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宝刀宝剑,技术工艺并没有现代高超,为何能“削铁如泥”?

古代的宝刀宝剑,技术工艺并没有现代高超,为何能“削铁如泥”?,第1张

我们形容剑或刀锋利时会描述削铁如泥,砍铁就像砍泥巴一样容易。然而即使在现代社会,有高超的冶金工艺都造不出能将铁像泥巴一样砍断的刀剑,那么这是古代有高于现代冶金锻造的兵器制造技术吗?其实我们都被文字蒙了。

在现代科技加持的刀剑锻造下,人们能通过极其细微的材料混合特性和温度控制来打造高强度刀剑,即使这样现代的剑都无法对5毫米以上的钢板造成贯穿伤害。我们要知道,现代锻造工艺是高于古代作坊的,因此除去武侠小说这类古代兵器的描述,现代技术锻造的刀剑是比古代更为强大的。

“削铁如泥”单纯看这四个字,似乎并没有提及铁的厚度和种类,铁的质量越好厚度越大就越坚韧。“削铁如泥”这个描述本来就是不准确的。古代锻造刀剑其实主要是尝试,对材料的配方和锻造方法并没有现代科学这么系统合理,因此能锻造出的上好刀剑数量稀少极其珍贵,称之为“削铁如泥”也是一种合理夸张描述手法。

所以“削铁如泥”是一种夸张的描述,所谓的黑科技其实是古人在文字上的夸张手法,这是一个先入为主的带入过程。早期人类冶金不发达,主要使用的金属都是不活泼金属,铸造武器的主要是铜及相应合金。形容蚩尤一族勇猛时特意强调了“以铜为兵器”。当时的人们认为,青铜剑是世界上最锋利和坚硬的兵器,加之试剑的传统(用一把剑对着另一把猛砍,没断的那把更加锋利)。因此“削铁如泥”准确地说,应该是削铜,而且是质地软的铜。

综上,“削铁如泥”就是一种夸张和现在人的误解读。

不合理,这个解释反而让人觉得啼笑皆非,引起一波群嘲,因为在大家的眼里,不能拍蒜的菜刀“不是好菜刀”。

事情会引起这么多网友的讨论是因为客服说菜刀不能拍蒜,这种产品的硬度和锋利度都比较高,所以韧性会比较差,还有就是在使用时用力过猛横拍食材,受力不均匀可能会导致菜刀断裂,因此建议改为轻压。

但这种解释明显是让很多人都无法接受的,在大多数人的认知里面,菜刀拍蒜是很常用的,谁还没有用菜刀来拍过蒜或者黄瓜、姜这一类的食材呢,如果仅仅是因为拍蒜刀就断裂了,难免会让人质疑这是菜刀的质量不过关,不管你后面的解释有多么的科学,都无法让人信服,因为这不是一两个人在日常中使用菜刀,也不是仅仅一天两天用,这种日常的使用会让她们得出“经验”,而且拍蒜是很平常、力度小的操作,这样解释显得很敷衍。

我虽然不是一个天天都下厨的人,可我在每个周末也会下厨做一两天饭,当然就会使用到菜刀了,像拍蒜这样的操作基本上每次煮菜我都会有的,习惯了在烹饪的时候放点蒜调味,从来没有因为拍蒜而出现刀断裂的情况,只有砍骨头用普通的菜刀可能会导致崩口,或者手柄是木材质的,使用的时间长了手柄处会脱落,剩下一个刀根。

我老妈是标准的家庭主妇,她下厨几十年了,我专门就这个问题问过她,她也回复我说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有的菜刀是刀刃不好用,有的是砍骨头砍崩了不好用,有的是太笨重,但不管是哪种原因、什么价位的菜刀,绝不是因为拍蒜出问题被淘汰掉的,而且老妈使用的菜刀大多数价位是在100元以内的,一般的菜刀使用两三年不是问题,好点的甚至能用个五六年。

目前市面上什么样的菜刀都有,有中式菜刀、日式菜刀和洋式菜刀,而且每种不同的菜刀又能衍生出很多种不同的刀具造型,一般就普通的家庭烹饪使用而言,准备两种菜刀就足够了,一个是日常使用频率最高最常用的,用来切肉、切菜的,可选用夹钢菜刀;还有一个就是砍骨头的,不常用但也不能缺少,不然要用的时候把平时用的好刀给砍坏了可心疼了,可选用铁刀,比较锋利但也很笨重。

