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饰品怎么挑选新手怎么选购玉石饰品

玉饰品怎么挑选新手怎么选购玉石饰品,第1张

1、玉质,材料是玉饰收藏的首要前提,优质玉材对于一件玉饰至关重要,如玉质、玉色、光泽、致密度等都是玉材等级的要素,不应忽视。不同品种的玉材,其材质特点和评价的要素是不同的,不能一概而论。所以,判断玉质的好坏,必须要准确地判别玉石的品种,掌握其材质特点,这样才能准确判断其价值的高低。

2、造型和纹饰,造型是玉器审美的构架,也是决定玉饰收藏价值的一个重要因素。纹饰是玉器的装饰,它的美丑容易被人们觉察和感受,一般来说它服从于器型的需要。造型和纹饰两者都取决于社会功能的需要。纹饰要看结构、章法、繁简、疏密等的处理,凡结构章法有条不紊、统一和谐的就具有鉴赏价值。另外,造型和纹饰一般具有较强的时代特点,不同历史时期的玉器作品其造型和纹饰是不同的。所以,准确地判断玉器的价值,不仅要懂得从美学的角度品评其造型和纹饰的美,还要熟悉和掌握各历史时期的造型和纹饰特点,从而准确地判定它附加的历史价值。

3、雕工,雕工包括设计和技法。凡砣工利落流畅、娴熟精工必然是美的或比较美的,反之,板滞纤弱、拖泥带水,则是收藏价值锐减的标志,不可贸然藏之。玉雕艺术要继承传统,更要创新以求得发展。玉饰创新表现在对材料、工艺、题材的创新。例如古代传统玉材只有一二十种,而现在对玉料的使用有了很大的突破:一方面在于应用新的原料;另一方面在于对其他不同性质原料的组合应用,如玉与宝石、贵金属的组合。因此,要能够量料选材,因材施艺,充分利用原料本身的色彩。光泽、质地、纹理、形态以及重量感等天然优势,通过独特的设计、创意,表现得充分、自然,并与作品主题达到高度的统一,这就是在玉器用材方面的一种突破、一种创新。玉器作品是否有特殊的创新工艺技术应用,也是玉器评价的重要方面,具有特殊工艺的玉器作品,其价值也会有所提升。

4、艺术风格,艺术是每件玉器所追求的最高境界,也是最难做到的。凡气韵生动、形神兼备的作品都是艺术美的表现,反映了丰富的收藏价值;反之,徒具形骸,一味摹古者都是违反艺术美的作品,鉴赏价值就逊色得多了。一件艺术性高的玉器不仅要有精美的艺术表现,同时要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它不仅体现了制作者的文化修养和高超的技艺,还让我们感受到它的灵魂和智慧。它带给我们的不仅是美好的视觉感受,同时还是更高的精神享受。

金镶玉”又称镀金锡镶工艺,即在玉石、陶瓷、紫砂、琉璃等工艺品表面镶锡包金的工艺称谓。据介绍,“金镶玉”在琢玉工艺上的学名叫做“金银错嵌宝石玉器”,它的历史与和氏璧颇有渊源。传说王莽篡位后,胁迫皇太后交出玉玺,皇太后一怒之下将玉玺摔在地上,崩掉一角。后来王莽命能工巧匠进行整修,用黄金镶上了缺角,被称为“金镶玉玺”,“金镶玉”便由此得名。“金镶玉”的工艺就在一个“镶”字上,要靠连续不断的敲击,把金丝或金片镶嵌到图案中。金镶玉的手法最初见于清代乾隆年间,由乾隆宠爱的香妃带到中原,清末渐渐失传。进贡的玉器中,一些俱有伊斯兰风格的“痕都斯坦”玉器其中就有几件金镶玉。看着这些莹薄如纸,嵌有金银丝和各色宝石、玻璃的器皿,乾隆皇帝爱不释手,当即做出了一项决定:金镶玉只为宫中所有,不予外传,并命内务府造办处仿制。宫中的玉师用他们的智慧和汗水,结合乾隆工的宫廷技艺,终于创造出了象征皇家的金镶玉玉器。乾隆还写了很多诗赞美其精致的做工。几经风雨,沉寂数百年的金镶玉。在2003年再现世间。这种具有“乾隆工”技艺的玉器珍品,不仅再现了宫廷艺术,而且其工艺水平已经比几百年前有了巨大的提高。这次北京奥运奖牌使用的“金镶玉”技术,在近年来的玉器首饰加工中比较常见,只是细节上略有不同。目前市场上常见的“金镶玉”产品,其中的“金”多为18K黄金或铂金,而“玉”则多为翡翠。金玉相嵌,寓意“金玉满堂”,象征着财富和才学。由于技术原因,现在市场上主要的“金镶玉”产品是以玉为主,价格决定因素在于翡翠本身的质地。

投资和田玉

大有前途

和田玉是我国传统的玉石品种,

与中国玉文化的发展、

延续息息相关。

随着我国

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

人们越来越重视投资理财,

其方向也逐渐转向收藏品。

玉器在琳琅满目的收藏品中以其优越的特性,

越来越多地被广大收藏爱好者喜爱、

认可。

新疆作为和田玉原料的产地以及全国较大的批发交易中心,

随着人们对玉

器需求量的增加,

市场也在不断地扩大,

但现在呈现出需大于供的现象,

特别是

高档的和田玉更是奇缺难寻,

形成近几年来高档和田玉价格跳跃式增长,

许多具

有文化品位和投资价值的玉器艺术品日益受到广大收藏爱好者的追捧。

目前和田玉从定义上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广义上的和田玉是指:

以透闪石为

主,

具有一定工艺价值,

可以加工成饰品的矿物集合体。

该定义所指的和田玉不

具有产地意义。而狭义上的和田玉则根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0

年颁布实施的和田玉地方标准

(DB65/T035-2010)

