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胆侠的幕后花絮

超胆侠的幕后花絮,第1张

拍摄花絮

1、范·迪塞尔、马特·达蒙、爱德华·诺顿和盖·皮尔斯都曾希望扮演靶眼。

2、《超胆侠》系列漫画的作者纷纷在片中客串角色,斯坦·李扮演了少年默多克在街头遇见的老者,凯文·史密斯扮演了实验员,弗兰克·米勒扮演了头部插进钢笔的人。

3、影片原定在蒙特利尔拍摄,但由于遭遇罢工,制片方只好在洛杉矶拍摄。

4、在拍摄一段动作场景时,珍妮弗·加纳意外踢中了本·阿弗莱克头部,并造成阿弗莱克短暂晕厥。

5、默多克与艾丽卡在运动场的打斗场景耗时4天拍摄完成。

6、制片方曾考虑由乔琳纳·布拉洛克扮演艾丽卡。

7、珍妮弗·加纳在片中佩戴了绿色隐形眼镜。

8、内芙·坎贝尔曾为扮演艾丽卡的最初人选。

9、2003年,在所有上映首周票房超过4000万美元的影片中,该片的拍摄成本最低。

10、片头的老鼠完全由电脑生成。

11、本·阿弗莱克原本打算扮演靶眼。

12、柯林·法瑞尔第一次在美国**中使用了自己的爱尔兰口音。

13、小库珀·古丁曾希望扮演超胆侠。

14、影片原定拍摄预算为5000万美元,但在影片拍摄期间,《蜘蛛侠》取得了巨大成功,20世纪福克斯公司随即追加预算,最终,该片的拍摄成本增至7800万美元。

15、迈克·克拉克·邓肯为扮演黑街太保增重40磅。

穿帮镜头 艾丽卡在父亲的葬礼上被雨淋湿,但当她随后钻进豪华轿车时,身上竟是干爽的。

减脂期饮食,三分练,七分吃。可是具体饮食应该控制摄入脂肪还是碳水化合物

跟糖相比,脂肪更容易让人发胖,下面我详细讲一下。

关于这个问题,我希望大家在看文章的时候,注意不要走极端,也不要片面的理解。我之前听人说,完全不吃脂肪也不行啊,如何如何还说了挺多。我挺替他惋惜,因为我根本没有说要完全不吃脂肪啊。

相对于糖,食物脂肪更容易储存成身体脂肪。我既没说,碳水化合物绝对不会胖人,也没说绝对不要吃脂肪。我想对极个别朋友说,都是成年人了,这点阅读能力还是应该有的。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我们都知道,美国人肥胖率比中国人高,很多人可能觉得美国人吃的比中国人多,其实不对。柯林·坎贝尔的《中国健康调查报告》里有个表,对比了相同体重的美国人和中国人的饮食总热量和成分比例。相同体重的美国人跟中国人相比,热量摄入都要少得多。拿65公斤体重组来说,美国人热量摄入是1989千卡,中国人是2641千卡。2641千卡,比美国77公斤成年男性的能量摄入还多。还有很多研究也支持这种观点,并且发现,排除了体能消耗的差异之后,美国人的能量摄入还是比中国人少。也就是说,美国人比我们胖,不一定是因为比我们吃的多,更可能是食物的成分有区别。实际上,数据显示美国人的脂肪摄入量是中国人的2倍以上。

想减肥,吃多少很重要,吃什么可能更重要。原因下面我慢慢讲。

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我们看一下食物热量,前两者都是每克4千卡,脂肪是每克9千卡,前两者的2倍。我们一算,100克蛋白质的热量跟44克脂肪相同,那就是说吃100克蛋白质,相当于吃44克脂肪,对吗?答案是不对。实际上,吃100克蛋白质,从能量摄入的角度说,大约只相当于吃了25克脂肪。

原因有2个:1、蛋白质的产热效应比脂肪高出好几倍,之前说过,大概能达到自身热量的20%-30%。也就是说,吃100克蛋白质,只能提供70-80克蛋白质的热量。剩下的都在消化和吸收和利用过程中消耗掉了。而脂肪的产热效应只有3%-5%,基本是吃多少吸收多少。2、多余的蛋白质如果想变成脂肪储存起来,又要额外消耗25%-40%的能量。

