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儿童的七言诗句(10首描写儿童的诗句)

关于儿童的七言诗句(10首描写儿童的诗句),第1张

110首描写儿童的诗句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高鼎《村居》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袁枚《所见》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贾岛《寻隐者不遇 / 孙革访羊尊师诗》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白居易《池上》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胡令能《小儿垂钓》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范成大《夏日田园杂兴·其七》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叶绍翁《夜书所见》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苏轼《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雷震《村晚》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清明》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杜甫《月夜》

十年种木,一年种谷,都付儿童。——元好问《人月圆·重冈已隔红尘断》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胡令能《小儿垂钓》

希望能帮助到你

2关于儿童的诗句

1、《宿新市徐公店》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2、《清平乐·村居》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3、《池上》唐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4、《村居》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5、《所见》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6、《小儿垂钓》唐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7、《牧童》宋黄庭坚

骑牛远远过前村,吹笛风斜隔陇闻。

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

8、《观游鱼》唐白居易

绕池闲步看鱼游,正值儿童弄钓舟。

一种爱鱼心各异,我来施食尔垂钩。

9、《田家》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织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10、《花影》宋苏轼

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归不开。

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

3描写儿童的古诗(5首)

1、《牧童》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2、《舟过安仁》

宋·杨万里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3、《清平乐·村居》

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4、《小儿垂钓》

唐·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5、《村居》

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6、《宿新市徐公店》

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枝头花落末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7、《所见》

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8、《牧童》

宋·黄庭坚

骑牛远远过前村,吹笛风斜隔陇闻。

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

4关于儿童的诗句有哪些

1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叶绍翁(宋代)-《夜书所见》

2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高鼎(清代)-《村居》

3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胡令能(唐代)-《小儿垂钓》

4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杨万里(宋代)-《舟过安仁》

5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白居易(唐代)-《池上》

5关于儿童的诗句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清代:高鼑《村居》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清代:俞樾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五代:胡令能

梅子流酸溅齿牙,芭蕉分绿上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初夏睡起》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宋杨万里。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宋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唐贾岛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唐杜牧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唐贺知章

大儿锄豆溪东,二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宋辛弃疾清平乐

6四首描写儿童的诗句

池上 (唐)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注释]: 艇:船。

不解:不知道;不懂得。 一道:一路。

撑:撑船,用篙使船前进。 小娃:小孩儿。

浮萍:水生植物,椭圆形叶子浮在水面,下面有须根,夏季开白花。 开:分开。

[作者资料]: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祖籍太原[今属山西]。到了其曾祖父时,又迁居下邽(音guī)(今陕西渭南北)。

白居易的祖父白湟曾任巩县[河南巩义]县令,与当时的新郑[属河南]县令是好友。见新郑山川秀美,民风淳朴,白湟十分喜爱,就举家迁移到新郑城西的东郭宅村(今东郭寺)。

唐代宗大历七年正月二十(公元772年2月28日),白居易在东郭宅降生了。武宗会昌六年(846年)八月卒于洛阳[属河南],享年75岁。

著有《白氏长庆集》七十一卷。 晚年官至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

在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写下了不少感叹时世、反映人民疾苦的诗篇,对后世颇有影响。是我国文学史上相当重要的诗人。

元和时曾任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因得罪权贵,贬为江州司马,晚年好佛,又自号乐居士。他一生作诗很多,以讽喻诗为最有名,语言通俗易懂,被称为“老妪能解”。

叙事诗中《琵琶行》、《长恨歌》等极为有名。 早年热心济世,强调诗歌的政治功能,并力求通俗,所作《新乐府》、《秦中吟》共六十首,确实做到了“唯歌生民病”、“句句必尽规”,与杜甫的“三吏”、“三别”同为著名的诗史。

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则代表他艺术上的最高成就。中年在官场中受了挫折,“宦途自此心长别,世事从今口不开”,但仍写了许多好诗,为百姓做过许多好事,杭州西湖至今留着纪念他的白堤。

