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主义史学与浪漫主义史学的关系

历史主义史学与浪漫主义史学的关系,第1张

前者是通过具体的史实证明的

后者是根据后人的推断

这么说吧

南京大屠杀 历史主义:照片

浪漫主义:一些遇难者的口述

历史里的浪漫主义 可以与文学里的那样理解 而历史主义可以理解为现实主义

关系嘛,两者都是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史学概论复习绪论

一、名词解释 历史观:又称社会历史观,是人类对历史的根本观点,总的看法,是世界观的组成部分,世界观和历史观互相影响,相互制约。

二、列举1各种历史观:唯物史观、英雄史观、天命史观、进化史观、人道主义史观、循环论史观、现代化史观、全球史观

2最基本的几种历史观

(1)文明史观 文明史观认为,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文明史观的基本特征是:以生产力的发展为标准,把人类历史划分为农业文明时代和工业文明时代;重视至今仍有重大影响的文明成果,从现实追溯历史,从历史联系现实,说明人类历史是如何传承的,注重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以文明类型为研究的基本单位,承认文明的多元性。 以文明史观为指导,我们要重点理解并掌握资本主义发展从手工工场时代到蒸汽时代到电气时代再到信息时代的演变过程;要重点复习历史上重要的政治制度如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美国的三权分立制等;以及古代文化中对今天人类社会的发展依然有重大影响的思想如民主思想等;

(2)唯物史观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综合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巨大的反作用。当上层建筑及其生产关系束缚生产力的发展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的发生变革。在阶级社会里,人类社会这一基本矛盾表现为阶级矛盾;

(3)全球史观(整体史观) 全球史观的基本特征是:将整个人类历史看做一个整体来研究。其研究的对象不仅包括欧洲,也包括广大亚非拉地区。斯塔夫里阿诺斯在他的名著《全球通史》中对全球史观做了如下描述:研究的是全球而不是某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历史;关注的是全人类,而不仅仅是欧洲人或是非欧洲人。此外,全球史并不等于国别史或地区史的简单相加,而是重在揭示不同地区和国家历史的相互联系和影响。 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世界史时,重点考虑世界是如何从孤立走向一体的;重点理解西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工业革命、世界市场、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全球化等问题。同时,在学习中国史时,把它放在整个世界历史的大背景、大视野下进行考察;

(4)现代化史观 人类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过程就是现代化。现代化史观重点考察的就是这一发展演变的过程。现代化史观的基本特征是:认为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过程包括经济上的工业化、城市化,政治上的民主化、法制化,文化上的理性化、科学化、大众化和通俗化,以及社会生活上的平等化和世俗化;现代化的类型可以分为原发型和传导型,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英法美是原发型、资本主义的现代化,日本史传导型、资本主义的现代化,而中国则是传导型、社会主义的现代化; 3历史学的渊源因素

人类记忆的外化 历法的出现

三论述

1历史的学科结构

(1)以客观历史为研究对象的分支学科

时间(上古史、中古史、古代史、近现代史)

空间(美国史、中东史、欧洲史)

内容(经济史、政治史、文化史)

综合(秦汉专题史)

(2)以特定对象和特定方法为轴心的综合研究科目

(历史文献学、器物学、考据学、历史地理学、年代学)

(3)以历史学本身为研究对象

2.为什么学历史

(1)传承文化财富;(2)丰富思想文化生活;(3)形成危机意识,民族意识;

(4)陶冶人的精神;(5)开阔人生观;

- - 1 - -- 1 -

第一章一、名词解释

1.《史通》:史评类史书。唐刘知几撰。成书于710年,共20卷,分内篇,外篇各十卷。内篇主要评论史书体例与编撰方法,而外篇主要论述史籍渊源与前人修史之得失。强调史家须兼具“史才”“史学”“史实”三长,“良史以实录直书为贯”,“不掩恶,不虚美”对后世史学影响深远。《史通》是我国第一部系统性的史学理论专著。

2.《文史通义》: 清朝史学家章学诚的史学著作。出版于道光十二年(1832年),分内篇五卷,外篇三卷。全书内容广泛,包括易教,书教,诗教,经解,言公,史德,方志等。章学诚在书中提出“六经皆史”说;还提出整理“方志”的主张,即编修一地的历史演变,主张方志要立三书:记载大事和人物的“通志”,记载典章制度的“掌故”,和记载文献诗文的“文征”。

3古史辨派:又称疑古派, 以顾颉刚、钱玄同等为创始人和主要代表,是中国新文化运动以后出现的一个以“疑古辨伪”为特征的史学、经学研究的学术流派。是受胡适整理国故大胆疑古思想,吸收西方近代社会学、考古学方法,研究中国古代历史和典籍。

4章学诚: 清代史学家,字实斋,浙江会稽人。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中进士,曾官国子监典籍。毕生精力用于讲学和著述,曾主讲定州定武书院,保定莲池书院,归德正文书院。长期在湖广总督毕沅幕府参加《续资治通鉴》编撰工作。主修有《湖北通志》,惜未定稿。遗著除史学理论《文史通义》外,还有《史籍考》,《和州志》,《亳州志》《永清志》及《章氏遗书》等。

二、列举

1史学宗旨论

(1)赞治:用史官、史书帮助国家治理 (2)资治:史书本身具有教化的作用

(3)明道:明天道,正人伦,助治乱 (4)经世。“穷日月星辰,飞走动植之数,已尽天地万物之理,述皇帝王霸之争,以明大中至正之道”

2史家的三长和二善

(1)史才、史学、史识-----史学三长 2)公心、直笔----二善

3新史学主要代表人物及其史学观点或著作

(1)梁启超 三阶段:1901----1905年:服膺进化史观 批判传统史

1912----1920年:中西结合,因果关系,“据事直书”

