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两江四湖上的桥

桂林两江四湖上的桥,第1张

阳桥:地处中山中路中段,跨榕、杉两湖,是桂林古城南来北往的要道。始建于宋朝,名叫青带桥,又名通济桥,宣和年间吕源重建,后又多次重建改建。明洪武年间,桂林知府焦仲才乃以石建,更名阳桥。今天的阳桥是20世纪末重建的,参照梵蒂冈大教堂的维特马尔桥设计,长37米 ,宽50米 ,桥型风格端庄大方,简练有致。阳桥的南北两个桥孔早洞是地下过街通道,里面雕琢有反映桂林历史人物浮雕组图。

玻璃桥:位于阳桥之西,为榕湖景区的观光桥,是我国第一座采用特种水晶玻璃构架的实用性桥梁。桥长22.4米 ,桥宽264米,无论是外部立面、雨廊屋顶还是桥面,均以工艺精致、造型考究的水晶玻璃为建筑构件,柱头、栏杆等桥梁构件和饰件也是用水晶玻璃专门熔铸的。桥廊为欧式风格。

北斗七星桥:位于东榕湖,东连湖心岛,西接古南门,采用独柱独梁挑板结构。桥形布局走向按北斗七星分布,故名北斗七星桥,桥面栏杆,全部是高级汉白玉,全长126.25 米 ,是广西目前为最长的汉白玉桥,汉白玉栏杆,上雕刻有充满民俗风情的吉庆图案。

古榕双桥:跨径为5 .7米,单孔桥宽4米,桥长226 米,地处榕湖中部榕荫堤中段,如—根缎带束出了榕湖的曲线美,站在桥上观景,南通唐景崧故居,北与古南门相凝视,东见北星桥弯弯如月,西望猴山顶落日余晖,两侧湖水清冽,樟林拥翠。该桥借鉴了圆明园天宝坞桥型,为三孔连拱汉白玉桥,皎洁宁静,体态优雅,再现了“两水夹明月,双桥落彩虹”的幽雅情境。

榕溪桥:地处榕湖饭饭店东面,紧邻白崇禧故居,西与桂林图书馆相衔。桥型脱胎于中国著名古桥赵州桥,简洁沉稳,栏板及拱圈均由汉白玉雕刻制作,桥拱中心的龙头雕塑,雕工细致,气宇不凡,桥底则雕刻了翩然飞舞的凤凰,祥云缠绕,追求龙风呼应的传统境界。

迎宾桥:为翊武路通往榕湖饭店国宾馆的迎宾专用桥,长355米。宽65米,钢箱梁桥面,以汉白玉和钢索为主要材料,设计上受到布达佩斯锁桥的影响,亦说这座桥是巴黎凯旋门和中国传统吊桥的完美结合,很好地表现了主人凯旋、宾至如归的主题。门拱中心雕刻着桂林城徽,门顶浮雕雕刻着桂林的历史。桥形拙重古朴,韵味绵长,与幽静深邃的迎宾馆相呼应,让人想起城堡的历史,具有浓郁的欧洲古典风格。

丽泽桥:是市区通往西山景区、桃花江景区和芦笛岩景区的要道。长125米,宽255米,是中国第一座自锚式悬索桥。此桥设计思想源于美国著名的金门大桥。

观漪桥:位于宝贤湖和丽泽湖的交界处,长115米,宽44米,是西郊进入市中心的通道。其设计思想来自于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佛罗伦萨的圣特尼塔桥。丰富细腻的雕塑和桥头四座爱奥立克柱,分别代表杉湖、榕湖、桂湖和木龙湖,上面铭刻着四湖的历史和传说。

宝贤桥:倚靠老人山,横跨桂湖,桥长45米,宽12米,跨径32米。桥身精致纤巧的石材雕刻,参照了著名的法国亚历山大桥的处理手法。

西清桥:因临西清湖而得名,仿剑桥大学的数字桥而建。据说原桥暗含了大师牛顿的思想。桥长60米,宽45米。

宝积桥:所跨越的西清湖与铁佛塘,原本由护城河演变而来,湖边仍存留古城墙残垣。南与宝积山和宋代城墙相衔,北望鹦鹉山,长50米,宽24米,跨径30米。

中山北路桥:位于中山北路,是两江四湖工程的新增桥梁。桥两边的倚栏都建造了外伸式的观景台。桥身为三跨式连续拱桥,由东、西、中三腹桥组成,长80米,宽53米,双向六车道。设计灵感来自于法国塞纳河上的纳夫桥。

木龙桥:宋城公园内木龙湖上新建的桥梁。桥身仿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中的北宋木桥设计。桥采用纯木结构,长30米,宽6米,主跨26米。

当然你还可以算上解放桥、南门桥和文昌桥。

一起就那么多啦~

你都可以给我加分咯~

桥梁结构的分类, 桥梁建筑结构的分类?各结构的优点、使用范围?

