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亮剑的原著者是谁?

小说亮剑的原著者是谁?,第1张

  都梁

  都梁,1954年出生,祖籍江苏,出身在知识分子家庭,少年参军,曾服役于坦克部队,几年后复员回京,做过教师、公务员、公司经理、石油勘探技术研究所所长,现为自由撰稿人。现定居北京市宣武区。[1]

  2000年1月出版长篇小说《亮剑》。同名电视连续剧由海润影视传播公司拍摄。2001年12月发表26集电视连续剧剧本《血色浪漫》,由润亚影视传播有限公司拍摄为电视剧《梦开始的地方》,后又拍摄为同名电视剧。长篇小说《血色浪漫》则在2004年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

  关于《亮剑》,关于都梁

  《亮剑》责任编辑 董保存

  长篇小说《亮剑》出版后,不少朋友来打听,作者是怎样一个人?你们怎么就选中了这部书稿?

  去年春天的一个上午,一个朋友来电话,说是有一个退伍军人,写了部小说,能不能抽时间给他看一看。两天以后,一个身材魁梧的男人来到编辑部。他没有太多的话,只是说把小说送来了。我问他:“你过去发表过什么作品吗?他说没有。再问他写过什么作品,他也说没有。问他现在从事什么职业,他说“下海”了,搞石油设计。我不由得看了看那一大摞厚厚的书稿,心想真看不出这是个商人,怎么看怎么像个穿便服的军人。

  我接过稿子,用了3天的时间读了第一遍。说实在的,当编辑快20年了,看的小说不能说少了,能让我兴奋的不是很多。有的小说,包括一些有名望的作家的小说,写得很纯熟,写得很匠气,人物故事都还可以,甚至也挑不出什么毛病,可就是叫人兴奋不起来。《亮剑》中有些段落却叫我这样的职业读者拍案叫绝。它有一股气,有一种冲击力,虽然它并不是很纯熟,并不是很完美。

  带着一种编辑的欣喜,我把作者都梁请来,在出版社旁边的一个饭馆和他交换意见。这个作者实在有点特殊,他不喝酒,只抽一种一元多钱一包的烟。给他谈意见,他不像有的作者那样认真地记录。对我的意见,有些他接受,有些却不肯接受。我希望他改一稿后再送审,他同意了。

  亮剑 都梁很快改出了一稿,佘开国副社长和程步待社长在很短的时间里看完了书稿。大家的一致意见是,这部小说写活了一个英雄,写活了一个将军,为中国军事文学的画廊里增添了一个不可多得的典型。同时也觉得这部书稿还有值得商榷和修改的地方,还有必要让这个作者“爬爬坡”。他们又把都梁请来交换意见,给他出谋划策。

  经过多次的交流,我对他的身世也有了一点了解。他出身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很小的时候就当了兵。在坦克部队服役几年后回到北京,先是在一个国营单位上班,后来就下了“海”,生意做得还可以。

  创作这本书的经历很奇特。说创作的周期长,他酝酿了很多年,许多人物早已烂熟于胸;说创作周期短,他只写了8个月,而且都是用业余时间——白天做生意晚上写,甚至在老人的病床前写。能写出这部书既是偶然的也是必然的——说偶然,创作的直接动因是因为打赌:他和朋友聊天,把当今的小说骂了个遍。朋友就说,你别光说人家的不行,你写一部出来看看。他说,写就写!于是,他写起了小说,并且是一气呵成。——说必然,他对我党我军历史上发生的事件和人物有过很认真的研究,对苏联***及其军队的历史也有十多年的研究和思考,对文学作品的痴迷则是从十几岁就开始了的。

  小说写成以后,他先送一家出版社。人家听说他“下海”了,要他出几万块钱。他说,扯谈吧,不够出版水平我就不出了。又找了一家出版社一放了几个月如泥牛入海。最后才找到了我们解放军文艺出版社。

  书稿经过3次修改,在新千年的钟声敲响之前付印了。设计封面时,按照惯例,书勒口上要印一个作者近照和小传,我请都梁准备一下。他说:“不要了吧,我不想露面。”因此,现在书上既无作者照片,也无作者介绍,甚至连序、跋、后记之类的点缀也没有。

  《亮剑》出版后,反响十分强烈。中国作家协会创研部、解放军文艺出版社联合在京举行研讨会,二十多位作家、评论家都认为这是一部期望已久的具有突破意义的力作,一部不落俗套的小说,一部阳刚气十足的英雄小说,是男人写的,写男人的,写给男人看的。小说既有古代小说的传奇色彩,又吸收了现代外国小说的一些手法,是传统与现代的统一。在这部小说中,英雄与历史的关系是全新的,英雄不是在顺应历史中消失自我,而是在审视历史中时刻把握着自我。小说没有回避矛盾,不粉饰,不盲从,内涵十分丰厚。可以说,《亮剑》在英雄性格与凝重历史的统一方面达到了一种匠心独运的新高度。

  研讨会结束的当晚,都梁给我打电话,只说了一句话:“看来我们这一年都没有白忙活。”

  ------------------------------------------------------------------------------ 2000年1月由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出版长篇小说《亮剑》,以主人公李云龙的经历为主线,描写了中国从抗战时代到十年文革期间的军政变化。同名电视连续剧由海润影视传播公司拍摄。2001年12月发表26集电视连续剧剧本《血色浪漫》,讲的是几个历经文革的北京青年的故事。由润亚影视传播有限公司拍摄为电视剧《梦开始的地方》,后又拍摄为同名电视剧。长篇小说《血色浪漫》则在2004年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2005年10月其长篇小说被拍摄为同名电视剧,在同年首播,并得到一致好评。2006年4月,其耗费三年心血的长篇小说《狼烟北平》再次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2007年4月,都梁编剧的第三部电视剧力作《我是太阳》在黑龙江威虎山低调开机,《我是太阳》改编自作家邓一光的同名小说。 长篇历史小说《荣宝斋》,描绘了老北京琉璃厂一带上至权贵巨贾、下至贩夫走卒的社会各层人等的生活。除荣宝斋的几代东家和掌柜外,琉璃厂一带整日遛鸟逗虫的八旗子弟、江湖上赶马帮的绿林好汉、远赴中国的俄国绅士、传说中的江洋大盗、筹划刺杀的革命党人,以及王国维、张大千、罗振玉、汪精卫等历史名人也在小说中出现。