1920年以后 著作:1902年在《新民丛报》上发表的《新史学》 1901年《中国史叙论》

(2)章太炎 史学观点:历史是“人群和社会的进化”进化论,生存竟争解读历史;评历史人物;将人类学运用于历史研究中。 著作:《訄书》论文集

(3)夏曾佑 史学观点:天演论,历史进化论 著作:《最新中学中国历史教科书》

(4)陈黼宸著作:《独史》、《史地原理》、《中国通史》、《诸子通义》和《读史总论》

4王国维二重证据法的三个层次

(1)地下实物与纸上遗文互相释证

(2)异族之故书与吾国旧籍互相补证

(3)外来之观念与固有之材料互相考证

三、简答或论述

1解释胡适的历史演进法;

(1)按时间长短依次排列;(2)时代的具体内容;

(3)逐渐演变,“由简单变复杂,由疏漏变雅驯,由地方变全国”

(4)解释每一次演变的原因;

2中国古代史学讨论的主要问题;

史学宗旨,史学原理,史学方法论,史学流变论,史家标准论,史籍优劣论,修史态度论,治史态度论。

3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发展历程(含现代)

(1)20世纪20年代中期至30年代初-------产生时期

- - 2 - -- 2 -

1924年,李大钊《史学要论》 20世纪30年代末,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

(2)20世纪三四十年代---------发展时期

郭沫若、吕振羽、范文澜、翦伯赞、侯外庐等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在社会史研究、思想史研究、历史文献研究、中国社会发展史撰述、中国通史撰述等方面,出版了一大批著作。

(3)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1966年“文化大革命”前------广泛传播时期

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我国大量翻译、出版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和毛泽东的著作,这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基本建设。

(4)“文化大革命”期间(1966—1976年)------受到严重摧残

4梁启超新史学发展的三阶段

1901—1905 进化史观 爱国 1912—1920 中西结合 追寻因果

1920— 中庸的史学改造

第二章 西方史学理论的发展

一、名词解释

1 历史人类学:从历史学的领域出发,研究和回答人类学提出的问题,历史学和人类学相互渗透、相互结合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

1924年,法国历史学家马克,布洛克发表了《创造奇迹的国王们》,研究了法国民众的风俗与信仰问题,引起了人类学家的注意。1929年,法国年鉴史学派兴起,为开拓人类学这一新的研究领域创造了条件。1949年,“年鉴”学派的第二代代表人物布罗代尔提出了关于历史发展的“长时段”理论,直接奠定了厉史人类学的理论基础。他出版的《物质文明与资本主义》(1967),成为历史人类学的代表作。法国人类学家列维—斯特劳斯把结构主义运用于人类学。70年代以后,历史人类学在欧美、苏联等国家都获得迅速的发展。

2.兰克学派 指以德国历史学家兰克为代表的史学派别。亦称历史研究的科学学派。由于该学派倡导秉笔直书,通过史料批判如实地再现历史,因而又成为实证主义史学流派的同义语。

二、列举

1.西方史学从古至今发展的几个阶段;

(1)古代希腊和罗马的史学; (2)基督教史学;

(3)文艺复兴时期的史学; (4)启蒙运动时期的史学;

(5)19世纪的西方史学; (6)20世纪的西方史学;

2.19世纪西方史学的主要派别;

(1)19世纪上半叶,浪漫主义史学;(2)法国复辟时期的史学;

(3)客观主义史学; (4)德国海德堡学派;

(5)实证主义史学,19世纪50—60年代(6)美国史学,南派、北派,边疆学说

3.法国年鉴学派的三阶段及代表人物;

★三阶段: (1)创建 1929----1945(2)发展 1946----1956(3)转型 1968----

★代表人物:布洛赫 《国王的奇迹》(1924年) 费弗尔《拉伯雷的宗教》(1942年)

勒华拉杜里《蒙塔尤-----1294年到1324年奥克西坦尼的一个山村》(1975年)

勒高夫《圣路易》(1996年)

4.全球史的代表作;

(1)《全球通史》斯塔夫里阿诺斯

(2)《世界史》麦克尼尔

(3)沃勒斯坦《现代世界体系》

519世纪历史哲学家

(1)梯叶里 力主用阶级和阶级斗争的观点来解释历史

《历史研究的十年》、《墨洛温王禅时代的历史》

- - 3 - -- 3 -

(2)米细勒《新科学》

(3)尼布尔《罗马史》

(4)兰克《宗教改革时期的德国》

(5)麦考莱《英国史》

620世纪历史哲学家

(1)KG兰普雷西特《文化史的方法论》

(2)艾格尔斯顿《新史学》

(3)鲁滨逊

7思辨历史学家和批判历史学家主要代表人物

思辨历史学家;20世纪以前,意大利的维科,法国的伏尔泰,德国的康德、赫尔德、黑格尔。 20世纪以来,德国的斯宾格勒,英国的汤因比

批判历史学家;19世纪末,德国的德罗伊林、文德尔班。 20世纪以来,意大利的克罗齐,英国的柯林武德、沃尔什,德国的狄尔泰

三、简答或论述

1.古典史学的基本特点;

(1)求真探索的精神;(2)人本主义的观念,强调人的价值的实现,人的观念的发展;

(3)重视历史的垂训作用;(4)注重“当代史(当时的历史时期)”

2基督教史学的特点;

具有普世性、统一性、神圣性的特点

3文艺复兴时期人本主义史学的特点;

(1)反对宗教神学,主张人本主义;(2)继承了古典史学的批判和求真精神;

(3)世俗论;(4)资产阶级史学诞生;5)重视历史的垂训和借鉴作用;

