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默生的教育思想

爱默生的教育思想,第1张

拉尔夫·瓦尔多·爱默生(1803-1882)是美国十九世纪著名文学家、诗人,也是大力倡导改革与进步的教育思想家。作为超验主义的代表人物,他倡导个人主义学说,强调精神的力量远过于物质,相信个人潜能的无限性。在他的周围,聚集了一批立志改造社会的有识之士,如阿尔科特、富勒、霍桑、梭罗等—所有这些人,都做过教师,对当时僵化的教育体制和陈旧的教育方法感到痛心疾首,并坚信社会的进步与完善必须建立在个人教育和道德自我完善的基础之上。他们积极投身到开启民智的教育改革洪流中,锐意进取,勇于创新,造就了新英格兰地区教育文化繁盛的局面。与此同时,超验主义教育思想也成为美国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爱默生的教育思想,一方面受到古希腊柏拉图教育思想,以及以卢梭为代表的法国浪漫主义和以康德为代表的德国古典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植根于具有浓厚清教背景的新英格兰土壤之中。此外,他还受到富兰克林实用教育和杰斐逊民众教育思想的启发。他提出的若干教育理念和主张,如:教育就是唤醒每一个灵魂;人是内生的,教育就是他的展现;教育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以及行动将经验转化为思想等等,不仅有助于自由平等的价值观在整个社会的确立,也昭示了以培养创新思维能力为主旨的美国教育改革的方向。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爱略特校长在哈佛创建的选修课制度,赫钦斯在耶鲁推广的名著阅读计划,特别是杜威实验学校总结出的一系列民主教育思想,都在不同程度上说明爱默生在美国教育思想史上持久而深入的影响。

   值得注意的还有与爱默生同时代的教育思想家——“美国公立学校之父”——贺拉斯·曼。曼主张以整齐划一、高度行政集权的方式推进马萨诸塞州乃至全美的教育改革,而爱默生则提倡活泼生动、富于创造精神的自我教育。这一场“美国学者”针对“美国学校”的论争,促使人们进一步认清了教育的本质:自由与体制,个人与社会,只有有机的融合,形成巨大的合力,才能加速促进知识的普及推广和社会民主化的进程。

爱默生所生活的19世纪中后期是美国思想文化脱离对欧洲的依附而走向民族独立的转型阶段,他所领导的超验主义运动被看作是美国的文艺复兴,代表作《美国学者》被称为美国在文化上的“独立宣言”,爱默生也成为确立美国文化精神的代表人物。本文首先分析爱默生教育思想的研究价值,并论述了我国目前教育史领域对爱默生教育思想研究的不足,进而从个性教育的角度探析爱默生的教育思想主张。 首先,爱默生生活的时代是美国历史上一个改革的时代,工业革命、西进运动带来经济迅速发展并引发新的社会问题,这是爱默生思想产生的现实基础,而了解爱默生自身的人生经历也是把握其思想学说所必要的。 其次,爱默生对教育的理解,在很大程度上是基于超验主义和个人主义的思想主张之上的。超验主义是爱默生庞杂思想的核心,而个人主义是贯穿爱默生思想历程的一条主线,其超验主义从本质上讲也是一种对个人经验的超越或自我超越。 再次,爱默生的超验主义与个人主义思想主张反映在教育方面,就是相信个人的天赋和潜能,认为教育就是人的天性的自我展开,就是引导出人内心的灵性,为此要尊重每一个学生,以爱心和耐心顺应儿童天性的自然发展。出于对教育本质的这样的认识以及对个人的充分信任,爱默生提倡每个人都应该且能够自我教育,以自己的方式学习;而其关于学习的观念是极为广泛的,本能与生活、教师与友伴、社会与自然、书本与心灵、文化与宗教都构成了可供学习的内容。他倡导个性自由发展与彰显的个性教育思想,最终意在培养个体成为自尊、自信、自立,能够自我发展、实现自我价值的人,而将这种教育理念付诸实践的最理想教师,就是他在《美国学者》一文中所诠释的学者型教师。 爱默生的个性教育思想在西方教育史上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他的个性教育主张给我国现代教育带来启示:教育要尊重人的天性,加强自我学习的能力以适应终身教育的需求等,为我们的教育理论与实践提供借鉴。

