不了的任务,如果你一旦答应,就一定要办到。

简要生平

乔治·华盛顿1732年生于美国弗吉尼亚的威克弗尔德庄园。他是一位富有的种植园主之子,二十岁时继承了一笔可观的财产。1753年到1758年期间华盛顿在军中服役,积极参加了法国人同印第安人之间的战争,从而获得了军事经验和威望;1758年解甲回到弗吉尼亚,不久便与一位带有四个孩子的富孀——玛莎·丹德利居·卡斯蒂斯结了婚(他没有亲生子女)。

华盛顿在随后的十五年中经营自己的家产,表现出了非凡的才能,1774年他被选为弗吉尼亚的一位代表去参加第一届大陆会议时,就已经成为美国殖民地中最大的富翁之一了。华盛顿不是一位主张独立的先驱者,但是1775年6月的第二届大陆会议(他是一位代表)却一致推选他来统率大陆部队。他军事经验丰富,家产万贯,闻名遐迩;他外貌英俊,体魄健壮(身高6英尺2吋),指挥才能卓越,尤其他那坚韧不拔的性格使他成为统帅的理所当然的人选。在整个战争期间,他忠诚效劳,分文不取,廉洁奉公,堪称楷模。

1732年2月22日,乔治·华盛顿生于弗吉尼亚的一个种植园主家庭。他自幼丧父,只继承了少量的田产和10个黑奴。16岁的时候,就去西部作土地测量员,后来又在俄亥俄河流域领做过土地买卖,靠着自己的艰苦奋斗,华盛顿成为当地有名的大种植园主。 当时,英法两国为争夺北美殖民地进行了旷日持久的战争,英国为战胜法国,竭力争取北美大种植园主的支持,1754年,弗吉尼亚总督答应把20万英亩土地给参加反法战争的富人,华盛顿积极参加了英国方面对法作战,指挥弗吉尼亚地方武装英勇战斗,屡立战功,协助英军把法军赶出北美。但战争结束后,英国却立刻翻脸,宣布西部土地为王室私产,不准垦殖。这一禁令使华盛顿一下子丧失了3万多英亩土地,从此,他成为英国殖民政策的坚决反对者。

华盛顿于1775年6月开始统率大陆军队,到1797年3月第二届总统任期期满,他的最有意义的贡献就是在这期间取得的。1799年12月在弗吉尼亚的温恩山,他在家中病逝。

领导美国独立战争

1775年4月19日,波士顿人民在来克星顿(1775年4月18日晚上,驻扎在北美殖民地的英国军队悄悄从波士顿出发,去收缴北美民兵收藏的武器。北美民兵侦查员发现了这一情况,立即骑马把消息报告沿途的民兵。民兵迅速埋伏起来,准备战斗。)打响了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第一枪,北美各州人民纷纷响应,轰轰烈烈的美国独立战争爆发了。

1775年6月,北美13个英属殖民地在费城召开“大陆会议”,华盛顿被任命为大陆军总司令。这时,波士顿义军正和那里的英军激战,华盛顿立即骑马出发,于7月3日抵达波士顿,他亲临前线指挥战斗,给英军以严重打击。

在战争初期,美军打得非常艰苦,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是临时招集来的农民,衣服破烂不堪,没有武器,没有受过正规军事训练,根本不像一支军队,另一方面,美军的后勤供应也极度的困难,士兵们经常吃不饱、穿不暖,有时一连五六天吃不到面包,只好吃马料,在寒冷的冬季,有许多士兵不得不赤脚行军。

相反,他们的对手英军却装备精良,训练有素,后勤供应充足。所以,美军一败再败,纽约等要塞相继失守,到1777年9月,连首都费城也被英军占领,有些意志不坚的将领竟率兵向英军投降。

在极端严峻的形势下,华盛顿始终忠于北美人民的独立事业,从来没有动摇过。他以非凡的才干,把原来自由、散漫,缺乏组织纪律和统一指挥的美军组织起来,在战斗中锻炼成长,逐步建立了一支强大的正规军。他鼓励美军士兵,号召他们为自由而战,指出:美利坚人是自由的,还是奴隶;我们的田产应当归自己,还是被劫夺、被毁坏;两条路,一条是勇敢地反抗,一条是驯服,正摆在独立军将士面前。

