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恐怖故事(50部经典惊悚恐怖片)

经典恐怖故事(50部经典惊悚恐怖片),第1张

25《电锯惊魂》(2004)

 美国 导演:詹姆斯·温

 想玩个游戏吗记不起这个原本属于原创的小片在后来怎么就发展出这么多花哨的屠杀和复杂的剧情了,跟很多经典的恐怖片系列一样,它也是为观众设想了独特的情景:你会为了拯救自己而锯掉自己的腿吗

24《邪恶之屋》(2009)

  美国 导演:缇·威斯特

 这部渐入佳境,带有老式风格的恐怖片依然具备着缇·威斯特那古怪和残忍的恶趣味。影片带着强悍的CULT片阵容,还配以80年代风的配乐和复古风格。影片气氛阴冷,直到最后那激烈而邪恶的结局。本片算当年最佳和最酷的独立恐怖片之一。

23《9号谋杀案》(2001)

 美国 导演:布拉德·安德森

 布拉德·安德森将这个恐怖故事设置在了废弃、闹鬼的精神病院中。像这类将鬼故事设置在闹鬼的房子和鬼上身的故事难免都逃不开《闪灵》的影响,五个男人进入了这个废弃的建筑物,紧接着每个人都陷入了错乱和疯狂,不知是因为工作的压力还是医院里的鬼魂作祟,影片直到结尾也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

22《时空罪恶》(2007)

 西班牙 导演:那奇欧·维加隆多

 那奇欧·维加隆多精心制作的这部处女作《时空罪恶》是一部完美的CULT作品,这部作品将时空轮回的概念引入到了传统的惊悚屠杀片结构中,既带有恶趣味又有着复杂的故事线索。你一定会沉浸在这个导演所设计的多维时间迷局中。而一遍又一遍地观看。

21《当你熟睡》(2011)

 西班牙 导演:豪梅·巴拿盖鲁

 导演豪梅·巴拿盖鲁在这部黑暗的心理惊悚片中狠狠地向希区柯克致敬了一把。影片讲述了人过中年的塞萨尔是某幢公寓的管理员,然而看似老实内向的塞萨尔,却有着不可为人道的邪恶秘密…刺激,紧张,路易斯·托沙那令人战栗的表演,越来越收紧的叙事张力,高明的反转还有那让人如坐针毡的惊悚。

20《小岛惊魂》(2001)

 西班牙/美国 导演:亚历杭德罗·阿梅纳瓦尔

 猜到最后的反转了吗其实无所谓,尽管那个结局被炒得火热,但那不单是让《小岛惊魂》好看和值得一看再看的理由。妮可·基德曼饰演的格蕾丝也是本片的成功所在,她成功诠释了一个亨利·詹姆斯式的女主角。

19《你是下一个》(2011)

 美国 导演:亚当·温加德

 充满令人叫绝的过山车式惊吓体验,亚当·温加德的这部家庭入侵恐怖片充满了悬念,黑色幽默和人数众多的死亡。年轻的艾琳正随着她的男朋友克里斯皮安回密苏里度假屋中参加他父母的结婚纪念日。克里斯皮安的兄弟和妹妹都带着另一半前来聚会,一家人在饭桌前其乐融融,然而危机马上到来……

18《独自夜归的女孩》(2014)

 美国 导演:安娜·莉莉·阿米普尔

 这是从DJ转行为导演的安娜·莉莉·阿米普尔令人惊艳的处女作,影片以一种温和,梦幻的色调讲述了一个玩着滑板的女吸血鬼的故事,很酷,同样也很惊悚。

17《爱在初春惊变时》(2014)

 美国 导演:贾斯汀·本森/艾伦·穆尔黑德

 一个去意大利旅行的美国小伙子遇到了一个年轻女孩,但是她身上却有着黑暗的秘密。导演贾斯汀·本森和艾伦·穆尔黑德为他们这个原创故事加入了不错的幽默、浪漫和惊奇瞬间。最终的真相也值得让人等待。本森和穆尔黑德无疑是讲故事的高手,一些惊艳的瞬间也证明他们未来可期。

16《蒙哥湖》(2008)

 澳大利亚 导演:乔·安德森

 近几年的伪记录恐怖片大多好坏参半,然而《蒙哥湖》却是当中的佼佼者。这部伪纪录片的形式更贴近于我们常看的探秘类电视节目,《蒙哥湖》讲述了在澳大利亚的一个家庭在遭受女儿离世后所遇到的一系列诡异现象,包含了讲话的头颅、肯·伯恩斯(美国著名影人)式的蒙太奇和令人震惊的真相。这部**和榜单上仍任何一部都不同,是一个让观众一直到结尾都猜不透的鬼故事。

15《身在其中》(2007)

 法国 导演:亚历山大·布斯蒂罗/朱利安·莫利

 平安夜,莎拉家中出现了一个神秘的女人。她的目的只有一个,抢夺莎拉那尚未出世的孩子。本片的特效到现在看来有点过时,却不妨碍导演在这部低成本恐怖片中营造惊吓。尽管本片才82分钟,但是那种紧张和恐怖感足以喷薄而出,肮脏和血腥的场景也足以让任何恐怖片迷退缩。

14《高压电》(2003)

 法国 导演:亚历山大·阿嘉

 无论你是否信服最后的反转,这部影片带有的法式风格是不可忽视的。特效由Giannetto De Rossi负责,血浆四溅。但如果你想要全方位感受的话,记得一定要看未删剪版。

13《僵尸肖恩》(2004)

