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相关规范标准

钢结构相关规范标准,第1张

一、钢结构设计依据标准

通用标准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50018-2002

高层高耸钢结构标准

《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JCJ99-1998

《高层建筑钢-混凝土混合结构设计规程》CECS 230-2008

《高耸结构设计规范》GBJ135-1990

空间钢结构标准

《空间网格结构技术规程》JGJ7-2010

注:代替《网壳结构技术规程》JGJ61-2003和《网架结构设计与 施工规程》JGJ7-1991

《膜结构技术规程》CECS 158-2004

轻型钢结构标准

《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程》CECS102-2002

《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构件》JG144-2002

《轻型钢结构住宅技术规程》JGJ 209-2010

《拱形波纹钢盖结构技术规程》CECS167-2004

组合结构标准

1《钢管混凝土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CECS 28-1990)

2《矩形钢管混凝土结构设计规程》(CECS 159-2004)

3《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规程》(JGJ138-2001)

4《钢管混凝土叠合柱结构技术规程》(CECS188-2005)

5《钢骨混凝土结构设计规程》(YB9082-2006)

6《组合楼板设计与施工规范》(CECS273-2010)

7《空心钢管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CECS254-2009)

钢结构连接标准

1《建筑钢结构焊接与验收规程》(JGJ81-2002)

2《钢结构焊接规范》GB 50661-2011

3《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及验收规程》JGJ82-1991

4《钢的弧焊接头 缺陷质量分级指南》GB/T 19418-2003

5《气焊、焊条电弧焊、气体保护焊和高能束焊的推荐坡口》(GB/T 9851-2008)

6《埋弧焊的推荐坡口》(GB/T 9852-2008)

二、材料标准

材质标准

1《碳素结构钢》GB/T700-2006

2《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T1591-2008

3《合金结构钢》GB/T3077-1999

4《厚度方向性能钢板》GB/T 5313-2010

5《焊接结构用耐候钢》GB/T 4172-2000

6《优质碳素结构钢》GB/T 699-1999

7《高耐候结构钢》GB/T4172-2000

8《耐热钢板》GB/T4238-1992

螺栓连接标准

1《六角头螺栓C级》GB/T 5780-2000

2《六角头螺栓》GB/T 5782-2000

3《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GB/T 1228-2006

4《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大六角螺母、垫圈型式尺寸与技术条件》GB1231-2006)

5.《钢网架螺栓球节点用高强度螺栓》GB/T 16939-1997

焊接材料标准

1《碳钢焊条》GB/T 5117-1995

2《低合金钢焊条》GB/T5118-1995

3《不锈钢焊条》GB/T983-1995

4《气体保护电弧焊用碳钢、低合金钢焊丝》GB/8110-1995

5《埋弧焊用碳钢焊丝与焊剂》GB/T5293-1999

6《熔化焊用钢丝》GB/T14957-1994

7《气体保护焊用钢丝》GB/T14958-1994

8《埋弧焊用不锈钢焊丝和焊剂》GB/T17854-1999 9《低合金钢埋弧焊用焊剂》GB12470-1990

涂装标准

1《钢结构防火涂料应用技术规程》CECS24-1990

2《钢结构防火涂料通用技术条件》GB 14907-2002

3《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和除锈等级》GB8923-1988

4《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抛丸,喷砂加工表面》GB60605-88

型材标准

1《热轧型钢》GB/T 706-2008

注:代替GB/T 706-1988《热轧工字钢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GB/T 707-1988《热轧槽钢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GB/T 9787-1988《热轧等边角钢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GB/T 9788-1988《热轧不等边角钢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GB/T 9946-1988《热轧L型钢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

2《热轧H型钢和部分T型钢》GB/T11263-2010

3《结构用高频焊接薄壁H型钢》JG/T 137-2007

4《冷弯型钢》GB/T6725-2008 5《建筑用轻钢龙骨》GB/T 11981-2001

板材标准

1《热轧钢板和钢带的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GB/T709-2006)

2.《冷轧钢板和钢带的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GB/T708-2006)

3《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结构钢热轧钢带》(GB/T3524-2005)

4《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结构钢热轧薄钢板和钢带》(GB/T912-2008)

5《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结构钢热轧厚钢板和钢带》(GB/T3274-2007)

6.《碳素结构钢冷轧钢带》(GB/T716-1991)

