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尔键盘Y_RBP-DEL4说明书

戴尔键盘Y_RBP-DEL4说明书,第1张

看你这提示,应该是1)当前用于启动的是非启动盘;2)用于启动的磁盘无法读取。造成的原因可能一般有下:

1、BIOS设置的启动盘错误,将启动盘设置成光盘、软盘或U盘等,恰好电脑上有U盘、软盘或光盘;

2、硬盘接触不好

3、硬盘模式设置错误

4、硬盘MBR错误

当然也不排除硬盘报废的可能,我以前就在电脑启动时移了下,结果硬盘就废了,怎么折腾都没用。

你可以作如下尝试:

1、检查光驱、U盘、软盘等,如有则取出;

2、进BIOS将启动项设置中硬盘启动设为第一启动盘,重启尝试是否可启动;

3、进BIOS,修改硬盘模式,设置不同的模式后都尝试重新启动,看是否能启动;

4、拆开机箱,将硬盘线拔了重新接上,再尝试是否可启动;开机过程注意听听并用手触摸下硬盘转动是否正常;

5、用其他光盘或U盘启动,用“FDISK /MBR”尝试修复硬盘的MBR,也可以尝试一下其他的MBR修复方法,如以前DOS时代的NDD等。这方面可以多查下网上的相关资料。注意:用FDISK命令等对硬盘进行操作时务必仔细,否则将失去分区,也就是失去硬盘上所有数据。

还有一种方法就是将硬挂到其他机上进行修复。

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加密狗怎么破解狗是什么?狗是一种智能型计算机软件加密工具。它有一个安装在微机后部的并行口上的硬件电路,同时有一套适用于各种语言的接口软件和工具软件。 当被狗保护的软件运行时,程序向插在计算机上的软件保护锁发出查询命令。软件保护锁迅速计算查询并给出响应。正确的响应保证软件继续运行。如果软件保护锁被拔掉,程序将不能运行。复杂的软硬件技术结合在一起以防止非法发布和使用。采用狗保护软件只能在指定的装有狗的微机才能运行,使用时很不方便,如果不小心狗损坏,软件就不能运行,真是欲除而后快!

目前市面常见的狗技术有圣天诺(Sentinel)和HASP等。现在狗的技术发展很快,针对不同的应用场合有不同的类型,如:

强劲狗: 自由定义算法的高强度加密方案

微狗:  面向单机环境的高强度加密方案

USB狗: USB接口的微狗全兼容产品

软件狗: 面向单机环境的低成本加密方案

网络狗: 面向网络环境的加密方案

卡式狗: 面向网络环境的加密方案

现在的狗一般采取了各种的加密技术,目前较先进的加密技术有如下几种:

①AS技术: API函数调用与SHELL外壳加密结合,即使外壳被破坏,加密程序依然不能正常运行。

②反跟踪:

1数据交换随机噪声技术:有效地对抗逻辑分析仪分析及各种调试工具的攻击。

2迷宫技术:在程序入口和出口之间包含大量判断跳转干扰,动态改变执行次序,提升狗的抗跟踪能力。

③抗共享: 可从硬件对抗并口共享器,由开发商选择是否共享狗。

④口令: 可由软件开发商设置32位口令,口令错误将不能对存储区进行读写。

⑤时间闸: 某些狗内部设有时间闸,各种操作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狗正常操作用时很短,但跟踪时用时较长,超过规定时间狗将返回错误结果。

⑥单片机: 硬件内置单片机,固化的单片机软件保证外部不可读,从而保证狗不可仿制。

⑦存储器: 提供200字节掉电保持存储器供开发商存放关键数据、配置参数等信息。

1、普通的狗一般是通过读取I/O端口的狗来进行验证的,因此可用SOFTICE或其它调试工具来监视I/O端口。一般常用的指令:

BPIO -h 278 R

BPIO -h 378 R

2、要注意的是,用上面2中所提的方法只能对付一般的应用程序,也就是等级为3 的普通程序,这些程序属于直接读取狗的那一类,基本上使用像 SOFTICE 之类的调试工具就可以轻易的解开了,现在世面 上有不少使用 VxD 来读取狗的程序,VxD 属於等级 0 ,也就是最高等级,理论上是不可能拦截得了的,这也是为什么有许多厂商要使用 VxD 来读狗的原因。

3、其它常用函数断点

CreateFileA (读狗驱动程序), DeviceIOControl, FreeEnvironmentStringsA (对付HASP非常有效) Prestochangoselector (16-bit HASP’s), ’7242’ 查找字符串 (对付圣天诺)