按结构分类,按结构体系分类是以桥梁结构的力学特征为基本着眼点,对桥梁进行分类,以利于把握各种桥梁的基本特点,也是桥梁工程学习的重点之一。以主要的受力构件为基本依据,可分为梁式桥、拱式桥、刚架桥、斜拉桥、悬索桥五大类。

1、梁式桥

主梁为主要承重构件,受力特点为主梁受弯。主要材料为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多用于中小跨径桥梁。简支梁桥合理最大跨径约20米,悬臂梁桥与连续梁桥合宜的最大跨径约60-70米。

优点:采用钢筋砼建造的梁桥能就地取材、工业化施工、耐久性好、适应性强、整体性好且美观;这种桥型在设计理论及施工技术上都发展得比较成熟。

缺点:结构本身的自重大,约占全部设计荷载的30%至60%,且跨度越大其自重所占的比值更显著增大,大大限制了其跨越能力。

2、拱式桥

拱肋为主要承重构件,受力特点为拱肋承压、支承处有水平推力。主要材料是圬工、钢筋砼,适用范围视材料而定。跨径从几十米到三百多米都有,目前我国最大跨径钢筋砼拱桥为170米。

优点:跨越能力较大;与钢桥及钢筋砼梁桥相比,可以节省大量钢材和水泥;能耐久,且养护、维修费用少;外型美观;构造较简单,有利于广泛采用。

缺点:由于它是一种推力结构,对地基要求较高;对多孔连续拱桥,为防止一孔破坏而影响全桥,要采取特殊措施或设定单向推力墩以承受不平衡的推力,增加了工程造价;在平原区修拱桥,由于建筑高度较大,使两头的接线工程和桥面纵坡量增大,对行车极为不利。

3、钢架桥

是一种桥跨结构和吨台结构整体相连的桥梁,支柱与主梁共同受力,受力特点为支柱与主梁刚性连线,在主梁端部产生负弯矩,减少了跨中截面正弯矩,而支座不仅提供竖向力还承受弯矩。主要材料为钢筋砼,适宜于中小跨度,常用于需要较大的桥下净空和建筑高度受到限制的情况,如立交桥、高架桥等。

优点:外形尺寸小,桥下净空大,桥下视野开阔,混凝土用量少。

缺点:基础造价较高,钢筋的用量较大,且为超静定结构,会产生次内力。

4、斜拉桥

梁、索、塔为主要承重构件,利用索塔上伸出的若干斜拉索在梁跨内增加了弹性支承,减小了梁内弯矩而增大了跨径。受力特点为外荷载从梁传递到索,再到索塔。主要材料为预应力钢索、混凝土、钢材。适宜于中等或大型桥梁。

优点:梁体尺寸较小,使桥梁的跨越能力增大;受桥下净空和桥面标高的限制小;抗风稳定性优于悬索桥,且不需要集中锚锭构造;便于无支架施工。

缺点:由于是多次超静定结构,计算复杂;索与梁或塔的连线构造比较复杂;施工中高空作业较多,且技术要求严格。

5、悬索桥

主缆为主要承重构件,受力特点为外荷载从梁经过系杆传递到主缆,再到两端锚锭。主要材料为预应力钢索、混凝土、钢材,适宜于大型及超大型桥梁。

优点:由于主缆采用高强钢材,受力均匀,具有很大的跨越能力。

缺点:整体钢度小,抗风稳定性不佳;需要极大的两端锚锭,费用高,难度大。

桥梁结构的设计

__________

VVVVVVVVVV

的结构应该很好 够牢固

桥梁结构

桥梁结构:

1,上部结构,其为桥垮结构;

2,下部结构,其包括桥墩、桥台和基础等部分;