4特纳学派的基本观点;现代美国资产阶级史学流派。由于该学派是由美国历史学家泰纳创立,故又称泰纳学派。1893年7月12日泰纳在芝加哥举行的美国历史协会的会议上宣读了一篇论文,题为《边疆在美国历史发展中的重大意义》,首次提出边疆学说。其后又撰文阐发,遂形成一种解释美国历史进程的新学派。泰纳认为,一部美国史大部可以说是对大西部的拓殖史。西部自由土地的存在,自由土地的不断被占用,美国居民之不断地向西移殖,为美国历史的发展提供了说明。 以独特观点来研究美国历史,强调边疆和西进运动在美国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5兰克传统史学的基本观点;

重视原始资料的利用和考辩;重视政治史;认为历史可以认识,但不能完全认识;对史料来源的重视及深刻的分析;历史著述的作用在于恢复历史的本来面貌;负有盛名的史著未必是可靠的;史著之可信与否关键在于是否有可信的原始材料作根据;一般的史著内容不能作为资料来源,必须深入档案库;写作的目的在于复原历史,要达此目的,最重要的是找到原始资料,找到同时代或接近此时代的史料

620世纪西方史学的发展概况;

(1)新史学的兴起

①批判兰克开始 ②多元文化史观:社会历史学多种因素的影响;历史应该是综合史;历史是集体活动;对历史的探索 P212

③爱格尔斯顿 《新史学》历史应全面综合总结社会

④美 鲁滨逊 新史学兴起 哥伦比亚学派

历史是一门发展的学问;进化的历史观;重视历史学的社会功能;加强历史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采用多学科的研究方法;史料搜集,加强历史的解释

(2)二战后新史学占主导地位

20世纪50年代 新史学成熟发展 法 年鉴学派

- - 4 - -- 4 -

美 社会科学新史学派 马克思主义史学

(3)后代现代主义的发展阶段

(4)马克思主义史学 发展:英、法、美的发展

应用:阶级斗争 革命理论 唯物史观 资产阶级经济理论(剩余价值) 工人运动 民族自由运动 揭露资本主义制度

(5)年鉴学派

原因 :对兰特学派的批判;创办期刊《社会经济史学年鉴》1919法国

年鉴学派发展历程:创建 1929—1945;发展 1946—1956;转型 1968年以后

7环境史研究的主要内容;

(1)探讨自然生态的历史(2)探讨社会经济领域和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3)探讨某一个国家的环境政治和环境政策的历史发展及演变

(4)探讨人类的环境意识,即人类关于世界自然资源的思想史

第三章 历史学本体论

一、 名词解释

1 历史学本体论:关于历史现象存在的本源和性质观点或理论核心是社会历史观。

2 社会形态:是在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社会形态的基础是社会生产力,经济基础属于经济关系范畴,上层建筑则包括两个部分,即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在这样理解基础上,可以把社会形态看作是经济、政治、文化的统一。

二、 列举

1.历史学本体论研究内容

(1)历史现象和过程是客观存在的;(2)历史的发展演变有无规律,什么规律;

(3)决定历史进程的终极动力,根本原因;(4)历史发展中的几种辩证关系;

(5)人在历史中的作用;

2.几种基本的史学本体论及其性质

(1)神本主义史学本体论(唯心) (2)人本主义史学本体论(唯心)

(3)结构功能主义史学本体论(机械)(4)多元折中史学本体论(唯心)

(5)文本主义史学本体论(唯心) (6)唯物主义史学本体论(唯物)

3唯物史观所揭示的辩证关系

(1)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与特殊规律;

(2)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与偶然性;

(3)历史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

(4)历史发展的动力;

(5)人民群众与杰出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4历史发展的几种动力

(1)根本动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2)直接动力:阶级斗争

(3)重要动力:革命

(4)强大动力:社会主义改革

(5)不竭动力:创新

三、论述

1试从唯物史观出发论述从事物质生产实践的人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基础

- - 5 - -- 5 -

2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终极原因 P47(试述人类社会从低级向高级发展过程中的终极动力、发展规律、及其人在其中的作用)

(1)生产力,社会形态的基础是社会生产力

(2)5种基本形态(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现代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

(3)唯物史观所揭示的就是生产力的发展必然推动生产关系,进而推动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和整个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规律;

(4)人的地位,人是经济活动,社会实践的主体。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以及其他一切社会关系都是人创造的,

3如何认识人民群众和杰出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4如何理解唯物史观中的“现实的人”的科学含义

5从中国传统史学理论来看,史家的标准应该包括哪些因素

第四章历史学方法论

一、 名词解释

1 史料:指的是能够反映过去发生、存在过的所有事情的文字记载和一切物品,或者说,过去遗留下来的所有文字记载和物品都可以作为了解、认识历史的资料。

2计量史学方法;把数学方法,特别是数理统计法应用在历史资料中,进行计量分析,让史学趋于精确的方法。

3历史主义原则;从历史的联系和变化发展中考察对象的原则和方法。历史主义的原则可以溯源到古代哲学家的朴素辩证法思想。在近代欧洲哲学史上提出和主张这一原则的有GB维科、伏尔泰、GWF黑格尔等。其中黑格尔在唯心主义形式下明确地系统地阐述了这一原则,他试图把人类历史说成是具有某种必然性的过程。真正科学地阐明并应用历史主义原则和方法的是马克思和恩格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建立在唯物史观的理论基础之上,它的基本要求是:①尊重历史的实际。历史人物、历史事件都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对它们的分析和评价也要从那些具体的历史条件出发。②注意历史的演变。对历史现象的分析,必须着眼于发展和变化。从历史的演变中把握历史的来龙去脉、发展趋势。例如对私有制和阶级的分析,就要既看到它们的出现符合社会的发展趋势,是一个进步;又要看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即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时候,它们的消灭同样是历史的必然。③在私有制和阶级存在的条件下,要把握历史的潮流和趋势就必须弄清哪一个阶级是该时代的中心,并对当时各个阶级的历史地位作出恰当的估计。在马克思主义中,历史主义方法和阶级分析方法是统一的。