拉尔夫·华尔多·爱默生(1803—1882)是美国思想史和文学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爱默生出生在波士顿的一个牧师世家里,但他八岁丧父,家境开始困难,孀居的母亲一人苦心经营,拉扯、教育五个儿子。爱默生曾在波士顿拉丁学校和哈佛大学求学。他1821年从哈佛大学毕业以后,曾教过几年书,1825年又上了哈佛神学院,1829年被任命为波士顿第二教堂牧师。尽管他工作非常称职,布道受人欢迎,但他的独立自主精神与当时基督教规范不合,因此于1832年主动辞职。随后他先后三次游历欧洲,拜访了英国浪漫主义大诗人柯勒律治、华兹华斯等人,并且跟散文大师卡莱尔成了终生不渝的朋友。初次欧游归来后,他定居到离波士顿不远的康科德镇,后来成了康科德的“圣人”。他在那里建立了一个“超验主义俱乐部”,跟梭罗、霍桑等一些文人探讨哲学、神学和文学。此后他潜心于读书写作,到很多地方去讲演,除了1842年至1844年主编过同人刊物《日晷》外,没有担任什么具体职务。  爱默生的散文著作除了《论自然》这本薄书和未收编成集的一些篇什,绝大多数都是演讲录。演讲中最有名的要数《美国学者》(1837)和《神学院演讲》(1838)。前者被爱默生同时代的著名作家、哈佛大学教授霍姆斯誉为美国的“思想独立宣言”。爱默牛认为,美国学者应当破除清规戒律,要通过研究自然,通过实际行动,尤其通过直觉来认知真理。学者必须集当代的才能、过去的贡献、未来的憧憬于一身。学者应当自由而勇敢,将生活转化为真理,做自己时代的代言人。《神学院演讲》则有意成为一篇宗教独立宣言。爱默生一再强调:人与自然具有精神上的统一,人可以不通过中介,直接与上帝沟通。他强调道德情感、宗教情感。他认为牧师的最大秘诀就是把生活化为真理,而不是搞形式主义,做僵化空洞的说教。由于抨击了形式主义的传统宗教,鼓吹直觉的精神体验,这篇演说得罪了当时的宗教人士。哈佛大学此后近三十年未邀请他进入该校讲演。  《随笔:第一集》(1841)和《随笔:第二集》(1844)也是在讲稿的基础上加工而成的。第一集收入十二篇文章(本书选了《历史》等六篇);第二集收入九篇文章(本书选了《诗人》等四篇)。这两本’著作奠定了爱默生的声名。这二十多篇文章尽管题目不同,但都贯穿着所谓“超验主义”的中心思想:  一、强调灵魂的最高价值。神圣的灵魂存在于每个人身上,而且是相同的。每个人身上都有神圣的火花,有获取一切知识的手段。上帝就是“超灵”。超灵可以畅通无阻地进入每个人的灵魂,每个人的灵魂也可以畅通无阻地进入超灵,每个人都可以与上帝沟通。  二、强调自然,认为自然是灵魂的影像或外部表现,是上帝的一种投射,“是上帝投在我们感官上的巨大的影子”。每一个自然法则在人的脑海里都有一个对应物,所以自然法则与精神法则是完全对应的。物质因素与精神因素非常相近,只不过前者代表较低层次上的活动罢了。  三、要完全地展现个人灵魂的能力,个人是发现真理的唯一工具。每个人必须是坚定的追求者,必须通过自身为自己发现上帝,其途径是完全服从或彻底相信个人直觉。所以,爱默生强调独立自助的个人应当求助于单独的自省和个人的经历,而不是依靠传统和他人。  1850年出版的《代表人物》也是一组讲演稿,共七篇文章。