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一篇文章,内容和荼有关的。100分。找到答案再加100分。

找一篇文章,内容和荼有关的。100分。找到答案再加100分。,第1张

我国是茶树的原产地,茶树最早出现于我国西南部的云贵高原、西双版纳地区。但是有部分学者认为茶树的原产地在印度,理由是印度有野生茶树,而中国没有。但他们不知中国在公元前200年左右的《尔雅》中就提到有野生大茶树,而且还有“茶树王”。

《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的第一部药学专著,自战国时代写起,成书于西汉年间。这部书以传说的形式,搜集自远古以来,劳动人民长期积累的药物知识,其中有这样的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据考证:这里的荼是指古代的茶,大意是说,远在上古时代,传说中的炎帝,亲口尝过百草,以便从中发现有利于人类生存的植物,竟然一天之内多次中毒。但由于服用茶叶而得救。这虽然是传说,带有明显的夸张成份,但也可从中得知,人类利用茶叶,可能是从药用开始的。

据考察,“茶”字最早出现在《百声大师碑》和《怀晖碑》中,时间大约在唐朝中期,公元806年到公元820年前后,在此之前,“茶”是用多义字“荼”表示的。

“茶”字的基本意义是“苦菜”,上古时期人们对茶还缺乏认识,仅仅根据它的味道,把它归于苦菜一类,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当人们认识到它与一般苦菜的区别及其特殊功能时,单独表示它的新字也就产生了。

茶与粮食,占有同等重要的位置。可是,“由于气候等原因,当地并不产茶,官府为了增强控制少数民族的力量,对茶叶的供给采取限量,直接分配的办法,以求达到“以茶治边”的目的。与此同时,官府不仅控制茶叶的供应,俞且,以少量的茶,交换多数的战马,给兄弟民族带来沉重的负担,这就是历史上的“茶马互市”。

茶叶作为一种饮料,从唐朝开始,流传到我国西北各个少数民族地区,成为当地人民生活的必需品,“一日无茶则滞,三日无茶则病”。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然而,中国在茶业上对人类的贡献,主要在于最早发现了茶这种植物,最先利用了茶这种植物,并把它发展形成为我国和东方乃至整个世界的一种灿烂独特的茶文化。如我国史籍所载,在未知饮茶前,“古人夏则饮水,冬则饮汤”,恒以温汤生水解渴。以茶为饮则改变了人们喝生水的陋习,较大地提高了人民的健康水平。至于茶在欧美一带,被认为“无疑是东方赐予西方的最好礼物”, “欧洲若无茶与咖啡之传入,饮酒必定更加无度”, “茶给人类的好处无法估计”,“我确信茶是人类的救主之一”,“是伟大的慰藉品”等等。世界各国饮茶及茶的生产和贸易,除朝鲜、日本以及中亚、西亚一带是唐朝前后就从中国传入者外,其他多是16世纪以后,特别是近200年以来才传入发展起来的。

中国茶文化

中国是茶的故乡,制茶、饮茶已有几千年历史,名品荟萃,主要品种有绿茶、红茶、乌龙茶、花茶、白茶、黄茶。茶有健身、治疾之药物疗效,又富欣赏情趣,可陶冶情操。品茶、待客是中国个人高雅的娱乐和社交活动,坐茶馆、茶话会则是中国人社会性群体茶艺活动。中国茶艺在世界享有盛誉,在唐代就传入日本,形成日本茶道。

饮茶始于中国。茶叶冲以煮沸的清水,顺乎自然,清饮雅尝,寻求茶的固有之味,重在意境,这是茶的中式品茶的特点。同样质量的茶叶,如用水不同、茶具不同或冲泡技术不一,泡出的茶汤会有不同的效果。我国自古以来就十分讲究茶的冲泡,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泡好茶,要了解各类茶叶的特点,掌握科学的冲泡技术,使茶叶的固有品质能充分地表现出来。

中国人饮茶,注重一个“品”字。“品茶”不但是鉴别茶的优劣,也带有神思遐想和领略饮茶情趣之意。在百忙之中泡上一壶浓茶,择雅静之处,自斟自饮,可以消除疲劳、涤烦益思、振奋精神,也可以细啜慢饮,达到美的享受,使精神世界升华到高尚的艺术境界。品茶的环境一般由建筑物、园林、摆设、茶具等因素组成。饮茶要求安静、清新、舒适、干净。中国园林世界闻名,山水风景更是不可胜数。利用园林或自然山水间,搭设茶室,让人们小憩,意趣盎然。

中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很重礼节。凡来了客人,沏茶、敬茶的礼仪是必不可少的。当有客来访,可争求意见,选用最合来客口味和最佳茶具待客。以茶敬客时,对茶叶适当拼配也是必要的。主人在陪伴客人饮茶时,要注意客人杯、壶中的茶水残留量,一般用茶杯泡茶,如已喝去一半,就要添加开水,随喝随添,使茶水浓度基本保持前后一致,水温适宜。在饮茶时也可适当佐以茶食、糖果、菜肴等,达到调节口味和点心之功效。

茶叶的分类

1以色泽(或制作工艺)分类:

茶类名 制作特色 代表产品

绿茶 不发酵的茶(发酵度为零) 龙井茶,碧螺春

黄茶 徽发酵的茶(发酵度为10-20m) 白牡丹,白毫银针,安吉白荣

白茶 轻度发酵的茶(发酵度为20-30m) 君山银针

青茶 半发酵的茶(发酵度为30-60m) 铁观音,文山包种茶,冻顶乌龙茶

红茶 全发酵的茶(发酵度为80-90m) 祁门红茶,荔枝红茶

黑茶 后发酵的茶(发酵度为100m) 六堡茶,普洱茶

2以季节分类:

①春茶----是指当年3月下旬到5月中旬之前采制的茶叶。春季温度适中,雨量充份,再加上茶树经过了半年冬季的修养生息,使得春季茶芽肥硕,色泽翠绿,叶质柔软,且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特别是氨基酸。不但使春茶滋味鲜活且香气宜人富有保健作用。

②夏茶----是指5月初至7月初采制的茶叶夏季天气炎热,茶树新的梢芽叶生长迅速,使得能溶解茶汤的水浸出物含量相对减少,特别是氨基酸等的减少使得茶汤滋味、香气多不如春茶强烈,由于带苦涩味的花青素、咖啡因、茶多酚含量比春茶多,不但使紫色芽叶增加色泽不一,而且滋味较为苦涩。

③秋茶----就是8月中旬以后采制的茶叶。秋季气候条件介于春夏之间,茶树经春夏二季生长、新梢芽内含物质相对,减少叶片大小不一,叶底发脆,叶色发黄,滋味和香气显得比较平和。

④冬茶----大约在10月下旬开始采制。冬茶是在秋茶采完后,气候逐渐转冷后生长的。因冬茶新梢芽生长缓慢,内含物质逐渐增加,所以滋味醇厚,香气浓烈。

3、按其生长环境来分:

①平地茶----茶芽叶较小,叶底坚薄,叶张平展,叶色黄绿欠光润。加工后的茶叶条索较细瘦,骨身轻,香气低,滋味淡。

②高山茶----由于环境适合茶树喜温、喜湿、耐阴的习性。故有高山出好茶的说法。随着海拔高度的不同,造成了高山环境的独特特点,从气温、降雨量、湿度、土壤到山上生长的树木,这些环境对茶树以及茶芽的生长都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因此高山茶与平地茶相比,高山茶芽叶肥硕,颜色绿,茸毛多。加工后之茶叶,条索紧结,肥硕。白毫显露,香气浓郁且耐冲泡。

饮茶礼仪

我国是茶的故乡,有着悠久的种茶历史,又有着严格的敬茶礼节,还有着奇特的饮茶风俗。我国饮茶,从神农时代开始,少说也有四千七百多年了。茶礼有缘,古已有之。

客来敬茶,这是我国汉族同胞,最早重情好客的传统美德与礼节。直到现在,宾客至家,总要沏上一杯香茗。喜庆活动,也喜用茶点招待。开个茶话会,既简便经济,又典雅庄重。所谓君子之交淡如水,也是指清香宜人的茶水。

我国汉族同胞还有种种以茶代礼的风俗。南宋都城杭州,每逢立夏,家家各烹新茶,并配以各色细果,馈送亲友毗邻,叫做七家茶。这种风俗,就是在茶杯内放两颗青果即橄榄或金桔,表示新春吉祥如意的意思。

