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古代官场的诗句

关于古代官场的诗句,第1张

1关于官场诗句有哪些

《别家山二绝 》郑刚中 简书催我就征途,对坐西山暂索居。

闻说仕途巇险甚,未应从此便相疏。《行香子 》苏轼 清夜无尘,月色如银。

酒斟时,须满十分。浮名浮利,虚苦劳神。

叹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虽抱文章,开口谁亲。

且陶陶,乐尽天真。几时归去,作个闲人。

对一长琴,一壶酒,一溪云。《萧相公宅遇自远禅师有感而赠 》白居易 宦途堪笑不胜悲,昨日荣华今日衰。

转似秋蓬无定处,长于春梦几多时。半头白发惭萧相,满面红尘问远师。

应是世间缘未尽,欲抛官去尚迟疑。《寄范丈景仁 》苏辙 京城冠盖如云屯,日中奔走争市门。

敝裘瘦马不知路,独向城西寻隐君。隐君白发养浩气,高论惊世门无宾。

欣然为我解东阁,明窗净几舒华茵。春天雪花大如手,九衢断绝愁四邻。

平明熟睡呼不觉,清诗渌酒时相亲。我兄东来知东武,走马出见黄河滨。

及门却遣不得入,回顾欲去行无人。东园桃李正欲发,开门借与停车轮。

青天露坐列觞豆,落花飞絮飘衣巾。留连四月听鹖鴂,扁舟一去浮奔浑。

人生聚散未可料,世路险恶终劳神。交游畏避恐坐累,言词欲吐聊复吞。

安得如公百无忌,百间广厦安贫身。《木兰花慢 》王恽 叹西山归客,又愁里,过清明。

记幕燕巢倾,朝堂人去,往事堪惊。行藏固非人力,顿尘缨、终愧草堂灵。

潘岳无间可赋,渊明何地堪耕。汉家一论到书生。

六合望澄清。甚楼上元龙,山中宰相,何止虚名。

当年卧龙心事,尽羽毛、千古见青冥。憔悴中堂故吏,醉来老泪纵横。

《题祁门岳王庙 》方岳 神京鳞介腥衣裳,三精雾塞天地光。鼪啼鼯笑纷披猖,中分宇宙尊犬羊。

谁其与者沦纲常,受计於虏扼我吭。王心凛凛天苍苍,以次来缚归朝堂。

自南自北诺已偿,焉用与虏为胥戕。来仇报仇胡不臧,至今淮堑为河湟。

每观王传心摧伤,怒发为立胆为张。皇畀予邑於祁阊,闻王有像北山冈。

欲往从之洁予觞,简书之言不我遑,今且去此何敢忘。牲肥酒香时日良,金戈铁马山茫茫。

《惧谗 》李白 二桃杀三士,讵假剑如霜。众女妒蛾眉,双花竞春芳。

魏姝信郑袖,掩袂对怀王。一惑巧言子,朱颜成死伤。

行将泣团扇,戚戚愁人肠。《退居 》徐夤 鹤性松心合在山,五侯门馆怯趋攀。

三年卧病不能免,一日受恩方得还。明月送人沿驿路,白云随马入柴关。

笑他范蠡贪婪甚,相罢金多始退闲。其中《惧谗 》出自唐代作者李白 译文 :齐国丞相晏婴仅用两桃就杀死了三个有威胁的武臣,那会比用锋利如霜的剑杀伤力小呢?美丽的娥眉女子总被妒忌,挑拨最美丽的两个女人互相倾轧,就如同让两朵最美丽的鲜花互相斗艳。

魏姝相信了楚王妻子郑袖的话,掩鼻而得罪楚王,结果打入冷宫。一但被花言巧语迷惑,红颜顿时失去光彩,或死或伤或冷落。

结果必然是对秋扇而叹风凉不用,终日哭泣愁断肠。作者简介: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自称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隋末其先人流寓西域碎叶(唐时属安西都护府,在今吉尔吉斯斯坦北部托克马克附近)。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莲乡。

少年即显露才华,吟诗作赋,博学广览,并好行侠。从25岁起离川,长期在各地漫游,对社会生活多所体验。

公元742年(天宝元年)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文章风采,名动一时,颇为唐玄宗所赏识,但在政治上不受重视,又遭权贵谗毁,仅一年余即离开长安。

公元744年(天宝三载),在洛阳与杜甫结交。安史之乱爆发后,他怀着平乱的志愿,于公元756年参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

因受永王争夺帝位失败牵累,流放夜郎(今贵州境内),中途遇赦东还。晚年漂泊东南一带,卒于当涂(今属安徽)。

其诗以抒情为主,表现出蔑视权贵的傲岸精神,对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诗风雄奇豪放,想像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

善于从民间文艺和神话传说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的色彩。李白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达到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