不管好的刀具使用起来让人得心应手,市场上五花八门的菜刀让人看得眼花缭乱,不能只追求价格认为贵的就一定是好的,关键是选择合适自己使用的。

众所周知,刀的历史可追溯到很远很远。相传"黄帝采首山之金,始铸为刀。在原始社会的旧石器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已经知道制作和使用石刀了。而剑,则属双刃短兵,素有"百刃之君"之美称,剑的最早出现在殷商以前。春秋战国时,斗剑、佩剑之风盛行,剑术理论也相应得到发展,所以,华夏武器发展史是先有刀后有剑。那么,在战场上,刀和剑谁更实用杀伤力更大呢?青铜时代,剑实用。因为青铜比较脆,不耐劈砍,最好是刺击,所以刺击为主的剑是实用的武器,中国周代的短兵就是以青铜剑为主,罗马军队的单兵武器也是短剑。大家很少有见到青铜刀,就算见到估计也是货币。

到铁器时代,就是刀比较实用了。很明显刀既能劈砍也能刺击,比只能刺击的剑功能要强,而且刀背比剑脊要厚,不容易折断。无论中国、日本还是阿拉伯,都是以刀作为主要武器。欧洲骑士虽然用剑,但也基本上是用大剑,说是剑其实就是一根用来砸人的铁棒,很多大剑都是不开刃或者单开刃,等到近代欧洲人也完全抛弃了剑这种东西而改用马刀了。

综上所述,刀比剑更实用更加适应战场变化。而剑,由于剑身双刃所以强度低于刀,并且剑招都是避免和对方武器硬碰硬选择对方破绽进行刺击,刺击进入敌人体内后很容易被因为疼受刺激的肌肉和负压夹住,进而无法继续攻击和防御。而刀多劈砍为主不存在被夹住的问题。最关键的是刀招大多比较简单容易学习,制作工艺也比剑更简单更适合大批量装备军队,而剑招相对复杂许多。

妖评:随着发展,到了后期,剑是儒雅之人用的,用来彰显身份象征,而刀则是用来厮杀用的,高下立判。

中国古代十大宝刀

1、鸣鸿刀:

上古时期轩辕黄帝的金剑出炉之时,原料尚有剩余,由于高温未散,还是流质的铸造原料自发流向炉底,冷却后自成刀形黄帝认为其自发的刀意太强,足以反噬持刀者黄帝恐此刀流落人间,欲以轩辕剑毁之,不料刀在手中化为一只云鹊,变成一股赤色消失在云际之中该刀长为三尺,其余资料无记载后由汉武帝得到,转赠东方朔评定:光从材质的资历上来看,鸣鸿刀足以与轩辕剑相提并论,如果也能在逐鹿之战中取得一些战绩的话,其地位不亚于天下第一剑的轩辕黄金剑然而黄帝恐其"喧宾夺主",封杀了这把名刀的前途

2、苗刀之祖:

苗刀,短刀的一种刀长一尺二,向外曲凸刀背随刃而曲,两侧有两条血槽及两条纹波形指甲印花纹,刃异常犀利,柄长三寸至四寸,用两片木料,牛角或兽骨夹制而成,以销钉固定上古三苗九藜部落联盟首领蚩尤的配刀,被后世命名为"苗刀之祖",逐鹿之战中,败给了轩辕剑评定:为什么鸣鸿、苗祖着两把刀之祖都或直接或间接地败给了轩辕剑呢难道注定是天意,轩辕剑下不容第二……

345、龙牙、虎翼、犬神

上古三大邪器,造刀者不明,相传锻造原料中使用了许多恶毒之物,并有多种诅咒缠缚夏朝末期为君主桀所有,之后暴政开始三刀被供奉于夏朝太庙,据史料记载,商汤攻入夏朝太庙之时,黑云蔗天,鬼哭神嚎,龙牙、虎翼、犬神三大邪刀化为三股妖风袭来,顿时商朝大军死伤无数汤王弃戈下马,手持轩辕黄金剑单人闯入太庙主殿,挥剑疾斩,三大邪刀被击成碎片封印于地下时代迁移,北宋朝著名铁匠韩蕲在一处深山之中发现了商朝太庙的遗址,并开启封印得到了龙牙、虎翼、犬神三邪刀的碎片,其时"碎铁中隐隐有黑气,触之即发"后由韩蕲与宫廷铸剑师合力铸造,耗时一年零八天,铸成降龙、伏虎、斩犬三把铡刀,由大宋天子御批存放于开封府,时任开封府尹包拯成为第一个"开封三铡"的持刀人评定:又是轩辕剑……唉,没什么话好说了值得一提的倒是,数千年前的三大邪器在被轩辕剑击碎之后,长年封印,日后居然成了代表天下正气的"青天三铡刀",真可谓物极必反

6、大夏龙雀

古代名刀,为春秋五霸中之晋文公所有,后世相传,在后来的第三次晋楚战争时,败给了名剑湛卢评定:刀为什么一定要败给剑呢或许可以这么理解:剑代表王道,刀是霸道的象征,而中国一直都是以"仁"之王道为主流的,所以刀这种武器就被时代所压制了

7、青龙偃月

东汉末年名将关羽所用战刀,为重骑兵大刀类型身经百战,所向披靡,具体的就不多说了,实在是名副其实的"众所周知"评定:青龙偃月跟关羽一样,都已经变成了中国人心中"神"之化身,可以说是今天我所评点的刀中算是比较成功的一把了,不论其材质、资历、战绩、神韵,都是无可挑剔,实可当为"中华刀祖"