也就是说,蛋白质吃进肚子里,吸收利用,浪费一部分能量。如果有点盈余,想变成脂肪,又要消耗一大部分能量。所以,蛋白质多吃一点,也很难变成脂肪,除非长期有极大的盈余。另外,蛋白质摄入越多,会刺激越多蛋白质氧化,让更多的蛋白质变成能量消耗掉。我们的身体设计,就不喜欢让蛋白质变成脂肪储存起来。

跟蛋白质一样,碳水化合物也很难变成脂肪。这可能跟我们一直以为来的认识相悖。但试验发现,一些人的糖原储存能力会随着碳水化合物摄入而增加(Eckel)。并且,储存够必要的肌糖原和肝糖原之后,多余的碳水化合物几乎都被直接氧化。除非饮食中连续提供大量过剩(超过需要30%-50%)的碳水化合物。而且,碳水化合物摄入量提高,也会刺激更多碳水化合物氧化。

这就是说,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都是不易转化成脂肪的营养物质。这其实是身体保持能量摄入平衡的手段之一。Swinburn和Ravussin给我们举了个例子,说如果你在40年内每天多吃一片巧克力蛋糕(大约100千卡)会怎么样?你会额外摄入1500000千卡热量。这些热量都转化成脂肪,40年你会增重190公斤。但我们都知道这种情况不会出现。原因是我们的身体希望保持一个稳定的体重,能量过剩,限制能量的储存。能量不足,限制能量的丢失。否则人类在进化过程中早已灰飞烟灭,所有的人不是胖死就是瘦死。

相对于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来说,膳食脂肪比较容易变成身体脂肪储存起来。膳食脂肪储存成体内脂肪,只需要额外消耗4%-7%的能量。并且,膳食脂肪摄入量提高,也不会立刻刺激脂肪氧化率的提高。也就是说,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多吃多氧化多消耗。混合膳食中脂肪含量增加很多,脂肪的氧化率变化却不太大。

两个基础代谢率都是1800千卡/天,活动量也相同的人,每天都摄入2000千卡热量,一个吃炸鸡腿、薯条和汉堡,一个吃豆腐、蔬菜和燕麦粥。前者很可能会发胖,后者却有可能保持体重。

----------这是一条分割线----------

想要更好理解这个问题,我们来打个比方。

发挥想象力,把人类的身体想象成一个由电脑精确控制的锅炉。人需要能量,锅炉也需要能源,对人来说,能提供能量的东西是: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给锅炉,我们也提供3种能源物质:木柴、煤和石油。

木柴的特点:一点就着,提供能量很快。但烧一会儿就没了,能量密度小。并且木柴体积大占地方,不适合大量储存。

煤的特点:引燃慢,提供能量慢。但一块儿煤能烧很久,能量密度大。相对于储存的能量,煤的体积小,适合大量储存。

石油的特点:也能燃烧,但烧起来黑烟弥漫,污染环境。并且,石油的用处很多,能制成塑料、润滑剂,甚至纤维,拿来当柴烧太浪费。石油能量密度也不高,也不适合储存。

那么我们想一下,一个管理良好的锅炉,运来一车燃料,有木柴有煤也有石油,这些燃料怎么使用最合适?答案恐怕是:优先烧木柴,储存煤,使用石油来加工成锅炉的零备件。储存燃料的空间有限,木柴体积大储能少,不适合储存,就优先使用掉。既节省了煤,又节省了空间。当然,木柴也需要少量储存,需要临时提高炉温,烧木柴速度最快,临时救急用得上。除非木柴不够烧,否则运来多少煤,就储存多少,以备不时之需。石油不适合当能量烧掉,污染坏境还浪费,就加工成锅炉需要的零件。如果木柴和石油富裕特别多怎么办?想储存,先变成最适合储存的煤。当然,变成煤,可能需要付出高额的转化费用。

聪明人已经明白了,对我们的身体来说,碳水化合物就是木柴,脂肪就是煤,蛋白质就是石油。碳水化合物的特点就是不适合储存。首先它能量密度低,4千卡/克。脂肪是9千卡/克。其次,储存碳水化合物,重量大,占地方,储量上不去。