他努力将各州团结、联系起来,共同作战。1777年10月,美军在萨拉托加大败英军,从而扭转了整个独立战争的局面。与此同时,为了孤立英国美国又多方展开了外交活动,争取法国等国的援助。1778年6月,法国军舰开进美国,英军被迫从费城撤退,把主攻方向转向南方。1780年,英军把主力转移到南方港口城市约克镇。法国和美军两路并进,直逼约克镇。法军用海军封锁海港,切断英军海上补给线,断绝了英国军队退路,华盛顿则率部从正面猛攻。

1781年10月,英军统帅康华理率领7000名英军在约克镇向华盛顿投降,美国独立战争取得了最后的胜利。至此,美国独立战争中的军事对抗阶段结束。1782年,签署《巴黎和约》草案。1783年,英美签署《巴黎和约》,英国正式承认美国独立。

独立战争胜利后,华盛顿解甲归田,回到弗吉尼亚继续经营自己的种植园——维农山庄,在葡萄树和无花果树的绿荫下享受宁静的田园生活。1787年,华盛顿再度出山,主持制宪会议,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联邦宪法》。1789年4月,华盛顿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

当他担任美国总统八年后,发誓不再连任,坚决回到芒特弗农山庄,过平民生活。

1799年12月14日,华盛顿病逝。

历史地位

首先,他在美国独立战争中是一位成功的军事领袖。但事实上他决非是一位军事天才,当然也决不能与亚历山大和凯撒一类的将军相提并论。他的成功至少有一半是由于同他对垒的英军将领的出人意料的无能,另一半才是由于他自己的才能。但是应记住几位其他美国将领均遭惨败,而华盛顿虽说打了几个小败仗而最终却赢得了战争的胜利。

其次,华盛顿是立宪会议主席。虽然他的思想对美国宪法的形成没有起重要的作用,但是他的支持者和他的名望对各州批准这部宪法却起了重大的作用。当时有一股强大的力量在反对新宪法,要不是华盛顿的影响,很难说这部宪法能实行得了。

再其次,华盛顿是美国第一任总统。美国有一位华盛顿这样德才兼备的人作为第一任总统是幸运的。翻开南美和非洲各国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到即使是一个以民主宪法为伊始的新国家,堕落成为军事专制国家也是易如反掌。华盛顿是一位坚定的领袖,他保持了国家的统一,但是却无永远把持政权的野心,既不想做国王,又不想当独裁者。他开创了主动让权的先例——一个至今美国仍然奉行的先例。与当时的其他美国领袖如托马斯·杰弗逊,1743年4月13日—1826年7月4日)、詹姆斯·麦迪逊(,1751年3月16日-1836年6月28日)、亚历山大·汉密尔顿,1757年1月11日 - 1804年7月12日)等相比,乔治·华盛顿缺乏创新的精神和深刻的思想。但是他比所有这些雄才大略的人物都重要得多,无论在战争还是和平期间,他在行政领导方面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没有他任何政治运动都不会达到目的。对美国的形成,麦迪逊的贡献是重大的,而华盛顿的贡献几乎可以说是不可缺少的。

后人评价

乔治·华盛顿在本册中的位置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怎样认识他给美国所带来的历史意义。要求一个当今的美国人对那种历史意义做出不偏不倚的评价自然是困难的。

虽然美国在二十世纪中叶具有甚至比鼎盛时期的罗马帝国还要大的军事力量和政治影响,但是其政权也许不会象罗马帝国那样行之久远。另一方面,美国所取得的技术成就有几项将来也会被其他民族视为有重大意义的,这一点看来是有目共睹的。例如飞机的发明和人类在月球上的登陆就代表了过去世世代代人们梦寐以求的成果;很难想象核武器的发明将来会被看成是无足轻重的成就。

既然乔治·华盛顿大体上可以和罗马的奥古斯都·凯撒相媲美,在本册中把他与奥古斯都排得很接近似乎不无道理。如果说把华盛顿排得略低了一点儿,那主要是因为他比奥古斯都领导的时间要短得多,还有许多其他人如托马斯·杰弗逊和詹姆斯·麦迪逊对美国的形成也起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华盛顿比亚历山大大帝和拿破仑这样的人物排得高些,因为他的功劳比起他们的来说是更加不可磨灭的。 美利坚合众国的缔造者——华盛顿

大家都知道,美国的首都是华盛顿,它位于大西洋沿岸的波托马克河畔。其实,在1800年以前美国并没有这样一座城市,它是美国人民为纪念美国的开国元勋——乔治·华盛顿而专门建立的,由此可以看出他在美国人民心目中的是多么崇高。

华盛顿,异人也。起事勇于胜广,割据雄于曹刘,既已提三尺剑,开疆万里,乃不僭号位,不传子孙,而创为推举之法,几于天下为公,骎骎乎三代之遗意。其治国崇让善俗,不尚武功,亦迥与诸国异。余尝见其画像,气貌雄毅绝伦。呜呼,可不谓人杰矣哉!