晚年寄情山水,也写过一些小词。赠刘禹锡诗云: “古歌旧曲君休听, 听取新词《杨柳枝》”,可见他曾自度一些新词。

其中《花非花》一首,颇具朦胧之美,后世词人如欧阳修、张先、杨慎,都极为赞赏。 [译文]: 天真活泼的农村儿童,他们撑着一只小船,偷偷地去采人家的白莲花。

回来的时候,他们不懂怎样掩盖留下的踪迹,小船把水面上的浮萍荡开,船后留下了一道道清清楚楚的水路。暴露了自己的行踪~~ [简析] 作者用白描的手法将一“偷莲 ”小童的憨态描绘得惟妙惟肖诗中最传神的当是“不解藏踪迹”一句,写尽小童顽皮、纯 真情态。

风鸢图诗(其一) 徐渭 柳条搓线絮搓棉, 搓够千寻放纸鸢。 消得春风多少力, 带将儿辈上青天。

一 作者简介 徐渭(公元1521—1593),字文长,号青藤山人。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人。

明代著名的艺术家。早年参加乡试,屡试不第;中年做过浙闵总督胡宗宪的幕客,曾为对抗倭寇的军事出谋划策。

但由於徐渭嫉恶如仇,鄙视权贵,导致他一生穷困潦倒,甚至一度发狂,到了晚年只能靠变卖书画度日。他在书法、绘画、诗文、戏曲等多方面都有很高的造旨。

他的画自成一家,尤其擅长花鸟,据史料载,近代花鸟画中流行的润笔写意的泼墨画法,就是从他开始发展起来的。他的诗文不落窠臼,所作戏曲论著、杂剧,亦有不少超越前人见解和打破陈规之处。

二 背景资料 相传中国最早的风筝是由二千多年前春秋战国时代的哲学家墨翟制造的。他在鲁山(今山东省潍县境内)因为看到老鹰在空中盘旋,因而有了制造风筝的念头,但他制造风筝的过程并不顺利。

他研究试制了三年,终於用木头制成了一只木鸟,但只飞了一天就坏了。后来墨翟把制风筝的事业传给了他的学生公输班(也称鲁班),鲁班根据墨翟的理想和设计,用竹子做风筝。

鲁班把竹子劈开削光滑,用火烤弯曲,做成了喜鹊的样子,称为「木鹊」,在空中飞翔达三天之久。风筝后来应用於军事上,用来探测敌方的阵地。

唐代以后它的用途开始向娱乐方面转化。到了明清,民间逐渐形成风俗,清明节这天人们把风筝放得高而远,然后将风筝线割断,让风筝随风飘去,意思是把一年来积下的「郁闷之气」彻底放出去,祈求在一年中消除疾病。

徐渭晚年穷困潦倒,主要以卖画为生。「风鸢」是他晚年常作的绘画题材之一,他曾画了大量的《风鸢图》,并有题诗。

这类《风鸢图诗》现存三十多首,这里所选的是其中较有代表性的一首。他通过对小孩子放风筝的描述,把未来的希望和寄托倾注到儿童身上,也寄寓自身的感慨。

三 注释 1 风鸢:或称「纸鸢」。鸢:○粤[渊],[jyn1];○汉[yuān];老鹰。

纸鸢上常画老鹰,故名。严格来说,风筝和纸鸢还是有分别的。

所谓「风筝」,是指它在空中能发生像筝弦的声音;至於「纸鸢」,则为哑鸟,只飞不鸣。风筝是在纸鸢背上系上一条弓弦,或在纸鸢头部按一个风笛,当纸升空以后,强风通过笛,或者引起弓弦的颤动,就会奏出呜呜的声音。

