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起义后推举黎元洪为都督,后来又为什么推举孙中山为大总统

武昌起义后推举黎元洪为都督,后来又为什么推举孙中山为大总统,第1张

本来这个辛亥革命就是以孙文为首发动的,本来他是要做大总统的,后来由于袁世凯施压,最后成了临时大总统,后来被袁世凯骗去失去了这身份,袁世凯反而成了大总统!后来黎元洪有做过北洋政府的大总统。

自然是黎元洪。他半推半就当了这个都督,这一点,历史课本里说过了,很多人都知道。不过,黎元洪在武昌起义中表现的具体细节,在课本中不可能呈现多少。

黎元洪对武昌起义的贡献很不打的小,因为革命军是在起义成功占领全城之后才找到他的。按照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那些有职位有身份有名望的人才能镇得住场子,而当时的武昌城,官儿最大名气最响的也就是黎元洪了——第21混成协协统,相当于现在的旅长,他的上司、第8镇统制(相当于师长)张彪已经跑路了。

黎元洪当上都督后,他要求回家拿东西,革命军担心他跑了,派出12名军士“保护”。黎元洪的小心思小算盘,当时就被身边的革命军看穿,如陈磊对身边的人说:“黎是故意做状,如革命失败,他便可求清廷原谅;如革命成功。”稍后,他干脆直接对黎元洪把话说开了:“你的辫子尚未剪去,你身为都督该作一个模范,先去剪辫子以示决心,听说你到咨议局茶饭不进,今有一言奉告,现在是民国了,你尽忠民国便是开国元勋,若尽忠清室,就该早点死节,二者必居其一,如今这么装模作样,实在令人不解。今天做都督的人很多,不一定非你不可,望三思之。”黎元洪心思被揭破,好尴尬,只能同意剪辫子先。

黎元洪在武昌起义中的表现令人不解,那是因为我们已经知道了结果——革命不仅是大势所趋,而且成功了。但在当时,绝大多数像黎元洪那样的旧官僚甚至革命派自己,对起义能否取得最后成功并无多大信心——毕竟之前已经失败十几次。如果起义被镇压,革命失败,作为湖北“叛军”的头儿,必然被追责

黎元洪这个人真的很传奇,他不是革命党,也不是袁世凯的北洋系,却三任民国副总统,甚至两度坐上民国大总统的,其一生履历之丰富,实乃民国第一人。

黎元洪的一生充满着奇遇,在那个乱世之中,他是那种少有的被动走上历史前台的人物。黎元洪出身一般,父亲是农民,家里也没有几亩地,不仅谈不上富裕,连温饱都困难。所以黎元洪小时候上不起私塾,读不了学堂,早早的便投了军,不仅能吃饱饭,还有饷银拿。

原本像黎元洪这种人,穷苦出身,没钱没势,也就是当大头兵的命。但他生在了一个“好时代”,晚清积弱,求变强国,是故建军事学堂,不拘一格,培养人才。黎元洪这人偏偏有些头脑,生得聪明,再加上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刻苦努力,善于抓住机会。

光绪九年,年近二十的黎元洪考入了北洋水师学堂,她的命运也就从这里发生了转折。这个北洋水师学堂可来头不小,其乃是李鸿章奉旨创办的海军学校,其目的就是为清朝培养一批西方式的近代海军人才,为北洋水师提供人才。这里走出来的人,日后都将是清朝海军或者说北洋水师的骨干,是国之栋梁。

也就是说,此时的黎元洪不再是那个家贫的穷小子,而是大清的未来之星。

五年后,黎元洪以优异的成绩从北洋水师学堂毕业,正式进入到北洋水师编制。不得不说,军校生的起点就是高,黎元洪出来就是六品官儿。而在北洋水师这样的国家重点培养部队里面,官职升迁也要来得更容易。上舰三年便升任千总,领五品衔,而且他还是广甲舰的二管轮,属于船上的技术大牛。年纪轻轻便当了五品官,黎元洪绝对算得上是北洋水师的一颗新星,前途一片大好。