美利坚合众国以为国,幅员万里,不设王侯之号,不循世袭之规,公器付之公论,创古今未有之局,一何奇也!泰西古今人物,能不以华盛顿为称首哉 !

徐继畲,字健男,号松龛,山西五台县东冶镇人。生于清乾隆六十年(公元1795年),卒于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年),官至福建巡抚。这是一个和众多晋商一样具有长远眼光的人。他的与众不同在于,在鸦片战争给中国人带来的惊魂未定中,他开始冷静地思考并着手编写《瀛环志略》。这是一本介绍世界地理的科普类书籍,系统地介绍西方各国的风土人情,从此开启了中国人认识世界的窗户。

其实,徐继畲的文化自觉和当时许多的知识分子一样,来源于鸦片战争后国门訇然洞开后给国人带来的历史屈辱。1837年,已过不惑的徐继畲来到福建任职,面对这个有着漫长海岸线的省份,面对着浩瀚海洋外不为人知的新鲜事物,徐继畲也如大清所有的官员一样,沉浸在天朝大国的自豪中,没有一点危机感。

然而,仅仅三年后,大清国竟然被从海上远道而来的英国舰队打败。嚣张的英国军队沿着中国的海岸线一路顺利地逼近天津港,而沿线的中国军队竟然毫无防备,战争以满清政府的惨败而告终,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这种民族屈辱,彻底摧毁了中国人的民族自尊心。

令这帮官员和知识分子震撼的是:幅员辽阔、历史悠久的中华大地,居然被来自数万里之外的洋人涂炭;曾经纵横中原、所向无敌的女真铁骑,竟然在洋枪火炮面前连连败绩;紫禁城的大殿中,满朝文武都被这从天而降的灾祸所震慑,居然对趾高气扬的洋人的要求无可辩驳,甚至被裹携着割地赔款……

这一切的挫败,是亘古以来中华民族从未经历的。那么,这些被华族称为蛮夷的洋人,到底是怎样练就了跨洋过海、坚船利炮的本领,又为什么因为一个通商问题和大清兵戎相见?

鸦片战争后,大清被迫实行五口通商,西方的商人和传教士纷纷登上中国口岸。这一年,徐继畲任福建布政使,兼办厦门、福州两个开放口岸的通商事宜。

道光皇帝交待徐继畲一方面要学会与洋人做生意,另一方面也要了解西方,把他们的各种情况搞清楚。徐继畲在反思战争带来的后果时,意识到对西方世界的无知,是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

要想驱逐敌人,必须全面认识西方国家,重新认识变化了的世界。

背负着历史使命的徐继畲,暂时把民族的屈辱放下,把心中的愤懑置于一边,与传教士们展开了漫长的访谈式的对话和交流,不断地收集各国资料。

这项工作,他足足做了5年。道光二十四年(公元1844年),《瀛环志略》成稿,全书共分10卷,图44幅,介绍了各洲的疆域、种族、人口、生活、风俗等。书中对西方制度与人物的溢美之辞不惜笔墨,尤其称颂美国的第一任总统华盛顿。

这里不妨抄录如下:“华盛顿,异人也。起事勇于胜广,割据雄于曹刘,既已提三尺剑,开疆万里,乃不僭位号,不传子孙,而创为推举之法,几于天下为公,駸駸乎三代之遗意。其治国崇让善俗,不尚武功,亦迥与诸国异。余尝见其画像,气貌雄毅绝伦,呜呼,可不谓人杰矣哉!米利坚,合众国以为国,幅员万里,不设王侯之号,不循世及之规,公器付之公论,创古今未有之局,一何奇也!泰西古今人物,能不以华盛顿为称首哉!”