本书选了关于柏拉图、斯维登堡(这个名字中国读者比较陌生)、蒙田和莎士比亚的四篇文章,这四个人对爱默生影响最大,也是他在许多文章中提及次数最多的。这本书显然与他的朋友卡莱尔的《英雄、英雄崇拜和历史上的英雄事迹》(1841)有相似之处。不过卡莱尔崇拜伟人,对他们追求权力、掌控群众的无情做法也表示赞赏,而爱默生将伟人称做“代表人物”,是因为他把这些人看作各自的时代和民众的代表。这与我们的时势造英雄的观点有相似之处。  《英国特色》是他1832年和1847年两次访问英国的见闻和观感。1848年以它们为题材做演讲,1856年出书。全书共十九章,本书选了其中十二章。几年前,中央电视台播放了一组总题目为《大国的崛起》的专题片,其中有关于英国崛起的部分。我想《英国特色》对读者认识这个民族会有极大的帮助,其效果远远胜过一般的历史论著和国情概述。 1860年爱默生出版了又一本散文集《生活准则》,也是由讲稿整理而成的。 爱默生也是一位诗人,他出版过两部诗集,诗歌富有哲理性,独具一格。 不过,爱默生最大的成就还是在散文。他的散文与培根的一样,警句格言层见迭出。如他在鼓吹个人主义时在不同的文章中写道: “严格地讲,没有历史,只有传记。” “文明史和自然史,艺术史和文学史,都必须从个人历史的角度来解释,否则就必然是空话。” “每一个真正的人就是一个起因,一个国家,一个时代;他需要无限的空间、人数和时间完成他的构想——而子孙后代就像一串随从,紧紧追随着他的脚步。”  他在宣扬“自助”时又讲: “所以谁要做人,决不能做一个顺民。” “坚持你自己;千万不要模仿。” “旅游是傻瓜的天堂。” 他的超验主义观点则是: “宇宙是活的。万物是有道德的。灵魂如果在我们身内就是一种感情,在我们身外,就是一种规律。” 然而爱默生的随笔在其他很多方面跟培根的大相径庭,它不像培根随笔那样短小严密,而是像密西西比河水滚滚而来,有一发不可收的磅礴气势,使人想起惠特曼的诗。爱默生写道:“上帝说话的时候,他应当传达的不足一件事,而是所有的事。”所以他的文章大有吐尽自己一切观点的架势,就顾及不到段落的衔接过渡、层次的井然有序。他的文章充满了激情,不像培根的那样客观冷静。所以人们一致认为爱默生的文章是以句子为单位的。 爱默生没有形成一套系统的哲学体系,但他博览贯通,熔希腊的柏拉图古典哲学、德国的唯心主义哲学、法国的折中主义哲学、印度的神秘主义哲学及中国的孔孟哲学于一炉,形成了他自己的思想风格和文章风格。 爱默生一生孜孜不倦地阅读、写作、演讲,个人生活中经受过多次丧亲的不幸,但他总能振作起来。他这种乐观主义精神处处体现在他的作品中,这也是美国民族精神的体现。除生前发表大量的散文、诗歌、讲演录,他一生大部分时间坚持记日记、写笔记。实际上,他的很多文章都是在他的日记和笔记的基础上加工而成的。后人把他的日记编为十卷出版。有人又将日记和札记编在一起,共十六卷。他的书信集为六卷。这些材料对研究爱默生是极其宝贵的材料。爱默生的思想影响了和他同时代的梭罗、惠特曼、狄金森等第一流的作家,二十世纪的诗人EA罗宾逊、弗罗斯特、斯蒂文斯、哈特·克莱恩等都受了他的极大影响。他同时代的大小说家麦尔维尔、霍桑虽然并不赞成他的观点,但都受到他的启发,从不同角度来探讨同样一些问题。

