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前应该注意什么

印刷前应该注意什么,第1张

尺寸、页码是否正确,出血、版心尺寸是否符合要求。

文件内所用dpi是否达到印刷要求,的色彩是否调整过

文件内说明的间距是否统一,有单位的一定所有的说明都要加而且单位要统一(毫米、厘米、米等);说明的字不被压到了,也不要说明在中,特殊要求出外。

文件内文字在没有特殊情况下前后也要统一;段落文字最后一定要看是不是把文字都装完了的

任何情况下都不允许有RGB颜色出现,不然印刷时套色有可能套不准

如有工艺要求(如:烫金、烫银等)出片前要把要求工艺的部分删掉

有透镜的美工文字不能直接转曲,因为转曲后透镜效果就没有了,要处理见意用两种方法(1直接把用透镜的文字转成图,建议dpi在1200;2把没有转曲的文字复制一个在旁边,把原来那一个文字转了过后,在照着刚才复制的那个重新拉一个透镜)。

在段落文本里有段落绕图的,那周围的文字该对齐的一定要对齐

出片前要检查是否所有的文字都是显示出来的

做阴影效果时,在有底网的情况下切记要把阴影填成四色阴影

在出片前我们要仔细检查客户要求修改的改到没有,如果客户要求不是很清楚的情况下要多问一下其他的同事或打电话询问客户,在客户要求改的地方都改到的情况下,我们自己还要把整个文件都看一遍,把客户没有校到的明显错误给改过来

拼版的时候,要清楚是骑马订还是胶装。胶装、精装时留背脊一定要留对。

在给客户打样稿时把自己公司的名称、电话打上,客户看样后特别要求取消才取消

我们在处理时切记尽量不要伤到原图

机组式柔性版印刷机的若干印刷机组相互独立,并呈水平排列,通过一根共用的动力轴驱动,亦称水平排列式柔性版印刷机。

机组式柔性版印刷机具有很大的灵活性。由于每对墙板只支承一个印刷机组,机组式印刷机可以适k极宽幅面的承印物。由 于水平排列,即使印刷机所用承印物的幅面很窄,稳定性也能保证,得以小型化。由于各印刷机组相互独立,水平排列,机组式 柔性版印刷机的印刷机组数量实际上没有限制,而且还可以印刷 瓦楞纸等板型承印物。但由于卷筒料带在印刷机组之间的运行路 线较长,机组式印刷机一般要增加套准调节机构。其干燥效率高, 占地面积大。

在机组式柔性版印刷机的印刷机组前后,增加其它加工装置, 即可组成印刷加工生产线。如将薄膜生产机、印刷机、烫合装置、 裁切装置联机,可以组成完整的包装袋生产线;将印刷机、模切 装置等联机,可组成不干胶生产线。

卷筒料机组式柔性版印刷机多用于印刷不干胶等承印材料; 单张纸机组式柔性版印刷机多用于瓦楞纸等板型承印材料的印刷。柔性版印刷制版可以找胜辉制版

  印刷术是中国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四大发明之一,那么你了解印刷术吗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印刷术的 历史 传播过程,希望能帮到你。

  印刷术的历史传播

 中国是印刷技术的发明地,很多国家的印刷技术或是由中国传入,或是由于受到中国的影响而发展起来的。日本是在中国之后最早发展印刷技术的国家,公元8世纪日本就可以用雕版印佛经了。朝鲜的雕版印刷技术也是由中国传入的,高丽穆宗时(998~1009年)就开始印制经书。中国的雕版印刷技术经中亚传到波斯,大约14世纪由波斯传到埃及。波斯实际上成了中国印刷技术西传的中转站,14世纪末欧洲才出现用木版雕印的纸牌、圣象和学生用的拉丁文课本。中国的木活字技术大约14世纪传入朝鲜、日本。朝鲜人民在木活字的基础上创制了铜活字。

 中国的活字印刷技术由新疆经波斯、埃及传入欧洲。1450年前后,德国美因兹的谷腾堡受中国活字印刷的影响,用合金制成了拼音文字的活字,用来印刷书籍。根据他从葡萄酒压榨机改进的机器设计,古登堡开发了使用凸起的活字,从一开始就使用油性墨。