然而,命运弄人,黎元洪生得晚了一些,在事业的上升期,刚好碰上了甲午战争爆发,北洋水师全军覆没。黎元洪都差点殉国,最终跳海得以逃生。甲午战争的失败宣告了北洋水师时代的落幕,也意味着黎元洪的海军生涯的结束。

当然,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离开北洋水师之后,黎元洪幸运的遇到了张之洞,这可是一位不输地位实力不输李鸿章的大佬。张之洞十分赏识黎元洪这位前海军人才,将其带回了湖北,帮助组建湖北新军。就这样,黎元洪这位从北洋水师学堂出来的李鸿章门生,阴差阳错之下走到了李鸿章的对头帐下,并且一步步成为了湖北新军的一代大佬。

黎元洪这个人脾气不错,能力突出,加上长久编练湖北新军所积攒的资历威望。假以时日,黎元洪必将像袁世凯一样,成为手握重兵的一方巨擎,甚至于封疆大吏。

但是,黎元洪很倒霉,他的湖北新军被革命党盯上了,不仅没能像北洋新军那样成为袁世凯日后夺权的主力,反倒是将其架空,最后架着他成为了反清的第一人。武昌起义爆发后,黎元洪因为其在湖北军政界超然的地位,被革命党人推举为湖北军政府都督,彻底走向了清朝的对立面。

黎元洪心里苦呀,我就只是一个当兵吃皇粮的,一没背景,二没实权,我招谁惹谁了?你们拉我出来作甚?但是,当时革命党人看重的就是黎元洪的这种傀儡性质,要是他像袁世凯那样手握重兵,估计黎元洪早就被革命党人给除掉了。

当然,傀儡归傀儡,但是黎元洪在武昌起义中所起到的作用是不能忽视的。当时湖北新军虽然被革命党渗透,但是还有相当一部分人处在观望态度,这些人何去何从,将直接决定武昌起事的成功与否。而黎元洪在新军中的声望很高,底下人都服他,正是因为他站了出来,确认了立场,稳定了军心,武昌才能大定,湖北才能竖起大旗而不倒。

事实上,黎元洪不仅稳定了军心,也稳定了民心。黎元洪在湖北声望很高,他当大都督,政商各界的人多少都会买账。如果是革命党人来,估计局势会变得很紧张。而且正是因为黎元洪快速稳定了湖北局面,做出了表率,南方各省才会迅速的响应,形成燎原之势。否则,就算武昌起义成功,以湖北一省之力,如何抵挡清朝的反扑?

正是因为这些贡献,使得黎元洪在民国的声望颇高,以至于在后来的民国选举中,他以全票当选副总统。此后,黎元洪一直都是都游走在中国地位之巅峰,袁世凯主政时期,他一直都是民国副总统;袁世凯死后,他更是就任大总统,为民国元首,直到张勋复辟,他引咎辞职。后来虽然再度出山,却也不过是曹锟为了当总统走的一次过场罢了。

当然了,虽然位居高层,但黎元洪没有实权,一直挺闹心的。

在湖北和南京,他得听革命党的,而去了北洋政府,他又要听袁世凯的。甚至于在袁世凯死后,他已经坐上了大总统的位置,还得听段祺瑞这个总理的。张勋这个辫子将军能把他逼到外国使馆避难,曹锟以贿赂国会将其赶下台,黎元洪的一生看似风光无限,实则憋屈不已。

“我虽然三度因缘时会,有两戴总统桂冠的风光,但更多的是交瘁的身心和梦魇般的回忆”

这种没有实权,被人操纵的处境也让黎元洪得了一个泥菩萨的称号。民国人戏称为“黎菩萨”,实际上也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的意思。

不过,即使是如大海孤舟的傀儡,黎元洪始终还是坚持本心,没有随波逐流。袁世凯称帝复辟,封他为“武义亲王”,他固辞不受;张勋复辟,他不计前嫌,联合段祺瑞、冯国璋一同挽救民国。之后更是因为自己引狼入室,犯下错误,引咎辞职,这实在难能可贵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www.hunlipic.com/meirong/1048424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07
下一篇2023-11-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