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语古典俳句

日语古典俳句,第1张

新(しん)绿(りょく)や   目(め)覚(ざ)めしめる   燕(つばめ)の呗(うた) (叶 辰晨)

燕过留声兮,新绿点点初出土,似应声而醒。

 一、 俳句的起源

 俳句是日本的一种古典短诗,由十七字音组成。它源于日本的连歌及俳谐两种诗歌形式。

 连歌是开始于十五世纪日本的一种诗歌,同中国近体诗联句相仿,是由多个作家一起共同创作出来的诗。它的第一句为五、七、五句式的十七音,称为发句,胁句为七、七句式的十四间,第3、第4句以后为前两种句式轮流反复,最后一句以七、七句式结束,称为结句。

 连歌是格调高雅、古典式的诗。连歌中承袭了中世的审美意识,其写作方法是引用古典的故事来创作出诗句。其后,连歌渐渐被一种称作“俳谐”的幽默诗而代替。

 俳谐和连歌一样,也是由十七音和十四音的诗行组合展开的诗。但是,俳谐将连歌讽刺化,加入了庸俗而且时髦的笑话。俳谐较多地使用谐音的俏皮话,而且喜欢使用连歌中没有用过的富有生活气息的事物来作为题材。

 在俳谐中,开始有人将发句作为独立的作品来发表。这就是“俳句”的起源。

 二、 俳句的格式

 俳句是一种有特定格式的诗歌。俳句的创作必须遵循两个基本规则:

 第一,俳句由五、七、五三行十七个字母组成,当然了,这是以日文为标准的。

 第二,俳句中必定要有一个季语。所谓季语是指用以表示春、夏、秋、冬及新年的季节用语。在季语中除“夏季的骤雨”、“雪”等表现气候的用语外,还有象“樱花”、“蝉”等动物、植物名称。另外,如“压岁钱”、“阳春面”这样的风俗习惯也多有应用。这些“季语”通常带着现代日本人民对于幼小时代或故乡的一种怀念眷恋之情。

 三、题首自创俳句解读

 此句是作于初春踏青之时,季语是“新绿”和“燕”。

 从语法上来看,首句的“や”表示一种咏叹的语气,中句的“しめる”是文语中的使役助动词用法

这是日本著名俳句诗人松尾芭蕉(1644~1694) 俳句的代表作。俳句是日本传统诗歌形式中的一种短诗,也是世界上最短的格律诗之一。它以极其短小的形式表现作者刹那间的感受, 多用比喻、象征等手法, 语言 含蓄、隽永、简练, 便于记忆和流传。俳句作为一种独立的诗体,形成于十五世纪。原称“俳谐”,是一种以表现市民生活为主的诙谐诗。俳圣松尾芭蕉把 它从诙谐提升到真挚,并引向抒情诗的意境,奠定了它在日本文学史上的地位。俳句有两个最基本的特点。第一,每首俳句都是三行十七个音节,第一行五个音节, 第二行七个音节,第三行五个音节,即构成“五、七、五”的格式,而不押脚韵。第二, 每首俳句都必须有而且只能有一个“季题”。所谓“季题”,又称“季 语”,即与四季有关的自然现象或人事现象。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自然现象,就是用与春夏秋冬四季有关的风花雪月、鸟兽虫鱼、花卉草木等为标志和暗示,使读 者一看即知该俳句所吟咏的是四季中的那个特定季节的事物。二是社会现象, 即以宗教、习俗、人事 (包括节日、忌日、纪念) 等来暗示一年四季中的一个特定季 节。

这首俳句是松尾芭蕉最著名的作品,也是“蕉风”(即“芭蕉风格”的简称,其特点是:朴素而严谨,“诙谐达到真诚”,具有闲寂、幽雅、余情、纤细的美,悲中有喜、喜中有悲、雅俗浑然融合的意蕴,含蓄隽永的语言)的代表作。日本学者高滨虚子在《俳句的理解与欣赏》中介绍道:“本诗是芭蕉俳风新纪元创立的一大标志。同以往滑稽洒落的俳句不同, 此句乃如实描绘实情实景, 有顿悟之境。其日芭蕉独居涤川草庵时,听到庭中古池传来水声。那声音正是青蛙跳入水中造成的。因为周围极其寂静,这水声也格外地清亮。在这首俳句中,芭蕉悟到了俳道的生命,不在于滑稽和洒落,而在于这样一种闲寂之处。”

