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育实验的生活方式

新教育实验的生活方式,第1张

“晨诵、午读、暮省”是新教育实验倡导的一种回归朴素的生活方式。

在物质文明的飞速发展中,童年却充满了危机:电视文化、网络游戏、应试教育等童年的杀手,潜伏在这个世界的每个角落,随时准备着吞噬孩子们的闲暇、良知和身心健康。电视和网络让我们不得不眼睁睁地看着儿童的天真、好奇渐渐退化,然后扭曲成为伪成人的可悲面目;应试教育剥夺了儿童的闲暇、游戏、个性,让他们过早地学会争斗、计算、幸灾乐祸。在设法把电视文化、网络游戏、应试教育从童年生活中清除的同时,我们还应该给予他们一种积极的生活方式,培养他们健全的心智,让他们能够从容地应对一切生活的诱惑与压力,平安地度过危机重重的童年。

这种积极的生活方式就“晨诵、午读、暮省”。

前几十年儿童晨间机械地背诵课文的晨读,引发了极大多数人的反对,然后,读经运动,英语晨读等替代性课程便应运而生。新教育实验认为,晨诵的目的主要不在于记忆未来可能用到的知识,不是为了进行记忆力的强化训练,而在于丰富儿童当下的生命,在于通过晨诵,既养成一种与黎明共舞的生活方式,又能习诵、领略优美的母语,感受诗歌所传达的感恩、优美及音乐感。所以,新教育实验开发的晨诵,是一个结合了古典诗词、儿歌与儿童诗、晨间诵诗的复合课程。词句优美、儿童在吟诵时可以感受与理解、传递人类美好的愿望与情愫,这是新教育晨诵的三个基本特点。新教育实验已经正式出版了《中华经典诵读》6册,并正在进一步编制更能体现以上晨诵思想的晨诵本。

午读,代表的是整个儿童阶段的非学科性质的阅读。其中的核心内容就是阅读属于他们自己的童年书籍。

随着实验推进,一些问题越来越迫切地摆在了实验老师的面前:我们有哪些优秀的读物可以提供给孩子们,我们能确保这些书籍是通过更广泛地筛选,是最优秀与最适宜的吗?对一个具体的儿童来说(实际上,永远不存在抽象的儿童,一个小学生,永远有他特定年龄、性格、性别、经验、兴趣与独特的智能),他能够读什么书?一本《爱的教育》,真的能够适合1-6年级所有的学生吗?再进一步讲,许多孩子喜欢读的读物,它们真的适合孩子的成长吗?也可以反过来说,为了孩子更好的成长,他应该读什么书?以上这些,还只是一个书目的细化问题,即使我们拥有了一个最科学的书目,要让不同的儿童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开展有效的阅读,我们还是思考,我们该怎么开始阅读活动?

为了解决以上的种种问题,新教育实验自2006年起,开发了“毛虫与蝴蝶——新教育儿童阶梯阅读研究”项目。毛虫与蝴蝶项目认为,不同年龄的儿童,由于心理发展阶段的限制,他们能够读懂的童书是相对有限的,我们要从大量的童书中寻找出每一年龄段儿童能够阅读的书籍。

毛虫与蝴蝶项目认为:生活在不同的语言里,就是生活在不同的世界上;共读一本书,就是创造并拥有共同的语言与密码。共读,就是和读同一本书的人真正生活在一起。所以,新教育实验倡导亲子、班级共读,通过共读一本书,共写心灵真诚的话语,实现师生之间、亲子之间、同学之间乃至老师和家长之间真正的共同生活。实验开展以来,通过共读,发生了大量感人的故事,改善了无数亲子、师生、家校关系,让大家真正地感受到了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从某种意义上,新教育实验是将共读传统的恢复,视作改良教育的突破口。

毛虫与蝴蝶项目认为:童年不是一个静止的房间,它是一段由浪漫到精确,由粉红到天蓝的彩色阶梯。二年级和四年级,不是相近的两个教室,而是隔了几重天地的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因此,每一年的阅读,也就应该是符合它们各自的不同特点的。毛虫与蝴蝶项目依据研究,在低年级(1至3年级)倡导读写绘结合,用阅读图画书、讲故事、用图画表达与创造相整合的办法,来让低幼儿童的学习力与创造力得到自由地发挥。在中年级(3至4年级),开始逐步从绘画中淡出,而加大文字阅读;结合讲故事,加大整本书的主题探讨;并开始进行历史故事与人物传记的阅读。在高年级,则主张共读方面以主题探讨为主;加大自由阅读的量;加入自然科学方面的阅读;将阅读与儿童文学创作相结合。在实验中,这种有针对性的阅读呈现出非常明显的“治疗效果”。娄葑二小有个一年级学生,幼儿园期间一句话也不说,入学时摸底测试为零分,在开展读写绘活动一个月后,突然有一天给妈妈讲了一个完整的故事,并开始画出非常漂亮的儿童画(含有故事情节),并且学科成绩也达到了合格的水平。而几乎极大多数童书实验儿童,都自觉地开始远离电视、远离游戏,整个精神面貌,有了非常明显的改善。

