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板Model Y,深蓝S7重新定义中型SUV,价格真香

叫板Model Y,深蓝S7重新定义中型SUV,价格真香,第1张

要说新能源中型SUV领域中最热门且高销量的车型是谁?那一定非特斯拉Model Y莫属了,不过近几年随着市场的不断内卷,越来越多的自主品牌开始奋起反击,其中代表性较强的有比亚迪,当然,还有咱们今天要讲的深蓝汽车!

深蓝S7曝光先享预订价,这个价格ModelY受不了!

5月20日,深蓝S7正式开启预订,新车共有纯电版和增程版两种动力选择,预订价区间为1699-2399万元。值得一提的是,即刻下订还可享受三年铂金卡权益超值礼包。

很显然,深蓝S7所给出的预订价超出了大多数人的预期,因为同样是纯电动中型SUV的特斯拉Model Y,仅起步价就达到了2639万元,可深蓝S7纯电版车型的顶配先享预订价都才2399万元。

而深蓝S7的增程版车型相比现在的插电混动SUV热门车型比亚迪宋PLUS DM-i,在价格上也更具诚意。比亚迪宋PLUS DM-i的车型起步价也为1678万元。但深蓝S7增程版的预订价虽然为1699万,但别忘了深蓝S7可是一款中型SUV,况且121km的纯电续航里程也足以满足短途出行的需求。

深蓝S7与当下的热门车型特斯拉Model Y和比亚迪宋PLUS DM-i的较量中,仅从价格上就已经高下立判。

两种选择,两种体验

上文提到,深蓝S7有增程式版、纯电动版两种选择,未来还会推出氢电版车型。相较于Model Y单纯电版而言,它能够给消费者提供更多的选择。在CLTC工况下,深蓝S7纯电版车型提供520km和620km两种续航版本,而特斯拉入门级车型续航里程仅为545km,长续航版车型虽然有着660km续航里程,但售价已经超过了30万元。

至于深蓝S7的增程版车型,在CLTC工况下的纯电续航里程则达到了121km跟200km,其中200km续航版本的综合续航更是可达到惊人的1120km,即便是在馈电状态下,每百公里综合油耗也不过才495L。反观比亚迪宋PLUS DM-i,NDEC纯电续航仅110km,只是在馈电油耗上表现略好于深蓝S7,其馈电油耗为45L/100km。

深蓝S7之所以有着如此出色的动力表现,这也是得益于新一代原力超集电驱、CTP无模组电池技术、iBC电池管理技术等硬实力的加持。其中新一代原力超集电驱,电驱总成效率达到行业最高的95%,增程器的最高效率更是达到了96%,均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智能乐趣,更加实用

特斯拉在内饰设计上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取消了传统的仪表盘设计,同样,深蓝S7也是如此。但不同的是,深蓝S7还有53英寸巨大AR-HUD以及123英寸副驾超感智慧屏和后排功能触控屏,156英寸向日葵屏更是内置了骁龙8155芯片,算力几乎达到目前的极致,无论是人脸识别,还是语音交互、触屏反馈、软件升级等一切智控操作,深蓝S7都能轻松实现。

另外,深蓝S7在简约中还融入了更多的情调以及更舒适的配置,比方说64色环抱氛围灯以及10种座舱智能情景模式,再如前排双零重力按摩座椅配置支持120度平躺,都让用户能有着更好的体验。在智能座舱和舒适性的营造上,深蓝S7已经到了30万级SUV的水准。至于和比亚迪宋PLUS DM-i的对比就不用说了,完全是降维打击。

更具新鲜感的制造品质

最后就是在造型上,深蓝S7整体设计极具未来感,拥有842%高宽比,比Model Y(845%)还要低,使得整车在视觉效果上更加的低趴运动。在内部乘坐空间上,深蓝S7轴长比则达到了61%,更接近黄金分割比例0618的最佳车身体态,而特斯拉Model Y的轴长比仅为 608%。另外再搭配880mm极致短前悬设计和970mm短后悬设计,深蓝S7能够给到更大的内部乘坐空间。对比588%轴长比的宋PLUS来看,宋PLUS压根就是一个油改电车型。