普通纸鸢是不会发出声音的。不过,现在人们已不再将二者区分了。

2 搓:○粤[磋], ;○汉[cuō]。两个手掌反复摩擦,或把手掌放在别的东西上来回的揉。

3 絮:柳絮。柳树的种子,带有白色绒毛,称为「柳絮」,也称「柳绵」。

4 寻:古代的长度单位,以八尺为一寻,千寻是极言其长。 5 消得:消耗。

7关于儿童的诗句

嫩绿的芽儿,和青年说:“发展你自己!” 淡白的花儿,和青年说:“贡献你自己!” 深红的果儿,和青年说:“牺牲你自己!” 《小弟和小猫》 柯岩 我家有个小弟弟,/聪明又淘气,/每天爬高又爬低,/满头满脸都是泥。

/妈妈叫他来洗脸,/装没听见他就跑;/爸爸拿镜子把他照,/他闭上眼睛格格地笑。/姐姐抱来个小花猫,/拍拍爪子舔舔毛,/两眼一眯“妙,妙,妙,/谁跟我玩,谁把我抱?”/弟弟伸出小黑手,/小猫连忙往后跳,/胡子一撅头一摇,/“不妙不妙!太脏太脏我不要!”/姐姐听见哈哈笑,/爸爸妈妈皱眉毛,/小弟听了真害臊:/“妈!妈!快给我洗个澡!” 《月亮》 刘饶民 天上月亮圆又圆,/照在海里像玉盘。

/一群鱼儿游过来,/玉盘碎成两三片。/鱼儿吓得快逃开,/一直逃到岩石边。

/回过头来看一看,/月亮还是圆又圆。 《蝉》(作者:林焕彰): 蝉的歌儿很好听,/可是要到夏天才唱;/它们喜欢赞美/金色的阳光。

蝉的歌儿很好听,/可是它们只爱在树上唱;/所以,一到了夏天,/树都变成了/会歌唱的伞。 窗前,一株紫丁香 踮起脚尖儿 走进浓绿的小院, 我们把一株紫丁香, 栽在老师窗前。

老师,老师, 就让它绿色的枝叶, 伸进你的窗口, 夜夜和你做伴。 你听,你听, 绿叶儿在风里沙沙, 那是我们给你唱歌, 帮你解除一大的疲倦。

你看,你看, 满树盛开的小花, 那是我们的笑脸, 感谢你时时把我们挂牵。 夜深了,星星困得眨眼, 老师,快放下教案吧, 让花香飘进你的梦里, 那梦呀,准是又香又甜。

(原载《新少年》1985年第18期) 你把我带到山野里 作者:关登瀛 你把我带到蓝夭笼罩的山野里 我要什么你都给我采集, 不论是山花,不论是嫩草, 或是一颗石子,一片叶子。 你轻捷地跳过每道沟坎, 泉水留下你的影子; 你爬上每一个小坡, 像跳上你家的屋脊。

我听到鸟儿的叫声, 从绿叶缝看到鸟的彩翼, 你就告诉我好多鸟的名字, 还给我唱那鸟儿的歌曲。 我要捉蝈蝈, 那蝈蝈立刻捏在你的手里, 你怕蝈蝈咬痛我的手, 忙用片叶子把它裹起。

我问你,山尖上那棵树, 为什么长得像个老头? 你说因为它常年长在石缝里; 我问你—— 那是什么花儿,含着泪水, 你说那是蓝花花, 在春天的阳光下笑呢。 风呢? 睡在山野的怀里; 雨呢? 落在山野的心里; 当年的流浪汉呢? 都有了温暖的家; 冬天呢? 早已逝去。

不论山野的现在还是过去, 山野的一切你都很熟悉; 这里的一切仿佛都是你的, 你的飞鸟、你的蓝天、你的大地。 我望那山野的泉水, 仿佛望着你纯真的眼睛; 那开满山花的原野, 多像你那灿烂的彩衣。

