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和田玉的八个冷知识

关于和田玉的八个冷知识,第1张

和田玉在古代被称为昆仑玉、赛山玉、俞氏玉、中山玉、灰步玉、昆嵛玉、振玉等。鸦片战争后,法国矿物学家德穆尔以圆明园的赃物为样本,检验和田玉和翡翠。根据两种玉硬度的细微差别,他在1863年无耻地将和田玉命名为软玉和硬玉。从此和田玉被指责为软玉,他的案子无法翻案。这可能是很多疯狂爱玉的人不一定知道的和田玉冷知识。今天边肖就为大家普及更多和田玉的冷知识。爱玉是这样的。你怎么会不认识这个北京的富家女胡亚捷呢?

第一,正式名称只有130岁。

和田玉开发利用已有7000多年历史,连接中西文化的“丝绸之路”前身是运输和田玉的“玉石之路”。它比丝绸之路早4400多年。秦始皇统一中国时,和田玉因产于昆仑山而被称为“昆山之玉”,后又因位于田国而被称为“玉田玉”。直到清光绪九年和田设立直隶州,才正式命名为和田玉。

第二,最早的和田玉文物不在富豪墓。

学术界公认的最早的和田玉文物是河南安阳殷墟遗址富豪墓出土的。其实应该是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兴隆洼文化遗址和辽宁省阜新市茶海文化遗址出土的几十件玉器。这些玉器多为和田玉,距今7000-8000年。

第三,历代开采近万吨

从夏商周到清末,有文字记载的4000多年历史,和田玉产量9968吨,平均年产量25吨。

其中,1900年夏商周春秋战国时期采集和田玉3800吨,平均年产量2吨;秦汉魏晋南北朝810年间,共采集和田玉1215吨,平均年产量15吨。隋唐宋699年间,采集和田玉1957吨,平均年产量28吨。元明438年间,采集和田玉1496吨,平均年产量34吨。清朝295年,采集和田玉1500吨,平均年产量5吨;中国成立后,从1957年到1995年,共开采和田玉9459吨,接近古代4000多年全部开采量的总和。

四。全世界有120多种透闪石玉。

世界上有120多处透闪石玉矿床,分布在2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加拿大的产量居世界第二。

但这些矿床都属于蛇纹石型透闪石玉,而新疆和田玉由于其极其特殊的地质形成,属于非蛇纹石型透闪石玉,这也是新疆产和田玉备受追捧的重要原因之一。

5和田玉的韧性其实超过了钢铁。

和田玉的韧性极强,抗压强度可以超过钢铁,这是人们根本无法想象的事实。据科学测试,中碳钢的抗压强度为1600kg/cm2,而和田玉的抗压强度最高可达6541kg/cm2,与其毡状结构有关。

不及物动词解放后的采矿情况

中国成立后,在新疆和田玉产地设立了公私合营的玉石收购站。60年代后改为国有,开始爆发式开采。年产量三四十吨,但质量差,利用率不到一半。据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祖国各地》节目组的数据,2000年和田玉的产量

和田玉的繁荣要归功于港台的玉商。80年代初,和田玉的价格和昆仑玉、俄罗斯玉差不多。是港台的玉商发现了和田玉的价值。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他们疯狂购买和田玉籽料,使得和田玉成为市场上最贵的玉料。甚至现在的和田玉抛光工艺都是台湾玉商提出来的。

八。和田玉资源枯竭。

截至目前,世界黄金总储量为1157万吨,6000多年来已开采黄金1713万吨。按照这个速度,黄金可以开采700多年;世界白银总储量为51万吨,未来18-23年白银将被完全开采。到2020年,白银的供需会出现缺口。我国和田玉储量28万吨,理论上可开采160年左右。但由于和田玉不能像金银一样提纯回收,不能一次性再生,在未来几十年内资源将会枯竭,这也是和田玉造假、价格连年上涨的主要原因之一。