3,支座;

4,附属设施:排水防水系统、栏杆(或防撞栏杆)、桥面铺装、伸缩缝及灯光照明等。

桥梁 桥梁是一种具有承载能力的架空建筑物,主要作用是供铁路、公路、渠道、管线和人群跨越江河、山谷或其他障碍,是交通线的重要组成部分。

桥梁结构常识

现代桥梁只有桥墩桥台,桥的端头和末尾与路基连线的为桥台,中间的墩柱为桥墩。至于你说的其它名称通常在古建筑或地方象征建筑有。

桥梁结构组成

桥梁一般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1、桥跨结构

线上路中断时跨越障碍物的主要承载结构

2、桥墩和桥台

是支承桥跨结构并将恒载和车辆等活载传至地基的建筑物

通常设定在桥梁两端的称为桥台,它除了上述作用外,还与路堤相衔接,以抵御路堤土压力,防止路堤填土的滑坡和坍落

3、基础

桥墩和桥台中使全部荷载传至地基的底部奠基部分,通常称为基础它是确保桥梁能安全使用的关键由于基础往往深埋于土层之中,并且需在水下施工,故也是桥梁建筑中比较困难的一个部分

4、上部结构

通常人们还习惯地称桥跨结构为桥梁的上部结构称桥墩或桥台为桥梁的下部结构

5、支座

一座桥梁中在桥跨或桥墩或桥台的支承处所设定的传力的装置,称为支座

它不仅要传递很大的荷载,并且要保证桥跨结构能产生一定的变为

6、锥形护坡

在路堤与桥台衔接处,在桥台两侧设定石砌的锥形护坡以保证迎水部分路堤边坡的稳定

在桥梁建筑工程中,除了上述基本结构外,根据需要还常常修筑护岸、导流结构物等附属工程如涵洞

扬州桥梁结构

先介绍一下:大跨度桥主要有四种类型:拱桥、悬索桥、斜拉桥、协作体系桥;