毛虫与蝴蝶项目还认为:教育是唤醒,也是给予。我们相信,每一个生命都是一粒神奇的种子,蕴藏着不为人知的神秘,而阅读,则能够唤醒这种蕴藏着的美好与神奇。同时我们也相信,教育是一种给予,无论是民族文化的特质,还是普世文明的价值,都需要教师和家长按符合生命成长的规律,慢慢地通过阅读,通过故事传授给孩子。在充分考虑到民族文化的特质,以及汉语言特点的基础上,我们是以二十余个人类文化母题和核心文明价值,来作为挑选共读的童书与故事的“关键词”的。可以说,尤其是共读中的每一本童书,都是以故事的形式,完美地体现了一个或若干个核心文明价值。儿童阶梯阅读研究,就是为每一个儿童寻找到他此时此刻最适合的童书;在他们成长的每一个时刻,一定有着这一时刻最适宜的一本童书。这些精心挑选的书籍,将在娓娓动听的故事中,告诉他们和平、尊重、爱心、宽容、乐观、责任、合作、谦虚、诚实、朴素、自由、团结、专注、想像、宁静、勇气、敬畏、热忱、虔诚、感恩、纪律、反思……它们将编织出一张美丽的网,呵护孩子在漫长的旅途中保持着纯真、快乐与勇气。

毛虫与蝴蝶项目既尊重儿童成长中的序列,譬如将神话放在童话之后,将历史与英雄人物放在神话之后,将自然知识放在想像知识之后,也重视民族文学特质的传授。为实现民族文化本征的授予,我们设置了先中国神话,后希腊与希伯来神话的序列,为同一个目的,我们还将开发中国本土图画书精品(包括神话、民间故事、佛教道教故事、英雄与名人故事等系列)。

暮省,指的是学生随笔、日记,以及师生通过日记、书信等手段,相互编织有意义的生活。用日记记录成长,亲子之间、师生之间用词语相互激励、抚慰,成了新教育实验重要的组成部分,以及日常的生活方式。

在实验初期,学生的随笔带有明显的作文倾向,实验教师是以作文的要求来评价学生的随笔,而没有将之视为共同生活的一种方式。随着实验的改进,有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自觉地引导学生把随笔与日记视为“三省吾身”的生活方式,并提笔参与学生的成长,利用师生共写随笔引领儿童走向自主与成熟。而学生随笔,也逐渐地丰富为心灵独白(保密日记)、相互倾诉(共写日记)、观察日记、班级共议日记、童话文学创造等多种形式。而在低段儿童,这种写作则是与父母联合,并与绘画与文字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的。

晨诵、午读、暮省,将教育回归到一个朴素的整体,它既是对学科课程的补充,同时也是对过早精细化的学科课程进行一种矫正。新教育实验认为,素质不是知识与能力的拼板,而是一个人的完整的理解力与创造力。通过一种整合的生活方式,并结合学科课程的学习,新教育有望实现素质教育提出的教育理想。

题记

你的哲学就是尽你所能去有力而优雅的证明、表达你所相信的一切。问题的关键在于是接受一种廉价的、没有挑战的替代品,还是进行真正的思考。

                          (一)引子

面对车老师布置的四选一的期末发作业,我第一眼便认准了第二题“请根据信仰与理性的关系原理,辅以案例,谈谈’相信种子,相信岁月’究竟何以可能”。

2018年3月,我以“忻州实验双语幼儿园、小学筹备处”负责人的身份跟随忻州师院郝晓东任丽婵两位老师前往运城国际学校参加,南明教育集团、全人之美课程研究院主办,山西省运城国际学校承办,翼起来体验式学习研究院协办的“人之美,课程联盟成立大会暨首次培训活动”。

第一眼看到会议展牌上写着“相信岁月,相信种子”八个字,我便被震撼。怎么可以把这简简单单的八个字这样组合在一起?别人在听课,我在校园里教学楼里瞎转悠走进一间大敞开门的,写着校长室的大办公室里,看到了若大教室的角落处的写字台前坐着一个全身黑装带着黑帽子的瘦精人。几句冒失闲聊后,赶紧退出。因为是照相控,紧张退出时还不忘用手机抓拍了一张坐在那里仿佛周围没有任何人的黑衣人的照片。太深,太神!仿佛看到一个显灵神圣。第二天听讲座后,才知道“相信岁月,相信种子”出自第一天撞见的黑衣人是干国祥。不知什么原因让我从内心认定,中国的两千年后再出一个孔子类似的人就是干国祥。