8、新亭侯

汉末名将张飞初拜为新亭侯时,命铁匠取炼赤珠山铁,打造成一刀,随身佩带后关羽战死,张飞为报兄仇出征东吴,出兵前酒后鞭打士卒,部将不堪忍受,趁夜晚潜入张飞营帐,用新亭候斩下张飞首级,连夜叛逃东吴评定:纯属克死主人的"邪器",与日本的名刃"妖刀村正"有得一比

9、寒月

战国末年赵国徐夫人的名刃,形若新月,寒气四射后燕国皇室花重金购买,交由宫廷匠师反复淬炼之后,终于成为一把见血封喉的毒刀,其强度也得到大幅提升,足以斩断当时的秦王佩剑——干将莫邪燕国刺客荆柯携寒月刃刺杀秦王,失败被杀,后寒月刃不知下落评定:典型的"菜鸟扛神兵",一个垃圾刺客,带那么好的装备干什么,纯属浪费资源

10、庖丁菜刀

古代名厨庖丁所用菜刀,是用最普通的铁刃和最常见的木柄制成,然而由于庖丁技术高超,即便用之解牛也是"游刃有余",所以经久不坏,数十年不磨依然刃口如新评定:几乎所有的刀都是杀人的利器,而唯独这把刀宣扬的却是道家经典的养生之道,随波沉浮,消极无为,一切顺其自然,则再普通的事物都能"游刃有余",刀不在利,而在用刀之人庖丁菜刀是最朴实无华的刀,却是最完美的刀