蒲隆 二〇〇八年一月于兰州

霍桑是美国十九世纪最杰出的浪漫主义小说家之一,他的小说诸 如脍炙人口的《红字》和短小精悍的“心之寓言”都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流传甚广。霍桑创作与流行于他那个时代的哲学思潮——超验主义思想有着密切 的关系。一方面他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一些思想观念,如打破“命定论”神学教 条,依靠自省、自助达到自我救赎,以及象征主义手法的广泛应用等,都在一定 程度上体现了超验主义的精神内涵;但另一方面,霍桑又不是一个超验主义者, 他并没有全然拥抱超验主义思想,在人性善恶,人与上帝的沟通对话等基本问题 上他都与超验主义者有着截然不同的见解。即便在对自助问题上,即人的主观能 动性的肯定上也没有超验主义者那么自信与彻底。无论是意识观念上的认同还是 对立乃至批判,霍桑与超验主义之闽有着非同一般的关系。认同是受到影响,批 判是对影响的反拨。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完全可以认定,霍桑是受到超验主义影响 的:他认同并接受了超验主义的一部分观点,但与此同时又否定并反对超验主义 的一部分观点。 全文分为导言。、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和结语五部分。导言部分简单介 绍了霍桑与爱默生在文学史上的影响及两人之间的关系,接着描述了国内目前对 两者的研究现状,以及本文的研究目的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通过分析霍桑作品中所包含的超验主义精神,揭示了霍桑对超验主义 思想在一定程度上的认同,分为两个小节:第一节论述超验主义“万物有灵”说 与霍桑广泛应用的象征主义手法之间的联系,第二节论述超验主义自助论对霍桑 自我救赎观的影响。第二章通过大量实例论证了霍桑对超验主义思想的批判,也 分为两个小节:第一节论述霍桑的人性本恶论对超验主义人性本善论的颠覆与批 判,第二节论述霍桑以恶为起点、善恶相倚的超越观对超验主义以直觉感悟为途 径的超越观的否定与嘲讽。第三章进一步探讨霍桑何以对爱默生超验主义思想作 出这样的认同与批判的原因,分为三个小节,试图从作为小说家的霍桑与作为哲 学家的爱默生的不同视角、清教思想与时代背景对霍桑的影响、霍桑的成长经历 和性格因素等方面分别进行阐说。 结语部分归纳全文,总结两人之间的关系以及霍桑对爱默生超验主义的部分 认同与部分批判。

爱默生,一个非常开明、多重性格、诡计多端的幸运儿。这个人本能地以美食佳肴为生,而摈弃不易消化的食物。卡莱尔虽然十分喜欢爱默生,但却说:“他不足以使我们啃一啃。”尽管卡莱尔的话有道理,但绝没有毁损爱默生。卡莱尔,一个能言善辩、举止怪异的人,一个起于困苦的雄辩家,不断地渴望拥有一种强大的信仰,而又感觉无能于此(正因为这样,他是一个典型的浪漫主义者)。对一种强大信仰的渴望并不是对一种强大信仰的证明,而倒是相反地,如果人们拥有了强大的信仰,那就恰好表明:人们可以让自己享有怀疑和轻率的无信仰,而人在这方面恰恰是足够富有的。对具有强大信仰的人,卡莱尔极表尊重,而对所有失去纯真的人,他极表愤怒。他以此来麻醉自己。这种为了道德说教而对自己的持续不断的狂热的不诚实使我对卡莱尔深感厌恶。英国人偏偏欣赏卡莱尔的诚实,此乃典型的英国风格;鉴于英国人是完全伪善的民族,这就不仅可以理解,而且是合理的了。根本上,卡莱尔是一个无神论者,虽然他本人并不情愿