这首俳句的特点在于外表平淡而内蕴深厚,形式短小而余味无穷。静谧的古池塘边, 万籁俱寂, 一切似乎凝然不动。忽然,传来一只青蛙跃入水中的声音。全诗到此戛然而止, 似乎一切都已说完, 又似乎一切都未说完。这首俳句虽然在形式上完结 了,可在读者的心理上并没有完结,它永远在向读者述说着什么。这种述说, 细加分析,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余味”。第一,听觉余味。青蛙跳入池塘, 其跃水之 声是“扑通”、“啪叽”还是其他声音 引人推想。第二,视觉余味。俗话说“一石激起千层浪”。青蛙跳入池塘后, 池水泛起由小到大一圈圈的涟漪, 这圈圈涟漪 一层层扩展又消逝, 久久地荡漾在读者的眼前, 让人遐想。第三,意义余味。英国诗人布莱克有诗云:“一颗沙里看出一个世界,/一朵野花里一个天堂,/把无限 放在你手掌上,/永恒在一刹那里收藏。”(梁宗岱译)生动地表现了在艺术家灵感迸发的瞬间,理性主义者、机械论者们执意严格精确区分的沙粒与世界、野花与 天堂、有限与无限、刹那与永恒进入了一个无差别的契合境界,世界恢复了整一,人性恢复了和谐。芭蕉这首俳句与此有类似之处, 但又独具特色。

首先,俳句表现了东方人特有的那种在闲静中体悟生命活力从而“顺随造化”、“回归造化” 的思想。古池塘四 周万籁俱寂,而池塘的水面一片平和,更增添了一种幽寂的气息。在这古老的寂静中, 只有心境极其清幽、极其闲逸的人, 才能听到青蛙猝然跳入水中发出的虽清晰 却微小的响声。俳句一方面以蛙入池塘之声衬托了心灵的清幽闲逸,另一方面更以春天苏醒的青蛙的跳跃声,在幽静安恬的气氛中展示了一种富有生命觉醒和冲动的 充满生机的春之气息。而水声过后,古池塘的 水面又恢复了宁静。在这样一个神妙的瞬间,动与静达到了完美的结合——表面上是无穷无尽的幽静,内里却蕴藏着大自然的生命律动和大自然的无限奥妙,以及诗 人内心的无比激情,余韵悠悠,味之无尽。在诗人仿佛不动声色、信口道来的轻松自然中,又体现了东方人特有的那种“顺随造化”、“回归造化”的思想——造物 无言,万物适时而动,但终归要回归造化,一切尽可在幽寂闲逸中顺随造化,融入自然。

其次,这首俳句体现了禅宗的一些哲理。禅宗是极东方化的一种宗教,它有一个“梵我合一”的世界观理论,一方面强调世界本“空”,一方面又重视在“空”的世 界里,体验并捕捉活跃的生命,并使个体生命回归永恒的实在,达到“梵我合一”。为达到“梵我合一”的境界,禅宗强调通过个体的直觉体验——顿悟,通过“青 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的平凡现象世界,去整体把握存在的本源——表现为瞬间的永恒,从而进入一个梵我同一、物己双忘、宇宙与心灵融合一 体的奇妙又美丽、愉快而神秘的精神境界。这首俳句正是通过古池塘、青蛙入水、水声这些平凡的现象,表现了诗人对宇宙真理——“梵我合一”境界的直观表现与把握。一片寂静的古池塘,凝结着神秘、幽浮的“过去”,而冬眠醒来的青蛙,则象征着生机勃勃的“现在”,在青蛙跃入水中发出声响的一刹那间,“过去”与“现在”在人的直觉顿悟中倏然融合一体,而水声及层层荡漾的涟漪,则向茫茫的未来无限延伸着。这样,芭蕉通过青蛙入水这一意象,直觉地表现了时间的绝对同一——过去、现在、未来在一个神秘的瞬间统一起来,弥漫到禅宗那无差别的“空”的境界;冬眠醒来的青蛙象征着生命的复苏,古池塘里的水是生命的本源,生命觉醒的青蛙跳入池中,则是个体生命回归永恒实在并与之合一的象征。就这样,芭蕉在这首短短的仅十七个音节的俳句里,生动又深刻地以直觉顿悟的方式表现了禅宗的理想境界,展示了个体生命与宇宙的哲理关系。