我们在山野里, 嬉戏着、追逐着, 啊, 真像在你家的炕头上, 真像在你家的院子里…… (选自《少年抒情诗选》,少年儿童出版社1990年版) 第一次的小雨 春天的第一次的小雨 沙沙地落进青青的树林 我独自在林子和林子之间漫步 耳边充满了许多微弱的 神秘而又美丽的声音 翠色的樟叶在轻轻呼吸 一支支幼笋无声地爆出地心 无数的蘑菇宛若白色的小伞 妈妈曾经告诉过我们 它们的名字叫天鹅菌 云雀像音符一样在跳跃 从这一枝跳到那一技 它们的歌声甜蜜又迷人 露水闪亮着悄悄滑落 淡淡的雾像轻柔的白纱布 整个大自然像一首乐曲 春天的林子是一架生命的琴 它们奏出美妙的音乐和诗歌 轻轻地轻轻地撞击着 我的充满幻想的十四岁的心 初夏睡起 宋杨万里 梅子流酸溅齿牙,芭蕉分绿上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春晴怀故园海棠 宋杨万里 故园今日海棠开,梦入江西锦绣堆。 万物皆春人独老,一年过社燕方回。

似青似白天浓淡,欲堕还飞絮往来。 无那风光餐不得,遣诗招入翠琼杯。

春晴怀故园海棠 宋杨万里 竹边台榭水边亭,不要人随只独行。 乍暖柳条无气力,淡晴花影不分明。

一番过雨来幽径,无数新禽有喜声。 只欠翠纱红映肉,两年寒食负先生。

读严子陵传 宋杨万里 客星何补汉中兴,空有清风冷似冰。 早遣阿瞒移汉鼎,人间何处有严陵! 过杨村 宋杨万里 石桥两畔好人烟,匹似诸村别一川。

杨柳荫中新酒店,葡萄架下小渔船。 红红白白花临水,碧碧黄黄麦际天。

政尔清和还在道,为谁辛苦不归田? 寄陆务观 宋杨万里 君居东浙我江西,镜里新添几缕丝。 花落六回疏信息,月明千里两相思。

不应李杜翻鲸海,更羡夔龙集凤池。 道是樊川轻薄杀,犹将万户比千诗。

伤春 宋杨万里 准拟今春乐事浓,依然枉却一东风。 年年不带看花眼,不是愁中即病中。

晚风 宋杨万里 晚风不许鉴清漪,却许重帘到地垂。 平野无山遮落日,西窗红到月来时。

晚风 宋杨万里 晚日暄温稍霁威,晚风豪横大相欺。 作寒作冷何须怒?来日一霜谁不知。

戏笔 宋杨万里 野菊荒苔各铸钱,金黄铜绿两争妍; 天公支予穷诗客,只买清愁不买田。 闲居初夏午睡起 宋杨万里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晓出净慈寺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新柳 宋杨万里 柳条百尺拂银塘,且莫深青。

1 关于花的写孩子诗句(形容小孩与花的诗句有哪些)

关于花的写孩子诗句(形容小孩与花的诗句有哪些) 1形容“小孩”与“花”的诗句有哪些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映浅红 唐·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

短短桃花临水岸,轻轻柳絮点人衣 唐·杜甫《十二月一日三首》

红入桃花嫩,青归柳叶新 唐·杜甫《奉酬李都督表丈早春作》

颠狂柳絮随风舞,轻薄桃花逐水流 唐·杜甫《绝句漫兴九首》

桃蹊李径年虽古,栀子红椒艳复殊 唐·杜甫《寒雨朝行视园树》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 唐·贾至《春思二首》

百叶双桃晚更红,窥窗映竹见珍珑 唐·韩愈《题百叶桃花》

桃花乱落如红雨 唐·李贺《将进酒》:“况是青春日将暮,桃花乱落如红雨”

城边流水桃花过,帘外春风杜若香 唐·刘禹锡《寄朗州温右史曹长》

蕙兰有恨枝尤绿,桃李无言花自红 宋·欧阳修《舞春风》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崔护《题都城南庄》

雨打梨花深闭门,忘了青春,误了青春。唐寅《一剪梅·雨打梨花深闭门》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崔护《题都城南庄》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逋《山园小梅·其一》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郑思肖《画菊》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佚名《桃夭》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刘方平《春怨》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 惠崇春江晓景》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黄蘖禅师《上堂开示颂》