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30卷。

2关于官场的诗句

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刘禹锡

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

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 (屈原·涉江)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屈原·渔父)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屈原·离骚)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离骚)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衣 沧狼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 (渔父)

闻说仕途巇险甚,未应从此便相疏。

应是世间缘未尽,欲抛官去尚迟疑。

笑他范蠡贪婪甚,相罢金多始退闲。

白首相知犹按剑 ,朱门未达笑弹冠 。

3求一些描写官场险恶的诗句

描写官场险恶的诗句有很多,下面是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诗句。

1一年清知府, 十万雪花银。(出自清朝吴敬梓《儒林外史》)释义:即使是“清廉”的知府,三年下来也会有十万两银子的灰色收入。

是对古代当官的一种讽刺。2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

(出自唐朝杜甫《佳人》)释义:山上的泉水本来是清澈的,但出山后就变得污浊了。指当官以后随波逐流,渐渐的变得不在清廉。

3官仓老鼠大如斗 ,见人开仓亦不走。健儿无粮百姓饥, 谁遣朝朝入君口。

(出自唐朝曹邺 《官仓鼠》)释义:官府粮仓里的老鼠,肥大得像量米的斗一样,看见人来开启粮仓也不逃走。守卫边疆的将士没有粮食,辛劳的老百姓正在挨饿,是谁天天把官仓里的粮食送入你们这些官仓老鼠嘴里去的呢?用官仓鼠暗指贪官,谴责大大小小的贪官污吏。

4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出自唐朝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释义:贵族人家里飘出酒肉的香味,穷人们却在街头因冻饿而死。

体现了当时当官的不作为,社会贫富差距过大。5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出自唐朝李绅《古风二首》)释义:普天之下,没有荒废不种的田地,劳苦农民,仍然要饿死。

4关于仕途的诗词

鹤冲天

柳永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

明代暂遗贤,如何向?

未遂风去便,争不恣游狂荡?

何须论得丧

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

幸有意中人,堪寻访

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

青春都一晌

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译文

黄金榜上没有我的大名,偶然丧失了当状元的希望清明朝代暂时遗落贤才,我怎么疗治心灵的创伤?既不能大显才华实现风云志向,那就一任自己纵情放荡更何况管它得与丧!我本才子词人,自应是白衣卿相

就在那烟花巷陌中,隐现艳丽雅致的丹青屏障幸有知己知音的意中佳人,最值得我寻访姑且这样偎红依翠,此种风流韵事,足令我平生舒畅美好的青春那么短促,不过一瞬时光还是忍着辛酸,把金榜虚名换成及时行乐的小饮清唱!

柳永词作鉴赏

这首词反映了柳永的反叛性格,也带来了他人生路上一大波折据传说,柳永善作俗词,而宋仁宗颇好雅词有一次,宋仁宗临轩放榜时想起柳永这首词中那句“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就说道:“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就这样黜落了他从此,柳永便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而长期地流连于坊曲之间,花柳丛中寻找生活的方向、精神的寄托

5形容做官的诗句有哪些

1 《醉太平·堂堂大元》

年代: 元 作者: 元无名氏

堂堂大元,奸佞专权。

开河变钞祸根源,惹红巾万千。

官法滥,刑法重,黎民怨。

人吃人,钞买钞,何曾见。

贼做官,官做贼,哀哉可怜。

2 《沁园春·看做官来》

年代: 宋 作者: 赵必?

看做官来,只似儿时,掷选官图。如琼崖儋岸,浑么便去,翰林给舍,喝采曾除。都一掷间,许多般样,输了还赢赢了输。回头看,这浮云富贵,到底花虚。吾生谁毁谁誉。任荆棘丛丛满仕途。叹塞翁失马,祸也福也,蕉间得鹿,真欤梦欤。何怨何尤,自歌自笑,天要吾侪更读书。归去也,向竹松深处,结个茅庐。