美国现代诗歌大师罗伯特·弗罗斯特((1874-1963)诗人一生历经坎坷,大器晚成,可以说是集勇气、责任、智慧和艰辛的一生。他的诗歌是浪漫主义与现代主义的完美结合,简洁的语言背后常常语含讥讽,窝意深长,隐含了对现代性的 反思 ,这是受到他本人的生活经历、当时的社会背景及宗教的影响下出现的。本文旨在通过对弗罗斯特的传记、 散文 及文本分析,探讨宗教伦理思想对弗罗斯特及其诗歌的影响,这是促成弗罗斯特诗歌现代性反思的重要因素。是宗教伦理思想给予他坚定的信念,在混乱的现实世界以自己“悲而不怨”、积极面对的方式走出时代的困惑,在诗的海洋里不断地探寻人的自身价值和艺术的真谛,引领同时代的人们寻找理想的精神家园。

 一、时代背景

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美国的经济也以惊人的速度增长。然而,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它让社会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社会问题以及人的异化状态。弗罗斯特的一生见证了美国的巨大变化:工业革命冲击了平静的乡村生活,以及两次世界打战给人类带来了巨大伤害。在弗罗斯特生活的年代,“上帝死了”的年代,“一切固定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马克思语)”,没有了稳定的传统价值观,人与人之间失去了认同感。在贫乏的时代,诗人何为作为一诗人,意味着去注视、去吟唱远逝诸神的踪迹。弗罗斯特是一个虔诚的教徒,他关心的是迷离的大自然和人,“诗意地居住于大地之上”,可以说是一个执着的人类精神家园的守望者。他用艺术的手法含蓄地反映了产生它的时代,揭示了现代社会的物质化及混乱状态,表达了对现代性的反思。弗罗斯特的早年和青年时期的生活充满了艰辛和失望,对他来说,“生活如此可恨,世界如此邢恶”。难能可贵的是,弗罗斯特并役有因此而消极沉沦、悲观厌世,因为他认为棍乱是有限的,人能够与之抗衡从而重新获得秩序。对弗罗斯特来说,是诗歌激起了他对生活的热爱;诗是控制日常生活的混乱的一种手段,“诗短暂地遏制了混乱”。弗罗斯特在诗歌创作中坚定三种信念:自我信念,爱的信念和艺术的信念;他认为“这三种信念都和上帝的信念紧密相关,因为相信上帝是你为了获得未来而同他分享的一种关系,为了相信未来—相信灵魂的未来。”这一切归因于宗教思想对弗罗斯特的影响,是宗教精神激励着他走出了时代的困惑。

 二、诗人受母亲及爱默生的影响

我们说到宗教伦理思想对弗罗斯特诗作的影响时不能忽略了两个人:一个是诗人的母亲,另一个是超验主义的代表人物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诗人在青少年时期深受其母亲和爱默生的影响,在他的诗歌里蕴含着深刻的宗教伦理思想。弗罗斯特的一生主要居住在新英格兰,那里的 文化 是宗教性的,文人在某种意义上仍是上帝的儿女。弗罗斯特的母亲是苏格兰人,是一个虔诚的清教徒;她自己写诗,也给弗罗斯特读苏格兰的文学作品和华滋华斯、拜伦及爱默生的诗。清教伦理注重个人和家庭生活,严守道德戒律;为了上帝的荣耀而竭力劳作,努力完成白己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这样就能达到善功赎救的目的。

爱默生的超验主义所提倡的乐观主义态度也体现在弗罗斯特的诗作里。在新英格兰,爱默生时代的浪漫主义主要带有道德和哲学色彩。它的道德成分扎根于经久不衰的清教理想主义,而其哲学成分主要来自爱默生的著作及其思想。爱默生在他的著述里声言:人和世界之间存在着完美的和谐;他号召人们跟随心中的上帝,时时刻刻用一种堪与清教始祖的宗教狂热相比的热情来生活。他的训导是愉快和乐观的,在精神上找到了努力的方向,这种理想主义有助于丰富人们的精神。弗罗斯特在他的散文《关于爱默生》里这样写道:“我自己的语言在一定程度_L与爱默生有关;关于对自由的焦虑,我多半得归因于爱默生而不是其他任何人。爱默生的一生都被誉为诗人哲学家或哲学家诗人,而这两者都是我最喜爱的。他是一个乐观的一元论者,在一元论者看来,邪恶并不存在。悲观的二元论是唯一的正统……我自己的非正统有一段不寻常渊源,除了母亲及父亲的原因外,这一切在很大程度上都受惠于爱默生。这一切都与爱默生有密切关系。”正是受到爱默生的乐观主义精神的影响,弗罗斯特在诗中不象T·S艾略特那样流露出对现实的绝望情绪,而是表现为“无论多么悲痛也不抱怨,悲而不怨”,以自己的方式走出困惑,引领同时代的人们寻找理想的精神家园。