 印刷技术传到欧洲,加速了欧洲社会发展的进程,它为文艺复兴的出现提供了条件。马克思把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的发明称为“是资产阶级发展的必要前提”。中国人发明的印刷技术为现代社会的建立提供了必要前提。

印刷术的起源

 毛笔和墨的发明,使得读书人不仅能读书还能书写,不必像刀笔时代那样需要一个刻写匠随时侍候,而且更方便记录自己的思想。春秋以前,中国历史上虽然不乏大 政治 家、大思想家,但没有一人亲自著书,原因就在这里。

 秦朝蒙恬发明用石灰水浸毛而去除毛表面的斥水物质的方法,促使毛笔的制作技术最终定型,毛笔才真正成为书写工具。至此,古人找到了书写流利、省时省力的书写方法,使书写不再是一件苦差事,有闲阶层的人们闲暇之余也会写上几笔,以消磨时间,并且力图写得漂亮,甚至互相比试以搏一笑,这样也就开创了 书法 艺术的先河。秦朝的李斯是有史以来第一位大 书法家 ,正说明了笔墨技术的成熟。

 汉字结构复杂,每个人写的字都会不同,有的秀丽美观,有的粗鄙丑陋,促使人们追求书法艺术。提高书法技能的重要途径是模仿好的 书法作品 ,但是写字好的人,一般都是书吏之类,其大部分作品一般是政府 公文 ,一般人很难见到。古代盛行石碑刻文,找写字好的人写成底文再由石匠刻出,是人们练习写字的最好模本。石碑笨重,不能带回家中继续模仿。

 西汉晚期已出现纸张,但那时的纸张纤维粗糙,着墨性能差,主要是代替布用作包裹、衬垫之物,也有偶尔在包装纸上写字记事的现象,如悬泉(或者是居延)遗址发现写有药名的纸张。造纸技术先是借鉴中国早已成熟的缫丝技术,把纤维物质浸于水捣碎以分散纤维,将碎纤维捞出摊凉而成,纤维粗、纸质厚,书写性能差,未能广泛用作书写材料。东汉和帝时的蔡伦改革造纸法,制出薄而均匀、纤维细密的新型纸,大大提高了纸的书写性能,纸的主要用途才被转向书写。

 纸张薄而软,使得书法练习者们想出仿照印章盖印拓印碑文方法,带回家模仿,即拓片方式。纸的发明,使拓印成为可能,使每个书吏都能练就一手好字,也造就了 三国 及晋代大批书法家的出现。西文字母文字结构简单、字母数量少而且用硬笔书写,可以写得很花哨,但无艺术可言。人们写好几十个字母后,就可以大量写字,没有拓片模仿他人字迹的需求,纸能写字就行了,没有对造纸术的需求,所以西方人没有发明造纸术的社会基础。

 科举制度,萌发于南北朝,开始于唐朝, 随着科举制度的兴起,传播好的文章的要求又在社会上出现,专业抄书匠们为了大量复制好文章,仿照拓片技术大量复印,后又结合印章阳文反书法,创制雕版印刷术。其出现的年代大约在盛唐至中唐之间,盛行于北宋,最后由布衣毕升发明泥活字而成熟。

 至今在政府 公务员 中还流传着这样的说法:“写的一手好字,写的一手好文章”是公务员(即古代的书吏)的两大基本技能。写出好字,写出好文章,是中国汉字的特点,中国历史上某些政治制度 决定 的,与完善实用的书写体系一脉相承,所有这些都是西方历史上所没有的,因而决定了造纸术和印刷术只能产生在中国!

印刷术的简介

 印刷术发明之前, 文化 的传播主要靠手抄的书籍。手抄费时、费事,又容易抄错、抄漏,既阻碍了文化的发展,又给文化的传播带来不应有的损失。印章和石刻给印刷术提供了直接的 经验 性的启示,用纸在石碑上墨拓的方法,直接为雕版印刷指明了方向。中国的印刷术经过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两个阶段的发展,给人类的发展献上了一份厚礼。印刷术的特点是方便灵活、省时、省力,是古代印刷术的重大突破。

