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莲花手串在佛教有什么寓意吗

白莲花手串在佛教有什么寓意吗,第1张

莲花,又称荷花。它是佛教经典和佛教艺术经常提到和见到的象征物。莲花与佛教有着不解之缘,因为它与释迦牟尼的许多传说联系在一起。据说,释迦牟尼本是天上的菩萨,下凡降生到迦毗罗卫国净饭王处。净饭王的王妃摩耶夫人,长得像天仙一样美丽,性情温和贤淑,与国王情深似海。摩耶夫人回忆新婚之夜,她朦胧中看到远处有一个人骑着一头白象向她走来并且逐渐变小,从她的右肋处钻入她的腹中。她心中模模糊糊地预感到菩萨化作一头白象入胎。日后,身怀有孕的摩耶夫人脸上,微微泛着红晕,那色彩鲜艳的绿色领口花边像一片莲叶,她的脸儿像一朵绽开的莲花。后来摩耶夫人在娑罗树下降生佛祖时,百鸟群集歌唱,天乐鸣空相和,四季里的花木都一同盛开,尤其是沼泽内突然开放出大得像车盖一样的莲花。佛祖一出世,便站在莲花上,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并说:"天上天下,惟我独尊"。这天正是四月八日,以后就成了佛教的"浴佛节"。释迦牟尼觉悟成道后,起座向北,绕树而行,"观树经行",当时就是一步一莲花,共18莲花。每当他传教说法时,坐的是"莲花座",坐姿也成"莲花坐姿",就是两腿交叠,足心向上。

  世上,梅花贞洁,傲霜斗雪;兰花幽香,清丽典雅;竹高有节,青翠碧绿;菊花孤傲,千姿百态,而我佛祖却独自钟情于莲花。这是由于古印度很早就有爱莲的风气。人们苦于国土气候炎热,对春夏之际开放的莲花,尤其感觉惬意,清新喜人。所以佛教从初创时起,就注意顺合民俗心理以吸引信徒,因此莲花就常在佛经之中屡屡引喻。如佛经上说,人间的莲花不出数十瓣,天上的莲花不出数百瓣,而净土的莲花千瓣以上。《楞严经》云:"尔时世尊,从肉髻中,涌百宝光,光中涌出,千叶宝莲,有化如来,坐宝莲上......"。《维摩经·佛国品》曰:"不著世间如莲花,常善入于寂行"。《诸经要解》说:"故十方诸佛,同生于淤泥之浊,三身证觉,俱坐于莲台之上"。可见,莲花表示由烦恼而至清净。说明它生于淤泥,绽开于水面,出淤泥而不染的深层内涵。同时莲花在炎热夏季的水中盛开,炎热表示烦恼,水表示清凉,也就是说,在烦恼的人间带来清凉的境界。所以莲花是从烦恼中解脱而生于佛国净土的圣人化身。佛祖就是出于淤泥间挺然而出,证得正觉,得大自在。虽然超脱凡俗却不离世间法。莲与佛教所主张的出世人格,有着天衣无缝般的契合。佛教认为,人间烦恼多于恒河沙数,迷失自我如同陈淤积垢。有志者应该努力修行,净化自我,不受污染,超凡脱俗,追求到达清净无碍的境界。莲花的自然美完全可用来象征佛教的这种理想。况且,莲花本身也确实有吸引人的地方即莲贵善美。它昂首挺展,日艳且鲜;洁身自处,傲然独立;其根如玉,不着诸色;其茎虚空,不见五蕴;其叶如碧,清自中生;其丝如缕,绵延不断;其花庄重,香馥长远;不枝不蔓,无挂无碍;更喜莲子,苦心如佛;谆谆教人,往生净土。

福气与智慧。

白玉材质高贵,展示出积极的生命力,代表福气。菩提包含着凤凰涅槃的意义,是智慧的化身,寓意着福气与智慧。

古鸡鸣寺,位于鸡笼山东麓,是南京最古老梵刹之一。

白色阿呆手串代表希望自己和家人都能够健康快乐、平安顺遂地度过这一生。**阿呆手串代表祈求自己和家人平安健康

菩提呆呆手串就是阿呆手串,阿呆是卡通版的尸陀林主,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位神明,属于文玩中的骷髅元素,历史十分悠久了。佩戴有尸陀林主形象的饰品,寓意着希望家庭幸福美满,自己和家人平安健康。

阿呆手串寓意背后的经典故事:

相传印度王子释迦牟尼曾在人世间修行,他经历过千辛万难,体会过人生的所有悲欢离合喜怒哀乐,最后端坐在一棵菩提树下感悟大道。

九九八十一天之后,释迦摩尼终于明悟了世间所有问题,看透了人世间的所有喜怒哀乐悲欢离合,不再有疑问,不再有不舍,放下了人世间的所有,最后在菩提树下成道,立地成佛。所以菩提手串具有觉悟,明悟,开悟、智慧、超脱、知识、道路这些意义都是和这个故事有关的。

菩提手串具有宗教色彩和神秘色彩。因释迦摩尼在菩提树下成道,所以菩提手串在佛教非常受欢迎,多作为佛教法系,需要有一定地位的和尚才可以佩戴,修行不够的和尚是没有资格佩戴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www.hunlipic.com/langman/50502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1
下一篇2023-07-0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