应用多联试纸条对尿液进行快速筛查分析,即尿常规。试纸条法(dipstick methodology)是一种简便、快速的尿液筛查方法。目前常规尿液试纸条检查项目有pH、蛋白、隐血、比重、葡萄糖、酮体。尿胆原、硝酸盐、白细胞,有的试纸条还整合有胆红素和维生素C 等 。

尿液试纸条法虽然快速简便,但由于方法学限制,只能发挥定性和半定量作用,检测结果存在假阳性和假阴性,其结果受诸多因素影响。 肾脏参与机体内酸碱平衡调节,这种调节能力可以通过尿液pH 反映出来。由于内源性酸产生偏多,尿液pH 普遍偏酸,约为50~60。一般情况下,饭后会出现“碱潮”现象,尿液偏碱;酸性尿多见于进食肉食过多和某些种类的水果(如酸果蔓果实)、代谢性酸中毒、呼吸性酸中毒以及使用排结石药物(如碳酸钙);碱性尿多见于进食素食和柑橘类水果、代谢性碱中毒、呼吸性碱中毒、一些肾脏疾病(如肾小管性酸中毒)等。

pH 检测需新鲜尿标本,如果尿液放置时间过久,大多数细菌可分解尿素而释放氨,尿呈碱性;但有时也会出现相反的情况;尿中碳酸缓冲对释放CO2,逸出至空气,尿pH 值增高。

[正常参考值] 50 ~ 80。 正常生理情况下,少量蛋白从肾小球滤过,几乎在近端小管完全重吸收。因此,蛋白尿出现往往提示肾小球滤过屏障受损和(或)肾小管重吸收能力降低。肾小球性蛋白尿常伴大分子量蛋白质丢失,一般> 15g/24 h;肾小管性蛋白尿常为少量小分子量蛋白,一般< 20 g/24 h。剧烈体育运动、脱水或发热、或妊娠时,尿中可出现少量蛋白质。临床上蛋白尿可由多种原因引发,应结合临床具体情况分析。

试纸条法测定尿蛋白是半定量筛选蛋白尿的方法。试纸条法对尿中不同蛋白质的敏感性不同,对白蛋白最为敏感。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尿中可以出现大量游离轻链,但试纸条法检测阴性。如果容器内有去垢剂残留,试纸条法尿蛋白检测可以假阳性,造影剂也会导致出现假阳性;尿液偏碱时,会破坏指示剂所在的缓冲范围而出现假阴性;尿液pH < 30 时,试纸条法也会出现假阴性。阳性者需进一步进行尿蛋白定量测定。

[正常参考值] 阴性。 尿中出现葡萄糖,主要由于肾前因素-高血糖导致肾小球滤过的葡萄糖超出肾小管的重吸收阈值或肾性因素-肾小管重吸收能力下降。如果尿糖阳性,应结合临床区别是生理性糖尿还是病理性糖尿。生理性糖尿多见于饮食过度、应急状态和妊娠;病理性糖尿多见于血糖升高引起的糖尿、肾小管功能受损所导致的肾性糖尿以及一些内分泌异常(如甲状腺功能亢进、嗜铬细胞瘤等)所引发的糖尿。服用大剂量维生素C 或一些新型抗生素可以使结果呈假阳性,而高浓度酮体尿和高比重尿可以出现假阴性。

[ 正常参考值] 阴性。 当机体不能有效利用葡萄糖、脂肪酸代谢不完全,可导致大量酮体产生,此时尿液就会出现酮体。除了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外,酮尿也可见于长期饥饿、急性发热、低糖类饮食、中毒引起的呕吐、腹泻等情况。降压药物甲基多巴、卡托普利以及一些双胍类降糖药(如苯乙双胍,商品名降糖灵),可使尿酮体检测呈阳性。苯丙酮尿症、尿液中存在酞类染料、防腐剂(8-羟喹啉)、左旋多巴的代谢产物等会导致检测结果呈假阳性;试纸条活性降低和酮体降解,会使检测结果呈假阴性。

[正常参考值] 阴性。 试纸条法尿隐血试验阳性,应高度怀疑:①血尿。多见于肾脏和泌尿系统的一些疾病(如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肾囊肿、泌尿系统结石和肿瘤等)、肾外疾病、外伤、剧烈运动和一些药物(如环磷酰胺)。②血红蛋白尿。常见于血管内溶血(如输血反应和溶血性贫血)、严重烧伤、剧烈运动(行军性血红蛋白尿)和一些感染,另外,尿中红细胞破坏后也可释放血红蛋白。③肌红蛋白尿。常见于肌肉损伤(如严重挤压伤、外科手术、缺血)、肌肉消耗性疾病、皮肌炎、过度运动等。尿隐血试验阳性,应进一步显微镜镜检确认有无红细胞。尿中含有对热不稳定酶或菌尿时,检测结果呈假阳性;尿中存在大量维生素C 时,检测结果亦呈假阴性。