3 《桐庐县》

年代: 宋 作者: 胡仲弓

富春山下桐庐县,江水萦回千万峰。

县宰何人真解事,做官来向画图中。

4 《和薛仲止渔村杂诗十首》

年代: 宋 作者: 刘黻

甘友渔樵懒做官,静占时事转艰难。

近来地气如南瘴,腊月梅花不识寒。

5 《赠道士阮太虚何存斋》

6 年代: 宋 作者: 谢枋得

7 六道四生苦,何人不烦恼。

官人自做官,道人自修道。

相逢不下马,各自寻蓬岛。

前生非亲契,今生如何好。

本来无因缘,安得有果报。

来非人捉来,到是天送到。

我若不呈丑,道教一齐倒。

春风缚不住,秋月蚀愈皎。

莫登时贵门,谈天恨欠早。

对面不相识,开口便激恼。

譬如弄杂剧,徒取傍人笑。

道我是风颠,知我已明了。

莫愁我饥渴,天厨食天饱。

真宰善解家,未敢与道。

8 《上众官》

年代: 宋 作者: 郑广

郑广有诗上众官,文武看来总一般。

众官做官却做贼,郑广做贼却做官。

9 《渔妇词》

年代: 明 作者: 秋江湛公

阿侬住在太湖边,出没烟波二十年。

不愿郎身做官去,愿郎撒网妾摇船。

6讽刺官场的诗句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上联:上级压下级,一级压一级,级级加码,马到成功。下联:下级蒙上级,一级蒙一级,层层渗水,水到渠成=======================台前虚下忧民泪幕后深藏受贿钱法律无情民有眼,岂容脂粉掩真颜。

=======================蒿草遍地蒿毛短,正是贡物欲下时。=======================人家养子爱聪明,我为聪明误一生。

但愿生儿愚且鲁,无灾无害到公卿。=======================大地工夫一为遗,与君声调偕君绥。

风栖露饱今如此,应忘当年滓浊时。

7有关退隐官场后又进入官场的诗句

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刘禹锡

出自:

中唐诗人刘禹锡的《再游玄都观》

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

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赏析

这首诗是《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的续篇。诗前有作者一篇小序。其文云:“余贞元二十一年为屯田员外郎时,此观未有花。是岁出牧连州(今广东省连县),寻贬朗州司马。居十年,召至京师。人人皆言,有道士手植仙桃满观,如红霞,遂有前篇,以志一时之事。旋又出牧。今十有四年,复为主客郎中,重游玄都观,荡然无复一树,惟兔葵、燕麦动摇于春风耳。因再题二十八字,以俟后游。时大和二年三月。”

  中国古代官场失意而从事作诗的诗人太多太多,比较有名的诗人一般都经历过官场失意的,所以说杜甫有诗曰:“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下面是你所找的著名失意诗人的列表。(大部分都遭到过贬官的哦)

  按时间排序

  先秦:屈原

  魏:曹植

  晋:陶渊明

  南北朝:谢灵运

  唐:骆宾王,陈子昂, 王昌龄,孟浩然,王维,李白,杜甫,孟郊,贾岛,白居易,刘禹锡,韩愈,柳宗元,李商隐,杜牧

  宋:王安石,苏轼,陆游, 辛弃疾

  清: 龚自珍

  谢灵运(385~433)南朝宋诗人。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出生于会稽始宁(今浙江上虞)。因从小寄养在钱塘杜家,故乳名为客儿,世称谢客。又因他是谢玄之孙,晋时袭封康乐公,故又称谢康乐。晋末曾出任为琅琊王德文的大司马行参军,豫州刺史刘毅的记室参军,北府兵将领刘裕的太尉参军等。入宋后,因刘裕采取压抑士族政策,降爵为康乐侯,出任永嘉太守,临川内史等职。元嘉十年(433)被宋文帝(刘义隆)以“叛逆”罪名杀害。

  屈原(前339?~前278?)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名平,字原。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丹阳(今湖北秭归)人。屈原一生经历了楚威王、楚怀王、楚襄王三个时期,而主要活动于楚怀王时期。”屈原因出身贵族,又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位为左徒、三闾大夫。屈原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一个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但是由于在内政外交上屈原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矛盾,由于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后来遭到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怀王十五年(前304),张仪由秦至楚,以重全收买靳尚、子兰、郑袖等人充当内,同时以“献商於之地六百里”诱骗怀王,致使齐楚断交。怀王受骗后恼羞成怒,两度向秦出兵,均遭惨败,于是屈原奉命出使齐国重修齐楚旧好。此间张仪又一次由秦至楚,进行瓦解齐楚联盟的活动,使齐楚联盟未能成功。怀王二十四年,秦楚黄棘之盟,楚国彻底投入了秦的怀抱。屈原亦被逐出郢都,到了汉北。怀王三十年,屈原回到郢都。同年,秦约怀王武关相会,怀王遂被秦扣留,最终客秦国,楚襄王即位后继续实施投降政策,屈原再次被逐出郢都,流放江南,辗转流离于沅、湘二水之间。楚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愤难捱,遂自沉汩罗江,以身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曹植(192~232),三国时魏国诗人,男。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字子建。他是曹操之妻卞氏所生第三子。曹植自幼颖慧,年10岁余,便诵读诗、文、辞赋数十万言,出言为论,下笔成章,深得曹操的宠信。曹操曾经认为曹植在诸子中“最可定大事”,几次想要立他为太子。然而曹植行为放任,屡犯法禁,引起曹操的震怒,而他的兄长曹丕则颇能矫情自饰,终于在立储斗争中渐占上风,并于建安二十二年(217)得立为太子。建安二十五年,曹操病逝,曹丕继魏王位,不久又称帝。曹植的生活从此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他从一个过着优游宴乐生活的贵公子,变成处处受限制和打击的对象。黄初七年(226),曹丕病逝,曹睿继位,即魏明帝。曹睿对他仍严加防范和限制,处境并没有根本好转。曹植在文、明二世的12年中,曾被迁封过多次,最后的封地在陈郡,232年12月27日曹植逝世,卒谥思,故后人称之为“陈王”或“陈思王”。

