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的承载力如何计算?

桩的承载力如何计算?,第1张

根据桩基规范528按下式计算 :Quk = Qsk + Qpk 

一、设计资料 

1 基桩设计参数 

成桩工艺: 混凝土预制桩 

承载力设计参数取值: 根据建筑桩基规范查表 

孔口标高000 m 

桩顶标高050 m 

桩身设计直径: d = 080 m 

桩身长度: l = 1800 m 

2 岩土设计参数 

层号 土层名称 层厚(m) 层底埋深(m) 岩土物理力学指标 极限侧阻力qsik(kPa) 极限端阻力qpk(kPa) 

1 填土 300 300 N =500 17 - 

2 红粘土 300 600 αw =070,IL =050 26 - 

3 红粘土 300 900 αw =070,IL =050 29 - 

4 红粘土 300 1200 αw =070,IL =050 32 - 

5 红粘土 300 1500 αw =070,IL =050 33 - 

6 红粘土 300 1800 αw =070,IL =050 34 2700 

7 红粘土 300 2100 αw =070,IL =050 32 - 

8 红粘土 300 2400 αw =070,IL =050 32 - 

3 设计依据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94)  以下简称 桩基规范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 以下简称 基础规范 

二、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估算 

1 计算参数表 

土层 计算厚度li(m) 极限侧阻力qsik(kPa) 极限端阻力qpk(kPa) 

1 300 17 0 

2 300 26 0 

3 300 29 0 

4 300 32 0 

5 300 33 0 

6 250 34 2700 

2 桩身周长u、桩端面积Ap计算 

u =  × 080 = 251 m 

Ap =  × 0802 / 4 = 050 m2 

3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估算 

根据桩基规范528按下式计算 

Quk = Qsk + Qpk 

土的总极限侧阻力标准值为: 

Qsk = uqsikli = 251 × (17 × 300 + 26 × 300 + 29 × 300 + 32 × 300 + 33 × 300 + 34 × 250) = 1243 kN  

总极限端阻力标准值为: 

Qpk = qpkAp = 050 × 2700 = 1357 kN  

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标准值为: 

Quk = Qsk + Qpk = 1243 + 1357 = 2600 kN 

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Ra计算,根据基础规范附录Q条文Q010第7条规定 

Ra = Quk/2 = 2600 / 2 = 1300 kN

扩展资料:

单桩承载力是指单桩在荷载作用下,地基土和桩本身的强度和稳定性均能得到保证,变形也在容许范围内,以保证结构物的正常使用所能承受的最大荷载。一般情况下,桩受到轴向力、横轴向力及弯矩作用,因此须分别研究和确定单桩的轴向承载力和横轴向承载力。桩的承载力是桩与土共同作用的结果,了解单桩在轴向荷载下桩土间的传力途径、单桩承载力的构成特点以及单桩受力破坏形态等基本概念,将对正确确定单桩承载力有指导意义。

参考资料:

-单桩承载力

桩基工程钢筋笼长度计算实例。

一、数据介绍。

1、桩顶的标高:20968(图纸上有)。

2、护筒顶的标高:23931(测量提供)。

3、桩长:2164(终孔测量的最终桩长)。

4、桩底标高:-067,桩径:15米。

5、终孔时实测桩底到护筒顶高是246米。

二、计算方法:

1、护筒高=护筒顶标高—桩顶标高=23931-20968=2963米。

2、桩长=246-2963=2164米。

3、混凝土:

桩长:2164米,桩径:15米,充盈系数取12V=46立方米。

结果:钢筋笼长度:先查图看承台钢筋多长。

比如1397米,钢筋笼长:2164+1397+(5m桩底保护层)=2309米。

钢筋笼实际长:2309米。

扩展资料

螺旋箍筋长度计算:

L=n[p^2+(πd)^2]^(1/2)。

n——圈数=桩高÷螺距。

p——螺距(设计中@后面的数值以m计算),有不同螺距时,应分段计算。

d——桩径。

^2——表示前面因子的平方。

[ ]^——中括号内的结果开方。

重量=L螺旋箍筋钢筋理论重量(五金手册可查)。

竖直受力筋重量=桩高根数受力筋理论重量(五金手册可查)。

一、冲孔桩成孔施工允许偏差:

(1)桩径允许偏差 +100,-50;

(2)垂直允许偏差 08%;

(3)桩位允许偏差

二、单桩、双桩沿垂直轴线方向以及群桩基础的边桩:

当桩径≤1000mm时,不大于100mm;

当桩径>1000mm时,不大于100+001H mm;

三、双桩沿轴线方向以及群桩基础的中间桩:

当桩径≤1000mm时,不大于150mm;

当桩径>1000mm时,不大于150+001H mm。

参考资料:

-桩基础工程方案

对于一些深度较大的土洞、岩溶洞穴,为防止岩溶塌陷,通常采用基桩穿越塌陷坑和岩溶洞穴,将荷载传递到稳定基岩上。

根据成桩方法的不同,基桩可分为灌注桩和预制桩两大类。其中,灌注桩按成桩过程中桩土相互影响的特点,可分为非挤土灌注桩(如钻孔灌注桩、洛阳铲成孔灌注桩、人工挖孔灌注桩)、部分挤土灌注桩(如冲孔灌注桩)、挤土灌注桩(如沉管灌注桩);预制桩主要有普通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和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桩两类。

通常,用于防治岩溶塌陷的基桩为钻孔灌注桩,有时也采用人工挖孔灌注桩。下面介绍钻孔灌注桩的设计。

1桩的类型设计

(1)确定桩的承载性状

根据建筑桩基的等级、规模、荷载大小,结合场地各岩土层的性质与层厚,确定桩的受力工作类型。一般情况下,岩溶塌陷易发区上部第四系土体以砂性土为主,且厚度较小,其下为浅部岩溶发育的碳酸盐岩类岩石。在这样的地质条件下施工的钻孔灌注桩,桩端需穿透土洞、浅部岩溶发育带而进入完整坚硬的基岩,因此,桩的承载性状多以端阻力为承载标准,即桩的类型为端承桩。

(2)选择桩的材料

根据当地材料供应、施工机具与技术水平、造价、工期及场地环境等具体情况,选择桩的材料与施工方法。例如,中小型工程可用素混凝土灌注桩,以节省投资;大工程则应采用钢筋混凝土桩。

2确定桩的规格与单桩竖向承载力

(1)确定桩的规格

一般应选择完整坚硬的基岩作为桩端持力层,桩的长度取决于第四系土体的进取度以及浅部岩溶发育带的厚度,另外,桩顶需嵌入承台。设计时宜根据这些因素综合确定桩长。

桩的横截面面积根据桩顶荷载大小与当地施工机具及建筑经验确定。若小工程用大截面桩,则浪费;大工程用小截面桩,因单桩承载力低,需要桩的数量增多,不仅桩的排列难、承台尺寸大,而且打桩费工,不可取。

(2)确定单桩竖向承载力

根据建筑场地持力层的性质和确定的桩型与规格,确定单桩竖向承载力。

3计算桩的数量进行平面布置

(1)桩的数量估算

1)在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CJ 94—94)进行设计时,可按下述方法估算:

轴心竖向力作用时,计算公式为

地质灾害防治技术

式中:n为桩的数量;F为作用于桩基承台顶面竖向设计值(kN);G为承台及其上覆土自重(kN);R为单桩竖向承载力设计值(kN)。

偏心竖向力作用时,计算公式为

地质灾害防治技术

式中:μ为桩基偏心受压系数,通常取11~12;其他符号意义同前。

2)在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进行设计时,可按下述方法估算:

轴心竖向力作用时,计算公式为

地质灾害防治技术

式中:FK为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作用于桩基承台顶面的竖向力(kN);GK为桩基承台自重及承台上土自重标准值(kN);Ra为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kN);其他符号意义同前。

偏心竖向力作用时

地质灾害防治技术

式中符号意义同前。

(2)桩的平面布置

在桩的数量初步确定后,可根据上部结构的特点与荷载性质,进行桩的平面布置。

1)桩的中心距:通常,钻孔灌注桩的中心距宜取25D(D为桩的直径或边长)。若中心距过小,则可能影响桩的承载能力;反之,桩的中心距过大,则桩承台尺寸太大,不经济。

2)桩的平面布置:桩的平面布置如图4-4所示。布桩时,应尽量使桩群承载力合力点与长期荷载重心重合;并使桩基受水平力和力矩较大方向即承台的长边有较大的截面模量。桩离桩承台边缘的净距应不小于 D。同一结构单元,宜避免采用不同类型的桩。