 英国 导演:埃德加·怀特

 埃德加·怀特在这部银幕处女作中巧妙平衡了喜剧,爱情和僵尸等元素,并能够经得起反复观看。虽然充满了各种类型片元素,这部影片也真正称得上一部恐怖片。僵尸入侵北伦敦瞬间从轻松进入了紧急状态,血腥的威胁在肤浅的喜剧映衬下更抓人。

12《澎堤池》(2008)

 加拿大 导演:布鲁斯·麦克唐纳德

 一个很奇妙,扣人心弦的恐怖点子。格兰特·马奇(史蒂芬·麦克哈蒂)在小村里电台当主持人,突然村中的气氛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澎堤池》是一部带着小聪明和足够惊吓的恐怖片,麦克哈蒂的表演也是整部影片的灵魂,跟你看过的僵尸片毫不一样。

11《变种女狼》(2000)

 加拿大 导演:John Fawcett

 这是一部跟我们所预想中的不一样的时代剧,当月经期来临时,女主角就变成了狼人,伊莎贝尔的表演成了这部影片的中心,其所饰演的狼女展现了成长的烦恼。这比《魔女嘉莉2邪气逼人》在影片气质上更像《魔女嘉莉》的续集。

10《夺命之爱》(2009)

 澳大利亚 导演:肖恩·伯恩

 劳拉想要什么,你就得给什么,肖恩·伯恩的这部将《危情十日》,《电锯惊魂》和《魔女嘉莉》杂糅的黑色幽默片可以算作近十年来最冷酷的性剥削恐怖片。机智,凌厉,变态,伯恩在这部青少年恐怖片中展现了新鲜的想法,跃出画面的紧张喘息和超出表面的惊叫与战栗。

9《死亡录像》(2007)

 西班牙 导演:豪梅·巴拿盖鲁/柏高·普拉扎

 这部系列恐怖片已经拍了四部,巴拿盖鲁和普拉扎的这部伪纪录片凭其极强的代入感让很多观众忘记第一视角。影片讲述了一位记者陷入了一座带有黑暗秘密的建筑物中,威胁接连不断,节奏异常紧张,而让影片独树一帜的是毛骨悚然的氛围。

8《杀戮名单》(2011)

 英国 导演:本·威特利

 影片的音效设计就能让你噩梦不断。本·威特利的第二部长片讲述了两个好基友误打误撞进了一群异教徒的恐怖世界,导演带领观众迈入了一次能让人脑洞打开的黑暗银幕之旅。

7《孤堡惊情》(2007)

 西班牙 导演:胡安·安东尼奥·巴亚纳

 西班牙导演胡安·安东尼奥·巴亚纳凭借本片惊艳了世界影坛,喜欢这位导演的粉丝可不要忘了去看由其执导的两集《低俗怪谈》。

6《蔷花红莲》(2003)

 韩国 导演:金知云

 21世纪的优秀日式恐怖片博得头筹,甚至引来了很多好莱坞的翻拍,但是这几年的韩国恐怖片同样不可忽视,金知云的这部走简约风格的鬼屋**有着黑暗、富有深意的情感脉络,同时保证了足够的恐惧以能让观众不敢关灯睡觉。

5《鬼书》(2014)

 澳大利亚 导演:詹妮弗·肯特

 詹妮弗·肯特的这部低成本恐怖片也可算是最佳恐怖片之一,肯特的这部影片的突出之处在于深入挖掘了单亲家庭在面临可见的邪恶力量的崩溃过程,并展现了一个更为险恶,不可见的悲痛所在。这也是恐怖片本应有的样子,一部带有深意的戏剧应该正如其吓人般令人悲伤,如其痛心般令人不安。

4《它在身后》(2014)

 美国 导演:大卫·罗伯特·米切尔

 “性诅咒”成为了大卫·罗伯特·米切尔的这部《它在身后》的亮点所在,像是经过了美式青少年**风格处理的日式恐怖片。平稳行云的镜头和迷幻的电子乐让人想到了纯正约翰·卡朋特,然而梦境般的叙事更像是大卫·林奇的手笔,不过这部惊艳的小片身上也具备着很多独到之处。

3《黑暗侵袭》(2005)

 英国 导演:尼尔·马歇尔

 一队女性洞穴探险者在地下洞穴中遭遇了怪物的侵袭,这个简单的概念却被尼尔·马歇尔进行了完美的展现。除了怪兽的袭击之外,还有那无边的幽闭恐惧。马歇尔不仅营造了难以承受的紧张感,同时也不忘探索了更多东西。

2《鬼童院》(2001)

 墨西哥 导演:吉尔莫·德·托罗

 诡异的小孩是恐怖片的永恒元素,吉尔莫的第三部作品则是将西班牙内战作为背景,讲述了带有悲剧元素的哥特式恐怖片。年轻演员Fernando Tielve和Íñigo Garcés 奉献了真诚又抓人的表演。

1《生人勿进》(2008)

 瑞典 导演:托马斯·阿尔弗莱德森

 一部略为温暖动人的吸血鬼恐怖片,《生人勿进》讲述了一个小男孩恋上了另一个神秘女孩,然而这个女孩并不如看上去的与他年龄相仿,甚至要老得多。本片自上映后得到了影评人和观众的交口称赞,本片的得到的赞誉近年来也少有,成为了多数影迷认可的杰出恐怖片,也成为了我们这个榜单的榜首。

  《鬼域》

  一切被遗弃的,将在另一空间再次灵现!