茶礼还是我国古代婚礼中一种隆重的礼节的。明·许次纾在《茶疏考本》中说:茶不移本,植必子生。古人结婚以茶为识,以为茶树只能从种子萌芽成株,不能移植,否则就会枯死,因此把茶看作是一种至性不移的象征。所以,民间男女订婚以茶为礼,女方接受男方聘礼,叫下茶或茶定,有的叫受茶,并有一家不吃两家茶的谚语。同时,还把整个婚姻的礼仪总称为三茶六礼。三茶,就是订婚时的下茶,结婚的定茶,同房时的合茶。下茶又有男茶女酒之称,即定婚时,男家除送如意压帖外,要回送几缸绍兴酒。婚礼时,还要行三道茶仪式。三道茶者,第一杯百果,第二杯莲子、枣儿;第三杯方是茶。吃的方式,接杯之后,双手捧之,深深作揖,然后向嘴唇一触,即由家人收去。第二道亦如此。第三道,作揖后才可饮。这是最尊敬的礼仪。这些繁俗,现在当然没有了,但婚礼的敬茶之礼,仍沿用成习。

茶叶基本成份及功效

一、茶叶基本成份

1、儿茶素类:俗称茶单宁,是茶叶特有成份,具有苦、涩味及收敛性。

2、咖啡因:带有苦味,是构成茶汤滋味的重要成份。

3、矿物质:茶中含有丰富的钾、钙、镁、锰等11种矿物质。

二、茶叶基本成份之功能

1、儿茶素类:

俗称茶单宁,是茶叶特有成份,具有苦、涩味及收敛性。在茶汤中可与咖啡因结合而缓和咖啡因对人体的生理作用。具抗氧化、抗突然异变、抗肿瘤、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及低低密度酯蛋白含量、抑制血压上升、抑制血小板凝集、抗菌、抗产物过敏等功效。

2、咖啡因:

带有苦味,是构成茶汤滋味的重要成份。红茶茶汤中,与多无酚类结合成为复合物;茶汤冷后形成乳化现象。茶中特有的儿茶素类及其氧化缩和物可使除中咖啡因的兴奋作用减缓而持续,故喝茶可使长途开车的人保持头脑清醒及较有耐力。

3、矿物质:

茶中含有丰富的钾、钙、镁、锰等11种矿物质。茶汤中阳离子含量较多而阴离子较少,属于碱性食品。可帮助体液维持碱性,保持健康。

①钾:促进血钠排除。血钠含量高,是引起高血压的原因之一,多饮茶可防止高血压。

②氟:具有防止蛀牙的功效。

③锰:具有抗氧化及防止老化之功效,增强免疫功能,并有助于钙的利用。因不溶于热水,可磨成茶粉食用。

4、维生素:

①类胡萝卜素:在人体可转换为维生素,但要和茶未一起饮咽才可补充。

②B群维生素及维生素C:为水溶性,可由饮茶中获取。

5、其他机能成份:

①黄酮醇类具增强微血管壁消除口臭功效。

②皂素抗癌、抗炎症功效。

③胺基酪酸于制茶过程中强迫茶叶进行无氧呼吸而产生,称佳叶龙茶可以防高血压。

茶叶的选购

茶叶的品质好坏,在没有科学仪器和方法鉴定的时候,可以通过色、香、形四个方面的来评价。而用这四个方面来评定茶叶质量的优劣,通常采用看、闻、摸、品进行鉴别。即看外形、色泽,闻香气,摸身骨,开汤品评。

①色泽----不同茶类有不同的色泽特点。绿茶中的炒青应呈黄绿色,烘青应呈深绿色蒸青应呈翠绿色,龙井则应在鲜绿色中略带米**;如果绿茶色泽灰暗、深褐,质量必定不佳。绿茶的汽色应呈浅绿或黄绿,清澈明亮;若为暗黄或混浊不清,也定不是好茶。红茶应乌黑油润,汤色红艳明亮,有些上品工夫红茶,其茶汤可在茶杯四周形成一圈**的油环,俗称“金圈”;若汤色时间暗淡,混浊不清,必是下等红茶。乌龙茶则以色泽青褐光润为好。

②香气----各类茶叶本身都有香味,如绿茶具清香,上品绿茶还有兰花香、板栗香等,红茶具清香及甜香或花香;乌龙茶具熟桃香等。若香气低沉,定为劣质茶;有陈气的为陈茶;有霉气等异味的为变质茶。就是苦丁茶,嗅起来也具有自然的香气。花茶则更以浓香吸引茶客。

③口味----或者叫茶叶的滋味,茶叶的本身滋味由苦、涩、甜、鲜、酸等多种成分构成。其成分比例得当,滋味就鲜醇可口,同时,不同的茶类,滋味也不一样,上等绿茶初尝有其苦涩感,但回味浓醇,令口舌生津;粗老劣茶则淡而无味,甚至涩口、麻舌。上等红茶滋味浓厚、强烈、鲜爽;低级红茶则平淡无味。苦丁茶入口是很苦的,但饮后口有回甜。

④外形----从茶叶的外形可以判断茶叶的品质,因为茶叶的好坏与茶采摘的鲜叶直接相关,也与制茶相关,这都反应在茶叶的外形上。如好的龙井茶,外形光、扁平、直,形似碗钉;好的珠茶,颗粒圆紧、均匀;好的工夫红茶条索紧齐,红碎茶颗粒齐整、划一;好的毛峰茶芽毫多、芽锋露等等。如果条索松散,颗粒松泡,叶表粗糙,身骨轻飘,就算不上是好茶了。

茶叶感官审评术语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14487-93 The terms of tea sensory tests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一套评茶术语和定义。 本标准适用于我国各类茶叶的感官审评。

2 各类茶通用术语

21 干茶形状术语

211 显毫 tippy 茸毛含量特别多。 同义词 茸毛显露

212 锋苗 tip 芽叶细嫩,紧卷而有尖锋。

213 身骨 body 茶身轻重。

214 重实 heavy body 身骨重,茶在手中有沉重感。

215 轻飘 light 身骨轻,茶在手中份量很轻。

216 匀整 evenly 上中下三段茶的粗细、长短、大小较一致,比例适当,无脱档现象。 同义词 匀齐;匀衬

217 脱档 unsymmetry 上下段茶多,中段茶少,三段茶比例不当。

218 匀净 neat 匀整,不含梗朴及其他夹杂物。

219 挺直 straight 光滑匀齐,不曲不弯。 同义词 平直

2110 弯曲 bend 不直,呈钩状或弓状。 同义词 钩曲;(耳环)