二、 列举

1新史学方法的主要类别

比较史学方法 计量史学方法 口述史学方法 心理史学方法

2史料的几种类型

(1) 实物,实物史料指那些可以明确反映和传递历史信息的物体,比如一所清

- - 6 - -- 6 -

代民居、一副明代壁画

(2) 行为,行为史料指的是今天的人们,在包括个人和群体的行为中保留的历

史积淀。

(3) 口碑,口碑或口述史料,指的是人们口头讲述的对过去的回忆,在漫长的

岁月里,它们往往通过传说,故事的形式口耳相传

(4) 文献,指人类的文字记录,文字材料,它可以是一块有文字的甲骨、一座

碑、一支竹简、一张帛书、也可以是一本书

3 认识历史的基本原则

(1) 实事求是原则;(2) 历史主义原则;

(3) 阶级分析原则;(4) 整体研究原则;

4梁启超“史家四长”

(1)史德,“史家第一件道德莫过于忠实”(2)史才(3)史学(4)史识

5 历史编撰的基本步骤 P251

(1) 搜集史料(2) 对其进行整理和辨析,或曰考订(3) 运用史料

6搜集史料的一般步骤:首先阅读正史,然后搜集正史以外的史书资料,再进一步搜集史书以外的其他文献资料。如再加推演,则可以继续搜集文献资料以外的实物、口碑等史料。

7中国传统史学编纂的基本体裁:编年体、纪传体、纪事本末体、学案体、史表、图录、纲目、会要评论。

8史学工作者的基本素养 P275

(1)理论素养

(2)专业素养;专业素养的内容 (1)“史学”历史知识的积累和运用(2)“史识”历史见识和史学见识(3)“史才”历史表述的审美与规范

(3)道德素养;1)精神境界(2)社会责任(3)学术操守

- - 7 - -- 7 -

第一节:古典史学(公元前的古希腊时代)

1、希罗多德与“社会文化史”传统的开创。

人本意识、世界史眼光和存真存疑的批判原则,奠定了西方传统史学的优良传统。

2、修昔底德与“政治军事史”传统的确立。

将人类历史独立于天神之外的历史观念,成为西方建立科学的历史学的基础。

3、古典史学思想的发展特征:

(1)倒退的、循环的历史观念。

(2)人本主义思想。

(3)“世界主义”思想。

(4)尚未取得相对独立的学科地位。

第二节:基督教史学(公元5世纪——14世纪的黑暗时代)

基督教史学理论的价值:

1、系统提出了历史“统一性”和世界史的观念。

2、形成了比较系统的“历史直进观”和“历史进步论”。

3、提出善恶冲突推动历史进步的“历史动力观”。

3、创立体现历史线形发展的公元纪年法。

代表人物:奥古斯丁、攸西比厄斯。

第三节:近代资产阶级史学(14世纪——19世纪末)

一、人文主义史学(文艺复兴时期14——17世纪)

人文主义史学理论的特征:

(1)恢复古典史学的人文主义精神。

(2)重新强调历史的垂训意义。

(3)重视历史叙述的体例。

重要流派:“修辞学派”、“博学派”。

二、理性主义史学(启蒙时代17世纪——18世纪末)

理性主义史学理论的特征:

(1)强调人类的理性是历史发展的动力。

(2)主张探索历史的发展规律,以理性的眼光来审视历史和评判历史。

(3)提倡突破狭隘的政治军事史,注意广义上的社会文化史。

(4)提出系统的历史进步理论。

代表人物及其著作:伏尔泰《论世界各国的民族精神、礼仪和风俗习惯》、孔多塞《人类精神进步史纲》、康德《从世界主义者角度看世界历史观念》、维柯《新科学》

三、浪漫主义史学与历史主义(十九世纪)

浪漫主义史学理论的特征:

(1)强调历史的连续性和继承性。

(2)关注历史发展的个性和独特性。

(3)提倡用情感来取代理性,反对用抽象的理性原则来概括历史。

(4)注重伟大人物和政治斗争在历史发展中的地位。

历史主义是浪漫主义史学的一个最重要内容。历史主义的鲜明特征:

(1)人类历史是有机发展的过程,有着不可割断的历史连续性。

(2)对历史现象要以同情的、理解的态度加以研究,进行历史的分析,具体了解个历史时期的特点,承认它们存在的合理性。

(3)世界历史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不能用一般性的世界历史模式代替各民族具体的历史研究。

维柯的《新科学》开创了世界历史主义。

赫尔德的“文化的历史主义”。

兰克与“政治的历史主义”。

四、历史哲学 (十八世纪以后)

所谓的“历史哲学”,即是对历史进行哲学的思考。指的是人们对于历史不应该只以堆积史实为能事,还应该达到一种哲学的或理论的了解。

近现代的历史哲学一词,专指西方唯心主义的历史哲学。唯物主义的历史哲学则一般通称为历史唯物主义,也就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

在唯心主义方面,历史哲学一词的涵义和内容,也随着科学观念和哲学观念的变化而经历长期不断的演变,其演变的趋势是从思辩的走向分析的。大体上,前者要回答的问题是:历史演变的规律或规划是什么?而后者要回答的问题是:历史知识或理解的性质是什么?