  李心洁饰演的女作家徐寻,首次出版爱情小说便一举成名,成为当红作家,她在小说里描述的浪漫爱情,感动了每一位读者。在一次书展中,她宣布了想撰写一部探讨灵异世界的小说的创作计划,书名为《鬼域》。鉴于第一部爱情小说的影响,所有读者都相信徐寻一定能够凭借她的文笔和才能,给大家带来一个如幻如真的诡异空间,再次让读者投入引人入胜的“凶间”。书展过后,徐寻开始着手构思撰写《鬼域》,但反反复复几次构想出来的故事情节都差强人意,徐寻陷入了创作困境。恰在此时,昔日旧情人又出现在了她的生活中,更是令她的思绪更万千,没有了一点创作状态,一怒之下,她将存在计算机上的《鬼域》初稿删去,怪事就此发生,徐寻开始产生不同寻常的幻觉,更开始看见不能解释的现象!仿佛从小说中自己所虚构灵异的一切,都走出到现实!房间内似有神秘物体出现,断了的长发散落在地上,徐寻感觉室内并不只她一个人!神秘黑影再三出现令她更加恐惧,一些恐怖现象仿佛就是因她删除的草稿电脑里的创造初稿而产生,她在小说了描述的诡异时间在现实里重现她眼前。一天晚上,一人乘坐电梯的徐寻在电梯间惊遇诡异婆婆,并牵引她忽然进入了另一个离奇空间……一个不可思议的鬼域世界!

  在离奇空间里,徐寻与自己在现实世界中打掉的女儿相遇,两人闯入满是野鬼的坟地,成群的孤魂野鬼在那里游荡,既恐怖又诡异,这些孤魂野鬼因久无后人拜祭,所以一见生人接近便群起追赶,索求接祭,幸好徐寻得到鬼域老人刘绍铭的指点,早已准备了大量鲜花和金银衣纸,在危急时刻散予群鬼享用,才得以脱身……

大年初三过后,**院成了情侣们的最佳去处,很多人选择浪漫的爱情片或惊险的恐怖片来增加彼此的亲密感。

可是,这背后的原因究竟是怎样的科学依据呢?

吊桥效应

著名心理学家阿瑟·阿伦曾经做过一个经典的实验。

他让一位美女分别在三个场景给大学男生做问卷调查,然后在让他们根据不同的发挥想象,编一个小故事,最后实验的结果是,比起在公园中,在石桥上,在危险的吊桥上的男生事后大多给美女打了电话,并且他们编的故事,更偏向于浪漫且让人激动的爱情故事。

实验证明,由于危险的情境,人们会不自觉地心跳加快,如果这个时候碰巧遇见一个异性,人们会错把这种情境引起的心跳加速理解为,对方使自己心动才产生的生理反应,这时反而会对对方滋生出爱情情愫。

这就是著名的“吊桥效应”,所以,看恐怖片带给人心跳加速的感觉,更能促进彼此的感情。

荷尔蒙作用

美国著名科学杂志《发现》月刊发表了一篇关于破解爱情秘密的文章。

文章说,像所有感情一样,爱情源于大脑,我们感受到的激情,是因为大脑中特定的神经化学体系让我们产生这些情感。

其中影响爱情的因素便是荷尔蒙。

美国密歇根大学研究发现,男女看浪漫的爱情**或者是惊悚片时,人体内荷尔蒙会普遍升高,当大脑中充满着这种激素的时候,人会变得心跳加快,兴奋不已,尤其是当身边有异性陪伴时,人们便会产生“爱”的感觉。

爱情片的代入感

人们看爱情**时,影片中生动的故事情节很容易让人有强烈的代入感。

据了解,很多人都会幻想自己和恋人是剧中的男女主角,这相当于和对方在自己的脑海中,演绎了一场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这就无形中加深了彼此的联系。

所以,如果你想与另一半的感情更进一步,趁着过年轻松的氛围,和对方看一场浪漫的爱情**则是最好的选择,当然,如果有档期的话,恐怖片也是不错的选择哦!

鲤鱼解说恐怖游戏有哪些?网上解说游戏的主播有很多,但是很少有被大家喜爱和支持的哦!我们的鲤鱼就是很受大众欢迎的游戏解说主播,人气还是很大的,那么大家知道鲤鱼解说恐怖游戏有哪些吗?下面就快和小编一起看看吧!

鲤鱼解说恐怖游戏有哪些

1、海绵冰淇淋奶奶

点击下载:海绵冰淇淋奶奶

游戏中的逃生方法有很多,玩家们只需找到对应的救援钥匙即可找到出口位置。找到最重要的钥匙,不要错过任何地方和细节,尤其是在隐藏的橱柜和抽屉中。游戏中有一个更安全的地方,就是在燃烧的壁炉旁边,外星人不敢过来。

2、可怕校园老师

点击下载:可怕校园老师

在可怕的黑暗环境中没有人。教室里只有你,各种各样的奇怪事情发生了。这里的门都是锁着的,您必须查找各种分析线索并找到正确的出口。随着玩家继续进行游戏,可以多解锁一些情节是游戏中一直存在的功能。

3、恐怖冰淇淋3

点击下载:恐怖冰淇淋3

执行最令人兴奋的PK并实时挑战不同的难度级别,等着您;罗德的力量将继续增强,然后,您将几乎没有时间了。升级武器和道具,以始终保护自己的安全;紧张的游戏气氛将带给您最恐怖的游戏气氛;

4、恐怖之眼

点击下载:恐怖之眼

3D恐怖冒险游戏,使用黑暗的游戏场景和深沉的声音效果会给游戏带来恐怖的气氛。游戏的恐怖气氛很上镜,您独自一人在寒冷的风中行走,有时会在走廊上撞到幽灵。是的,没错!您会听到门开的吱吱作响的声音和悲剧性妹妹接近的尖叫声。

中文名称: 达·芬奇

性别: 男

生卒年: 1452-1519

国别: 意大利

生平文件:

达·芬奇

莱昂纳多·达·芬奇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第一位画家,也是整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是一位思想深邃、学识渊博、多才多艺的艺术大师、科学巨匠、文艺理论家、大哲学家、诗人、音乐家、工程师和发明家。他在几乎每个领域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后代的学者称他是“文艺复兴时代最完美的代表”,是“第一流的学者”,是一位“旷世奇才”。所有的,以及更多的赞誉他都当之无愧。莱昂纳多·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 ,1452-1519)诞生在意大利芬奇镇附近的安基亚诺村,芬奇镇靠近佛罗伦萨。达·芬奇是非婚生子,他的童年是在祖父的田庄里度过的。孩提时代的达·芬奇聪明伶俐,勤奋好学,兴趣广泛。他歌唱得很好,很早就学会弹琵琶,他的即兴演唱,不论歌词还是曲调,都让人惊叹。他尤其喜爱绘画,常为邻里们作画,有“绘画神童”的美称。达·芬奇的家庭是当时佛罗伦萨有名的望族,父亲皮埃罗希望达·芬奇象自己一样当律师,可后来由于发生了一件事情而使皮埃罗改变了想法,决定让小芬奇学画。当时,皮埃罗受一位农民的委托,要画一幅盾面画。他听说儿子会画画,想试试儿子的画艺,便将这任务交给了小芬奇。小芬奇凭借自己丰富的想象力,用了一个月的时间,画成了一个骇人的妖怪。这妖怪长着火球般的眼睛,张着血盆大口,鼻孔中喷出火焰和毒气,样子十分的恐怖。作品完成后,小芬奇请父亲来到他的房间。他把窗遮去一半,将画架竖在光线恰好落在妖怪身上的地方。皮埃罗刚走进房间时,一眼就看到了这个面目狰狞的怪物,吓得大叫起来。小芬奇则笑着对父亲说:“请您拿去吧,这就是它该产生的效果。”皮埃罗从此确信儿子有绘画天赋,便将小芬奇送往佛罗伦萨,师从著名的艺术家委罗基奥,开始系统地学习造型艺术。此时的达·芬奇只有14岁。委罗基奥的画舫是当时佛罗伦萨著名的艺术中心,经常有意大利人文主义者在这里聚会,讨论学术问题。达·芬奇在这里结实了一大批知名的人文主义者、艺术家和科学家,开始接受人文主义的熏陶。 达·芬奇在20岁时已有很高的艺术造诣,他用画笔和雕刻刀去表现大自然和现实生活的真、善、美,热情歌颂人生的幸福和大自然的美妙。达·芬奇并不满足他的这些才干,他要掌握人类思想的各个领域。他眼光独到,做事干练,具有艺术的灵魂。有一次,他在山里迷了路,走到了一个漆黑的山洞前。他在后来回忆这段经历时说:“我突然产生了两种情绪——害怕和渴望:对漆黑的洞穴感到害怕,又想看看其中是否会有什么怪异的东西。”他一生都被这两种情绪所羁束——对生活之不可知或无力探知的神秘感到害怕,而又想把这个神秘之不可知性加以揭露,加以研究,解释其含义,描绘其壮观。他很早就下定决心,要做一个研究者、一个教师、尤其是一个艺术家。

达·芬奇无论是在艺术领域,还是在自然科学领域,都取得了惊人的成就。他的眼光与科学知识水平超越了他的时代。

在文艺复兴早期,人们盲目地接受传统观念,崇拜古代权威和古典著作。人们学习科学知识也只是学习象《圣经》一样的亚里士多德的理论,只相信文字记载。达·芬奇反对经院哲学家们把过去的教义和言论作为知识基础,他鼓励人们向大自然学习,到自然界中寻求知识和真理。他认为知识起源于实践,只有从实践出发,通过实践去探索科学的奥秘。他说“理论脱离实践是最大的不幸”,“实践应以好的理论为基础”。达·芬奇提出并掌握了这种先进的科学方法,采用这种科学方法去进行科学研究,在自然科学方面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提出的这一方法,后来得到了伽利略的发展,并由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从理论上加以总结,成为近代自然科学的最基本方法。 达·芬奇坚信科学,他对宗教感到厌恶,抨击天主教为“一个贩卖欺骗的店铺”。他说:“真理只有一个,他不是在宗教之中,而是在科学之中。”达·芬奇的实验工作方法为后来哥白尼、伽利略、开普勒、牛顿等人的发明创造开辟了道路。

在天文学上,达·芬奇对传统的“地球中心说”持否定的观点。他认为地球不是太阳系的中心,更不是宇宙的中心,而只是一颗绕太阳运转的行星,太阳本身是不运动的。达·芬奇还认为月亮自身并不发光,他只是反射太阳的光辉。他的这些观点的提出早于哥白尼“太阳中心说”。甚至在当时,达·芬奇就幻想利用太阳能了。