可以定义为:产于新疆行

政区域内,

昆仑山至阿尔金山一带的成因特殊的以微晶

-

隐晶透闪石为主的玉石。

该定义中的和田玉则具有典型的产地意义。

本文从狭义和田玉资源出发,

探讨目

前新疆和田玉市场现状以及未来和田玉发展模式,

并对其投资前景作出一定分析。

和田玉行业发展历史

早在公元前数千年,

和田玉便已沿着古丝绸之路,

源源不断地运往中原各地

和欧亚诸国,

成为重要的民族文化遗产和中西物资交换、

文化交流的纽带。

有专

家提出,沟通中西文化的“丝绸之路”的前身,便是一条以输送和田玉为主的

“玉石之路”。

西汉张骞开辟的“丝绸之路”,

实际上是在“玉石之路”的基础

上发展起来的“玉帛之路”。

和田玉是中国各民族友谊和团结的象征,

是中国历

史上对外开放的象征。和田玉的开发利用,丰富了中华民族史和文化史。

新中国建立以后,国家便在新疆和田、于田、且末、叶城、玛纳斯等地组织

开采玉矿,玉石产量不断增长。

1957

1995

年期间,共采和田玉料

9459

吨,接

近古代四千多年的总开采量。到

2001

年,依靠丰富的和田玉资源,新疆已形成

了许多开采、

加工、

销售一条龙的综合性企业。

随着中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新疆玉石产业已逐渐发展成为新疆最具发展前途的特色产业之一。

和田玉正以其

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巨大的资源潜力,

打造着新疆的玉石产业,

为中国西部经济的

全面提升,发挥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新疆和田玉市场发展现状

随着行业的快速发展,

新疆宝玉石行业发展已具规模,

市场主体由大中小型

企业及零散个体户组成,

大企业主导市场,

中小型企业支撑整个市场。

全疆玉石

市场以乌鲁木齐为中心分成南、北、东疆三大块,南疆以和田、喀什、库尔勒、

阿克苏为代表,北疆以伊宁、奎屯、石河子、克拉玛依为代表,东疆以吐鲁番、

哈密为代表,其中和田、喀什、吐鲁番以游客为主要销售对象,和田地区为原料

主要贸易基地。

2013中国互联网创业投资盘点报告

据相关部门统计,目前在新疆境内经营和田玉的企业共有

3500

多家,其中

大部分是小型企业或玉器商店,以家族式企业居多,有实力、成规模、运作规范

的企业也就

20

家左右。其中比较大的有和合玉器、富士特、恒久、国玉、白玉

城、玉沅、泰和龙、玉龙河等企业。此外还有一些新的大规模的综合型和田玉交

易市场相继成立,

如南门和田玉交易中心、

友好路的珍宝楼、

民街的和田玉交易

中心等。

整体来看,

和田玉行业集中度较低,

排名前十位企业的销售额占整个行

业销售额的比例也不过

10%

左右。

乌鲁木齐销售市场状况

目前在新疆,

以首府乌鲁木齐为中心已初步形成了和田玉加工、

贸易、

科研、

质量鉴定等健康有序的巨大市场,

在乌鲁木齐市挂牌经销商铺的就有

2000

多家。

另外和田、阿克苏、喀什、库尔勒、石河子等市区都有和田玉石店,在且未、民

丰、于田、若羌等县城也有许多玉石经销店,估计大小经销店铺有

1000

多家,

而且近几年还在发展,从事玉石行业人员数万人。

乌鲁木齐是新疆和田玉的经销与加工中心,

据不完全统计,

目前乌鲁木齐的

和田玉市场划分为友好路、

中山路——人民路和大巴扎三大商圈,

较为集中的和

田玉市场十几个,大小珠宝店

2000

家左右。较大的市场有华凌玉器交易市场、

新疆和田玉交易中心

(

原新疆玉雕厂

)

名家古玩玉器城、

真珍珠宝楼、

新疆玉器

城、国际大巴扎、新疆民街、二道桥市场等。

地州销售市场状况

和田是全国最著名的和田玉产区,

主要产出和田玉仔料。

和田地区的市场主

要集中于和田市和于田县两地,

共有和田玉经销店

200

家左右,

主要经销和田玉

仔料原石,

但加工业薄弱,

市场所卖成品绝大多数来自外地。

这里最大的和田玉

交易市场大巴扎,在和田玉行业内闻名遐迩,每逢周五、周日,整个市场人流不

断,川流不息,和田地区的大小玉贩全部集中于此。外地观光游客,到和田也是

必来此地,

最多时达数万人。

和田地区每年八月下旬举办一次和田玉文化节,

时全国各地的和田玉经销商、玉雕大师、文人墨客云集于此,盛况空前。

阿克苏市的和田玉市场发展较快,

2004

年的

30

多家发展到现有两个大的

和田玉交易市场,

全市和田玉专卖店

150

家左右。

阿克苏本地不产和田玉,

主要

是经销外来的加工产品,本地加工业也不发达。

喀什地区主要有叶城县和塔什库尔干县两个产玉地区,

有珠宝店

100

家左右,

主要集中在喀什市。

喀什市是一个旅游城市,

没有自己的玉石加工业,

主要销售

和田玉原料,

有几个小的和田玉作坊,

成品主要针对旅游行业,

经销一些中低档

的产品,季节性较强,有些珠宝店每年

12

月至次年

4

月均不营业。喀什地区各

县每个周六、

周日都会有玉石“巴扎”,

每到这两天,

附近县的玉石贩子都会集

中到这里进行交易,大多都是和田玉原料。

库尔勒市是全州政治、

经济和文化中心,

城市基础设施日臻完善,

随着塔里

木石油的开发,

迅速崛起,

经济发展较快。

巴州的和田玉市场主要集中在库尔勒

和且末县,

和田玉经销店共有

200

家左右。

库尔勒的和田玉市场主要兴起于

2000

年以后,尤其是

2003

年以后,短短几年,发展迅速,从

30

家左右,猛增到现在

150

多家。

且末县每年

9

月初举办一次和田玉文化节,

主要进行和田玉原料拍

卖。

投资和田玉前景

根据美国

1999

5

月出版的《投资与市场展望》杂志,就今后投资趋势曾

经专门做了一次认真的市场调研,

并依次列出了几大热门投资项目,

分别是:

玩字画、珠宝玉器、集邮、房地产、期货和股票。上述排序中,珠宝玉器排在了

第二位。个人看法是,珠宝玉器具有其独特的优点,首先是珠宝玉器集品、玩、

值于一身,便于收藏,能保值,对保养也没特别的要求。易携带,适合佩戴,能

展现个人身份和品位。

其次,

珠宝玉器受经济收入和投资条件的限制比较小,

高、

中、低档均可,数量可多可少,价格可高可低。而相对于黄金、钻石,玉更有其

独特优势,

黄金等贵金属只是具有保值功能,

世界近三十年来黄金的价格增幅率

也只是与各国货币通货膨胀率相等。

虽然钻石具有增值能力,

但中国的钻石矿和

产量比较稀少,

大量钻石需要进口,

而且钻石饰品在外观、

装饰效果和艺术品位

上远不如玉具有文化内涵。

根据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提供的信息,中国珠宝产业发展形势良好,

国内市场持续繁荣。

相关数据显示,

近几年来,

中国珠宝玉石首饰国内销售的年

增长率达到了

15%

以上。

2008

年中国金银珠宝首饰行业总销售额

1800

亿元,其

中翡翠与和田玉的市场规模约为

200

亿元,其中和田玉约为

50

亿元,如果疆外

疆内比为

15

1

,则疆内市场为

20

亿元。未来三年,预计和田玉全国市场规模

将达到

100

亿元。

目前中国玉器收藏者是仅次于书画和瓷器这两大收藏圈之外的第三大群体,

并且随着买卖和收藏的日渐增多,

新闻媒体对艺术品知识宣传的加强,

收藏爱好

者对玉器认识渠道的不断拓宽,

这些都为玉器作品的普及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着经济的发展、

社会的进步,

和田玉除继承传统文化的一面外,

商业性的一面也

日益突出。

和田玉已经从帝王将相的专属品走入了寻常百姓家,

了解玉、

喜欢玉、

消费玉的人群不断扩大。

另外,

和田玉原料越来越多地被广大收藏爱好者所追寻,

品质较好的高档和田玉原料及成品由于其稀缺性,

价格趋势将不断走高,

在通货

膨胀加剧的背景下,

其保值增值的功能会吸引有实力的机构和个人不断参与其中。

在新疆本地,

许多玉器经营企业对原料的关注度空前提高,

拥有玉矿资源的企业

主动性强,

而更多的玉器经营企业是通过各种渠道收购和储存原料,

被动性是显

而易见的。

而作为战略投资人,

很多投资机构也将企业是否具备可持续利用的资

源作为考量是否投资的一个重要指标。

由此可见,

新疆和田玉市场发展潜力巨大,

投资和田玉前景也相当乐观。

玉饰和银饰都各有千秋,但是选择真正的玉饰和银饰才能对健康有一定帮助,否则只会影响健康哦! 玉对于中国人来说都不是什么稀罕物,中国自古就有许多与玉有关的典故和传说,如大家耳熟能详的“完璧归赵”,更有“黄金有价玉无价”“君子端方,温润如玉”“美人如玉剑如虹”等一系列赞美玉的熟语和短语。在玉之外,中国自古以来就有银器、银筷、银针试读等各种各样关于银的传说。如今,无论是玉还是银,都被称为对人体健康有帮助的饰品材料,可是当我们进行挑选的时候,却不知道该选玉还是选银了。 银饰之所以受到大多数人的欢迎,不止是因为银是贵重金属,戴在身上显得有档次有身份,从健康角度来说是因为银饰有杀菌作用。银杀菌的原理其实并不是许多人所流传的“因能够将身体内的毒素吸走”这样无厘头的理由,银的抗菌机理为金属离子作用和光催化作用。张文钲先生曾论述:银的化学结构决定了银具有较高的催化能力,高氧化态银的还原势极高,足以使其周围空间产生原子氧。原子氧具有强氧化性可以灭菌,Ag+可以强烈地吸引细菌体中蛋白酶上的巯基(-SH),迅速与其结合在一起,使蛋白酶丧失活性,导致细菌死亡。当细菌被Ag+杀后,Ag+又由细菌尸体中游离出来,再与其它菌落接触,周而复始地进行上述过程,这也是银杀菌持久性的原因。据科学研究,伤寒杆菌在银片上也只能存活1小时,白喉杆菌在银片上也只能存活3个小时,银的杀菌功效可见一斑!因此,古人喜欢用银器来盛食物,一是因为能够彰显主人的身份,二是因为银器盛的食物不容易腐坏,更能够保持新鲜。也因此,有的免疫力比较低的人,更加倾向于选择银饰来杀灭身上可能致病的细菌。 我们常常在武侠小说里看到的“银针试毒”,其实是由于银会与有毒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有色氧化物质,故能够用纯银针试出食物中是否有毒;至于人的身体不好戴银饰银饰会出现异状,这更加充分地说明人是一个整体,当身体的一部分发生问题的时候,会导致身体体液、汗液、皮肤等出现相应的变化,而贴身佩戴的银与体液中的物质结合后,自然也会发生化学反应。因此,寡人想要告诉乡亲们,从一定角度来说,银饰可以提醒我们一些身体的异常信息,但专家认为,银并不能治疗人体的疾病,因此,乡亲们切不可将银饰看得太过神奇。戴玉能够调节身体平衡 说到玉,我国的玉文化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代,几千年传承下来,关于玉的传说还真不少。有不少认为玉可以驱除鬼怪、辟邪除崇、保障人的安全和吉祥的传说,但现在作为科技社会,如果还去相信这些老祖宗们传下来的说法,寡人着实会感到压力很大。据不完全考究,玉的养生保健功能的确噎为现代科学所认可,大部分的说法都认为:玉是一种天然的矿石,其中含有大量的金、银、硅、锌、铁、硒、镁、锰等微量元素,有一些玉石还会带有微量的放射性元素。当玉贴身佩戴的时候,玉石直接与肌肤相贴,玉石中的微量元素会直接作用于人体,同时摩擦产生的电磁效应也与人体谐振,从而达到调节人体机能,促进健康的目的。另外,玉石中的微量元素还可能对人体产生安神的效果,因此有传说古代富贵人家均用玉枕,睡得好才能活得好,使用玉枕助眠也是养生保健的手段之一。但有人提到,佩戴玉饰一是必须要贴身,二是要经常把玩,因为玉饰中的微量元素通过与皮肤接触和摩擦才能更好地产生养生保健的功效。戴银和戴玉有没有什么禁忌? 有不少人会给自己刚出生的宝宝买银制的平安锁,曾经听老人说如果身体不好就不要戴玉,否则玉会将人的精气吸走,其实,戴银和戴玉并没有什么特别的禁忌和注意事项,因为银是贵重的金属,性质稳定,而玉也是天然的矿石,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但有几点要提醒各位青睐银饰和玉饰的乡亲们:1、如果想要佩戴银饰,一定要确定自己没有金属过敏症,如果戴上了银饰出现过敏症状,一定不能再戴,并且及时就医;2、不管是挑选银饰还是玉饰,确认是纯银和真玉是格外重要的,因为如果是假冒伪劣产品,其中可能添加了各种其他的化学成分和物质,从而对人体的健康造成较大的损害。 戴银饰和玉饰都有各自的好处,一般人均可按照喜好佩戴。但银饰有较强的杀菌功效,适合免疫力低下容易被细菌侵入人体的人群;而玉饰则更适合女性、常失眠的人、金属过敏的人群。但无论是佩戴银饰还是佩戴玉饰,都一定要选择真正的银和玉制作出来的配饰,否则极有可能受到假冒伪劣产品中化学物质的伤害。

