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串佛珠应该有几颗珠子穿成?

一串佛珠应该有几颗珠子穿成?,第1张

一般而言,念珠之颗数,诸经所载不一,略举较常见之用法:(一)木患子经作一百零八颗。(二)陀罗尼集经卷二作数珠法相品举出一百零八、五十四、四十二、二十一颗等四种。(三)数珠功德经亦举出四种,即一百零八、五十四、二十七、十四颗等。(四)金刚顶瑜伽念珠经以一千零八十颗为上品,一百零八颗为最胜,五十四颗为中品,二十七颗为下品。(五)文殊仪轨经数珠仪则品谓上品一百零八颗,中品五十四颗,下品二十七颗,最上品一千零八十颗。此外,另有三十六颗、十八颗。上记之中,以使用一百零八颗为最普遍。

使用颗数之不同,所代表之意义和寓意也有差异:(一)一百零八颗,表示求证百八三昧而断除百八烦恼。(二)五十四颗,表示菩萨修行过程之五十四阶位,即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四善根因地。(三)四十二颗,表示菩萨修行过程之四十二阶位,即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四)二十七颗,表示小乘修行四向四果之二十七贤位,即前四向三果之十八有学与第四果阿罗汉之九无学。(五)二十一颗,表示十地、十波罗蜜、佛果等二十一位。(六)十四颗,表示观音之十四无畏。(七)一千零八十颗,表示十界各具有一百零八,故共成一千零八十。(八)三十六颗与十八颗之意义,一般认为与一百零八颗相同,然为便于携带,遂三分一百零八为三十六,或六分为十八,而非别有深义。然上记颗数与表征意义之差别,仅系历代祖师为方便教化所赋予之配合,而非源自原典经文所举示者。

佛珠一般由108颗念珠组成,在第7颗、21颗、54颗、87颗、101颗用其他颜色或大小的珠子隔开,称为:隔珠或数取。一般来说隔珠要比子珠稍大,数量可以采用1到3颗不等,并且不计算在108颗之内。 54颗的佛珠要在第27颗前加隔珠,27颗、18颗的佛珠则要在每9颗加一粒隔珠。记子留是指每串弟子珠的末端所附的比弟子稍大的一些珠粒或者饰物,也可用金刚结代替,目的是防止弟子珠滑落。 在佛珠的开始处的母珠上又附有2根粗带子,在每根带子上又串有十枚小金刚环或十颗小珠,以十颗为一串,如同算盘。采用十进位,代表佛教十波罗密。即:施、忍、精进、禅定、般若、方便、愿、力、智、戒佛珠的每一部分都有其特殊的意义。母珠(佛头)代表:佛宝;贯串整串珠的绳子代表:法宝;小珠代表:僧宝。 一串佛珠共有:2佛、4如来、4涅磐、8菩萨、6波罗密、4天王、29天、1四天王子、1杭珠弟子、1地神、18地狱、1师长、1施主、28星宿组成,共108颗

手串是一种非常古老的佩戴物,自古以来就被人们广泛应用,它不仅具有装饰作用,还有很多文化和信仰意义。因此,在选择手串时,不仅要注重外表,还要注重它的文化内涵和寓意。

那么,手串多少珠子为一串是否有讲究呢?一般情况下,手串多少珠子为一串是没有固定的数字的,任何数量都可以。一般来说,每串手串最少由三珠组成,每珠之间有一定的间隔,这样手串才能更加美观。但是,每串手串的珠子数量也会根据不同的文化习俗而有所差异。例如,在印度教文化中,手串一般由108珠组成,这是一个神圣的数字,代表着一种更深层次的信仰。在佛教文化中,手串一般由21珠组成,每珠之间有一定的间隔,这也代表着一种更深层次的信仰。此外,在伊斯兰教文化中,手串一般由33或99珠组成,这也代表着一种更深层次的信仰。不同的文化习俗会有不同的要求,因此,在选择手串时,应当根据自己的文化背景和宗教信仰来进行选择,以表达自己的信仰和文化认同。

58颗珠子十个穿一串能穿5串。

分析:从题中可知,有58个珠子,10个穿一串,要求能穿成几串,可以将这些珠子每数10个就圈一个圈,圈在一起的10个珠子就能穿成一串。一共圈了5个圈,还剩8个。所以58个珠子能穿成5串,剩下的8个珠子不够穿成一串。

也可以这样想,58里面有5个十和8个一,5个十可以穿成5串,8个一是8个,不够10个,不能穿成一串。得出答案后还可以检验一下,5串是50个,还有剩下的8个,正好是58个。

所以58个珠子,10个穿一串,能穿5串。

除法的含义: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除法算式的组成:在除法里,已知的积叫做被除数,已知的一个因数叫做除数,所求的商的因数叫做商.被除数月大,除数越少,商越小。

除法的性质:在无括号的乘除混合或连除的算式中,改变运算顺序,其结果不变。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www.hunlipic.com/liwu/390599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9
下一篇2023-08-1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