半生行

作者:郑琰

刺促复刺促,哀歌不成曲。

试听征人歌一声,切切乌乌泪相续。

吾祖卜地三山麓,世业繁华称鼎族。

七叶盛文儒,八代承章服。

仙郎群从十三魁,司寇诸昆十一牧。

青蚨无贯润高门,白蠹有编堆破屋。

我家凤池东复东,我生白晢炯双瞳。

九岁气食牛,十岁工雕虫。

十二容华推宋玉,十三词藻学扬雄。

春早姣童初奠雁,秋来快婿已乘龙。

自怜妾发初覆额,自信君才非落魄。

乳燕双栖合卺钗,文鸳并著交欢舄。

定情为雨更为云,燕婉春朝复秋夕。

百和香薰翡翠衾,九微灯照芙蓉席。

桃叶须臾野茧黄,草根倏忽哀萤碧。

哀萤野茧两悠悠,玉粉香胭不少留。

珠箔尘迷羞拂镜,雕梁泥落怅登楼。

石榴裙暗鬼何处,金错刀斑泪不收。

乌影打霜啼滑滑,鬼灯吹雨夜啾啾。

管停孤凤难成调,弦到离鸾只听愁。

孤凤离鸾颜色故,春鸿社燕流年度。

一旦飘零委逝波,五年骨肉同朝露。

仰首悲旻天,俯首看墟墓。

雨余寒蝶泣虚堂,日暮饥鼯啮庭树。

吊影摧心肝,风云乖所遇。

洛阳季子更无锥,蜀道长卿空有赋。

结得韦郎再世缘,续将秦女已离弦。

双雌绣出茱萸枕,四牡迎来琥珀鞯。

凉月更寻巫峡梦,落花重泛武陵船。

青云无媒日复日,白发有根年复年。

丈夫壮志已如许,不愿低头守儿女。

长歌问天天为愁,出门拔剑驱车去。

游子空悲枥上驹,畸人宁效仓中鼠。

不草治安趋帝阙,便斩楼兰献当宁。

匹马辞家客路尘,马头明月几回新。

昭王台下犹怀古,督亢亭前早问津。

年比士龙初入洛,才如五羖便归秦。

云边干鹊联青琐,日下鹓鸾拜紫宸。

词客尽叨三馆禄,酒人争买九衢春。

泥涂不复知鸿宝,草莽无缘问小臣。

青草霸图宁买骨,白衣祖道未归轮。

卢龙戍老千牛卫,涿鹿天空万骑屯。

献策马周终不达,干时曲逆莫辞贫。

莺迁苑路如随马,燕掠宫墙不见人。

蟋蟀啼来惟闭户,蘼芜多处正沾巾。

蟋蟀蘼芜生又灭,感遇伤时兼恨别。

凄凄岁暮望眼枯,绵绵远道中肠结。

老奴夜号衣裳单,瘦马昼眠刍粟竭。

炙砚不融指如堕,暖罩无权面欲裂。

绣虎含毫业似掾,神龙出匣终非铁。

鱼困渧涔目是珠,骥服盐车汗成血。

以兹感叹岁华更,又逐征夫更北征。

天划故关无雁度,云连衰草断人行。

元戎尽锡飞鱼服,黠虏皆坚市马盟。

虎帐晓愁沙碛雨,龙荒暮惨浊河声。

黄花较猎安西卒,玄菟高烽海北营。

雪卷牙旗朝草檄,月高铃阁夜谈兵。

射雕原上云初净,散马回中草渐平。

叠鼓椎牛威远堡,登陴飨士受降城。

髑髅天黑呼群泣,磷火秋深逐队明。

从古请缨非浪子,由来谈剑属书生。

书生任侠空驰逐,荡子从军非碌碌。

前年灵武全军覆,昨日辽阳新鬼哭。

惟闻螭陛发边糇,不见虎头飞食肉。

腰间宝刀悔未试,箧里阴符懒将读。

黑貂尽敝卧牛衣,白龙不遇空鱼服。

几年沧海变桑田,何日阳春回黍谷。

万事升沉笑棘猴,一朝得失同蕉鹿。

著书无计学虞卿,去国有袍怜范叔。

虞卿双璧委蒿莱,范叔一寒如此哉。

岁岁白扉题凤字,年年华发困龙堆。

笛中杨柳愁难写,曲里关山恨未裁。

漠漠秋烟生笔冢,萋萋春草上琴台。

冰因腹冷终难解,木为心坚更不灰。

万里桥边题柱过,一丸关外弃襦回。

萧萧陇树萧萧泪,续续胡笳续续悲。

白眼风尘羞故土,汴水漳河复东鲁。

邺下荒台鸟雀悲,灵光废殿牛羊聚。

龟蒙山势到平原,马颊河声通覆釜。

逆旅谁怜似楚囚,羁人翻笑为秦虏。

长淮东下且停桡,五两邗江廿四桥。

瓜步北来犹有渡,广陵南去不通潮。

石头波浪连三楚,京口帆樯问六朝。

柳带尽将牵别思,榆钱都把买宫腰。

风风雨雨千重恨,燕燕莺莺百倍娇。

莺莺若有情,燕燕还多态。

过马或遗鞭,逢郎应解佩。

采莲若尝莲子心,摘菱莫笑菱花背。

词赋客如云,风流花作队。

买棹发吴讴,对酒论兴废。

苏小门前粉黛销,西施苑内琉璃碎。

垂杨十里万条斜,珠勒罗衣问狭邪。

