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戒怎么看大小?

钻戒怎么看大小?,第1张

钻石重量以克拉(又称卡)计算。1克拉=200毫克=02克。

一克拉分为一百份,每一份称为 一分。075克拉又称为75分,002克拉为2分。在其它条件近似的情况下,随着钻石重量的增大,其价值呈几何级数增长;

重量相同的钻石,会因色泽、 净度、切工的不同而价值相差甚远。在每一种不同的大小和形状中,都能找到品质优良的钻石,最重要的是找一颗大小适合而式样又让你喜欢的钻石。

1、净度

钻石的净度通常使用10倍放大镜对钻石内部、表面瑕疵及其对光彩影响程度对未镶嵌钻石的净度级 别进行分级,按中国国检的标准细分为LC、VVS1、VVS2、VS1、VS2、SI1、SI2、P1、P2、P3共10个级别。

已镶嵌钻石划分为极好、 很好、好、较好,一般5个级别。P级钻又称为I级钻。P级钻以下一般不作为宝石用钻,所以一般只分到P级,不再分P1/P2/P3。

2、色泽

钻石有多种天然色泽,由珍贵的无色(切磨后白色),罕见的浅蓝、粉红到常见的微黄不等。愈是透明无色,白色愈是能穿透,经折射和色散后更是缤纷多彩。

钻石色泽分级是在专业实验室的分级环境中,由技术人员将待分级钻石与标准色泽比色石反复对比而确定。

最白的钻石定为D集(即从Diamond的第一个字母开始)。钻石色泽共分为11个级别,依次分别为:D、E、F、G、H、I、J、K、L、M、N。

3、切工

钻石的切工是指它的切磨比率的精确性和修饰完工后的完美性而言。好的切工应尽可能的体现钻石的亮度和火彩,并且尽量保持原石重量。GIA的切工等级从高到低分为 ID(标准)、EX(优)、VG(很好)G(好),

中国国检分为:EX(优)、VG (很好)、G(好)。最好的切工当属“八心八箭”,它是采用了世界顶级的丘比特式切割,是CEMNI千年专属独创的钻石切工。完美对称的八颗心和八支箭,精确无瑕的切工令人惊叹。

所以在中国,普通人一般看重量的大小来衡量钻石价值。实际上不科学。因为中国比较流行小钻。因此, 比较流行的概念是优质光彩钻石。优质光彩的钻石一般是把握4C的三个原则:净度(Clarity)、色泽(Colour)、切工(Cut),并且三个标准要同时达到一定的标准。

一颗钻石的终端销售(钻戒)价格通常是成品出厂价的3~4倍,也就是说,流通领域加价率高达200%~300%,一些较为知名的品牌则要400%~500%,甚至更高。

扩展资料

钻石重量的由来—— 克拉的历史:

一,秤量体积小且珍贵的钻石,需要有非常精微又一致的重量单位。早期的珠宝商大多采用体积相当、重量较能一致的植物种子做为秤量的单位。

最早采用者为麦穗及稻子豆carobseed。麦穗为粮食的一种,其重量整齐一致,今日所采用的珍珠格令pearlgrain、金衡格令、常衡制及药剂用衡量法等度量单位,皆由麦穗推衍而来。

二,稻子豆树或称刺槐木,所结的豆子,直到今日仍是重要的家禽、家畜饲料及香料原料。商人利用此豆做为秤量的单位,今日之公制克拉即由此衍生而来的。

三,克拉重量在20世纪初才经统一标准化。

参考资料来源     -钻戒

一、热导仪

热导仪(Thermal Conductometer)是根据宝石的热导率而设计的宝石鉴定仪器。室温下物质热能的传递主要是传导。而不同珠宝玉石传导热的性能不同(表1-4-12),通常金属的热导率大于晶体(非金属),也大于非晶体。每种物质的热导率,即每秒钟通过一定厚度物体的热量是常数,因此,测定珠宝玉石的热导率或利用热导率的相对大小,可辅助鉴定宝石。

表1-4-12 常见宝石的热导率

1结构和工作原理

热导仪又称钻石笔(Diamond Probe),由热探针、电源、放大器和输出装置等组成。输出装置显示测试结果,有表头、信号灯或鸣叫器等不同类型。图1-4-65、图1-4-66所示为Diamond SelectorⅡ型热导仪。仪器工作时电热元件把热敏探头加热至一定温度,探头伸向机外的尖端与宝石表面接触时,热量传递给宝石,探头的温度发生变化(降低),样品的导热性能越好,温度变化就越大,产生的信号通过检测电路放大输出,显示测试结果。