在那样的时代里,仍沉迷于中国是“世界中心”、“天朝上国”迷梦中的朝野士夫,根本无法接受徐把中国定位于世界一隅的观念;当朝野内外对洋人同仇敌忔时,徐竟然不惜笔墨赞美美国的领袖。

这对那个时代,从未出过国的人来说,思想之超前、眼光之高远,简直是不可思议、惊世骇俗!

在对鸦片战争失败的反思上,道光皇帝茶饭不思,反省的结论是“总因朕无知人之明,自愧之恨”。朝野上下的公论无非是“奸臣误国”,“忠良蒙难”,都把矛头指向在战争中接替林则徐的琦善,根本无人想到是自身制度的落后。

总而言之,皇帝无过,罪在万方,尤其是用人不当,没有人思及制度之优劣。

徐继畲与魏源等人的认识不同在于,他放眼世界,全面对比,对封建专制和皇权独大的弊端进行审视。更让人为徐继畲担心的,以当时清廷专制之登峰造极,制度理念之僵化老旧,身为朝廷命官的他竟然敢于宣传和赞美外国制度。

他的这种作为,分明是在向世人宣布,在大清国的天朝之外,在专制独裁的体制之外,还有更先进的制度。

在他的潜意识里,美国的民主共和制虽属原创,却与中国“三代”政治中的“禅让”、“天下为公”等古道不谋而合,西方民主制度之内涵大有“符合孔子遗意”。

华盛顿那种不为自己私心所惑,敢为天下先的精神,正是中国几千年来的封建士子难以逾越的道德屏障。这种现实版的集政治、精神与道德于一体的领袖,是中国知识分子在上古时代三皇五帝的传说中才得以一见的楷模,而现在远在西方的华盛顿的表现,足以令大清那些浸润孔孟之道、满嘴道德文章,台前台后两副面孔的“假道学”们汗颜脸红。

这种担心不久就成为现实。

徐继畲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热情赞誉以及他提倡的缓和外交策略,遭到在朝官员的不满甚至愤懑,弹劾他“大张夷情”的奏折接二连三地送到了咸丰帝面前。

徐继畲被迫去职返乡。

之后,虽然随着中美关系的发展以及清朝洋务运动的进程,徐继畲处境有所好转,并且出任总管同文馆事务大臣,也即中国现代意义上的第一所高等学校首任校长,但终不得志。

没有想到的是,居然在1873年,同治帝恩准其重赴“鹿鸣宴”,并加赏头品顶戴。之不久,徐继畲即病逝。

这个待遇对他来说,到底是对个人政绩的肯定还是对制度的反思呢?这对他已经不重要了。而之后洋务运动的兴起和知识分子关于“中学”与“西学”的争辩,已经不可阻挡地展开了……

 首先,他在美国独立战争中是一位成功的军事领袖。但事实上他决非是一位军事天才,当然也决不能与亚历山大和凯撒一类的将军相提并论。他的成功至少有一半是由于同他对垒的英军将领的出人意料的无能,另一半才是由于他自己的才能。但是应记住几位其他美国将领均遭惨败,而华盛顿虽说打了几个小败仗而最终却赢得了战争的胜利。

  其次,华盛顿是立宪会议主席。虽然他的思想对美国宪法的形成没有起重要的作用,但是他的支持者和他的名望对各州批准这部宪法却起了重大的作用。当时有一股强大的力量在反对新宪法,要不是华盛顿的影响,很难说这部宪法能实行得了。

  再其次,华盛顿是美国第一任总统。美国有一位华盛顿这样德才兼备的人作为第一任总统是幸运的。翻开南美和非洲各国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到即使是一个以民主宪法为伊始的新国家,堕落成为军事专制国家也是易如反掌。华盛顿是一位坚定的领袖,他保持了国家的统一,但是却无永远把持政权的野心,既不想做国王,又不想当独裁者。他开创了主动让权的先例──一个至今美国仍然奉行的先例。

  与当时的其他美国领袖如托马斯·杰弗逊、詹姆斯·麦迪逊、亚历山大·汉密尔顿等相比,乔治·华盛顿缺乏创新的精神和深刻的思想。但是他比所有这些雄才大略的人物都重要得多,无论在战争还是和平期间,他在行政领导方面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没有他任何政治运动都不会达到目的。对美国的形成,麦迪逊的贡献是重大的,而华盛顿的贡献几乎可以说是不可缺少的。