除此之外,深蓝S7还能设置多种灯语,能够给你提供制造浪漫的机会。至于无框车门,更是比亚迪宋PLUS DM-i所不具备的。得益于良好的气动设计,深蓝S7的风阻系数只有0258cd,远低于同级平均水平。

写在最后

如果说Model Y注重的是性能和智能座舱,比亚迪宋PLUS DM-i是极致的节油,那么深蓝S7更多的则是为消费者做一个综合的考量,在保证性能的同时,也给出了更多的配置和选择,且增程版车型的馈电油耗表现也并不逊色。所以,深蓝S7一旦上市,对特斯拉Model Y和比亚迪宋PLUS都会造成不小的压力,爆款潜质已经显现。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车讯新新说,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之前很多人说,当传统车企开始认真做电动车,特斯拉就该OVER了。后来捷豹推出了I-pace,奥迪推出了e-tron……结果呢?结果很打脸!

2019年,捷豹I-pace在美国市场累计卖出2,594台,奥迪e-tron表现好一些,卖出5,369台。特斯拉呢?Model X同期销量为19,600台。I-pace加上e-tron的年销量都还不到 Model X的一半!

这还没算上Model 3。作为特斯拉旗下最畅销车型,Model 3去年在美国共卖出158,925台,是e-tron的296倍,I-pace的6127倍!

面对特斯拉,传统车企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根据“叶问定律”,真正的高手总是最后出场。

去年11月份开启预售的高性能纯电动SUV福特野马Mach-e,到目前全球订单数超过45万台。其中售价高达61,000美元(约合人民币4328万元)的First Edition车型(首发限量版)更是在9天内被预订一空。

看到福特野马Mach-e的订单盛况,估摸着传统车企们都能松口气——总算有传统车企往回找找场子,要不然大家这脸儿上还真挂不住。为什么是Mach-e?为什么不是I-pace和e-tron?

Mach-e和Model Y一样快

“疯狂的加速能力”一类评价,总是和特斯拉绑定在一起。

车辆的加速能力主要取决于特定转速下输出扭矩,电动机的输出特性恰好就是低速范围长时间大扭矩输出。特斯拉努力将这个优势发挥到极致,甚至做成了电动车的标签。

兴许捷豹I-pace他们销量不佳,是输在了加速能力上?捷豹I-pace零到百公里加速时间是45秒,特斯拉Model Y性能版是34秒。

福特野马Mach-e GT版和Model Y性能版一样快,0-96km/h加速只需35秒!资料显示,Mach-e搭载福特研发的全新高性能永磁同步电机,前后轴共两个电机组成全轮驱动系统。

Mach-e非常好开

但加速快是性能好的一个方面,不是全部。要不然赛车就不用比了,大家坐下来说下加速时间——我5秒,你4秒,你赢了?!他3秒,那奖杯给他?!

赛道上更重要的是操控。咱们听听职业赛车手怎么评价Mach-e。

职业拉力车手Ken Block的评价是,“Mach-e底盘很福特,赛用家用都很稳”。职业赛车手,前任“Stig” Ben Collins谈到,“Mach-e的动力输出很像大排量自吸机,你可以轻松开着它漂移。”

Mach-e的性能调校出自福特Performance部门。正是这个团队调校出了征战NASCAR、CTCC、WRC、勒芒等等各类赛事的福特赛车,也正是这个团队调校出经典的野马系列。

还是这个团队调校出嘉年华ST、福克斯ST、福克斯RS等等大名鼎鼎的钢炮车、性能车。原《Top Gear》主持人,著名车评人Jeremy Clarkson就曾评价福克斯RS在赛道上非常迷人。

你是想要电动赛车还是电动豪华车?