  陶渊明(约365-427)东晋大诗人。又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他出身于破落官僚地主家庭。从小受儒家思想的教育,对生活充满幻想,希望通过仕途实现自己“大济苍生”的宏愿。自29岁起,曾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他不满当时土族地主把持政权的黑暗现实,任彭泽县令时,因不愿“为五斗米而折腰”,仅80多天就辞官回家,作《归去来兮辞》,自明本志。从此“躬耕自资”,直至63岁在贫病交迫中去世。他长于诗文歌赋,诗歌多描写自然景色及其在农村生活的情景,其中的优秀作品隐含着他对腐朽统治集团的憎恶和不愿同流合污的精神,但也有虚无的“人生无常”“乐天安命”等消极思想。另一类题材的诗,如《咏荆轲》等,则表现了他的政治抱负,颇为悲愤慷慨之音。散文以《桃花源记》最有名。陶渊明的诗文兼有平谈与爽朗的风格,语言质朴自然,又极为精炼。有《陶渊明集》。

  骆宾王(640-),婺州义乌(今属浙江)人,早年落魄无行,但诗文早有名,平生只做过主簿一类的小官,参加过徐敬业讨伐武则天的义兵,为徐起草了《讨武氏檄》,后来兵败亡命,不知所终。也是初唐四杰之一。

  陈子昂(661-702),字伯玉,梓州射洪人。年轻时使年任侠,睿宗文明元年进士,武则天执政时,任时麟台正字、右拾遗等小官。他对自六朝以来浮华绮丽的诗风深感不满,力求改革,在诗歌创作与理论上都作出过重要贡献。

  王昌龄(690-756),字少伯,今陕西西安人,一说为南京人或山西太原人。开元十五年进士,一生只做过中下级官吏,安史之乱时,于还江宁途中被亳州刺史闾丘晓杀害。诗以写宫怨、边塞、送别为佳,尤长于七绝,有“七绝圣手”之称,时人推为“诗家天子”。

  孟浩然(689-740),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除了四十岁时到长安应过一次科考外,一直在家乡鹿门隐居读书、写诗自娱。诗多以山水田园为题材,是盛唐主要的山水田园诗人,与王维齐名,合称“王孟”。

  王维(701-761),字摩诘,原籍祁(今山西祁县),其父迁居于蒲州(今山西永济西),遂为河东人。开元进士。任过大乐丞、右拾遗等官,安禄山叛乱时,曾被迫出任伪职。其诗、画成就都很高,苏东坡赞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尤以山水诗成就为最,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故后世人称其为“诗佛”。

  李白(701-762),字太白,晚年自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先世于隋末流徙西域,出生于当时唐安西大都护府所在的碎叶城(今吉尔斯坦境内)。天才横溢,被誉为谪仙人。其诗想象丰富,构思奇特,气势雄浑瑰丽,风格豪迈潇洒,是盛唐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人物。二十岁时只身出川,开始了广泛漫游,南到洞庭湘江,东至吴、越,寓居在安陆(今湖北省安陆县)。他到处游历,希望结交朋友,干谒社会名流,从而得到引荐,一举登上高位,去实现政治理想和抱负。可是,十年漫游,却一事无成。他又继续北上太原、长安,东到齐、鲁各地,并寓居山东任城(今山东济宁)。这时他已结交了不少名流,创作了大量优秀诗篇,诗名满天下。天宝初年,由道士吴人筠推荐,唐玄宗召他进京,命他供奉翰林。不久,因权贵的谗悔,于天宝三、四年间(公元 744或745年),被排挤出京。此后,他在江、淮一带盘桓,思想极度烦闷。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冬,安禄山叛乱,他这时正隐居庐山,适逢永王李遴的大军东下, 邀李白下山入幕府。后来李遴反叛肃宗,被消灭,李白受牵连,被判处流放夜郎(今贵州省境内),中途遇赦放还,往来于浔阳(今江西九江)、宣城(今安徽宣城)等地。代宗宝应元年(公元762年),病死于安徽当涂县。

