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铁人的故事。一则三百字的。

关于铁人的故事。一则三百字的。,第1张

 (一)

  王进喜从1959年开始,10次见过毛主席,可同毛主席握手的照片只有一张。

  1969年4月,王进喜作为大庆人的代表到北京参加党的“九大”。大会选举时,主席团成员王进喜投完票返回自己的座位时,从毛主席身边经过,周总理起身向毛主席介绍说:“主席,这是大庆的铁人王进喜。”毛主席很高兴,站起来伸出手笑着说:“王进喜,我知道是工人阶级的代表。”铁人忙伸出自己的双手握住毛主席的大手。“这10年一握”,让王进喜想起1964年那次毛主席接见。那年年底,王进喜到北京参加全国人大三届一次会议。12月26日,毛主席过71岁生日,举行便宴,王进喜、陈永贵、邢燕子、董加耕4位劳模应邀出席。人们坐定以后,毛主席说:“今天既不是做生日,也不是祝寿,而是实行‘三同’。我用自己的稿费请大家吃顿饭。我的孩子没让来,他们不够资格。这里有工人、农民、解放军,不光吃饭,还要谈谈话嘛!”

  当谈到大庆时,毛主席说:“石油工人们一起奋斗搞出一个大庆来,很不错吗!石油工人干得很凶,打得好。要工业学大庆。”毛主席不断地给4位劳模夹菜,语重心长地嘱咐他们:“不要翘尾巴。”

  这顿饭,王进喜没喝酒,吃得也很少。就是坐那看毛主席,听毛主席讲话,牢牢地记住了那句“不要翘尾巴”的嘱咐。

  (二)

  带领贝乌5队在山沟里打井的王进喜,从报纸上看到一则消息,说新疆的张云清钻井队月进尺突破千米,超过了玉门最好的井队。一向不服输的他立即找到大队领导,要求上白杨河。大队领导不同意,他就找玉门局局长焦力人。焦力人和其他领导商量后同意贝乌5队去白杨河,参加大会战。

  到白杨河以后,王进喜组织全队讨论,提出了“月上千、年上万,祁连山上立标杆”目标。后来为迎接石油部克拉玛依现场会,又改为“月上五千,钻透祁连山,快马加鞭进军吐鲁番”。为了实现这个目标,王进喜住到了井上,一天24小时“全天滚”地领着打井。局长焦力人到井场检查工作,发现王进喜疲倦地躺在排好的钻杆上睡着了,感动得流下了热泪。

  王进喜不仅带头大干苦干,还打破常规,通过采取优化钻井参数、开双泵等措施大大提高了钻井速度,于1958年9月,创造了月钻井进尺500947米的纪录,双倍地实现了“钻透祁连山”的奋斗目标。

  10月,王进喜作为贝乌5队代表,到新疆参加了石油部召开的克拉玛依现场会,受到了表彰。余秋里说:“王进喜不安于现状,不拘于常规,奋发思变,带动了全国钻井事业的发展。”

  (三)

  1959年10月,王进喜同“群英会”几位代表去看天安门,然后参观故宫。从故宫神武门出来准备去逛王府井。当他们从五四大街到沙滩时,王进喜看到一些汽车上背着沉重的大包袱,就问身边的同志:“汽车背的是啥家伙?”那位同志告诉他,首都汽油不够用,很多汽车都改烧煤气,所以不得不背上“煤气包”。王进喜听后沉默了。

  他心想,我们是搞石油的,连党中央、毛主席居住的地方都没有油用了,还有什么脸当先进。一阵难过,他蹲在路边哭了起来。

  一个钢铁男儿,听见首都没油泪洒北京沙滩,这是中国工人阶级高度责任感的集中体现,是中华民族忧患意识的猛醒。

  这个“煤气包”成为王进喜后半生为油而战的思想动力源。

  (四)

  正当铁人为国家缺油而难过发愁时,东北大地响起一声春雷,松辽盆地发现了大庆油田。石油部决定按照毛主席“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的思想,集中人力、财力、物力,组织大庆石油大会战。

  在石油部直接领导下,仅两个月,相继有4万人聚集荒原,全国支援会战的物资也陆续运到大庆。会战工委决定1960年4月29日在萨尔图召开庆“五一”万人大会,宣布大会战正式开始。

  4月29日清晨,1205钻井队工人们早早起来放架子,做搬家准备。不巧的是由于钻杆滚堆把王进喜的右腿砸伤,他当场就昏了过去。当他醒来时发现有的工人正在哭,他镇定地说:“我又不是泥捏的,砸一下就散了,不要哭。”他决定,对自己的腿伤,全队要保密,特别是对上级封锁消息。