本诗的艺术特点有二。一是即兴、自然。这种诗往往是“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经过长期的思考,长久的酝酿,在一个神奇的瞬间,在某一外物的触发下,如 牛顿见苹果落地而发现万有引力一般,诗人豁然开朗,不假思索地即兴挥洒出这仿佛信手拈来的神来之笔(我国晋代诗人谢灵运《登池上楼》中的“池塘生春草,园 柳变鸣禽”也是如此)。二是以动写静。诗人写静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以静写静,如白居易《琵琶行》中的“此时无声胜有声”。一种是以动写静,如我国 六朝诗人王籍《入若耶溪》中的“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松尾芭蕉擅 长以动写静,他的另一首著名俳句“静寂,蝉声入岩石”(林林译)以主观感受夸张地写出了极端的寂静——竟使人感到蝉声渗入了岩石。这首俳句也不例外, 一九 一六年印度诗人泰戈尔访问日本时读到它, 对之赞不绝口:“够了, 再多余的诗句没有必要了。日本读者的心灵仿佛是长眼睛似的。古老而陈旧的水池是被人遗忘 的、宁静而黝黑的。一只青蛙跳入水里的声音, 清晰可闻, 可见水池是多么的幽静!”这首俳句影响极大,以致二百余年后的今天,美洲俳句社的刊物还以《蛙池》

最近听说了俳句,感觉很有意思。它是日本在中国古代汉诗绝句基础上发展出来的一种古典短诗。俳句通常由三句十七音构成,中间七个音、首尾均为五个音。五七五结构严格,还受“季语”的限制。

松尾芭蕉是日本的俳句大师,有日本“俳圣”之誉。我们来感受一下芭蕉的《茅屋有感》:“长夜充耳闻,风打芭蕉雨打盆,辗转梦难寻”。这就是极致简约的俳句,我们看到中文翻译也符合了五七五的结构。还有芭蕉俳句代表作 “古池,青蛙,一声响。” 这个翻译,没有能够体现五七五,但是日语原文是符合五七五的。非常精妙的是,短短几句,就把一幅生动的画面表达了出来:古池- 这永恒静滞的时间,青蛙跳入- 刹那的动态,一声响- 之后归于平静。芭蕉的这段经典名句,捕捉到的是永恒流逝时间中的一点点波澜,充分体现了日本美学中质朴的气质。季语是体现季节的语句。雨打芭蕉、青蛙跃池,应该都是夏天的景象吧。

除了松尾芭蕉,小林一茶也是俳句大师。《樱花树下》是小林在痛失爱女之后留下的低回而绵长的哀叹:“我知这世界,本如露水短暂,然而然而。”

俳句作为一种艺术形式,让我感觉到了不一样的美。它体现刹那的感受,又带来绵绵不绝的回响。它已经在全球范围获得了较高知名度,我感觉它非常适合我们的碎片化的时代的碎片化表达。

刚刚接触俳句,跟大家分享一点浅薄的理解和感受。

如果你也觉得美,我们一起来探究更多的名篇、更深的韵味。

松尾芭蕉:菊后无他物,唯有大萝卜。菊の後大根の外更になし不要笑,这真的是一首好俳句。俳句,就是抓住变幻的季节中的一个片段,在五七五的组合中抒发俳人的感情。    这个感情不需要多么雄浑壮丽,或者说,不需要多么的“美”或者“风雅”。芭蕉的这句就是代表,菊是高雅的东西,而萝卜是凡俗的东西,芭蕉把这两个并列,将俳句写出了生活气息。   

某种意义上,俳句就是有格式的话痨。后来以正冈子规为代表的写生派更是继承了这个传统:木樨花正发,母教二弦琴。木犀や母が教ふる二弦琴看护妇打瞌睡,醒来拍苍蝇。

看护妇やうたゝ寝さめて蝿を打つ夜半惊醒梦,瓠瓜落地声。惊くや夕颜落ちし夜半の音旅行又旅行,秋风尽在旅途中。 旅の旅又その旅の秋の风频频寻问,积雪深几许?いくたびも雪の深さを寻ねけり春日河川上,正是一桶靛蓝流。一桶の蓝流しけり春の川

别的俳人也有很多富有生活气息和时代特色的句子,比如河东碧梧桐的:

炮车驶向巷里过,夏日光中舞沙尘。炮车过ぐる巷の尘や日の盛り时已到夜晚,厨房煮辣椒。夜に入りて蕃椒煮る台处漫步到枯芒池畔,风传来工厂噪声。芒枯れし池に出づ工场さかる音を

很多即使不是写生派的俳人,也有不少直描生活的句子,比如和碧梧桐大论战的高滨虚子的:

寒灯下,写两行删一行。二行书き一行消すや寒灯下(学生狗看了心一塞)以及和高滨虚子对立的水原秋樱子的:僧堂米饭白,又添新豆腐。僧堂の饭の白さよ新豆腐

  中日两国有太多相似的 文化 和习俗。比如中国茶文化和日本茶文化,同样在世界文明,却也说不清到底是谁影响了谁。日本的俳句跟中国的古诗也很类似。日本人喜欢用俳句来表达情感,下面来看看日本着名的俳句有哪些。

日本著名俳句安利

 俳句,是日本的一种古典短诗,由“五-七-五”,共十七字音组成;以三句十七音为一首,首句五音,次句七音,末句五音。要求严格,受“季语”的限制。它源于日的连歌及俳谐两种诗歌形式。同时在中国以每日小诗的形式发展。

 (1)

 古池や、

 蛙飞びこむ、

 水の音。

 (2)

 さびしさや、

 一尺消えて、

 ゆくほたる。

 (3)

 人ごみで、

 肌に掠める、

 冬の歌。

 (4)

 时の中、

 そっと気になる、

 夏の君。

 (5)

 年の内に、

 春は来にけり、

 一岁を去年とや言はむ、

 今年とや言はむ。

 (6)

 袖渍ちて、

 掬びし水の冻れるを春立つ今日の风や溶くらむ。

 (7)

 雪の内に、

 春は来にけり、

 莺の冻れる涙、

 今や溶く覧。

 (8)

 心指し、

 深く染めてし、

 折りければ、

 消えあへぬ雪の、

 花と见ゆらむ。

 9

 养在瓶中

 深山里弄来的木莲花

 绽放了

 ——秋樱子

 10

 古池

 青蛙一跃

 扑通一声

 ——芭蕉

俳句大师松尾芭蕉的成就

 松尾芭蕉出生在日本一个小地方,生于1644年,死于1694年,享年51岁。松尾芭蕉是家里的第二个男人,上面还有一个哥哥,松尾芭蕉成就最大,也最能让人记住的是他在俳句上的成就,他是江户时代有名的俳谐师。

 俳句是日本的一种短诗,要求相当严格,有点类似于中国的绝句。中国的绝句受平仄的限制,而俳句则受“季语”的限制。俳句的起源是连歌和俳谐两种诗歌形式,而在松尾芭蕉生活的时代,他将俳句推向了顶峰。当时还不叫俳句,叫俳谐,俳句是后来俳谐成为独立的诗体后,其它俳谐师叫出来的。

 松尾芭蕉的俳句尤其的朗朗上口且寓意丰富,最经典的要数《古池》。短短十七字,以“五—七—五”的比例排列,将冬眠初醒的青蛙、平静无波的池水描绘的生动形象,运动的青蛙和静止不动的池水相互碰撞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这首俳句既有诗歌的意境,也有人生的哲理,著名诗人泰戈尔在看了这首俳句也是赞不绝口说出“这就足够,再多就显得多余了”的称赞。由此可以看出松尾芭蕉在俳句上的造诣之深。

 松尾芭蕉成就主要是将俳句推上了顶峰,他的很多俳句都争相成为后人效仿的模板,奠定了他在日本文学史上的地位。读松尾芭蕉的俳句总能让浮躁的心寻得片刻的宁静,感受大 自然 的奥妙。

俳句的构成

 一首俳句由十七个音组成,构成俳句和划分诗节的单位都是音,而不是假名(日本字母)。这十七个音又分成三节,第一节是五个音,称为上五。第二节七个音,称为中七。第三节五个音,称为下五。

 如:

 除夜の钟もつともちかき相国寺

 上五 中七 下五

 ( 除夕 最觉传声近相国寺里鸣钟晚)

 由上可见,用两个假名组成的拗音只算一个音,长音及促音符号也各算作一个音,因此有的俳句往往连十七个音都不到,构成音素比我国的五言绝句还少。

猜你感 兴趣 :