夜月家家寒食酒,春风处处断肠花。

王孙客路愁芳草,游女深闺正破瓜。

眉翠新妆月颜朱,欲衬霞檀口半遮。

歌宛转玉纤,无力送琵琶。

琵琶声已变,宛转歌初啭。

万古钟情不似崔,一夜离魂应比倩。

愿作蚕上丝,缠绵同一线。

愿作鸾边镜,团圞同一面。

镜将比侬貌,持来岁岁光。

线将比郎意,牵来缕缕长。

羞看倚门笑,焚却舞衣裳。

君才学鹦鹉,妾愿学鸳鸯。

怀书去国无人识,卖剑移家非故乡。

鄣岭千重高似掌,丰溪百转曲如肠。

亲知隔绝疑天远,桂玉艰难恐岁荒。

雏出凤巢皆有彩,驹名骥子定称良。

甫因潦倒留夔府,白也漂零困夜郎。

世路乱山多坎坷,人情衰草易凄凉。

已拚涸水资蛟蛰,亦有卑栖侮凤凰。

宁不感恩终按剑,岂无知己但空囊。

严霜摵摵啼征雁,小雨潇潇泣夜蒐。

此时思妇肠堪断,此际空闺坐愁叹。

君边青镜风光好,妾处红颜岁华晏。

尺素寥寥双鲤迟,明河耿耿三星烂。

海上云生归梦悬,溪南草长春思乱。

一年一度燕都归,飞去飞来云不散。

金鸭灰寒宝篆销,玉鱼帐冷银屏暗。

鹈渼何心春去留,杜鹃无主花羞看。

人知妾有夫,弃妾不如无。

秋荷捧朝露,难将纫作明月珠。

秋林落晚霞,难将剪作红罗襦。

潮水尚遥犹有信,月圆虽好只须臾。

朅到死心难折,杨柳逢春眼不枯。

杨柳结深愁,菤发心怆。

乡国路悠悠,乡关云莽莽。

乡梦偏惊欹枕时,乡心怕到高楼上。

朅来乡语暂为欢,摇落乡园花不赏。

故里偏思乡信归,故山只送乡人往。

到门有客问沈沦,同调相怜意倍亲。

似我盘跚非故步,逢人巧笑效初颦。

巴渝九折终归海,越绝千峰尽向闽。

百感故人灯下泪,十年羁旅梦中身。

残冬对酒还今夕,除夜题诗又此辰。

忆昔题诗兼对酒,旧事谈来堪白首。

一半交知埋草根,几家池馆余衰柳。

碌碌生涯且莫悲,悠悠书剑今何有。

断鸿天远消息稀,**春寒别离久。

郎今莫怨山下山,妾处愿为口中口。

闭门小隐是鸡栖,天马峰前歙水西。

菰米叶干秋水尽,木绵花落夕阳低。

河流湾到三三尽,云雨峰迷六六齐。

何处关山何处月,一行征雁一行啼。

归来兮采芑,家人兮色喜。

一围新竹凤池边,数亩荒田虎丘趾。

归来兮采薇,野人兮息机。

鳌峰台畔三椽屋,螺女江头一钓矶。

天高海阔路行难,一事无成泪不干。

为语妻孥休叹息,笔花犹在剑光寒。

伍拏罕元帅斩新李行

作者:张宪

中原恶少称新李,八尺长躯勇无比。

铁枪丈二滚银龙,白面乌骓日千里。

攻州劫县莫敢撄,乌羊浑脱缦胡缨。

轻车壮士三十两,战则为陈屯为营。

殿前将军不敢搏,羽林孤儿甘受缚。

柳林道上剠宝车,独树堆边札毡幕。

吐蕃老帅西南来,虎头不挂三珠牌。

弊裘羸马失故态,宝刀绣涩盔生埃。

步入中书谒师相,愿借长缨三百丈。

生缚凶魁献至尊,不使朝廷乏名将。

相臣入奏大明宫,玉音特赐天厩骢。

亲军百骑备两翼,彩旗尽出东华东。

硬弓二石力逾弩,长驱夜走涿城下。

土冈无树着伏兵,两阵相当如怒虎。

弯弯弓弰抱团月,点点枪尖飞急雪。

神骓未随白羽仆,贼颅已逐青萍缺。

一骑平原报捷归,天狗有声流作血。

陇头流水歌三叠

作者:张时彻

残月宝刀白,微霜陇树黄。

笛中闻折柳,那得不思乡。

秋夜

作者:岳岱

春日青山看碧桃,秋风落叶又江皋。

无端忽作封侯梦,却是床头挂宝刀。

胡人牧羊图

作者:尹耕

边庭四日始知春,沙草初青柳复新。

金镝未须窥汉月,毡帷时亦静胡尘。

黄发小胡花插首,腰下宝刀光映肘。

日斜驱羝入东林,草美泉香夸富有。

君不见虞庭干羽两阶陈,白雉黄熊入贡频。

圣王有道四夷守,沙场闲杀射雕人。

和杨参政完者题省府壁韵(二首。丙申岁)

作者:杨维桢

皇元正朔承千岁,天下车书共一家。

一柱东南擎白日,五城西北护丹霞。

宝刀雷焕苍精杰,天马郭家狮子花。

收拾全吴还圣主,将军须用李轻车。¤

感怀(十四首)