[正常参考值] 阴性。 如果血胆红素水平升高,尿试纸条法可以检测到胆红素阳性。某些肝脏疾病如病毒性肝炎,可以出现尿胆红素升高。如果明确有血胆红素升高而尿胆红素阴性或可疑阳性,建议做特异性实验验证。尿胆红素阳性,也可以是肝内胆管堵塞引起,常见于总胆管结石、胰头癌、肝内炎症时管内压力增加所致胆汁反流。尿中一些药物(如嘧啶)的代谢产物在低pH 时有颜色,与检测物质本身反应的颜色相近,可以出现假阳性;胆红素见光易分解,尿液不新鲜或见光时间过长,检测结果可出现假阴性;尿中大量维生素C 或亚硝酸盐会降低试纸条法的敏感性。

[正常参考值] 阴性。 直接胆红素分泌入小肠腔后,经过一系列反应生成系列产物,尿胆原为主要产物之一,约20%的尿胆原被重吸收,进入肝肠循环,其中少量(2% ~ 5%)进入血流从肾小球滤过。检测结果结合尿胆红素结果分析,有助于黄疸的鉴别诊断。尿中一些药物代谢产物可与试纸块内试剂反应,导致假阳性;尿液中卟胆原、吲哚类化合物以及黑色素原等,也常导致假阳性;使用甲醛作为防腐剂或标本存放不当,尿胆原被氧化成尿胆素,检测结果可呈假阴性。

[ 正常参考值] 尿胆原定量0 ~ 59 μmol/24 h(0 ~35 mg/24 h)。 正常饮食中含有硝酸盐,并以硝酸盐形式而非亚硝酸盐形式从尿液排泄。尿路感染时,致病菌大多数含有硝酸还原酶,可以将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影响亚硝酸盐的形成的因素有:病原菌必须能够利用硝酸盐;尿液在膀胱贮留4 h 或以上;饮食中含有充分的硝酸盐。

尿中亚硝酸盐测定常用于尿路感染的快速筛选试验。测定结果与尿液细菌培养结果的吻合率为60%。假阳性可能源于体内一氧化氮氧化成亚硝酸盐从尿液排出。一些药物代谢产物或标本收集不当,会导致假阳性;大量维生素C 和影响亚硝酸盐形成因素,可导致假阴性。

[正常参考值] 阴性。 正常人尿中可有少量白细胞,但尿白细胞酯酶阴性。如果酯酶试验阳性,高度提示有尿路感染。某些肾脏病如狼疮性肾炎、急性间质性肾炎、肾移植排斥反应,尿液中白细胞也可升高。尿路滴虫和尿液中一些氧化性物质、药物代谢产物,可导致假阳性;嗜酸细胞和组织细胞也会使结果呈假阳性。尿液中蛋白质、葡萄糖或维生素C 过高,可导致假阴性。如果尿白细胞酯酶阳性,必须进一步行显微镜镜检,以确认有无白细胞存在。

[正常参考值] 阴性。 1 红细胞

显微镜下红细胞表现为无核、光滑、两面凹陷、适度的折光性、暗淡的圆盘状,直径一般为7 μm。根据显微镜下红细胞形态,可将尿红细胞分为均一型(形态与正常血液红细胞相似,大小一致)、多形型(红细胞形态大小不一)和二者约占50%的混合型以及影红细胞(红细胞内没有血红蛋白)。红细胞表面“带刺”,大小一致,也为均一型。此种红细胞称为“棘形红细胞”。棘形红细胞形成的原因,主要是尿比重大,尿渗量高。低渗尿中,细胞肿胀,血红蛋白释放,红细胞变为影红细胞(ghost cell)。

尿中红细胞的形态有助于区别血尿来源—— 肾小球性(多形型)和非肾小球性(均一型),有助于鉴别诊断,但也有例外。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肾脏病研究所发现肾小球肾炎患者在肾活检术后,尿红细胞形态可以由多形型暂时转变为均一型,数日后又恢复为多形型。这一发现说明同是肾实质内出血,如果出血部位不在肾单位内,红细胞形态不呈多形型。肾小管功能受损或使用利尿剂时,水转运障碍,导致髓襻升支粗段渗量维持在较高水平[ > 100 mOsm/ (kg·H2O) ],红细胞流经此处,本应发生的变形过程不再出现,即不再有多形型红细胞。

尿中红细胞增多可见于:①肾脏疾病。多种肾小球肾炎、狼疮性肾炎、急性间质性肾炎、肾结核、肾梗死、肾静脉血栓、外伤(肾穿刺)、多囊肾、肾盂积水、肾结石、肾肿瘤及外伤性肾损害等。②下尿路疾病。如尿路感染、结石、肿瘤、尿路狭窄、环磷酰胺治疗引起的出血性膀胱炎等。③肾外病变。如急性阑尾炎、输卵管炎、憩室炎、肠道及骨盆肿瘤、发热等。④药物的毒性反应。如磺胺类药物、水杨酸盐、乌洛托品和一些抗凝药物。⑤剧烈体育运动。