1 日本著名的俳句精选

2 日本经典俳句摘抄

3 日本经典俳句欣赏

4 日本的经典俳句鉴赏赏析

5 日本俳句欣赏

6 日本描写冬天的俳句

日本的小林一茶(1763—1827)是日本江户时代俳句诗人,他与松尾芭蕉(1644—1694)、谢芜村(1716—1783)并列为日本“古典俳句三大家”。

小林一茶有一首描写人们欣赏樱花情景的俳句(Haiku),《樱花树下》。这首诗被刻在日本很多地方的纪念碑上,1990年日本朝日电视台赠送德国8000株樱花树,同时将此诗以德文刻在该樱花林的纪念碑上。

樱花树下

原文:

花の阴

あかの他人は

なかりけり

-- 小林一茶(Kobayashi Issa)

译文1:溪谷译(直译,不考虑措辞及5,7,5音节格式)

花之荫

陌路人的

不是

译文2:溪谷译(意译,考虑措辞及音节,遵循俳句的5,7,5句式)

樱花树荫下

纵然萍水初相逢

亦非陌路人

(英文译文,Translated by Robert Hass)

In the cherry blossom's shade

there's no such thing

as a stranger

日文诠释:

春烂漫と咲き夸る桜の花の下で、沢山の人たちが花见を楽しんでいます。うっとりと花に见とれている人、中には花见酒を楽しんでいる人、お弁当に舌鼓を打つ人など…。これらの人たちに全くの他人はない。みんな懐かしく、どこかで皆とつながり合っているのだと咏んでいるのです。( http://wwwichogrjp/bunko/joushouga/au_09htm )

这段对一茶俳句解释的大致意思是:在樱花烂漫的春天里,人们都来欣赏自己喜欢的花。赏花人陶醉在梦幻般的花影里,品尝着午餐的美酒佳肴。人们虽然萍水相逢,但并非陌路人,因为对花的喜爱与思念把他们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从这段解释中,我们还可以看到,日本人赏花的习俗是边喝、边吃、边欣赏。想来是闲情雅趣与酒肉俗话浑然为一。我在公园里的确看到很多人是席地而坐,谈笑间观花赏花,或赏花间谈笑嬉闹。

这首小诗的格式叫“俳句”,英文为“Haiku”。学英文,又听说这种诗句的人大多数是通过英语学习和交流接触到这种小诗的。第一次知道俳句大约是上个世纪90年代,在美国的小学教材中看到的。不是日本的原装俳句,而是美国人用英文写的俳句,因为日本的俳句在英语世界中非常流行。英文俳句也是加拿大小学生们必学的诗歌格式的一种,学习方式和美国小学生一样,不仅仅是像我们的小学生背唐诗那样的学,即背会了就算会了,而是在理解格式结构及格律要求的基础上,模仿着自己动手写。这不仅显示日本俳句在英语世界中的影响及流行的程度,也凸显出中国式古诗教学与北美式古诗教学的不同。或者说,在学习传承古典诗词方面的薄弱。(国内语文教材中或许并未列入日本俳句的教学内容。)

日本的俳句发源于十五世纪,描写自然景物及心中感触。基本格律为三行,音节分别为5、7、5,共17个音节。俳句不求押韵,音节数也不固定,多有例外。原本有一个很重要的要求,即在俳句中一定要有“季语”,即表示四季及与四季相关联的节日或习俗用语,比如春、雨、花、蝉、压岁钱等。这个规则现在也不强调了,因为即便早期的大师们如小林一茶(英文,Kobayashi Issa,1763-1827)等也多有不从。而不像中国的格律诗那样古板,更不会像现今中国的一些写格律诗的人那样死扣格律要求。俳句以其宽容而继续流行,甚至为欧美诗歌爱好者模仿。

俳句对自然景物的反映与禅宗的自然观紧密相连,一草一木、一水一溪、一山一石皆可愉悦我心,飞花落叶,飞雪落雨,飞流落瀑皆投射于心,反射于诗句中。

喜欢禅宗的西方人对日本俳句中的禅思、禅意、禅境十分感兴趣,因而趋之若鹜,且大量复制摹写。

Just enough of rain

To bring the smell of silk

From umbrellas

        - Richard Wright

frost predicted

the sizzle

of fried green tomatoes

     - RA Stefanac

(原作于2011年5月15日)

(题图摄于2016年)

2019-06-04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www.hunlipic.com/langman/44534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29
下一篇2023-06-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