2关于花的儿童诗

我从植物园归来,

带回一个彩色缤纷的梦,

我梦见,

在我们的土地上,

到处鲜花盛开、万紫千红。

我家的台阶前,

一直伸展到远远的天边,

有一群簇拥着的姐妹

那是一片紫色的玫瑰。

路的两旁白得像落满了雪,

那里是玉兰花的世界;

山上闪着明亮的火星,

那是蒲公英开遍了山野。

吊钟花在微风里轻轻地摇,

鸡冠花把头昂得很高,

泉边有天鹅绒般的青苔,

茑萝花攀上了树梢。

还有世界上最大的花朵,

大王莲能做小妹妹的摇篮;

小小的花朵是珍珠梅,

它穿着月光一样的衣衫。

在镜子般的池塘里,

有绿的浮萍,

粉的荷花;

就是那放牧的小弟弟,

也喜欢戴着花环玩耍。

好像一年四季的花朵,

忽然在这一夜开放,

又像天上的彩虹,

纷扬着落在我们的土地上……

当我从这梦中醒来,

我又编织着另一个梦境:

我要像领着小弟弟、小妹妹那样,

领着这些花朵开始春天的旅行。

去给山岗披一件花的衣衫,

去给小河镶两行彩色的花边,

再给养蜂场周围的田野,

铺上无边的鲜花的地毡。

在这里闻着花香,

听着鸟语,

把生活打扮得更加美丽;

养蜂老爷爷会夸奖我们——送来的是花,

也是蜜!

3冰心描写孩子和花儿的诗句

永不凋谢的花朵——献给天堂里的孩子们

六一节的喜庆传遍了四面八方,

不知这亲切的祝福是否也感染天堂?

极乐世界的孩子们是否也在欣赏?

我似乎听见一群天使在云中歌唱。

匆匆离别的孩子们,你们现在好吗?

因你们的离去,我们的世界也变了模样。

一声声撕心裂肺的哭喊伴随着血泪飞扬。

国旗半垂,山河哀、九洲悲、心凄凉…

孩子们,请不要再悲伤,

彼此牵挂的心更不要再迷茫。

让我们忘记这五月的忧伤,

擦干眼泪去追寻六月的欢畅。

不管身处何方都会有温暖的阳光;

不管心系何处都会有知识的海洋;

不论在哪都可以实现心中的理想;

不论天地怎样摇晃都不要迷失方向。

你们象圣洁的雪花轻舞飞扬;

你们象娇艳的鲜花次第绽放;

你们象初升的太阳永散光芒;

你们象珍奇的宝石熠熠发光。

历经磨难的意志会更加坚强,

美好蓝图正等待你们去开创。

凤凰涅磐后浴火重生的激昂,

定使你们重新点燃希望之光。

愿你们象清澈溪流潺潺流淌!

愿你们象浩瀚海洋胸怀宽广!

愿你们象雄鹰一样展翅翱翔!

愿你们永远开心快乐又健康!

成功的花

成功的花,

人们只惊羡她现实的明艳!

然而当初她的芽儿,

浸透了奋斗的泪泉,

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4三年级关于花的古诗

沉鱼落雁鸟惊喧,闭月羞花花愁颤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红一处开 妒花歌 唐寅 昨夜海棠初着雨,数朵轻盈娇欲雨; 佳人晓起出兰房,折来对镜比红装。

问郎:“花好奴颜好,”郎道:“不如花窈窕。” 佳人见语发娇嗔,不信死花胜活人; 将花揉碎掷郎前,请郎今夜伴花眠。

(袁中郎评)竟能画态。 花下酌酒歌 唐寅 九十春光一掷梭,花前酌酒唱高歌; 枝上花开能几日,世上人生能几何? 昨朝花胜今朝好,今朝花落成秋草; 花前人是去年身,去年人比今年老。

今日花开又一枝,明日来看知是谁? 明年今日花开否?今日明年谁得知? 天时不测多风雨,人事难料多龃龌; 天时人事两不齐,莫把春光付流水。 好花难种不常开,少年易老不重来; 人生不向花前醉,花笑人生也是呆。