图4-4 桩的平面布置图

4单桩承载力验算

(1)《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94)法

在中心荷载作用下,要求每根桩实际承受的荷载不大于单桩竖向承载力设计值,按下式验算:

地质灾害防治技术

式中:N为桩基中单桩所承受的外力设计值(kN);F为作用于桩基上的竖向力设计值(kN);G为桩基承台自重设计值和承台上的土自重标准值(kN);R为单桩竖向承载力设计值(kN);γ0为承台底土阻抗力分项系数;其他符号意义同前。

在偏心荷载作用下,除满足式(4-9)外,尚应满足下式要求:

地质灾害防治技术

式中:Nmaxmin为桩基中单桩所受的最大外力或最小外力设计值(kN);Mx、My为作用于桩群上的外力,对通过桩群重心的x、y轴的力矩设计值(kN·m);xi、yi为桩i至通过桩群重心的x、y轴线的距离(m);xmax、ymax为最远桩至通过桩群重心的x、y轴线的距离(m);λ0为建筑桩基重要性系数,据建筑桩基安全等级一、二、三级分别取11、10、09;其他符号意义同前。

(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法

轴心竖向力作用下,群桩中单桩承载力要求不大于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按下式验算:

地质灾害防治技术

式中:Ra为单桩坚向承载力特征值;N为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轴心竖向荷载作用下,单桩所承受的竖向力;FK为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作用于桩基承台顶面的竖向力GK为桩基承台自重及承台上土自重标准值;其他符号意义同前。偏心竖向力作用下,除满足式(4-11)外,尚应满足下式要求:

地质灾害防治技术

式中:Nmaxmin为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偏心竖向荷载作用下单桩所承受的最大或最小竖向力;其余符号意义同前。

5桩承台设计

(1)桩承台的作用

桩承台的作用包括下列3项:

1)把多根桩联结成整体,共同承受上部荷载;

2)把上部结构荷载,通过桩承台传递到各根桩的顶部;

3)桩承台为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相当于一个浅基础。因此,桩承台本身具有类似于浅基础的承载能力,即桩承台效应。

(2)桩承台的种类

桩承台分高、低桩承台两类。桩顶位于地面以上相当高度的承台称为高桩承台。桩顶位于地面以下的桩承台称为低桩承台,通常建筑物基础承重的桩承台都属于这一类。低桩承台与浅基础一样,要求承台底面埋置于当地冻结深度以下。

(3)桩承台的材料与施工

1)桩承台应采用钢筋混凝土材料,采用现场浇筑施工。因各桩施工时桩顶的高度与间距不可能非常规则,要将各桩紧密联结成为整体,故桩承台无法预制。

2)承台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C15。

3)承台配筋按计算确定。矩形承台不宜少于Φ8@200,并应双向均匀配置受力钢筋。

4)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宜小于50mm。

(4)桩承台的尺寸

桩承台的平面尺寸,依据桩的平面布置,承台每边由桩外围外伸不小于D/2,承台的宽度不宜小于500mm。

桩承台的厚度要保证桩顶嵌入承台,并防止桩的集中荷载造成承台的冲切破坏。承台的最小厚度不宜小于300mm。对大中型工程承台厚度应进行抗冲切计算确定。我国西南一幢大楼采用桩基础,因桩承台厚度太小,承台发生冲切破坏,导致了整幢大楼倒塌的严重事故,应引以为戒。

(5)桩承台的内力

桩承台的内力可按简化计算方法确定,并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进行局部受压、受冲切、受剪及受弯的强度计算,防止桩承台破坏,保证工程的安全。

桩基的分类, 桩基的分类有哪些?

(1)按承载性质分:摩擦型桩和端承型桩。

(2)按桩身材料分:混凝土桩、钢桩、组合材料桩。

(3)按桩制作工艺分:预制桩和现场灌注桩。

桩的作用在于将上部建筑物的荷载传递到深处承载力较大的土层上;或使软弱土层挤压,以提高土壤的承载力和密实度,从而保证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减少地基沉降。所以,针对不同的地质情况选择不同型别的桩基很有必要

桩基的分类及造价指标

一般定额里面都有,自己查一下吧,造价很难说,要看桩的长度、型别。关键是土质情况。

基桩和桩基的区别?