作者:杨基

鞲鹰敛六翮,栖息如鹪鹩。

秋风飒然至,耸目思凌霄。

英雄在承平,白首为渔樵。

匪无抟击能,不与狐兔遭。

长星亘东南,壮士拭宝刀。

落落丈夫志,悠悠儿女曹。¤

宝剑篇

作者:薛蕙

昔闻欧冶铸宝剑,冶中蛟龙欻挥霍。

冶开火歇蛟龙失,黯黯青云吐芒锷。

赤山丹液色郁勃,白帝金精气萦保

翠珉磨出冰洞明,宝鞘装成金错落。

鹈膏莹科斗字,鹿卢玉映芙蓉萼。

坐上传看疾风起,尊前拔舞惊虹跃。

蚩尤苍黄化石陨,天吴辟易随潮却。

果然魑魅忌精爽,坐令神物藏冥漠。

由来世事不可测,须臾沦落丰城侧。

玉珥雕零苔藓昏,雪花蠹蚀尘沙黑。

当年得意断犀象,今朝失路埋荆棘。

地底龙眠鬼犹泣,斗间气腾人未识。

泥涂污辱君勿悲,风云变化时将逼。

掘狱重开双宝刀,入市争酬万金直。

自古英雄每如此,平生蹉跌长叹息。

哀歌谩作行路难,高飞自有横天翼。

赠辽东李长君都司

作者:徐渭

公子相过日正西,自言昨日破胡归。

宝刀雪暗桃花血,铁铠风轻柳叶衣。

百口近来余几个,一家长自出重围。

禅关夏色炎如此,听罢凄霜杂霰飞。

沈叔子解番刀为赠二首

作者:徐渭

知君本有吞胡气,太白正高秋不雨。

白蛇五尺自西来,出匣不多飞欲去。

佩此刀,向辽阳,土蛮畏死为君降。

阏氏纵有菱花镜,断却蝤蛴那得妆。

君如佩此向上谷,而翁之死人共哭。

黄酋亦重忠义人,一见郎君悔南牧。

河套云中尽虏庭,君如佩此去从军。

不须血染锋边雪,但见旗褰马上云。

看君眼大额广长,有如日月挂扶桑。

君有宝刀君自佩,解刀赠我不相当。

写竹赠李长公歌

作者:徐渭

山人写竹略形似,只取叶底潇潇意。

譬如影里看丛梢,那得分明成个字。

公子远从辽东来,宝刀向人拔不开。

昨朝大战平虏堡,血冷辘轳连鞘埋。

平虏之战非常敌,御史几为胡马及。

有如大酋之首不落公子刀,带胄诸君便是去秋阮游击。

不死虏手死汉法,败者合死胜合优。

公子何事常忧愁,一言未了一叹息,双袖那禁双泪流。

却言阿翁经百战,箭镞刀锋密如霰。

幸余兄弟两三人,眼见家丁百无半。

往往弯弓上马鞍,但有生去无生还。

只今金玉光腰带,终是铜瓶坠井干。

兼之阿翁不敢说,曾经千里空胡穴。

武人谁是百足虫,世事全凭三寸笔。

山人听罢公子言,一虱攻腰手漫扪。

欲答一言无可答,只写寒梢卷赠君。

正宾以日本刀见赠歌以答之

作者:徐渭

昨者吕君兄弟留余饮,旬日尽是陈遵解投辖。

有如前日桐乡之围无吕君,却是睢阳少南人。

吕君虎腰额虎额,万橹梯城双臂格。

幕府厅前脚打人,夜报不周崩一壁。

飞甓雨下完孤城,张巡不死南人生。

五千步马随朱缨,手指东海鸣金钲。

解刀赠我何来者,断倭之首取腰下。

首积其如刀有余,为寿兄前人一把。

是日别君霰飞子,佩刀骑马三十里。

夜眠酒家枕刀醉,梦见白猿弄沟水。

把鞘还惊未脱底,电母回身不敢视。

黑夜横分芒砀蛇,清秋碎割咸阳玺。

历个乃脱介俚,世间宝物稀有此。

方蝉道人穷莫比,挂壁穿之蒯缑耳。

人言宝刀投烈士,吕君何不持之向燕市。

荆轲聂政猝难致,五陵七贵家家是。

报恩结义从此始,却以投余据何理。

雄心如君莫可拟,用以投余良有以。

夜夜酣歌感知己。

观猎篇(并序)

作者:徐渭

茅刀割水娇红茜,风偃寒梢卧长堰。

青林疏树隔荒坟,白水茫茫看不见。

将军本是北平豪,记得依稀身姓曹。

怕向扬州作贵客,惯从下泽骤鸣镳。

万里秋郊平似舸,千骑围中一是我。

箭叫饿鸱,龙腾快马。

趁鹿逐獐,解绦掣锁。

耳后生风,鼻头出火。

自来此州,杀贼不暇。

皂雕气销,韩卢魄堕。

昨见儒生,衣长履大。

入揖令公,挥金不谢。

抽笔制词,弯弓辄射。

住释挟屠,刳牛食鲊。

外枯中腴,无所不可。

促骑请邀,征徒出野。

牵犬莫迟,见兔辄打。

傥遇大兕,一发断髁。

为先生寿,引满十斝。

健儿跪领将军言,翻身上马去如烟。

宝刀映日不足数,角巾受风真可怜。

浅草平堤水痕聚,万蹄避水移家去。

沙拥肥螯掠岸飞,丝牵小豸当空乳。

汉将穷追路欲阑,胡家瓯脱避何难。

今朝立马祁连上,不见匈奴一骑还。

阮将军龙杖歌(以下皆万历间晚年之作)

