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语文《敬畏自然》教案【五篇】

八年级下册语文《敬畏自然》教案【五篇】,第1张

#教案# 导语这是一篇散发着理性光辉的散文,议论较盛,涉笔宏大,文句流畅,能引导学生对天地自然产生玄思。 我整理了八年级下册语文《敬畏自然》教案五篇,希望对你有帮助!

篇一

篇三

篇五

 学情预估

这是一篇散发着理性光辉的散文,议论较盛,涉笔宏大,文句流畅,能引导学生对天地自然产生玄思。这是这个文本的特点,也是8年级学生学习这个文本所要面临的挑战。

8年级的学生,主要还处在形象思维阶段,他们喜欢生动可感的文章。所以,如何把这篇议论性很强兼有学理性的文章,转化为丰富可感的可以接受的精美文句、思想,就是教师所要致力追求的。

8年级的学生,还不具备立论、论证等基础知识,所以学习这篇散文,只能给以科学思维情感上关照,使其获得一定的现代意识。

学生对“与天斗”“与自然斗”“人定胜天”的历史不甚熟悉。学生还没有进行过宇宙宏观的思考,对于大自然是有智慧的这个论断,比较难以接受。

知识储备

这是一篇议论性很强的散文,应该说,散文的标题就是一个命题──我们应该敬畏自然。那么,从古到今人们对待自然的态度如何,人们是如何看待这个话题的,这些资料性的工作,作为课堂设计环节之一,应先行布置、着手搜集起来。

这些相关论述,将是理解这篇散文的重要的认识基础和思想基础。

课文作者提出人类“只是大自然机体上普通的一部分”,其他生物都是与人类平等的生命。这可以找到很多与之一致的论述:

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强调“畏天命”的必要。

墨子重视人的“强力而为”,但又提出“天志”作为衡量一切的标准。

老子指出“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提出人应当顺从自然。

子思、孟子主张天人合一之说,认为人只要扩充“诚”的德性,就“可以赞天地之化育”,“与天地参矣”。

庄子则主张“无以人灭天”,“牛马四足,是谓天;落(络)马首,穿牛鼻,是谓人”,以为一切人为都是对自然的损害。

与该命题相对,也有一个命题──人是“万物之灵”。人要“征服自然”,“人定胜天”。基督教称上帝为造物主,创造了这个世界上的一切。

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说则是折衷的,或许也是更科学的。

“天人合一”强调“天道”和“人道”、“自然”、“人为”的相通和统一。这个观点最早由战国时子思、孟子提出。庄子认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西汉董仲舒强调天与人以类相符,宋以后思想家从“理”“性”“命”等方面来论证天人合一的关系。明清之际的王夫之说“惟其理本一原,故人心即天”,强调“相天”“造命”,“以人道率天道”。

内容梳理

本文谈人与自然的关系。作者认为,人类应该从根本上转变理念,再也不要宣称什么“征服自然”,应该敬畏自然,爱护自然。宇宙至少已有200亿年历史,“人类永远只是一个天真幼稚的孩童”,人类“只是大自然机体上普通的一部分”,自然有无穷的智慧,“人类智慧就只是大海中的一个小水滴”。

作者着重比较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人类是渺小的。高科技,航天事业,在大宇宙中还是非常狭小的探索。我们的认识还幼稚得很。矿坑也可能成为人类自掘的陷阱。“在宇宙中,一定存在着远比我们的智慧要高得多的生物”。

大自然的智慧则是无与伦比的。大自然创造了宇宙的一切,一切都精巧绝伦,令人不能不赞叹大自然智慧的深邃、高超;大自然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生命,人类更是大自然的杰作;大自然能运用美的规律创造宇宙的一切。

作者进一步阐述人类智慧与大自然智慧的关系。一、人类智慧也是大自然所赋予的,人类智慧是自然智慧的一部分,是宇宙自我认识的工具。二、人类智慧是宇宙智慧的高级形态,人类智慧与宇宙智慧,是同一智慧的不同阶段。既然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与自然是一体,理所当然,人类应该爱护自然。

文章做出的结论是,人类理应敬畏自然。

精点研读

一般来说,人们认为小说是虚构的,散文是真实的。这篇散文谈论的是一个“真”话题,但使用的是文学性的语句。文学性的语句有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形象化和不确定性。这对于表达人类还没有形成科学定论的宇宙宏观认识,是非常有用的。老子在他的著作里,也用了大量文学化的语句来谈人和天地之间的关系,所以他没有陷入“真”的泥淖。

关于这篇散文的学习,我们还是在其文学性语句的召唤下,展开丰富的想象,获得一定的科学认识,而不要指望得到什么准确的科学知识。可以精点研读这些问题:

“敬畏自然”的含义是什么“敬畏自然”是不是消极无为的口号

“宇宙的智慧”、“宇宙的生命”究竟存在不存在这个“智慧”,这个“生命”是从什么意义上说的

为什么说连苍蝇蚊子乃至灰尘都是大自然精巧绝伦的艺术品,展示出大自然深邃、高超的智慧

为什么说“人的智慧与宇宙的智慧是同一智慧的不同阶段”

为什么说“我的智慧即是自然的智慧,我对宇宙的认识即是宇宙对自己的认识,我思维即是宇宙在思维,我痛苦即是宇宙在痛苦,我欢笑即是宇宙在欢笑”

“这个宇宙到处都隐藏着生命,到处都有生命的萌芽,到处都有沉默的声音”,这些话是什么意思

学习这篇散文,是抓住这些具体的文学化的语句来朗读,来揣摩,来生发,而防止进入空对空的玄想和谈论、乃至争辩中。

问题探究

学生可能的问题:为什么说“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

作者的关键句是:“我们再也不应该把宇宙的其他部分看做只是我们征服的对象,再也不应该把其他生物仅仅看做我们的美味佳肴,而首先应该把它们看做是与我们平等的生命,看做是宇宙智慧的创造物,看做是宇宙之美的展示者,首先应该敬畏它们,就像敬畏我们自己一样。敬畏它们,就是敬畏宇宙,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