Mach-e和Model Y到底谁在赛道上技高一筹,恐怕得等到时候实测才知道。Ben Collins的一个说法值得我们关注,“当你用轻松地心态驾驶Mach-e,就好像开了一辆豪华房车。”

你花四五十万人民币,到底是买一辆赛车还是豪华车?四五十万人民币,能买到3系顶配、5系中配了。我相信绝大部分买宝马的人,并不是为了天天开车下赛道。

有品牌策划公司曾概括特斯拉的营销方式,“性能强是特斯拉的产品特征,但特斯拉变成“网红”还要归功于其绑定BBA等传统豪华品牌的营销策略。”

但特斯拉真的是豪华车吗?BBA之所以区别于大众、丰田,不仅仅是有性能,还在于舒适、安全和设计等方面的全面超越。

这种全面性,特斯拉恐怕暂时是提供不了的。网上吐槽特斯拉做工、设计的太多了,大鹏不再赘述。引用一句特斯拉车主的评价,“开特斯拉就是为了好玩,想要舒适、豪华我还有一辆X5。”

“细语模式下的Mach-e,静谧性超越了S级”

负责调校新车的福特性能团队曾不止一次对外表示,Mach-e不只是一台性能车,一台性能SUV,更是一台豪华车,能提供“丰富的豪华用车体验”,还强烈建议大家多试试“细语模式”。

参与Mach-e发布会的媒体有个福利——可以试乘新车。事后媒体反映,Mach-e以细语模式行驶时,忽略音响模拟的发动机声浪,车厢内静谧程度完全超越了S级。

电动车虽然有电动机较燃油机噪声震动少优点,但想要在静谧性上有好的表现,还得看隔音材质、车身刚性、造型设计和匹配能力等。

设计师介绍,这款车的豪华等级是按照林肯标准打造。包括夹层玻璃等隔音材质和ANC等降噪技术,都搭载在新车身上。

静谧性一直是豪华属性的一大指标,还记得劳斯莱斯那句广告词——“一辆劳斯莱斯以90km/h时速行驶,坐在车内只能听到表针摆动的声音。”

Ken Block试驾Mach-e时就表示,“这个等级的性能车,用起来这么舒服很难得。”

身高一米八,也能舒适坐在Mach-e后排

身高超过一米八的Ben Collins表示,Mach-e后排很舒适。要知道,Mach-e是一台溜背轿跑SUV。轿跑SUV的空间,尤其是后排空间——“就不是给人坐的”,某轿跑SUV车主的吐槽相当犀利。

Mach-e不同。观察新车侧面,CD柱上面有个巧妙设计,部分车顶采用黑色涂装,与玻璃天幕连接在一起。这就既保证跑车般视觉效果,又保障车内后排乘坐空间。

二排座椅支持电动放倒,后备箱空间可以从821L进一步拓展至1688L。Mach-e的设计师还脑洞大开,将新车前备箱设计成防水且带排水口的空间,说是为了满足消费者在前备箱养鱼的愿望?

Mach-e的智能细节

Mach-e的全液晶仪表盘和155寸的大尺寸中控屏,视觉效果不错,创新性?这中控大屏,有点拾人牙慧,模仿特斯拉的意思,你觉得呢?

好在试乘媒体高度评价了Mach-e车厢做工,“车厢用料很高级,储物空间丰富好用,座椅支撑力十足兼具舒适,还有很多有意思的设计细节。”

新车前门是隐形门把手设计,当你携带钥匙接近车辆,门把手会自动弹出。后门更是直接取消了门把手,采用按钮设计。你只要点按后车窗角落的按钮,后门就会自动弹开。

Mach-e头灯和尾灯都是“三道杠”设计。设计师介绍,这是为了致敬野马系列,前脸“鲨鱼嘴”和隆起的机舱盖一类设计元素,也沿用自野马系列。

Mach-e有两个版本前脸造型,GT版带有类似燃油车前格栅的设计,其它版本前脸更简洁,是不是更有电动车的感觉?我个人喜欢第二种设计,看着更舒服。

什么样的设计叫豪华?

我也不是设计师,但始终相信实用的、看着舒服的设计,应该是不差的设计。一位特斯拉车主朋友的评价,“Mach-e也太好看了,怎么突然感觉我的特斯拉不香了?”

不知道大家怎么看,我个人觉得特斯拉的设计怪异有余,难言美感。你看看Cybertruck,这不就是十几年前的非主流少年,要靠奇装异服吸引大家的眼球?