  在锣鼓喧天的万人大会上,王进喜披红戴花、骑大马,绕场一周,会战工委大张旗鼓树铁人,号召人人学铁人,人人做铁人。

  在会上,王进喜以顽强的毅力忍着腿疼,豆大汗珠直往下流,但仍镇定自若。有位领导问他为什么流汗,他说:“开大会紧张。”在听领导报告时,他想,看来油井打好打坏已不是一个人、一个队的事情了,以后自己一举一动都关系到整个会战。原来以为无非是多流点汗,少睡点觉,现在看来要像过去打仗一样,要豁出去身家性命来干。因此,在他发言时,面对万人郑重宣誓:“宁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这铿锵的誓言,成为铁人后半生的思想动力,也成为会战职工的精神力量。

  (五)

  大会战用“两论”起家,靠“五面红旗”带头,形势迅猛发展,“五一”会战打响,“六一”首车原油外运,做到了当年投资,当年见效,到年底生产原油97万吨,有力地支援了祖国建设。只经过三年半的时间,就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国石油工业的面貌。

  

《卖火柴的小女孩》是安徒生童话故事。

《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以他母亲为原型创作的一篇不朽之作,发表于1846年,在全世界传播极为广泛,产生了巨大影响。

这篇童话1929年编入民国时期国语中学教材,新中国成立以来,不仅入选中小学语文教材,无数经典作品选集也收录了该作,至今仍是最具影响力的外国作品之一。

简介

《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一个凄怆与浪漫共存的故事,它既是一篇浪漫的童话,又是一篇悲剧童话。作为安徒生作家生涯中晚期的作品,童话故事内容所想表达的远远不止表面上的浪漫主义幻想,其中饱含的现实主义式批判更符合安徒生中晚期时期的语境基调。

但“童话诗人”讲述故事的语言是温柔的,为小女孩所编造出来的幻境是诗意的,这种诗意化的语言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解构了其内涵里包裹的悲情,让故事看起来相对温情,以喜衬悲——大抵便是大师的创作境界所在。

《克拉玛依厉险记》是一部讲述探险家在克拉玛依荒野寻找真相的冒险故事。该**于2019年上映,由知名导演执导,并在国内外获得了广泛的关注与好评。

观看这部**,仿佛跟随主人公一同踏上了奇妙的冒险之旅。影片中的每个细节都精心设计,从人物形象到剧情发展,再到视觉效果和音效,都让人身临其境。

在这部**中,探险家们勇敢面对各种危险,包括凶猛的野兽、恶劣的天气和荒野的未知。他们不断挑战自己的极限,追求真理和内心的渴望。正是这种精神,使得《克拉玛依厉险记》成为了一部具有深刻内涵和启示意义的**。

其中,我最为印象深刻的是主人公米娅在面对重重困难时,始终坚定信念,勇敢前行。她的坚韧和毅力让我深受鼓舞,也让我明白了真正的勇敢并非无畏无惧,而是在困难面前选择坚持到底。

此外,**中荒野探险的场景也让我惊叹不已。荒野的壮美和神秘、以及探险家们面对未知的勇气和决心,让我对大自然产生了敬畏之情。同时,这部**也让我反思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提醒我们要尊重自然、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共处。

总的来说,《克拉玛依厉险记》是一部值得一看再看的**。它以精彩的剧情、精湛的演技和震撼的视觉效果,让我们领略了大自然的神秘与美丽,也让我们深刻反思人类与自然的关系。这部**不仅是一部冒险故事,更是一部富有教育意义和启示价值的佳作。

闲暇时,沐浴在家乡的沉静的阳光中,徜徉在家乡的山山水水,心里就有说不出来安详和自豪……因为这里风景秀丽,景色宜人。

我的家乡在新疆!

这里有高高耸立的天山,遥遥望去是那么的洁白,那么圣洁。水磨沟里缓缓转动的水磨,终日书写着古老的情怀。

这里有西域古城喀什,依稀弥漫着一个女人的芬芳。她的神秘,让人们慕名而来,似乎惊扰了已沉睡千年的香妃的安宁。

这里有塞外江南伊犁,草原是那么的辽阔,置身其中使人们感觉到天地之大,山谷漫天飞舞的蝴蝶用美丽的舞姿来迎接远方来的客人。

这里有石头都会唱歌的达板城,永远不知疲倦的风车,描画着风的容颜,叙述着风中流转的故事。除了送去万家灯火,它还生产旋转的永远的浪漫。

这里有博格达山峰脚下浩瀚无垠的盐湖,这儿可以尽情享受永不沉没的快乐,可以无所顾忌的漂浮于湖面,让湖面到处洋溢着欢声与笑语。

这里有灼热的火焰山,在这儿,我们似乎可以聆听玄奘那坚毅的脚步声,观看金箍棒在空中飞舞,又让我们感受到唐僧的慈悲执着和孙悟空的凌然傲气。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www.hunlipic.com/langman/57999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4
下一篇2023-07-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