  都梁代表作《亮剑》,《血色浪漫》,《狼烟北平》,《我是太阳》 ,《荣宝斋》,《大崩溃》等。

  都梁简介:

  都梁,原名杨湛,出身在知识分子家庭,少年参军,曾服役于坦克部队。复员回京后,做过教师、公务员、公司经理、石油勘探技术研究所所长,现为自由撰稿人。现定居北京市宣武区。

  江苏盱眙人,因盱眙古称都梁,遂笔名为都梁,50年代出生,2000年1月出版长篇小说《亮剑》。长篇小说《血色浪漫》、《百年往事》都是颇具感染力的作品。

是的根据都梁的同名小说改编

都梁,50年代出生,做过教师、公务员、公司经理、石油勘探技术研究所所长,现为自由撰稿人。

2000年1月出版长篇小说《亮剑》。同名电视连续剧由海润影视传播忪司拍摄。

2001年12月发表26集电视连续剧剧本《血色浪漫》,由润亚影视传播有限公司拍摄。。

没有炮火的年代,一代人的青春挥洒在武斗与呐喊声中,这是他们阳光灿烂的日子,他们的浪漫在血色昏黄中弥漫成昨日的记忆,我们在他们的故事中心随波动,却发现,青春不过是一场绽放到极致却结束得太仓促的事。钟跃民、袁军、张海洋、李奎勇……文革以前,他们只是一群普普通通的中学生,文革开始了,他们的命运也随之改变……

  都梁(原名杨湛),1954年出生于江苏盱眙,现为自由撰稿人。现定居北京市宣武区。

  2000年1月出版长篇小说《亮剑》。长篇小说《血色浪漫》、《百年往事》都是颇具感染力的作品。

  早年经历

  出身在知识分子家庭,少年参军,曾服役于坦克部队。复员回京后,做过教师、公务员、公司经理、石油勘探技术研究所所长。

  作品主题

  作品首要的两大主题无疑是文化施加在人身上形成的根性,这个根性反过来又作用、影响文化气候,二者形成对话关系,互为因果。第三大主题则是变革期。文革、知青、抗战、清末民国,构成都梁的文学图景。第四大主题则是军人。即使是《百年往事》的文化大背景下,仍有浓墨重彩留给军人或类军人形象,郑元培等人的正气读来血脉贲张。第五大主题则是大院与宅门。《亮剑》与《血色浪漫》是部队大院,《狼烟北平》与《百年往事》则是百年老店、宅门深院。

  笔下人物

  都梁笔下的主要角色无疑清一色是男性。他写的是男性文化和男性文学。男性在他笔下呈现出立面或多面,因其复杂,因此拥有了丰富性。可以看得出,都梁在彰显他认定的中国男人应该具备的品格。李云龙、钟跃民、张幼林共同的性格就是大大咧咧,耿直,血性,心眼好,讲义气。不同的是李云龙多了一点儿匪气,钟跃民多了一点儿痞气,张幼林多了一点儿取大放小的霸气。文三儿相比于同书中的徐金戈少了太多魅力。在都梁的男性角色群像中文三儿也是例外,他虚荣,爱起哄,容易热血上头跟风而上,动真格时就腿脚发软,暴露出中国男人“袍子底下的小”来。都梁对男性性格再造的愿望在《百年往事》中找齐了:张幼林之外,一、二任掌柜也都是男主角,张幼林的正气加上庄虎臣的忠勇、王仁山的经营智慧,三而一地构成了中国“优秀男人必须具备的品质”。

  都梁笔下的女性相对单线条,在男性话语体系中,女性往往不在场。这也是对现实生活中性别认知的真实反映。“北京爷”都梁把男性性别写活络了也就足够了。话是这么说,他笔下的女性角色绝不单薄。《百年往事》里的张李氏主持大业是在“幼主”未能当家之时代言——代替夫权、父权在场。对待故人遗物胜于生命,舍物救人之际体现出的丈夫气没几个男人做得到。都梁欣赏的女性文学角色应该都像《百年往事》里的少奶奶何佳碧、《血色浪漫》里的周晓白、《亮剑》里的田雨、《狼烟北平》里的杨秋萍一样敢爱敢恨,执着一念,直肠子,多有丈夫气。

  都梁的准发小水木对都梁作品下的案语极为精准:大象无形,大音希声,大智若愚,大直如曲,大雅似俗,大巧先拙。都梁盛名之下保持了难得的自省,“侃来侃去,吃吃喝喝会毁了我的创造力”,他认为“作家就该坐在家里,静静地思考,感悟人生”,这和他的身份、修为和自律意识分不开。

  影响意义

  四部作品文学之外的文本意义颇为耐人寻味:《亮剑》可以说是民族刚性人格养成,《血色浪漫》则是男性励志,《狼烟北平》可以当作爱国主义教材,《百年往事》则是一部管理学大戏,从中可以学企业管理,学商业智慧,学人生规划。另一方面,都梁本人的人生规划可以说非常圆满,他的角色变身本身,可以当做绝好的励志范本。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www.hunlipic.com/langman/46078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30
下一篇2023-06-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