 中国的印刷术,源远流长,传播广远。它是汉文化的重要组成;它随汉文化的诞生萌芽,随汉文化的发展演进。如果从其源头算起,迄今已经历了源头、古代、近代、当代四个历史时期,长达五千余年的发展历程。早期,汉族人民为了记载事件、传播经验和知识,创造了早期的文字符号,并寻求记载这些字符的媒介。由于受当时生产手段的限制,人们只能用 自然 物体来记载文字符号。例如,把文字刻、写在岩壁、树叶、兽骨、石块、树皮等自然材料上。由于记载文字的材料十分昂贵,因此,只能将重要事件做简要记载。大多数人的经验,只能靠口头进行传播,这严重影响着 社会文化 的发展。

1 关于版画的基本知识

2 2018高考历史知识框架

3 抗日题材的木刻版画 作为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的印刷术的

4 发明印刷术的故事

没区别

版本,就决定了印刷品的内容、样式等。

N次,指的是批次印刷的数量,比如,一月份印刷一次,印刷了3000本,到了二月份,3000本用完了,所以印刷第二次,内容、样式是一样的。

楼主所讲的版本,都是06年1月第1版的,所以,内容、样式等都是一样的。

应该理解为:

版本是一样的,只是在07年7月前已经印刷了相同的版次,共印刷了14次,所以,07年的7月是第15次印刷;然后在08年1月前又印刷了N多次,到了08年1月份已经是第37此重复印刷

题外话:

1,如果这个是书籍,貌似还蛮畅销,常常缺货,印刷了这么多次;

2,“开”是大小的概念,16开相当于A4纸的大小。

  印刷车间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

  在胶印中,很多因素会影响你的印刷品质,除了机器本身外,还有承印物,油墨以及外部因素如空气湿度,车间温度等而根本原因并不是马上就反映出来,通常它经过一段时间后才会由诸多可能因素中过滤出真正的原因

  一纸张表面静电

  印刷操作员经常遇见的问题,承印物由于表面静电的原因而粘在一起,从而导致双张或多张同时被飞达吸咀吸起而造成飞达停顿静电是由于承印物表面电子不足(正电荷)或电子过多(负电荷)而产生的在纸张的加工处理及运输过程中,由于环境空气干燥以及纸张含水量低,很容易产生静电因此纸张应存储在相对湿度为40%-42%的环境里

  解决措施:

  1纸张含湿量应控制在45%-55%之间,静电会因含湿量的增大而减弱及至消失

  2印刷车间需安装空调,相对湿度应控制在50%-55%之间,特别是在较冷的季节,以及有供暖的厂房里,空气中的湿度会因空调制热而骤降

  3防静电设备如静电棒及静电吹风,可以有效削弱静电,而一些加湿设备则可以提高空气的导电率,从而防止电子在纸张上聚集

  二纸张起皱

  在印刷过程中,由于空调不足,堆纸不平整或因纸边起浪及静电等,会导致纸张起皱飞达及纸张传送的设定不正确也会导致纸张起皱问题,为确保纸张在印刷过程中保持平整,在运输及存储过程中应保持合适的空调环境,纸张对湿度变化非常敏感,这就好似为何要维持温度在20~22℃,湿度在50%-55%的环境中存储和运输纸张的原因

  纸张起皱也可能是由于机器设定不当(如飞达设定)引起,在这些原因中,前规的不正确设定,边规的拉力太大,压纸板压得太重或前缘吹风太强,压印滚筒上方吹风设定不当等,都是导致起皱的因素,另外,咬牙交接不良或咬牙垫太脏,印刷压力太重或左右不匀都会导致纸张起皱

  解决措施:

  1尽量选择优质的平坦纸张,

  2正确检查及调整前规,

  3正确检查及调整边规,

  4压纸板不能设定太低,

  5减小输纸板前缘吹风,

  6仔细调整传纸压风,

  7特别留意纸张进入咬牙横向位置,

  8检查,清洁并正确调节咬牙

  三剥皮

  由于纸张表面涂料连接强度差,印刷中纸张表面会局部剥落,从而发生揭皮,进而污染及损坏橡皮布,因此需要频繁清洗及更换橡皮,导致印刷效率与质量下降同时,剥皮也是橡皮布表面失去弹性的主要原因

  解决措施:

  1使用稍软的油墨,

  2降低油墨的粘度(加调墨油),

  3设定印刷机在正确状态下运转,

  4稍提升墨棍温度(恒温系统),

  5降低印刷速度,这可以减小剥离力,

  6选择释放特性好的橡皮布,

  7选择优质纸张

  四乳化

  油墨和润版液混合,润版液以微小颗粒均匀散布在油墨中形成乳化当油墨里的含水量达到20%左右时,形成最合适印刷的”稳定”乳化状态如含水量过高或润版液PH植太低,就会导致油墨产生不同的乳化,合成墨,金属墨,荧光墨比一般墨对含水量及pH值更要敏感,已经乳化的油墨会造成干燥时间加长,同时增加背印的风险

  解决措施

  1正确设定水墨平衡并在整个过程中持续监控,

  2油墨已乳化时,应考虑清洗墨棍并依正确水墨比例重新打墨,

  3检查润版液并按时更换(理想润版液: 原水硬度:8~12°dH, PH值:48~55, 温度:10℃~15℃),

  4如使用海德堡连续式酒精系统,应采用水墨分离印刷,或使用墨辊吹风,除去过多水量,

  5尽量避免频繁的预/后润版,以免墨辊积存过多水量,特别是在开印校色阶段,

  6正确调整水墨辊,

  7印刷小墨位时,版面增加额度外墨条有助于水墨平衡

  五鬼影

  印品本身上的阴/阳图案在圆周方向形成自己的阳/阴影子,称为鬼影

  鬼影是由于版面印纹连续通过多支靠版墨辊在版面形成类似影像空缺或墨量堆积现象,墨辊变硬或调整不正确以及色浓度淡的油墨都会加重鬼影,良好的水墨平衡及尽量减少用水量可以减轻鬼影的影响

  解决措施

  1保养墨辊时,用合适的洗剂,每周用清洁膏清除墨辊表面沉积物以及恢复墨辊特性,

  2根据说明书调整墨辊压力并定期检查,

  3更换旧墨辊,胶辊表面会因干墨而变硬发亮,同时加快磨损,

  4墨辊串动量设定在最大位置,

  5让靠版墨辊可横向串动,

  6调节串动启始时间,

  7减少润版液用量,

  8使用高浓度油墨,

  9打开水辊差动去墨皮装置,

  10尝试印版掉头印刷(或印前掉头出版)

  六印纹发花

  所谓印纹不实,是指印刷品表面出现像云状一样不平滑这是由于纸张表面不平导致吸收油墨不均而引起,若纸张表面有斑点,或涂布不匀而形成云雾状的表面,那么油墨只会被部分吸收,在四色印刷中,此种情形会在各色橡皮上呈现出来,要确认是否是纸张原因,只需观察后续橡皮上之图案是否与纸张表面状态吻合,这可通过用光照射纸张背面或用UV光照射正面来观察判断,另外,油墨在纸张表面的吸收特性,也可通过特殊的”刮涂测试油墨”来确认

  解决措施

  如果确定是纸张因素,只有更换另外一种表面较平整的代用纸张

  七横纹起杠

  在印刷品图像表面出现轴向(水平方向)浅色的或深色的条痕称为起杠水平起杠产生的

  原因很多,除了设备调节不当外,加网方式也是一个原因,此外,橡皮上堆积的喷粉或纸粉,

  印版或橡皮不良或损坏,油墨或润版液的供应甚至油墨的质量都可以引生起杠问题,机器

  本身状态也可能引起起杠,如水墨辊的排列及调整不良,滚筒衬垫不当(压力太大)等,而可

  横动的靠版墨辊往往也会在版面引起类似的横纹起杠

  解决措施:

  1每周用合适的清洁膏处理及恢复橡皮辊表面状态,去除表面沉积物,

  2正确调节水墨辊压力,并定期检查保养,

  3更换变硬以及表面镜化,磨损的胶辊,

  4仔细调节靠版墨辊,

  5串水棍保持干净及亲水性,

  6滚筒轴承应保持在良好工作状态,

  7正确润滑滚筒轴承,

  8尽量调轻靠版辊对版面的压力,以减小撞击,

  9肩体保持干净无油,

  10滚筒衬垫纸必须清洁,尺寸裁切适合并安装正确,

  11版筒与橡皮筒之间压力应设在01mm到最大013mm之间,

  12用尽量小的印刷压力印刷

  八串墨

  前一单元较暗色油墨经由下一组橡皮布及印版传到后续较浅色的墨路甚至墨槽里,使该色变暗,称为串色

  在湿压湿的印刷方式中,前后油墨的粘度必须适当匹配,否则前面深色油墨会串入后续浅色墨路里

  解决措施

  1换另一种不同类型的墨,

  2安排较浅色墨先印,

  3选择小墨量先,大墨量后的色序印刷,

  4加大浅色墨组的供水量或供墨量

  九阶调变淡

  在印刷中,半色调网点比原稿(菲林,印版)上的网点小,称为阶调变淡

  这种现象有可能在印前就已发生,同时也可能由印刷过程中印版磨损导致

  1印版的自然磨损,

  2橡皮上堆积纸毛,纸粉,

  3不适合的印版清洁剂,

  4PH值太低(过酸)导致网点边缘腐蚀,

  5异丙醇添加太多浸蚀墨膜,

  6挥发过快的洗剂也会损伤印版

  解决措施

  1使用性能好的印版,

  2清洁印版时使用合适和认可的洗剂,

  3避免使用含有研磨剂(碳酸钙)的喷粉,

  4按要求配置润版液(原水硬度: 原水硬度:8~12°dH, PH值:48~55, 温度:10℃~15℃),

  十阶调变深

  印刷品半色调网点比原稿(菲林,印版)大,称为阶调变深为了衡量阶调变深的程度,需要利用一个该颜色的实地色块以及一个定义好的网点区块来比较调子变深可能在印前处理阶段即已发生尽管网点扩大在平版印刷中不可避免,但也不可以超过某一定值阶调变深程度主要由以下印刷决定:油墨种类及用量,墨辊系统温度,承印物表面特性,橡皮布的释放特性,润版液质量及水斗液的用量等

  解决办法

  1选择熟悉的油墨系列,尽量不要用油墨添加剂,在标准密度范围内印刷,

  2四色印刷时,应考虑黑版会比其他色版有额外2%的网点扩大值,

  3选择优质且性能稳定的黑墨,

  4墨辊系统温度宜设定在27~30℃,

  5印刷过程中尽量避免更换不同性能的承印物,

  6版筒与橡皮筒之间压力应严格要求在01-013mm之间,

  7印刷压力应根据承印物表面状态设定,避免压力过大,

  8尽量使用同一种橡皮布,

  9尽量使用经认证的清洗剂,

  10新橡皮安装后应用清水洗去表面的滑石粉保护层,

  11新橡皮布使用一段时间后应经过再绷紧的过程,

  12控制水量略过于脏底点并精确维持此状态的水墨平衡,

  13使用目视检查75%左右半色调色块变化情况

  十一蠕印

  印刷品网点几何形状的改变,称为蠕印,蠕印会导致网点由圆形变为椭圆形,从而引起印品色彩变化

  蠕印主要有两种情形,一种是印刷方向(圆周方向)的网点变形,另一种是滚筒轴向(左右)的变形此种可能由印版,橡皮布,滚筒及承印物综合引起的故障情形会导致印刷质量的降低

  解决措施

  1用尽量小的压力印刷,

  2正确加装衬垫(用衬垫测量仪),

  3仔细安装橡皮布,并用扭力扳手绷紧,

  4按正确方向安装橡皮布,

  5清洁咬牙,若有必要,定期调节咬牙咬力

  十二干燥太慢

  油墨干燥太慢,导致印后加工过程或运输中油墨脱色或印品粘花

  油墨,添加剂,润版液的相互作用会影响印刷品的干燥时间如润版液PH值小于47,干燥时间会延长,同样,不合适的添加剂,太低的纸堆温度,油墨的过渡乳化等都会影响干燥通常,印刷墨膜愈厚,干燥时间愈长

  解决措施

  1选择最佳匹配的油墨和纸张(咨询厂商),

  2PH值不能低于47,

  3避免油墨的乳化,

  4润版液添加剂应按供应商要求的比例添加,

  5印刷较小墨位时,在版面上加印色带,

  6避免高墨膜厚度印刷(选择高浓度油墨),

  7用红外线烘干,

  8采用连线水性上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www.hunlipic.com/meirong/1038383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04
下一篇2023-11-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