作者:王稚登

七尺天台藤,千年石梁雪。

夭矫欲飞腾,支离半鳞甲。

樵柯斫出空岩下,风雷昼鸣鬼啸夜。

曳处常疑云雾生,植来犹恐猿猱挂。

将军家居南巷中,一箧《阴符》四壁空。

何人赠此作扶老,青鞋白帢随春风。

春风策入花源去,仙人正傍桃花祝

晴岚扑衣瀑绕床,鹤巢生緌芝成树。

廉颇能挽弓三石,充国平羌负奇画。

何为将军负杖行,不佩宝刀持画戟。

冯唐老去未逢时,立马辕门弄柳丝。

邻雨滴残鱼服箭,窗风吹裂蝥弧旗。

雀罗当门印辞肘,坐叹红颜成白首。

三百青钱杖上挑,黄公垆头醉春酒。

神物从来尽有灵,延津曾见跃青萍。

何必葛陂方化去,只今已作老龙吟。

送陈献甫之云栖

作者:王志坚

宝刀陇上日初沉,壁观峰前云正深。

四十八声清夜发,教人失却少年心。

送吴子化北游因简童子鸣山人胡原荆御史

作者:王叔承

广陵潮头磨宝刀,落日正悬杨子桥。

椎牛置酒赛河伯,白虹当座开青霄。

一杯万里行色骄,虎头将军髯紫毛。

弹铗金精啸生火,酣歌忽指欃枪高。

书生能笔又能箭,谁堪巧饰人前面。

阴山六月马走冰,侠气淋漓心一片。

玉鞍斜挂单于头,血花乱洒青袍茜。

行行尽弃雕虫艺,骏骨还应向燕冀。

壮君慷慨十三篇,老我沈冥五千字。

声诗字学俱微茫,男儿白手为侯王。

君不见郭汾阳,生平著书曾几行。

笑谈将相动自得,道与古圣参徜徉。

北征倘见胡御史,传声勿事词人章。

言官岂无经国疏,骅骝伯乐方康庄。

天子垂衣御春殿,相公努力当乾纲。

此时定容直臣口,愿思大体无猖狂。

呼韩稽颡亦难恃,烽烟或报胡尘黄。

匡衡刘向总忧国,可宜魏绛宜陈汤。

相逢燕市醉怀合,若论边塞先庙廊。

燕山青青易水绿,有人更唱萧萧曲。

苍颜怪颔卖文者,便是当年高击筑。

黄金台下胡姬家,垆头旧典王生服。

我亦尝嗤广武军,竖子英雄犹在目。

诸君此去功名成,问余多恐黄粱熟。

上巳日吴野人烹蟹及吴化父兄弟宴集

作者:王叔承

前溪雨足溪水新,夜涨桃花三尺春。

三月三日日初丽,浮玉流觞骄醉人。

偶过杨柳桥西宅,鱼罾蟹簖当门立。

船头活蟹紫堪击,重欲满斤阔逾尺。

主人藏蟹真得宜,急流之下青笼垂。

日饲稻子数百穗,枫落直过桃花时。

蜀椒吴盐落碪细,宝刀香腻春葱丝。

雄者白肪白于玉,圆脐剖出黄金脂。

主人有蟹不卖钱,但逢嘉客留斟酌。

持螯岂慕尚方珍,长对杜康呼郭索。

出塞

作者:唐寅

烽火照玄菟,嫖姚召仆夫。

朱家荐逋虏,刁间出黠奴。

六郡良家子,三辅弛刑徒。

笳度《乌啼》曲,旗参虎落图。

宝刀装韠琫,名驹被镂渠。

金出孤竹,飞旌掩二榆。

妖云压亡塞,珥月照穷胡。

勒兵收日逐,潜军执骨都。

姑衍山重禅,燕然石再刳。

功成肆郊庙,雄郡却分符。

高昌老翁行

作者:孙蕡

高昌老翁背隆然,黄须高鼻毛发拳。

自言少小家幽燕,生长适值繁华年。

出身从戎事西边,十七八九南营田。

雕戈如云护中坚,流苏帐暖垂蜿蜒。

三珠虎符谁喜悬,偏裨尽戴黄金蝉。

军中无事惟游畋,锦袍白马青连钱。

胡鹰一掣冲九天,鴐鹅酒血来连连。

夜阑爱月醉不眠,众宾呼卢各争先。

输筹唱饮开锦筵,美人照座红娟娟。

凉州葡萄斗十千,金盘丹荔明珠圆。

野驼之酥香不膻,争持宝刀夸割鲜。

忽尔不乐心悁悁,琵琶催张凤凰弦。

纤歌一曲清声传,华严天魔开采莲。

美人起舞斗嫣妍,腰肢宛转飞花旋。

玉钗斜横翠袖偏,春风徐来拂筵前。

此时意气如熊虎,伯仲联翩享圭组。

青云头上高楚楚,却笑旁人不好武。

一朝零落来南土,白发萧萧守环堵。

北风怒号朔雪舞,羊裘无温敝不补。

人间俯仰成今古,老翁无乃独愁苦。

霸陵将军旧征虏,青门秦侯亦开府,浮荣飘风何足数。

题花门将军游宴图

作者:宋濂

花门将军七尺长,广颡穹鼻拳发苍。

身骑叱拨紫电光,射猎娑陵古塞傍。

一箭正中双白狼,勇气百倍世莫当。

胡天七月夜雨霜,寒沙莽莽障日黄。

先零老奴古黠羌,控弦鸣镝时跳踉。

将军怒甚烈火扬,宝刀双环新出房,麾却何翅驱牛羊。

平居不怯北风凉,白毡为幄界翠行。

铜龙压脊双角张,彩绳亘空若虹翔。

将军中坐据胡床,炽炭炙肉泣流浆。

革囊挏酒蒲陶香。

驼蹄斜割劝客尝。