教师:请同学把下面的语言加以形象化的理解,并领会它的含义。

1人类为自己取得的这些成就而喜形于色,然而,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

2宇宙之所以创造智慧生物是为了进行自我认识,为了欣赏她自己壮丽无比的美。

3人类并不孤独,在宇宙中处处是我们的弟兄。

答案:1陷阱,就是坟墓。这句话的意思是,人类开采煤炭、石油、天然气以及其他各种矿物,留下了无数矿坑,也就破坏了地貌和地层结构,很可能酿成严重后果,危及人类自身。2这句话认可人是宇宙中最聪明的,宇宙创造了人类这种智慧生物,人类就责无旁贷地来认识宇宙本身。3这句话认可宇宙生命的可能存在,宇宙意识的可能存在。

创意点拨

1可以从当前禽流感的传播,候鸟的迁移等来介入文题,展开学习。

2尝试用辩论的形式,分正反两方:让两组同学持作者的观点,让另两组同学持反对意见,双方展开辩驳,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领会作者的论证套路。作者运用了层层推进、水到渠成的论述方法,从否定“征服自然”的口号开头,最后得出了“敬畏自然”的结论。

3研究“比较”手法。在熟读、理解全文的基础上,请一个同学代表人类的智慧,一个同学代表大自然的智慧,双方进行对话。注意,作者在文中比较了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指出人类的智慧是大自然所赋予的,人类的智慧也就是大自然的智慧,这是一层。之后,作者从论智慧到论生命,又进一层。论证上是层层推进的。

4进行文本比较,以抓住本文的文体特征。我们知道,本文属于议论性散文。议论性的散文不同于抒情性散文,也不同于一般议论文,它有一个显著的特色就是富有文学色彩,讲究形象的语言、文学化的语言,有浓郁的抒情成分和感情色彩。让学生找出可资参照的另两个文本(议论文、抒情散文)来,进行横向比较,加以区分学习。

课外延展

阅读下面文章。阅读后,仔细思考,并表明你的立场和态度──你愿意站在哪一边

背景介绍:印度洋大海啸后,中科院院士、理论物理学家何祚庥在接受《环球》杂志专访时,表达了一个和本文完全相对的观点。下面的材料节选自《环球》杂志的文章《何祚庥:人类无须敬畏大自然》。

  心理健康课教案工具箱简介

  解决心理健康教育三大难题:

  缺少有经验师资

  教育工作量大

  理论与技术薄弱

  

  

  客户定位:心理老师、班主任、省/市教研所、特殊教育机构、励志培训机构。

  开发设计背景

  1、 国家政策要求:由于国家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颁布及地方政策出台,继北、广、浙之后福、豫、鲁、晋纷纷出台了相关文件,各个学校陆续开展心理健康课与争创心理特色校的行动。

  2、 学生心理问题突出:中小学暴力事件与违反伦理道德事件频发,学生心理问题突出,例如考试焦虑、个性孤僻、情绪控制、延迟满足。

  3、 心理健康课发展现状:没有成熟模式、没有专业教材、缺乏专业老师,在岗的心理老师一类为班主任、德育工作者转为心理老师,既无心理学背景又无专业技术能力;另一类为心理学专业学生刚刚毕业参加工作不久,无相关教学经历,无实操经验。

  4、 心理老师面对的困难:自身专业素养缺乏,国内心理行业发展不健全,心理健康教育与团体辅导发展缓慢。缺少团体辅导以及将教育与心理结合的有效手段,缺少相关教学材料。

  5、 无心理健康课专业设备:虽然心理健康教育设备较多,但针对心理健康课进行设备研发与教案编著的尚属首例。因政府已规定心理健康课每学期九课时,而团体辅导活动工具箱的活动数量已经难以达到这个标准。本心理健康课教案工具箱为国家专利产品,确保内容原创,主题细分明确,内容详尽新颖。

  京师博仁作为一家专业的心理应用单位,整合各界优质资源,将心理治疗与团体辅导溶为一体,开发了心理健康课教案工具箱,旨在推广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高中小学学生心理素质,减少心理问题,发掘心灵潜能,方便校领导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解决教师实际工作问题。

  优势:

  1内容:独家专利,目前较多团体辅导活动内容已在网络半公开化,而心理健康课教师指导手册内容则根据台湾教材进行编著,内容独特。

  2硬件:教学道具丰富可反复使用,所有学生单与表格均有电子模版,可无限次打印使用。教具创新,在原团体辅导工具箱基础上增加更多新颖工具,提升工具箱性价比。

  3编排:活动与课程是成系统按年级的编写的,在内容上细分更加彻底(目前除本单位以外尚无人做到)。由于心理健康课规定每学期九课时,而团辅工具箱已难以满足如此多的课程需求。心理健康课教案工具箱是根据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内容提炼了十三大主题,30节课时,更加针对中小学心理发展。还可以帮助班主任组织心理健康教育班会开展以及心理老师进行心理健康专题讲座的素材。

  4功能:主要的功能是开发心理潜能、培养学习效率和学习兴趣、预防心理疾病、提升心理素质,有效减少学生暴力事件与心理问题引发的恶性事件,高效培养学生生活能力、优秀品质、是非观念,有效预防青少年犯罪与违法事件。

  5操作:方便实用,活页设计,教案可拆解。同时配备了课件PPT与影音视频资料以及与主题相关的名言警句与心理学故事。内容丰富,课程多样,融入多项心理学技术,以及海量心理学知识,可对接各个版本的心理健康课教材。

  

  一、 产品概述

  京师博仁心理健康课教案工具箱,是针对中小学不同年级的心理成长需求而研发设计,打破团体辅导学段划分标准,将活动与课程细化到年级,更加详细具体的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产品由台湾团体辅导与心理课教材编辑组组长——吴秀碧老师带队研发。

  

  课程内容根据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规定的内容和国外前沿的中小学心理成长培养体系而设置。国内首创“三教一评”立体教学模式——每节课包含了教师教案、配套的教学课件、心理学影音视频、自创图卡、全部教学道具及多功能的评课软件,实现教学质量的全方位保证。本产品经过北京、广州、浙江、山东省份多个学校心理老师的实际使用,获得一致好评。历时数年研发,经过多次修改,最终呈现给大家一套结合实际需求、操作方便、效果可控的心理健康教课教案工具箱。

  京师博仁心理健康课教案工具箱具有以下特点:

  1、 结合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三大目的:预防心理问题、提升心理素质、发掘心理潜能:

  2、 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拥有国家专利认证:

  3、 国内首创“三教一评”教学模式:

  4、 操作简单方便,无需心理学基础:

  5、 效果可控,理念先进;

  

  二、产品组成

  《心理健康课教师指导手册》

  

  ◆参考国外与台湾前沿的青少年心理成长培养体系

  ◆操作性强,教师只需提前预览便可上课。

  ◆十三大主题为主,阶段特点为辅,按年级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活动授课,除人际关系、青春期问题、学习减压、价值观塑造、自我成长、沟通竞争等主题外,还针对不同年级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设置了课程,有效预防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根据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设计,在内容上,融入了当代流行的**疗法、音乐疗法、心理剧等多种流派精髓;在结构上,对学生层级进行细化,每一学期、每一年级切合学生心理发展规律而设置不同主题与活动,各阶段活动目的明确、架构完整;在细节上,设计了相对应的教师指导语、各个环节的时间衔接紧密,步骤具体,可操作性强,保证教师轻松顺利完成心理课的教学工作。

  

  《教学课件》

  

  每一节课程配有和教案同步的精美教学课件,课件以心理治疗为理念,引入相关视频、音频,与主题相结合的寓言故事和名言警句古训谚语等,引导课堂步调,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内容。真正做到省时、省力、省心。

  

  《教学道具》

  

  ◆每一个主题活动都配有精心设计的活动道具,保证了每一个活动的趣味性、参与性、有效性。

  配套普通工具箱成倍的教学道具,以年级为版本,一个年级的心理健康课教案工具箱的工具总量相当于其他团体辅导箱一个版本。(例如:初一年级心理健康课教案工具箱工具=初中版团体辅导工具箱工具。)

  ◆特制精美学生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每节课都配有自主设计的学生单及游戏卡片,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游戏和活动中提高心灵素质。

  ◆心理健康成长档案

  每节课配有成长拼图,记录学生的每一次成长,方便教师建立学生心理成长档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评课软件》

  ◆课后跟踪反馈,轻松了解学生各方面的心理状态

  ◆大量课程素材库,专家在线答疑,一站式解决心理课教学各种问题

  团体辅导管理系统中包含课程管理功能,为心理教师提供了课程教案素材库与编辑器,心理教师既可以选用成品教案与课件,也可以自行编制。同时,系统包含课程反馈功能,教师可在课程结束后向学生收集反馈结果,便于提高教学质量。

 三、参数

  

  主题:1建立明确及正面的自我 2提高心灵素质 3提高自我效能 4培养独立自主能力 5促进认知能力 6培养健康的人际关系 7促进社交沟通能力 8促进团队合作能力 9促进情绪控制和表达能力 10建立目标和抉择能力 11完善归属感 12促进道德效能 13培养正面行为 14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

  

  荣誉证书:

  

  有为才有位,有位才有威

  —吴文君(苏州田家炳实验中学心理发展中心主任)

  听很多心理教师慨叹:学校领导不重视,学校没有足够的课时,虽然热爱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但学校不具备相应的工作条件,自己无施展的余地,真是英雄无用武之地。他们整天萎靡不振、懒散拖沓,牢骚满腹,不干工作。只有抱怨,没有行动。但你若真的肯努力,不断的学习专业技术,不断技能水平,又怎么会做不出成绩,又怎么会没人重视。

  ****:

  电话:13381188278 QQ:2110176855 联系人:王老师

  地址:北京师范大学南院博仁教育楼 邮编:100875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美术教案8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美术教案 篇1

 (一)引导阶段

 请学生讨论交流“一分钟你能做些什么”。

 学生一分钟能做的事还真不少,提醒大家既然一分钟你能做那么多事情,那浪费每一分钟都是莫大的损失。所以我们要规划、利用好自己的每一天,由此引出课题。

 (二)发展阶段

 展示一本挂历,交流讨论它的作用。

 欣赏不同的挂历,引导学生找到它的特点和主要组成部分。这些挂历分为12 张,每张都有一个月的时间表,每张的图案都不同。版式大体都由时间区、图画区两个部分组成。

 教师出示自己的范作,提示学生可以用不同形式和不同材料来进行表现,同时为了拓展学生的创作思路,教师展示不同表现形式的挂历供学生欣赏,以启发其创新思维。

 每个小组自己分工、设计并绘制一张月历,最后合订成一本年历。

 (三)展示与讲评阶段

 小组把自己的月历拿上讲台进行展示,其他学生可进行点评。把小组的月历合订成一本年历,挂在教室里供大家使用。

 (四)收拾与整理阶段

 引导学生整理好制作工具,尤其是做手工的学生,注意环境卫生。

美术教案 篇2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民间童谣的历史及特点,童谣和童画相通之处,教案童谣童画第9册。2选择合适的工具材料为自己喜欢的童谣创作童画作品。3体会童画、童谣的综合艺术特点,增强跨学科综合学习的兴趣。

  二、教材分析

 童谣是民间艺术家留给孩子的一份很珍贵的礼物,它既富有童趣,又体现出不同地区的文化特色,同时又是绘画创作极好的素材。童画则是孩子们在愉悦的情绪中,随意洒脱地创造另一个五彩斑斓的世界。孩子们阅读童谣之后,将文学形象转化为绘画的语言形式,将文字之美、声音之美、色彩之美融为一体,体现出无与伦比的艺术魅力。因此,让学生学童谣,画童画,将童画童谣和谐地综合在一起,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和热情。

  三、重点、难点

 重点:能用各种工具材料为自己喜欢的童谣配上合适的童画。

 难点:创作的童画既符合童谣的意境,又能体现出一定的绘画水平。

 第一课时

  四、课前准备

 (生)绘画工具材料,各种童谣书等。(师)配有童画的童谣课件,配有童谣的童画范作等。

  五、教学过程

 1新知教学。

 (1)播放课件《荡秋千》,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说说自己对此童谣的体会。

 (2)教师为此童谣示范作画。(3)教师讲述创作作品的思路及艺术特点。根据童谣内容,创作童画。

 (4)小结:童谣和童画的相通之处(童谣和童画,将文学之美、声音之美、色彩之美生动地融为一体。在童谣的美好韵律中,感受童画的悦目色彩;在童画的丰富想象中,感受童谣的韵律之美),教案《教案童谣童画第9册》。