还有同事表示,只看看不出Mach-e是一台轴距达到2972mm的大车——比Model X的2965mm还大。Mach-e更像跑车或者钢炮,Model X完全是一台大车的模样。

想让大车看起来小,是很考校设计师功力的。就好比有些运动员穿衣显瘦,脱衣有肉,裁缝很重要。

综上来看,我个人更推荐大家多关注Mach-e,它既能提供特斯拉同等级的极致性能,又能提供特斯拉提供不了的豪华用车体验——设计、做工、配置等。

或者换句话来说,Mach-e才是豪华车。

文 | 大鹏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4月28日早上,@特斯拉 发布文章《关于上海车展“维权”张女士的沟通进展及事件说明》,详细梳理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及公布事件的最新进展。

特斯拉称,昨日下午2时29分,已经与张女士取得联系,表达了进一步沟通的意愿和诚意。而张女士表示,“希望你们能够拿出真正解决问题的态度。等你们有了这个态度,我们再沟通。”

特斯拉爆料, 张女士的丈夫李先生曾明确表示,他们身边还有来自北京的“团队”在协助,与他人“合作”中受人帮助只能听话。

特斯拉表示,会继续积极主动联系,也希望张女士可以同意当面沟通,尽快促进事情的解决。 在主动联系张女士但无明确进展的前提下,申请在相关部门的指导监督下启动调解,争取尽快由有资质的第三方权威机构开展检测。

以下为文章全文:

尊敬的各位客户、网友和媒体朋友们:

为回应各界朋友的关切,我们将上海车展张女士“维权”事件的最新沟通进展及事情经过一并告知大家。

一、与上海车展张女士沟通进展情况

1与张女士沟通情况:4月27日下午2时29分,我们已经与张女士取得联系,表达了进一步沟通的意愿和诚意。张女士表示,“我刚回来。需要调整一下。我希望你们能够拿出真正解决问题的态度。等你们有了这个态度,我们再沟通。”

我们十分感谢张女士的回应。会继续积极主动联系,也希望张女士可以同意当面沟通,尽快促进事情的解决。

2与政府相关部门沟通情况:在主动联系张女士但无明确进展的前提下,为尽快解决问题,我们同时也积极与各级主管部门沟通,申请在相关部门的指导监督下启动调解,争取尽快由有资质的第三方权威机构开展检测。我们会尽全力配合各项检测工作。

二、上海车展张女士“维权”事件简要经过

2021年2月21日,上海车展“维权”张女士的父亲张先生载其家属共4人,沿341国道行驶时与其他车辆发生碰撞。随后,特斯拉400客服致电张女士,张女士在沟通过程中反馈自己当时在副驾驶座位上玩手机,是父亲开车,感觉车速较快导致撞车。当日晚,交警判定张先生因未保持与前车安全距离,对事故承担全部责任。

经过对车辆数据的查看与分析,我们发现张女士的车辆在踩下制动踏板前的车速为1185km/h,制动期间ABS正常工作,前撞预警及自动紧急制动功能启动并发挥了作用,并在事故发生前成功将车速降低至485km/h,未见车辆制动系统异常。

随后,我们对张女士表达了愿意积极协助其完成车辆维修和保险理赔事宜,遭到拒绝。

2月22日凌晨,张女士将车辆拖至河南圣易睿 汽车 服务有限公司停车位。

2月25日,张女士将车辆首次贴上封条,禁止任何人接触车辆。

2月27日,特斯拉工作人员与张女士的电话沟通中,向张女士提供了该车辆发生事故时的后台数据,张女士也将电话中提到的数据内容录音保存。在当日沟通中,张女士还多次强调,禁止任何人接触车辆。

3月5日,特斯拉工作人员与张女士沟通时,张女士认为,特斯拉随时可以修改数据,不信任特斯拉的后台数据,坚决拒绝对其车辆进行任何形式的检测。当晚,张女士去河南圣易睿 汽车 服务有限公司办理完提车手续后,将贴着封条的事故车辆强行放置在特斯拉郑州福塔展厅大门口外的停车位,表示要通过媒体及舆论向特斯拉施压。

张女士多次提到“不认可第三方检测机构”、“不是刹车失灵就是作假”、“颠倒黑白的太多了”,以及“不退车就找媒体施压”等。在特斯拉工作人员提出可以寻找专业检测机构去鉴定时,其丈夫李先生表示,只有检测结果为刹车失灵才会接受,否则绝对不认可检测结果。此后,张女士持续邀请多批媒体进店采访及直播。

