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是几月几日

春分是几月几日,第1张

春分是在每年公历3月19~22日交节,2020年的春分是在3月20日,2021年的春分也是在3月20日。

春分是指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上,此后太阳直射点继续北移,故春分也称“升分”。春分这天是太阳入射角最大的一天,春分之后北半球的气温就开始升高,最直观的感受就是白天开始变长夜晚可开始变短了,气温也开始回升,虽然还会有倒春寒,但是,严寒已经过去了。

春分在我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很多地区会有春祭,竖蛋,吃春菜,放风筝,送春牛的习俗,春祭顾名思义就是扫墓祭祖,一般是从二月份一直到3月20日都可以进行。吃春菜就是一种野苋菜,一般是在野外就可以采到,采回家和鱼片一起做成的鱼汤,称之为“春汤”。

我们国家历来都有3月3放风筝的习俗,因为到了春分前后,气候回暖,是孩子们放风筝的好时候,而竖蛋,这个可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活动,据说春分这一天竖蛋会有很好的运气,所以竖蛋算是一个又有趣有有好彩头的活动了!具体操作就是拿一个新鲜鸡蛋,轻轻地在桌子上把它竖起来。成功者会有一年的好运气!

送春牛就意味着春耕、春种的大忙季节就要开始了,春分一过,越冬作物进入生长阶段,在民间有春分麦起身,肥水要紧跟的说法,就是指春分开始就要加紧施肥不误农时。所谓送春牛就是送春牛图,送图的人说着一些关于春耕的吉祥话,主人高兴了会给一些打赏。主要也是图个好彩头,毕竟春天是万物生发的季节,一场春雨一场暖,俗话说得好,一年之计在于春,当然也是最适合外出踏青赏花喝酒的好时光。

2021年春分节气是2021年3月20日17:37:19,二月初八,星期六。

春分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确定的节气之一。我国最早的节气,只有二分(春分、秋分)和二至(冬至、夏至),这是古人利用土圭测量日影得出的结果。

人们推算日影,发现春分日昼夜等长,随后昼渐长,夜渐短,春分日就好像是一个周期的开始,推动了阳气升腾的阀门。春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它是一年四季中阴阳平衡、昼夜均等、寒温各半的时节。

扩展资料

春分到严寒逝去:

春分到,天气已经不冷了,已经过了惊蛰,大部分地区都已经到了明媚的春天。这个时候昼夜均等,但是也不能完全松懈,还有倒春寒的可能。 春分时节,除了全年皆冬的高寒山区和北纬45°以北的地区外,中国各地日平均气温均稳定升达0℃以上。

此时严寒已经逝去,气温回升较快,尤其是华北地区和黄淮平原,日平均气温几乎与多雨的沿江江南地区同时升达10℃以上而进入明媚的春季。辽阔的大地上,岸柳青青,莺飞草长,小麦拔节,油菜花香,桃红李白迎春黄,而华南地区更是一派暮春景象。

楼主并没有指出视差究竟是真太阳时超过平太阳时还是反之,不过三月底是平太阳时在前,也就是真太阳时晚了7分29秒。

好,开始换算,首先考虑真太阳时和平太阳时的差异,春分的时刻平太阳时是0h14m,但其实真太阳时还晚六分钟,其值是0h65m(忽略一秒的差异吧)。

到这一步,已经是高中地理可以解决问题了,北京时间0时65分,太阳直射哪一根经线?也就是地方时在东经120°经线以西12h65m,折算下来181625°,也就是西经61625°。

2021年春分是3月20日。

春分是个比较重要的节气,它在天文学上有重要意义:南北半球昼夜平分。在气候上,也有比较明显的特征。自这天以后,太阳直射位置继续由赤道向北半球推移,北半球各地白昼开始长于黑夜,南半球各地白昼开始短于黑夜。

在时间段上也指太阳位于黄经0°和15°之间的位置,即从春分日起至清明日前的时段,公历则大约是3月20日至4月5日之间。

扩展资料:

天文现象:

每年公历3月20日左右,太阳位于黄经0°(春分点)时,为春分。这一天,太阳几乎直射地球赤道,全球各地几乎昼夜等长(这里不考虑大气对太阳光的折射与晨昏蒙影)。

春分过后,太阳直射点继续由赤道向北半球推移,北半球各地开始昼长夜短,即一天中白昼长于黑夜;南半球各地开始昼短夜长,即一天中白昼短于黑夜。故春分也称升分。

而在南北两极,春分这一天,太阳整日都在地平线上。此后,随着太阳直射点的继续北移,北极附近开始为期6个月的极昼,范围逐渐扩大;南极附近开始为期6个月的极夜,范围逐渐扩大。

-春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www.hunlipic.com/langman/48626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1
下一篇2023-07-0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