以上这些有点难,再给你几个简单的。 1待到重阳日, 还来就菊花。

(孟浩然:《过故人庄》) 2花间一壶酒, 独酌无相亲。 (李白:《月下独酌》) 3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孟浩然:《春晓》) 4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望》) 5晓看红湿处, 花重锦官城。

(杜甫:《春夜喜雨》) 6竹径通幽处, 禅房花木深。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7黄四娘家花满蹊, 千朵万朵压枝低。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8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浣溪沙》) 9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张志和:《渔歌子》) 10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杜牧:《清明》) 11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2吾家洗砚池头树, 个个花开淡墨痕 (王冕《墨梅》) 13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杜甫绝句>) 14采得百花成蜜后, 为谁辛苦为谁甜 (罗隐蜂>) 15梅子金黄杏子肥, 麦花雪白菜花稀 (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 16 解落三秋叶, 能开二月花 (唐)李峤(qiáo) 17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白居易:《忆江南》》 18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杜牧山行>) 19不是花中偏爱菊, 此花开尽更无花 (元稹菊花>) 20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 21 春去花还在, 人来鸟不惊 (高鼎:画>) 22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 23沾衣欲湿杏花雨, 吹面不寒杨柳风。 (志南:《绝句》) 24桃花一簇开无主, 可爱深红爱浅红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25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韩翃>) 26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刘禹锡《乌衣巷》) 27一去二三里, 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 八九十枝花。 (佚名一去二三里>) 28桃花潭水三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赠汪伦》) 29相见时难别亦难, 东风无力百花残。 (李商隐:〈无题〉) 30槲叶落山路, 枳花明驿墙。

(温庭筠商山早行>) 31莫道不消魂, 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醉花阴》) 32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

(刘禹锡《乌衣巷》) 33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doc/2004-10/21/31397/ /sc1/topiccgiforum=18&topic=117 还有这两个网址可以看看,里面很多。

5荷花孩子的诗句

1、《采莲曲》 唐·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2、《晓出净慈送林子方》 唐·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3、《东林寺白莲》 唐·白居易 东林北塘水,湛湛见底清。

中生白芙蓉,菡萏三百茎。 白日发光彩,清爽散芳馨。

泄香银囊破,泻露玉盘倾。 4、《荷花》 清·石涛 荷叶五寸荷花娇,贴波不碍画船摇。

相到薰风四五月,也能遮却美人腰。 5、《爱莲说》 宋·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繁。

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6、《古风》 唐·李白 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鲜。

秋花冒绿水,密叶罗青烟。 秀色粉绝世,馨香谁为传? 坐看飞霜满,凋此红芳年。

结根未得所,愿托华池边。 7、《夏日南亭怀辛大》 唐·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8、《莲花》 唐·温庭筠 绿塘摇滟接星津,轧轧兰桡入白草。 应为洛神波上袜,至今莲蕊有香尘。

9、《莲》 唐·唐彦谦 新莲映多浦,迢递绿塘东。 静影摇波月,寒香映水风。

金尘飘落蕊,玉露洗残红。 看着余芳少,无人问的中。

10、《咏双开莲花》 唐·刘商 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 西方采画迦陵鸟,早晚双飞池上来。

11、《芙蓉》 唐·温庭筠 刺茎澹荡碧,花片参差红。 吴歌秋水冷,湘庙夜云空。

浓艳香露里,美人清镜中。 南楼未归容,一夕练塘东。

12、《独芙蓉》 唐·王贞白 方塘清晓镜,独照玉容秋。 蠹芰不相采,敛苹空自愁。

日斜还顾影,风起强垂头。 芳意羡何物,双双鸂鸟游。

13、《夏日南亭怀辛大蓉》 唐·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14、《惜莲花》 唐·崔橹 半塘前日染来红,瘦尽金方昨日风。