我们的身体储存的碳水化合物的形式就是糖原。碳水化合物储存成糖原,需要额外储存大量水。1克糖原携带27克水。想象一下,我们不可能像储存脂肪那样储存糖原,否则身体太重,谁都受不了。而脂肪基本无水,脂肪分子合成,还能生成3分子水。但糖原也需要少量储存,高强度运动时,它动员比脂肪快的多。蛋白质是构成身体的重要物质,氧化供能太浪费。而且,蛋白质氧化需要排泄有毒的氮,污染体内环境。

同样,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想变成脂肪储存起来,但要额外付出很多能量。长期碳水化合物或蛋白质大量盈余的时候,身体才会把它们变成脂肪储存起来,否则还不如直接氧化掉更划算。进化让我们的身体特别精明,特别会算账。

说了这么多,实际上总结起来就一句话,低脂饮食是减肥饮食最重要的一条原则。同样的卡路里数,高脂食物比低脂食物更容易发胖。最不容易使人发胖的东西就是蛋白质。所以我总说,想减肥,实在饿了就喝点蛋白粉。蛋白质除了不容易转化成脂肪之外,还容易使人产生饱腹感。但蛋白质的摄入量要有所控制,每日的总蛋白摄入量不宜过多。

低脂饮食还有很多好处。比如混合膳时中的脂肪含量低时,人会自动减少食量。恐怕我们也有这样的感觉。低脂食物往往体积大,纤维含量高,容易产生饱腹感。口味清淡,可以适当抑制食欲。而且,很多试验也验证了这一点。Bell和Rolls的试验就发现,低脂饮食(25%的能量来自于脂肪)的女性,比高脂饮食(35%-45%脂肪),吃的明显要少。

Lissner等也做过类似的试验,给24个不吸烟的女大学生提供3种脂肪含量不同的饮食,允许受试者随意食用提供的食物。2周后发现,低脂饮食组的受试者吃得最少,高脂饮食组受试者吃得最多。每天相差了大约600千卡。体脂饮食组受试者平均减重约04公斤,高脂饮食组增重约03公斤。24名受试者都没有挨饿,有的减肥,有的却增加了体重。

少吃高脂肪食物,从保健的角度讲好处很多。即便从健美训练的角度来说,也大有好处。除了能够减脂之外,低脂饮食减少了热量,但几乎不影响糖原的储存,不会对我们的训练造成影响。低脂饮食,减少了饱和脂肪和一些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入,有助于减低体内的促炎症反应,让我们训练后恢复的更快。

当然,再次强调,也不是说高糖食物就能随便吃。这只是说,相对于糖类,脂类更容易让人发胖。

问题一:减脂期间碳水化合物一天应摄取多少? 每磅体重不应少于2g碳水化合物,也就是一公斤体重不少于4g,减脂期间也不应该少于每公斤体重2g碳水。

要想减少体脂,你就必须控制热量和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但是,如果控制热量和碳水化合物摄入量的时间太长,反而会适得其反,导致身体的新陈代谢速度变慢。为了防止这种情况,你可以在控制热量和碳水化合物摄入量期间,每隔45天,把碳水化合物摄入量提高到至少每天每磅体重2克的水平。这样做,不仅可以避免新陈代谢速度变慢,还可以增加你的体能水平。最终,你的减脂过程将变得更容易。

问题二:减脂期每天应该每公斤摄入多少碳水化合物 每磅体重不应少于2g碳水化合物,也就是一公斤体重不少于4g,减脂期间也不应该少于每公斤体重2g碳水。 要想减少体脂,你就必须控制热量和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但是,如果控制热量和碳水化合物摄入量的时间太长,反而会适得其反,导致身体的新陈代谢速度变慢。为了防止这种情况,你可以在控制热量和碳水化合物摄入量期间,每隔45天,把碳水化合物摄入量提高到至少每天每磅体重2克的水平。这样做,不仅可以避免新陈代谢速度变慢,还可以增加你的体能水平。最终,你的减脂过程将变得更容易。

问题三:减肥期间应该每天摄入多少脂肪和碳水化合物 脂肪越少越好!碳水化合物可以摄入!因为是能量的源泉!没有碳水化合物就没有能量运动

问题四:减脂期饮食,到底是控制脂肪还是碳水化合物 减脂期饮食,三分练,七分吃。可是具体饮食应该控制摄入脂肪还是碳水化合物?