3月9日上午,当地相关部门邀约特斯拉和张女士双方进行调解,张女士带着做好拍摄准备的媒体迟到近两小时后赶到。调解过程中,特斯拉再次表示愿意垫付第三方检测费用进行鉴定,以促成问题的解决,但张女士仍不同意。

最终在相关部门工作人员的劝解下,张女士终于同意先选择第三方检测机构,后续再协商检测事宜,并签署调解书。而当日下午,张女士突然反悔,并明确对特斯拉工作人员表示,不会接受、也不会认可任何第三方检测结果,不会接受任何调解。

3月11日,张女士通过个人微博发声,公开了特斯拉此前在电话里提供的车辆事故发生时的后台数据。

3月13日,张女士再次到特斯拉郑州福塔门店用喇叭播放特斯拉负面言论,并在车身用红漆喷绘“刹车失灵”文字。而特斯拉的工作人员仍然积极和张女士沟通,尝试寻求解决方案,并与其丈夫李先生协商,希望把影响减弱至最小、帮其谋求合理范围内的利益最大化。李先生明确表示,自己身边还有来自北京的“团队”在协助,与他人“合作”中受人帮助只能听话,该“团队”称可以帮助其“洗白”并满足其诉求,等“团队”返京后可以另找时机与特斯拉工作人员见面详谈。

3月21日,张女士再次将其事故车辆贴上封条,拒绝他人接触事故车辆。

4月17日,张女士将事故车辆拖至郑州华丰物流 汽车 产业园,并再次进行喇叭播放,并通过车辆展示特斯拉负面内容。

4月18号12时左右,张女士将事故车辆拖回特斯拉郑州福塔门店院内停放至今。

4月19日,张女士在上海车展特斯拉展台进行过激“维权”。自称怀孕三个月(后经警方证实并未怀孕)。

4月22日,特斯拉专项工作小组工作人员多次通过电话和短信联系张女士的丈夫李先生,均无接听和回复。当天,特斯拉客户支持部门通过公司电子邮件将事故前30分钟车辆数据的电子盖章版发送至张女士购车时登记的个人邮箱,并通过快递将封订的纸质盖章版车辆数据寄送至张女士购车时登记的联系地址。

关于上海车展现场“维权”事件,有网友提供信息表明封某某、韩某等人是此次车展“维权”事件的主要组织策划者。我们保留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权利。

自2月至今,我们一直都在尽最大努力与张女士及其家属积极沟通,真诚希望能早日推动车辆检测,给广大关心特斯拉的朋友们一个结果。

特斯拉此前频频深夜喊话

车顶维权事件已发生了一个多星期,到目前为止仍未有定论。但是事件多方的“口水仗”来来回回煞是吸引眼球,吃瓜群众也是看得不亦乐乎。尤其是特斯拉官方微博多次深夜发声,令网友大为不解:白天表态是否更有诚意。

频频深夜发声,出于何种心理?

除了个别时间在白天表态外,特斯拉关于此事件的回应,大多发生在深夜——

4月19日23:55 ,特斯拉官微发文回应“车顶维权”事件,对不合理诉求不妥协。

4月20日23:25 ,特斯拉官微道歉,就未能及时解决车主的问题深表歉意。

4月21日23:52 ,特斯拉再次在微博发声,恳请指定第三方检测鉴定机构开展鉴定,还原真相。

4月22日22:30 ,特斯拉在微博回应,已提交事发前半小时的车辆原始数据,并多次主动与相关方联系沟通并汇报相关情况。

4月25日23:16 ,特斯拉在微博表示,当天上午已经与张女士家属取得联系,并进行了电话沟通。将积极与各级主管部门沟通,争取在政府的指导和监督下尽快启动下一次调解,并推动第三方检测。

4月26日23:44 ,特斯拉官微再发声,诚恳地请所有车友们放心,会尽全力处理和解决好现存的问题,也会处理好将来在发展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每一个新的问题。

特斯拉数次官方表态,

都选择接近午夜时分,

也引发诸多网友质疑:

难道是在走美国时间?