1 豫园豫园是上海最有名的园林之一,建于明朝嘉靖年间,占地面积27公顷,是一座山水田园式的园林。豫园以水为中心,园内有众多的假山、小桥、流水以及各种花木,让人感受到浓浓的南方水乡气息。同时,豫园还有许多古色古香的建筑,如玉楼、观云楼等,让人仿佛穿越到了古代。2 上海博物馆上海博物馆是中国最大的博物馆之一,收藏了大量的古代文物和艺术品。在博物馆内,可以欣赏到珍贵的字画、陶瓷、青铜器、金属器等文物,还有大量的历史资料和古代文字的展示,让人对中国的历史文化有更深刻的了解。3 上海科技馆上海科技馆是一座以科技为主题的现代化博物馆,建筑外观独特,像巨大的白色蛋壳。馆内主要展示了中国的科技成果和发展历程,包括太阳系、原子核、人体等领域,涉及了物理、化学、生物等多个学科,可以让游客近距离观察科技成果和实验现场,让人身临其境。4 大世界游乐园大世界游乐园是上海最著名的游乐园之一,建于1932年,是上海的象征之一。游乐园内有许多经典的游乐设施,如云霄飞车、旋转木马、海盗船等,可以让游客感受到刺激和乐趣。同时,游乐园内还有各种表演和娱乐活动,如杂技、魔术等,可以让游客享受到精彩纷呈的娱乐体验。5 上海外滩上海外滩是上海著名的风景旅游区之一,始建于1840年代,是上海最富有文化和历史感的区域之一。外滩沿江一侧有一排殖民时期的建筑,如汇丰银行大楼、外滩18号、南京东路828号等,给人以独特的视觉感受。同时,在晚上,外滩还有璀璨的夜景,让人感受到浓浓的浪漫气息。

一、区域构造环境及深大断裂控岩控矿标志

该区位于扬子地台西部边缘,既是古陆块的增生带,又是洋壳与陆壳不同地块结合部位,地质构造活动强烈,深大断裂发育,在长期构造发展形成的隆起带与坳陷带之间为壳断裂或超壳断裂所分割,一系列深大断裂不但控制了区域地史的发展演化,并直接控制富碱斑岩铜多金属矿的产出与分布。

区内富碱斑岩铜多金属成矿大地构造环境可分两类: 一是大陆内部或陆内古板块边缘环境 ( 如姚安铅银金矿) ; 二是大陆边缘增生带环境 ( 如宁蒗 - 大理铜钼金矿) ,在此构造环境下形成喜马拉雅期富碱斑岩铜多金属、贵金属矿床,是该区成矿的主要特色。

区内深大断裂以金沙江 - 哀牢山板块缝合线为界,东侧发育滇中南北向断裂带、三江口 - 箐河北东向断裂带,西侧发育兰坪 - 思茅北西向断裂带,均属特提斯 - 喜马拉雅深大断裂系。

图 6 -1 滇西斑岩成矿带铜多金属矿床分布略图Fig 6 - 1 Minerals distribution map of the west Yunnan porphry copper belt

金沙江 - 哀牢山板块缝合线属超壳断裂,大致沿金沙江河谷与哀牢山西侧延展,总体是北西 - 南东走向,构造性质表现为一复杂的逆冲 - 推覆与韧性剪切带的复合特征,主要活动时期为海西期、印支期及喜马拉雅期,晚期构造活动表现为陆内大型走滑韧性剪切带的形成,同位素年龄 40 ~20Ma。富碱斑岩铜多金属矿化主要沿哀牢山 - 金沙江大断裂两侧地块增生带产出,可能与晚期构造活动的强烈挤压及走滑剪切构造活动有关。

金沙江 - 哀牢山断裂带晚期构造活动与藏东喜马拉雅期斑岩铜矿 ( 同位素年龄 33 ~49Ma) 、及特提斯期最后消亡期———始新世末 ( 38 2Ma) 同位素相一致,表明构造 - 岩浆 - 成矿作用时间上具一致性。

滇中南北向深大断裂带分布于金沙江 - 哀牢山板块缝合线北东侧,研究范围内自东而西主要有元谋 - 绿汁江断裂,渡口 - 楚雄隐伏深断裂,程海 - 宾川断裂及格咱河断裂等,呈南北向平行略对称产出,断裂组合呈地垒地堑形式,分别控制了姚安中生代台缘裂陷、宁蒗 - 大理古生代增生褶皱带及中甸岛弧各构造区分界和岩浆岩 - 矿化带的展布。