在物理学方面, 达·芬奇重新发现了液体压力的概念,提出了连通器原理。他指出:在连通器内,同一液体的液面高度是相同的,不同液体的液面高度不同,液体的高度与密度成反比。他发现了惯性原理,后来为伽利略的实验所证明。他认为一个抛射体最初是沿倾斜的直线上升,在引力和冲力的混合作用下作曲线位移,最后冲力耗尽,在引力的作用下作垂直下落运动。他的这一发现使亚里士多德的落体学说产生了动摇。他发展了杠杆原理,除推导出作用力与臂长关系外,还算出了速度与臂长的关系。他指出了“永动机”作为能源的不可能性。达·芬奇还预示了物质的原子原理,形象生动的描述了原子能的威力:“那东西将从地底下爆起,……使人在无声的气息中突然死去,城堡也遭到彻底毁坏,看起来在空中似乎有破坏力。” 达·芬奇在解剖学和生理学上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被认为是近代生理解剖学的始祖。他掌握了人体解剖知识,从解剖学入手,研究了生理学和医学。他最先采用蜡来表现人脑的内部结构,也是设想用玻璃和陶瓷制作心脏和眼睛的第一人。他发现了血液的功能,认为血液对人体起着新陈代谢的作用。他说血液不断的改造全身,把养料带到身体需要的各个部分,再把体内废物带走。达·芬奇研究过心脏,他发现心脏有四个腔,并画出了心脏瓣膜。他认为老年人的死因之一是动脉硬化,而产生动脉硬化的原因是缺乏运动。后来,英国的威廉.哈维证实和发展了达·芬奇的这些生理学成果。 达·芬奇的研究和发明还涉及到军事和机械方面,他发明了飞行机械、直升飞机、降落伞、机关枪、手榴弹、坦克车、潜水艇、双层船 壳战舰、起重机等等。他还在数学领域和水利工程等方面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可以说,达·芬奇的研究涉及到自然科学的每一部门,他的思想和才能深入到人类知识的各个领域。他是世界上少有的全面发展的学者。 但是达·芬奇的大多数著作和手稿都没有发表,直到他逝世后多年才被世人所发现。科学史家丹皮尔这样评论达·芬奇,“如果他当初发表他的著作的话,科学本来一定会一下就跳到一百年以后的局面。” 说到艺术创作,在文艺复兴时期当数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的成就最高。他们的艺术成就达到了西方造型艺术继古希腊之后的第二次高峰,仅绘画而言,则达到了欧洲的第一次高峰。其中尤以达·芬奇最为突出,恩格斯称他是巨人中的巨人。在艺术创作方面,达·芬奇解决了造型艺术三个领域——建筑、雕刻、绘画中的重大课题:1、解决了纪念性中央圆屋顶建筑物设计和理想城市的规划问题;2、完成了15世纪以来雕刻家深感棘手的骑马纪念碑雕像的课题;3、解决了当时绘画中两个重要领域--纪念性壁画和祭坛画的问题。达·芬奇的艺术作品不仅象镜子似的反映事物,而且还以思考指导创作,从自然界中观察和选择美的部分加以表现。壁画《最后的晚餐》、祭坛画《岩间圣母》和肖像画《蒙娜丽莎》是他一生的三大杰作。这三幅作品是达·芬奇为世界艺术宝库留下的珍品中的珍品,是欧洲艺术的拱顶之石。 达·芬奇比之文艺复兴时期中的任何一人,有更多的、领域更广的幻想。他思想深邃、博学多才。他怀着永无休止的探索精神去研究自然和人生的一切奥秘,他把艺术和科学、理智和情感、形体和精神熔于一炉,继承和发扬了前人的人文主义思想和现实主义表现手法,把艺术推进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为自然科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达·芬奇是当之无愧的“文艺复兴时代最完美的代表人物”。 列奥纳多· 达·芬奇 (1452-1519) da Vinci,Leonardo 全名列奥那多·迪·塞尔·皮耶罗·达·芬奇,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画家,科学家,人类智慧的象征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最负盛名的艺术大师。他不但是个大画家,同样还是一位未来学家、建筑师、数学家、音乐家、发明家、解剖学家、雕塑家、物理学家和机械工程师。他因自己高超的绘画技巧而闻名于世。他还设计了许多在当时无法实现,但是却现身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明。总的来说,达芬奇大大超越了当时的建筑学,解剖学和天文学的水平,但是却未能推动其发展。他于1452年出生于佛罗伦萨,虽然他是一个私生子,但是却很被重视,历史资料显示,安东尼奥·达·芬奇(达芬奇的祖父)在译本笔记本的后页上写到:1452年4月15日,星期六,夜间第3个小时,我有了一个孙子,我儿子塞尔·皮耶罗的儿子,名为列奥那多。5岁时能凭记忆在沙滩上画出母亲的肖像,同时还能即席作词谱曲,自己伴奏自己歌唱,引得在场的人赞叹不已《最后的晚餐》是世界最著名的宗教画,《蒙娜丽莎》则为世界上最著名,最伟大的肖像画这两件誉满全球的作品使达·芬奇的名字永垂青史达·芬奇独特的艺术语言是运用明暗法创造平面形象的立体感他曾说过:"绘画的最大奇迹,就是使平的画面呈现出凹凸感" (达·芬奇是闻一多首创翻译名,乃按意大利语翻译。旧译“达·文西”乃按英语翻译,误;意大利语ci读如“奇”非“西”) “上天有时将美丽、优雅、才能赋予一人之身,令他之所为无不超群绝伦,显出他的天才来自上苍而非人间之力。莱奥纳多正是如此。他的优雅与优美无与伦比,他的才智之高可使一切难题迎刃而解。”这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传记作家瓦萨里对达芬奇的溢美之词。 莱奥纳多1452年4月15日出生于意大利中部据佛罗伦萨不远的芬奇市(Vinci),并在那儿度过了童年。1469年,他来到佛罗伦萨并在Verrocchio的画室学徒。 1472年,进入当年画家协会。在艺术方面,他是一位雕塑能手但特别注重绘画艺术,他说:“绘画是自然的女儿。”传说,在他年轻时,有一次帮老师在一副名为《约翰为基督洗礼》的画中画了一个小天使,结果其水平超过了老师画的所有其他人物。这位在当年已有些名气的老师羞愧难当,从此不再涉猎绘画,只搞雕塑了。达芬奇最为世人所熟悉的就是他绝高的绘画艺术,其最著名的作品有:《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岩间圣母》《圣安娜与圣母子》等。