  杜甫(712-770),字子美,其先代由原籍襄阳(今属湖北)迁居巩县(今属河南),为初唐诗人杜审言之孙。因诗中常自称少陵野老,又做过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少陵、杜工部,其诗善于选择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题材,反映出当时政治的腐败,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人民的愿望,他的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代由开元盛世转向分裂衰微的历史过程,因被称为“诗史”。诗风沉郁顿挫,语言精炼传神,对后世诗人影响极大。杜甫三十五岁以前读书与游历。天宝年间到长安,仕进无门,困顿了十年,才获得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职。安史之乱开始,他流亡颠沛,竟为叛军所俘;脱险后,授官左拾遗。乾元二年(七五九),他弃官西行,最后到四川,定居成都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有杜工部之称。晚年举家东迁,途中留滞夔州二年,出峡。漂泊鄂、湘一带,贫病而卒。

  孟郊(751-814),字东野,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早年隐居河南嵩山,四十多岁才中进士,只做过县尉一类的小官。一生困顿,性情耿介,诗多描写民间疾苦和炎凉世态。语言力戒平庸,追求瘦硬奇僻的风格。与贾岛齐名,人称“郊寒岛瘦”。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幼孤贫刻苦好学,德宗贞元八年进士。曾任监察御史,因上疏请免关中赋役,贬为阳山县令。后随宰相裴度平定淮西迁刑部侍郎,又因上表谏迎佛骨,贬潮州刺史。做过吏部侍郎,死谥文公,故世称韩吏部、韩文公。是唐代古文运动领袖,与柳宗儿合称韩柳。诗力求险怪新奇,雄浑重气势。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解(今山西运城县解州镇)人,世称柳河东。德宗贞元年九年进士,又举博学鸿词科。官礼部员外郎,因参与变革的王叔文集团,被贬为永州司马,后迁柳州刺史,人称柳柳州。诗文在当时都很有名,和韩愈共同领导了唐代古文运动,并称韩柳,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号士。其先世为太原人,后迁居下圭(今陕西渭南),出生于河南新郑。贞元十五年进士。元和时曾任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因得权贵,贬为江州司马,晚年好佛,又自号乐居士。他一生作诗很多,以讽喻诗为最有名,语言通俗易懂,被称为“老妪能解”。叙事诗哪《琵琶行》、《长恨歌》等也极有名。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自言祖籍中山(今河北定县),贞元九年进士,登博学鸿词科,授监察御史,因参加王叔文变法,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失败后被贬为朗州司马,迁连州刺史。后因宰相裴度力荐,任太子宾客,加检校礼部尚书,世称刘宾客。与柳宗元交好,人称“刘柳”,又与白居易常相唱和,又并称“刘白”,诗风格清新,宛转含蓄,善于吸收民歌的精华,并多反映社会生活。

  贾岛(779-843),字阆仙,一作浪仙,范阳(今河北涿县)人。初落拓为僧,名无本,后韩愈劝之还俗。屡考进士不中,曾任长江主簿,人称贾长江。是有名的苦吟诗人,以追求清奇、冷峭的意境著称,又重炼字。与孟郊齐名,人称“郊寒岛瘦”。

  杜牧(803-852),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宰相杜佑之孙。太和二年进士,曾为江西观察使和宣歙观察使沈传师及剑南节度使牛僧孺的幕僚。历任监察御史,黄、池、睦诸州刺史,后入为司勋员外郎 ,终中书舍人。诗豪爽清丽,自成风格,人称“小杜”。又与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

  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溪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开成进士。因处于牛李常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其诗构思新奇,风格农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写得缠绵悱恻,为人传诵。但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都爱西昆好,只恨无人作郑笺”之诮。

  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仁宗庆历进士。嘉佑三年(1058)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要求改变“积贫 积弱”的局面,推行富国强兵的政策,抑制官僚地主的兼并,强化统治力量,以防止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巩固地主阶级的统治。神宗熙宁二年(1069)任参知政事。次年任宰相,依靠神宗实行变法。并支持五取西河等州,改善对西夏作战的形势。因保守派反对,新法遭到阻碍。熙宁七年辞退。次年再相;九年再辞,还居江宁(今江苏南京),封舒国公,改封荆,世称荆公。卒谥文。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 眉山(今属四川)人。苏洵子。嘉佑进士。神宗时曾任祠部员外郎,因 反对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职,任杭州通判,知密州、徐州、湖州。后以作 诗“谤讪朝廷”罪贬黄州。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颖州等, 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北还后第二年病死常州 。南宋 时追谥文忠。与父洵弟辙,合称“三苏”。

  陆游:(1125-1210)南宋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他始终坚持抗金,在仕途上不断受到当权派的排斥打击。中年入蜀抗金,军事生活丰富了他的文学内容,作品吐露出万丈光芒,成为杰出诗人。词作量不如诗篇巨大,但和诗同样贯穿了爱国主义精神,“气吞残虏”。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山东已为金兵所占。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任职期间,采取积极措施,招集流亡,训练军队,奖励耕战,打击贪污豪强,注意安定民生。一生坚决主张抗金。在《美芹十论》、《九议》等奏疏中,具体分析当时的政治军事形势,对夸大金兵力量、鼓吹妥协投降的谬论,作了有力的驳斥;要求加强作战准备,鼓励士气,以恢复中原。他所提出的抗金建议,均未被采纳,并遭到主和派的打击,曾长期落职闲居江西上饶、铅山一带。晚年韩□(tuo1)胄当政,一 度起用,不久病卒。