三江口 - 箐河北东向断裂带,自北而南主要有小金河 - 三江口断裂、丽江 - 木里断裂、箐河断裂等,此组断裂于早古生代形成,海西期 ( 二叠纪) 强烈活动,伴有基性 -超基性岩浆侵入,古生代—三叠纪可能为一组张性正断层,共同构成槽台边界,喜马拉雅期构造性质转换为逆冲 - 推覆。此组北东向断裂带向南部于大姚、南华地区可能存在隐伏断裂,并可能越过金沙江、红河断裂至兰坪 - 思茅盆地,可能属滨太平洋构造形迹的跨区域反映。地台西缘富碱斑岩带多呈北东向展布,与此组深断裂有关。

南北向与北东向两组深大断裂是该区重要的控岩控矿构造,不但控制了台缘地体分区的边界,对喜马拉雅期富碱斑岩的产出分布、成矿区的划分均有明显的制约,如北衙、马厂箐、姚安等铜、铅 ( 银) 、金多金属成矿区均受其控制,成为扬子地台西缘最有特色的富碱斑岩铜铅多金属、贵金属成矿带。

兰坪 - 思茅盆地北西向断裂带主要发育于盆地边缘晚古生代裂陷槽内,与板块缝合线平行 - 斜交,为一组北西、北北西向深大断裂,由东而西主要有藤条河断裂、阿墨江断裂、维西 - 乔后断裂及羊拉 - 车竹林断裂。

红河 - 乔后断裂与阿墨江断裂在空间展布上相互对应,与金沙江 - 哀牢山断裂夹持地区形成北西向长条形晚古生代 - 早中生代盆地边缘裂陷带,喜马拉雅期富碱斑岩沿裂陷带断续分布,形成断陷构造斑岩带,自南而北有金平 - 绿春斑岩群、巍山斑岩群、剑川老君山斑岩群、维西斑岩群及德钦斑岩群等,矿化以铜钼为主,金矿化亦分布普遍,形成该区重要的 Cu、Au 矿化带,此富碱斑岩多金属矿化带向北延伸与藏东玉龙矿带毗连。

深大断裂控岩控矿机理可推断为金沙江 - 哀牢山断裂带及其两侧南北向、北东向、北西向断裂组合形成深部贯通构造系统,导致深部岩浆及含矿热水溶液沿此贯通构造系统不断上升,在晚期构造活动———挤压与相对走滑剪切活动所派生的次级断裂裂隙带中定位而形成矿床,表现为区域构造与控矿构造产状的不一致性。

深大断裂控岩控矿标志可归结为: 多组或两组深大断裂交会和复合部位、晚期构造活动强烈挤压破碎和构造裂隙发育地段是成矿最有利的部位,如马厂箐 - 小龙潭成矿集中区处于北西向哀牢山韧性剪切构造带与南北向宾川深断裂交截部位,斑岩带呈北东向展布,控矿构造多为东西向张性断裂。

二、岩浆岩标志

岩浆岩标志包括两个含义,一是多旋回火山 - 岩浆活动标志; 二是富碱斑岩岩石化学成矿系列标志。

1 多旋回火山 - 岩浆活动控矿标志

斑岩铜矿多与广泛发育的钙碱性、碱钙性系列中酸性火山岩浆作用有关,多数矿床均与同时代的火山 - 岩浆岩带相一致,斑岩建造属浅成 - 超浅成岩浆侵入产物,与区域深成岩建造常构成统一的区域侵入岩带,因此,多旋回火山 - 岩浆活动所构成的复式岩体标志与岩浆房保持着长期的联系,是成矿的重要标志。

云南岩浆活动十分强烈,具有多期活动、分布广泛、类型复杂等特点。本书研究范围的岩浆活动时期主要是晚古生代以后的海西期、印支期与喜马拉雅期,以火山岩占优势。

海西期岩浆活动以火山岩为主,晚二叠世火山岩分布广泛,岩石类型多为玄武岩,少数为碱玄岩、英安岩和流纹岩,属海相、海 - 陆交互相喷发岩。同期侵入岩为超基性岩,出露于哀牢山断裂两侧,产铜镍硫化物型钒钛磁铁矿床。

印支期岩浆活动强烈,亦以火山岩为主,分布于扬子地台西缘地区西部边缘地带澜沧江、江达 - 绿春、义敦及甘孜理塘等地区。澜沧江火山岩为中晚三叠世中酸性 - 基性火山岩,属钙碱系列; 江达 - 绿春火山 - 岩浆岩带北段为中晚三叠世中酸性火山岩,南段属晚三叠世钙碱性火山岩; 义敦带以中三叠世中基 - 中酸性火山岩为主,甘孜理塘带为中三叠世基性 - 超基性与中酸性火山岩,均具有铜的异常,高者达 ( 70 ~ 120) × 10- 6。印支期侵入岩属中酸性岩类,分为闪长岩、石英闪长岩组合及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组合,多沿格咱南北向断裂呈条状岩基展布,具 Cu、Pb、Zn 矿化,形成斑岩和矽卡岩型 Cu、Mo多金属矿床,如雪鸡坪、红山。

喜马拉雅期火山 - 次火山岩浆活动比较普遍,剑川、大理、墨江等地有陆相喷发的基性 - 超基性火山岩。侵入岩主要为中酸性浅成侵入体,沿哀牢山 - 金沙江断裂两侧分布,岩石类型以正长斑岩、二长斑岩和花岗斑岩为主,尚有少数同期的基性、中酸性、酸性岩脉岩枝,形成较大的富碱斑岩带,带内岩石类型略具分带。北段玉龙岩带为钙碱性二长花岗岩,以 Cu 矿化为主; 南段为偏碱性花岗质、正长质侵入岩,偏碱基性及偏酸性岩体,具 Cu、Mo、Pb、Zn、Ag 多金属矿化。

我国已知大型斑岩铜矿的成矿均与多旋回火山 - 岩浆活动有关,如藏东玉龙巨喜马拉雅期型斑岩铜矿火山 - 岩浆活动分为 4 期: 第一期为中酸性火山熔岩、凝灰岩,第二期为花岗闪长岩、石英闪长岩,第三期为黑云母二长花岗斑岩 ( 含矿岩体) ,第四期为二长花岗斑岩、石英钠长斑岩和花岗闪长斑岩。