《蒙娜丽莎》的绘制前后历时四年。据说模特是佛罗伦萨人,刚刚丧婴,为解除她的痛苦并露出自然的微笑,莱奥纳多便请人来为她奏乐。她的微笑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有时似乎是很严肃有时又象很温柔;有时略含忧伤有时又显讥讽。蒙娜丽莎的右手更被称为“美术史上最美的一只手”。最后的晚餐》绘制在格拉齐教堂圣餐厅的墙壁上。达芬奇一改前人绘制“最后晚餐”围桌而座的布局,让所有人物座成一排面向外,而耶稣基督座在最中间。在科学方面,他观察天体,曾写下:“太阳是不动的。”几乎是与哥白尼同时发现了“太阳中心说”;他研究飞行的科学原理,设计制造了第一个飞行器;他解剖过三十多个尸体,探究人体结构并第一个发现了婴儿在母体中的生长过程。他曾说过:“你可能会被这天然的臭气弄得退避三舍你还可能缺乏耐心且不够勤奋,在这些方面我不曾被贪欲或懒散所阻碍,阻碍我的只是时间不够。”达·芬奇年轻时在佛罗伦萨画派画家韦罗基奥的工作室学画,1481年离开佛罗伦萨去米兰,其后获法王法兰西斯一世(Francis I)邀请,前往法国。达芬奇是当时世界的一位天才,他的主要才能表现在科学发现和想象上,他曾经设计过直升机、飞行器、热气球、攻城器,设计过城市防御体系、排水系统,研究过人体解剖、比例、透视。他是欧洲第一位描画风景的画家,他以科学、清晰的头脑著称。当然,也有人认为他很少动手实现他的设想,很少做出真正的成绩,因次在科学上他只是虚名。在文艺复兴“三杰”中(另两位是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他画中的人物真实、栩栩如生,构图严谨、稳重。他最著名的画作是为米兰圣玛利亚修道院作的壁画《最后的晚餐》和肖像画《蒙娜·丽莎》、《岩间圣母》,著作有《绘画论》。

晚年达芬奇定居于法国罗瓦河谷的克劳城堡(Chateau De Clos Luce),并在该处完成他的自画像。晚年的达芬奇却变得泰然、宁静,致力研究信仰与自然的关系。他于1519年在克劳城堡去世。

“一日充实,可以安睡;一生充实,可以无憾”是他遗嘱中的名句。

1452年4月15日,达·芬奇生于意大利佛罗伦萨城附近的芬奇镇上。父亲是当地有名的公证人,家庭富有。达·芬奇从小就表现出了绘画天赋,他画的小动物惟妙惟肖,于是父亲就把他送到好友,著名画家和雕刻家佛罗基阿的画坊当学徒。

===============梵高的艺术成就====================

后期印象画派代表人物

他摒弃了一切后天习得的知识,

漠视学院派珍视的教条,

甚至忘记他自己的理性。

在他的眼中,

只有生机盎然的自然景观,

他陶醉于其中,物我两忘。

他视天地万物为不可分割的整体,

他用全部身心,

拥抱一切。

凡高很晚才作为一位极具个性化的画家而崭露头角,距他去世时只有八年。

凡高几乎没有受过什么正规的绘画训练。为弄到画布、油彩和画具而日复一日地奔波劳碌,精神上也不断处于矛盾的状态,为追求艺术的完美而承受着压力,这些即使不是他后来罹病的直接原因,也给他的生活悲剧埋下了种子。

凡高着意于真实情感的再现,也就是说,他要表现的是他对事物的感受,而不是他所看到的视觉形象。

凡高把他的作品列为同印象主义画家的作品不同的另一类,他说:“为了更有力地表现自我,我在色彩的运用上更为随心所欲。”其实,不仅是色彩,连透视、形体和比例也都变了形,以此来表现与世界之间的一种极度痛苦但又非常真实的关系。

凡高是一位具有真正使命感的艺术家,这也是自称表现派的艺术家们共有的特性。凡高在谈到他的创作时,对这种感情是这样总结的:“为了它,我拿自己的生命去冒险;由于它,我的理智有一半崩溃了;不过这都没关系……”

凡高从来没有放弃他的信念:艺术应当关心现实的问题,探索如何唤醒良知,改造世界。

凡高自杀年仅三十七岁,作为一位艺术家,直到死前不久他才以其震憾人心而富于想象力的绘画赢得评论界的赞扬。

凡高死后不出几年,一些画家就开始模仿他的画法,为了表现强烈的感情,可以不对现实作如实的反映,这种创造性的态度被称作表现主义,并且证明是现代绘画中一种历久不衰的倾向。

尽管高更和凡·高的名字双双成为现代表现主义的先锋,成为极端个性化的艺术家的典型,但要设想他们的个人特点有多在不同则是很难的。高更是个攻击传统观念的人,语言刻薄、玩世不恭、冷漠无情,有时蛮横无礼。而凡·高对于共事的艺术家,则充满了一种天真的热情的深沉的爱。在他有了一段生活经历之后,这种爱使他成为一个美术商人,并产生了进行理论研究的愿望,进而成为比利时煤矿区的一名传教士。1880年他开始学画,后来他在布鲁塞尔、海牙和安特卫普进修。于1886年来到巴黎,他在这里见到了劳特累克、修拉、西涅克和高更以及原先的印象主义小组的成员。