思辩的历史哲学——重要探讨整个人类历史的特征、意义模式和规律等。是试图在一大堆貌似杂乱无章的历史事实的背后,寻求出理性的原则、规律和意义来。(前面所述各派大体上都属于思辩的历史哲学。)

思辩的历史哲学特别关注的问题:

(1)历史运动的模式。认为人类历史是不断进步的。

(2)历史发展的动力。看法不一,或认为是人的理性,或认为是复杂的人性,或认为是英雄人物。

(3)历史进程的目的和意义。认为历史发展有明确的目的和终极意义。

代表人物:维柯、伏尔泰、赫尔德、康德、黑格尔,以及斯宾格勒和汤因比的文化形态史观。

分析的历史哲学——着重阐释历史学研究本身特有的性质、方法、价值或作用。其出发点是:要理解历史事实,首先就要分析和理解历史知识的性质。历史哲学的任务应该应该就是(或者至少、首先而且主要的就是)对历史的假设、前提、思想方法和性质进行反思。

分析的历史哲学关注的问题,更多的是历史认识是什么,而不再是历史本身是什么;更多的则是人们是怎样在认识历史的运动的,而不再是历史自身是怎样运动的。对于分析的历史哲学来说,更重要得多的问题已经不再是对历史本身的探讨和解释,而是对历史学的探讨和解释。

代表人物:布莱德雷、狄尔泰、克罗齐、柯林武德、波普尔等。

四、实证主义史学(十九世纪后半期)

实证主义史学理论的特征:

(1)主张依照自然科学的模式建设历史学,力图使史学成为像自然科学那样追寻“一般法则”的科学。

(2)努力探索历史发展的规律性。反对历史研究的“个体论”倾向。

第四节:当代西方史学(20世纪以来)

一、当代西方史学形成的特征:

1、从传统的“叙述型”转向“分析型”。即用“问题史学”代替“叙事史学”。

2、从研究“显要人物”(精英人物)的活动为中心,而转向研究普通人和“社会底层的力量。

3、从狭隘的政治军事史转向探求社会历史的“总体”与“结构”。

4、从个人在故纸堆中扒梳史料的手工业方法转为运用现代自然科学的最新技术。

5、坚持史学研究采取跨学科的方法,借鉴和吸收其他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方法来研究历史。

二、当代西方史学的发展脉络、主要流派及其理论:

(一)“新史学”的开端

法国卡尔。兰普勒特最早提出“新史学”这一口号;法国亨利。贝尔创办《历史综合评论》;美国鲁滨逊与“新史学派”的建立。

(二)法国年鉴学派(三个发展阶段)

1、创建阶段(1929——1945年)。代表人物是费弗尔和布洛赫。这一阶段奠定了年鉴学派的基本理论:

(1) 反对传统史学迷信史学和史料的倾向。

(2) 提倡“总体史学”。即强调历史研究的对象包含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3) 反对历史研究以精英人物为中心,大力倡导“从下往上看的史学”,主张着重研究下层的普通大众的历史。

(4) 主张史学要按科学的程序提出问题,回答问题,用“问题史学”代替“叙事史学”。

(5) 坚持史学研究采取跨学科的方法,借鉴和吸收其他学科的方法来研究历史。

2、第二发展阶段(1945——1968年)

是年鉴学派“制度化”和深化阶段。代表人物为布罗代尔(1902——1985)。

布罗代尔理论代表作:《历史和社会科学:长时段》、《菲力普二世时代的地中海和地中海世界》。

布罗代尔的基本思想是“三段论”(历史时间的理论):认为历史时间可以分为相互联系的长时段、中时段和短时段,分别表述三个不同层次的历史运动,而其中的长时段历史也就是结构史,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一个阶段,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长期的决定性的作用。只有借助于长时段历史观,才能够更深刻地把握和理解人类生活的全貌。

3、第三发展阶段(1968年以后)

打出“新史学”的旗号,从此被称为“年鉴——新史学派”。代表人物是勒高夫、诺拉、夏蒂埃、勒韦尔。

年鉴——新史学派着重研究的理论、方法和领域:

(1)继承了长时段理论,着重研究各种结构和变化缓慢但长期起作用的事物。认为只有通过长时段才能把握和认识推动历史前进的潜在力量。研究领域是历史人类学和精神状态史。

(2)重视历史认识论和史学方法论。

(3) 进一步拓宽历史研究的领域,更潜心于细小的课题。

(4)重新强调政治的作用,承认事件的重要意义。

(三)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史学

即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代表人物有多布、希尔顿、希尔、霍布斯鲍姆、汤普森。

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家的共同性与理论特征:

(1)熟悉马恩著作,信仰马克思主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从事历史研究。但对历史唯物主义有自己独立的理解和解释,并有所修正。

(2)发扬了英国经验主义的史学传统,强调对历史特殊性的认识,坚持历史学是研究历史事实发展过程的科学。

(3)强调研究下层人民的历史。

(4)注重总体史研究。

(四)当代西方比较史学

西方比较史学的研究著作大致上归纳为四类:

(1)“各文明体系的比较”研究。即如斯宾格勒、索罗金和汤因比那样的宏观比较。

(2)“主要是对文明的某种中心题目进行比较研究,如比较宗教式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大都是一些比较具体的历史现象的比较。

(3)通过比较而“研究历史过程”,“它们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从‘可选择的生产方式’的比较研究到一个单独的行业实现工业化的速度和程度的比较;从革命这个永远受欢迎的题目的比较研究到限定仍很明确的过程的比较研究(例如现代教育制度的普及)。着重历史比较尤其与经济学、社会学或人类学的某些学派有密切的联系”。

(4)“机构的比较”。如教会、党派、银行之类的组织和机构的比较。

比较史学的特点:它不像写作通史或断代史的历史学家那样在连续叙述人类的发展中寻找历史的意义,也不像历史哲学家那样在寻求全面的总体模式中获取历史的意义,而是从整个人类历史中一直在撞击着人类的那些永恒的问题中寻找历史的意义。为此,比较史学按照某种规范和范畴,从人类历史中挑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对象,侧重探讨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及某种情况下的特殊规律,亦即寻求历史发展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以阐明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异同。