 (5)揭题:《童谣童画》。

 2欣赏作品。

 (1)交流:互相交流自己熟悉的民间童谣。(2)欣赏书本中的童谣、童画和教师收集到的作品。

 (3)学生进一步领悟童谣、童画的相通之美。

 3尝试创作。

 (1)师生共同评价童谣《荡秋千》(选取的创意角度,艺术特点等)。(2)学生尝试为此童谣创作童画。

 (3)注意:选择合适的工具材料;作品的创意、构图、画面的整体效果等;尽量表现出童谣的意境。

 (4)学生创作,教师指导。

 4评价作业。

 (1)交流创作思路。(2)师生共同评价。

 5小结与拓展。

 (1)小结本节课内容。(2)收集自己喜欢的童谣,了解其历史背景、地域特点及艺术风格等情况,熟读成诵。

美术教案 篇3

 学 科: 初二年级美术课

 课 题: 《平面构成》

 课业类型: 工艺设计

 课时安排:

 《平面构成》第一课时。本课题分两课时进行,本课时进行铅笔纹样设计,

 第二课时进行纹样的色彩配置。

 一、教学简案

 一.教学目标

 认知:理解平面构成的概念、意义、用途及方法。

 操作:按平面构成的要求设计一种构成练习。

 情感:体会平面构成的形式美、秩序美。

 创造:设计出具有个性的基本形和构成形式。

 二.教学重点难点

 l.重点: 主要掌握基本形和构成形式的设计。

 2.难点: 如何启发学生运用创造性思维,进行平面构成的设计

 三.达标规程

 概念;基本要素;基本形;构成方式

 四.教学准备

 师:1.收集平面构成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实物、以前学生的优秀作

 2.绘制平面构成范画与骨格图

 3.绘制自然界有关生物体的几何结构图例

 生:1.收集几何纹样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实例,布置学习专栏。

 2.准备铅笔、圆规、三角尺。

 五.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按常规进行。

 (二)前提测评

 回顾单独纹样、二方连续中的点、线、面极其特征,了解学生状况。

 (三)导入新课

 根据唐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让学生展开想象,抽几位学生上黑板,用点、线、面概括地表现景色。教师总结:这种用点、线、面抽象形态构成的图形就叫平面构成。

 (四)认定目标

 板书《平面构成》极其简要提纲。

 指出在这节课上,要学习掌握平面构成的几种主要构成形式,并进行设计练习。

 (五)导学达标

 l.平面构成的概念、用途与学习意义。

 师生共同列举、观摩平面构成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进而说明平面构成的概念、用途与学习意义。

 2.基本要素;点、线、面

 引导学生说出日常生活中有点、线、面特征的例子,结合图例进一步明了点、线、面的特征。

 3.基本形

 说明运用点、线、面按一定的方向、角度、距离组合变化便形成基本形,介绍基本形的种类极其构成方式。(图示)

 4.构成方式

 基本形按不同的方法排列,便产生各种形式的构成,可以概括为规律性与非规律性两类,本课着重介绍五种主要的构成形式。(骨格图与各式范画四例及生物体结构图)

 规律性排列式 重复渐变 发射

 非规律性排列式 特异对比

 六.作业要求

 设计一幅平面构成铅笔稿。(出示4条要求)

 七.学生练习,教师辅导。

 八.达标测评和小结

 概括本课内容,强调基本形与构成方式

 的设计,挑选一部分作品作展示,邀请两名学生互评,然后教师讲评。

 九.板书设计

 应用图例

 平面构成

 基本要素-点、线、面

 基本形

 构成方式1 2 3 4 5

 骨格图

 范画

 重复式

 以前学生作业

 范画

 渐变式

 范画

 发射式

 十、作业要求

 1 2

 3 4

 范画

 特异式

 范画

 对比式

 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美术试用课本《教学参考用书》(上册)

美术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教幼儿练习使用画笔的正确方法。

 2、培养幼儿对美术游戏的兴趣。

 3、练习画封闭的圆形。

 活动准备

 1、大白纸若干张,上面用线条勾画出太阳公公。

 2、幼儿用水彩笔每人一盒。

 活动过程

 1、出示“太阳公公”,引起幼儿的兴趣。

 “太阳公公的年纪很大了,每天都在天上看着小朋友做游戏,今天他想吃一种天上没有的好东西。这种好东西的名字叫糖葫芦,太阳公公没有见过,小朋友知道它是什么样子的吗?对,这就是圆圆的糖葫芦。”

 2、请幼儿给太阳公公画糖葫芦

 “太阳公公把穿糖葫芦的工具都准备好了,请小朋友把糖葫芦一个一个地穿在太阳公公的光芒上吧。糖葫芦上裹了一层厚厚的糖,可甜了,小朋友画糖葫芦的时候一定要用糖包住里面的水果,如果没有裹住,里面好吃的水果就会跑出来。”

 引导幼儿画封闭的圆

 3、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制作各种口味的糖葫芦

 “小朋友都吃过什么味道的糖葫芦呀?太阳公公爱吃各种口味的糖葫芦,我们让他尝一尝各种好吃的糖葫芦吧!”引导幼儿吧画好的糖葫芦涂上各种水果的颜色。

美术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尝试用各种图形表现在农贸市场内的事物,大胆的想象添加构图,丰富画面。

 2乐意用蜡笔和颜料作画,体验涂色的乐趣。

  活动准备

 水彩笔,纸,蜡笔,范例。

  活动过程

 1激趣

 (1)师:“我们一起去逛了菜场对吗?今天呀菜场还是很热闹,有很多叔叔阿姨买菜卖菜,可忙了。你们还记得我们在农贸市场看到了什么了吗?有些什么人?什么东西?他们在干些什么?”

 (2)出示范例。

 师:看,这是老师在那里看到的一些好吃的蔬菜,还有一张是看到叔叔阿姨们在卖菜的样子,那么你们看到了哪些有趣的事物呢?”