  龚自珍(1792-1841),清末思想家、文学家。字尔玉,又字璱人;更名易简,字伯定;又更名巩祚,号定盦,又号羽琌山民。浙江仁和(今杭州)人。出身于世代官宦学者家庭。祖父龚禔身,官至内阁中书军机处行走,著有《吟朦山房诗》。父丽正,官至江南苏松太兵备道,署江苏按察使,著有《国语注补》、《三礼图考》、《两汉书质疑》、《楚辞名物考》等书。嘉庆二十四年会试落选后,他又参加五次会试。道光九年(1829),第六次会试,始中进士,时年38岁。在此期间,他仍为内阁中书。道光十五年(1835),迁宗人府主事。改为礼部主事祠祭司行走。两年后,又补主客司主事。这类官职都很卑微,困厄下僚。48岁,辞官南归(道光十九年,1839)。50岁,暴卒于丹阳云阳书院(道光二十一年,1841),时为鸦片战争第二年。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31b8c801009h6ohtml

1 关于古代官场的诗句

关于古代官场的诗句 1关于官场的诗句有哪些

《别家山二绝 》郑刚中 简书催我就征途,对坐西山暂索居。

闻说仕途巇险甚,未应从此便相疏。《行香子 》苏轼 清夜无尘,月色如银。

酒斟时,须满十分。浮名浮利,虚苦劳神。

叹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虽抱文章,开口谁亲。

且陶陶,乐尽天真。几时归去,作个闲人。

对一长琴,一壶酒,一溪云。《萧相公宅遇自远禅师有感而赠 》白居易 宦途堪笑不胜悲,昨日荣华今日衰。

转似秋蓬无定处,长于春梦几多时。半头白发惭萧相,满面红尘问远师。

应是世间缘未尽,欲抛官去尚迟疑。《寄范丈景仁 》苏辙 京城冠盖如云屯,日中奔走争市门。

敝裘瘦马不知路,独向城西寻隐君。隐君白发养浩气,高论惊世门无宾。

欣然为我解东阁,明窗净几舒华茵。春天雪花大如手,九衢断绝愁四邻。

平明熟睡呼不觉,清诗渌酒时相亲。我兄东来知东武,走马出见黄河滨。

及门却遣不得入,回顾欲去行无人。东园桃李正欲发,开门借与停车轮。

青天露坐列觞豆,落花飞絮飘衣巾。留连四月听鹖鴂,扁舟一去浮奔浑。

人生聚散未可料,世路险恶终劳神。交游畏避恐坐累,言词欲吐聊复吞。

安得如公百无忌,百间广厦安贫身。《木兰花慢 》王恽 叹西山归客,又愁里,过清明。

记幕燕巢倾,朝堂人去,往事堪惊。行藏固非人力,顿尘缨、终愧草堂灵。

潘岳无间可赋,渊明何地堪耕。汉家一论到书生。

六合望澄清。甚楼上元龙,山中宰相,何止虚名。

当年卧龙心事,尽羽毛、千古见青冥。憔悴中堂故吏,醉来老泪纵横。

《题祁门岳王庙 》方岳 神京鳞介腥衣裳,三精雾塞天地光。鼪啼鼯笑纷披猖,中分宇宙尊犬羊。

谁其与者沦纲常,受计於虏扼我吭。王心凛凛天苍苍,以次来缚归朝堂。

自南自北诺已偿,焉用与虏为胥戕。来仇报仇胡不臧,至今淮堑为河湟。

每观王传心摧伤,怒发为立胆为张。皇畀予邑於祁阊,闻王有像北山冈。

欲往从之洁予觞,简书之言不我遑,今且去此何敢忘。牲肥酒香时日良,金戈铁马山茫茫。

《惧谗 》李白 二桃杀三士,讵假剑如霜。众女妒蛾眉,双花竞春芳。

魏姝信郑袖,掩袂对怀王。一惑巧言子,朱颜成死伤。

行将泣团扇,戚戚愁人肠。《退居 》徐夤 鹤性松心合在山,五侯门馆怯趋攀。

三年卧病不能免,一日受恩方得还。明月送人沿驿路,白云随马入柴关。

笑他范蠡贪婪甚,相罢金多始退闲。其中《惧谗 》出自唐代作者李白 译文 :齐国丞相晏婴仅用两桃就杀死了三个有威胁的武臣,那会比用锋利如霜的剑杀伤力小呢?美丽的娥眉女子总被妒忌,挑拨最美丽的两个女人互相倾轧,就如同让两朵最美丽的鲜花互相斗艳。