(五)当代西方心理史学

心理史学是历史学与心理学的嫁接而产生的一门新学科,它借助与运用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来探索人类过去的种种行为,进而更全面与更深刻地阐明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进程。

心理史学分为精神分析的心理史学和非精神分析的心理史学。

精神分析的心理史学 ——是用精神分析法和历史学相结合的方法来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生活,其理论的一般特征:(代表人物是埃里克森、李夫顿和克胡特)

(1) 以新精神分析学说作为理论基础。即坚持弗洛伊德古典精神分析学说的原则,强调潜意识的驱力和先天潜能的主导作用。同时强调自我的的自主性,认为自我具有自己的能量来源,强调文化和社会因素(主要是家庭环境、养育方式)对人格的重大影响。

(2) 反映了一种“心理决定论”的历史观。即用历史人物的心理特征解释一切行为。

(3) 模式归纳。即习惯套用心理学模式的归纳,缺乏因果解释的科学研究(有些原理根本无法验证)。

非精神分析的心理史学 ——反映了当代西方心理史学的变化趋势:(代表人物温斯坦、普拉特、埃尔金斯、阿瑟尔、霍弗、拉森)

(1)由“心理因素决定论”向“外在环境决定论”转变。

(2)方法论的突破。即不再仅仅是将心理学理论作为解释历史现象的史学方法,而把历史上的心理现象本身作为研究对象。也就是说,不再局限于从心理学角度解释个人和群体的历史行为,而是把历史上的个人和群体心理的发生、发展、演变的原因,及其对社会历史进程的影响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对象的变化,使心理史学不知不觉变成了历史心理学和心态史学了)。

(3)社会学对心理史学的渗透。强调不是心理驱力决定外在现实,而是外在现实决定心理状态。()行为主义心理学在心理史学的应用。强调了人的行为完全是环境决定的,即便是那些看起来像是本能的行为实际上也是对外部世界的反应。

(4)认知心理学在心理史学中的应用。强调了人的认知模式会影响和决定人们的心理和行为。

(六)当代西方计量史学

计量史学也就是把数学方法特别是数理统计方法运用于历史研究的一套方法。

当代西方计量史学的特征:

(1)运用电子计算机。它的使用,使系统收集、利用史料及进行统计分析成为可能,并向研究者提供了处理大量情报资料和分析多变量现象的能力。

(2)进行统计分析。但不是指以往史学研究中那种描述性的统计,而是一种高级的推理统计学和多变量解析领域的分析,对此非用电子计算机不可。

(3)制作数学模式。借用社会科学尤其是经济学中的理论模式,以数理形式来表现历史文化现象。

(七)文化形态史观

文化形态史观是当代西方思辩的历史哲学的主要代表。其代表人物是斯宾格勒(著作《西方的没落》)和汤因比(著作《历史哲学》)。

其主要理论特征:是用“幼年、青年、成年、老年”(斯宾格勒)或“起源、生长、衰落、解体”(汤因比)四大阶段的生命周期来概括人类历史或文化的全部过程及其一般模式。

强调两点:

第一:所谓的历史就是文化或文明。这一结论旨在肯定,文化或文明才是人类历史的真正载体,而历史的意义即寓于作为人类历史之基本现象的文化或文明之中。因此认为,历史哲学与史学研究所应阐释的主要对象既不是纯粹的精神观念,也不是表层的政治、经济现象,而是作为一种历史整体的文化或文明。

第二、所有的文化或文明都是具有同等价值、属于同一时代的。这个结论的重点在强调,各种文化形态或文明社会原本就是自成一体、各有根据的,而决无孰优孰劣或孰高孰低之分。确信历史哲学与史学研究所面对的世界历史指的是整体,而不是某个选定的部分。因此,理应放弃狭隘的欧洲文化中心论和偏颇的民族主权国家观,转向一种整体性的、深层次的文化形态或文明社会比较研究。

参考书目:

《西方史学史》,张广智主著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1月版。

《当代西方史学理论》,何兆武陈启能主编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6年9月版。

《西方新史学评述》,庞卓恒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10月版。

                              

  一、关于西方的民族

  由于西方国家众多,各国家的民族要额不同样,所以不能一概而论。

  如英国主要民族:英格兰人、苏格兰人、威尔士人、爱尔兰人

  美国主要民族中美国人的血统以德国裔最多,占152%。其次是爱尔兰裔,占108%。非洲裔名列第三,占88%。名列美国人十大血统的还有英国裔,87%;墨西哥裔,65%;意大利裔,58%;波兰裔,32%;法国裔,3%;美国印地安裔,28%;苏格兰裔,17%。

  有中国血统的美国人占09%(其中含台湾01%),菲律宾血统也占08%,韩国血统占04%。

  二、关于西方

  西方,指西边或西边的地方;亦指位于西半、北半球的国家。指欧洲美国加拿大各国。

  也即指位于西半、北半球的国家、欧美各国。

  三、当代西方主要国家人口及民族构成

  1.英国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英国在族裔方面是同质性社会,除主体民族的白人(英格兰人、苏格兰人、威尔士人和爱尔兰人及其他地区的白人)之外的人口只占全国人口的1%。

  二次大战结束后,随着大英帝国的瓦解,大量非英裔人口涌入英国,并主要聚居在大城市中。英国2010年人口为6226万人,其中英格兰地区为5223.4万人、苏格兰地区为522.2万人、威尔士地区为300.6万人、北爱尔兰地区为179.9万人。

  英国的民族构成比较复杂,在官方统计中,政府将全国居民以族群(ethnicgroup)划分为十一大类别。根据英国2001年人口普查数据显示的人口民族构成为:主体民族是白人,占总人口数的92.1%;少数民族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9%,其中印度人为1.8%,巴基斯坦人为1.3%,孟加拉国人为0.5%,华人为0.4%,其他亚洲人为0.4%,加勒比裔黑人为1%,非洲裔黑人为0.8%,其他黑人为0.2%,其他民族或种族人口为0.4%,混血民族或种族人口为1.1%。