复式岩体 ( 或杂岩体) 反映岩浆多期活动与岩浆的高度演化,是找矿预测的重要标志。

2 富碱斑岩岩石系列成矿标志

喜马拉雅期岩浆活动强烈,发育于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结合带,属浅 - 超浅成中酸性、碱性岩,成群成带沿哀牢山 - 金沙江缝合线两侧分布,形成大陆内部及边缘断裂富碱斑岩侵入岩带。

扬子地台西缘富碱斑岩岩石类型主要为石英正长岩、石英二长岩、正长花岗岩和二长花岗岩类岩石,岩体呈岩株状、岩枝状、岩筒状、岩脉状和岩墙状产出,出露面积一般均小于 1km2。据 75 个化学分析计算,里特曼指数 ( δ 值) 变化范围为 2 ~7,表明多数为碱性系列,部分为碱钙性及过碱性。富碱侵入岩同位素年龄范围为 49 ~33Ma,相当于喜马拉雅早中期产物,其中碱性花岗岩 ( 49 ~40Ma) 略早于碱性正长岩类 ( 37 ~ 33Ma) ,岩浆分异作用自北而南由酸性向中性、再向碱性演化 ( 如玉龙为黑云母二长花岗斑岩,马厂箐为斑状花岗岩、正长斑岩,铜厂长安冲为斑状石英正长岩) ,北段矿化以 Mo、Cu 为主,中段为 Cu、Mo、Pb、Zn、Ag、Au 矿化,南段为 Cu、Mo、Au 矿化,形成与富碱斑岩有关的铜多金属 - 贵金属成矿带。

哀牢山 - 金沙江富碱斑岩带在云南境内延伸长达 800 余千米,可划分为 5 个岩区,缝合线东侧有姚安区、大理区、剑川区,西侧有永平区、金平区,各岩区受构造分区控制,显示出不同的构造岩浆环境与产出地质背景。大理区成岩时间较早 ( 67 ~36 3Ma) ,延续时间长,岩体酸度高 ( SiO257 87% ~ 70 54% ) ,碱度偏低 ( δ 值平均 3 74) ,成矿作用以 Cu、Au 为主,是扬子地台西缘最重要的斑岩成矿区。剑川区与大理区相似,但形成时间稍晚 ( 33 ~ 41 8Ma) ,酸性降低,具 Cu、Mo、Au、Ag 矿化。永平区基性程度最强( SiO246 78% ~ 61 34% ) ,碱 度 也 最 高 ( δ 值 7 95 ) ,稀土含量 亦高 ( Σ REE 74 6 ×10- 6) ,具 Cu、Au 矿化。金平区与姚安区岩石某些特征类同,形成年龄为 35 3 ~ 34Ma,SiO2为 64 41% ~ 62 51%,δ 值为 5 41 ~ 5 17,稀土含量较高 ( Σ REE ( 605 6 ~855 28) × 10- 6) ,成矿作用不同,金平为 Cu、Mo 及磁铁矿,姚安区为 Pb、Ag、Au。

以上 5 个岩区从岩石系列看,大理区、剑川区碱性程度偏低,为中酸性钙碱系列,以碱性花岗岩为主; 金平、姚安区碱性程度较高,属碱性岩系列; 永平区为过碱系列。与富碱斑岩有关的铜多金属矿床多分布于岩体酸度相对较强的大理区和金平 - 姚安区,是成矿的重要标志。

三、围岩蚀变及矿物元素组合标志

1 蚀变分带标志

与斑岩铜多金属成矿直接有关的蚀变分带一般由斑岩体内向外,主要是石英钾长石化( Mo、Cu、Au) →石英绢云母化 ( Cu、Mo) →伊利石水白云母或者青磐岩化 ( Pb、Zn、Ag、Au) ,围岩蚀变主要是矽卡岩化 ( 碳酸盐岩) 、角岩化 ( 碎屑岩) 。

蚀变的规模、分带性与叠加性对成矿有着重要的控制作用,蚀变带的产生与含矿热液沿一定通道不断上升向四周渗透扩散对流循环有关,蚀变范围大,反映热源充足、构造裂隙发育,是大型矿床成矿的标志。

该区祥云马厂箐斑岩蚀变分带为强硅化带—中等钾硅化带—弱钾长石硅化带,铜矿赋存于第二带内,岩体外发育宽大的接触变质带 ( 宽 100 ~600m) ,由内向外为斜长 - 透辉长英质角岩→阳起石透辉石长英角岩→黑云母石英角岩,其中透辉石长英角岩是工业钼矿赋存的主要部位。氢氧同位素研究表明,金属硫化物堆积部位是岩浆水与地下水混合地带,蚀变早期石英钾长石化热液以岩浆水为主,中期石英绢云母化为混合热液,晚期伊利石水白云母化,以天然水占主导地位。

2 找矿矿物学与微量元素标志

斑岩交代蚀变使斜长石牌号降低,钾长石由透长石变为条纹长石及部分微斜长石,钾长石有序度增高,蚀变愈强,有序度值愈高。

挥发组分对提高成矿元素迁移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各蚀变带矿化剂元素组合: 石英钾长石化带为 Cl - S - Fe; 石英绢云母化带为 Cl - F - S - As - Sb - Se; 水白云母化带为CO2- As - Sb - Se。

副矿物组合: 未蚀变斑岩为磁铁矿、磷灰石、锆石、榍石,蚀变后磁铁矿、磷灰石减少,大量出现黄铁矿和金红石。含矿斑岩以富铁质黑云母为特征,斑岩中金红石、黑云母含铜高,磁铁矿及金属硫化矿物普遍含铂族元素,其中辉铜矿最高,某些矿床黄铁矿含Ag、Au,黄铜矿含 Au,辉钼矿含 Re、Au。

热液蚀变过程中,稀土元素有明显变化,铕亏损与矿化关系密切。斑岩蚀变后Σ REE增加,Σ Ce/Σ Y 降低,铕亏损明显,δEu 为 0 49 ~ 0 52。其中钾化带Σ REE 增高 0 64倍,绢英岩化带Σ REE 增高 0 18 倍,而围岩经蚀变后Σ REE 全部降低,表明蚀变过程斑岩与围岩的稀土元素变化具互补性。