 三、弗罗斯特诗歌中的宗教伦理思想

弗罗斯特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怀着对上帝的信念、对‘相信未来,相信灵魂的未来’的信念,他辛勤笔耕了半个世纪。弗罗斯特的诗作不仅真实地反映了现实的异化状态,更多的是隐含了对他人的关爱。__教义说:对人要慈善,要爱你的邻人,要为别人控制你自己,选择最艰苦的道路。以友善对待他人就是对上帝的真正崇拜的精神体现在他的诗歌里。弗罗斯特的一生历尽艰辛和痛苦,他的坚韧和精神苦难在诗中演化成了关切现实世界的人道情怀和人性光芒。尤其是他的对话体叙事诗《雇工之死》(the Death of the Hired Man),通过对年老而又自尊的雇工赛拉斯的处境的描写,字里行间透露着对他的深切同情,因此该诗被认为是人类生活中最感人的一幕;同时这首诗表达了对人的尊严的呼唤,体现了诗人的人道主义情怀。

《指令》(Directive)是弗罗斯特在冷战时期发表的杰作,是理解诗人宗教伦理思想的重要作品,是“一篇迷惘时代的挽歌,美好未来的蓝图”。该诗隐含了弗罗斯特对艺术与宗教信仰关系的深思,他曾经开玩笑地说,《指令》是他的“艾略特诗歌”,因为该诗涉及到了神灵。美国评论家兼诗人的兰德尔·贾雷尔称这首诗为“一首自古以来写得最令人沮丧、震惊而同时又最令人欣慰的诗篇”。首先,诗人给读者展示了一幅混乱不堪的场景:

Back out of all this now too much for us,

Back in a time made simply by the loss

Of detail, burned dissolved, and broken off

Like graveyard marble sculpture in the weather,

抽身离开我们难应付的这所有一切

回归一个因失去细节而简单的年代

一个像墓园里的石雕因风吹日晒

而变得凋零衰飒支离破碎的年代

There is a house that is no more a house

Upon a farm that is no more a farm

And in a town that is no more a town

在一个如今己不再是市镇的市镇里

在一个如今已不再是农场的农场上

有一幢如今己不再是房子的房子

“技术的白昼是世界的黑夜”,现代文明对自然天真的东西进行摧毁,而不断地向堕落和冲突迈进,如诗中写到:“如今两种文化都已湮。"弗罗斯特面对如此混乱的“现在”(now)的状况并没有逃避,而是凭着对上帝的崇拜信念,建议道:“若你因舍弃得够多而获得了自我。”接着给读者展示了一幅美好未来的蓝图:

Your destination and you destiny’s

你的终点和你的命运是一条小溪

A brook that was the water of the house,

小溪就发源于那座房子里的水

Cold as a spring as yet so near its source,

像一股清冽的泉水刚刚冒出泉眼

Too lofty and o}ginal to rage

那么高洁原始以致不汹涌

诗人在诗中运用了《圣经》思想的失与得的关系,即耶稣叮嘱他的门徒说:“凡是要救自己生命的,必丧掉生命;凡为我丧掉生命的,必救了生命。”想要在尘世中拯救自己、首先得行善弃恶,“因为恶人看不见那个有魔力的圣杯;因此恶人像圣马可所言不可能得救”。然后诗人指引道:“这儿就是你的泉水和引水之处,喝下去你就便可超越混乱重获新生。”诗人采用象征手法表达了对神性的向往,借助神性的力量指引人们超越棍乱而重新获得秩序。