赵女如花二八强,皮帽新裁系锦曌,低抱琵琶弹《凤皇》

半酣出视驼马场,五花作队满涧冈,但道欢乐殊未央。

送张司丞有功北上

作者:沈炼

北风吹动宝刀初,短别江城念有余。

知己不因长会面,论心只欲屡题书。

征帆未及春先到,乡梦须教岁并除。

君若逢人谈姓字,知余京国旧交疏。

绝句

作者:钱子正

湖海风尘入鬓毛,归来灯火对儿曹。

道人不是封侯骨,错把黄金铸宝刀。

安将军歌

作者:刘原俊

安将军,紫髯铁面多战勋,猛气散作西山云。

前年红巾入城府,赤子满城谁父母。

将军血战城东门,五百健儿齐奋武。

更有大郎猛于虎,身属櫜鞬宝刀舞。

匹马夺桥入贼坞,杀贼尽作河边土。

将军父子真有功,今日浑如笔画空。

将军功,岂不好,弁山入云青不了。

江南弄

作者:刘崧

江浦晴云作水流,鸳鸯哺雏花满头。

沙堤十里寒溘溘,湘娥踏桨摇春愁。

菖蒲叶齐宝刀绿,佩鱼双剪琪花玉。

酸风吹雨不见人,一夜啼痕绣丛竹。

从军五更转(五首)

作者:刘基

五更星斗稀,霜叶光烂烂。

健儿争先起,拂拭宝刀看。

义士歌

作者:刘炳

番阳胡公,字振祖。

当元之季,以义起兵,克复郡治,纪功,授饶州府判。

后从官军转战至浮梁,与敌相拒,粮尽矢绝,义不辱,愤

骂,以身死之。

乡贡蔡渊仲先生为之立传,予作歌以表其节义焉。

至正甲午也。

昆仑昼裂黄河决,京畿地毛白于雪。

鬼母啼秋天雨鱼,武库兵鸣剑飞血。

黄屋播越烟尘张,四海感激思勤王。

鄱阳胡公躯七尺,义旗塞路寒无光。

鸢肩火色万里壮,虎气电目千夫强。

城头阵云压鼙鼓,酾酒椎牛显露布。

破釜沉船晓更征,囊沙壅水宵还渡。

万乘千旟骠骑营,转战直薄浮梁城。

孤军粮尽朝飡草,间道人稀夜煮冰。

铁甲照霜弓影曲,宝刀磨月水痕腥。

旄头芒射前星落,恃勇骁腾身不却。

凄凉马革裹尸归,谁复声名写麟阁。

郡侯纪绩笔如椽,父老相传泪泫然。

三尺荒坟何处是,忠臣后代子孙贤。

予昔与孟思鲁参戎事于三衢监司宋公幕府及兵

作者:刘炳

嗟嗟汉燧昔沉耀,横流版荡糜中畿。

鬼母啼烟赤电走,天狗堕地金石飞。

志士勤王涕沾臆,义旆悬云昭白日。

剑击风云向夜悲,楫誓山河仰天泣。

君当少年功节殊,短衣倒骑生马驹。

蛮笺草檄墨惨淡,宝刀斫血腥模糊。

奏凯对花歌窈窕,量沙卧雪宿氍毹。

运筹制胜常轻敌,凭轼降城不顾躯。

幕泛碧油陈雅乐,漏残银烛合兵符。

孤军转战经千里,萧条榆塞尘沙起。

秦树关河落日低,汉营鼓角西风里。

婺女妖氛压断墙,严滩杀气连重垒。

羽书援绝斗兵稀,古道行人畏蒺藜。

霜衔白骨饥乌下,秋入金疮败马嘶。

虞姬帐下将军死,公子门前壮士归。

去国共怜王粲赋,望乡同拟杜陵诗。

壮志无成还故里,城西茅屋苔痕紫。

钩帘听雨更焚香,拄笏看云时隐几。

自信胸澄渤海清,宁怜气与嵩华倚。

破浪谁擒北海鳌,穿林学射南山雉。

笑傲行将下泽车,经纶懒取圯桥履。

草荒三径掩衡门,旧事相逢不忍论。

两鬓缁尘销岁月,一双蜡屐信乾坤。

湖上雨晴飞落木,与子登临散幽独。

杖藜出郭踏江沙,一笑寻僧看修行。

塞上曲一百首(录一十四首)

作者:李开先

堂上张灯酒正豪,帐前骏马缩寒毛。

忽闻羽檄传来急,上马酕醄弄宝刀。

易水行

作者:李东阳

田光刎头如拔毛,于期血射秦云高。

道傍洒泪沾白袍,易水日落风悲号。

督亢图穷见宝刀,秦皇绕殿呼且逃。

力脱虎口争秋毫,荆卿倚柱笑不啕。

身就斧锧甘腴膏,报韩有客气益豪。

十日大索徒为劳,荆卿荆卿嗟尔曹!

送徐千户之甘州

作者:胡奎

春寒初试越罗袍,不惜千金买宝刀。

马援橐中无薏苡,张骞槎上有葡萄。

昆仑西去黄河远,函谷东来紫气高。

何事相逢又相别,陇云边月夜劳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www.hunlipic.com/meirong/1050306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08
下一篇2023-11-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