难道这是一次埃克哈特所说的神秘体验?是灵魂的高贵力量所使?我这次看见“相信岁月,相信种子”和邂逅干国祥老师之后,对理想中的教育越发信念坚定。

从此开始逐步了解南明,逐步追踪干国祥的会议和文章。从此追随南明教育(后来才知道它与新教育同出一辙)的种子种下,只待岁月慢慢见证。这样的播种属于非理性。

从干国祥老师的角度讲,他对教育的这般理解、表达、行为属于什么?信仰?理性?信仰之下的理性思考?还是理性思考之后的信仰?

如果用托马斯•阿奎那“动力因”的理论——“我们绝对找不到一种自身就是动力因的事物”来解释干国祥老师过去与现在,他对自己提出的“相信岁月,相信种子”的根源即动力因何在?又朝向哪里?他的“相信”是信仰吗?什么使他提出了一套区别与世俗的教育理论?

如果用托马斯•阿奎那说的“一切事物都或是由其他事物产生,或是由其他事物创造。”来理解,当下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教育是推动或促使干国祥老师这套教育理论的形成?干国祥老师的“岁月”是指时间无限的延长下去还是有效人生中就可以作证?“种子”是指不同人的不同根性还是指一个念头,一个主意,或者是一套理论?

“相信岁月,相信种子”在干老师心中是一幅画卷,是一个可以设想的,无与伦比的伟大的东西呈现给了教育工作者中的理想主义者。才使的它成为一种追求真理者的信仰。可是,是谁设计了干国祥?

我为什么被这句“相信岁月,相信种子”如此诱惑?难道真的如阿瑟•凯斯特勒在《看不见的书写》里所言“接着我,突然第一次理解了这种魅力的原因:墙上所涂写的副号象征着一种罕见的情况,一次关于无限的有意义的、全面的陈述通过精确而有限的方式达到了”

《相信岁月,相信种子》

不是所有的种子都可以发芽,但岁月一定是蹉跎。

作为老师,面对满满一教室的孩子,是把孩子们当作不同类型的可以生长的种子因材施教地去浇灌、去栽培,然后因为相信种子的力量而静待花开?还是把自己对教育的理想和信念当作种子种植在孩子们的心中,然后让其成为孩子们自动自发成长的动力?

一、把孩子当成种子后的行为

教师不仅需要用爱心去呵护孩子的自尊心,更需要对教育规律的把握,对人性的把握,对教育技术的掌握即拥有作为教师的相关专业知识和学科知识来面对属于不同种类的学生。拥有了了解种子属性的能力,才能针对性地教育学生。然而,当今教育模式,把学生当成同一类种子,都可以会通过识记文化知识得到考试高分的应试物种。其结果是,拿到高分的种子貌似生长了,其实是畸形生长。因为他的成长过程只得到一种催生的养料,其他需要养分的生长部分都是缺陷,到头来成不了材料。而对于这种教育模式之下,通过考试拿不到大学录取线分数的学生,看似不成才,确实也成不了材,因为培育过程中没有因材施教致使孩子最脆弱的,最需要百般呵护的自尊心收到虐待,而一生生活在不自信中。缺乏自信的种子其内在生长力是不强大的。

南明教育开发的全人之美课程对学生来说也是健康其体魄,发展其身心,培养其道德的一种符合教育规律,符合人的生长规律的课程。而“相信岁月,相信种子”就是这门课程对自然规律的遵循。但是,它需要漫长的岁月来渐渐证明。从内蒙罕台起步到山西运城再到……,这么好的课程,这么纯粹于教育的情怀?!

二、把信仰当成种子后的行为

有了信仰自然就有了信仰之下的行为。对教育工作者而言,拥有教育理想就是拥有了信仰,而此在的信仰不是仅仅凭借一时的感受冲动,而是实践多年后经过理性的思考,认定了拥有自己的教育理想后的一种行为方式。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做一个自我实现着的自由人”是新教育人行为朝向。它确实令人向往,所以倾心投入而无怨无悔。朱永新教授通过实验,把信仰当成种子,把所有的具体行动当成对信仰的膜拜,当成实现理想的手段。“专业阅读,专业写作,专业交往,专业成长”给教师指出了一条实现理想的路径。“构筑理想课堂,”让师生深切体会到知识这一伟大事物的内在魅力和课堂上师生生命共鸣、思维与知识共鸣、知识与社会生活对接之后生命活力交响曲的力量。“校园十大行动”让孩子们感受到成长过程中点点滴滴,时时处处,方方面面都有推动生命成长的力量。此时新教育信念的种子播撒在了校园和师生的心田。从一所学校的新教育实验实践起步到当今几千所学校的汇聚,二十年的岁月是见证,也就成了相信。在这里,播种下的种子已经成为理性的思考。