  2.意大利

  意大利政府基于本国复杂而丰富的社会、地理历史情况的实际,没有以共同的民族或种族起源作为民族识别的关键,而是以涉及文化、宗教、语言等方面的“标准”来划分民族的。2008年意大利人口为5985万人, 其中主体民族意大利人约占93%。

  少数民族主要由土著居民(世居少数民族)以及非土著居民(外国移民)两部分构成。土著居民指的是基于民族历史和语言特征而识别的少数民族,包括以下12个:佛朗哥-普罗旺斯人、加泰罗尼亚人、弗留利人、奥锡坦人、撒丁岛人、拉迪恩人、阿尔巴尼亚人、德国人、法国人、希腊人、斯洛文尼亚人和克罗地亚人。在1948年意大利宪法中就有关于保护上述12个民族语言文字的条例,并且1999年和2001年,意大利政府又通过一系列法律强调这些民族在社会和文化上的权利。非土著居民指的是基于移民来源地与移入时间等特征来识别的少数民族,因此,也通常称之为新兴少数民族,其主要包括来自亚洲、非洲、美洲和澳洲以及欧洲大陆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移民。根据意大利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1月1日,意大利移民人口为4570317人,占全国人口总数60813326人的7.5%。

  3.法国

  2008年法国人口为6205万, 其民族结构主要由世居民族和移民两部分构成。其中,世居民族主要包括法兰西人、阿尔萨斯人、布列塔尼亚人、科西嘉人以及加泰隆人和巴斯克人等,移民主要包括阿拉伯人、非洲裔黑人、欧洲裔、亚裔等。由于法国现行宪法(2008年7月23日由现代的第五共和国最后修改宪法第〔2008-724号〕)第二条宣称:“法兰西是不可分的、世俗的、民主的和社会的共和国。它保证所有公民,不分出身、种族或者宗教,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它尊重一切信仰。”因此,确切地说,法国没有民族政策以及专门协调和处理民族问题的政府机构,政府也没有将民族成分以及宗教信仰列为人口登记和普查的内容,更没有关于少数民族人口情况的官方数据。但据全法阿拉伯法国人协会、黑人法国人协会等非政府组织的保守统计,2008年全法大约有400万到700万阿拉伯人、300万到500万黑人以及15万亚裔。鉴于此数据是保守估计,那么若以最高数字统计,少数民族人口已经占到法国总人口的22%。

  关于法国的民族构成的基本状况,另一项更早之前非官方研究数据则更能说明情况:1995年法国人口为5810万,其主体民族法兰西人约有4893万人,主要少数民族为阿尔萨斯人约有150万人、布列塔尼亚人约有370万人、科西嘉人约有30万人、加泰隆人约有16万人、巴斯克人约有17万人、其他民族或各国移民(阿拉伯人及非洲人、欧洲裔、亚裔)约有334万人。 由此可见,法国实际上亦是一个多民族国家。

  4.西班牙

  西班牙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构成主要由主体民族、世居少数民族以及移民三个部分组成。据统计,2010年1月1日西班牙户籍登记的人口为4702万,其中移民人口为574.77万人,占人口总数的12.12%。

  主体民族为卡斯蒂利亚人即西班牙人,约占除外国移民以外人口总数的73%。其他少数民族共有20个,其中最主要的有:加泰罗尼亚人、加利西亚人和巴斯克人,分别约为除移民以外人口总数的15%、7%、5%。

  5.美国

  美国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移民国家,其民族构成主要由来自世界各地的移民及其后裔和当地土著居民构成。可以说美国是世界上民族构成最复杂的国家之一。美国联邦政府按照“种族”(Race)来分类国内不同民族群体。1790年美国第一次人口普查中就已有关于“种族”的调查问题。尽管按照种族分类方法来统计民族群体的作法一直以来饱受民众争议,但美国政府坚称:种族分类方法反映美国社会的具体情况,而不是生物学、人类学或遗传学定义,并承认这种分类包括种族、祖籍国或社会文化群体。由于美国的人口普查中关于族属的登记采取的办法是“自报家门”,每次普查登记表的族属项目又并不一致,所以时常造成统计数字和比例的混乱。

  根据2010年美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10年美国总人口数为3.08亿,其中在单一种族中,各种族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分别为:白人为72.4%、黑人或非洲裔美国人为12.6%、印第安人和阿拉斯加土著人为0.9%、亚裔为4.8%、夏威夷和其他太平洋岛屿土著人为0.2%、其他种族为6.2%;两种或两种以上种族(混血)人口占总人口数的2.9%。同时,与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相比,十年间,美国少数种族、民族的人口增长速度明显高于白人,其中亚裔人口增长最快,达到43.3%。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美国政府从1970年人口普查开始注意白人中的拉美裔(西班牙语和拉丁裔)人口数,并在1980年普查中将拉美裔人口从之前“白人”统计项中划为“其他”项中。这显然是有意注重在美国人口中快速增长的拉美裔人口,以及在白人社会中非拉美裔白人与拉美裔白人之间所存在的显而易见的文化差异。按照“自报家门”原则统计,1980年美国拉美裔人口为206.2万人,仅占总人口数(1.88亿人)的0.9%;2000年拉美裔人口为3530.5万人,占总人口数的12.5%;2010年拉美裔人口增加到5047.7万人(包括混血但仍自认为拉美裔人口),占总人口数的16.3%。2000至2010年,拉美裔人口增加1517.2万人,增幅高达43%。目前拉美裔人口总数已经超越黑人成为最大的少数民族(尽管它并没有被列为政府人口普查种族标准中的一类,而是单独列出一项进行调查)。与此同时,非拉美裔白人十年间人口仅增加226.5万人,增幅仅1.2%。