凡·高在巴黎结识了印象主义画家之后,他的调色板就变亮了。他发现,他唯一深爱的东西就是色彩,辉煌的、未经调和的色彩。他手中的色彩特征,与印象主义者们的色彩根本不同。即使他运用印象主义者的技法,但由于他对于人和自然特有的观察能力,因而得出的结论也具有非凡的个性。这从来都是如此的。

凡·高的激情,来自他所生活在其中的那个世界,来自他所认识的人们所做的按捺不住的强烈反应。这绝不是一个原始人或小孩子所做的那种简单的反应。他写信给弟弟提奥的信,是一个艺术家写出来的最动人的故事。信中表明了他高度敏感的知觉力,这种知觉力完全符合他他那感情的反应。他敏锐地意识到,自己正在获得效果,这种效果是通过**或蓝色来取得的。虽然他的大部分色彩观念用来表达对于人物和自然的爱,及其表现过程中的愉快,但他对较深的色彩十分敏感,所以在谈到《夜晚的咖啡馆》时说:“我试图用红色和绿色为手段,来表现人类可怕的激情。”《夜晚的咖啡馆》是由深绿色的天花板、血红的墙壁和不和谐的绿色家具组成的梦魇。金灿灿的**地板呈纵向透视,以难以置信的力量进入到红色背景之中,反过来,红色背景也用均等的力量与之抗衡。这幅画,是透视空间和企图破坏这个空间的逼人色彩之间的永不调和的斗争。结果是一种幽闭、恐怖和压迫感的可怕体验。作品预示了超现实主义用透视作为幻想表现手段的探索,但是没有一种探索,能有如此震撼人心的力量。

凡·高的宇宙,可以在《星夜》中永存。这是一种幻象,超出了拜占庭或罗曼艺术家当初在表现基督教的伟大神秘中所做的任何尝试。凡·高画的那些爆发的星星,和那个时代空间探索的密切关系,要胜过那个神秘信仰的时代的关系。然而这种幻象,是用花了一番功夫的准确笔触造成的。当我们在认识绘画中的表现主义的时候,我们便倾向于把它和勇气十足的笔法联系起来。那是奔放的,或者是象火焰般的笔触,它来自直觉或自发的表现行动,并不受理性的思想过程或严谨技法的约束。凡·高绘画的标新立异,在于他超自然的,或者至少是超感觉的体验。而这种体验,可以用一种小心谨慎的笔触来加以证明。这种笔触,就象艺术家在绞尽脑汁,准确无误地临摹着他正在观察着的眼前的东西。从某种意义上看,实际确是如此,因为凡·高是一位画其所见的艺术家,他看到的是幻象,他就是幻象。《星夜》是一幅既亲近又茫远的风景画,这可以从十六世纪风景画家老勃鲁盖尔的高视点风景手法上看出来,虽然凡·高更直接的源泉是某些印象主义者的风景画。高大的白扬树战栗着悠然地浮现在我们面前;山谷里的小村庄,在尖顶教堂的保护之下安然栖息;宇宙里所有的恒星和行星在“最后的审判”中旋转着、爆发着。这不是对人,而是对太阳系的最后审判。这件作品是在圣雷米疗养院画的,时间是1889年6月。他的神经第二次崩溃之后,就住进了这座疗养院。在那儿,他的病情时好时坏,在神志清醒而充满了情感的时候,他就不停地作画。色彩主要是蓝和紫罗兰,同时有规律地跳动着星星发光的**。前景中深绿和棕色的白杨树,意味着包围了这个世界的茫茫之夜。

凡·高继承了肖像画的伟大传统,这在他那一代的艺术家里鲜见的。他对人充满了激情的爱,使他不可避免地要画人像。他研究人就象研究自然一样,从一开始的素描小品,一直到1890年他自杀前的几个月里所画的最后自画像都是如此。它如实地表现出疯人凝视的可怕和紧张的眼神。一个疯人,或者一个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人,无论如何也不能画出这么有分寸、技法娴熟的画来。不同层次的蓝色里,一些节奏颤动的线条,映衬出美丽的雕塑般的头部和具有结实造型感的躯干。画面的一切都呈蓝色或蓝绿色,深色衬衣和带红胡子的头部除外。从头部到躯干,再到背景的所有的色彩与节奏的组合,以及所强调部位的微妙变化,都表明这是一个极好地掌握了造型手段的艺术家,仿佛凡·高完全清醒的时候,就能记录下他精神病发作时的样子。

凡高——一个火崇拜者

他象夸父一样地追逐着太阳,最后在阳光中燃烧,轰然倒下——每当我看见凡高的作品,总会想起古希腊智者赫拉克特关于这个世界说过的话:“它过去、现在和未来都永远是一团永恒的活火,”“一切转化为火,火又转化为一切。”凡高正是艺术世界的火崇拜者,他的身世经历,他的精神状态,他的绘画创作都闪耀着生命燃烧的熠熠光华,他是艺术史上最伟大的自焚者,一个古老而单纯的信仰,已为现代人所接受。

也许,凡高个人生活史是一部英雄史诗的最好题材,事实上欧文·斯通的纪实小说《渴望生活》正是在对其悲剧命运的描述中有力地证明了理想、道义和人格力量对于人生的价值。人们从凡高艰难惨烈的遭遇和对艺术执着以至狂热的追求中,树立了殉道者的榜样,这榜样一直在激励着那些处在社会底层,至今默默无闻的天才。