2111 平伏 flat and even 茶叶在盘中相互紧贴,无松起架空现象。

2112 紧结 tightly 卷紧而结实。

2113 紧直 tight and straight 卷紧而圆直。

2114 紧实 tight and heavy 松紧适中,身骨较重实。

2115 肥壮 fat and bold 芽叶肥嫩身骨重。 同义词 雄壮

2116 壮实 sturdy 尚肥嫩,身骨较重实。

2117 粗实 coarse and bold 嫩度较差,形粗大而尚重实。

2118 粗松 coarse and loose 嫩度差,形状粗大而松散。

2119 松条 loose 卷紧度较差。 同义词 松泡

2120 松扁 loose and flat 不紧而呈平扁状。

2121 扁块 flat and round 结成扁圆形或不规则圆形带扁的块。

2122 圆浑 roundy 条索圆而紧结。

2123 圆直 roundy and straight 条索圆浑而挺直。 同义词 浑直

2124 扁条 flaty 条形扁,欠圆浑。

2125 短钝 short and blunt 茶条折断,无锋苗。 同义词,短秃

2126 短碎 short and broken 面张条短,下段茶多,欠匀整。

2127 松碎 loose and broken 条松而短碎。

2128 下脚重 heavy lower parts 下段中最小的筛号茶过多。

2129 爆点 blister 干茶上的突起泡点。

2130 破口 chop 折、切断口痕迹显露。

22 干茶色泽术语

221 油润 bloom 干茶色泽鲜活,光泽好。

222 枯暗 dry dull 色泽枯燥,无光泽。

223 调匀 even colour 叶色均匀一致。

224 花杂 mixed 叶色不一,形状不一。此术语也适用于叶底。

23 汤色术语

231 清澈 clear 清净、透明、光亮、无沉淀物。

232 鲜艳 fresh brilliant 鲜明艳丽,清澈明亮。

233 鲜明 fresh bright 新鲜明亮。此术语也适用于叶底。

234 深 deep 茶汤颜色深。

235 浅 light colour 茶汤色浅似水。

236 明亮 bright 茶汤清净透明。

237 暗 dull 不透亮。此术语也适用于叶底。

238 混浊 suspension 茶汤中有大量悬浮物,透明度差。

239 沉淀物 precipitate 茶汤中沉于碗底的物质。

24 香气术语

241 高香 high aroma 茶香高而持久。

242 纯正 pure and normal 茶香不高不低,纯净正常。

243 平正 normal 较低,但无异杂气。

244 低 low 低微,但无粗气。

245 钝浊 stunt 滞钝不爽。

246 闷气 sulks odour 沉闷不爽。

247 粗气 harsh odour 粗老叶的气息。

248 青臭气 green odour 带有青草或青叶气息。

249 高火 high-fired 微带烤黄的锅巴或焦糖香气。

2410 老火 over-fired 火气程度重于高火。

2411 陈气 stale odour 茶叶陈化的气息。

2412 劣异气 gone-off and tainted odour 烟、焦、酸、馊、霉等茶叶劣变或污染外来物质所产生的气息。使用时应指明属何种劣异气。

25 滋味术语

251 回甘 sweet after taste 回味较佳,略有甜感。

252 浓厚 heavy and thick 茶汤味厚,刺激性强。

253 醇厚 mellow and thick 爽适甘厚,有刺激性。

254 浓醇 heavy and mellow 浓爽适口。回味甘醇。刺激性比浓厚弱而比醇厚强。

255 醇正 mellow and normal 清爽正常,略带甜。

256 醇和 mellow 醇而平和,带甜。刺激性比醇正弱而比平和强。

257 平和 neutral 茶味正常、刺激性弱。

258 淡薄 plain and thin 入口稍有茶味,以后就淡而无味。 同义词 和淡;清淡;平淡

259 涩 astringency 茶汤入口后,有麻嘴厚舌的感觉。

2510 粗 harsh 粗糙滞钝。

2511 青涩 green and astringency 涩而带有生青味。

2512 苦 bitter 入口即有苦味,后味更苦。

2513 熟味 ripe taste 茶汤入口不爽,带有蒸熟或闷熟味。

2514 高火味 high-fire taste 高火气的茶叶,在尝味时也有火气味。

2515 老火味 over-fired taste 近似带焦的味感。

2516 陈味 stale taste 陈变的滋味。

2517 劣异味 gone-off and tainted taste 烟、焦、酸、馊、霉等茶叶劣变或污染外来物质所产生的味感。使用时应指明属何种劣异味。

26 叶底术语

261 细嫩 fine and tender 芽头多。叶子细小嫩软。

262 柔嫩 soft and tender 嫩而柔软。

263 柔软 soft 手按如绵,按后伏贴盘底。

264 匀 even 老嫩、大小、厚薄、整碎或色泽等均匀一致。

265 杂 uneven 老嫩、大小、厚薄、整碎或色泽等不一致。

266 嫩匀 tender and even 芽叶匀齐一致,嫩而柔软。

267 肥厚 fat and thick 芽头肥壮,叶肉肥厚,叶脉不露。

268 开展 open 叶张展开,叶质柔软。 同义词 舒展

269 摊张 open leaf 老叶摊开。

2610 粗老 coarse 叶质粗梗,叶脉显露。

2611 皱缩 shrink 叶质老,叶面卷缩起皱纹。

2612 瘦薄 thin 芽头瘦小,叶张单薄少肉。

2613 薄硬 thin and hard 叶质老瘦薄较硬。

2614 破碎 broken 断碎、破碎叶片多。

2615 鲜亮 fresh bright 鲜艳明亮。

2616 暗杂 dull and mixed 叶色暗沉、老嫩不一。

2617 硬杂 hard and mixed 叶质粗老、坚硬、多梗、色泽驳杂。

2618 焦斑 scorch batch 叶张边缘、叶面或叶背有局部黑色或**烧伤斑痕。

3 绿茶术语

31 干茶形状术语

311 细紧 wiry 条索细长紧卷而完整,锋苗好。此术语也适用于红茶和黄茶干茶形状。

312 紧秀 tight and slender 紧细秀长,显锋苗。此术语也适用于高档条红茶干茶形状。 同义词 苗秀

313 蝌蚪形 tadpole shape 圆茶带尾,条茶一头粗。

314 圆头 roundy piece 条形茶中结成圆块的茶。

315 盘花 spiral 含芽尖,加工精细,炒制成盘花圆形或椭圆形的颗粒。

316 卷曲 curly 呈螺旋状或环状卷曲。此术语也适用于黄茶干茶形状。

317 细圆 fine round 颗粒细小圆紧,嫩度好,身骨重实。

318 圆紧 round and tight 颗粒圆而紧结。

319 圆结 round and tightly 颗粒圆而结实。

3110 圆整 round and normal 颗粒圆而整齐。

3111 圆实 round and heavy 颗粒稍大,身骨较重实。

3112 粗圆 coarse and round 颗粒稍粗大尚成圆。

3113 粗扁 coarse and flat 颗粒粗松带扁。

3114 团块 round drop 颗粒大如蚕豆或荔枝核,多数为嫩芽叶粘结而成。

3115 扁瘪 flat and thin 叶质瘦薄无肉,扁而干瘪。

3116 黄头 yellow head 叶质较老,颗粒圆结,色泽露黄。

3117 扁削 sharp and flat 扁茶边缘如刀削过,不起丝毫皱折。

3118 尖削 sharp 扁削而尖锋显露。

3119 扁平 flat 扁直坦平。

3120 光滑 smooth 表面油润发亮。

3121 光扁 smooth and flat 扁平光滑。

3122 光洁 smooth and clean 表面尚油润发亮。

3123 挺秀 tender and straight 挺直、显锋苗、造形秀美。

3124 紧条 tightly 扁条过紧。

3125 狭长条 narrow 扁条过窄、过长。

3126 宽条 broad 扁条不紧过宽。

3127 折叠 unflat 叶张不平呈皱叠状。此术语也适用于白茶干茶形状。

3128 宽皱 broad and shrink 扁条折皱而宽松。

3129 浑条 roundy leaf 扁条不扁呈浑圆状。

3130 细直 fine and straight 细紧圆直、两端略尖,形似松针。

32 干茶色泽术语

321 绿翠 green jade 碧绿青翠、鲜艳。此术语也适用于叶底。

322 嫩绿 tender green 浅绿嫩黄。此术语也适用于汤色和叶底。

323 深绿 deep green 绿得较深,有光泽。

324 墨绿 black green 深绿泛乌有光泽。此术语也适用于白茶干茶色泽。 同义词 乌绿

325 绿润 green bloom 色绿而鲜活。富有光泽。

326 起霜 silvery 表面带银白色有光泽。

327 银绿 silvery green 色深绿表面银白起霜。

328 灰绿 greyish green 绿中带灰,光泽不及银绿。此术语也适用于白茶干茶色泽。

329 青绿 blueish green 绿中带青。此术语也适用于绿茶叶底色泽和乌龙茶干茶色泽

3210 黄绿 yellowish green 以绿为主,绿中带黄。此术语也适用于绿茶汤色和叶底;黄茶干茶和叶底的正常

色泽及白茶不正常的干茶色泽。

3211 绿黄 greenish yellow 以黄为主,黄中泛绿。此术语也适用于汤色和叶底。

3212 露黄 little yellow 面张含有少量黄朴、片及黄条。

3213 灰黄 greyish yellow 色黄带灰。

3214 枯黄 dry yellow 色黄而枯燥。此术语也适用于白茶干茶色泽。

3215 灰暗 greyish dull 色深暗带死灰色。

3216 灰褐 greyish auburn 色褐带灰无光泽。此术语也适用于红茶干茶色泽。

33 汤色术语

331 绿艳 brilliant green 绿中微黄,鲜艳透明。

332 浅黄 light yellow **较浅。此术语也适用于黄茶和白茶汤色。

333 深黄 deep yellow **较深。此术语也适用于白茶和黄茶汤色。

334 红汤 red liquor 汤色发红,绿茶已变质。

335 黄暗 yellow dull 色黄而暗。此术语也适用于叶底色泽。

336 青暗 blue dull 色青而暗。此术语也适用于绿茶、压制茶和红茶叶底色泽。