三、同出一辙与殊途共归

康德在《实践理性批判》中写到:幸福是世界上理性存在者在其整个实存期间凡事皆按照愿望和意志而行的状态,因而依赖于自然与他的整个目的、与他意志的本质决定性根据契合一致……,但是,与此同时,在世界之中发生行为的理性存在者仍然不是世界和自然本身的原因。于是,在道德法则里面没有丝毫的根据说,德性和那个属于世界一部分并因而依赖于世界的存在者的与德性相称的幸福之间有某种必然联系……然而,在纯粹理性的实践任务里面,亦即在对于至善的必然追求中,这样一种联系是被设定为必然的:我们应当设法促进至善。这样,全部自然的而又与自然有别的一个原因的存在,也就被设定了,而这个原因包含着上述联系的根据,也就是幸福与德性精确的契合一致的根据……

2021630日23:20分,干国祥老师在朋友圈连发三次同一个信息,“提醒自己,假期结束了,躺平的人该站起来了。暑假行动:7月26日~30日。”在做广告。一打开文章的那首诗真是岁月积淀的思想,思想之下的文字,句句闪光,聚聚精彩。“从一粒沙中,看见一个世界,从一朵野花中,探寻生命奥秘,从阅读中,收获灵魂的自由。每本好书都如星光般闪亮,岛屿般神秘。或许它曾经被人遗忘,而阅读使它被再度记起。小孩的手是小小的,脚是小小的,耳朵也是小小的,他们脑袋里的想法,却不是小小的。当孩子遇见童书,那是一种永远不息的活动,一股强烈的欲望。如同,星辰链接大海,历史交织未来。”面对干老师或冷或热的表现形式,我不知道理性与非理性在这个具体的干老师面前该如何解释。种子在这里,岁月在哪里?

落笔吧,面对深奥的哲学世界,就学习而言,无论怎样思考又怎样实践,它都是一粒种子;面对想复杂确复杂不起来,想简单又简单不下去的人生,它都属于岁月。

落笔的时候,正好看到车晓义老师在朋友圈发的文字“敬畏自然,敬畏一切事物特别是自己的本来面目,敬畏不确定性,不争不执,和平共处。但整个世界都疯了,你越是不确定,激发出的就越要争个你输我赢、你死我活,神性、敬畏,印在书架上的字典里无人问津。”我在想,我喜欢学哲学的这颗种子是经由非理性的本能兴趣而种下,但它的生长却是得到了车老师理性的教育方式的浇灌。种子虽然不饱满,但土壤却给了它生长的力量。印在书架上字典里神性、敬畏我会尽力品味。岁月?如天上的云朵,只在落笔的此刻。

每个人都是一粒种子,因过程中植入不同信念的种子,使的呈现的生长方式、绽放形式各不相同。但是,谁也逃不脱相同的结果。

新教育: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新教育共同体

选自《教育蓝皮书·2006年:中国教育的转型与发展》

近几年来,新教育实验因其强调教育者自身的行动反思,以及新教育共同体对社会公益的关注而倍受瞩目,形成国内著名的教育NGO。

新教育实验始于2000年朱永新教授出版的《我的教育理想》一书,书中提出了“理想教育”的基本思想,朱永新对现行教育的批判、反思及对行动的渴望引发了民间教育思想者的热情响应,通过网络,通过对话与碰撞,一种新教育思想逐渐成形。2002年6月,“新教育实验”的专门网站“教育在线”开通;2002年8月,实验于江苏省昆山市玉峰实验学校启动,提出了核心理念、基本观点、基本原则,并规划设计了“六大行动”实验项目。

一 新教育核心理念: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新教育认为,儿童的学习不应该只是“为将来的工作与生活作准备”,教育本该是生活的基本方式,儿童今天在学校里所接受的教育,在为长远的人生与社会理想服务的同时,本身就应该是幸福的生活。

新教育强调“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这既是对教育终极意义的思考与追求,也是对当下畸形教育提出疗治的愿望与计划。在素质教育成为越来越多人共识的同时,学生的童年和青春却是充满失败、没有美好梦想的,许多学生已经失去了凝望世界的明眸,失去了追求理想的冲动,失去了淳朴的情怀和感恩之心……新教育实验提出“教育幸福”,首先针对的就是这些脱离人性摧残童心的畸形的教育而言的。