跟糖相比,脂肪更容易让人发胖,下面我详细讲一下。

关于这个问题,我希望大家在看文章的时候,注意不要走极端,也不要片面的理解。我之前听人说,完全不吃脂肪也不行啊,如何如何还说了挺多。我挺替他惋惜,因为我根本没有说要完全不吃脂肪啊。

相对于糖,食物脂肪更容易储存成身体脂肪。我既没说,碳水化合物绝对不会胖人,也没说绝对不要吃脂肪。我想对极个别朋友说,都是成年人了,这点阅读能力还是应该有的。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我们都知道,美国人肥胖率比中国人高,很多人可能觉得美国人吃的比中国人多,其实不对。柯林・坎贝尔的《中国健康调查报告》里有个表,对比了相同体重的美国人和中国人的饮食总热量和成分比例。相同体重的美国人跟中国人相比,热量摄入都要少得多。拿65公斤体重组来说,美国人热量摄入是1989千卡,中国人是2641千卡。2641千卡,比美国77公斤成年男性的能量摄入还多。还有很多研究也支持这种观点,并且发现,排除了体能消耗的差异之后,美国人的能量摄入还是比中国人少。也就是说,美国人比我们胖,不一定是因为比我们吃的多,更可能是食物的成分有区别。实际上,数据显示美国人的脂肪摄入量是中国人的2倍以上。

想减肥,吃多少很重要,吃什么可能更重要。原因下面我慢慢讲。

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我们看一下食物热量,前两者都是每克4千卡,脂肪是每克9千卡,前两者的2倍。我们一算,100克蛋白质的热量跟44克脂肪相同,那就是说吃100克蛋白质,相当于吃44克脂肪,对吗?答案是不对。实际上,吃100克蛋白质,从能量摄入的角度说,大约只相当于吃了25克脂肪。

原因有2个:1、蛋白质的产热效应比脂肪高出好几倍,之前说过,大概能达到自身热量的20%-30%。也就是说,吃100克蛋白质,只能提供70-80克蛋白质的热量。剩下的都在消化和吸收和利用过程中消耗掉了。而脂肪的产热效应只有3%-5%,基本是吃多少吸收多少。2、多余的蛋白质如果想变成脂肪储存起来,又要额外消耗25%-40%的能量。

也就是说,蛋白质吃进肚子里,吸收利用,浪费一部分能量。如果有点盈余,想变成脂肪,又要消耗一大部分能量。所以,蛋白质多吃一点,也很难变成脂肪,除非长期有极大的盈余。另外,蛋白质摄入越多,会 越多蛋白质氧化,让更多的蛋白质变成能量消耗掉。我们的身体设计,就不喜欢让蛋白质变成脂肪储存起来。

跟蛋白质一样,碳水化合物也很难变成脂肪。这可能跟我们一直以为来的认识相悖。但试验发现,一些人的糖原储存能力会随着碳水化合物摄入而增加(Eckel)。并且,储存够必要的肌糖原和肝糖原之后,多余的碳水化合物几乎都被直接氧化。除非饮食中连续提供大量过剩(超过需要30%-50%)的碳水化合物。而且,碳水化合物摄入量提高,也会 更多碳水化合物氧化。

这就是说,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都是不易转化成脂肪的营养物质。这其实是身体保持能量摄入平衡的手段之一。Swinburn和Ravussin给我们举了个例子,说如果你在40年内每天多吃一片巧克力蛋糕(大约100千卡)会怎么样?你会额外摄入1500000千卡热量。这些热量都转化成脂肪,40年你会增重190公斤。但我们都知道这种情况不会出现。原因是我们的身体希望保持一个稳定的体重,能量过剩,限制能量的储存。能量不足,限制能量的丢失。否则人类在进化过程中早已灰飞烟灭,所有的人不是胖死就是瘦死。

相对于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来说,膳食脂肪比较容易变成身体脂肪储存起来。膳食脂肪储存成体内脂肪,只需要额外消耗4%-7%的能量。并且,膳食脂>>