34 香气术语

341 一般绿茶香气术语

3411 馥郁 fragrance 芬芳持久,沁人心肺。此术语也适用于乌龙茶和红茶香气。

3412 鲜嫩 fresh and tender 具有新鲜悦鼻的嫩茶香气。此术语也适用于红茶香气。

3413 鲜爽 fresh and brisk 新鲜爽快。此术语也适用于绿茶滋味、红茶香味和乌龙茶滋味。

3414 清高 clean and high 清香高而持久。此术语也适用于黄茶和乌龙茶香气。

3415 清香 clean aroma 清鲜爽快。此术语也适用于乌龙茶香气。

3416 花香 flowery flavour 茶香鲜悦,具有令人愉快的似鲜花香气。此术语也适用于乌龙茶和红茶香气。

3417 板栗香 chestunt flavour 似熟栗子香。此术语也适用于黄茶香气。

3418 甜香 sweet aroma 香高有甜感。此术语也适用于黄茶、乌龙茶和条红茶香气。

342 烘青花茶香气术语

3421 鲜灵 fresh lovely 花香新鲜充足,一嗅即感。

3422 浓 heavy 花香浓郁,强烈持久。

3423 纯 pure 花香、茶香比例调匀,无其他异杂气。

3424 幽香 gentle flowery flavour 花香文静、幽雅柔和持久。

3425 香薄 thin aroma 花香短促,薄弱 同义词 香弱

3426 香浮 weak aroma 花香浮于表面,一嗅即逝。

3427 透兰 magnoma 茉莉花香中透露玉兰花香。

3428 透素 tea aroma 花香薄弱,茶香突出。

35 滋味术语

351 爽口 brisk 有刺激性,回味好,不苦不涩。此术语也适用于乌龙茶和红茶滋味。

352 鲜浓 fresh and heavy 鲜洁爽口,富收敛性。此术语也适用于红茶滋味。

353 熟闷味 stewed taste 软熟沉闷不爽。此术语也适用于黄茶和红茶滋味。

36 叶底术语

361 青张 blue leaf 夹杂青色叶片。此术语也适用于乌龙茶叶底色泽。

362 靛青 blue 蓝绿色

4 黄茶术语

41 干茶形状术语

411 扁直 flat and straight 扁平挺直。

412 肥直 fat and straight 芽头肥壮挺直,满坡白毫。形状如针。此术语也适用于黄绿茶和白茶干茶形状。

413 梗叶连枝 whole flush 叶大梗长而相连。

414 鱼子泡 scorched points 干茶有如鱼子大的突起泡点。

42 干茶色泽术语

421 金黄光亮 golden bright 芽头肥壮,芽色金黄,油润光亮。

422 嫩黄光亮 tender yellow bright 色浅黄,光泽好。

423 褐黄 auburnish yellow 黄中带褐,光泽稍差。

424 青褐 blueish auburn 褐中带青。此术语也适用于压制茶干茶、叶底色泽和乌龙茶干茶色泽。

425 黄褐 yellowish auburn 褐中带黄。此术语也适用于乌龙茶干茶色泽和压制茶干茶、叶底色泽。

426 黄青 yellowish blue 青中带黄。

43 汤色术语

431 黄亮 yellow bright 黄而明亮。有深浅之分。此术语也适用于黄茶叶底色泽和白茶汤色。

432 橙黄 orange yellow 黄中微泛红,似桔**,有

(一)代词。

1.第三人称代词,他、她、它(们)。有时灵活运用于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

①太后盛气而揖之。(《触龙说赵太后》)

②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之:我)(《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数存之。(之:我)(《信陵君窃符救赵》)

④且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独不怜公子姊邪?(之:我)(《信陵君窃符救赵》)

⑤然语之,又恐汝日日为吾担忧。(之:你)(《与妻书》)

2.指示代词,这,此。

①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季氏将伐颛臾》)

②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前一个“之”,这样。后一个“之”,它。)(《季氏将伐颛臾》)

③之二虫又何知。(《逍遥游》)

④均之二策,宁许之以负秦曲。(《廉颇蔺相如列传》)

(二)助词。

1.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

①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②子而思报父母之仇,臣而思报君之仇。(《勾践灭吴》)

2.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①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烛之武退秦师》)

②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③不患其众之不足也,而患其志行之少耻也。(《勾践灭吴》)

④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3.放在倒置的动(介)宾短语之间,作为宾语提前的标志。

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师说》)

②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信陵君窃符救赵》)

③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齐桓晋文之事》)

4.放在倒置的定语与中心语之间,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

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②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屈原列传》)

5.用在时间词或动词(多为不及物动词)后面,凑足音节,没有实在意义。

①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②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项脊轩志》)

③顷之,烟炎张天。(《赤壁之战》)

(三)动词,到……去。

①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归去来兮辞》)

②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逍遥游》)

③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齐桓晋文之事》)

④卒之东郭墦间,之祭者,乞其余;不足,又顾而之他。

1、《红楼梦》第四十一回:栊翠庵茶品梅花雪,怡红院劫遇母蝗虫

刘姥姥求换木杯,凤姐命取竹根套杯,鸳鸯唤拿黄杨大套杯。众人赏乐。贾母带刘姥姥山前树下盘桓半晌。用点心,贾母不喜油腻。大姐儿板儿互换柚子佛手。至栊翠庵,妙玉为贾母亲奉老君眉。宝钗黛玉妙玉吃梯己茶,宝玉悄随。

妙玉用绿玉斗斟茶与宝玉,宝玉戏言俗器。妙玉寻出九曲十环一百二十节蟠虬整雕竹杯,笑黛玉俗人,尝不出水。宝玉向妙玉讨得刘姥姥所喝之茶杯,叫小幺儿帮忙打水来洗地。

贾母等歇息,鸳鸯带刘姥姥各处去逛,刘姥姥如厕,误入怡红院,歪宝玉床睡熟。袭人寻至,忙打点收拾,嘱咐刘姥姥,领出。贾母懒待吃晚饭。

2、《红楼梦》第四十二回:蘅芜君兰言解疑癖,潇湘子雅谑补余香

贾母受了风寒,王太医来诊脉看病。刘姥姥带板儿回家,贾母送了她一包袱东西,鸳鸯送了他一包衣服,凤姐和平儿送了一百两银子并其他一些杂物。

宝钗“教导”黛玉不要被杂书移了性情,“就不可救了”。说得黛玉心下暗伏,“只有答应‘是’的一字”。惜春告假一年画大观园。黛玉叫刘姥姥“母蝗虫”。宝钗夸黛玉取笑儿淡而有味。

3、《红楼梦》第四十三回:闲取乐偶攒金庆寿,不了情暂撮土为香

凤姐生日临近,贾母闲来无事,便提出大家一起凑份子为凤姐庆生。邢夫人也被叫来了。贾母带头出二十两银子。凤姐对邢、王夫人各出二六两不服,叫分别替两位姐儿出了。又要周姨娘、赵姨娘也出份子。尤氏替周、赵抱打不平。共凑一百五十两。

凤姐叫尤氏看老太太眼色行事。尤氏说凤姐收着些好,太满了就泼出来了。宝玉在凤姐生日那天以给北静王死妾探丧为名给金钏儿烧纸,茗烟跟着。借素日厌恶的水仙庵一用。回家后贾母用“叫你老子打你”相威吓。

4、《红楼梦》第四十四回:变生不测凤姐泼醋,喜出望外平儿理妆

黛玉以《男祭》讽宝玉。凤姐自觉酒沉,下席回房。小丫头见面扭头就跑,凤姐疑心严审,发觉贾琏与鲍二家的偷情。先打平儿,凤姐踢门而进,撕打叫骂。尤氏等人至,贾琏拔剑欲杀凤姐,凤姐哭往贾母处。邢夫人管治喝退贾琏,贾母笑语解围。

李纨拉平儿入园,宝玉让平儿怡红院理妆,为平儿黛玉伤感。邢夫人早起带贾琏过贾母处,贾琏下跪作揖陪罪。鲍二家的上吊自尽,凤姐吓阻,贾琏拿钱发送打点。

5、《红楼梦》第四十五回:金兰契互剖金兰语,风雨夕闷制风雨词

宝钗周到地应付各方面关系,黛玉则因病常接待不周。宝钗来看黛玉,叫她看病,劝她每天早起喝燕窝粥。黛玉感激宝钗,承认自己错了,误到如今。两人冰释前嫌。秋霖脉脉,服晴不定,黛玉拟《春江花月夜》而作“秋窗风雨夕”。

宝玉披蓑戴笠来看,黛玉说宝玉“渔翁”,后又说自己“渔婆”,感谢宝玉一天来几次看她,下雨还来。黛玉送宝玉披璃绣球灯回去。宝钗又差婆子送来一大包上等燕窝,还有一包洁粉梅片雪花洋糖。黛玉感念宝钗,又心疑宝玉。

6、《红楼梦》第四十六回:尴尬人难免尴尬事,鸳鸯女誓绝鸳鸯偶

贾赦看上了鸳鸯,邢夫人只知顺承贾赦以自保,叫来凤姐让她为贾赦求娶鸳鸯。凤姐假贾母之口拒绝,邢夫人威逼,凤姐只好去探鸳鸯的口风。鸳鸯向平儿表示即使做大老婆也不干。

贾赦因鸳鸯拒绝恼怒万分,叫贾琏去南京找鸳鸯之父金彩,贾琏未去被骂。贾赦亲唤鸳鸯之兄,让他们夫妻说服鸳鸯做妾,鸳鸯被接回家,坚决不从,在贾母面前剪发明誓。

7、《红楼梦》第四十七回:呆霸王调情遭苦打,冷郎君惧祸走他乡

邢夫人到,王夫人出迎。邢夫人愧悔,众人退下,贾母责斥,请各人斗牌。凤姐笑言领悟斗牌不为赢钱,为彩头。贾琏请邢夫人,同被数落。邢夫人回,贾赦含愧告病再不敢见贾母,买嫣红收在屋内。赖大媳妇再请,贾母等往赖大花园坐半日。

