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十八罗汉排名?

西游记十八罗汉排名?,第1张

1、跋罗堕尊者叫做骑鹿罗汉

2、伽伐蹉尊者叫做喜庆罗汉。

3、诺迦跋哩尊者叫做举钵罗汉。

4、苏频陀尊者叫做托塔罗汉。

5、诺炬罗尊者叫做静坐罗汉。

6、跋陀罗尊者又叫做过江罗汉。

7、迦力迦尊者叫做骑象罗汉。

8、佛陀罗尊者叫做笑狮罗汉。

9、戌博迦尊者叫做开心罗汉。

10、伴诺迦尊者叫做探手罗汉。

11、罗怙罗尊者叫做沉思罗汉。

12、那迦犀尊者叫做挖耳罗汉。

13、因迦陀尊者叫做布袋罗汉。

14、伐那波斯尊者叫做芭蕉罗汉。

15、阿氏多尊者叫做长眉罗汉。

16、荼畔咤迦尊者叫做看门罗汉。

17、为庆友尊者叫做降龙罗汉。

18、为宾头卢尊者叫做伏虎罗汉。

      十八罗汉分别指坐鹿罗汉、欢喜罗汉、举钵罗汉、托塔罗汉、静坐罗汉、过江罗汉、骑象罗汉、笑狮罗汉、开心罗汉、摊手罗汉、沉思罗汉、挖耳罗汉、布袋罗汉、芭蕉罗汉、长眉罗汉、看门罗汉、降龙罗汉、伏虎罗汉这十八位,在佛寺中比较常见。

十八罗汉指哪十八位

      就算是不了解佛教的人,相信也都听说过十八罗汉。佛教中的十八罗汉流行于唐代,到唐末的时候开始出现十八罗汉的说法,指的是十八位永驻时间,护持正法的阿罗汉,是由十八位罗汉将两位尊者组成的,都是释迦摩尼的弟子。

      十八罗汉都是历史人物,所以都有对应的称呼,18罗汉分别为坐鹿罗汉、欢喜罗汉、举钵罗汉、托塔罗汉、静坐罗汉、过江罗汉、骑象罗汉、笑狮罗汉、开心罗汉、摊手罗汉、沉思罗汉、挖耳罗汉、布袋罗汉、芭蕉罗汉、长眉罗汉、看门罗汉、降龙罗汉、伏虎罗汉。

      最早记录十八罗汉名称的人是宋代的苏轼,在《自南海归过清远峡宝林寺敬赞禅月所画十八大罗汉》一文里面,他一一列举了十八罗汉的姓名,但是在不同的佛教文化里面,十八罗汉的形象也有微妙的区别,现存的十八罗汉石窟雕像不多,但是在寺庙里面还是非常常见的。

第一位:坐鹿罗汉宾度罗跋罗堕阁尊者;第二位:欢喜罗汉迦诺迦代蹉尊者。

第三位:举钵罗汉诺迦跋哩陀尊者;第四位:托塔罗汉苏频陀尊者。

第五位:静坐罗汉诺距罗尊者,又名为大力罗汉;第六位:过江罗汉跋陀罗尊者。

第七位:骑象罗汉迦理迦尊者;第八位:笑狮罗汉伐阇罗弗多罗。

第九位:开心罗汉戍博迦尊者。第十位:探手罗汉半托迦尊者。

第十一位:沉思罗汉罗怙罗尊者;十二位:挖耳罗汉那迦犀那尊者。

第十三位:布袋罗汉因揭陀尊者;第十四位:芭蕉罗汉伐那婆斯尊者。

第十五位:长眉罗汉阿氏多尊者;第十六位:看门罗汉注茶半托迦尊者。

第十七位:降龙罗汉迦叶尊者;第十八位:伏虎罗汉弥勒尊者,

一、宾头卢尊者

坐鹿罗汉一般指宾头卢尊者

宾头卢尊者,十八罗汉之一,全名宾头卢·颇罗堕,又名坐鹿罗汉,其名译为「不动利根」,如如不动,利根坚固。现童颜白发长眉笑面之相。尊者曾为优婆填王之大臣,机缘成熟,看破放下,出家修道,证六神通。

二、欢喜罗汉

又称迦诺迦代蹉尊者,妖魔除尽、玉宇澄清 扬手欢庆、心花怒放。

迦诺迦代蹉尊者,是古印度论师之一。论师即善于谈论佛学的演说家及雄辩家。有人问他什么叫做喜,他解释说:由听觉、视觉、嗅觉、味觉和触觉而感到快乐之喜。又有人问他:“何谓之高庆?”