基桩和桩基的区别?

答:

基桩

桩基础中的的单桩。

桩基

由设置于岩土中的桩和与桩顶连线的承台共同组成的基础或由柱与桩连线的单桩基础。

条形桩基和单排桩基的区别

如果是独立桩基承台的话。那不一样,独立桩基承台和单桩承台是两回事。 建筑物上部结构采用框架结构或单层排架结构承重时,基础常采用圆柱形和多边形等形式的独立式基础,这类基础称为独立式基础

桩基的组成

桩基由设置于沿途中的桩和与桩顶连线的承台共同组成的基础或由住与桩连线的单桩基础。

即桩基一般由桩身 和承台组成

桩基础怎么计算桩基的标高

是顶标高?还是 低标高?顶标高图纸上面标注了的啊,低标高根据顶标高和 桩长不就知道了啊!

柱基和桩基的区别

柱基是 柱子的基础,而这种基础可以采用多种基础形式;

桩基是 基础中的一种,是在地下形成桩体而承受建筑荷载的一种基础形式。

桩基如何分类,有哪些形式

桩可按承载性状、使用功能、桩身材料、成桩方法和工艺、桩径大小等进行分类。

     1、 按承台位置高低分类

     ( 1) 高承台桩基: 由于结构设计上的需要, 群桩承台底面有时设在地面或区域性冲刷线之上, 这种桩基称为高承台桩基。这种桩基在桥梁、港口等工程中常用;

     ( 2) 低承台桩基: 凡是承台底面埋置于地面或区域性冲刷线以下的桩基称为低承台桩基。房屋建筑工程的桩基多属于这一类。

     2、 按承载性质不同分类

    (1)摩擦型桩

    ①摩擦桩: 竖向荷载下, 基桩的承载力以桩侧摩阻力为主, 外部荷载主要通过桩身侧表面与土层之间的摩擦阻力传递给周围的土层, 桩尖部分承受的荷载很小。主要用于岩层埋置很深的地基。这类桩基的沉降较大, 稳定时间也较长。

    ②端承摩擦桩: 在极限承载力状态下, 桩顶荷载主要由桩侧摩擦阻力承受。即在外荷载作用下,桩的端阻力和侧壁摩擦力都同时发挥作用, 但桩侧摩擦阻力大于桩尖阻力。如穿过软弱地层嵌入较坚实的硬粘土的桩。

    (2)端承型桩

    ①端承桩: 在极限荷载作用状态下, 桩顶荷载由桩端阻力承受的桩。如通过软弱土层桩尖嵌入基岩的桩, 外部荷载通过桩身直接传给基岩, 桩的承载力由桩的端部提供, 不考虑桩侧摩擦阻力的作用。

    ②摩擦端承桩: 在极限承载力状态下, 桩顶荷载主要由桩端阻力承受的桩。如通过软弱土层桩尖嵌入基岩的桩, 由于桩的细长比很大, 在外部荷载作用下, 桩身被压缩, 使桩侧摩擦阻力得到部分地发挥。

     3、 按桩身材料分类

    根据桩身材料可分为混凝土桩、钢桩和组合材料桩等。

    (1)钢筋混凝土桩

    混凝土桩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桩, 具有制作方便, 桩身强度高, 耐腐蚀效能好, 价格较低等优点。它可分为预制混凝土方桩、预应力混凝土空心管桩和灌注混凝土桩等。

    (2)钢桩

    由钢管桩和型钢桩组成。钢桩桩身材料强度高, 桩身表面积大而截面积小, 在沉桩时贯透能力强而挤土影响小, 在饱和软粘土地区可减少对邻近建筑物的影响。型钢桩常见有工字形钢桩和H 形钢桩。钢管桩由各种直径和壁厚的无缝钢管制成。由于钢桩价格昂贵, 耐腐蚀效能差, 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