  乔治·华盛顿在本册中的位置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怎样认识他给美国所带来的历史意义。要求一个当今的美国人对那种历史意义做出不偏不倚的评价自然是困难的。

  虽然美国在二十世纪中叶具有甚至比鼎盛时期的罗马帝国还要大的军事力量和政治影响,但是其政权也许不会象罗马帝国那样行之久远。另一方面,美国所取得的技术成就有几项将来也会被其他民族视为有重大意义的,这一点看来是有目共睹的。例如飞机的发明和人类在月球上的登陆就代表了过去世世代代人们梦寐以求的成果;很难想象核武器的发明将来会被看成是无足轻重的成就。

  既然乔治·华盛顿大体上可以和罗马的奥古斯都·凯撒相媲美。如果说把华盛顿排得略低了一点儿,那主要是因为他比奥古斯都领导的时间要短得多,还有许多其他人如本杰明·富兰克林、托马斯·杰弗逊和詹姆斯·麦迪逊对美国的形成也起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华盛顿比亚历山大大帝和拿破仑这样的人物排得高些,因为他的功劳比起他们的来说是更加不可磨灭的。

美国总统非直接民选,而是由各州委任选举人团代表选出,其数目同该州在国会应有的参议员和众议员总人数相等。获得一州相对多数选票候选人,其所属政党可推选该州所有的选举人团代表。此系统的创建是因为美国制宪时,参加制宪会议的代表们无意决定总统选举方式,故他们提供各州若干选举人团代表名额,而由各州自行决定其产生方式。现今各州选举人团代表皆为民选。

  这种选法有些特殊之处。例如说,获得全国最多普选票的候选人可能未获最多的选举人票。这在美国历史上曾于1826年、1888年、和2000年发生过三次。反对这种选举法者认为此系统并不民主,因为获最高民意支持者也许无法成为总统。支持此系统者则认为这种总统选举法可预防地域主义。因为在多州获得些微多数普选票的候选人,可以胜过只在一州获得压倒性多数普选票者。所以为了获得选举人票,候选人必须普遍考虑美国各地区的要求,不能只在乎其中一部分。

不僭位号,不传子孙:指的是美国实行民主共和制,并未实行世袭制,华盛顿连任两届总统后卸任,总统职位并未传给子孙,而是通过人民投选票产生新任总统。

作为美利坚合众国的奠基人,华盛顿的名字家喻户晓,他的声望主要来自3方面的工作:

第一,美国独立战争中的军事领袖。

  诚然,他决非是一位军事天才,当然也决不能与亚历山大和凯撒一类的将军相提并论。他的成功看起来似乎是由于同他对垒的英军将领的出人意料的无能,另一半才是由于他自己的才能。尽管如此,人们也许记得,当美军将领遭遇惨败时,华盛顿虽然也小有失利,但他坚持作战,终于赢得了战争的最后胜利。

第二,立宪会议主席。

  虽然他的思想对于美国宪法本身影响不大,但是他的支持者和他的名望对各州批准这部宪法却起了重大的作用。当时有一股强大的力量在反对新宪法,如果没有华盛顿的支持,新宪法就不可能被采纳。

第三,美国第一任总统。

  美国有一位华盛顿这样德才兼备的人作为第一任总统是幸运的。翻开南美和非洲各国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即使是一个以民主宪法为伊始的新国家,堕落成为军事专制国家也是易如反掌。华盛顿是一位坚定的领袖,他保持了国家的统一,但是却无永远把持政权的野心,既不想做国王,又不想当独裁者。他开创了主动让权的先例──一个至今美国仍然奉行的先例。

徐继畲所著的《瀛环志略》中有云:“华盛顿,异人也。起事勇于胜广,割据雄于曹刘,既已提三尺剑,开疆万里,乃不僭位号,不传子孙,而创为推举之法,几于天下为公。其治国崇让善俗,不尚武功,亦迥与诸国异。余见其画像,气貌雄毅绝伦,呜呼,可不谓人杰矣哉!米利坚合众国之为国,幅员万里,不设王侯之号,不循世袭之规,公器付之公论,创古今未有之局,一何奇也!泰西古今人物,能不以华盛顿为称首哉。”