问题五:减脂期应当怎样安排碳水化合物的摄入? 健身营养

1不要在锻炼中大量饮水

2合理膳食,均衡营养

3哑铃健身者每日4-5餐较为合适,休息半个小时后即可进餐,大运动量休息一小时再进餐

4不要空腹锻炼

5不要在饭后大运动量锻炼,一般饭后15-2小时后开始哑铃健身锻炼

问题六:减脂一天摄入多少碳水为好 这个没有规定,你要明白减脂是你消耗的比你摄入的大就能减脂,不管你摄入多少,只要你能消耗比摄入的多就可以了。

问题七:减肥者应每天摄入多少的能量,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各多少克?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出版的《热量和蛋白质摄取量》一书,一个健康的成年女性每天需要摄取1800~1900卡路里的热量,男性则需要1980~2340卡路里的热量。其中,蛋白质摄取量应为人体每日所需热量的10%~15%;碳水化合物摄取量应不少于人体每日所需热量的 55%;脂肪的摄取量应不超过每日所需热量的30%。此外,每天摄取的盐不应超过6克,膳食纤维每天的摄取量应不少于16克。以健康的成年女性为例,平均每餐应摄入热卡含量为600~650卡的食物,相当于10~12只黑芝麻汤圆、12~15只水饺或4只卷着豆芽和酱肉丝的春饼。而如果吃的是火锅,则相当于50克羊肉、50克肥牛、150克各色青菜、50克豆腐,外加一枚烧饼及一碗浓浓的羊肉汤。男性每餐应摄入的热量较女性为多,约为680~800卡,换算成食物,约比女性多四分之一左右,即每餐应摄入12~15只黑芝麻汤圆、15~20只水饺、5~6只卷着豆芽和酱肉丝的春饼,或60克羊肉、60克肥牛、180克各色青菜、60克豆腐,外加两枚烧饼及两碗羊肉汤。下面10种方法被专家们视为减肥的最佳途径。以每天平均摄取2000大卡热量为基点。 一、降低热量的摄取 营养学家认为,无论你控制什么――蛋白质、碳水化合物或脂肪,最终降低的是热量的摄取。如果一个人每天少摄取800大卡的热量,可在6个星期内减少 10磅体重;少摄取 500大卡,可在 2个半月内减轻10磅体重。但切忌体重降得过快,否则是很危险的。须知,每人每天至少要摄取1200千卡的热量,如果供给身体的热量太少;就会失去肌肉。肌肉是人体消耗热量、促进新陈代谢的关键。 二、少吃脂肪类食物: 专家们指出,每1克脂肪合9千卡热量。与脂肪相比,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每克所含热量要低得多,约4千卡。因此,要减肥不必少吃东西,可以以新鲜的蔬菜、水果、谷物代替每日所食用的含脂肪的食物(如奶油等地专家们认为,如果做到每天只吃20―40克脂肪,可以在 2个月内减轻体重 10磅。然而,不是每个人少吃脂肪都能减肥,如果碳水化合物食用过多,也会使体重增加。 三、减少食物的摄入量: 要想减轻体重,无须放弃喜爱的食物,重要的是要加以控制。如果偏爱某种食物且食用量大,那就要注意减少每次的分量。不是每周4次,每次 200克肉的食用量,而是每次 100克,这样就可以少摄取1200千卡的热量,可在大约7个半月的时间内减少们磅体重。建议减肥者在厨房放一个秤,贴一条提示标语,注意提醒自己摄取食品的重量。 四、多吃流食: 通常,流食的制做是很方便的。若每天有一餐只食用流食或饮料,则可在8个月内减轻10磅体重。流食要多样化,以免缺少营养。在医生指导下,甚至可以每日两餐流食。这样可在5个星期内减轻10磅体重。但要确保所选择的流食能提供身体所需的营养素和蛋白质,并要保证一日三餐。 五.走掉体重: 坚持每周5天,每天1次,每次在45分钟内走5公里的路程,这样做可在6个月内减去10磅体重。若在45分钟内走65公里,则体重下降得更快。也许有人会说“没有时间散步”。其实,时间是挤出来的。心血管医生指出:采用这种减肥方法可能会增加食欲。因此,散步之前或之后,可以吃一些低脂肪的食品或新鲜水果,多喝水,以补充因出汗减少的体内水分。 六、固定锻炼: 每周进行3―5次固定锻炼,不失为减少体内脂肪、减轻体重、增加肌肉、使精力充沛的好方法。跑步,每周 5次,每次45分钟,每分钟 170米的速度,可在3个月内减少10磅;跳舞,每周6次,每次1小时,可在4个月内减少10磅;游泳,每周4小时,可在4个月内减少10磅;骑自行车,每周4次>>