图1-4-65 热导仪的结构图

图1-4-66 热导仪实物及参数选择

2热导仪的操作步骤

打开热导仪开关,预热。将清洗后的样品置于样品台上,根据室温和样品的大小选择打开发光二极管亮灯的个数。表1-4-13为仪器上可供选择的参数。然后用热导仪探头垂直接触样品,根据鸣响声及指示灯灯亮的格度或速度,判断宝石的热导率高低。

表1-4-13 Diamond SelectorII参数表

3热导仪的用途

1)检测钻石及其仿制品:由于钻石的热导率很高,用热导仪测试时会听到蜂鸣声,而其他的钻石仿制品则无此现象或热导率较低(合成碳硅石除外)。

2)区分相似宝石:在宝石中,除了钻石和合成碳硅石的热导率较高外,其次是刚玉类宝石,因此可以借助热导仪区别刚玉和与其相似宝石。如蓝宝石与坦桑石、尖晶石、水晶等就可用热导仪区别。

4注意事项

待测宝石表面应干净、干燥,测试时,探针必须和测试面垂直,不可用力过猛。要保持室温的稳定,室内的空气对流小,且测定时不要靠近热针呼吸。测试完毕后,要立即关闭开关,并将探头擦拭干净,盖上防护罩。

二、电导仪

1结构和原理

电导仪(Electron Conductance Meter)主要由伏特计、可动电极、金属盘电极和夹子组成。电导仪是根据宝石的导电性设计的,用以区分天然蓝色钻石和改色钻石。天然蓝色钻石(Ⅱb型)因含微量的硼(B)元素而具有导电性,为半导体。而改色蓝色钻石是由于辐照产生的色心致色,不导电。

电导仪是宝石鉴定中的一种辅助鉴定手段,不可单独使用。

2使用方法

将宝石样品放在金属盘电极上(若为已镶嵌宝石,则可放在夹子上),用可动电极触及宝石样品,观察伏特计指针的反应:若为天然蓝色钻石,则指针偏转显示电压;若为辐照处理的蓝色钻石,则指针无反应。

三、590型无色合成碳硅石/钻石测试仪

为了鉴别无色—浅**系列的钻石和合成碳硅石,最近美国C3公司推出了“Tester Model590”检测仪(图1-4-67),但该种仪器不能用来鉴别彩钻和有色合成碳硅石。

图1-4-67 590型无色合成碳硅石/钻石测试仪

1设计原理及结构

无色—浅**系列的钻石不吸收紫外光,即可被长波紫外光透过。而合成碳硅石对紫外光有强烈的吸收。“Tester Model590”检测仪就是利用钻石和合成碳硅石对长波紫外光的吸收差异而设计的。

该仪器上装有接收紫外光的细光纤管,并有声响及指示灯装置。

2使用方法

本仪器使用前应首先用热导仪及其他检测方法,剔除合成碳硅石之外的钻石仿制品。然后进行如下测试:打开仪器电源,将清洗后的待测宝石的台面平放紧贴探测器(图1-4-67),观察指示灯是否闪亮。若钻石为无色—浅**系列,当长波紫外灯的光线射向钻石时,光从钻石台面进入其内部后,经折射、内反射,又回到台面上,进入接收器,发出声响,并使绿灯闪亮;若为合成碳硅石,则因进入晶体内部的长波紫外光线被吸收,无紫外光线折射回来,即无紫外光线进入接收器,因而无声响,指示灯不闪亮。

3注意事项

该仪器要配合热导仪使用。使用时须在正常温度、湿度下进行,不得储存在有化学品的地方。要使探头保持清洁,不用时,盖住测试口以保护探头。

四、反射仪

在宝石鉴定中利用反射仪测试折射率超出标准折射仪读数的宝石的近似折射率。图1-4-69和图1-4-70为各种不同的反射仪。

1设计原理

根据宝石的折射率,换算出其反射率,测量从宝石表面返回的光量。宝石的反射率与折射率的关系如下:

反射率=反射光线的强度/入射光线的强度=(RI1-RI2)2/(RI1+RI2)2式中:RI1为宝石的折射率;RI2为周围介质的折射率。空气的折射率为1。

根据宝石的折射率,可依反射率公式计算出其反射率。由于宝石的折射率有一定的变化范围,因此其反射率也存在一定变化范围(表1-4-14)。

表1-4-14 常见宝石的折射率(RI)与反射率(R)