文章来源:隋风|短史记(ID: tengxun_lishi) 问:想问一下,美国华盛顿的方尖碑里,真刻有徐继畲对美国国父的盛赞之词吗? 确实有。 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有一座为纪念华盛顿而建造的方尖碑,即1884年竣工的「 ”华盛顿纪念碑”。 图:华盛顿纪念碑 石碑中空,内部镶嵌有美国各州及世界各国捐赠的188块纪念碑,其中一块来自中国宁波,镌刻着如下碑文: 钦命福建巡抚、部院大中丞徐继畲所著《瀛寰志略》曰:按,华盛顿,异人也。起事勇于胜、广,割据雄于曹、刘,既已提三尺剑,开疆万里,乃不僭位号,不传子孙,而创为推举之法,几于天下为公,骎骎乎三代之遗意。其治国崇让善俗,不尚武功,亦迥与诸国异。余尝见其画像,气魄雄毅绝伦,呜呼,可不谓人杰矣哉。米利坚合众国以为国,幅员万里,不设王侯之号,不循世及之规,公器付之公论,创古今未有之局,一何奇也?泰西古今人物,能不以华盛顿为称首哉! 大清国浙江宁波府镌,耶稣教信辈立石。 咸丰三年六月初七日,合众国传教士识。 以上碑文中对华盛顿及美国的盛赞,出自《瀛寰志略》第九卷《北亚墨利加米利坚合众国》,是由徐继畲所写的两段按语拼接而成。① 图:镶嵌在华盛顿纪念碑内的中文石碑 徐继畲这段话的大意是:华盛顿是一位「 ”异人”,起事之时比陈胜、吴广更为勇猛,割据之时比曹操、刘备更有雄才。最难得的是,建国后,华盛顿不称帝,不传位子孙,而创立「 ”推举之法”,几乎实现了传说中才有的天下为公。华盛顿治国崇尚宽仁,和各国大不相同。「 ”米利坚”幅员万里,却没有世袭的王侯,一切国事都可由公众讨论,开创了古今未有的制度。这么看,西方人物中,怎么能不推华盛顿为第一呢! 赠碑者是美国传教士 从碑文落款可知,向美国赠碑的并非清廷官方机构(自然不能代表清廷),而是身在宁波的一些美国传教士。他们在咸丰三年,亦即1853年,组织了这次刻碑、赠碑活动。至于参与者具体都包括谁,这些人又是如何把石碑运往美国的,目前尚不得而知。 曾有学者推测,主持赠碑的是美国传教士丁韪良(1850-1860年于宁波传教),但在他的回忆录中,找不到任何与之相关的内容。事实上,另一位美国传教士玛高温(Daniel Jerome MacGowan)才是此事的组织者,他到达宁波是在1843年,比丁韪良更为资深。 图:玛高温,宁波华美医院的创办者 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处保存有一封玛高温1865年所写的信件,他在信中说, 「 ”我已经荣幸地将一块捐赠的花岗岩石碑送到了你们那个崇高而虔敬的纪念碑处,那块石碑是在我的提议下,由中国宁波美国传教使团的基督徒们所准备的。”② 碑文的英译也随信一同寄出,该译文出自美国医生兼传教士伯驾(DrPeter Parker,曾在美国驻华公使馆任职)之手,翻译的时间是1862年。 需要说明的是,徐继畲对华盛顿存有一些误解。「 ”美国国父”并非专指华盛顿,「 ”国父”一词在美国只以复数出现,即「 ”The Founding Fathers”,包括签署《独立宣言》及参与起草宪法的全部代表,其中最重要的是富兰克林、杰斐逊、亚当斯、麦迪逊、汉密尔顿和华盛顿。徐继畲最大的错误,是将美国政体的创立,完全归功于华盛顿。美国政体远有希腊、罗马的渊源,近有英国的传统,法国的启蒙思想,及费城会议的共识,断然不是一朝一夕诞生,也不是华盛顿一人所能设计。 图:费城会议的参加者,在美国都被视为国父 晚清其他知识分子,如蒋敦复、陈高第等,沿袭了徐继畲在《瀛寰志略》中对华盛顿的「 ”想象”,以至中国出现了持续上百年的「 ”华盛顿神话”。③ 称赞华盛顿有罪 1867年,为感谢徐继畲在《瀛寰志略》中对华盛顿的赞誉,美国总统安德鲁决定赠给他一幅复制的华盛顿画像。美国驻华公使蒲安臣受命在北京主持了赠送仪式。次年,《 》对赠送仪式进行了报道,并刊登了蒲安臣的致辞和徐继畲的谢辞。 