[ 正常参考值] < 10×104/ml(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肾脏病研究所建立)。

2 白细胞

(1)中性粒细胞:尿中白细胞大多是中性粒细胞。数量增加,多见于泌尿生殖系统的炎症、急性感染后肾小球肾炎、狼疮性肾炎、急性间质性肾炎等。剧烈体育运动后,尿中白细胞也可增加。

[正常参考值]尿液白细胞0 ~ 5 个/HP。

(2)嗜酸细胞:尿沉渣行伊红Y 染色,若细胞伊红Y 染色阳性,表明尿液中存在嗜酸细胞尿中检查见嗜酸细胞增加,常见于过敏性间质性肾炎,也见于Churg-Strauss 综合征等。[ 正常参考值] 未见/HP。

(3)淋巴细胞:尿淋巴细胞直径大小为6 ~9 μm,易与中性粒细胞混淆,一般泌尿系统炎症时,由于中性粒细胞占绝大多数,淋巴细胞易于漏检。在肾移植患者,淋巴细胞数上升。淋巴细胞往往多于中性粒细胞,常表明可能发生移植肾排斥反应。

[ 正常参考值] 未见/HP。

(4)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肾间质炎症往往伴有感染和免疫反应,通过趋化作用吸引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

[ 正常参考值] 未见/HP。

3 上皮细胞 一般情况下,尿沉渣中可检出3类上皮细胞,即肾小管上皮细胞、移行上皮细胞和扁平上皮细胞。扁平上皮细胞最为常见,尤其是女性。尿中少量上皮细胞通常是细胞新老更替的生理现象。如果上皮细胞数量明显增加或形态出现异常,常提示上皮细胞来源部位发生病变或肿瘤。在肾缺血或肾小管毒性损伤(氨基糖苷类药物、重金属、免疫抑制剂、毒蕈等),尿中出现大量肾小管上皮细胞。严重者甚至出现肾小管上皮细胞管型或细胞团。

4 集合管上皮细胞 在多种肾脏疾病,如肾小球肾炎、急性肾小管坏死、肾移植排斥反应和水杨酸盐中毒时,集合管来源的上皮细胞数量明显增加,尿液中有时可见集合管上皮细胞的碎片。尿沉渣中集合管来源的上皮细胞碎片≥ 3 个/HP,可见于伴有严重肾小管基底膜完整性破坏的肾小管损伤,也可见于缺血性肾小管坏死(伴有肾小管损伤和病理管型)。

5 移行上皮细胞 覆盖于肾盂、输尿管、膀胱、输精管、前列腺排泄管、尿道表面,细胞大而薄。如果尿液中出现大量移行上皮细胞,提示尿路感染,也可见于留置尿管或其他尿路器械操作。如果没有上述原因,尿中出现成片脱落的移行上皮细胞,应警惕肾盂以下尿路移行细胞肿瘤,需行脱落细胞学检查。

6 扁平上皮细胞 尿中最常见的上皮细胞,尿沉渣检出扁平上皮细胞临床意义不大。随着研究深入,泌尿系统上皮细胞越来越引起关注,包括肾固有细胞-肾小球足细胞(podocyte)及病毒感染的肾小管上皮细胞。肾小球足细胞是肾小球滤过屏障的重要组成之一,足细胞病变到一定程度时,足细胞从肾小球基底膜剥离,出现于尿液。受尿液理化因素的影响,足细胞在尿液中很难保持原有形状,须借助特殊细胞化学染色加以鉴定。尿液中足突细胞膜成分和足细胞数量有助于评价肾脏疾病的严重程度和对治疗的反应。

7 Decoy 细胞 由于使用大剂量免疫抑制剂,患者病毒如巨细胞病毒(cytomeglovirus, CMV)和BK 病毒感染等的几率上升。肾小管上皮细胞感染BK 病毒(Decoy 细胞)后,会发生变性、坏死,甚至脱落。感染早期血液学检测阴性,肾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可检测出病毒。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尿液中存在Decoy 细胞。尿液Decoy 细胞检测有助于治疗方案及时更改。 尿中溶质在特定条件下沉淀,形成晶体或非晶性固体析出。新鲜尿液不出现晶体,当尿液放置时间久,尤其置于冰箱内,晶体析出。仅有少数几种类型的晶体有临床意义。

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水被重吸收,尿液进一步浓缩。脱水(减少尿量)、饮食和服药后导致溶质过饱和,无论在体内还是体外,尿液中都会有结晶形成。