问题八:如何减脂?碳水一天该摄入多少 做有氧,每天晚饭前跑步1小时,平时多吃蔬菜和水果,少吃碳水化合物。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我有个同事也就是每天中午吃小半碗米饭。

问题九:想减脂,每天到底应该吃多少碳水化合物 脂肪越少越好!碳水化合物可以摄入!因为是能量的源泉!没有碳水化合物就没有能量运动

问题十:减脂期,男生一天蛋白和碳水摄入量分别是多少,怎么计算 你用什么方法减肥呢?脂老虎吗

减脂期饮食,三分练,七分吃。可是具体饮食应该控制摄入脂肪还是碳水化合物?

跟糖相比,脂肪更容易让人发胖,下面我详细讲一下。

关于这个问题,我希望大家在看文章的时候,注意不要走极端,也不要片面的理解。我之前听人说,完全不吃脂肪也不行啊,如何如何还说了挺多。我挺替他惋惜,因为我根本没有说要完全不吃脂肪啊。

相对于糖,食物脂肪更容易储存成身体脂肪。我既没说,碳水化合物绝对不会胖人,也没说绝对不要吃脂肪。我想对极个别朋友说,都是成年人了,这点阅读能力还是应该有的。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我们都知道,美国人肥胖率比中国人高,很多人可能觉得美国人吃的比中国人多,其实不对。柯林·坎贝尔的《中国健康调查报告》里有个表,对比了相同体重的美国人和中国人的饮食总热量和成分比例。相同体重的美国人跟中国人相比,热量摄入都要少得多。拿65公斤体重组来说,美国人热量摄入是1989千卡,中国人是2641千卡。2641千卡,比美国77公斤成年男性的能量摄入还多。还有很多研究也支持这种观点,并且发现,排除了体能消耗的差异之后,美国人的能量摄入还是比中国人少。也就是说,美国人比我们胖,不一定是因为比我们吃的多,更可能是食物的成分有区别。实际上,数据显示美国人的脂肪摄入量是中国人的2倍以上。

想减肥,吃多少很重要,吃什么可能更重要。原因下面我慢慢讲。

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我们看一下食物热量,前两者都是每克4千卡,脂肪是每克9千卡,前两者的2倍。我们一算,100克蛋白质的热量跟44克脂肪相同,那就是说吃100克蛋白质,相当于吃44克脂肪,对吗?答案是不对。实际上,吃100克蛋白质,从能量摄入的角度说,大约只相当于吃了25克脂肪。

原因有2个:1、蛋白质的产热效应比脂肪高出好几倍,之前说过,大概能达到自身热量的20%-30%。也就是说,吃100克蛋白质,只能提供70-80克蛋白质的热量。剩下的都在消化和吸收和利用过程中消耗掉了。而脂肪的产热效应只有3%-5%,基本是吃多少吸收多少。2、多余的蛋白质如果想变成脂肪储存起来,又要额外消耗25%-40%的能量。

也就是说,蛋白质吃进肚子里,吸收利用,浪费一部分能量。如果有点盈余,想变成脂肪,又要消耗一大部分能量。所以,蛋白质多吃一点,也很难变成脂肪,除非长期有极大的盈余。另外,蛋白质摄入越多,会刺激越多蛋白质氧化,让更多的蛋白质变成能量消耗掉。我们的身体设计,就不喜欢让蛋白质变成脂肪储存起来。

跟蛋白质一样,碳水化合物也很难变成脂肪。这可能跟我们一直以为来的认识相悖。但试验发现,一些人的糖原储存能力会随着碳水化合物摄入而增加(Eckel)。并且,储存够必要的肌糖原和肝糖原之后,多余的碳水化合物几乎都被直接氧化。除非饮食中连续提供大量过剩(超过需要30%-50%)的碳水化合物。而且,碳水化合物摄入量提高,也会刺激更多碳水化合物氧化。