图:美国赠给徐继畲的华盛顿画像,复制的是吉尔伯特·斯图尔特的一幅名作 这篇题为《美国在中国之影响》的报道,以主要篇幅介绍了《瀛寰志略》内容外,还提到了徐继畲的个人遭遇。报道称: 「 ”(徐继畲)在20年前,因称赞我们伟大的首任总统而遭到放逐。”「 ”最近因蒲安臣先生的斡旋,他似乎得到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高的荣誉和报偿。”「 ”如此顽固不化的犯人重新得宠,获得殊荣,这是时局中惊人的征兆。” 作者最后写道, 「 ”如今,这样一位官员,已经被提升‘在国家元首身边,帮助管理4亿人民的事务’。这种重用也是美国在中国影响的一个意味深长的标志。”④ 以上来自《 》的报道,事实层面上大体无误,但对徐继畲被罢免原因的阐释不够全面。 先说《瀛寰志略》,该书在1848年刊刻后,即受到时人的非议。如咸丰帝的老师史策先,认为《瀛寰志略》「 ”张外夷之气焰,损中国之威灵”,以至他「 ”初见此书,即拟上章劾之”。曾国藩后来在给左宗棠的信中也说,徐著「 ”颇张大英夷”。因此,徐继畲1858年在给朋友的信中,回顾说: 「 ”……弟在闽藩任内,偶著《瀛寰志略》一书,甫经付梓,即腾诽议……” 图:徐继畲 各种流言传播之下,徐继畲的罢职被和出版《瀛寰志略》联系起来。徐继畲的后辈同乡赵戴文回忆,徐被罢职,是「 ”受人攻讦”。《瀛寰志略》中,徐说日耳曼「 ”殆西土王气之所钟欤”,有人故意隐去「 ”西土”两个字,攻讦徐继畲妄称王气不在大清,而在外国。还有人摘出徐继畲称赞华盛顿的话,「 ”故意不当叙述文,而混为议论,含有赞成之意”,上书弹劾。⑥辜鸿铭也曾说,道光年间,徐继畲出版《瀛寰志略》后,「 ”见者哗然,谓其张大外夷,横被訾议,因此落职”。⑦ 徐继畲的确曾因所谓「 ”张大外夷”(夸大外国实力)而被攻讦,但目前没有直接证据表明,他的罢职和出版《瀛寰志略》有关。 事实上,导致徐继畲被罢免的主要原因,是他在1850年「 ”神光寺事件”中和林则徐发生分歧,并惹怒道光帝。当时,英国驻福州代理领事金执尔(Gingell),在得到县令许可后,不顾当地人反对,租用了神光寺,作为福州传教士和医生的驻地。徐继畲时任福建巡抚,他主张「 ”从容设法”,慢慢驱逐神光寺里的洋人。钦差大臣林则徐主张强硬对待,尽快解决。 徐继畲对「 ”神光寺事件”的谨慎处理意见,无疑坐实了他因《瀛寰志略》而被扣上的「 ”张大外夷”帽子。福建籍官员趁机联名弹劾徐继畲,称其袒护「 ”夷人”与「 ”汉奸”(清廷将不利于其统治的 统称为「 ”汉奸”,即「 ” 中的奸贼”,与今意有所区别)。同样有「 ”主剿”情结的道光帝为之震怒,将徐继畲由正二品的福建巡抚(兼署总督),降为正四品的太仆寺少卿。 咸丰帝即位后,又追究徐继畲在巡抚任内「 ”起解军台犯官何士邠迟延”,免去了他全部官职。⑤ 综合来说,徐继畲最初因《瀛寰志略》受人非议,稍后处理「 ”神光寺事件”坐实了他的「 ”思想罪”,至于押解犯官迟延,则完全是一个借口了。 图:《瀛寰志略》 徐继畲也知道受了著书的牵累,因此罢官期间,他几乎绝口不提《瀛寰志略》,该书在中国更有十几年未曾再版。相反,日本在1861年后几次翻印,在其国内产生较大影响。 石碑长期不为人知 徐继畲1865年被重新起用,未必与蒲安臣有太多关系。不过,蒲安臣、威妥玛等外交使节确实很赞赏徐继畲的才识。 蒲安臣在赠送华盛顿画像的仪式上,感谢徐继畲, 「 ”……你通过考察你记载的各个国家的伟大的人物从而把华盛顿置于其他一切伟人之首。不仅如此,你还把华盛顿置于你们自己国家所有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之首,且宣称,他复活了放射光明达四千余年的三代的清澈德行。这些话语,已经被充满感激之情的华盛顿的国民们所翻译和引用……” 徐继畲在答辞中说, 「 ”……当我一遍又一遍地端详着这件精美的赠品的时候,华盛顿仿佛出现在我的面前,我的喜悦和感激之情,一时难以言表。在奠定贵国的基础方面,华盛顿显示出惊人的能力。他已成为全人类的典范和导师。