能不能换白天发有点诚意?

而在4月26日,维权车主张女士接受采访表示,截至目前,只有一个特斯拉工作人员代表个人联系过她,从没有官方正式和她接触,她将维权到底。

张女士还表示,当时在看守所听到特斯拉道歉很感动,觉得付出都是值得的。但下午特斯拉就让她赔车,理由是她把展厅的车子踩坏了,让她赔,张女士直言“这太虚伪了!”

看中中国市场,但却屡屡出事

2018年10月17日,特斯拉公司与上海市规划与国土资源管理局正式签订《土地出让合同》,意味着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在临港地区实质落地。

据介绍,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电动 汽车 市场,在中国生产 汽车 将大大降低特斯拉 汽车 的成本。而在上海建设工厂将帮助特斯拉避开最高达40%的关税,可以让特斯拉更好地进入中国市场。

作为世界著名的电动 汽车 及能源公司,特斯拉非常在乎中国市场。特斯拉公司CEO马斯克曾经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我们希望公平地对待中国消费者,我希望与中国人建立长期互相信任的关系。”

数据显示,2020年特斯拉在华营收约合430亿元。仅特斯拉Model 3,就在中国销售了137万辆,成为最畅销的新能源乘用车产品。过去五年特斯拉从中国大陆市场累计获取超过140亿美元的营业收入。中国是特斯拉在全球的第二大销售市场,仅次于美国。这一切,都让中国区高层底气十足。

而在特斯拉封神之路的背后,是特斯拉近乎公开的对一切质疑甩锅的态度。

自2019年至今,特斯拉逐渐开始与 “韭菜”“自燃”“刹车失控”“傲慢不妥协” 等标签挂钩。同时,特斯拉屡屡被质疑未经车主允许公开数据,侵犯了车主的行为。

比如,4月19日下午,特斯拉对外事务副总裁陶琳回应维权车主,称“她要求巨额赔偿,背后有人”、“我们绝不妥协,这是新产品发展必经的过程。”随后,中央政法委、中纪委相继发文点名特斯拉,特斯拉这才态度突变,公开道歉。

据不完全统计,2014年至今,特斯拉至少上过232次热搜。

2013年10月,为了能当上特斯拉在华的第一批车主,于先生交了25万定金订购ModelS。次年6月18日,于先生被告知他预定的车因关单号和车架号不符,被扣在海关,来回至少再需要三周,特斯拉提议为其提供一辆展车,“和新车一样。”2014年6月27日上午,于先生无法接受一辆二手车,在特斯拉亦庄维修站提车当天怒砸车。

这是特斯拉与中国车主的首次冲突。

据不完全统计,2013年以来,特斯拉在全球范围内共发生过218起事故,导致14人死亡、82人受伤,“失控”是主要原因。

汽车 之家数据显示,目前特斯拉Model3的百车故障数达236,平均每辆新车在2—12个月内会发生236起故障,该数据明显高于其他竞品。

仅2021年以来,中国已发生约9起特斯拉事故,例如:

1月1日,上海梁女士称Model 3失控20分钟,脚离开踏板后车辆仍自行加速;

1月19日,还是Model 3,上海闵行某小区一辆特斯拉自燃,现场浓烟四起且有爆炸;

3月11日,海口一位model 3车主称刹车失灵并撞车;

4月11日,广州增城区东江大道北一辆特斯拉 汽车 在行驶中撞上水泥隔离墙和其他车辆,导致一人死亡;

4月17日,广州一辆特斯拉在超车过程中,撞到路边水泥桥体并起火,男乘客当场死亡,车辆被烧成空架;

4月25日上午11时许,在厦门市思明区长青路,一辆黑色的特斯拉Model 3撞倒一辆电动单车,导致4人受伤;

4月27日上午9时,在苏州市太仓,一辆特斯拉冲进菜场包子店,事故造成3人受伤。

据2020美国市场新车质量研究报告显示,特斯拉初始质量得分为250PP100,即每100辆特斯拉车型就会出现250个问题,排名垫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www.hunlipic.com/langman/53133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2
下一篇2023-07-0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