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勒国的现存遗迹

疏勒国的现存遗迹,第1张

疏勒境内遗存的佛教遗迹,已发现的有两处。一处是脱库孜萨来古城佛寺,一处是小阿图什的石窟。

脱库孜萨来古城在巴楚县城东北七十五公里的山上。山南北成行,中断为二,成为古今往来的交通孔道。古城在大道以北的山坡间。城南山岩下约一公里处,有一座很大的寺院废墟,佛殿、僧舍的布局规模仍清晰可辨。1959年在古城内考古发掘时,发现北朝和盛唐的佛寺遗址各一处。北朝寺院仅残存两间僧房和一个夹道的墙基部分。房后天井有一个废弃的窖穴,出土有许多龟兹文木简和成堆的五铢、剪轮五铢钱,地面有许多泥塑佛像残块和小佛头。其中两个较完整的小佛头为土红泥质,是在木杆上裹泥,然后模印制成,高九厘米,面宽五点五厘米。头顶有小型发髻,发作波纹,额宽、颚窄,形如鸡卵,细眉、高鼻、闭目、合口。与新疆其它遗址出土佛像比较,形态古朴庄严,是当地早期的佛教艺术品。另有童子头型石灰质范模一个,圆脸短发,发齐耳根,是制作佛教造像所用模具。

盛唐的寺院残存后殿和与之比连的几间僧房。后殿作方形,中有刹心。绕殿墙右旋原立有等身高的泥塑佛像,但都已遭破坏,只存脚下的少许痕迹。墙壁原似有粗线条的彩绘壁画及彩绘背光,都遭到破坏而模糊不清。出土遗物有汉文等文书、泥佛残块、泥灯盏、磐锤以及丝毛织物残片。

脱库孜萨来古城大道以南,有一古寺遗址。由山腰至山麓成南北行,中间有一台式废塔,台阶三层,两旁均有房舍的倾圮痕迹。近人曾在废塔东南的山麓发掘出僧坟一座。出土婆罗谜文书和完整的彩绘陶罐(舍利盒)。陶罐中有装满骨灰的丝织袋。舍利罐绘有精美的彩色图案,别具艺术特色,其时代都属于唐。

小阿图什石窟在疏附县西北三十余里的峭壁间,共有三个洞窟。左窟开凿后,未塑绘装修;中窟仅残存佛像石胎;右窟壁画已漫漶,尚约略可见其布局及壁画风格,属于唐代中期遗物。

古疏勒国遗址,位于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图什市市区东南10余公里处的阿扎克乡,又名“罕诺依故城和莫尔佛 塔”。一些属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克陶县的古迹、风光等景点,如盖孜驿站、喀拉库里湖、慕士塔格峰、公格尔峰等著名景点也在遗址附近。

小佛头能驱鬼是异想天开 佛陀都不做这事

骨骸经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我听到这样:

有一次,世尊住在王舍城栗鼠饲养处的竹林中。

当时,尊者勒叉那与尊者大目揵连住在耆阇崛山。

那时,尊者大目揵连在午前时穿好衣服后,取钵与僧衣,去见尊者勒叉那。抵达后,对

尊者勒叉那这么说:

“勒叉那贤友!让我们为了托钵进入王舍城吧。”

“是的,贤友!”尊者勒叉那回答尊者大目揵连。

那时,当尊者大目揵连下耆阇崛山时,在某个地方出现微笑。

那时,尊者勒叉那对尊者大目揵连这么说:

“目揵连贤友!什么因、什么缘有微笑的表现?”

“勒叉那贤友!这个问题是不适时的,请在世尊的面前问这个问题吧!”

那时,尊者勒叉那与尊者大目揵连在王舍城为了托钵而行后,食毕,从施食处返回,去

见世尊。抵达后,向世尊问讯,接着在一旁坐下。在一旁坐好后,尊者勒叉那对尊者大目揵

连这么说:“这里,当尊者大目揵连下耆阇崛山时,在某个地方出现微笑,目揵连贤友!什么因、

什么缘有微笑的表现?”

“贤友!这里,当我下耆阇崛山时,看见骷髅在空中行进,鹫、乌鸦、老鹰跟随彼,攻

击肋骨的空隙,刺(啄)、撕裂、丢弃,彼则发出苦恼的声音。

贤友!我这么想:‘实在不可思议啊,先生!实在未曾有啊,先生!会有如此形色的众

生,会有如此形色的夜叉,会有如此形色的个体获得。’”

那时,世尊召唤比丘们:

“比丘们!确实有住于成为有眼的诸弟子,比丘们!确实有住于成为有智的诸弟子,其

中确实有弟子能知道、看到、见证如此之形色。

比丘们!以前我就曾见到那众生,但我没解说。如果我解说它,他人对我会不相信;如

果对我不相信者,那会有他们长久的不利与苦。

比丘们!那众生过去就是在这王舍城的屠牛夫,他以该业的果报在地狱受苦好几年、好

几百年、好几千年、好几十万年后,就以该业的残余果报感受如此形色的个体获得。”((

本相应之)一切经之中略如此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www.hunlipic.com/liwu/414330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21
下一篇2023-08-2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