宝玉问柳湘莲给秦钟上坟,柳湘莲欲出门逛三年五载。薛蟠拉住不放,柳湘莲施计引其出城怒打。贾珍吩咐人找回薛蟠。薛姨妈欲告诉王夫人遣人寻拿柳湘莲,宝钗劝止。

8、《红楼梦》第四十八回:滥情人情误思游艺,慕雅女雅集苦吟诗

薛蟠要和老伙计张德辉南去贩纸札香扇,薛姨妈不允,后在宝钗的劝慰下同意。香菱搬来和宝钗同住,并请宝钗教他作诗,宝钗则叫香菱从老太太起各处拜望拜望。

贾赦为石呆子二十把古扇之事把贾琏打了一顿,脸上两处伤,平儿向宝钗要棒疮药。黛玉自愿给香菱作老师教其写诗。黛玉讲作诗第一立意要紧,“不以词害意”。

9、《红楼梦》第四十九回:琉璃世界白雪红梅,脂粉香娃割腥啖膻

香菱做的第三首吟月试得到了众人的一致好评。邢夫人之兄嫂带了女儿岫烟进京来投邢夫人,李纨之寡婶带着两个女儿也进京,宝钗之堂妹宝琴也进京待嫁,大观园里新添了姊妹,更加热闹。

众人商议在芦雪庵赏雪作诗。宝玉第二天起来,出站见雪色皎洁,在栊翠庵赏玩梅花。湘云和宝玉向贾母要了一块鹿肉。众人吃鹿肉,平儿丢了一个镯子。

10、《红楼梦》第五十回:芦雪广争联即景诗,暖香坞雅制春灯谜

众人拈阄联诗,凤姐起句,黛玉湘云宝琴三人对抢。收评,湘云最多,宝玉落第,被罚往栊翠庵折红梅插瓶。宝玉回,湘云催快作访妙玉乞红梅。岫烟、李纹、宝琴又吟红梅。湘云火箸击鼓,黛玉提笔,宝玉念诗。贾母等凑趣,又往藕香榭问画。

凤姐笑贾母躲债,债主已去,请回用晚饭。贾母喜见宝琴、丫鬟抱梅景。薛姨妈说请贾母赏雪事,凤姐戏言分银子。贾母细问宝琴年庚八字并家内景况,薛姨妈度其意为与宝玉求配,回已许过梅家,凤姐跺脚叹惋。次日,贾母又亲嘱惜春添画宝琴图。惜春对画出神,众人猜谜编谜。

1陕西历史博物馆有什么特色

陕西历史博物馆是国家级现代化大型博物 馆,是一组雄伟壮观的仿唐建筑群,占地约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万 多平方米。

它汇集了陕西文化精华,展现了中华文明的发展过程,鉴于 陕西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国家共投资1。44亿元人民币,兴建了陕西历 史博物馆,于1991年6月建成开放。

博物馆建筑古朴典雅,别具特色。它将中国古典宫殿建筑和庭院建 筑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色彩协调,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建筑风格,同 时具有地方特色和时代精神。

博物馆珍藏了陕西出土的文物精品37万件,分史前、周、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七大部分,形象系统地展现出自115万年 以前至公元1840年间的陕西历史。 在中国历史上,曾经有十多个朝代在 陕西建都,历时1000多年,是我国建都王朝最多,建都时间最长的地 区,因此,从某种角度来说,陕西古代史是中国历史的浓缩。

陕西历史博物馆建筑造型继承唐代博大雄浑、典雅凝重的风格,借 鉴我国传统宫殿“轴线对称,主从有序,中央殿堂,四隅崇楼”的布局 形式,同时运用现代先进技术,把我国盛唐时期古典建筑风格与现代博 物馆功能要求有机地结合为一体,既保持了古老风貌,又有现代化的特 点。 屋顶采用唐代盛行的灰绿色琉璃瓦,显得华贵庄重,古朴大方,墙 面材料为仿石棉砖,门窗则采用大块茶色玻璃和铝合金框架,馆内配备 可控制温湿度的全封闭中央空调系统,多功能的照明系统,自动防火防 盗系统,计算机控制管理系统;设有文物保护科技中心,具有先进的化 验、测试技术和文物保护修复手段。

为加强中外文化交流,建有电脑控 制并拥有30万册藏书的图书馆和6国语言同声传译的国际学术报告厅。 此外,还有设施完善的文物库、资料室、购物中心等。

展室总面积达11000平方米,分基本陈列、专题陈列和临时陈列三 大部分,其中陕西古代史陈列、陕西青铜器珍品展、陕西历代陶俑精华 展和唐墓壁画真品展最具吸引力。 进入博物馆大厅,迎面巨幅照片向人们展现出奔 腾咆哮的黄河和绵亘无垠的黄土高原。

这是孕育诞生 陕西历史文化的地理环境。陕西的历史是黄土地文明 的历史。

昂首屹立在大厅中央的巨狮是这种文明的标 志。它造型雄伟,气势澎湃,石刻之精美,气魄之宏 大,堪称“东方第一狮”。

这头石狮来自中国历史上 惟一的女皇帝武则天母亲杨氏的顺陵。中国古代的狮 子及狮子雕刻艺术由阿富汗传入,中亚的浪漫奇特与 东亚的深沉浑厚在这里如此完美地融合为一体,集中体现了陕西历史文 化的基调。

近1500米的展线由基本陈列、专题陈列和临时陈列三部分组 成。 位于博物馆中央上下两层的基本陈列荟萃了陕西出土文物的精华, 展出的3000余件稀世珍品从陕西出土的几十万件文物中精选而来,许多 珍贵文物在这里首次公诸于世,分史前、周、秦、汉、魏晋南北朝、隋 唐、宋元明清七大部分,形象系统地展现出自115万年前至公元1840年 的陕西古代历史,并可使人们了解陕西一些重要考古遗址的基本面貌。

2请问陕西历史博物馆附近有什么好吃的

很荣幸回答你的问题。

陕西历史博物馆因为领票进馆是采取排队用身份证领票的,所以周末的话得花费1小时左右才能领到票,尽管后分一楼和二楼,快速逛完的话不超过2小时就可以!

你是外地人是吧?biangbiang面就是陕西的软面、手工面,很好吃喔~~~

历史博物馆附近应该有很多好吃的面馆的,售价一般都为8~10元,也不贵~

我帮你在百度地图上搜索了一下:/

你可以自行在上面网址里搜索“陕西历史博物馆” 再点一下“在附近搜索餐馆” 真的有很多可供选择的地方喔~~~

地道的老陕面馆,我记得有:二擀子面馆、铁蛋面馆等~

呵呵,祝你玩得开心~~

3西安历史博物馆附近美食

陕西历史博物馆巍峨雄峙在古城西安的大雁塔西侧,是大型的现代化国家级博物馆,占地约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5663平方米,1991年6月20日建成开馆。 博物馆建筑吸取了唐代建筑雄浑博大,冼练洒脱的特色,借鉴了中国传统宫殿“轴线对称,主从有序,中央殿堂,四隅崇楼”的结构特点,规模宏大,典雅凝重,古朴大方,体现了民族风格、地方特色和时代精神。 博物馆分为基本陈列、临时陈列和专题陈列三大部分,展室面积11000平方米,展线长1500米。陈列文物3000多件,都是从陕西出土的几10万件文物中精选出来的,大多为稀世珍品。

另外,博物馆每天人都特多!如果要去参观,还是早早起去排队!