留样最嗟无巧笔,护香谁为惜熏笼。 缘停翠棹沉吟看,忍使良被积渐空。

魂断旧溪憔悴态,冷烟残粉楚台东。 15、《重台莲》 唐·皮日休 欹红媠婑力难任,每叶头边半米金。

可得教他水妃见,两重元是一重心。 16、《莲花》 唐·郭震 脸腻香熏似有情,世间何物比轻盈。

湘妃雨后来池看,碧玉盘中弄水晶。 17、《古意》 唐·韩愈 太华峰头玉井莲,开花十丈藕如船, 冷比雪霜甘比蜜,一片入口沉痾痊。

我欲求之不惮远,青壁无路难夤缘。 安得长梯上摘实,下种七泽根株连。

18、《采莲曲》 唐·王勃 采莲归,绿水芙蓉衣,秋风起浪凫雁飞。 桂棹兰桡下长浦,罗裙玉腕轻摇橹。

叶屿花潭极望平,江讴越吹相思苦。 相思苦,佳期不可驻,塞外征夫犹未还,江南采莲今已暮。

今已暮,采莲花,渠今那必尽倡家。官道城南把桑叶,何如江上采莲花。

莲花复莲花,花叶何稠叠;叶翠本羞眉,花红强似颊。 佳人不在兹,怅望别离时。

牵花怜共蒂,折藕爱连丝。 故情无处所,新物徒华滋。

不惜西津交佩解,还羞北海雁书迟。 采莲歌有节,采莲夜未歇。

正逢浩荡江上风,又值徘徊江上月。 徘徊莲浦夜相逢,吴姬越女何丰茸!共问寒江千里外,征客关山路几重? 19、《莲叶》 唐·郑谷 移舟水溅差差绿,倚槛风摇柄柄香。

多谢浣沙人未折,雨中留得盖鸳鸯。 20、《白莲》 唐·陆龟蒙 素花多蒙别艳欺,此花端合在瑶池。

无情有恨何人见,月晓风清欲堕时。

6写一首花的儿童诗

(一)饱满的儿童情感 抒情,是诗歌反映生活的根本方式。

儿童诗也不例外。但由于它的读者对象的特殊性,所以要求诗歌的情感必须从儿童心灵深处抒发出来,逼真地传达出孩子们那种美好的感情、善良的愿望、有趣的情致,以激起小读者感情上的共鸣。

例如,圣野的《夏弟弟》就是一首饱含着童真的激情去描摹夏天绿意的诗,诗人把夏天比喻成爱爬竿子的绿孩子,由衷地赞美他给我们带来了“多么可爱的绿颜色!”表面上诗人在赞美大自然那绿的生命力,实际上是在赞美“为了/祖国四个现代化,在洒满绿阴的窗口,勤奋看书的学生,……”这些学生才是夏天真正的充满绿意的风景。这样不仅可以让儿童受到美的熏陶,更能添加儿童对知识的渴望,对生命的热爱,对社会的责任。

儿童诗所抒发的儿童情感,往往洋溢着盎然的儿童情趣,不仅能使儿童们从中获得关照和愉悦,也能把成人读者带回那童心萌动的情景中,重温儿时的梦。如获“陈伯吹儿童文学奖”的作品《十四岁,蓝色的港湾》(膝毓旭)写出岁这一特殊年龄段儿童对爱的理解、心事与天真、性格差别、心中的渴望,以及他们的理想与冒险精神等等,情感抒发得自然、贴切、生动、有趣。

其中有这样的诗句:“要说男孩子勇敢真是勇敢,就是枪子飞来也不眨眼;要说女孩胆小真够胆小,看见豆虫一蹦老远。希望多有几个叹号,叫大人们都刮目相看,可脑子里问号总也拉不直,古怪的问题常让老师为难。

……”诗人于幽默风趣的描写中,把儿童独有的内心世界和情绪活动宣泄出来,使人感到这就是活泼快乐的儿童所具有的,盎然的儿童情趣溢于言表。 应当注意的是,儿童诗中盎然的儿童情趣是儿童生活中本来固有的因素,只不过是由儿童诗人采撷发现并进行了形象化的描摹而已,而不是生硬的外加的成分。