新教育在“幸福”后面加上“完整”二字,首先是指幸福的完整:教育既要满足学生相对低级的内在需要,如安全的需要与被爱的需要;更要促进学生萌发高级的需要,如爱他人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社会认可的需要。同时,这个完整还是受教育者“身、心、脑”的完整,当前过于偏重静态学科知识而忽略了心灵与身体的教育是不完整的;即便在智育中,割裂的学科、分裂的知识本身也已经不再是完整的。新教育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实现人的“全面和谐的成长”,能够让每个受教育者能够获得成功的智力,整合的智慧,高尚的德性,丰富的情感。

卢梭被誉为“教育上的哥白尼”,他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被誉为“旧教育”和”新教育“的分水岭。

自然主义教育理论是卢梭教育思想的主体。1762年出版的《爱弥儿》集中阐述了这一思想。

歌德称这本书是教育的自然福利,康德因阅读《爱弥儿》而忘记了十几年定时散步的习惯,席勒则称卢梭为新的苏格拉底,是耶稣拟造的人。卢梭认为,人的教育的来源有三种。即“自然天性”“事物”和“人为”,只有三种教育良好的结合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扩展资料

卢梭自然教育的一个必要前提就是改变儿童的看法。人们既不要把儿童当成待管教的奴仆,也不能把孩子当做缩小的成人,应当把成人看做成人,把孩子看做孩子。

卢梭的学说对后世影响极大。在政治上,他的反封建、反专制的精神影响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传统,他的文学创作也具有鲜明的民主主义倾向,同样深深地影响了以后的许多作家。

卢梭反归自然、崇尚自我、张扬情感的思想,直接导致了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文学。许多诗人作家都受到他的影响,就连歌德、雨果、乔治·桑、托尔斯泰都无一例外地声称是卢梭的门徒。 

-让-雅克·卢梭

什么是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第一、教育就是生活。这句话是针对过去比较传统的教育目的,认为教育是为将来的工作和生活做准备,即教育是为了未来的。我们认为,这样的理解是不够的。教育当然应该面向未来,但是教育同时更应该面对当下。教育本身就是生活,教育就是生活的方式,是行动的方式。教育在作为促进美好生活,在作为一种手段的同时,它本身就应该是目的,应该让所有的与教育发生关系的人过一种幸福完整的生活。

第二、教育同时是一种特殊的生活。教育是一种生活,这是杜威早已经说过的话。他同时还说学校就是社会。在教育与生活、学校与社会之间划了等号。这似乎也有问题。我们说教育就是生活,但更认为它是一种特殊的生活。教育必须确保受教育的个体生命获得充分的成长,必须实现社会对于一个未来公民的希望。所以,在这个意义上,教育又不是简单的生活,而是一种特殊的教育生活。这种教育生活,又不能等同于学校教育生活,如在家庭里父母和子女的沟通,在职业生涯中每个人的学习,都可以视为教育的生活。所以,我们理解的教育生活,应该是面向男女老幼、从坟墓到摇篮的全人与全程的。

第三、教育生活应该是幸福的。教育既然是努力的去促进每一个人过一种幸福完整的生活,它本身就应该是幸福的。其实,孔老夫子早就说: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教育不仅应该给人幸福,它本身就是充满了乐趣的。只有在愉悦快乐的情景中,教育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所以,我们强调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不仅仅有对教育终极意义的思考与追求,当然更还有对当下某些教育的问题的担忧与不满。我们遗憾地看到,许多地方和有一些教育,孩子已经没有童年,他们的学习充满了失败。很多孩子已经失去了凝望世界的明眸,失去了追求理想的激情与冲动,失去了尝试成功的勇气与感恩的情怀。我们不禁要问,如果我们的孩子和老师们没有幸福和快乐可言,这样的教育还有必要吗?

第四、教育生活应该是幸福而完整的。我们在幸福后面加上完整两个字,因为我们知道,如果仅仅强调幸福,很容易让大家过分重视情感的体验,甚至会误认为感官的享受。尤其是在当下的教育中,我们的教育是单向度的,是畸形的,是片面的,是唯分数的教育,其中最大的问题是缺乏做人的教育,缺乏德行的教育。人应该是完整的,包括他(她)自己个性的完整性。让人成为他(她)自己,一个完整的自己,这才是教育的最高境界。当然,这也是我们新教育人追求的最高境界。

让师生与人类崇高精神对话

        新教育认为,“一个人的成长发育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

        教育大师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真正的人应当在灵魂深处有一份精神宝藏,这就是他通宵达旦地读过一二百本书。

新教育主张让我们的孩子、我们的教师在阅读中亲近大师,拥有思想,直抵精神;让我们的孩子、我们的教师拥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正义感融入社会,而不是逃避现实,逃避责任。