四、成矿系列及矿床分带标志

在斑岩铜多金属成矿区带,矿床常构成与同成矿时代的斑岩型、次火山热液脉型、矽卡岩型组合有成因联系的斑岩多金属成矿系列,它们分别与中酸性钙碱系列浅成或超浅成侵入岩有关,是有成因联系、不同深度、不同地质条件下的产物。

云南斑岩铜矿可划分为印支期岛 ( 山) 弧型和喜马拉雅期大陆边缘断裂型两大系列。

分布于扬子地台西缘的喜马拉雅期富碱斑岩属大陆边缘断裂型,沿哀牢山 - 金沙江走滑韧性剪切带两侧分布,均受深断裂控制,可分为 3 个亚带: 东部姚安斑岩带受渡口 - 楚雄南北向隐伏断裂控制; 中部宁蒗 - 大理斑岩带受金沙江 - 红河北西向断裂及程海南北向断裂控制; 西部金平 - 元阳 - 巍山斑岩带受阿墨江、维西 - 乔后北西向断裂控制。沿这些断裂及派生的次级断裂浅成斑岩成带出现,分区集中,同位素年龄值为 32 ~62Ma,与富碱斑岩有关的金属矿产有铜、钼、铅、锌、金、银、铁等,构成喜马拉雅期富碱斑岩成矿系列,成矿岩体主要为花岗斑岩、石英二长斑岩和石英正长斑岩。

矿带中部马厂箐岩体 ( 花岗斑岩为主) SiO2为 67 7%,K2O + Na2O 为 8 17% ,δ 为2 75,属钙碱系列; 东 部 姚安 岩 体 ( 石 英 正 长 斑岩为主) SiO2为 63 46% ~ 70 06%,K2O + Na2O 为 9 24% ,δ 为 4 23,属碱 性 系 列; 西部 铜厂 岩 体 ( 石 英 正 长 斑岩为主)SiO2为 66% ,K2O + Na2O 为 9 18% ,属碱钙性系列。岩浆分异作用在矿带上表现为自东而西碱性—中酸性—碱钙性,相应形成与正长斑岩类岩石组合有关的铅锌金银成矿亚系列 ( 以姚安为代表) 及与花岗斑岩类岩石组合有关的铜钼金成矿亚系列 ( 以马厂箐为代表) 。

例如,马厂箐铜钼金矿床金属元素分带以钼为中心,铜金 ( 铅锌) 呈不规则的环形分布,金属矿物分带为辉铜矿→黄铜矿、黄铁矿→黄铁矿、黄铜矿→黄铁矿、毒砂、方铅矿、闪锌矿、自然金。金属元素分带为 Mo - Cu、Mo - Cu - Cu - Au - Pb、Zn、Au、As -Pb、Zn、Ag。

马厂箐主要矿化类型有产于岩体内的细脉浸染型钼矿,产于接触带矽卡岩中的含铜磁铁矿、钙矽卡岩中的铜钼矿及角岩中的细脉浸染型铜矿,产于外带的破碎蚀变岩型金矿与热液脉型金矿。

金属矿物、金属元素分带及矿化类型分布呈现出成矿作用由高温至中低温的变化。

斑岩铜矿传统矿化模式以含不同量的黄铁矿、黄铜矿、斑铜矿呈浸染状、裂隙充填脉状和石英细脉组成,分带特征: ①侵入体中心为弱矿化或无矿化,含少量黄铜矿、辉钼矿、含量小于 2%的黄铁矿; ②周围环状矿化壳是辉钼矿、黄铜矿富集部位,金属矿物含量为 10% ~15%,黄铁矿向外增加; ③含金和银金属细脉分布在黄铁矿晕圈周围的放射状裂隙带内。

斑岩多金属矿床由中心向两侧自下而上具水平与垂直方向上的蚀变分带,金属矿物与金属元素分带是寻找盲矿体、判断剥蚀程度与矿体埋深的重要标志。

五、火山机构控制标志

两组以上断裂交汇复合部位常是火山岩浆活动中心,控矿构造多与相对隆起部位的火山机构有关,如背斜区的火山颈构造、火山穹窿、环形断裂、放射状断裂及相伴出现的其他火山构造。角砾状火山熔岩、次火山熔岩的存在,说明深部构造应力较强,是寻找斑岩多金属矿床的标志之一,例如姚安铅银金矿床受大陆裂谷萎缩期的陆相火山断陷盆地破火山口及侧火山口控制,火山岩类有粗面岩、白榴碱玄岩、凝灰岩和火山角砾岩等。

从火山机构成矿体系来看,爆破角砾岩筒、角砾凝灰岩、同源层状火山锥构成火山成矿体系的顶部,常发育大型黄铁矿和铅锌银矿细脉。斑岩柱及蚀变矿化晕构成火山成矿体系的上部和中部,以发育含铜钼细脉和网脉裂隙为特征。与斑岩柱相联系的等粒状、似斑状花岗质岩基构成火山体系的底部或下部,具浸染状铜矿化,因此研究火山机构与成矿体系亦是找矿的重要标志。

六、地层控矿标志

富碱斑岩硫、铅同位素表明,成矿元素来源与岩浆源一致,可能来源于地壳深部及上地幔。由于岩浆上侵快,岩体为浅成或超浅成,故冷凝也快,因此认为围岩对成矿作用不大,成矿元素主要来自围岩的可能性甚小,但围岩的性质和构造发育程度控制着矿床类型组合及矿化的富集。围岩为碳酸盐岩,在相对开放的条件下形成矽卡岩型、斑岩型或热液型复合型矿床。围岩为硅铝质岩则形成单一的斑岩型细脉浸染状矿化。同时,多金属元素含量高的围岩也可提供部分物质来源,源岩成矿元素愈高,岩浆浓度越大,成矿期岩浆热液与地下水的渗透溶滤作用可吸取围岩中成矿元素而形成矿床。