 (3)鼓励幼儿绘画不同的事物(蔬菜、水果、房屋、人物的场景等等)。

 (4)引导幼儿用各种图形组合,展开想象变化成物体形状。

 2幼儿分组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3评价作品

 (1)师:大家都来说说你的画里面都画了什么。

 (2)师:小朋友们将画贴到作品栏,可以请你的好朋友或你的爸爸妈妈来欣赏,告诉她们你们参观农贸市场看到的有趣的东西。

美术教案 篇6

  课题:画下美好的每一天(日记画)

  教学目的

 通过画日记画,锻炼学生的观察、记忆 和形象表达能力,养成勤观察、常思考、多动笔的良好习惯。同时在技法上巩固线描画的表现方法。

  作业要求

 用线条画画一幅日记画,记下你一天中最深刻的见闻和感受。

  课前准备

 一、教师准备日记画作品的幻灯片及公园、游乐场、马路、家庭等有关场景的,学生日记数则。

 二、学生备好作业用的黑色墨水笔或签字笔。

  教学过程

  第 一 节

  一、引入新课。

 提问:“语文课有没有教写日记怎样写”指定学生回答后,选读一两则日记,然后再问:“能不能用绘画的形式写日记”

  二、讲新课:

 1.讲解课文,重点讲解“日记画的内容”。

 提问:“说说你一天中感受最深的趣闻乐事。再讲出人、物及场景的形象特征。”

 2.说明日记画的表现形式——线条画。指导学生欣赏课本中的学生作品,再放映学生作品的幻灯片,让学生理解日记画有以下特色:

 ①画的内容(主题)。

 ②作者怎样用具体形象、环境道具来表达这一内容(主题)

 ②具体细节的刻画。

 ④线的疏密处理。

 ⑥写上白期、星期、天气或简短的文字。

  三、学生作业:

 先写一段日记,然后根据日记的内容画一幅日记画:

 1.以人物活动为主的,可先画人物,再补背景。以景物为主的,先画景物,再补人物。

 2.先画出大体构图和形象,再添加细部,注意线条组织的疏密关系,细节的刻画要具体,不要概念化。

 3,作业用两节课时间完成。这课完成铅笔稿。

  第 二 节

 一、讲评上一节课的情况,出示内容表达较好的学生作业草稿,引发其竞争意识。

 二、讲解调整,充实画面的处理办法。

 三、学生用黑色水笔勾线,继续完成作业。

 四、讲评:抓住日记画方法简便,表达清楚,图文一致的特点进行讲评。

美术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了解、学习风景画的表现方法。

 2、学习图案的设计的基本方法。

 3、培养学生组织安排版面的能力。

 4、激发学生热爱家乡、歌颂宣传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学习图案设计的基本方法。

 2、掌握学生组织安排版面的能力。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交流

 1、课前信息收集:到家乡各个有特色的地方走一走,用文字、速写、拍照、摄影等方式记录下来。

 2、知识问答:

 a、“穿靴套袜洋上行,世间唯见此奇景。”(是描写白水洋的词句)请同学们回答相关景点。

 b、家乡有多座木拱廊桥矗立水面,引以为毫!你能说出哪些桥的名称?

 c、你还能说出哪些家乡的名胜古迹?

 3、交流感受:

 a、欣赏家乡的风光。

 b、家乡发生了什么变化

 c、你喜欢的家乡美景是什么都有哪些特点

 4.教师小结:家乡这几年变化可真大,家乡是生我养我的地方,不管是朴素的农家小院还是城市的璀璨华灯,它都是美的!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热爱家乡就是热爱祖国。

 二、通过视频展示台展示收集的有关资料

 1、引导学生欣赏课本上的学生作品是怎样表现家乡的。学生开展讨论和评价。

 2、教师总结:

 a、构图的处理。(前主后次,前实后虚,前大、多,后小、少)

 b、特定的内容。(房屋、街道、田野、树木等)

美术教案 篇8

 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观察、体验美术作品中的节奏感。

 2、通过绘画或剪纸等方式表现美术的节奏感。

 教学重点: 对美术节奏的理解

 教学难点 :用不同的材料设计图形,表现美术的节奏。

 课前准备 :教具:课件(贝多芬第五交响曲——命运)、彩纸、剪刀、作品若干。

 学具:彩纸、剪刀、双面胶、油画棒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总第 3 课时 执行时间:

 一、感受节奏

 1、听——“贝多芬第五交响曲——命运”

 2、看——两幅绘画作品

 ⑴绘画作品中建筑物上窗户、柱子的有规律的排列、园林别墅中花草的间隔栽培。

 ⑵二方连续纹样作品中垂直线、水平线、斜线、曲线的重复配置,冷暖色、明暗色的反复调和。

 3、通过听和看同学们有什么不同的感觉和相同的感受?生……(相同点:都能感受到节奏。不同点:听觉的节奏感较为强烈,绘画作品的节奏是一种形式感。)出示课题“美术的节奏”

 4、生活中有发现的节奏吗?这些节奏美吗?为什么美?生……

 5、师根据学生的思路在黑板上进行简笔勾画,表现节奏的图形。

 二、节奏的运用和表现

 1、欣赏课本插图:《自然界中的节奏》、《美术作品中的节奏》小组讨论:图中分别给你什么感受,你最喜欢哪一种的表现形式,为什么?全班讨论:生……

 2、师:生活中处处有节奏,表现的形式也多种多样,古今中外大师、画家、小朋友都在用不同的工具、不同的材料,表达自已的情感,创作出了一幅幅优秀的带有节奏感的美术作品。

 三、表现节奏

 作业要求:师生通过投影仪用彩纸、瓶盖等材进行摆设体验不同的节奏感。请同学形容一下不同的节奏给人的感受。(师写关键词)

 四、交流感受

 交流一下刚才在拼摆中对不同材料表现不同节奏的感受。

 布置回家搜寻各种材料,下次继续用拼摆的方式表现节奏。

 教学反思:用音乐的节奏,音乐里的拍手打节奏的方法来表示节奏,然后用花片来贴节奏图,能够很好的表现节奏。

 第二课时 总第 4 课时 执行时间:

 一、引导交流阶段:

 请同学们出示课前准备的各种工具材料,交流自已的构思。生……(师生、生生相互交流,互相启发,不断开阔创作思维)

 二、课堂创作阶段:

 1、作业要求:用不同的材料、不同的绘画工具表现“美术节奏”。

 2、辅导:针对小组中的问题及时辅导。

 三、作品展示:

 同学们都离开自已的座位欣赏别人的作品。

 通过自评、互评最后评选出优秀作品若干幅进行贴粘展示。

 教学反思 :其实不一定要用绘画或者粘贴的方法表现节奏,用一些物品如:彩色图钉,扣子等等摆一摆,效果也不错。

跨越百年的美丽》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理解居里夫人这种能够“跨越百年”的“美丽”的内涵。

2、启迪学生思考人生目标,实现人生的多重价值。

教学重点

理解“美丽”的深层含义——什么样的“美丽”方能跨越百年、经久而不衰?