中小跨径桥主要有:拱桥、梁桥、拱梁组合体系桥、钢桁架桥

其中梁桥又分:简支梁桥、连续梁桥、悬臂梁桥、刚架桥等等

拱桥又分简单拱桥、桁拱桥、连拱桥

梁拱组合体系桥又分:上承式桥、中承式桥(俗称飞鸟式)、下承式(俗称系杆拱)。

还有桥型的各种组合以及各种不常见的怪桥如:升降桥、带拉桥等等

以上只是从大的方面分类,如果从材料及区域性构造上分就更多了,

如单索面斜拉桥,双索面斜拉桥,混凝土斜拉桥、叠合梁斜拉桥

所以你只要根据扬州的桥对应上面的解释就可以了,让我想想

润扬大桥是斜拉桥

如意桥:跨小秦淮河南段,龙头关北,为砖拱桥

公园桥:跨小秦淮河,小东门桥北,为砖拱桥。

新桥:跨小秦淮河,公园桥北,为砖拱桥。

小虹桥:跨小秦淮河,新桥北,为砖拱桥。

萃园桥:跨小秦淮河,小虹桥北,近靠萃园,故名。初建于民国早期,1938年重建为砖拱平桥。

董子桥::(新萃园桥)跨小秦淮河,萃园桥北,文昌中路中段,桥东北柳巷有董子祠。1978年兴建,为单孔钢筋混凝土双曲拱桥。

务本桥:跨小秦淮河,董子桥北。

大东门桥:跨小秦淮河,务本桥北,大东门街东首。始建于明嘉靖年间,原为大东门外木吊桥。1927年改建为砖石拱桥。

北水关桥:跨小秦淮河北端,大东门桥北,盐阜西路西段,冶春南。桥下原为北水关。1955年兴建,为单孔砖拱桥,1986年扩建。

石狮桥:跨护城河东首。扬州漆器厂工艺美术馆大楼前。

联合桥:跨护城河,石狮桥西,扬州漆器厂前,为十一孔拱桥。

七孔桥:跨护城河,联合桥西,扬州第四人民医院前,为七孔拱桥。

新广储门桥:跨护城河,七孔桥西,位于广储门桥东侧、个园北门前。1988年兴建,为单孔砖拱平桥。

广储门桥:跨护城河,新广储门桥西。原为广储门外木吊板,清同治年间重建为砖拱桥。建国后于1977年、1988年维修加固。

史公桥:跨护城河中段,广储门桥西,史可法路南首。1975年兴建为单孔双曲拱桥。

天宁门桥:跨护城河,史公祠桥西,天宁寺前。原为天宁门外木吊桥,始建于明代,清代改建为石台木面。1959年重建,1967年改建为钢筋混凝土双曲拱桥。

老北门桥:跨护城河,天宁门桥西。原为北门外木吊桥,后改建为石台木面。1950年重建,1965年改建为钢筋混凝土梁板桥。

新北门桥:跨护城河西段,老北门桥西。1937年兴筑新马路开辟新北门时始建,为石台木桥。建国后重新改建,现为钢筋混凝土空心板桥面。

曲水红桥:跨护城河西首,位于盆景园内西园曲水景点。

玉带河

问月桥:跨玉带河南首。初建于明代,清光绪二十八年改建为砖拱桥。解放后扩建,2004年重修。

叶公桥:跨玉带河,问月桥北,长征西路东首,因近叶(相)公坟而得名。原桥建于明代,为石拱桥。1922年5月南移并建为单孔砖拱桥。

小市桥:又名宵市桥,跨玉带河中段,叶公桥北,梅岭西路西段。隋唐时代即有此桥,为古二十四桥之一。相传隋炀帝在此设夜市,清宗文鼎诗“河桥尚忆繁华夜,小市春灯煮百羊”即指此。千百年来桥身多次兴废,但桥址位置据史料记载无大变迁。现存桥为近年重新修建。

新凤凰桥:跨玉带河北段,小市桥北,漕河路西首,为新建公路桥。

小迎恩桥:俗名凤凰桥,新凤凰桥北侧,现已弃用。

漕河

高桥:跨漕河东首、古运河入口处,高桥路上。原为砖拱桥,建于明正统年间,清代有过桥亭,有码头在桥下,画舫云集。现高桥为新建公路桥,桥头有碑亭,碑上一面刻漕运起点,一面刻南巡御道。

漕河桥:跨漕河中段,史可法路北段。1986年兴建为T型梁结构钢筋混凝土桥。

迎恩桥:跨漕河西首,风凰桥街中段。传始建于宋代(宋代迎恩桥在今叶公桥附近,古代俗呼迎门桥)。清雍正五年重建为砖桥,有过桥亭。1965年改建为砖石拱桥。

邗沟

黄金坝桥:跨古邗沟东首,隋唐时城北部水路进出扬州要道。明清时坝上皆鱼市。“城肆贩户,于此交易。肆中一日三市,早挑、中跳、晚挑,皆沿湖诸村镇中人为之。”桥东即为古运河。

邗沟桥:跨古邗沟,黄金坝西。

月明桥:竹西公园内。隋唐时名桥,现桥为80年代末、90年代初新建。竹西公园北蜀冈上,原有禅智寺(又名竹西寺),曾是随炀帝行宫。唐张祜《纵游淮南》诗云:“十里长街市井连,月明桥上看神仙,人生只合扬州死,禅智山光好墓田。”

邗沟公路桥:跨古邗沟中段、史可法路北首。1986兴建,为单孔T钢筋混凝土桥。

螺丝湾桥:跨古邪沟西段,友谊路中段。清同治城厢图示为“螺丝桥”。原为砖拱人行桥。1967年改建为钢筋混凝土梁板桥。

瘦西湖

虹桥:原名红桥,俗称大虹桥,跨瘦西湖南首。初建于明祟帧年间,乾隆元年改建为石拱桥,曾有过桥亭,后多次修建,1973年改建为三孔钢筋混凝土拱圈结构。清代此处为文人咏诗结社之所,“虹桥揽胜”、“虹桥修禊”,为瘦西湖名胜之一。