    (3)木桩

    目前已经很少使用,只在某些加固工程或能就地取材的临时工程中使用。在地下水位以下时,木材有很好的耐久性,而在干溼交替的环境下,木材很容易腐蚀。

    (4)灰土桩

    主要用于地基加固。

    (5)砂石桩

    主要用于地基加固和挤密土壤。

     4、 按桩的使用功能分类

     ( 1) 竖向抗压桩: 竖向抗压桩主要承受竖向荷载, 是主要的受荷形式。根据荷载传递特征, 可分为摩擦桩、端承摩擦桩、摩擦端承桩及端承桩四类。

     ( 2) 竖向抗拔桩: 主要承受竖向抗拔荷载的桩,应进行桩身强度和抗裂效能以及抗拔承载力验算。

     ( 3) 水平受荷桩: 港口工程的板桩、基坑的支护桩等, 都是主要承受水平荷载的桩。桩身的稳定依靠桩侧土的抗力, 往往还设定水平支撑或拉锚以承受部分水平力。

     ( 4) 复合受荷桩: 承受竖向、水平荷载均较大的桩, 应按竖向抗压桩及水平受荷桩的要求进行验算。

     5、 按成孔方法分类

    (1)非挤土桩

    非挤土桩是指成桩过程中桩周土体基本不受挤压的桩。在成桩过程中。将与桩体积相同的土挖出。因而桩周围的土很少受到扰动。这类桩主要有干作业法、泥浆护壁法和套管护壁法钻挖孔灌注桩。或钻孔桩、井筒管桩和预钻孔埋桩等。

     (2)部分挤土桩

    这类桩在设定过程中,由于挤土作用轻微。故桩周土的工程性质变化不大。这类桩主要有打入的截面厚度不大的工字型和H型钢桩、开口钢管桩和螺旋钻成孔桩等。

     (3)挤土桩

    在成桩过程中,桩周围的土被挤密或挤开,使桩周围的土受到严重扰动,土的原始结构遭到破坏,土的工程性质发生很大变化。挤土桩主要有打入或压入的混凝土方桩、预应力管桩、钢管桩和木桩。另外沉管式灌注桩也属于挤土桩等。

桩基础的分类是怎样的

桩基础的分类

工程中的桩基础,往往由数根桩组成,桩顶设定承台,把各桩连成整体,并将上部结构的荷载均匀传递给桩。

1、按承台位置的高低分

①高承台桩基础——承台底面高于地面,它的受力和变形不同于低承台桩基础。一般应用在桥梁、码头工程中。

②低承台桩基础——承台底面低于地面,一般用于房屋建筑工程中。

2、按承载性质不同

①端承桩——是指穿过软弱土层并将建筑物的荷载通过桩传递到桩端坚硬土层或岩层上。桩侧较软弱土对桩身的摩擦作用很小,其摩擦力可忽略不计。

②摩擦桩——是指沉入软弱土层一定深度通过桩侧土的摩擦作用,将上部荷载传递扩散于桩周围土中,桩端土也起一定的支承作用,桩尖支承的土不甚密实,桩相对于土有一定的相对位移时,即具有摩擦桩的作用。

3、按桩身的材料不同

①钢筋混凝土桩

可以预制也可以现浇。根据设计,桩的长度和截面尺寸可任意选择。

②钢桩

常用的有直径250~1200mm的钢管桩和宽翼工字形钢桩。钢桩的承载力较大,起吊、运输、沉桩、接桩都较方便,但消耗钢材多,造价高。我国目前只在少数重点工程中使用。如上海宝山钢铁总厂工程中,重要的和高速运转的装置基础和柱基础使用了大量的直径9144mm和600mm,长60mm左右的钢管桩。

③木桩

目前已很少使用,只在某些加固工程或能就地取材临时工程中使用。在地下水位以下时,木材有很好的耐久性,而在干溼交替的环境下,极易腐蚀。

④砂石桩

主要用于地基加固,挤密土壤。

⑤灰土桩

主要用于地基加固。

4、按桩的使用功能分

①竖向抗压桩

②竖向抗拔桩

③水平荷载桩

④复合受力桩

5、按桩直径大小分

①小直径桩 d ≤250mm

②中等直径桩 250mm< d < 800mm

③大直径桩 d ≥ 800mm

6、按成孔方法分

①非挤土桩

泥浆护壁灌筑桩、人工挖孔灌筑桩,应用较广。

②部分挤土桩

先钻孔后打入。

③挤土桩

打入桩。

7、按制作工艺分

①预制桩

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是在工厂或施工现场预制,用锤击打入、振动沉入等方法,使桩沉入地下。