好。喜石新疆和田玉在全球范围内主要产于我国的昆仑山一带和田玉是中华玉苑中拥有的独特资源,中华文明中的玉器是以和田玉的特质为代表的。

1、喜石新疆和田玉玉质,细腻莹白,油性上佳。细腻油润,洁白无瑕,色泽柔和。

2、并且还是“中国四大名玉”之一,而且雕刻的物件异常精美,非常高端。

商家的文字游戏,有一次差点被骗了,好在看了小伙伴儿的评价。昆仑玉属于和田玉,只是不如和田玉的色泽温润柔美,有点冰冷,像昆仑上山的冰雪冰过一样的感觉,而新疆和田玉则比较温润油腻,油脂感强一些,虽然他们都是闪透石的成份,都可以称为和田玉。注意了,昆仑玉和新疆和田玉属于同一种物质,有点收藏价值。

而网上卖的昆仑白玉,多数是指的 石英岩质玉石,注意是石英岩石,严格的说,那应该叫石英岩,不是玉,只不过商家美其名曰 玉 罢了。因为和田玉(昆仑玉,不是昆仑白玉)的产量少了,不少商家不诚实心思的就会想着自此混淆视听,鱼龙混杂,忽悠一下小白。说白了,戴那个石英岩不就是戴块岩石罢了,其白色呆板,与戴石头无异。产量也大得数不清。

和田玉当然好

1、玉文化内涵最为丰富,传承最为久远

玉器发展史就是中华文明史的缩影,玉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也很深远。

2、坚固耐久 易于保存

和田玉的矿物学名称为透闪石或阳起石,硬度为摩氏6-65,表面细腻,质地坚硬,不易受风化侵蚀,便于收藏。许多玉埋藏于地下数千年,出土后仍然光彩依旧,即使表面有沁色,也能看出造型和纹饰。

3、可观,可玩,可佩

玉器不但可以像瓷器那样陈设在案头,像书画那样悬挂在墙壁上,也能佩带在颈下、腕上、腰间,还可放在手中把玩,可谓一器多用。不但如此,玉还是一种观赏摆件,“室无石不雅”,而玉摆件更是高雅人士的居室必选。

4、保值、增值性好

很多艺术品的原料是人工合成的,可以无限产出,而玉料是天然的稀有矿物,不可再生,总有采完的时候。

玉的价格是一个逐渐攀升的过程,玉质优良工艺精美的玉器则每年能升值二至三倍。特别是在通货膨胀加剧,货币不断贬值的时期,收藏优质玉器已成为最佳的金融避险手段之一。

5、市场广阔,群众基础好

中华民族是爱玉、尊玉的民族,全世界华人都有崇玉的情结。现在社会各阶层的人,无论贫富,几乎家家都有玉器,其市场流通性极佳。

新疆的最有名的宝石就是和田玉了。其他的宝石有出产,但是规模不够。 和田玉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早在新石器时代,昆仑山下的先民们就发现了和田玉,并作为瑰宝和友谊媒介向东西方运送和交流,形成了我国最古老的和田玉运输通道“玉石之路”,即后来的“丝绸之路”的前身。 和田玉分布于新疆莎车——喀什库尔干、和田—于阗、且末县绵延1500公里的昆仑山北坡,共有9个产地。和田玉的矿物组成以透闪石——阳起石为主,并含微量透辉石、蛇纹石、石墨、磁铁等矿物质,形成白色、青绿色、黑色、等不同色泽。多数为单色玉,少数有杂色,玉质为半透明,抛光后呈脂状光泽。 和田玉夹生在海拔3500米至5000米高的山岩中。经长期分化剥解为大小不等的碎块,崩落在山坡上,再经雨水冲刷流入河中。待秋季河水干涸,在河床中采集玉块称为籽玉,在岩层中开采的称山料。现已发现的用和田玉制作的时代最早的玉器,出自殷墟妇好墓。春秋战国以后,和田玉成为主要玉材,均为采集籽料,至清代始开采山料。清代乾隆时期琢制的大禹治水玉山,青玉材重5000余公斤,即采自弥勒塔山中。 目前,和田玉和陕西蓝田玉、河南南阳玉、甘肃酒泉玉、辽宁铀岩玉并称为中国五大名玉。

求采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www.hunlipic.com/liwu/61548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5
下一篇2023-07-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