教时安排

一教时

课前准备

课前要求学生细读整篇课文,自行质疑提问。经归拢和筛选,整理出以下几个主要问题:

1、文章第2段的场景描写为何如此详尽?这一段与下文内容似乎关联不大。

2、文章第4段中描写居里夫人求学经历时用了这样一句话——“这种心无旁骛,悬梁刺股,卧薪尝胆的进取精神,就是一般男子也是很难做到的啊”,觉得句中3个成语的连用很精彩,但说不清具体精彩在哪儿。

3、为何作者在文中不止一次地写到居里夫人的外貌,书写其年轻时的“漂亮”、“美丽”?

4、文章第5段末尾提到的对女子而言“更重要的东西”,究竟指什么东西?

5、标题中的“美丽”不难理解,而“跨越百年”仅仅是指时间上的跨度吗(居里夫人发现放射性元素镭距今已有百年)?

6、本文书写居里夫人的角度似与以往读到过的文章不大类同,无非是在说教一个人的内在美与外在美的关系,并不见得新颖,而且似有硬做文章之嫌?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研读的课文是《跨越百年的美丽》,在课前的自读质疑中,同学们提出了不少相当有价值的问题,我从中筛选出了6个,而有些问题在我看来是有逻辑联系的,所以我将这6个问题合并成3个环节。今天我们就这些问题,一起来进行研讨。

二、与学生共同研讨这6个问题

1、文章第2段的场景描写如此详尽,究竟有无必要?

这一段场景描写体现了记者出身的梁衡用笔的老练与细致。我们来看看这段场景描写中对台下听众群体描摹的3个词语——“人声鼎沸”、“肃然无声”、“全场震惊”。为何“人声鼎沸”?仅仅是为了发现放射性元素镭距而激动不已吗?为何居里夫人上台后立即“肃然无声”?仅仅是出自于对演讲者的尊重吗?我们来看看下文梁衡提到的一笔——“在此之前还没有一个女子登上过法国科学院的讲台”,以及后文第4段中的那句“这项开辟科学新纪元的伟大发现好像不该落在一个女子的头上”,所有这些,都是作者在暗示我们:长久以来科学界就是一块男子的世袭领地,而身为女子的居里夫人想要在这块领域中有所作为,甚至于取得成就,并最终踏上一个国家科学院的讲台,其间又要付出多少超出常人的艰辛与努力呢?而后文多处对居里夫人科研与求学经历的描写,正是对此所作的具体回答。

不少同学在自读质疑中,注意到了与之相关的语句,如“居里夫妇搞到一吨可能含镭的工业废渣。……一锅一锅地进行冶炼”;又如“终于经过3年又9个月,他们在成吨的矿渣中提炼出了0.1克镭”。“可能”一词极言其提炼的繁重,“一锅一锅”的提炼则近乎于大海捞针,而“3年又9个月”与“0.1克镭”数字上的巨大反差,令人触目惊心之余,不得不为之感叹,感叹其坚忍不拔的精神。而很多同学注意到的那句“这种心无旁骛,悬梁刺股,卧薪尝胆的进取精神,就是一般男子也是很难做到的啊”,更是对居里夫人性格的极好注解。以“心无旁骛”表现其专注,以“悬梁刺股”表现其勤奋、以“ 卧薪尝胆”表现其刻苦。正是这样的艰苦执着,才成就了居里夫人的“大志”与“大求”。

2、为何作者在文中不止一次地写到居里夫人的外貌,书写其年轻时的“漂亮”、“美丽”?

从大家的自学笔记中看的出,对标题中“美丽”一词的内涵,还是理解颇深的。居里夫人的“美丽”,绝不在于她的外表,尽管她有着“天赋的美丽”(同时板书),文中也多处提到这一点,尤其是在第4段中。而梁衡引用莫泊桑的小说名篇《项链》中的语句,无非也就是为了告诉大家,在欧洲传统的文化观念中,女子是作为男子的附庸而存在的,漂亮女子对他们天赋外貌的利用是天经地义的。然而居里夫人不这么认为,她认为“只有发现创造之花才有永开不败的美丽”,所以,在漫长的科研岁月中,“她美丽健康的容貌在悄悄地隐退,她逐渐变得眼花耳鸣,苍白乏力”(第6段),但她“从一个漂亮的小姑娘,一个端庄坚毅的女学者,变成科学教科书里的新名词“放射线”,变成物理学的一个新计量单位‘居里’,变成一条条科学定理,她变成了科学史上一块永远的里程碑”。可以这么认为,按照作者的看法,居里夫人将上天赐予她的外表的美丽,置换成了“理性的美丽”(同时板书)。

居里夫人的这种选择,给当时的女子作了个示范:是否上天给予了自己一副美丽的形骸,那么自己的人生价值就注定只能附着外表形体而存在?作者梁衡在文末指出了——“人有多重价值,是需要多层开发的”。而女子除了外貌、身世、门庭,还有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自身的多重价值。正是对自我多重价值的发掘,使得原本短暂而易逝的美,置换为能跨越百年、能经久不衰、能历久而恒新的美。标题中的“跨越百年”不单单是对居里夫人发现放射性元素镭一百周年的纪念,也可以视作是时间对其理性美的恒久考验。

3、梁衡是不是在硬做文章?