魏姝相信了楚王妻子郑袖的话,掩鼻而得罪楚王,结果打入冷宫。一但被花言巧语迷惑,红颜顿时失去光彩,或死或伤或冷落。

结果必然是对秋扇而叹风凉不用,终日哭泣愁断肠。作者简介: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自称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隋末其先人流寓西域碎叶(唐时属安西都护府,在今吉尔吉斯斯坦北部托克马克附近)。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莲乡。

少年即显露才华,吟诗作赋,博学广览,并好行侠。从25岁起离川,长期在各地漫游,对社会生活多所体验。

公元742年(天宝元年)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文章风采,名动一时,颇为唐玄宗所赏识,但在政治上不受重视,又遭权贵谗毁,仅一年余即离开长安。

公元744年(天宝三载),在洛阳与杜甫结交。安史之乱爆发后,他怀着平乱的志愿,于公元756年参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

因受永王争夺帝位失败牵累,流放夜郎(今贵州境内),中途遇赦东还。晚年漂泊东南一带,卒于当涂(今属安徽)。

其诗以抒情为主,表现出蔑视权贵的傲岸精神,对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诗风雄奇豪放,想像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

善于从民间文艺和神话传说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的色彩。李白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达到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

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30卷。

2关于官场的诗句

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刘禹锡

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

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 (屈原·涉江)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屈原·渔父)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屈原·离骚)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离骚)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衣 沧狼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 (渔父)

闻说仕途巇险甚,未应从此便相疏。

应是世间缘未尽,欲抛官去尚迟疑。

笑他范蠡贪婪甚,相罢金多始退闲。

白首相知犹按剑 ,朱门未达笑弹冠 。

3求一些描写官场险恶的诗句

描写官场险恶的诗句有很多,下面是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诗句。

1一年清知府, 十万雪花银。(出自清朝吴敬梓《儒林外史》)释义:即使是“清廉”的知府,三年下来也会有十万两银子的灰色收入。

是对古代当官的一种讽刺。2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

(出自唐朝杜甫《佳人》)释义:山上的泉水本来是清澈的,但出山后就变得污浊了。指当官以后随波逐流,渐渐的变得不在清廉。

3官仓老鼠大如斗 ,见人开仓亦不走。健儿无粮百姓饥, 谁遣朝朝入君口。

(出自唐朝曹邺 《官仓鼠》)释义:官府粮仓里的老鼠,肥大得像量米的斗一样,看见人来开启粮仓也不逃走。守卫边疆的将士没有粮食,辛劳的老百姓正在挨饿,是谁天天把官仓里的粮食送入你们这些官仓老鼠嘴里去的呢?用官仓鼠暗指贪官,谴责大大小小的贪官污吏。

4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出自唐朝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释义:贵族人家里飘出酒肉的香味,穷人们却在街头因冻饿而死。

体现了当时当官的不作为,社会贫富差距过大。5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出自唐朝李绅《古风二首》)释义:普天之下,没有荒废不种的田地,劳苦农民,仍然要饿死。

4关于仕途的诗词

鹤冲天

柳永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

明代暂遗贤,如何向?

未遂风去便,争不恣游狂荡?

何须论得丧

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

幸有意中人,堪寻访

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

青春都一晌

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译文

黄金榜上没有我的大名,偶然丧失了当状元的希望清明朝代暂时遗落贤才,我怎么疗治心灵的创伤?既不能大显才华实现风云志向,那就一任自己纵情放荡更何况管它得与丧!我本才子词人,自应是白衣卿相

就在那烟花巷陌中,隐现艳丽雅致的丹青屏障幸有知己知音的意中佳人,最值得我寻访姑且这样偎红依翠,此种风流韵事,足令我平生舒畅美好的青春那么短促,不过一瞬时光还是忍着辛酸,把金榜虚名换成及时行乐的小饮清唱!

柳永词作鉴赏

这首词反映了柳永的反叛性格,也带来了他人生路上一大波折据传说,柳永善作俗词,而宋仁宗颇好雅词有一次,宋仁宗临轩放榜时想起柳永这首词中那句“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就说道:“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就这样黜落了他从此,柳永便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而长期地流连于坊曲之间,花柳丛中寻找生活的方向、精神的寄托

5形容做官的诗句有哪些

1 《醉太平·堂堂大元》

年代: 元 作者: 元无名氏

堂堂大元,奸佞专权。

开河变钞祸根源,惹红巾万千。

官法滥,刑法重,黎民怨。

人吃人,钞买钞,何曾见。

贼做官,官做贼,哀哉可怜。

2 《沁园春·看做官来》

年代: 宋 作者: 赵必?

