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鸡养殖技术

火鸡养殖技术,第1张

火鸡的养殖技术如下:

1、个体选择

作种用雄火鸡应选择具有健壮无病、体型高大、雄性较强、活泼、羽毛发亮、腿粗而直;种用雌火鸡选择健康无病、性情温顺、背平尾直、胸宽体大、羽毛和肉髯颤色鲜艳的。

种鸡用一段时期要更换,提纯复壮,及时淘汰劣种,选留良种。种用母火鸡利用年限为2年,雄火鸡则可利用3—4年。

2、配种与产蛋

雌火鸡从34周龄开始进入第一个产蛋周期,产蛋期在每年的3—9月,每产10—15枚左右即自行孵化。每年产蛋4—6个周期,每个周期产蛋14—20枚,最多28枚。

火鸡多为自然交配,应防近亲交配,种火鸡在自然交配时,由于雌雄在体重上差别大,常使雌火鸡受到损伤,因而导致雌火鸡的繁殖率低,降低经济效益。

因此,可采用人工授精方法来解决这一矛盾,同时种公鸡的饲养比例,可由自然交配的1:4—5提高到1:30,而且可使饲养费用大幅度降低。

火鸡自然交配要在雌火鸡产蛋前及时让其交配,在产蛋期间,应将雄火鸡隔开单独饲养,以免其对雌火鸡骚扰过度,影响雌火鸡产蛋。同时,在配种前要将雄火鸡尖利的脚爪修剪平滑,以免踏伤雌火鸡,影响雌火鸡产蛋和抱窝。

3、种蛋孵化

自然孵化:雌火鸡的抱窝性极强,农户少量繁殖火鸡种蛋可由雌火鸡或本地抱蛋母鸡进行自然孵化,方法是用竹箩筐造窝给雌火鸡抱蛋孵化。箩筐内垫上禾草,约20—30厘米厚,然后放入种蛋。雌火鸡抱种蛋一般放14—18枚。

雌火鸡抱蛋时喜在光线暗淡、隐蔽、僻静的地方,抱窝期间需将雄火鸡隔离饲养,以防骚扰抱蛋母鸡。每抱窝2天应让它离窝沙搭,采食和饮水。

人工孵化:在大规模饲养繁殖火鸡时用应采用人工孵化法。火鸡种蛋进行人工孵化要对种蛋进行选择,然后将种蛋放入孵化器内,孵化温度第1天至第25天为37℃,相对湿度为56%,孵化器达到要求后,气孔全部打开。

孵化第1天至第16天,每隔2小时用人工转蛋1次,第17天至第25天可以自动转蛋或人工转蛋,每小时1次,孵化至第8、20、25天各进行验蛋1次,检查胚胎的发育情况,除去无精蛋和死胚蛋。孵化到第25天时,把孵蛋移入事先消毒好的出雏机。

第26天至28天出雏机温度为365℃,相对湿温度为776%。为了提高出雏机的湿度,可在机内挂湿布。出雏时,每隔2小时向蛋面喷洒40—60℃温水,有利于雏火鸡的破壳和增强其活力,提高孵化率。

扩展资料

火鸡具有良好的营养价值和文化内涵:

1、火鸡肉鲜嫩爽口,野味极浓,瘦肉率高,蛋白质含量丰富,胆固醇低、脂肪少。蛋白质含量高达305%,而且富含多种氨基酸,特别是蛋氨酸和赖氨酸都高于其它肉禽,维生素E和B族维生素也含量丰富,具有提高人体免疫力和抗衰老等神奇功效。

2、火鸡象征着感恩和团结。传说养火鸡可消除火灾,俗称“火鸡”。感恩节是西方国家的传统节日,届时放假三天,合家团聚。在节日宴会上,有一道必不可少的特色名菜:“烤火鸡”。

感恩节吃火鸡的历史已经有近四百年了。由于感恩节是每年11月第四周的星期四。已经非常接近圣诞节这个一年中的大节日。而圣诞节正是感恩耶稣降临的日子。因此,象征感恩的火鸡大餐便延伸到了圣诞节。