纪念居里夫人的文章想必大家也看了不少,印象中似乎还未曾有人以这样的角度来书写的。不管如何,这是作者的独辟蹊径、推陈出新,单就这一点而言,已属难能可贵。当然,这种“独辟蹊径、推陈出新”,是否成功,有无生硬之嫌,另当别论。在这一点上,我认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必强求一致。欣赏的可以认同,不欣赏的可以提出。我个人的看法:作者如此煞费苦心,最终不过是对内在美重要还是外在美重要这一颇为老套而答案也显而易见的命题作了番说教,角度再新,立意也显得陈旧。更何况,正如作者自己文中所书,居里夫人最令人钦佩的还是她的视荣誉如粪土,这种高贵的人格令所有与居里夫人同时代的伟大科学家肃然起敬。爱因斯坦于1935年11月在纽约居里夫人悼念大会上的凭吊演讲《悼念玛丽·居里》中反复强调了这种“高贵的人格”。相形之下,在纪念居里夫人的文章中,我个人还是最欣赏这一篇。

多媒体课件设计方法浅谈

摘要:多媒体是利用计算机传递的文本、图形、图像、声音、动画和影视信息的集合。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多媒体会有不同的描述。多媒体技术能提供多种文字信息(文字、数字、数据库等)、多种声音信息(语音、音乐、音响效果等)、多种图像信息(图形、图像、动画、视频等)的输入、输出、存储和处理,使表现的信息图、文、声、像并茂,更加直观和自然。由此可见,多媒体技术是计算机技术、音频技术、图像压缩技术和文字处理技术等多种技术的一种结合。随着多媒体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多媒体课件设计也越来越受到各方面的重视。一个好的多媒体课件既能更好地辅助学生掌握知识,又要能提高教学效率。那么,什么样的课件才算好的多媒体课件?他是怎样分类的,又是怎样设计出来的呢,有哪几种基本方法设计多媒体课件呢?下面我简要介绍以下几种方法。

关键词:多媒体课件、设计方法

当今社会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融入到其他各个领域的同时,也融入到教学领域当中,更新了教育教学观念,改变了当前的教育教学现状,形成了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的整合。其中计算机辅助教学CAI是一种新型的现代化教学方式,也是当今世界教育技术发展的新趋向。CAI的兴起是整个教育界进行信息革命最有代表性的产物,它促使传授知识不再只是通过简单形势、单一渠道和一种层次的课堂教学,还可以通过多媒体、多渠道、多形式和多层次来完成。随着CAI的逐渐推广和应用,多媒体课件的设计越来越成为广大教师所应掌握的一种技术。多媒体课件有多种多样的类型,不同类型的多媒体课件,对应不同的教学策略。目前出现的多媒体课件有:演示型、自学型、练习型、模拟试验型、测试型和资料型。从总体上看,支持以学为主教学模式的CAI在国际上应用广泛。我国目前应用较多的还是针对具体学科内容设计的演示型多媒体课件,它支持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以教师课堂教学的辅助手段出现,强调的是用于解决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一般是由教师控制,向学生展示。经过多次的实际设计,我认为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一、选择教学课题,确定教学目标

选题应根据CAI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来进行。一般来讲,课程内容比较抽象、难以理解、教师用语言不易描述、某些规律难以捕捉、需要学习者反复练习的内容等,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都有必要实施计算机辅助教学。选题的同时,还必须分析和确定课题实施所能达到的目标,应符合教学目标的要求。特别注意要发挥多媒体的特长,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精心设计、设计多媒体素材,集图、文、声、像的综合表现功能,有效地调动和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学习效率。

二、搜集素材

“多媒体素材”是多媒体课件中用到的各种听觉和视觉的材料。需要根据脚本的要求准备各种文本、声音、图形、图像、动画和视频等多种媒体素材,还需要将搜集的各种素材进行加工处理,使素材更生动。在获取素材时通常有以下几种方法:

1用数字照相机来采集画面,再用相应的软件将其转换为位图,并进行加工处理。

2在计算机中配置视频采集卡,然后可将录像机,视盘机或摄像机播放的视频转换为数字视频,并通过视频设计软件将数字视频信号存为AVI或MPEG格式的视频文件。

3用图形扫描以采集图像和文字。

4捕获计算机显示屏中的图像。可以捕获计算机显示屏中的静态图像和动态图像。捕获静态图像一种方法是按PrintScreen键,将屏幕图像放置到Windows剪贴板中,再用图像处理软件将剪贴板中的图像粘贴到画布当中;另一种方法是使用抓图软件HyperSnap-DX Pro和SnagIt等。捕获动态图像可使用HyperCam、SnagIt、Camtasia和SCRNCAM等动态抓图软件。

5从网上下载素材。下载各种素材可以使用IE直接下载或使用FlashGet、网际快车或网络蚂蚁等下载软件来下载。

6使用相应的软件设计素材。

三、设计过程

设计课件是对已经创意好的脚本进行最终加工完善并形成产品的过程。它不是简单的媒体组合,而是一个复杂的、需要非常强的动手能力进行艺术加工的过程。设计时一定要文字规范、图像清晰稳定、构图与色彩使用正确,要保证在运行时平稳流畅,可控性好,可靠性强,利于学生仔细观察和分析,便于教师操作使用。设计时,依据脚本,遵循设计原则,耐心细致,熟练运用各种软件,及时排除各种可能出现的故障。多媒体课件一般是选择一个多媒体工具软件创作而成。但在实际创作中,为了使课件更丰富多彩,发挥更佳教学效果,往往要同时运用多个软件共同创作而成。常用的有

Authorware、Powerpoint、Flash、Premiere、Photoshop、Cool3d、FrontPage、Dramware、方正奥思、几何画板、课件王、蒙泰瑶光等,它们都有各自的长处。不同的教师会因为各自不同的教学需要和对不同软件的熟悉程度,去选择某一软件进行创作。如我们首先可以用Cool3d做片头字幕,用Flas或GIF编辑器动画,接着用Premiere对所采集的音视频或素材进行编辑,生成AVI文件,再用Powerpoint幻灯片模式或Authorware、方正奥思进行组合,这样设计出来的课件更加生动、直观、可视性强,且具有一定的艺术性。

四、课件修改

最后,还应根据不同的教学环境进行调试、生成、组合、打包工作。同时,注意保留源文件,以备修改。在一切运行正常的情况下,方可投入到实际使用。如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发现不足,要及时反馈,加以修改,直至满意为止。多媒体教学通过图文、声像并茂的动态信息,增强了教学的感染力,有利于学生积极性的提高,从而可以提高学习效率。通过模拟实验,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学生对所学知识理解加深,学会如何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但是,有些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从引入到新课,从概念到规律,从举例到课练,均投影在屏幕上,学生看得多、听得多,思考就少,只强调过多的外部刺激,不留给学生足够的独立思维空间。多媒体教学应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教师应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而不是知识的灌输者,学生应是学习的主体,而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另外,还有教师在设计课件时,存在“单一化”、“文字化”、“过量化”等现象,课件过于追求“系统性”,集板书、过程、练习为一体,形式单一。由于教学条件限制,传统的教学手段无法完成的,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模拟,是形象生动的,但设计时应注意课件设计必须具有科学性,不可以用模拟代替真实过程。多媒体辅助教学具有其独特性、先进性、高效性,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使用,才能达到教学最优化,应当根据实际需要合理使用,才能发挥最佳效果。只有将多媒体辅助教学与传统的教学模式有机结合,才能相得益彰,教学媒体运用恰当,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达到了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提高了学习效率,就是一堂好课。