②灌筑桩

又叫现浇桩,直接在设计桩位的地基上成孔,在孔内放置钢筋笼或不放钢筋,后在孔内灌筑混凝土而成桩。

与预制桩相比,可节省钢材,在持力层起伏不平时,桩长可根据实际情况设计。

8、按截面形式分

①方形截面桩

制作、运输和堆放比较方便,截面边长一般为250~550mm。

②圆形空心桩

是用离心旋转法在工厂中预制,它具有用料省,自重轻,表面积大等特点。国内铁道部门已有定型产品,其直径有300mm、450mm和550mm,管壁厚80mm,每节长度自2m~12m不等。

冲孔灌注桩计算 :

有效桩长=设计桩顶标高-桩底标高 

桩笼长=孔深+锚固长度+加上焊接总长度+接头错开的长度 

钢筋笼总长度=有效桩长+钢筋搭接长度+锚固长度 算理砼论方量=设计桩长+超灌高度15m×截面积 

理论方量:终孔深度×314×半径×半径 

充盈系数K:125 

实际方量:终孔深度×314×半径×半径×充盈系数K 

体积(方量)=桩孔的截面积x(导管到孔底的距离(02~04m)+导管埋入混凝土中的深度(1m))+导管内混凝土的高度(孔深/24) 

孔深=主钻杆长度+副钻杆长度+钻头长度-机高-余尺 

桩底标高=地面标高-孔深 

有效桩长=设计桩顶标高-桩底标高 

钢筋笼顶标高=设计桩顶标高+锚固长度(承压桩35D,抗拔桩40D) 

吊筋长度=机台面标高-钢筋笼顶标高 

机台面标高=地面标高+机台高 

砼理论方量=桩截面积×(有效桩长+超灌高度)  

充盈系数=实际方量※理论方量 

钢筋笼长度=钢筋笼顶标高-钢筋笼底标高(放到底的钢筋笼:钢筋笼 底标高=桩底标高)

由设置于岩土中的桩和连接于桩顶端的承台组成的基础。桩基础是最古老的基础形式之一。

桩基础是一种承载能力高、适用范围广、历史久远的基础形式。随着生产水平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桩基的类型、工艺、设计理论、计算方法和应用范围都有了很大的发展,被广泛应用于高层建筑、港口、桥梁等工程中。

桩基础可以是单根桩(如一柱一桩的情况),也可以是单排桩或多排桩。对于双(多)柱式桥墩单排桩基础,当桩外褥枉地而上较高时,桩间以横系梁相连,以加强各桩的横向联系。

多数情况下桩基础是由多根桩组成的群桩基础,基桩可全部或部分埋入地基土中。群桩基础巾所有桩的顶部由承台连成一整体,在承台上再修筑墩身或台身及上部结构。

参考资料:

桩基础

1、钻孔灌注桩长度是从底标高算到承台底。

2、人孔挖孔桩长度跟上述相同。

3、桩墩相连的桩基是算到系梁底。如果没有系梁,算到变截面位置。

桩属于基础范畴,墩柱属于下部工程,不可混淆。

加劲箍计算公式为:314(D1/2)(D1/2)+10d(10d为加劲箍单面焊接长度,若采用双面焊接按5d计算);加劲箍直径计算为D1=设计桩直径D-2主筋保护层厚度-2钢筋笼直径-加劲箍直径。

根据需要可能要求在基础下打桩,其中在钻孔灌注桩时,用到长度不一的钢筋笼,钢筋笼长和直径会根据孔深和孔径来制作,在制作过程中,一般在每2米的位置焊接定位筋,在钢筋一周焊接四个定位筋。

扩展资料:

定位筋的作用在于,将钢筋笼最大化的定位在孔的中间,确保钢筋笼在浇注后达到规范要求的混凝土保护层,一般规定灌注后,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处不小于7cm。

在荷载作用下,各桩的摩阻力−深度曲线整体上呈倾斜的“C”形,上段出现正摩阻力、下段出现负摩阻力,离土顶面 015H 处是中性点,中性点与复合地基桩体长度范围内均出现负摩阻力,峰值负摩阻力出现在离土顶面 07H 附近;随着荷载加大,正负摩阻力均趋向于增大。