-火鸡

与其他动物相比家禽利用粗纤维能力较差,紫花苜蓿用于家禽主要是作为蛋白质和维生素的补充料,所以应选用质量优良的苜蓿产品用于家禽生产。 1 .放牧 苜蓿单播主要作青刈、调制干草或青贮等,与禾本科牧草混种不仅可调制苜蓿产品,也可以用于家禽放牧,是良好的蛋白质和维生素来源。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家禽产品的质量要求也在提高,放牧不仅可以使生长家禽体质健壮,增重加快,而且明显改变肉禽的肉质、产蛋禽蛋黄颜色,提高人们的适口性,提高商品价值。在草地放牧家禽既节药粮食,又增加收入,是小型禽场和专业户致富的一条好门路。放牧时应注意,在紫花苜蓿幼嫩时,不耐践踏,不宜放牧,另外在雨后和有露水时,禁止放牧。 2 .青饲 紫花苜蓿用于家禽青饲应掌握好收割的最佳时期,即现蕾期,喂鸡时应注意用上部的嫩茎叶,庭院养禽可以用大量的苜蓿再补加些高能量饲料和矿物质饲料,可以达到中等以上的生产水平,很少发生营养缺乏症。饲喂方法可以切碎后让家禽自由啄食,也可以打浆拌入料内喂。由于苜蓿含水多,体积大,所以使家禽采食量受到一定限制,生产水平会受到一定影响,但苜蓿中含有未知促生长因子,含有丰富的叶黄素,叶绿素和胡萝卜素等,可使家禽喙、脚爪、皮肤和蛋**泽鲜黄,提高了商品价值。 3 .在日粮中添加干草粉 苜蓿粉是家禽良好的维生素和蛋白质补充饲料,可供给胡萝卜素、维生素 K 、 B 2 和其他 B 族维生素、**素以及优良的蛋白质等。苜蓿干草粉的维生素 D 不能被家禽很好的利用,人工干草粉 D 很少,应注意 D 3 的补充。用紫花苜蓿干草粉应用于家禽日粮,在饲料工业中较普遍,但应选用优质 1 级草粉,即粗蛋白大于或等于 18% ,粗纤维小于 25% 。何欣等( 2001 报道),在产蛋鸡日粮中用 5% 的苜蓿粉替代等量的麸皮,结果苜蓿粉对蛋黄着色有极显著作用,而对蛋鸡生产性能及蛋壳品质无影响。紫花苜蓿在各种家禽饲料中添加量见表 1 。为控制体重和出于着色的需要,一般种鸡的育成阶段、蛋鸭、蛋鸡、火鸡和肉种鸡的育成阶段和产蛋阶段,紫花苜蓿的添加量一般较多。 表1 紫花苜蓿在家禽饲料中的添加量 家禽品种 阶段 苜蓿添加量( % ) 蛋用鸡 0~6 周 7 周 ~ 产蛋期 10~25 20~50 肉种鸡 0~6 周 7~20 周 产蛋期 25~60 40~70 30~50 肉仔鸡 全程 15~20 火鸡 育肥 育肥、产蛋期 25 50~250 蛋用鸭 育成 产蛋 20~40 30~50 肉用鸭 前期 后期 20~50 20 鹌鹑 全程 20

一、防寒保温

温度变化对鸡产蛋影响非常大,鸡产蛋期最适宜的温度为14~16℃,不能低于5℃,如果低于5℃,鸡的产蛋率就会明显下降,低于0℃,就要停止产蛋。因此,在冬季来临前,鸡舍要及时采取防寒保温措施,堵严缝洞,地面铺上垫草,以提高舍温。

冬季天冷,鸡不爱活动,要设置活动场所,并有防风、防雨、防雪设备。放鸡运动前要先开气窗,匀温通气后再将鸡放出。天冷时要迟放早收。场地有雪要及时扫除清理。

二、增加光照

产鸡每天需要12~14小时光照方能正常产蛋。在冬季自然光照比较少的条件下,除了白天让鸡晒太阳以外,要使用电灯进行人工补充光照。人工光照早晚都可以进行,光照不需太强,灯泡度数视鸡舍大小而定。如能用灯罩聚光,效果更好。开灯要定时,中间不要间断,水和食应放在灯下,以吸引鸡向灯光聚拢。

三、用白酒拌料饲喂

每公斤饲料中加入60度左右的白酒30~40克,拌匀后饲喂,可使土鸡的产蛋率提高18%左右,同时还能增强其抗病能力。

四、饲料多样化

鸡的精饲料应以玉米、高粱、麸皮等为主,青饲料应以胡萝卜、白菜、菠菜等为主。鸡产蛋期还要喂些豆饼、玉米面、贝壳粉、鱼骨粉等蛋白和矿物质饲料,并且每天保证充足的饮水。

五、充分利用饲料添加剂

饲料中添加005%的氯化胆碱、015%的蛋氨酸以及适量的天然酵母素能提高产蛋率3%左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www.hunlipic.com/meirong/1037800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04
下一篇2023-11-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