  据2008年美国普查局预测:到2050年美国少数种族、民族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将达到54%,其中拉美裔人口将达到总人口数比例的30%。

  毋庸置疑,随着美国人口中种族、民族结构的逐渐变化,势必会对美国未来的族际关系乃至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产生深远的影响,如同美国建国230多年以来历史所呈现出来的一样。

  四、西方主要国家民族问题

  1.英国

  英国目前主要的民族问题有二:其一是北爱尔兰和苏格兰民族主义问题;其二是少数民族、种族歧视问题。前者主要是由于传统文化和宗教因素差异,造成了苏格兰人和爱尔兰人对受到英格兰人在历史上长期统治以及对其文化、宗教控制的不满,主要表现为这两个地区要求更大程度的自主权甚至是谋求独立建国。后者则主要是由于英国长期以来奉行的种族主义政策所造成的,主要表现为民族种族的隔阂、歧视和暴力的族际冲突。

  2.美国

  由于美国历史上长期奉行臭名昭著的种族主义政策,使其国内民族种族暴力和民族种族歧视在全球声名远扬。不可否认的是,自从20世纪60年代,随美国民权运动的开展,以及《民权法》的实施,美国的种族主义受到重创,制度性歧视已经不复存在。同时,在包括“反歧视行动”优惠政策在内的一系列针对少数民族种族的政策实施作用下,黑人、印第安人、亚裔等少数民族种族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地位明显提高。因而近些年来,许多美国人认为“反歧视行动”已经取得成功,不再需要继续下去,甚至有些州政府,譬如加利福尼亚州早在1996年就通过“209议案”,取消了该州对少数民族提供的优惠政策。但实际情况却恰恰相反,由于种族主义思想根深蒂固,目前全美仍有许多“白人至上”组织。例如旧金山至今活跃着至少三个“白人至上”团体,这些团体以攻击少数族裔和外来移民为主业。针对包括黑人、“二等白人”拉美裔、亚裔以及印第安人等民族种族歧视问题仍旧是美国社会中最突出的民族问题,美国民族种族间隔阂、矛盾、冲突仍然存在。尤其在“9.11”事件之后,针对穆斯林群体的偏见、歧视有增无减。美联社2010年5月20日的一项调查显示,在美国,有61%的受访者认为拉美裔受到明显歧视,52%的受访者认为黑人受到明显歧视。《纽约时报》2010年10月28日的调查显示,60%以上的拉美裔居民表示,歧视已成为了他们每天面临的主要问题,近3年来这一问题已更加严重。

  据调查,在纽约市,15-29岁的黑人男子最容易成为凶杀案的受害者。这一群体还不到纽约市人口的3%,但却占到了2010年所有凶杀案受害者人数的33%。根据美国联邦调查局报告显示,2010年美国共发生6628起仇恨犯罪案,其中2201起针对非洲裔,534起针对拉丁人,575起针对白人。基于种族偏见、宗教偏见和族裔偏见的分别占47.3%、20%和12.8%。美国进步中心2011年8月发布的报告显示,过去10年,美国七个基金会动用逾4260万美元在美国煽动反穆斯林仇恨。

  同时,由于美国长期的种族主义政策所造成的民族种族间结构性差异依旧,少数民族种族在教育、就业、收入等诸多方面“事实上的不平等”现象仍然存在。例如在教育方面,2005年美国白人大学及以上学历人口比例为28%,而黑人为17.6%、拉美裔仅为12%。与白人相比,黑人和拉美裔人口大学及其以上学历人口比例分别相差10.4和16个百分点。而这个差距在2000年分别是9.6和15.5个百分点;在1990年分别是10.4和12.8个百分点;而在1980年分别是8.7和9.5个百分点。

  由此可见,在过去25年里,黑人和拉美裔的高学历人口比例与白人相比,差距不是缩小而是在逐渐扩大。在收入方面,20世纪60年代以来,黑人和白人间收入的不平等虽然有了缩小,而财产不平等却实际上扩大了。例如1972年美国黑人-白人收入比为57.5%,1990年为58.4%,2000年增长到66.3%,2005年又回落到61%;而黑人-白人家庭净资产比1991年为10.4%,到2004年降为9.9%。此外,随着2000年以来美国经济又一轮衰退,特别是受2007年“次贷危机”以及之后全球经济危机影响,美国社会中民族种族间的结构性差异再次凸显。例如在失业率方面,1999年美国白人失业率为3.7%,黑人为8.0%,拉美裔为6.4%;2004年白人失业率为5.0%,黑人为10.1%,拉美裔为7.0%;2009年白人失业率为9.5%,黑人为15.7%,拉美裔为13.1%。十年间,美国白人失业率上升了5.8个百分点,黑人为7.7个百分点,拉美裔为6.7个百分点。由此至少可以看出,在这一轮经济衰退的过程中,黑人和拉美裔比白人更容易失业。再如2000年美国白人贫困率为7.5%,黑人为22.1%,拉美裔为21.2%;2006年白人贫困率为8.2%,黑人为24.9%,拉美裔为24.3%;

  2010年白人的贫困率为9.9%,黑人为27.4%,拉美裔为26.6%。十年间,美国黑人和拉美裔贫困人口不断增加,且人口贫困率上浮皆高于同期白人水平。总之,近几年来美国社会中民族种族的结构性差异的再次扩大,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剧民族种族个体间的隔阂、偏见甚至歧视,从而影响美国社会中的族际关系的和谐发展。而随着美国人口中少数民族种族人口比例的不断升高,美国的民族种族歧视问题将会再次受到世界关注。

  

参考资料:

http://tiebabaiducom/p/2782429599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www.hunlipic.com/langman/58262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4
下一篇2023-07-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