        文明、文化,它的发展,它的延续,是人类发展和延续的根基。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有一个记者问英国首相邱吉尔:“莎士比亚与印度哪个更重要”印度当时是大英帝国在海外最大的殖民地,人口最多,土地最广。邱吉尔首相回答:“宁可失去五十个印度,也不能失去一个莎士比亚。”

        的确,人类之所以伟大,现在看来,不是因为他能够征服世界,主宰世界;而是因为他拥有文化,拥有精神。如果说我们的教育对人的问题已经开始注意,那么我们对于人类的命运,对于人类文化的发展延续,对于人类文明的进程,我认为还没有引起足够的关注。文明不应该在我们这一代人身上,或者说,不应该在我们这一代教育者手里失落。

       

新教育认为,教育是一个培养人的事业,是一项通过培养人,让人类不断走向崇高,生活得更加美好的事业。教育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让教师和学生与人类的崇高精神对话,就是塑造美好的人性,培养美好的人格,使学生拥有美好的人生。

无限相信学生与教师的潜力

    唤醒潜能、激发力量、促进教师和学生走向成功,这是“新教育实验”的一个重要观点。我们相信,学生和教师身上的潜力你怎么去评估都不会过分。

        现代医学心理学认为,由于各种复杂的内部和外部原因,人的大脑机能存在着一种抑制现象,使得人们长期难以察觉自己的能力,但是,在恰当刺激的条件下则可以解除这种抑制,从而使蕴藏于人体内的潜能充分地释放出来,产生一种神奇的力量。

        科学家指出,人的能力有90%以上处于休眠状态,没有开发出来。如果我们能多挖掘自己一些潜能,那将会创造一道亮丽的人生风景线。“皮格马利翁效应”以及“期望值与孩子成长正相关”的心理学实验是最好的说明。

        就学生的发展而言,教师应该通过各种方式向他传达“你很优秀”的信息,使其感受到教师的关注。这样,就能够产生一种激励作用,促使其学习时加倍努力,进而取得好成绩。

       

对少年犯罪儿童的研究表明,许多孩子成为少年犯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不良期望的影响。他们因为在小时候偶尔犯过错误而被自己、家人或老师贴上了“不良少年”的标签,这种消极的期望引导着他们,使他们也越来越相信自己就是“不良少年”,最终走向犯罪的深渊。人们通常这样来形象地说明“皮格马利翁期待效应”: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

       

要想使一个人发展更好,就应该给他传递积极的期望。期望对人的行为有巨大影响。积极的期望促使人们向好的方向发展,消极的期望则使人向坏的方向跌落。在我们的家庭教育中,父母如果能灵活运用“皮格马利翁期待效应”,也必将受益无穷。

交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

迈克•富兰在《变革的力量——透视教育改革》中指出:“教育具有一种道德上的目标,就是不论学生的背景如何,要使他们的一生有变化,并在充满活力且日趋复杂的社会中造就能够生存和有工作成果的公民。”

       

新教育实验认为,人的一生有许多比考试分数更加重要的东西,其中最关键的是关乎一个人一生幸福的最重要的习惯、技能与生活方式。

       

为学生的终身负责,为学生在21世纪的生存和发展负责,帮助学生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一个个性张扬的人,一个具有自我学习与发展能力的人,正是新教育实验的基本理念。

     

“教育应当促进每个人的全面发展,即身心、智力、敏感性、审美意识、个人责任感、精神价值等方面的发展。应该使每个人尤其借助于青年时代所受的教育,能够形成一种独立自主的、富有批判精神的思想意识,以及培养自己的判断能力,以便由他自己确定在人生的各种不同的情况下他认为应该做的事情。”

重视精神状态,倡导成功体验

一位诗人说过这样的话:世界上许多事情都可以等待,唯有孩子们的事情不能等待,因为孩子的名字叫“今天”。如果孩子的“今天”是失魂落魄,是萎靡不振,是痛苦难熬,是得过且过……那还有什么启碇的索,还有什么鼓风的帆,还有什么定向的舵还有什么健康,还有什么快乐,还有什么自信,还有什么向上可言还有什么理想,还有什么未来

       

苏霍姆林斯基在《全面发展的人的培养问题》中有这么一段话:“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技巧和艺术就在于:教师要善于在每一个学生面前,甚至是最平庸的、在智力发展上最有困难的学生面前,都向他打开他的精神发展的领域,使他能在这个领域里达到顶点,显示自己,宣告大写的‘我’的存在,从人的自尊感的泉源中汲取力量,感到自己并不低人一等,而是一个精神丰富的人。”(《在体验中学习,在行走中成长》)

       