五、使用反馈及修改

为保证课件的正常使用,还需要多次测试,以便能够发现课件在运行当中存在的问题,及时修改,不断完善。测试完毕后,通常还要将设计好的源文件打包,使之生成可执行文件。一个课件的好与坏,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真正得出结论,课件设计完成后,应用于课堂教学,然后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再将课件加以修改,从而使其达到最优。如果设计的课件引不起学生的兴趣,在课堂上起不到应有的效果,对教学没有起到设想的效果,那么这样的课件无疑是失败的。老师要反复的修改,这就需要老师有耐心,不怕修改才行。

多媒体课件设计的样式可以多种多样、丰富多彩,但应防止出现以下情况:

1、界面过于花哨,内容华而不实

多媒体课件需要借助一定的艺术形式,但不能单纯地为艺术而艺术,仅仅停留于作表面文章。如色彩过于艳丽的界面、美观好看的按钮、字体变化多样的文本,美化了界面、方便了老师的操作,但却成了学生的视觉中心,影响了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注意力。而且长时间注视色彩明丽的画面会影响学生的视力。只有充实的内容与完美的外在形式的有机结合,才能真正达到传授知识、调动学生积极性、改善教学环境的目的。我们经常在课堂上看到,教师所用的课件从的处理、文字的选择到播放的艺术效果,都经过了精心的设计。追求细节的完美固然是好,但是也很容易将学生的注意力拉向一些无关紧要的事物上。如语文课堂常有复习词语的这样环节,有的课件在显示词语时,在同一张画面上显示了三、四种不同的字体,或是选用一些毫不相干的做背景,还不时跳出几个动画的卡通小人物。那么,我们可以想象到,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新鲜感会自然地将他们的注意力分散到热闹的场景上,从而降低了课堂学习效率。 2006年我听了市里举办的中小学教师优质课,大部分老师在教学中都使用了课件,其中有一些课件大量运用了Flash动画效果,精彩是精彩,但是如果运用到课堂上,学生只会被其眼花缭乱的动画所吸引,而具体的内容可能还是学不到,这些课件都是学校里的学计算机专业的老师设计的,技术上是无可挑剔,但是跟课本脱节,就起不到辅助教学的作用了。当然也有一些非常好的课件得到老师的认可,它们都是一些既能体现教材内容,又适合教学的而且具有相当高水准的课件。

2、呆板单调、索然无味

多媒体教学就是以文字为基础,配合图像、声音、动画等手段,从多方面刺激学生的感官,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和教育效果。一个形式呆板的多媒体课件与黑板加粉笔的教学方式是没有什么区别的,它所获得的教学效果自然就不会显著。就如我前面所说的,如果只是一幅幅拼接的课件,那还不如直接使用幻灯片算了。这样的课件绝引不起学生的兴趣,更提不上如何辅助教学了。一些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从引入到新课,从概念到规律,从举例到课练,均投影在屏幕上,学生看得多、听得多,思考就少,只强调过多的外部刺激,不留给学生足够的独立思维空间。多媒体教学应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教师应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而不是知识的灌输者,学生应是学习的主体,而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另外,还有教师在设计课件时,存在“单一化”、“文字化”、“过量化”等现象,课件过于追求“系统性”,集板书、过程、练习为一体,形式单一。由于教学条件限制,传统的教学手段无法完成的,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模拟,是形象生动的,但设计时应注意课件设计必须具有科学性,不可以用模拟代替真实过程。多媒体辅助教学具有其独特性、先进性、高效性,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使用,才能达到教学最优化,应当根据实际需要合理使用,才能发挥最佳效果。只有将多媒体辅助教学与传统的教学模式有机结合,才能相得益彰,教学媒体运用恰当,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达到了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提高了学习效率,就是一堂好课。

3、生硬拼接、胡拼乱凑

课件的设计讲求取材合适,用材得当。比如:在讲授“三国的建立”时,如果在课件中插入了现代流行音乐,就会显得有些不伦不类,甚至因此破坏整个课件的韵味。需要比较柔和的背景音乐时,却插入了节奏强劲的摇滚乐,同样破坏课件的整体效果。甚至不该有音乐的时候也出现了音乐,那它会大大影响一个课件整体的效果。计算机课件的优势在于超文本功能、人机互动功能、网络功能等。从目前许多教师设计的课件来看,大部分不能体现这三大功能,都只不过把、视频、文本等内容转为计算机演示罢了,不能算是真正的课件。 我们说一个课件就是一个完整的教案,就是一个完整的一节课,它能够反映我们教学基本功。而我们许多人设计课件,完全是为了应付差事,为了比赛,为了职称等目的,根本不花时间和精力来完成这件事,或是花了少量的时间和精力,众所周知,要完成一个好的课件,是要花时间和精力来设计的、来完成的。粗制滥造的东西,不仅完成不了教学任务,而且也浪费了学生的时间,更使我们的教学质量得不到应有的提高。计算机课件的设计不是简单的几种内容 的拼凑,而是各方面知识的有机熔合,不能为了课件而课件。

总之,一个好的多媒体课件的设计是一个艰苦的创作过程,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学习,不断努力。而通过我们的这些苦心钻研,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好地获得知识。同时透过这个设计过程,还可以不断的提高自身的电脑技术水平

古代流传下来的教育与教学思想、教育与教学理念、教育与教学方法最具生命力和代表性的就是“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有教无类,就是“人人享有受教育的权利;人人享有受公平教育的权力”。因材施教,就是“根据人的特点而施教;根据人的能力而培养”。这是现代教育与教学思想、教育与教学理念、教育与教学方法的纲领与基础,具有无与伦比的生命力、科学性、先进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www.hunlipic.com/langman/57255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4
下一篇2023-07-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