图1-4-68 反射仪的工作原理

2结构和使用方法

反射仪的右上角(或下半部)有一个圆形测光孔,孔内构造如图1-4-68所示,其内部主要由发光二极管、光电接收器组成。

测试时将宝石抛光良好的台面对准测光孔,盖好遮光罩,打开开关。仪器通电后二极管发出红外光,以大约7°~10°的入射角射到宝石台面上,经台面反射后射入光电管的接收器。接收器的光电管产生光电流,所产生的电流大小与从宝石台面反射回的光强度成正比。光电流传到反射仪的仪表显示器中,通过指针偏转所指的刻度,即可知道所测宝石的品种。

图1-4-69 台式反射仪

图1-4-70 台式反射和热导仪混合型

3操作步骤

清洗宝石,将宝石抛光台面平扣在仪器的出光口上,罩上黑色罩子(不要漏光)。按下测量按钮,读出所测量数字,根据结果查阅有关数据进行解读。

4注意事项

反射仪的精度不如折射仪,对于折射率低于178的宝石,尽量利用折射仪测量。所测样品需洁净并有抛光良好的平面,且大于测试孔,否则接收不到信号或导致读数过低。此外,样品内部的包体的反光可导致读数出现偏差。每个样品应多选几个方向测试,以保证结论的准确性。可将热导仪和反射仪结合使用。

五、硬度测试

硬度测试(HardnessTest)属破坏性鉴定法,必须谨慎使用。在宝石鉴定中,测试硬度的常用工具有硬度笔和硬度板。需选择不起眼的地方小心谨慎地测试,常作为辅助的手段。

1标准硬度笔

宝石标准硬度计是将摩氏硬度1~10的标准矿物的碎片镶嵌在金属笔尖上制成的。其测试方法为:选择待测宝石不起眼的地方作为测试部位,将硬度笔垂直宝石待测面,小心划一小道(2~4mm),清理干净待测表面,用放大镜观察:若被测样品表面光滑如初,则Hm宝石>Hm硬度笔,若被测表面有划痕,则Hm宝石≤Hm硬度笔,需选用硬度低一号的硬度板进一步测试。相同硬度的宝石可以互相刻划动。

2标准硬度板

标准硬度板是用摩氏硬度6~9的4种矿物小方块正面抛光并镶嵌在同一块金属板(或塑料板)上制成。测试方法为:将硬度板擦净,用放大镜在硬度为6的硬度板上寻找一个平坦无划痕的部位,将待测宝石样品不显眼的部位(如腰部)与硬度板选定的部位紧贴,并稍用力移动2mm左右。然后用放大镜观察:若硬度板上有擦痕,则Hm宝石≥Hm硬度板,可进一步选择硬度为7的硬度板再测试;若硬板上无擦痕,则Hm宝石<Hm硬度板,需选用硬度低一号的硬度板进一步测试。

3注意事项

硬度测试属于破坏性测试,主要用于宝石原料、半透明—不透明的素面宝石底部或玉雕的检测。测试时应选择不起眼的部位进行,不可用力过猛。宝石硬度大大超过硬度笔时,刻划时会打滑。在实际工作中还可以利用一些更简单的材料来代替硬度计,比如指甲的摩氏硬度为25,小刀、钢针和玻璃片的摩氏硬度为55。因此,有些硬度较低的宝石,也可使用钢针等简单易取的材料来代替硬度计测试硬度。常见宝石的摩氏硬度见表1-4-15。

表1-4-15 常见宝石的摩氏硬度

某些宝石矿物当被刻划时会产生特征颜色的粉末,即条痕。条痕可用于半透明或不透明宝石的检测,测试时选择宝石不起眼的地方在白瓷板上划一条短道,观察宝石粉末的颜色。某些宝石的条痕色见表1-4-16。该方法是破坏性的测试,需谨慎使用。条痕在未抛光的材料或原石上最易测试,条痕或硬度测试时,最好使用放大镜和显微镜及良好照明。

表1-4-16 某些宝石的条痕色

六、热针探测

热针也称热反应检测器,由可加热的金属丝和温度调节器构成,主要用于检测一些有机宝石及其仿制品和某些经人工处理的宝石。热针探测(Thermal Reaction Tester)属于有损检测,应谨慎对待。