春波桥:瘦西湖内,四桥烟雨景中之一桥。清时即有。原桥已毁。现桥建于1991年。

小红(虹)桥:瘦西湖内,小金山南侧。

玉版桥:瘦西湖内,小金山北侧。四桥烟雨景中之一桥。

长春桥:在瘦西湖长春岭北、长春路上。四桥烟雨景中之一桥。界于漕河与瘦西湖之间。建于清乾隆时,为石拱桥。旧有过桥享。后经过加宽扩建。

藕香桥:瘦西湖白塔东南侧,因靠近法海寺,原名为法海桥。后寺改名为莲性寺,桥则改名为藕香桥。

莲花桥:俗名五亭桥,跨瘦西湖,系环孔石桥。清清乾隆年间建,上置五亭,状如莲花。桥亭曾毁于咸丰兵火,光绪时修复。

小石桥:瘦西湖内,玲珑花界前。

九曲桥:瘦西湖内,二十四桥景区内。

二十四桥:瘦西湖内,熙春台北侧。为二十四桥景区景点之一。建于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

宝带河(蒿草河)

文汇路桥:跨宝带河南段,文汇东路中段。

自清桥:跨宝带河,位于文昌西路。1987年兴建,为3孔钢筋混凝土板梁结构桥。

双桥:跨宝带河,自清桥北,四望亭路中段。

蒿草河桥:跨宝带河,位于扬子江北路。

念四桥:跨宝带河,熙春台西,扬子江北路上。又名廿四桥、红药桥。李斗《扬州画舫录》指出:“廿四桥即吴家砖桥”,而不是“古之二十四桥”,所谓二十四美人吹箫之说,“盖附会言之矣”。程午桥《扬州名园记》认为,因姜夔《扬州慢》词“念桥边红药”句,后人遂以红药、念桥名之。1957年,丰之恺先生专程来扬州寻访二十四桥,因名讹误,乘车到西门外,所见不免大失所望。 1988年改建为一孔T型梁钢筋混凝土桥。

保障河

下马桥:跨蜀冈下保障河,平山堂东路中段。隋唐时即有此桥,为古二十四桥之一。古桥址在今下马桥东。现桥为五孔拱桥。

二道河

放鹤桥:跨二道河,文汇东路东段。

骑鹤桥:跨二道河,放鹤桥北,原名战备桥,位于文昌中路西段。

来鹤桥:跨二道河,骑鹤桥北,位于四望亭路美食街上。

新河

赏月桥:跨新河,位于江阳中路上。

得月桥:跨新河,赏月桥北,位于兴城路西路东段。

揽月桥:跨新河,得月桥北,位于文汇西路东段。

望月桥:跨新河,揽月桥北,位于秋雨西路。

吟月桥:跨新河,望月桥北,位于四望亭路西首。

古运河

通扬桥::跨古运河,江阳路上。1935年兴筑通扬公路时建桥,故名。原为木结构简易公路桥,两中孔为平旋开启式活动孔。1968年改建为块石桥台钢筋混凝土溜柱桩排架4孔双曲拱桥。1985年扩改建为T型梁4孔钢筋混凝土桥。

渡江桥:跨古运河,渡江路南首,通扬桥东北。1953年建,为钢筋混凝土桥台、木结构桥面公路桥。1964年改建为钢筋混凝土桥面。1982年扩建桥面,两侧加宽至21.8米,并改建为下部钻孔灌注桩、上部为装配式钢筋混凝土T型梁结构。

徐凝门桥:跨古运河、徐凝门路北。渡江桥北。1977年4建,为一孔钢筋混凝十高低肋双曲拱桥。

跃进桥: 跨古运河,广陵路东首,徐凝门桥北。建于大跃进时期。1962年建为排架T形梁钢筋混凝土桥。1981年11月加宽扩建桥面至l4米。

解放桥: 跨古运河,文昌中路东首。建于解放初期。1952年兴建。为扬州城市第1座钢筋混凝十桥。1984年扩建,2004年改建。

便益门桥:跨古运河,盐埠路东端。

五台山大桥:跨古运河,漕河路东。

扬州船闸桥:跨古运河,太平北路上。

怎么样,找了那么多,希望可以帮得上忙

我有两个朋友现在也在邗江中学,一个叫王天琪,还有一个叫宗祯,认识的话就帮忙想他们问好吧,谢谢咯!(如果中考我再少考一分的话,呵呵,我就在邗江中学了)好好学习啊,加油咯!