4陕西历史博物馆附近有什么好吃的

陕西历史博物馆因为领票进馆是采取排队用身份证领票的,所以周末的话得花费1小时左右才能领到票,尽管后分一楼和二楼,快速逛完的话不超过2小时就可以! 你是外地人是吧?biangbiang面就是陕西的软面、手工面,很好吃喔~~~ 历史博物馆附近应该有很多好吃的面馆的,售价一般都为8~10元,也不贵~ 我帮你在百度地图上搜索了一下:/ 你可以自行在上面网址里搜索“陕西历史博物馆” 再点一下“在附近搜索餐馆” 真的有很多可供选择的地方喔~~~ 地道的老陕面馆,我记得有:二擀子面馆、铁蛋面馆等~ 陕西历史博物馆,中国第一座大型现代化国家级博物馆,首批中国“AAAA”级旅游景点,被誉为“古都明珠,华夏宝库”。

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小寨东路91号,大雁塔西北侧。馆藏文物171795万件(组)[1] ,其中,一级文物762件(组),国宝级文物18件(组),其中2件为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居中国博物馆前列。

[2-3] 陕西历史博物馆建筑的外观着意突出了盛唐风采,长安自古帝王都,历史上先后有周、秦、汉、隋、唐等十三个封建王朝在此建都,具有丰富的地上地下文物,形成了陕 特的历史文化风貌。[4] 陕西历史博物馆前身为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六月成立的“陕西省历史博物馆”,1950年改称西北历史陈列馆,1952年改称西北历史博物馆,1955年6月改称陕西省博物馆。

1983年,根据周恩来总理生前指示,开始在现址筹建新馆,1986年夏破土动工,1991年6月20日正式建成开放,并定名现名[5-6] 。2016年,陕西历史博物馆被中国文物学会、中国建筑学会评选入“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7] 。

2017年12月,入选教育部第一批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名单。[8] 2008年,陕西历史博物馆被评为国家一级博物馆,2009年被确定为中央地方共建国家级重点博物馆。

馆区占地 6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56万平方米,文物库区面积8千平方米,展厅面积11万平方米。

馆藏文物上起远古人类初始阶段使用的简单石器,下至1840年前社会生活中的各类器物,时间跨度长达一百多万年。文物不仅数量多、种类全,而且品位高、价值广。

5西安历史博物馆附近美食

历史博物馆在小寨东路91号,附近较为优秀的餐饮如下参考;历史博物馆北门对面老味家兴善寺分店;主营陕菜、人均40元。

招牌菜;牛蛙、跳水鱼、松鼠鱼、黑椒牛肉、红烧狮子头老味家旁边就是张军擀面皮,招牌;肉夹馍、擀面皮在历史博物馆旁边百隆广场B座602室铜盘子小寨店;主营烧烤/烤鱼,家庭式餐厅,人均40元。招牌菜;啤酒烤肉、眼肉、墨鱼丸、自制皮冻同样在广场B座1楼还有家黄金老碗鱼连锁,人均30元。

招牌菜;庆阳暖锅、木瓜酥、干锅系列翠华北路343号人防办大厦1楼童福记煲汤红牛, 火锅店。单人单锅很卫生,人均25元,免费涮肉,煲汤。

较划算。

6陕西有什么美食

一、陕西菜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中国历史上第一种美味佳肴系列,叫做“八珍”,首创于建都陕西的西周王朝。

至今我们仍以“八珍”作为一切美味佳肴的统称。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论述烹任学的经典著作《吕氏春秋·本味篇》,成书于秦王朝时代。

它对烹饪方法和烹饪文化内涵的论述,给陕西饭菜与饮食文化的影响极大。 中国的烹饪文化,历经周、秦、汉,到隋、唐时,便已达到一个辉煌的高峰。

无论从烹饪方法(烧、烤、煮、炒、蒸等)、菜点风格(讲究色、味、形香、器)、宴席程式(尊老敬学与文化氛围)以及整个饮食与文化的紧密结合等方面,都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陕西菜保留的传统精华较多较浓。

陕西菜兼容并畜,融会贯通。陕西地处北方,陕西又包括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两类地区。

这使陕西菜在采用原材料上可以南北并举,在风格上可以以北方为主而又呈现出若干南方的色彩。陕西有过十多个王朝建都,曾经有过地处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时代,其中还有过西汉和唐代这样的对外开放时期,因而得以接纳和吸收来自全国各地,特别是来自西域的的烹饪文化精萃。

陕西的居民以汉族为主,也有相当数量的少数民族。在几千年历史的进程中,陕西又有过多次各民族的交流、融合,许多地方呈现出多元化文化的深厚色彩。

这一切,都使陕西的饭菜变得丰富多彩。 陕西菜作为一个统称,包括了关中菜、陕南菜、陕北菜几个部分,有着民间菜、市肆菜、官府菜和宫廷菜的不同风格,以汉族菜为主, 菜占有重要位置,保留有大量精美的传统菜,也增添了许多创新菜。

总之,是一个巨大的系统。 陕西菜的味型是咸、鲜、酸、辣、香。

陕西菜以蒸、炒、炝菜和汤菜见长,注重刀工。 二、陕西小吃是中国饮食文化一大瑰宝 陕西小吃门类齐全,品种繁多。

从采用技法上说,蒸、煮、炒、炸、煎、烤等都有;从采用原料上说,南米北面,水产陆生,山珍野味,无所不包;从首创地说,遍及全省各地市县,没有那个地方对自己的小吃不是如数家珍的;从供应方式上说,早点,夜市,饭馆,摊贩,大宾馆乃至家庭,都有它的踪迹,且已堂而皇之地走上各种宴席。 可以说,陕西小吃与陕西人的关系是终生也不分离的。

陕西小吃的最大特点是:精细,讲究,有许多珍品。例如:泡泡油糕,黄桂柿子饼,窝窝面,都是不可多得的名贵食品。

陕西小吃许多都来自民间,反映了老百姓的智慧与创造。如:石子馍,是先民石烹的遗存;微型乒乓羹,可说是民间创造性食品的一个范例;有些属于粗粮细作,陕北的瓜饭是一代表作。

陕西小吃许多都属快餐。肉夹摸与西方的汉堡包、三明治,异曲同工。

陕西小吃注重营养。 陕西小吃包含了许许多多的历史故事、民间传说,又与民风民俗密切关联,具有浓厚的文化内涵。

如枣模糊与聪明长工、黄桂柿饼与纪念李自成、煎饼与女蜗的补天补地等等。 小吃不小。

除了正式宴会上的正式大菜,一切饭菜都在小吃之列。即是正式大菜,在非正式场合,也可能成为小吃。

所以,许多小吃都被称之为名贵食品。可谓“山不在高”。

陕西菜-地方特色 春饼卷菜 烹饪方法: 1。将圆白菜、洋葱、火腿、荸荠切片,并用沸水将圆白菜、洋葱烫一下捞出沥干水,然后放入火腿、香油、醋、盐拌匀。

2。将面粉用水调匀,烙制成薄面饼。

为食街 3。将拌匀的调料放在薄面饼上卷起即可食用。

黄花菜: 黄花菜即称金针菜、金菜、南菜或西菜,是用黄花的花蕾干制而成,其味香、鲜、嫩、糯,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丰富,一向被视为珍贵的素菜。黄花菜的产地很广,以湖南产量最多,江苏质量最好。

陕西菜谱 酿 金 钱 发 菜 原 料 鸡酿子150克 干发菜20克 鸡蛋3个 制 法 鸡蛋打散,加少许水和湿淀粉搅匀,上笼蒸成蛋糕,凉后切长方条做钱眼。 再打2个鸡蛋,加少许水和淀粉搅匀,在锅里摊2张蛋皮。

发菜治净和鸡酿子拌匀,分别摊在蛋皮上,中间放切好的蛋糕条,卷成圆柱形。 共4卷,上蒸笼5分钟取出,切圆片码在碗内,浇清汤、盐,上蒸笼热取出,扣在大汤碗内,滗出汤汁。

鸡清汤烧开放盐、料酒,撇去浮沫加味精在碗内即成。 陕西菜谱 酿 金 钱 香 菇 原 料 水发香菇 100克 鸡蛋1个 鸡脯肉400克 制 法 水发香菇去根拾净,用卤汁卤至入味捞出装盘。

鸡脯肉跺茸,加调料和少许水淀粉制成圆饼状。 鸡蛋打散,摊成蛋饼,切条后改刀拼成金钱状盖在鸡茸饼上,装盘上笼蒸熟。

鸡清汤烧开后勾芡淋在菜上即成。 陕西菜谱 金 鱼 大 虾 原 料 大虾300克 鸡脯肉200克 蛋清20克 青豆20克 樱桃10克 制 法 虾治净,脊背用刀片开,大头修成半圆形,放葱、姜、盐水腌渍10分钟取出,撒上干淀粉。