1检测某些宝石的特殊气味

在待测样品上选一不显眼的区域,调节温度使热针的尖端呈暗红色,将热针轻轻地碰一下待测样品,迅速把样品放在鼻下,嗅其发出的气味:玳瑁、黑珊瑚、金珊瑚为焦发味;煤精发焦油或沥青味;琥珀为松香味;塑料常为辣味,也有樟脑味、碳酸味、糖果味、甲醛味、醋味、鱼腥味、酸奶味。此外,某些注塑的宝石如绿松石,也发出塑料的特征气味。

2检测注油、注蜡、树脂充填处理的宝石

将热针靠近距待测宝石样品15mm处,用放大镜观察,寻找从内部延伸到表面的油、熔化的石蜡或树脂的流动、甚至流出裂隙的痕迹。常见注油处理的宝石有祖母绿、红宝石、碧玺;常见经石蜡处理的宝石有绿松石、青金石、鸡血石等。

该方法破坏性大,容易损伤宝石样品的外貌,甚至会使宝石破裂,应慎重对待。

七、化学测试

化学测试法(Chemical Test)是一种选用化学试剂检测宝石的方法,其应用原理是使宝石与化学试剂作用,观察作用结果鉴别宝石。该方法破坏性强,应慎重使用。使用的化学试剂主要有以下几种:

1盐酸

用5%~10%的稀盐酸滴在样品不起眼的地方,并迅速擦掉,观察宝石样品的表面是否起泡或发出特殊的气味。

1)表面起泡的宝石:方解石类、珍珠、珊瑚、贝壳、孔雀石、菱锰矿、菱锌矿、文石、蓝铜矿等。

2)有气味宝石:青金石在滴入盐酸数秒后,由于产生硫化氢气体而发臭鸡蛋味。若待测样品中含有方解石,则可起泡。吉尔森合成青金石不仅发出臭鸡蛋味,而且将酸擦掉后,用放大镜观察可见测试部位留下白斑。

2丙酮

该试剂主要用于检查染色宝石。其方法是将沾有丙酮的棉签在宝石不起眼的地方擦拭,若棉签变色,则为染色品。如擦拭染色青金石,棉签上会留下蓝色;染色大理岩仿翡翠擦拭后棉签上留下绿色染料。

3硝酸

该试剂用于检测染色珍珠。方法是用沾有2%硝酸的棉签在宝石不起眼的地方擦拭,若棉签变色,则为染色珍珠。测试完毕后应立即用湿布将测试处擦拭干净。

八、红圈效应

红圈效应只适用于检测石榴石和玻璃拼合石。测试方法是将样品顶面朝下置于白色背景上,用笔式手电从不同角度照射样品的底部。若宝石为石榴石/玻璃拼合石,则可见平底面反射出的围绕腰部的红环,称红圈效应。该方法具有局限性,红色或紫红色的样品一般看不见红圈效应,若石榴石拼合石的冠部很薄也可能看不见红圈效应,一些阶梯状琢型的样品很难看到红圈效应。

1、首先首先要选择一个信誉良好、专业的宝石检测机构,填写送检申请表,提供宝石的基本信息,如宝石类型、颜色、大小、产地、成色等,并明确送检目的。

2、其次专业检测师进行宝石的重量、颜色、形状、净度和光泽等方面的测试和评估。如果是珠宝首饰,还会进行细节检测,例如鎏金、拼接和工艺等,当检测完成后,检测机构会出具检测报告,详细描述宝石的所有检测结果。

3、最后收到检测报告后,需要进行报告解读。可以与检测机构联系,以便更好地理解宝石的真实情况,并根据检测结果做出后续决策。以上就是抖音玉石兴义线下送检的方法。

  宝石主要包括金刚钻、夜明珠、猫眼石、祖母绿、红宝石、蓝宝石等,价值昂贵,人造宝石虽制作精美,但属假宝石之类。一般来讲,假宝石可分四类,一是塑料、玻璃仿制品;二是用与宝石相似的石头粘合仿制而成;三是用化学合成物假冒金刚石(如氧化铝);四是将颜料加入透明矿石,冒充宝石。下面介绍一些识别方法。

  一、外观:真宝石有清晰自然的纹路,有云层、有晶体特征;假宝石没有自然纹路,无云层、无晶体特征。

  二、传热性:真宝石受热后传热慢,用手摸试有凉感;假宝石受热后传热快,用手摸有热感。

  三、用放大镜观察:假宝石表面和内部有弯曲的旋状流纹,有圆形或椭圆形气泡,可见断口铸造痕迹等,而真宝石无此现象。

  四、硬度:钻石硬度为10度,红宝石、蓝宝石为9度,还有更低硬度的宝石。在不影响外观的部位,用钻石在宝石上划一下,若可留下划痕为真钻石;也可将宝石在黄玉(硬度8)上划一下,若留下痕迹为真宝石。