这就是说,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都是不易转化成脂肪的营养物质。这其实是身体保持能量摄入平衡的手段之一。Swinburn和Ravussin给我们举了个例子,说如果你在40年内每天多吃一片巧克力蛋糕(大约100千卡)会怎么样?你会额外摄入1500000千卡热量。这些热量都转化成脂肪,40年你会增重190公斤。但我们都知道这种情况不会出现。原因是我们的身体希望保持一个稳定的体重,能量过剩,限制能量的储存。能量不足,限制能量的丢失。否则人类在进化过程中早已灰飞烟灭,所有的人不是胖死就是瘦死。

相对于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来说,膳食脂肪比较容易变成身体脂肪储存起来。膳食脂肪储存成体内脂肪,只需要额外消耗4%-7%的能量。并且,膳食脂肪摄入量提高,也不会立刻刺激脂肪氧化率的提高。也就是说,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多吃多氧化多消耗。混合膳食中脂肪含量增加很多,脂肪的氧化率变化却不太大。

两个基础代谢率都是1800千卡/天,活动量也相同的人,每天都摄入2000千卡热量,一个吃炸鸡腿、薯条和汉堡,一个吃豆腐、蔬菜和燕麦粥。前者很可能会发胖,后者却有可能保持体重。

----------这是一条分割线----------

想要更好理解这个问题,我们来打个比方。

发挥想象力,把人类的身体想象成一个由电脑精确控制的锅炉。人需要能量,锅炉也需要能源,对人来说,能提供能量的东西是: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给锅炉,我们也提供3种能源物质:木柴、煤和石油。

木柴的特点:一点就着,提供能量很快。但烧一会儿就没了,能量密度小。并且木柴体积大占地方,不适合大量储存。

煤的特点:引燃慢,提供能量慢。但一块儿煤能烧很久,能量密度大。相对于储存的能量,煤的体积小,适合大量储存。

石油的特点:也能燃烧,但烧起来黑烟弥漫,污染环境。并且,石油的用处很多,能制成塑料、润滑剂,甚至纤维,拿来当柴烧太浪费。石油能量密度也不高,也不适合储存。

那么我们想一下,一个管理良好的锅炉,运来一车燃料,有木柴有煤也有石油,这些燃料怎么使用最合适?答案恐怕是:优先烧木柴,储存煤,使用石油来加工成锅炉的零备件。储存燃料的空间有限,木柴体积大储能少,不适合储存,就优先使用掉。既节省了煤,又节省了空间。当然,木柴也需要少量储存,需要临时提高炉温,烧木柴速度最快,临时救急用得上。除非木柴不够烧,否则运来多少煤,就储存多少,以备不时之需。石油不适合当能量烧掉,污染坏境还浪费,就加工成锅炉需要的零件。如果木柴和石油富裕特别多怎么办?想储存,先变成最适合储存的煤。当然,变成煤,可能需要付出高额的转化费用。

聪明人已经明白了,对我们的身体来说,碳水化合物就是木柴,脂肪就是煤,蛋白质就是石油。碳水化合物的特点就是不适合储存。首先它能量密度低,4千卡/克。脂肪是9千卡/克。其次,储存碳水化合物,重量大,占地方,储量上不去。

我们的身体储存的碳水化合物的形式就是糖原。碳水化合物储存成糖原,需要额外储存大量水。1克糖原携带27克水。想象一下,我们不可能像储存脂肪那样储存糖原,否则身体太重,谁都受不了。而脂肪基本无水,脂肪分子合成,还能生成3分子水。但糖原也需要少量储存,高强度运动时,它动员比脂肪快的多。蛋白质是构成身体的重要物质,氧化供能太浪费。而且,蛋白质氧化需要排泄有毒的氮,污染体内环境。

同样,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想变成脂肪储存起来,但要额外付出很多能量。长期碳水化合物或蛋白质大量盈余的时候,身体才会把它们变成脂肪储存起来,否则还不如直接氧化掉更划算。进化让我们的身体特别精明,特别会算账。

说了这么多,实际上总结起来就一句话,低脂饮食是减肥饮食最重要的一条原则。同样的卡路里数,高脂食物比低脂食物更容易发胖。最不容易使人发胖的东西就是蛋白质。所以我总说,想减肥,实在饿了就喝点蛋白粉。蛋白质除了不容易转化成脂肪之外,还容易使人产生饱腹感。但蛋白质的摄入量要有所控制,每日的总蛋白摄入量不宜过多。