鸡脯肉治净,剁成泥,放碗内用清水化开。蛋清打成泡糊。

青菜叶切丝。 蛋泡糊加鸡泥、盐、料酒搅匀,放葱、姜再打上劲成鸡酿子,逐个抹在吓肉上,呈圆形金鱼身,用樱桃片做鱼眼,青豆做嘴,青菜叶斜切十字,间隔做鱼鳞。

余下的鸡酿子,放涂过油的小碟内抹平,按青豆做莲蓬状。 金鱼和莲蓬一起上笼蒸7分钟至熟取出,把莲蓬放盘中心,金鱼放周围。

鸡汤加料酒、盐、胡椒粉烧开,勾薄芡浇在鱼和莲蓬上即可。 陕西菜谱:天荡薇菜鱼丝 原料:鱼肉200克,薇菜干。

7陕西历史博物馆各展厅特色

1、第一展厅

第一单元——《人猿揖别》,以距今115万年前的蓝田猿人、大荔人、西安半坡、临潼姜寨等先民遗存,再现了中华民族生机勃勃的童年和文明的曙光。

第二单元——《凤鸣岐山》,以陕西作为西周王都拥有的丰富遗迹、遗物,展示了中国早期国家的政治制度、经济形态尤其是伦理精神以及青铜铸造技术。

第三单元——《东方帝国》,重点展示以兵马俑为代表的秦文物,以磅礴的气势和鲜明的军事特征,表现了秦帝国垂范后世的制度文明,以及积极进取、一统河山的时代精神。

2、第二展馆

第四单元——《大汉雄风》,以汉都长安、汉家陵阙和典型汉代文物如汉金饼、西汉“皇后之玺”玉印、西汉鎏金银竹节铜熏炉、西汉彩绘雁鱼铜灯、西汉彩绘陶钟、汉酱釉绿彩云纹陶奁、西汉彩绘骑兵俑、西汉上林铜鉴等,展示了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汉代繁荣的经济、文化、对外开放与交往,彰显其开放进取、开拓强盛的时代风貌。

第五单元——《冲突融合》,以陕西丰富精美的农业民族与草原民族的文化遗存及宗教文物,如汉金怪兽、晋“晋归义羌王”金印、西魏独孤信多面体煤精组印、十六国灵华紫阁服乘金错泥筩、北魏彩绘骑马吹号角俑、南北朝彩绘持盾胡人武士俑、北魏鎏金佛菩萨三尊铜像等,表现了民族大融合、佛教东渐以及文化艺术的繁荣与特征。

3、第三展馆

第六单元——《盛唐气象》,通过隋唐时代典型遗存,展示了中国古代最鼎盛时期的文化风貌,当时世界上最为繁华的国际大都会长安,和沟通东西方交流的丝绸之路,以及隋唐文化兼收并蓄、创新发展而达到的前所未有的高度。

第七单元——《告别帝都》,展示了唐以后,作为西部重镇和西北区域中心的陕西,依然独具魅力的文化创造和精神传承。

4、唐代壁画珍品馆

唐墓壁画是陕西历史博物馆独具特色的珍贵藏品,共有20多座唐墓的壁画精品近600幅,达1000多平方米。

其中5件(组)18幅被国家定为国宝级,69件(组)82幅被定为一级品。

5、大唐遗宝展

何家村出土玉器、宝石等器物30余件组,包括陕西历史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兽首玛瑙杯。

6、马文化展

陕西历史博物馆每年还推出6—7个大型临时展览,如《骁腾万里——中国古代马文化展》。

展览由陕西历史博物馆主办,新疆博物馆和甘肃博物馆、山西博物院、青海省博物馆等全国14家文博单位共同协办,挑选了最具各地特色关于马的文物精品。

7、文保修复展

《巧手良医——陕西历史博物馆文物保护修复工作展》,是以文物保护修复工作为主题的专题性展览,主要展示多年来在文物保护修复工作方面的举措,展示文物保护修复的理念、方法和技术。

扩展资料:

部分馆藏文物:

1、青铜器

已登录注册3900多件。藏品时代上起商周,下止秦汉。种类有礼器、乐器、兵器、车马器、生活用品和生产工具。其中最为典型的商周青铜器,许多器物(如多友鼎、师献鼎等)上铸有史料价值很高的铭文。造型较为典型的有先周凤柱斝、西周牛尊、它盉、战国鸟盖瓠壶和汉彩绘雁鱼灯等。

2、唐代壁画

收藏400多幅,画面面积1000多平方米。是1952年至1989年先后从陕西关中25座唐墓里揭取的。墓主均系唐代三品以上的皇亲国戚和朝廷重臣。画面内容有四神、仪卫、建筑、狩猎、生活及唐与四邻的友好来往等。

3、历代陶俑

已注册2000多件。藏品时代包括秦、汉、北朝、隋、唐和宋、元、明、清。质地有陶、彩绘陶、釉陶和三彩。艺术形象有文武官员、甲士侍卫、男仆女侍、西域胡人,以及天王、镇墓兽和马、骆驼等各种动物。

由于得天独厚的优势,陕西历史博物馆所藏古代陶俑种类多、数量大、等级高,而且产生演变的序列完整,在中国博物馆极为少见,尤其是天真古拙的汉代陶俑和雍容大度的唐代陶俑最为著名。

八年级《思想品德》上册期末复习知识要点

第1课 好习惯受用一生

一、习惯对人的影响

1、习惯的含义:习惯是一种相对固定的行为模式。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2、习惯的分类:好习惯和坏习惯之分。

特别提示:习惯受益终身 (×) 正解:好习惯受益终身

3、习惯对人影响有哪些?

好习惯有利于身心发展;坏习惯会妨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人的习惯一旦养成,就会成为一种潜移默化的力量,对人的身体、思维和行为产生各种各样的影响。

①习惯影响着人的身体健康;②习惯影响着人的思维发展;③习惯影响着人的行为。

习惯反映了一个人的修养与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人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进而影响人一生的成功与幸福。

二、受益一生的好习惯

1、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应养成不同的习惯。

2、中学生应养成的好习惯有哪些?

①有计划消费的习惯;

养成有计划消费的习惯对生活有积极意义:养成有计划消费的习惯不仅可以可以使我们的收支保持平衡,使我们的消费更加合理,而且还会给我们生活的其他方面带来积极影响。

②勤于劳动的习惯;

初中生参与劳动的意义:劳动是人们创造美好生活的源泉;作为初中生,我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不仅可以减轻父母的负担;而且可以掌握一些劳动技能,增强独立生活的能力。

③节约时间的习惯。

时间具有不复返性显著特点;

我们怎么做:我们要善于利用时间,改变浪费时间的坏习惯。

三、培养好习惯

1、青少年时期可塑性很大,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

2、培养好习惯的途径和方法是什么?(或如何培养好习惯?)

①培养好习惯必须有完善可行的计划;②培养好习惯必须有必须有实际行动;

③培养好习惯必须有毅力; ④培养好习惯必须改掉坏习惯。

第2课 积极的生活态度

一、自己的事情自己干

1、意义:学会生活自理是自身生存能力、竞争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的基础。

2、对于中学生而言,学会生活自理应包括:

一方面要提高基本的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另一方面是提高自主安排和计划生活的能力。

3、如何培养生活自理能力?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自理能力会有所提高,但自理能力不是自发产生的,它需要有有意识的培养。

①克服依赖心理;②掌握一些必要的生活技能;③寻找独立锻炼的机会。

4、作为未成年人,我们一方面要增强自理意识,提高自理能力;一方面要善于听取父母、老师及他人的意见。

二、保持乐观心态

1、面对同样的生活,人们的态度是不同的。

有的人善于从生活中发现积极的一面,保持乐观的心态;有的人则会从生活中发现消极的一面,而变得悲观消极。

2、保持乐观心态的途径和方法是什么?(或如何保持乐观心态?)

①首先要认识到每个人的心态都是自己选择的。

②要热爱生活,善于从身边寻找快乐。

③要正确看待生活中的不如意。

④要借助运动以保持健康。

⑤要学会“爱”别人,宽容别人。

乐观的心态要求我们既要看到生活中积极的、顺利的因素,又要看到消极的、不利的因素;既要看到问题和困难,又要看到前途和希望。

三、向自己的目标迈进

1、人生需要目标

没有目标的人生就会随波逐流;有了明确的生活目标,就能按照目标自觉去追求,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2、目标重要,行动更重要。(如何实现目标?)

①没有行动,一切目标都将落空;

②在确定目标之后,就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行动计划,一步一步的去实现;

③既要坚定信念,毫不动摇地向自己的目标迈进,又要有一定的灵活性,适时地调整自己的方式和行为,使之更符合实际情况,顺利地实现目标。

第3课 优良的意志品质

一、意志的特征

1、任何时候,具有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都是不可缺少的。

2、意志是每个人都具有的,但相比较而言,有的人意志坚强,有的人意志薄弱。

3、良好的意志品质的特征:

①自觉性;②果断性;③坚忍性;④自制性。

4、一般来说,意志薄弱的人经过锻炼也可以变得坚强起来。

二、意志的力量(良好意志品质的作用是什么?)

①意志是成人、成才、成业的重要条件,无论从事什么活动,没有良好的意志品质,都是难以成功的。

②坚强的意志能充分激发人的潜能;

③坚强的意志是行动的强大的推动力;

意志对行动的调节有发动和制止两个方面。(坚强的意志可以推动人去从事达到预定目的所必需的行动;坚强的意志还可以制止不符合预定目的的行动。)

④坚强的意志是克服困难、获得成功的必要条件。

三、磨砺坚强意志

1、初中生处于人格塑造的最佳时期。培养坚强意志对青少年的重要作用。

2、磨砺坚强意志的途径和方法是什么?(或如何磨砺坚强意志?)