1 酸性尿结晶 尿酸形成无定形或非晶形盐(钠、钾、镁或钙)。镜下尿酸盐结晶为多种形状,典型表现为扁平和四面体,偏振光下尿酸会产生一系列干涉颜色。酸性尿中还可见其他结晶,如草酸盐结晶、胆红素结晶、胱氨酸结晶、亮氨酸结晶、胆固醇结晶等。

2 碱性尿结晶 常见无定形磷酸盐结晶和尿氨结晶、碳酸钙结晶等。无定形磷酸盐结晶常干扰尿沉渣镜检。此时,应嘱咐患者多饮水后重新留尿,即刻送检。 试纸条法能够快速筛选尿液中是否有蛋白质存在,但灵敏度低;肾小管性蛋白尿和溢出性蛋白尿时,试纸条法结果常呈假阴性,不能鉴别尿液中蛋白质成分。借助尿液蛋白成分分析,可以对尿中非有形成分进行检测,为临床提供更加准确、全面的依据。包括尿蛋白定量、特殊蛋白[ 如白蛋白、α2 - 巨球蛋白(α2-macroglobin, α2-MG)、尿液游离轻链等] 检测、肾小管功能标记物如NAG、、视黄醇结合蛋白(retinolbinding protein, RBP)、胱抑素C (cystatin C)、氨基酸、电解质和葡萄糖等。

尿液湿化学法检测项目正常参考值因方法学不同有所差异,每个实验室应建立本室对应项目的参考值。临床上湿化学检测项目结果大多同时测定尿肌酐来进行标化。

1 尿蛋白定量

24 h 尿留取较为繁琐,临床上可以测定随机尿蛋白与肌酐比值来替代24 h 尿蛋白定量。此法在蛋白定性“++”以下时,与24 h 尿蛋白定量结果有很好的相关性,但肾间质小管病变患者除外,大量蛋白尿时,最好行24 h 尿蛋白定量。24 h 尿蛋白定量是病情演变和疗效判断的重要参考指标。对蛋白尿的分析,可以对肾脏病变部位、肾小球疾病的病理生理特点、分型、治疗方案的选择和疗效判断等方面,提供十分有价值的信息。根据24 h 尿蛋白定量,将> 35 g 者称为大量蛋白尿;< 10 g 者,称为少量蛋白尿;两者之间称为中等量蛋白尿。

[ 正常参考值] < 015 g/24 h尿。

2 尿白蛋白定量

一般常规方法无法检测尿微量白蛋白,需借助于特定蛋白质分析仪来检测尿液白蛋白的排泄量。参照美国糖尿病协会标准,微量白蛋白尿排泄量为30 ~ 300 mg/24 h。除糖尿病外,高血压、肥胖、高脂血症、吸烟、口服避孕药、激素替代治疗、女性和老年患者等尿中白蛋白排泄,也可以有轻度增加。微量白蛋白尿可作为早期糖尿病肾病和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标志。

[正常参考值] < 30 mg/24 h 尿

3 尿液C3 测定

正常人、非肾小球性疾病患者,尿内检测不出C3。尿C3 增加源于肾小球基底膜通透性改变,正常情况下不易通过的大分子物质C3 从肾小球滤过;在肾小球内沉积的C3 以其抗原碎片形式排泄。临床尿C3 可以预测患者对糖皮质激素的治疗效果。

[正常参考值] 尿C3 < 276 mg/L

4 尿α2- 巨球蛋白测定

正常情况下α2-MG 不能经肾小球滤过,尿中α2-MG 增加,表明肾小球滤过屏障完整性破坏。

[正常参考值] α2-MG < 287 mg/L

5 尿β2- 微球蛋白

β2-MG 分子量小,可直接从肾小球滤过,但在近端小管可完全重吸收。尿β2-MG 异常,表明肾小管重吸收功能下降。恶性肿瘤患者由于血β2-MG 浓度显著增高,滤过量超过肾小管重吸收能力,也可使尿β2-MG浓度升高。尿内β2-MG 极不稳定,在偏酸环境中容易降解。因此,留取标本时应碱化尿液,确保结果准确。

[正常参考值] 尿液β2-MG < 03 mg/L

6 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

RBP可从肾小球自由滤过,在近曲小管完全重吸收。尿RBP 浓度升高,表明肾小管重吸收功能下降,见于肾小管间质病变。尿RBP 检测有助于早期检测肾小管功能损伤,也有助于判断预后和对治疗的反应。值得注意的是,RBP 半衰期约为12 h,血中水平受肝脏合成功能的影响。如肝脏合成功能下降或营养不良,从肾小球滤过的RBP 量减少,即使出现肾小管病变,尿液RBP 也可能在正常范围。