培养一个人积极的态度非常重要。学校教育要努力让学生在教育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而后在成功的体验中确立新的目标,求得更大的进步。学校教育要培养学生能够不断地感受成功,不断地体验成功,从而能够不断地相信自我,不断地挑战自我。学生的“成功”,不能再仅仅停留在“一考定终身”这样一个层面上;要倡导教育的“新成功主义”思想,着眼于个性发展,着力于特长形成。

  强调个性发展,注重特色教育

个性发展是指个人在禀赋、气质、兴趣、情感、思维等方面的潜在资质得到发现,心灵自由和精神世界的独特性得到尊重,思考的批判性、思维的独特性和思想的创造性得到鼓励。一句话,在心理方面存在的个别差异性得到正视和发展。

       

在教育从培养造就“接班人”走向“使每一个人都能成为他自己”的今天,不仅学生,而且教师也要走个性发展的路径,要由“个性化的教师”来培养“个性化的学生”。

       

特色能给人自信,特色能张扬个性!大一统的教育,用一种模式来教育全体学生的教育是害人的教育,也是没有生命力的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学校,虽然有着很高的升学率,但无法使学校成为一流的学校,特别是世界一流的学校。世界上任何一所一流学校都有着特色,都有着他校没有的东西。这些学校的特色行为不仅启迪一代人,唤醒本校师生,更重要的是影响着社会乃至影响着世界。

     

特色是一种自然的形成与积淀,特色也是一种预设与养成。自然形成需要我们珍惜与发展,特别是对一个学校而言,有了一定的特色后,要善于及时地总结、提升、创新,使萌芽的生长更快,使朦胧的越发清楚,使暂时的变得久远。而那些有目的地推进的学校特色工程,更要注意计划性、可行性,不能人云亦云,不能好高骛远,不能不切实际。要认真地分析研究,找到学校特色建设的抓手,并要有长期抓的思想准备,不能搞短期突击,短期行为不会形成学校的特色,只能成为一个插曲。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每个学校都会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都应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新教育崇尚的是个性,崇尚的是品牌,我们希望每个学校都办成特色,每一位老师都拥有自己的个性,都拥有自己的特长,让每一个人成为他自己。

行动就有收获,坚持才有奇迹

新教育实验强调行动,而且把“行动”作为实验的价值取向。把美好在自己的生命中活出来。我们很多美好的教育理论,常常是理论与实践两张皮,而新教育实验的行动,其主旨不是创造多少深刻的教育理论,而是改变我们的教育行为,是一种追求教育行为改变的行动。与过去许许多多的实验有诸多的不同,新教育实验的行动,是群众性的、可操作的,是人人可以乐而为之的。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开放性的行动,因为新教育实验是基于对教育理想的探寻,而在探寻理想教育的过程中,每一校,每一人都可以有自己的创造。新教育实验在追寻理想中不断地超越自我。“追寻理想,超越自我”在这样的过程中,绝对不是一句空话,而是在行动中不断地实现着!我相信,每一所新教育实验学校都会有自己独到的创造,可以推出自己的品牌项目。在新教育实验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有教师的创造。在推进新教育实验的过程中,处处是创造的天地。因为新教育实验瞄准了人的巨大潜能,激起了人的巨大热情。

       

新教育实验倡导的是一种“新教育共同体”的集体行动。打造新教育共同体是新教育实验的一个理想。

       

行动论的关键在于“坚持”。新教育实验的过程也是一个大浪淘沙的过程,一些曾经参与的学校后来退却了、离开了,又有一批新的实验学校加盟进来。其中有一些是人事的变化导致的,也有一些学校是没有真正地坚持下去。所以,我们在强调行动的同时,也特别强调坚持的意义。行百里路半九十,真正能够出成效的,真正能够产生奇迹的,应该属于那些坚持不懈的人。

为了一切的人,为了人的一切

   

为什么是为了一切人,而不是为了每位学生?因为我们认为教育实际上是一个大的概念,是包含了人类生存、生活和发展的全部的这样一个概念。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而且要关注教师,关注一切和教育相关的人,无论他是贫困的,还是富贵的;是愚昧的,还是睿智的;是健全的,还是残疾的。

       

为什么是为了人的一切,而不是为了学生的一切?因为,我们觉得没有教师的发展就没有学生的发展;没有家长的发展,也可能没有学生的发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应当与“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统一起来,人的发展是硬道理。

       

我们主张以人的个体生命为本位,根据个人发展的需要确定教育的目标并实施教育。我们希望从知识的人本化和学习的人本化出发,引导教育圈中每一个人发展个性,展现自我,在教育中将人提高到“人”的高度,最终把人“还原”为“人”,达到人的“自我”

       