低脂饮食还有很多好处。比如混合膳时中的脂肪含量低时,人会自动减少食量。恐怕我们也有这样的感觉。低脂食物往往体积大,纤维含量高,容易产生饱腹感。口味清淡,可以适当抑制食欲。而且,很多试验也验证了这一点。Bell和Rolls的试验就发现,低脂饮食(25%的能量来自于脂肪)的女性,比高脂饮食(35%-45%脂肪),吃的明显要少。

Lissner等也做过类似的试验,给24个不吸烟的女大学生提供3种脂肪含量不同的饮食,允许受试者随意食用提供的食物。2周后发现,低脂饮食组的受试者吃得最少,高脂饮食组受试者吃得最多。每天相差了大约600千卡。体脂饮食组受试者平均减重约04公斤,高脂饮食组增重约03公斤。24名受试者都没有挨饿,有的减肥,有的却增加了体重。

少吃高脂肪食物,从保健的角度讲好处很多。即便从健美训练的角度来说,也大有好处。除了能够减脂之外,低脂饮食减少了热量,但几乎不影响糖原的储存,不会对我们的训练造成影响。低脂饮食,减少了饱和脂肪和一些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入,有助于减低体内的促炎症反应,让我们训练后恢复的更快。

当然,再次强调,也不是说高糖食物就能随便吃。这只是说,相对于糖类,脂类更容易让人发胖。

减肥期间有哪些可以敞开肚皮吃的食物?

首先,为什么说减肥难,首先减肥有着考验身体和考验心理的双面难度,注意饮食需要考验心理战斗,运动考验身体素质,二者缺一不可。

很多人减肥之所以会失败,原因就在于减肥不是一开始就能看到成绩的,甚至于前期反而会增重。

于是人们往往会觉得,我这么努力,又饿又累,结果体重反而增加了,我图了什么?我就算不这么辛苦折腾自己减肥体重也不过如此。

这便是减肥准备成功时设下的“陷阱”。

说起减肥,相信大家基本都研究过“吃什么”的问题,尤其晚餐距离睡觉时间最近,如果睡觉前吃不对,减肥基本是功亏一篑,哪怕你运动了很长时间,都不及吃错东西的功力强大。

所以我们聊一聊,减肥期间什么食物可以敞开了吃。

第一,西红柿也就是番茄。番茄含有丰富的果胶等食物纤维,不但让人容易有饱腹感,还能吸附体内多余的脂肪,并排出体外。另外番茄中有很多的维生素C、维生素B1、苹果酸、柠檬酸等营养成分,可以保持身体均衡营养。其次番茄独特的酸味和刺激胃液分泌,促进肠胃蠕动,以助脂肪燃烧。

第二,紫薯。紫薯的热量大约是70千卡/100克,比米饭的热量还要低,含有的碳水化合物也很低,低脂肪低热量的紫薯是很好的减肥食物。其次,紫薯中丰富的纤维素对清理肠道中的食物残渣、有害物质有很好的效果,可以改善肠胃环境,减少便秘问题的发生,便秘减少了也能对减肥有一定的效果。

第三,玉米。玉米具有减肥的效果,并且营养价值也十分丰富,所以完全可以替代主食。因为玉米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食后充填胃腔,需要较长时间来消化,使人容易产生饱腹感,便能减少热量的摄取。另外纤维素在肠内会吸引脂肪而随之排出体外,有助于减少脂肪积聚,从而达到瘦身的功效,对减肥有辅助作用!

第四,魔芋。魔芋生长在疏林下,是有益的碱性食品,对食用动物性酸性食品过多的人,搭配吃魔芋,可以达到食品酸、碱平衡。 100g魔芋的热量是20千卡。所以魔芋属于热量非常非常低的食物,并且魔芋的营养价值丰富,对于减肥的人来说适当的食用一些魔芋确实可以帮助减肥,此外,魔芋还具有水平降血糖、降血脂、降压、散毒、养颜、通脉、减肥、通便、开胃等多功能。

所以,减肥期间可以敞开吃很多健康美味的食物,伙伴们千万别节食坏身体哦~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www.hunlipic.com/meirong/1042796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06
下一篇2023-11-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