①从小事做起,持之以恒,是磨炼意志的好方法。

②主动迎接挑战,在实践中锻炼意志品质。

对待磨难有两种态度:一种是主动迎接;另一种是被动承受。强者能够主动迎接磨难。

③做自己不感兴趣却有长远意义的事。

④制定明确的目标和计划。

第4课 人不能选择父母

一、父母赋予我们生命

1、父母之爱是人世间最伟大的爱,因为这种爱能包容一切,能撼天动地。

2、父母赋予子女生命

①血缘关系把父母与子女的生命牢牢的栓在一起。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爱是人类之爱中惟一真正基于血缘的爱。

②父母赋予子女生命,子女是父母生命的延续。作为规范社会关系和人们行为的法律,确认了子女与父母之间牢不可破的关系。具有血缘关系的直系血亲——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是无法被解除的。

③父母在哺养我们生命的过程中倾注了无私的爱,而未来只能靠我们自己,父母并不能代替。

3、人都是父母所生,人不可能选择父母,也不应该挑剔父母。我们

二、天下父母心

1、父母之爱的伟大,不仅仅在于养育了子女的身体,还在于塑造了子女的灵魂。

2、天下父母同心。父母对子女爱的方式各异,但父母的本意都一样,都渴望儿女成才和幸福。

3、感受父母的养育之恩。在人的一生中父母的关心和爱护是最真挚、最无私的。父母的恩情是人世间最伟大的力量。

三、孝敬父母长辈

1、为什么要孝敬父母?

(道德角度)①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美德。“孝”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最基本的道德规范。

(道德角度)②孝敬父母是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重要组成部分。孝是做人的根本。尊敬、赡养父母长辈报答父母对我们的养育之恩。

(法律角度)③孝敬父母是我国法律规定的必须履行的义务,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2、孝敬父母长辈的要求:(怎么孝敬父母?)

要求子女对父母长辈履行应尽的义务。

对父母的孝心有多种表达方式,表现在平时的一言一行之中,请列举三例。

课本49页码探究

第5课 与父母平等交往

一、跨越代沟

1、代沟产生的原因是什么?进入青春期,由于和父母在生活经历、角色身份、兴趣爱好、思维方式和认知水平等方面的差异,因此两代人对许多问题产生了不同的看法。

2、正确认识和克服代沟现象?

①家庭矛盾和冲突的存在是在所难免的,是正常现象。(家庭矛盾和冲突的存在是在所难免的,千万别为与父母的观点不一而耿耿于怀。“代沟”并不影响两代人的相互接纳。)

②沟通是跨越“代沟”的最好方式。

③学会换位思考,尊重、理解父母。

二、克服逆反心理

1、逆反心理几乎人人都有,但在我们中学生身上表现的较为明显。

2、被逆反心理所控制的后果和危害是什么?

课本55页 探究

3、克服逆反心理的方法是什么?(或如何克服逆反心理?)

①努力培养发散思维,从多方面考虑问题;

②提高文化素养;提高心理适应能力,做到理智多于感情;

③理解父母,体现他们的良苦用心。体会真实动机;

④把握自己。在和父母发生冲突时,要克制自己

⑤学会换个角度去思考问题,积极与父母沟通,理解、体贴父母。

三、有话好好说

1、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自我意识、独立意识的增强,子女和父母之间因意见不一产生矛盾是一种普遍现象。在中学时期,自觉处理好与父母的关系显得十分重要。

2、有话好好说,与父母沟通的要求

①谅解父母的过失,是我们在成长过程中需要学习的;

②与父母好好沟通,真诚地听取他们的劝告;

③父母是我们最早、最亲近的朋友,敞开心扉,积极地与父母交流、沟通。

第六课 换个眼光看老师

一、了解我们的老师

1、了解老师的作用:传递人类文明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而最直接、最集中的传递是在学校的师生之间进行的。教师架起了一座连接过去和未来的桥梁,每个在这座桥梁上经过的人都被注入了人类文明的血液,又带着这种血液去创造人类历史新的文明。

2、老师的使命: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3、教师工作最大的特点:每天和天真纯洁的学生交往。

二、理解我们的老师

1、理解老师也是普通人,正确处理好师生关系。

2、要正确对待老老师的表扬和批评。P70

三、尊敬我们的老师

1、为什么要尊敬老师?(重要性)

①在一定意义上,教师是文明的使者,向他们表达敬意。就是给予文明应有的尊严。

②尊师重教作为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代代相传,它不仅是美德,也是社会的行为规范。

③尊师重教是一个社会文明的标志。尊敬老师,就是尊重知识,尊重人类的文明和进步。

2、建立新型师生关系:随着时代的发展,在新的教育观念里,教师和学生具有平等的人格和尊严,师生关系是一种互相教育、互相感染、教学相长的关系。在民主、平等、和谐、活跃的教学环境和气氛中,师生双方互相尊重、信任、理解、合作,构建起新型的、良好的师生关系。

3、尊师重教的重大举措?

1985-9月10日定为教师节

1986-《义务教育法》

1993-《教师法》

1995-《教育法》

第七课 行为与后果

一、行为与后果的关系

1、生活在社会大家庭中,无论是个人还是群体,都会做出一定的行为。

2、行为的分类:

从法律上,行为分为两种:作为和不作为。

不作为是指行为人有义务实施且可能实施而未完成的行为,即“当为而不为”。P78

3、行为和后果具有一致性,有行为就会有后果。

二、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1、每个人都有行动的自由,但是自由必须以不损害他人的、集体的和社会的权利和自由为前提。在一个崇尚道德和法律的社会,一个人不可能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任何人在享有权利的同时,必须承担相应的义务。

2、不承担责任的后果?

人人都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不承担责任不仅会给自己带来不利影响,而且还会有损他人和社会的利益,从而受到人们的谴责甚至法律的严惩。

三、三思而后行

1、如何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是一个自我认识、自我接纳、自我调节、自我引导与调控的过程。

(1)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就必须在行动前对行为进行选择。

(2)对自己行为负责,还要重视行为过程中的及时调控。

(3)对自己行为负责,集中体现在对行为后果的自省及自觉承担应负的责任。

第八课 有肩就得挑担子

一、在责任中长大

1、具有责任意识和责任能力是成人的基本标志,人的成熟与责任意识、责任能力的形成有着密切的联系。

2、法律规定,人到18周岁就被认定是有完全行为能力的人,必须承担完全的法律责任。

3、责任意识是一个人道德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履行责任的标准越高,其人生价值就可能越大。

4、责任是负担,责任更是动力。P91

5、树立高度责任感的意义:对国家和社会的高度责任感,既能给我们以战胜困难的勇气和智慧,又能帮助我们不断修正前进的方向,有效地抗拒不良的诱惑。

二、不同身份有不同责任

1、社会有组织、有分工、有制度,每个人都担当着一定的社会角色。一个人由于具有不同的社会身份而负有不同的责任。

2、一个人可以同时具有多种社会身份,每一种社会身份都要求他承担相应的责任。

3、责任的来源

责任来自于社会道德、习俗及法律等方面的要求。

三、青春从这里启航

1、从法律上讲,一个人从14岁起,就开始承担更多的法律责任。

2、责任有大有小。P98

第九课 承诺的分量

一、生活中的承诺

承诺有多种形式,有口头的也有书面的。

承诺,给别人是一份期待,给自己的是一份义务。

不实现诺言的后果?

不仅要受到心灵的拷问、道义的谴责,有时还要受到法律的处罚。

二、承诺是金

1、为什么承诺是金

(1)信守承诺是我国人民的传统美德

(2)既然做出了承诺,就要兑现承诺。

(3)信守承诺会获得回报。

2、信守承诺会获得什么回报?P106

三、学会承诺

1、怎样学会承诺?

(1)要学会承诺,就必须在作承诺时要量力而行。

(2)学会承诺,还要求在承诺以后要尽力而为。

(3)无法实现承诺时,理解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

2、无法实现承诺时,怎么办?

①当诺言无法实现时,许诺人要主动取得对方的理解,不能拖延,与对方一起找出解决的办法。

②作为受诺人,也要能够理解对方,要了解事情的真实情况,学会变通,尽量避免损失或减少损失。

第十课 对自己的一生负责

1、人生与责任的关系:责任无时不在;责任伴随着人的一生;一个人所担负的责任往往是多重的。

2、勇敢的承担责任:

勇敢地承担责任要做到临阵不乱; 勇敢地承担责任要做到临危不惧。

3、如何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一个负责任的公民,首先是一个对自己负责的人;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就必须掌握一定的知识,有能力才能负责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www.hunlipic.com/lianai/1170446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7
下一篇2023-12-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