扬子地台西缘富碱斑岩铜多金属矿床的赋存地层主要为奥陶系、中下二叠统、中上三叠统、侏罗系—白垩系 4 套地层。

1) 早奥陶世浅海相碎屑岩复理石建造及砂泥质碳酸盐建造: 大理宾川地区下奥陶统向阳组岩石为砂岩、页岩夹灰岩扁豆体,底部黑色泥质粉砂岩,与中浅成斑岩体接触,具角岩化及矽卡岩化,为马厂箐铜钼金矿的含矿地层,黑色泥质粉砂岩中含 Au 56 5 ×10- 9,是金矿化的有利层位。南部金平铜厂地区以奥陶系和中志留统为主,赋矿围岩为下奥陶统长石石英砂岩夹板岩,灰岩组成韵律层,Cu 含量为 ( 30 ~ 50) × 10- 6,少数达( 120 ~450) ×10- 6,Mo 为 8 ×10- 6,是铜厂长安冲铜钼矿的赋存层位。

2) 中下二叠统地台型浅海 - 滨海相碳酸盐建造及基性火山岩建造: 北部华坪—宁蒗地区铜矿赋存于玄武岩夹碳酸盐质玄武砾岩、炭质页岩及泥灰岩中,矿体呈细脉状、似层状。

3) 中上三叠统碳酸盐 - 碎屑岩复理石建造、基性—中酸性火山岩建造: 中甸印支期斑岩矽卡岩型铜钼矿床赋存于上三叠统砂板岩、灰岩、泥灰岩及火山岩中。鹤庆北衙铅锌金矿床赋存于中三叠统灰岩、砂页岩中,蚀变灰岩具较高的成矿元素丰度,Cu 为 ( 100 ~200) × 10- 6,Pb 为 ( 500 ~600) × 10- 6,Zn 为 ( 1000 ~ 2000) × 10- 6,Ag 为 ( 1 ~ 3) ×10- 6,Mo 为 ( 1 ~ 4) × 10- 6。小龙潭铜矿赋存于上三叠统石英砂岩、泥质夹粉砂岩中,元阳哈播多金属矿点赋存于中上三叠统碳酸盐岩、含煤砂页岩及火山岩中。

4) 侏罗系—白垩系河流相 - 滨海相红色建造、含铜建造及膏盐建造: 属陆内断陷盆地沉积,姚安铅银金矿床及直苴铜矿赋存于砂岩、砂砾岩、砂质灰质泥岩中,中新生代红层有广泛分布的含铜砂岩铜矿,铜源十分丰富。

七、地球物理标志

布格重力异常推算的区域莫霍面等深曲线呈近东西向展布,地层厚度具南薄北厚趋势,莫霍面形状具断块和波状挠曲特征,莫霍面等深线向南弯曲最强烈的地段为景东—墨江—金平及德钦—兰坪一线,是地壳突然增厚即莫霍面坳陷地段,莫霍面向北突出的地段是双江—景洪、元江—河口一带,是密度相对较大的前寒武系变质岩基底和下地壳隆起。

剩余重力异常较好地反映了该区构造 - 成矿带特点,该区西部兰坪—思茅负异常( -5 ~ -10mGal) ,东部三江口至中甸负异常 ( - 10 ~ - 15mGal) ,中部苍山 - 哀牢山正异常 ( +10 ~ +15mGal) ,均呈北西向排列,正负异常交替的变异线,即剩余异常零值等值线附近,分别与红河断裂、金沙江断裂、乔后断裂及澜沧江断裂相吻合。该区已知富碱斑岩铜多金属成矿系列矿床多位于剩余异常零值线附近,如金平铜厂、姚安、马厂箐、北衙等矿床,即基底隆起与槽状坳陷的边缘地带。因此两种地球物理场 - 重力场、航磁场明显变化地带是斑岩铜矿带分布的区域地球物理标志。矿区地球物理标志显示大型斑岩铜矿一般都伴随较大的磁性异常、激发极化异常和自电异常,自电异常为近矿指示异常,与矿体分布范围大致吻合,激电异常与磁异常可指示或圈定蚀变矿化范围。

八、地球化学标志

根据区域化探资料,云南区域微量元素分布的主要特点是: 具有明显的分区性,不同分区具有不同的特征元素组合,又富于时代性。研究区可分为 5 个地球化学分区: 大姚区( Cu、Pb、As) ,宁蒗 - 大理区 ( Cu 多金属) ,中甸区 ( Cu、Pb、Sb、As) ,金平 - 墨江区 ( Au、As、Sb、W、Ni、Co、Cu) ,兰坪 - 思茅区 ( Pb、Sb、As) 。

总体来看研究区内 Zn、Cu、W、Sn、Cr、Fe、Sb、As、Au、Ag 等元素含量较高,从时代演化上看,元古宇富含 Fe、Cu,古生界富 Pb、Zn,中生界富 Sb、Hg、As,某些元素具有明显的继承性。

矿区或矿田范围内地球化学异常标志: 成型矿床地球化学异常规模大,化探异常组合分带与矿区围岩蚀变带密切相关,一般在浅剥蚀区地表为以铅锌银为主的垂直分带,深剥蚀区则有环状分布的水平分带,由内向外为 Mo、Cu、Ag、Pb、Zn 呈同心壳状地球化学晕,化探原生晕异常可作为直接的找矿标志。

九、遥感标志

我国已知大型斑岩铜矿区均发育较好的环形影像,矿区位于环形影像内部或边部,除环形构造影像外,还常伴有辐射状、切线状的线性构造影像,通过对已知矿区遥感影像的已知矿化作用、地球化学场成矿有利条件相关分析,提出以下认识:

1) 线性构造高密度带反映地壳的软弱带,是断裂、节理裂隙发育的密集地段,其展布位置与方向与区域构造格局大体接近,已知矿床 ( 点) 及地球化学异常大都位于线性构造密度带交汇部位。

2) 主要矿床 ( 点) 多分布于环形构造边缘或其叠置部位,尤其是环形构造与线性构造交切部位。

3) 扬子地台西缘富碱斑岩分布区环形影像北西成带、北东成群,集中于北东、南北与北西向主构造交切部位,反映富碱斑岩多金属成矿集中区的分布规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www.hunlipic.com/liwu/104032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2
下一篇2023-07-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