西方文明的救赎文化思想在这首诗里得到了充分的诊释,从混乱的‘现在’(now)让人想到了纯洁的过去,再通过喝下用圣杯盛装的高洁原始的泉水而重新获得新生。在19、20世纪的西方世界,许多哲学家倾注了巨大的精力为迷乱的现代人寻找终极的意义,寻找可以寄生的家。同样,在诗的海洋里,弗罗斯特一直在寻找人的自身价值,寻找理想的精神家园。通过这首诗,读者感受到弗罗斯特的良苦用心,他告诉人们:人要有责任在善与恶之间作出抉择;在黑暗之中得有光明磊落的行为;在人的生命中要设定有意义的人生目标,从而最后走向神性的光环。该诗是对人类行为终极意义的诊释:为了我们今天的棍乱所承受的教训,或为了美好的未来,一个人必须得付出光明磊落的行为。弗罗斯特就是在这样的信念中在诗歌里找到了释放情感的机会,重新感受到了稳定和秩序。我们不得不佩服弗罗斯特的勇气和决心,他并没有被混乱的、异化的现实世界打败,而是勇敢地积极面对。

同样类似的姿态还出现在《白桦树》(Birches)里,尘世中的操劳就是为了获救的思想也体现在这首诗里。诗中这样写道:

So was I once myself a swinger of birches

我曾经就是这样一个荡树的孩子

And so I dream of going back to be

做梦都想回到少年时代

I’d like to get away from earth awhile,

真想离开这人世一小段时间

And then come back to it and begin over

然后再回到这里重新开始

May no fate willfully misunderstand me

但愿命运别存心误解我的意思

And half grant what I wish and snatch me away

Not to return Earth’s the right place for love

只成全我心愿的一半,把我攫去而不送回。人世是适合爱的地方

“我”在厌倦了思考的时候想回到纯洁的少年时代,想离开这人世一小段时间。其实诗人即使想短暂的逃避也是有必要的,是为了再回到这里重新开始生活,人世才是适合爱的地方。“我”在自然美景中的矛盾心境隐含了诗人对人的生存问题的思索;现实的和想象的交替出现,反映了在现代文明社会中人的矛盾冲突和本能的压抑,充分体现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敏锐感受,正如他的座右铭:“我与这个世界有着情人般的争吵”。诗人在浪漫情调的自然诗中表达了对精神家园的揭望。他在散文《致<白桦树>》里这样写到:“(年迈的知晓者):邪恶之水会涌来。你的方舟就要起航,在最后一刻你允许我留一 种植 物于方舟传种。&hellip;&hellip;好吧,就留一种树&mdash;白桦树。&hellip;&hellip;我选它是因为它的清晰和隐秘。”如爱默生所说:“每一自然现象都是某些精神现象的表征。”在弗罗斯特的眼里,白桦树是上帝的选民,是黑暗中的强者,它正是代表了诗人的精神,哪怕在风霜雪雨中、在混乱的邪恶世界里也是压不跨的,因为“还有好多诺言要履行,安歇前还须走漫长的路程(I have promises to keep, And miles to go before I sleep)”。弗罗斯特的一生就是怀着如此的信念在“棍乱的”现实世界不断地寻找人的价值、寻找艺术的真谛。

 四、结语

总的来说,弗罗斯特诗歌表现了一种积极的现代性反思。怀着对上帝的信仰,诗人对现实的批判或揭露不只是悲痛,而是已上升到一种“立”的精神,为当时仿徨迷惘的人们寻找理想的精神家园,这就是弗氏诗歌最本质的东西。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www.hunlipic.com/langman/54953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3
下一篇2023-07-0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