桩身弯矩均沿深度先增大、后减小,有 1~2 个峰值:上部峰值出现在离土顶 038H附近,下部峰值出现在离土顶 059H~070H 附近。随着荷载增大,桩身弯矩均增大;荷载达到复合地基 Q−s曲线拐点荷载时,弯矩增大缓慢。

--定位筋

--桩

1、挖基础土方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基础垫层底面积(基础垫层底面积是指垫层与地基相接的底面积)乘以挖土深度以立方米计算。

2、土方开挖中,根据施工要求的放坡、操作工作面和机械挖土进出施工工作面的坡道等增加的工程量,可包括在挖基础土方报价内。

3、具体放坡系数规定,可参照下图:

4、工作面宽度,可参照下图:

桩基础分的种类很多, 我现在以混凝土灌注桩为例,计算需要包括的主要内容有:成孔,混凝土,钢筋,凿桩头,挖桩间土、桩头处理等内容成孔,混凝土,凿桩头,挖桩间土都是以体积来计算的,这儿需要注意的是假如设计桩长是25米,我们计算的时候要加上桩头的长度,一般情况是05米钢筋按照实际配筋计算,如果不需要特别精确我们一般按照01t/1m³混凝土来计算

挖桩间土就是在桩之间挖土方,桩间土在基础设置有桩的挖土方都要计算挖桩间土,工程量的高度是按设计基础底标高至桩预留长度以内的高度乘以基础挖土方的宽度乘以基础挖土方的长度。 建筑学名词,所谓桩间土是指设计桩顶标高至设计基础垫层底标高之间的人工土方。 桩顶标高是破完桩头后的桩顶的标高,此标高以上部分桩身属于超灌部分(通常说的松散层)。 桩顶标高一般设计给定的,假设设计桩顶标高-16米,土方开挖后根据高程控制标准点正负000在桩身上标高-16米处作标记,即桩顶标高,此标高以上部分桩头需要破除。承台底标高一般比桩顶标高低10cm,因为通常设计要求桩顶要伸入承台内10cm。

人工挖土方

人工挖土要根据土壤类别、施工方法等分别按挖基(地)槽、挖基坑、挖土方等项目计算。

(1)挖基槽(地沟)

基槽指条形基础下的地槽,地沟指管道地沟。

其工程量按沟槽长度乘以沟槽的断面积。其突出部分体积应并入基槽工程量内计算;沟槽深度不同时,应分别计算。土方放坡时,在交接处产生的重复工程量不予扣除。

基槽的长度:外墙按图示中心线长计算;内墙按净长度计算。

基槽横断面的形式:分放坡与不放坡进行计算。

挖土深度H:一般以设计室外地坪标高为准。

根据土的性质、开挖深度以及施工方法确定土壁是否放坡。放坡的宽度根据放坡系数计算,即KH。

为保证工人的正常操作,基底宽度应在基础宽度的基础上增加工作面宽度2C。

计算公式:

① 不放坡时:V挖=L×(B+2C)×H

② 有放坡时:V挖=L×(B+2C+KH)×H

(2)挖基(地)坑

挖地坑工程量根据图示尺寸以立方米为单位计算,按土壤类别、挖土深度不同分别套用相应的定额。

① 矩形不放坡的地坑土方量为:

V挖=(a+2c)×(b+2c)×H

② 矩形放坡的地坑土方量为:

V挖=

(a+2c)×(b+2c)×H+KH2×(a+2c)+KH2×(b+2c)+4×1/3K2H3

=(a+2c+KH)×(b+2c+KH)×H+1/3K2H3

(3) k为放坡系数。放坡宽度b与深度H和放坡角度a之间是正切函数关系,即tana=b/H,不同的土壤类别取不同的a值,所以不难看出,放坡系数就是根据tana来确定的 。例如,三类土的tana=b/H=033。我们将tana=K来表示放坡系数,故放坡宽度b=kH。K是根据土壤类别确定的。一、二类土的放坡系数为05,三类土为033,四类土为025。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www.hunlipic.com/meirong/1056879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09
下一篇2023-11-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