看做官来,只似儿时,掷选官图。如琼崖儋岸,浑么便去,翰林给舍,喝采曾除。都一掷间,许多般样,输了还赢赢了输。回头看,这浮云富贵,到底花虚。吾生谁毁谁誉。任荆棘丛丛满仕途。叹塞翁失马,祸也福也,蕉间得鹿,真欤梦欤。何怨何尤,自歌自笑,天要吾侪更读书。归去也,向竹松深处,结个茅庐。

3 《桐庐县》

年代: 宋 作者: 胡仲弓

富春山下桐庐县,江水萦回千万峰。

县宰何人真解事,做官来向画图中。

4 《和薛仲止渔村杂诗十首》

年代: 宋 作者: 刘黻

甘友渔樵懒做官,静占时事转艰难。

近来地气如南瘴,腊月梅花不识寒。

5 《赠道士阮太虚何存斋》

6 年代: 宋 作者: 谢枋得

7 六道四生苦,何人不烦恼。

官人自做官,道人自修道。

相逢不下马,各自寻蓬岛。

前生非亲契,今生如何好。

本来无因缘,安得有果报。

来非人捉来,到是天送到。

我若不呈丑,道教一齐倒。

春风缚不住,秋月蚀愈皎。

莫登时贵门,谈天恨欠早。

对面不相识,开口便激恼。

譬如弄杂剧,徒取傍人笑。

道我是风颠,知我已明了。

莫愁我饥渴,天厨食天饱。

真宰善解家,未敢与道。

8 《上众官》

年代: 宋 作者: 郑广

郑广有诗上众官,文武看来总一般。

众官做官却做贼,郑广做贼却做官。

9 《渔妇词》

年代: 明 作者: 秋江湛公

阿侬住在太湖边,出没烟波二十年。

不愿郎身做官去,愿郎撒网妾摇船。

6讽刺官场的诗句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上联:上级压下级,一级压一级,级级加码,马到成功。下联:下级蒙上级,一级蒙一级,层层渗水,水到渠成=======================台前虚下忧民泪幕后深藏受贿钱法律无情民有眼,岂容脂粉掩真颜。

=======================蒿草遍地蒿毛短,正是贡物欲下时。=======================人家养子爱聪明,我为聪明误一生。

但愿生儿愚且鲁,无灾无害到公卿。=======================大地工夫一为遗,与君声调偕君绥。

风栖露饱今如此,应忘当年滓浊时。

7有关退隐官场后又进入官场的诗句

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刘禹锡

出自:

中唐诗人刘禹锡的《再游玄都观》

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

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赏析

这首诗是《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的续篇。诗前有作者一篇小序。其文云:“余贞元二十一年为屯田员外郎时,此观未有花。是岁出牧连州(今广东省连县),寻贬朗州司马。居十年,召至京师。人人皆言,有道士手植仙桃满观,如红霞,遂有前篇,以志一时之事。旋又出牧。今十有四年,复为主客郎中,重游玄都观,荡然无复一树,惟兔葵、燕麦动摇于春风耳。因再题二十八字,以俟后游。时大和二年三月。”

这个问题有点意思,我认为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人总是渴望成就感的,官场失意客观上增强了官员在文学创作上的动力。

人总要有目标有追求有点盼头才能生活的有意思,古代的官员当然也会如此。既然升迁无望,仕途坎坷,那么为何不在文学方面留名青史呢。官运亨通、前途似锦之时无意也不屑进行文学创作,等官场失意之时,文学可以说是他们寻求心理满足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了。

第二,官场失意客观上为文学创作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一个政务缠身的人怎么有时间精力进行文学创作呢。何况,成为千古绝唱的文学名篇不仅需要辞藻语言和修饰,更需要思想内核上的不落俗套、甚至愤世嫉俗。这一点,身为官员,深受皇家俸禄,自然难以毫无顾忌的针砭时弊,而一些不得志的人则可以大胆的放开手脚。就如杜甫因穷困潦倒才能发出安得广厦千万间的感慨,就如李白因怀才不遇才会今朝有酒今朝醉。循规蹈矩的官员们因缺少表达思想的勇气而难以在文学上取得可观成就。

第三,具备文学天赋的官员可能缺少为政一方的天赋。

    也就是说,人很难同时具备两种能力,尤其当这种能力差异巨大时,官员需要的是谨慎,是野心,是领导力,调动力,是遵守规矩。而文学家呢,需要的是想象力,是浪漫,是放荡不羁,不媚世俗。所以,当一个官员具备了文学家的特质,就很大可能不会官场得意了。就是如此,从这个角度来讲,是因为官员能在文学上取得成就因而难以官场得意,而非因官场不顺而文采斐然。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www.hunlipic.com/langman/61122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5
下一篇2023-07-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