[正常参考值] 尿液RBP < 05 mg/L

7 尿N- 乙酰-β- 葡萄糖苷酶(NAG)

NAG是存在于细胞溶酶体内的酸性水解酶,在近曲肾小管上皮细胞含量丰富。大多数肾脏疾病伴肾小管间质损害时,尿NAG 活性异常,是早期肾小管功能损害的可靠、敏感指标。一些重金属中毒、糖尿病肾病早期、各种肾小球肾炎、使用某些药物(如氨基糖苷类药物)时,尿NAG 均可升高。

[正常参考值] 尿液NAG < 1670 U/(g·Cr)

8 尿胱抑素C(Cystatin C, Cys C)

Cys C可从肾小球自由滤过,被肾小管上皮细胞完全再吸收,并在细胞内降解,不进入管周循环;肾小管上皮细胞也不分泌Cys C 至管腔。尿Cys C 检测受干扰因素少,对临床的诊断意义值得研究。

[正常参考值] 尿液Cystatin C < 015mg/L

9 尿溶菌酶测定

溶菌酶可从肾小球自由滤过,近端小管对溶菌酶有强大的重吸收能力,正常人尿液中溶菌酶含量极低。一般情况下,尿溶菌酶升高,常表明肾小管功能异常。当血浆中溶菌酶含量显著增高时(如急性粒细胞白血病),肾小球滤液中溶菌酶的量远远超过肾小管重吸收能力。严重尿路感染时,尿中大量白细胞释放溶菌酶,也会导致尿溶菌酶升高。临床应用溶菌酶检查诊断肾脏病时,应注意血中浓度异常增高和尿路感染两种情况。

[正常参考值] 尿溶菌酶< 05 mg/L

10 尿氨基酸检测

正常情况下,原尿中99%以上的氨基酸经肾小管上皮细胞重吸收,因此,正常人尿液中氨基酸含量极少,并维持在比较恒定的水平。在一些病理情况下,如各种原因引起的肾小管损伤、遗传性疾病存在氨基酸转运蛋白缺陷等,都会引起尿氨基酸含量增加。

[正常参考值] 尿氨基酸676 ~ 3670 mg/24h

11 免疫球蛋白轻链

免疫球蛋白轻链分为к 和λ 两种类型,可从肾小球自由滤过,但近端肾小管重吸收少,对肾小管上皮细胞有直接毒性作用。多发性骨髓瘤B 细胞克隆增生,产生大量游离轻链,可从肾小球滤过,超过肾小管重吸收能力。尿常规定性检查往往阴性。肾小球疾病时,尿液中免疫球蛋白也可能增加,此时尿游离轻链可轻度升高。此外,Waldenström 巨球蛋白血症、淋巴瘤及其他浆细胞病患者尿液中游离轻链可显著升高。

[正常参考值] 尿液游离轻链 κ < 35 mg/L,λ < 50 mg/L

问题一:空调的型号怎么看? 格力的KFR代表的是家用热泵机组,就是可以制冷制热的,FG是风管机 也就是一拖一的内机不是壁挂的 后面的代表的是制冷量x100w,比方说25的就是制冷量龚500w,一匹的。在后面的就是格力内部的型号了 包括改进还是新研发

问题二:格力空调的型号在哪里看 那就看室内机侧面有个标签上面有显示功率型号上面的!

问题三:怎么看空调型号? 买空调我们经常会说选25机或者35机,买壁挂空调还是柜机?这里的25以及35,其实正是1P和15P简称,也正是容易的区分空调匹数大小的这个数值。

空调型号代表什么意思?

1 KFR-25GW,简称25机;

2 KFR-35GW,简称35机;

3 KFR-50LW,简称50机;

4 KFR-60LW,简称60机;

5 KFR-70LW,简称70机。

空调型号字母有何意义?

K:商品房间空调器

F:分体式

R:热泵型

G:挂式室内机

L:立式室内机

W:室外机

25、35、50、60、70:制冷量,分别为2500瓦、3500瓦、5000瓦、6000瓦、7000瓦。其他数值的制冷量以此类推。

空调型号字母中有“R”的为冷暖空调;不见“R”的是单冷空调。在上述型号字母之后标有“BP”的,表明变频空调;不见“BP”的,表明定速。

希望能帮到你,望采纳,谢谢。

问题四:怎么通过型号看空调P数 空调p数是23 25 32 35 分别是挂机的1p 大1p 15p 大15p 就是kfr或者kf后面的数字 数字代表瓦数

问题五:格力空调型号怎么看的 空调的型号可以在名牌上查看。名牌在内机的侧面。

如图所示。

铭牌上标注的格力(GREE)KFR-35GW/(35596)FNAa-A3就是空调的型号。

型号含义:

K-空调器

F-分体式空调

R-热泵型

35-制冷量3500W

G-挂机;L-立式;D-吊顶式

W外机

BP-变频

其他数字字母为厂家自行定义的。

问题六:美的空调型号怎么看 (1)、K―房间空调器;(2)、结构形式:F―分体式房间空调器;C―窗式房间空调器;Q-代表嵌入式空调;Y-代表移动式空调;T-代表天井式空调;(3)、功能代号(单冷型无此代号):R―热泵型;D―电热型;BD―热泵辅助电热型;(4)、名义制冷量:用 数字表示,其值取制冷量的前两位数。(5)、分体式室内机组结构代号:G-代表挂壁式内机;L-代表柜式空调内机;W-代表室外机;(6)、改进型代号:分为A、B、C、D、E等;(7)、特殊功能:BP―变频;Y--遥控(仅限窗机) ;如:KC-32/Y代表窗机,单冷,制冷量为3200W,为遥控型;KFR-28GW/BP表示壁挂分体式变频空调器,冷暖,制冷量为2800W。

问题七:怎么看空调是几匹的? 一是看机型上前面的两个数字,表示制冷量大小,二是看机身标牌或说明书上标注的制冷量大小,钉型上标注的数字是25,则说明该空调的制冷量是2500W,是一匹的空调,适合12平米左右的房间使用,机型上的数字是32,则说明制冷量为3200W,是125匹的空调,也叫小15匹空调,适合16平米左右的房间使用;机型上的数字是35,说明制冷量是3500W,适合18平米左右的房间使用,机型上的数字是50的,表示制冷量是5000W,是两匹的空调,适合25平米左右的房间使用。

问题八:空调尺寸怎么看 空调型号有何含义? K:房间空调器 F:分体式 R:热泵型 G:挂式室内机 L:立式室内机 W室外机 25、35、50、60、70:制冷量,分别为2500瓦、3500瓦、5000瓦、6000瓦、7000瓦。其他数值的制冷量以此类推。 空调型号字母中有“R”的为冷暖空调;没有“R”的是单冷空调。

问题九:请问空调的型号怎么看,怎么分别1P的两P的? 一匹空调的制冷量为2500W,制冷功率一般在800-900瓦之间,适合12平米左右的房间使用;

制冷量小于2500W的是小一匹空调,大于的为大一匹空调;

制冷量为3200W的空调为125匹空调,适合16平米左右的房间使用;

制冷量3500W的空调是15匹空调,适合18平米左右的房间使用;

制冷量4200W左右的空调为小两匹空调,适合22平米左右的房间使用;

制冷量5000W的空调是两匹空调,适合25平米左右的房间使用。

附:空调型号标记的含义

(1)、K―房间空调器;

(2)、结构形式:F―分体式房间空调器;C―窗式房间空调器;Q-代表嵌入式空调;Y-代表移动式空调;T-代表天井式空调;

(3)、功能代号(单冷型无此代号):R―热泵型;D―电热型;BD―热泵辅助电热型;

(4)、名义制冷量:用 数字表示,其值取制冷量的前两位数。

(5)、分体式室内机组结构代号:G-代表挂壁式内机;L-代表柜式空调内机;W-代表室外机;

(6)、改进型代号:分为A、B、C、D、E等;

(7)、特殊功能:BP―变频;Y--遥控(仅限窗机) ;

如:KC-32/Y代表窗机,单冷,制冷量为3200W,为遥控型;

KFR-28GW/BP表示壁挂分体式变频空调器,冷暖,制冷量为2800W。

D―― 代表辅助电加热(KFR-50LW/28D)

SD ― 三相电商用型号(KFR-72LW28SD)

V----- 改型标志

BP ----- 代表变频

ZBP----- 代表直流变频

RBP ----- 卧室宝(Room)系列

MBP------国美包销型号

NBP ------苏宁包销型号

FZBP-----无氟环保冷酶系列

SZBP-----矢量直流王系列

如:KFR-35GW/99SZBP表示为:99系列15匹矢量直流变频空调

问题十:空调有什么样的规格,什么叫几匹啊?怎么区分? 计算空调制冷量  目前市场上有关空调器制冷量的大小应以W(瓦)来表示,而市场上常用匹来描述空调器制冷量的大小。这二者之间的换算关系为:1匹的制冷量大约为2000大卡,换算成国际单位瓦应乘以1162,这样,1匹制冷量应为2000大卡×1162=2324W。这里的W(瓦)即表示制冷量,而1.5匹的制冷量应为2000大卡×15×1162=3486W。