但这些远不是最重要的。对于一个画家,我们更需要直接研究他的艺术创造。

凡高30岁开始从事绘画。他有广博的文学知识,但并未成为一个文学性的画家。习画之初曾向荷兰绘画传统讨教,也曾对印象派有过一时冲动的兴趣,但他天性中那股地火一般的激情,使他必定要抛弃荷兰画派的暗淡和沉寂,并迅速远离印象派,因为印象派对外部世界瞬间真实性的追求和他充满主体意识的精神状态相去甚远。凡高在本质上属于浪漫主义,1888年他在书信中坦率承认自已深受德拉克瓦思想的陶冶:“因为我不是企图把我眼前的自然一丝不变地准确地描绘下来,而是通过更为强烈的色彩去表现自己。”

浪漫主义是现代艺术的序曲,它的基本精神是对个性和情感的解放。德拉克洛瓦在历史性绘画中发展了一种充满动感、活力、光暗强烈、色彩炽热的个人风格在他的画面上还偶尔地出现过不加调合的色彩并置。浪漫主义作为社会冲突和精神冲突的直接表达,突出地代表了现代精神的指向。但这种表达还局限在未曾改变的表现体系之中,而这个成形于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体系出于群体规范和社会理想,对个人在自然面前的自决权是排斥的,德拉克洛瓦克服不了这一内在的矛盾。印象派尽管在光色研究中改变了传统绘画的面貌,但这还只是艺术体系的表层变化,因其真实观仍以人对自然的臣服为前提。这样,浪漫主义对个性的崇尚(也即是对社会规范的反叛)和对情感的尊重(也即是结理性主义的冲击),作为一种新的时代精神,必然要在19世纪末叶的欧洲世界寻找自己的继承人。从这个意义上看,凡高是幸运的,他在被环境抛弃的时候能够和历史相遇。

自然永恒性的时候,凡高更正以其对宗教和原始生活的热情与想象力在寻找超越绘画自身的精神性,而凡高则凭藉着沸腾的生命活力和对事物特征的敏感反应,孜孜不倦地创造属于心灵世界的艺术作品。正是他们各执一端的差异性和不相容性,开辟了现代艺术多向发展的可能。在他们中间,凡高是人道主义者,以全身心的激动和虔诚,护卫着个体生命的崇高和内在需要的价值。他是平民化的浪漫主义,这和他喜欢自然主义(左拉)不无关系。从他对普通事物——椅子、烟斗、旧皮鞋、简陋的小酒馆等等——的亲切关怀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人与人、人与物在上帝面前的平等。凡高是现代艺术“主观——表现”倾向的开创人,而这一倾向正是以对个体价值的全面认可为前提的。

人们很容易把凡高视为西方艺术自我表现的始作俑者,其作品突出的个人风格和强烈的主观表现都会给人以这种印象。但应该指出,自我表现并不等同于内心世界的孤独发掘和个人情感的任意渲泄。凡高作品的主体意识并不排斥他对自然的研究:他经常以线条变化来抓住事物的特征,如在法国圣玛利斯村所作的风景画,墙用直线,烟用曲线,路面用点,叶簇用旋涡状的粗线……等等。但这种研究绝非臣服自然,凡高对特征的捕捉是主观化的和个性体的,因而题材和对象在他的绘画中只是一个起点。同样,凡高作品的情感表现也不排斥理性思考对创作的作用,他曾在一封信中写道:“不要认为我愿意故意拼命工作,使自己进入一个发狂的状态。相反,请记住,我被一个复杂的演算所吸引,演算导致了一幅幅快速挥就的画作的迅速产生,不过,这都是事先经过精心计算的。”凡高的创作是一种疏导、一种集结,由此产生的形式创造,显示出情感生成的激烈过程,而不仅仅是对情绪现状的静观和描写。

凡高永远处在矛盾的中心:尊重自然时与自然对抗;生活于激情但求助冷静的分析;表现自我的过程中追求着高于自身的东西;以至在精神崩溃的临界线上,保持最强悍的自制力——这种充满内在冲突的精神状态,曾是人类不容揭示的秘密,长期压抑于心理底层,是凡高第一次在绘画创作中把它们充分地暴露出来,凡高的艺术成就是真诚地展示人类心灵的艺术成就。精神矛盾和心理运动,每一个形象都充满戏剧冲突,人在画布和颜料面前颤抖,冥冥中寻找着心灵物化的方式,为的是向着现实背后那个超越自身的神秘世界,那个终极的世界飞升。凡高艺术语言——线条、笔触、色彩、空间的一切创造成果都源于此,并因此具有更深刻、更富有启示性的意义。

凡高似乎对线条所能蕴含的情感有一种天生的敏感,这在他的素描作品中随处可见。他把印象派的色点扩展成色线,由此超越印象派而成为用心灵作画的大师。在发挥线条笔触的表现性方面,他和荷兰画派不无渊源,但伦勃朗慎密而阔达的笔触与创作主体精神状态的联系是隐晦的,也是相当有限的,而凡高则把伦勃朗绘画中只有元素的东西,作为方法析取出来,使之明确、纯粹,带着原始的表情,推向极端。他服从于心灵(更多是潜意识)的召唤,经常用波形、螺旋形的笔触来运载奔涌不息的情感之流,粗犷,豪放,充满动势、紧张和强烈的节奏感:大地在颤抖,天空如旋涡似火焰,树木绞扭,似乎要把自身连根拔起。这种饱含自发性激情的有力笔触,既非顺从于事物固有的肌理(伦勃朗),也不倾向对象本身的动态(柯罗),而是从大自然中抽取出来的心灵象征。凡高越画越厚重的笔触使他的精神日益专注理以物即道的直接性,也许,对于颜料本身(色泽、质地、浓淡厚簿)的敏感是使一个画家离距自然、超越自我的直正原因。在这里,凡高揭示了在绘画形式和人类情感之间、在物质材料和终极真理之间可能存在着的直接联系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www.hunlipic.com/langman/44206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29
下一篇2023-06-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