7《碳素结构钢冷轧薄钢板及钢带》(GB/T11253-2007)

8《厚度方向性能钢板》(GB/T5313-2010)

9《彩色涂层钢板及钢带》(GB/T12754-2006)

10《建筑用压型钢板》(GB12755-2008)

管材标准

1《结构用无缝钢管》(GB/T8162-2008)

2《无缝钢管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GB/T 17395-2008)

3《结构用不锈钢无缝钢管》(GB/T 14975-2002)

4《直缝电焊钢管》(GB/T13793-2008)

5《结构用冷弯空心型钢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GB6728-2002)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第三章规范了钢结构挠度允许值,试验梁跨度m1702,其挠度限值{af}=1o/250=1Omm,《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是根据建设部建标的要求,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会同有关的高等院校及科研、设计、企业单位共同修订而成。

允许。屋面吊顶板在厂房内压制成型,制作吊笼,屋面檩条安装完成,施工时将专用吊笼锁扣在安装完成的檩条上,施工人员在吊笼内,再由地面人员将吊装底板通过定滑轮绳拉至安装高度,再由吊笼人员将屋面底板固定在檩条上,通过滑行的方式以此类推完成屋面吊顶板的施工。

一般情况下钢结构主梁控制在1/400,次梁的话控制在1/250。

1、主要的影响因素就是梁的刚度。

2、要减小挠度可以通过增加梁高、张拉预应力钢筋、增加配筋率来控制。

3、增加梁高就是增大惯性矩,前两种方法效果比较明显,经常采用。 

4、其他影响挠度因素的还有,温度、湿度、混凝土的徐变收缩、荷载大小、所用材料强度等。 

5、一般来说,滚珠丝杠副的长径比在50以下是安全范围,不应超过60,过长会产生丝杠因自重下垂。运行时容易产生振颤现象。

6、钢架构工程的优点众多:其中包括钢结构自重较轻、钢结构工作的可靠性较高、钢材的抗振(震)性、抗冲击性好、钢结构制造的工业化程度较高、钢结构可以准确快速地装配、钢结构室内空间大;容易做成密封结构、钢结构易腐蚀、钢结构耐火性差。

扩展资料:

预应力混凝土梁施工预拱度设计

桥梁挠度的产生的原因有永久作用挠度和可变荷载挠度。永久作用(包括结构自重、桥面铺装和附属设备的重力、预应力、混凝土徐变和收缩作用)是恒久存在的,其产生挠度与持续时间相关,可分为短期挠度和长期挠度。

可变荷载挠度虽然是临时出现的,但是随着可变荷载的移动,挠度大小逐渐变化,在最不利的荷载位置下,挠度达到最大值,一旦汽车驶离桥面,挠度就告消失。 

预制梁台座顶面处置

设置预拱度的方法,是将预制梁台座顶面作成下凹曲面。如果曲线设置得当,则梁体在自重和预应力作用下经过一段时间的变形,梁体将既不上拱也不下凹。 

预拱度观测

由于设计的梁型较多,而实际施工中各种梁型都是按一种预拱度进行控制的,为了使观测结果更具有代表性,选取了跨径和截面型式相同的 2 片铁路桥梁、4 片公路桥梁共 6 片梁进行观测。观测时间分别为存梁的第 1、第 10、第 30、第 60、第 90、第 120、第 180 天共 7 个时间点进行观测。

梁体挠度值的变化有以下特点:

1、经过 80 d 的存梁期后,梁体的挠曲变形仍未停止,部分变形将在使用阶段完成。

2、梁体上挠值随时间增加而减小,但上挠值的变化与时间并不成线性关系。在施加预应力初期,上挠值的变化较快,随梁体混凝土龄期的延长,上挠值的变化越来越慢。 

3、铁路桥梁的上挠值的变化要比同条件下公路桥梁的上挠值要大。一般情况下,在梁体施加完预应力后,铁路桥梁的上挠值要减少 25 cm 左右,而公路桥梁的上挠值要减少 15 cm 左右,在经过相同的存梁期后,铁路桥梁的剩余上挠值要小于跨公路桥梁。

4、同为铁路桥梁或同为公路桥梁,施加完预应力后梁体的预拱度值经过相同存梁时间后剩余的预拱度值亦不相同。

参考资料:

-拱度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www.hunlipic.com/meirong/1057836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09
下一篇2023-11-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