通常情况下,家庭普通房间每平方米所需的制冷量为115-145W,客厅、饭厅每平方米所需的制冷量为145-175W。

比如,某家庭客厅使用面积为15平方米,若按每平方米所需制冷量160W考虑,则所需空调制冷量为:160W×15=2400W。

这样,就可根据所需2400W的制冷量对应选购具有2500W制冷量的KF-25GW型分体壁挂式空调器。

所谓能效比也称性能系数,就是一台空调器的制冷量与其耗电功率的比值。通常,空调器的能效比接近3或大于3为佳,就属于节能型空调器。

比如,一台空调器的制冷量是2000W,额定耗电功率为640W,另一台空调器的制冷量为2500W,额定耗电功率为970W。则两台空调器的能效比值分别为:第一台空调器的能效比:2000W/640W=3125,第二台空调器的能效比:2500W/970W罚258。这样,通过两台空调器能效比值的比较,可看出,第一台空调器即为节能型空调器。

1、维持正常视觉功能。

眼的光感受器是视网膜中的杆状细胞和锥状细胞。这两种细胞都存在有感光色素,即感弱光的视紫红质和感强光的视紫蓝质。视紫红质与视紫蓝质都是由视蛋白与视黄醛所构成的。视紫红质经光照射后,11-顺视黄醛异构成反视黄醛,并与视蛋白分离而失色,此过程称“漂白”。若进入暗处,则因对弱光不敏感的视紫红质消失,故不能见物。

分离后的视黄醛被还原为全反式视黄醛,进一步转变为反式视黄酯(或异构为顺式)并储存于色素上皮中。由视网膜中视黄酯水解酶,将视黄酯转变为反式视黄醇,经氧化和异构化,形成11-顺视黄醛。再与蛋白重新结合为视紫红质,恢复对弱光的敏感性,从而能在一定照度的暗处见物,此过程称暗(DarkAdaptation)。由肝脏释放的视黄醇与视黄醇结合蛋白(RBP)结合,在血浆中再与前白蛋白结合,运送至视网膜,参与视网膜的光化学反应,若维生素A充足,则视紫红质的再生快而完全,故暗适应恢复时间短;若维生素A不足,则视紫红质再生慢而不完全,故暗适应恢复时间延长,严重时可产生夜盲症(NightBlindness)。

2、维护上皮组织细胞的健康和促进免疫球蛋白的合成。

维生素A可参与糖蛋白的合成,这对于上皮的正常形成、发育与维持十分重要。当维生素A不足或缺乏时,可导致糖蛋白合成中间体的异常,低分子量的多糖—脂的堆积,引起上皮基底层增生变厚,细胞分裂加快、张力原纤维合成增多,表面层发生细胞变扁、不规则、干燥等变化。鼻、咽、喉和其他呼吸道、胃肠和泌尿生殖系内膜角质化,削弱了防止细菌侵袭的天然屏障(结构),而易于感染。在儿童,极易合并发生呼吸道感染及腹泻。有的肾结石也与泌尿道角质化有关。过量摄入维生素A,对上皮感染的抵抗力并不随剂量而增高。

免疫球蛋白是一种糖蛋白,所以维生素A能促进该蛋白的合成,对于机体免疫功能有重要影响,缺乏时,细胞免疫呈现下降。

3、维持骨骼正常生长发育。

维生素A促进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和骨细胞的分化。当其缺乏时,成骨细胞与破骨细胞间平衡被破坏,或由于成骨活动增强而使骨质过度增殖,或使已形成的骨质不吸收。孕妇如果缺乏维生素A时会直接影响胎儿发育,甚至发生死胎。

4、促进生长与生殖。

维生素A有助于细胞增殖与生长。动物缺乏维生素A时,明显出现生长停滞,可能与动物食欲降低及蛋白利用率下降有关。维生素A缺乏时,影响雄性动物精索上皮产生精母细胞,雌性阴道上皮周期变化,也影响胎盘上皮,使胚胎形成受阻。维生素A缺乏还引起诸如催化黄体酮前体形成所需要的酶的活性降低,使肾上腺、生殖腺及胎盘中类固醇的产生减少,可能是影响生殖功能的原因。

5、抑制肿瘤生长。

临床试验表明维生素A酸(视黄酸)类物质有延缓或阻止癌前病变,防止化学致癌剂的作用,特别是对于上皮组织肿瘤,临床上作为辅助治疗剂已取得较好效果。β---胡萝卜素具有抗氧化作用,近有大量报道,是机体一种有效的捕获活性氧的抗氧化剂,对于防止脂质过氧化,预防心血管疾病、肿瘤,以及延缓衰老均有重要意义。[5]

6、营养增补剂

在化妆品中用作营养成分添加剂,能防止皮肤粗糙,促进正常生长发育,可用于膏霜乳液中。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www.hunlipic.com/liwu/446208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24
下一篇2023-08-2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