用纸做桥梁结构

上下用纸与波浪粘结,弹性模量(材料),弹性模量桥梁属于大跨度结构,三者一致的情况下。建议中间做波浪形。高度是3次方关系,主要靠提高抗弯刚度,抗弯刚度。

在长度,主要有长度,荷载,这几个指标决定。波浪高度尽可能的高,提高高度效果比较明显,荷载

使其跟桥面垂直,将桥面的两侧折出一小条制作桥梁时。

两边的东西结实就好了。

桥梁结构设计

用交叉形状的

1采用不同的矢跨比;当跨径一定时,推力大小与矢跨比成反比在相邻两孔中,大跨径采用较陡的拱,小跨径采用较坦的拱,使相邻孔在恒载作用下的不平衡推力尽量减小

2采用不同的拱脚标高

3调整拱上建筑的恒载重量大跨径采用轻质的拱上填料或空腹式拱上建筑,小跨径采用重质拱上填料或实腹式拱上建筑,以改变恒载重量来调整拱桥的恒载水平推力

4采用不同类型的拱跨结构

按结构分类,按结构体系分类是以桥梁结构的力学特征为基本着眼点,对桥梁进行分类,以利于把握各种桥梁的基本特点,也是桥梁工程学习的重点之一。以主要的受力构件为基本依据,可分为梁式桥、拱式桥、刚架桥、斜拉桥、悬索桥五大类。

1梁式桥 主梁为主要承重构件,受力特点为主梁受弯。主要材料为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多用于中小跨径桥梁。简支梁桥合理最大跨径约20米,悬臂梁桥与连续梁桥合宜的最大跨径约60-70米。 优点:采用钢筋砼建造的梁桥能就地取材、工业化施工、耐久性好、适应性强、整体性好且美观;这种桥型在设计理论及施工技术上都发展得比较成熟。 缺点:结构本身的自重大,约占全部设计荷载的30%至60%,且跨度越大其自重所占的比值更显著增大,大大限制了其跨越能力。

2拱式桥 拱肋为主要承重构件,受力特点为拱肋承压、支承处有水平推力。主要材料是圬工、钢筋砼,适用范围视材料而定。跨径从几十米到三百多米都有,目前我国最大跨径钢筋砼拱桥为170米。 优点:跨越能力较大;与钢桥及钢筋砼梁桥相比,可以节省大量钢材和水泥;能耐久,且养护、维修费用少;外型美观;构造较简单,有利于广泛采用。 缺点:由于它是一种推力结构,对地基要求较高;对多孔连续拱桥,为防止一孔破坏而影响全桥,要采取特殊措施或设置单向推力墩以承受不平衡的推力,增加了工程造价;在平原区修拱桥,由于建筑高度较大,使两头的接线工程和桥面纵坡量增大,对行车极为不利。

3钢架桥 是一种桥跨结构和吨台结构整体相连的桥梁,支柱与主梁共同受力,受力特点为支柱与主梁刚性连接,在主梁端部产生负弯矩,减少了跨中截面正弯矩,而支座不仅提供竖向力还承受弯矩。主要材料为钢筋砼,适宜于中小跨度,常用于需要较大的桥下净空和建筑高度受到限制的情况,如立交桥、高架桥等。 优点:外形尺寸小,桥下净空大,桥下视野开阔,混凝土用量少。 缺点:基础造价较高,钢筋的用量较大,且为超静定结构,会产生次内力。

4斜拉桥 梁、索、塔为主要承重构件,利用索塔上伸出的若干斜拉索在梁跨内增加了弹性支承,减小了梁内弯矩而增大了跨径。受力特点为外荷载从梁传递到索,再到索塔。主要材料为预应力钢索、混凝土、钢材。适宜于中等或大型桥梁。 优点:梁体尺寸较小,使桥梁的跨越能力增大;受桥下净空和桥面标高的限制小;抗风稳定性优于悬索桥,且不需要集中锚锭构造;便于无支架施工。 缺点:由于是多次超静定结构,计算复杂;索与梁或塔的连接构造比较复杂;施工中高空作业较多,且技术要求严格。 5悬索桥 主缆为主要承重构件,受力特点为外荷载从梁经过系杆传递到主缆,再到两端锚锭。主要材料为预应力钢索、混凝土、钢材,适宜于大型及超大型桥梁。 优点:由于主缆采用高强钢材,受力均匀,具有很大的跨越能力。 缺点:整体钢度小,抗风稳定性不佳;需要极大的两端锚锭,费用高,难度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www.hunlipic.com/meirong/1055678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09
下一篇2023-11-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