为了一切的人,为了人的一切,这是新世纪新教育的根本性选择,也是必然性的选择。它是“新教育实验”对于现代教育使命的一种概括性的表达。“为了一切的人”,这里的“人”当然是一个个“具体的人”,表达的是一种“全民教育”(educationforall)的理念,而从全球范围来看,“全民教育”正在逐渐成为一种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为了人的一切”,这里表达的是一种“全人教育”的理念,教育旨在“成人”,旨在培养全面发展、和谐发展的人,而非“一只受过良好训练的狗”

       

爱因斯坦说:“人们将学校看成是向正在成长中的一代人传递尽可能多的某种知识的工具。这是不对的。知识是死的,而学校却为活着的人们服务。学校应该在年轻人身上培养那些对于公共福祉来说有价值的品质与能力。……学校教育的目的一方面应该是使年轻人成为有独立行动和思考习惯的人,另一方面,应该使他们将为集体服务当成是自己最高的生活目标。”

       

教育的根本目的应是使人“文化”进而“人化”。在某种意义上说,教育决定着人的未来生活方向。如果说教育是社会政治、经济正常运行的有效手段,那么“新教育实验”所展现的就是要提升人生精神境界,拓展人的可持续发展的生存能力,给人以安身立命之本。回首柏拉图“真正的教育”是“促使灵魂的转向”,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使心灵的和谐达到完善的境地”的断言,新教育实验更主要也更重要的精神就在于,它要求教育真正地深入精神世界,实现智慧的交融,它把人自身的灵魂与生命联系起来。 发现知识的伟大魅力,

        实现知识、生活与生命的深刻共鸣

     

新教育认为,理想课堂不会停留于人与知识的对话这一维度,而要展开三重对话:人与知识(世界、文本)的对话、人与他者(教师、学生、其他读者)的对话、人与自己的对话(反思性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说,课堂教学不仅实现了知识的复现,而且也实现了人的复活——师生生命的复活。”

       

理想的课堂教学,在实现人与知识、人与他者、人与内在的灵魂深刻共鸣的同时,还需要实现最后一个维度:课堂与社会生活的息息相通,课堂与人类命运的息息相通。我们希望,在我们的中小学课堂上,“与其粉碎任何刚刚觉醒的意识所具有的自然的好奇心,不如把它引向最初的探询:什么是人类、生命、社会、世界、真理?”(埃德加·莫兰《复杂性理论与教育问题》,P164)也惟有此,课堂上的师生关系,或者说学习共同体的关系,它已经超越了以亲密为依据,超越了以知识多寡为标准,共同体成员已经成为一群为人类、也为自己的存在追寻着真理的志同道合者。

       

课堂不仅实现了知识的复现,而且也实现了人的复活——学生与教师生命的复活。即理想课堂的第三重境界:知识、社会生活与师生生命的深刻共鸣。

       

当然,如果从教育思想发展的历史来看,对于知识、生活、生命的侧重,本身也可以视为整个教育观念的三重境界。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学,相对重视知识传授的精致与效率;以杜威为代表的现代教育学,相对重视的是生活,认为学校只是社会生活的一种形式,不仅仅是一个传授知识、学习课业、养成习惯的地方;而以人本主义与后现代教育学为代表的当代教育学,则把知识、生活、生命的高度融合与深刻共鸣,作为教育的重要使命。毫无疑问,这是一种最高的境界。问题是,在急功近利的教育现场,这样一种理想有多大的生存与发展空间?新教育人所要做的,就是在这样的教育现实中,去寻求空间,这需要勇气与智慧。

共读、共写、共同生活

       

共读共写共同生活,是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的必由之路。

       

共读,是一个班级、一所学校、一个家庭、一个社区、一个国家乃至于整个人类通过阅读继承共同的文化遗产,拥有共同的语言和密码,从而能够共同生活的最重要的途径之一。

       

共写,是指同学之间,师生之间,亲子之间乃至于整个社会通过反复交互的书写,彼此理解,并在不断的自我反思中加深认同,体认存在的过程。

       

共同生活,是指同学之间,师生之间,亲子之间,社区成员之间,乃至于所有公民之间,通过共读共写共做(行动)等途径彼此沟通,相互认同,在保持差异性的同时不断地消除隔阂,并逐渐拥有共同的愿景、共同的未来。共同生活的努力,也是整个社会逐渐民主化的过程。

       

共读共写共同生活,意味着这样一种文化上的努力,即恢复书香传统以及书写传统,在现代生活背景下,通过对传统文明以及人类文明的反思继承,逐渐形成新的价值观,将班级、学校、家庭、社区、国家重新凝聚起来,冲破个人主义屏障,打破人与人之间相互隔离的状态,恢复生活的整体性和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从而不断创造新的、更加美好的未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www.hunlipic.com/lianai/1006035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27
下一篇2023-10-2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