  五、色泽:有红、蓝、绿、橙、紫、黄及多种颜色。如红宝石,以鸽血红最好,天然宝石用放大镜看,有包裹体和裂纹;而人造宝石特别纯净,无杂质、有气泡,有“做”的痕迹。

  六、多色性:真宝石有多色性。如蓝宝石在太阳光下俯视是蓝色,侧看呈蓝绿色;假宝石无此特征。

  七、火烤:真宝石在火烤中不会破碎;假宝石一遇火烤,当温度上升到90摄氏度时就会破裂,则可能为假货。

  影象法

  此法适用与刻面型的宝石,红宝石的光学性质决定了它是唯一具有中环型,双彩虹有部分重叠的红色宝石见到这种影象可肯定是红宝石

  2硬度法

  红宝石是红色宝石中唯一硬度为9的宝石,立方氧化锆的硬度为85,是人工合成品只要用待测红宝石的边棱刻划立方氧化锆,划动者为红宝石,划不动者不是红宝石此法适用于宝石原料和各种琢型红宝石鉴定但它属于有损鉴定,对刻面宝石慎用切不可以用立方氧化锆的尖棱去刻划红宝石台面,否则红宝石上会留下划痕

  3荧光光性法

  在众多红色宝石中只有红宝石和红色尖晶石在长波紫外光照射下显红色--暗红色荧光,据此,对于未知红色宝石可首先用荧光法检查不发光的红色宝石肯定不是红宝石,发光的就有可能是红宝石或是尖晶石红宝石是非均质体,尖晶石是均质体,在正常情况下只有用简易偏光镜检测前者在正交偏光片之间旋转360度出现四次消光和四次明亮,后者为全消光

  4

  1 与人造玻璃的区别

  绿色人造玻璃与祖母绿最为相似,无论从颜色,外观上,均可达到乱真的程度。人造玻璃中的气泡或其它一些残余物质,可以营造出一种类似裂隙或指纹状包裹体的外观,但人造玻璃缺少祖母绿那种绿绒绒的感觉。对祖母绿比较熟悉的人,在对样品的第一眼观察上就会对玻璃产生怀疑,但一些黄绿色或蓝绿色的祖母绿,色泽较浅时,绿绒绒的感觉欠强,不容易与人造玻璃区别、鉴定时应特别谨慎。

  首先人造玻璃为均质体,祖母绿为非均质体、用偏光镜、二色镜或折射仪可直接区别。但看偏光镜时应注意人造玻璃常具异常消光,不总显示全暗,而是有一条暗影在左右移动。人造玻璃的折射率范围较宽。

  2 与人造钇铝榴石的区别

  人造钇铝榴石与祖母绿也很相似,因人造钇铝榴石也为均质体,其区别也与人造玻璃步骤相似。只是人造钆铝榴石的折射率较大,一般大于181,一般折射仪测不出,而祖母绿在1575-1583能直接测出。人造钇铝榴石的内部一般洁净,偶有气泡。吸收光谱与祖母绿的不同,在肉眼感觉上人造钆铝榴石无祖母绿绿绒绒的柔和感。

  3 与拼合宝石的区别

  祖母绿拼合宝石的形式很多,可有二层或三层拼合。最常见的有祖母续加绿柱石、祖母绿或绿柱石加绿色人造玻璃、红色石榴石加绿色人造玻璃、无色水晶加一层绿色材料加无色水晶等。顶部一般采用祖母绿或绿柱石,下衬有各种不同的绿色材料如人造玻璃、合成祖母绿、色浅的绿柱石等,中间可采用无色或绿色的胶粘接。

  要想发现拼合石,必须细心全面地观察,常可在台面方向发现疑点,如近腰部位置有近于平行台面的裂隙,裂隙上有不均匀分布的类似气泡的包裹体或流动的痕迹;而且裂隙分布于整个腰平面、从亭部侧面观察,可找到接合缝。检查拼合石最为有效的方法是将样品浸于液体中放大观察,常用液体有水、二碘甲烷等溶液。在液体中,拼合石中不同层的颜色及接合缝可清楚地显露出来,配合折射率、密度及吸收光谱等常规宝石学检测,可准确地鉴定出祖母绿的拼合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www.hunlipic.com/liwu/62718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6
下一篇2023-07-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