他的贤德,已经成为联结古代圣贤和他以后各代伟人的一条纽带,因此,必将永远活在人们心中……”⑧ 需要指出的是,当时,无论是美国总统安德鲁、驻华公使蒲安臣,还是徐继畲本人,可能都不知道华盛顿纪念碑中那块中文石碑的存在,不然他们在致辞时不可能完全不提及。 较早注意到石碑价值的人,是台湾学者陈如一。他1968年在美国查看石碑,并建议和美国方面协商,「 ”洗刷韵漆,一新观瞻,藉以引人注意”。 另一位台湾学者方闻,1974年赴美旅行,也特意去看了这块中文石碑。1976年,方闻在台湾《东方》杂志发表《由华盛顿纪念塔中文石碑说起——兼以祝美国独立二百周年》,详细介绍了徐继畲、《瀛寰志略》及石碑的来龙去脉。他在文中说, 「 ”上述华盛顿纪念塔中文石刻碑,迄今已一百二十四年,久成为中美传统友谊之证象。去年适值美国独立二百周年纪念,特为显扬此碑,乃最富历史性、国交性之礼品,当为中美两国识者所重视。”⑨ 图:方闻编纂有《清徐松龛先生继畲年谱》一书 1998年,美国时任总统克林顿在北京大学发表演讲,郑重说到这块石碑, 「 ”从我居住的华盛顿特区白宫的窗口向外眺望,我们第一任总统乔治·华盛顿的纪念碑俯视全城。那是一座高耸的方形尖塔。在这个庞大的纪念碑里,有一块很小的石碑,上面刻着的碑文是:‘美国决不设置贵族和皇室头衔,也不建立世袭制度。国家事务由舆论公决。’ 「 ”美国建立了一个从古至今史无前例的崭新政治体系。这是最奇妙的事物。这些话并不是美国人写的,而是出自福建省巡抚徐继畲之手,并于1853年由中国 刻成碑文,作为礼物送给美国。”⑩ 图:1998年,克林顿在北京大学发表演讲 此后,这块石碑的存在,遂广为中文知识界所知。不过,方闻和克林顿对石碑的表述,都存在一个明显的错误,那就是将之视为中国 赠予美国的礼物。如前文所说,徐继畲所撰写的文字,并未得到清廷的认可,制作与赠送这块石碑的,则是一些美国传教士。 注释 ①(清)徐继畲:《瀛寰志略》,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第277、291页。 ②沈弘:《「 ”宁波石碑”究竟是谁人所赠?》,《南方周末》2006年11月23日。 ③潘光哲:《华盛顿在中国——制作「 ”国父”》,三民书局2006年,第27—47页。 ④⑧ (美)德雷克:《徐继畲及其瀛寰志略》附录,文津出版社1990年,第163—168页。 ⑤刘贯文:《徐继畲落职、罢官考》,见于《徐继畲论考》,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1995年,第30—62页。 ⑥方闻:《清徐松龛先生继畲年谱》,台湾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328、329页。 ⑦黄兴涛等译:《辜鸿铭文集 上》,海南出版社1996年,第466页。 ⑨方闻:《由华盛顿纪念塔中文石碑说起——兼以祝美国独立二百周年》,任复兴主编《徐继畲与东西方文化交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第319—337页。 ⑩《克林顿演说:繁荣时代中的温和(英汉对照)》,中国言实出版社2015年,第105、106页。 在这个话题无孔不入且热爱阅读的新媒体编辑部,我们经常在各种五花八门的公众号上,遇到或曲高和寡或趣味小众、但非常有意思的新鲜玩意儿。 现在,它们都将一一出现在这个栏目里。 我们也随时欢迎您的参与,留言向我们推荐您读到的低调好文。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www.hunlipic.com/meirong/1061636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10
下一篇2023-11-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