他说:“不由耳眼口鼻手所感觉的快乐,就是高庆。例如诚如向佛,心觉佛在,即感快乐。”他在演说及辩论时,常带笑容,又因论喜庆而名闻遐迩,故名喜庆罗汉,或欢喜罗汉。

三、举钵罗汉

诺迦跋哩陀尊者原是一位化缘和尚。他化缘的方法与众不同,是高举铁钵向人乞食,成道后,世人称其为“举钵罗汉”。

迦诺迦伐厘情阇尊者,是一位慈悲平等托钵化缘的行者。藉托钵福利世人,予众生种植福德,并为他们讲说佛法,以身教、言教度化众生。

四、托塔罗汉

苏频陀尊者驻山王布赫拉。双手握经。生于竹叶地,父为富有长者。刚生下来时,全身长满毒痈,尽管父亲全力医治,但仍未痊愈。全家人因此感到羞愧,用衣服遮盖,故名掩藏。

一天,听说舍卫城有许多名医,与友同往,正好遇到世尊,从其出家,并受具足戒。从此,不要说疾病,就连三毒彻底根绝,得阿罗汉果。若依此尊,业果不欺,远离病患,功德久盛!

五、静坐罗汉

诺距罗尊者——静坐罗汉。

清净修心、神态自若 安详瑞庆、进彼极乐。

诺距罗可译作大力士,这位罗汉是一位大力罗汉,原为一位战士,力大无比,後来出家为和尚,修成正果。

他的师父教他静坐修行,放弃从前当战士时那种打打杀杀的观念,故他在静坐时仍现出大力士的体格。

——坐鹿罗汉

——欢喜罗汉

——举钵罗汉

——托塔罗汉

——静坐罗汉

佛经中记载的罗汉有很多种,比如:有“十六罗汉”(《阿弥陀经》),也有“五百罗汉”(《佛五百弟子自说本起经》),还有“一万二千罗汉”(《法华经》)。

以下摘录《法华经》12000个阿罗汉的前18位罗汉:

阿若憍陈如、摩诃迦叶、优楼频螺迦叶、伽耶迦叶、那提迦叶、舍利弗、大目犍连、摩诃迦旃延、阿冕楼驮、劫宾那、憍梵波提、离婆多、毕陵伽婆蹉、薄拘罗、摩诃拘絺罗、难陀、孙陀罗难陀、富楼那弥多罗尼子

十八罗汉分别叫做:

1、坐鹿罗汉(宾度罗跋罗堕阁尊者)

2、欢喜罗汉(迦诺迦代蹉尊者)

3、举钵罗汉(诺迦跋哩陀尊者)

4、托塔罗汉(苏频陀尊者)

5、静坐罗汉(诺距罗尊者)

6、过江罗汉(跋陀罗尊者)

7、骑象罗汉(迦理迦尊者)

8、笑狮罗汉(伐阇罗弗多罗尊者)

9、开心罗汉(戍博迦尊者)

10、探手罗汉(半托迦尊者)

11、沉思罗汉(罗怙罗尊者)

12、挖耳罗汉(那迦犀那尊者)

13、布袋罗汉(因揭陀尊者)

14、芭蕉罗汉(伐那婆斯尊者)

15、长眉罗汉(阿氏多尊者)

16、看门罗汉(注茶半托迦尊者)

17、降龙罗汉(迦叶尊者)

18、伏虎罗汉(弥勒尊者)

扩展资料:

十六位罗汉的名字住处等,详见于唐朝玄奘法师译的《大阿罗汉难提密多罗所说法住记》,简称《法住记》之中。

经典中有十六罗汉之记载,而无十八罗汉之说。由“十六罗汉”演变成为“十八 罗汉”,可能是从绘画方面造成的: 现在所知的最早的“十八罗汉像”,是前蜀(907年—925年)简州的一位画家张玄,画 的“十八阿罗汉”,宋朝大文豪苏东坡得之,易其装标,作〈十八大阿罗汉颂〉,每首颂的标题为:第一尊者、第二尊者、至第十八尊者,并未标出罗汉名字。

-十八罗汉

男戴观音女戴佛的由来

过去经商的,赶考的都是男子,常年出门在外,最要紧的是平安,观音可保平安,同时人们也希望在其保护下,生活顺利,事业顺心,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玉文化中的观音是经过几千年来中国人的提炼,以佛教中的观音大士与道教中的王母娘娘融合,而形成现在我们所见到的女身形态,佛也就是弥勒佛——未来之佛,能带给人们福气、祥和之气,以祈盼美好的明天。

男人戴观音,是让男人少一些残忍和暴力,多一些像观音一样的慈悲和柔和,自然就得观音保佑平安如意。女士戴弥勒,是让女人少一些嫉妒和小心眼,少说点是非,多一些宽容,要像弥勒菩萨一样肚量广大,自然得菩萨保佑快乐自在。

总的来说,男戴观音女戴佛也就是男女互补的意思,男人可以吸取一些女性的优点来弥补男性的缺点,而女性则可以吸取男性的一些优点来弥补自己的不足!

男戴观音女戴佛,也有人认为仅仅是民间的说话,像北京的潭柘寺就认为男戴观音女戴佛并非出自佛家经典。

罗汉吊坠取的意义也还是人们的美好祈愿,希望平安吉祥!现在这些饰品多是这些人们的意愿,借以表达送者的祝愿,受者的期待。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www.hunlipic.com/liwu/378904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8
下一篇2023-08-1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