(二)儿童式的丰富想象 儿童是最富于想象和联想的,他们总是用自己创造性的想象来认识并诠释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在他们通过想象而诗化的世界里,花儿会笑、鸟儿会唱、草儿会舞、鱼儿会说……。

因此,儿童诗必须以符合儿童心理的丰富想象创造优美的意境,抒发儿童的童真童趣,让儿童在奇妙多姿的世界里,展开想象的翅膀,感悟诗的题旨。这就要求儿童诗要在想象的世界中用心灵和儿童对话。

如邵燕祥的儿童诗《小童话》:“在云彩的南面,/那遥远的地方,/有一群树叶说:我们想/像花一样开放。/有一群花朵说:我们想/像鸟一样飞翔。

/有一群孔雀说:我们想/像树一样成长。……”诗歌起语就把小读者从现实引发到想象中的“遥远的地方”,并在想象中完成“叶子花”、“小蝴蝶”、“孔雀杉”这些美丽形象的再创造,展开丰富的遐思。

然而诗人的用意也不仅在于此,而是继续和孩子一同展开想象的翅膀,由物及人感悟出诗意之所在。“遥远的地方”是“傣家的村寨”,“那花朵,蝴蝶和孔雀杉/都变成小姑娘”,从想象的世界再回到现实,而这现实中傣家小姑娘的美丽形象仍然需要小读者进一步地联想,并从中获得审美享受 (三)新颖巧妙的构思 儿童诗所抒发的情感不论在丰富性上,还是在深刻性上,都远不如成人诗歌,这是儿童的情感特点所决定的。

如何才能在不甚宽阔的情感层面上表达情趣并创造独特的表达效果呢?这主要依赖于构思的新颖巧妙。这种依赖于生活积累和儿童式的想象的构思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儿童诗的艺术水平。

如任溶溶的《爸爸的老师》,在同类题材的情感挖掘上并无太大的创意,但却依然是同类题材作品的典范之作。其中的奥秘就在于作者创造了一种新颖巧妙的构思模式,达成了别具一格的表达效果。

又如舒兰的《虫和鸟》:“我把妈妈洗好的袜子,/一只一只夹在绳子上,/绳子就变成了一只多足虫,/在阳光中爬来爬去。/我把姐姐洗好的小手帕,/一条一条夹在绳子上,/绳子就变成一群白鹭鸶,/在微风中飞舞,飞舞。”

在生活基础上的大胆想象,依赖这种想象的巧妙构思,使平凡的生活现象变成一种儿童式的神奇和余味无穷的美丽。 (四)天真而精粹的语言 诗是语言的艺术。

深刻的思想、鲜明的形象只有用凝练、形象、具有表现力的语言来表现,才能成为诗。儿童诗应为儿童学习驾驭语言提供优良的条件,让儿童在优美的语言环境中学习语言、丰富语汇,提高他们驾驭语言、鉴赏语言的能力,同时得到美的享受。

如刘饶民的《大海的歌》中《大海睡着了》:“风儿不闹了,/浪儿不笑了。/深夜里,/大海睡觉了。

/她抱着明月,/她背着星星。/那轻轻的潮声啊,/是它睡熟的鼾声。”

寥寥数语就把静谧安详的大海展现在读者面前,而且用拟人的手法,以极其准确的措词“抱着”、“背着”、“鼾声”形象地描绘出大海这位“母亲”熟睡时的优美的体态。经常吟诵此类诗,儿童不仅可以提高审美能力,还能从中学习并提高驾驭语言、鉴赏语言的能力。

儿童诗优美的语言,除了词语的锤炼要准确恰当外,诗的声音节奏更应具有音乐性,即诗的音韵要有美感效应。美学专家朱光潜先生说:“情感的最直接的表现是声音节奏,而文学意义反在其次。

文学意义所不能表现的情调常可以用声音节奏表现出来。”(《朱光潜美学文学论文选集》) 儿童诗的音乐性主要表。

描写儿童的古诗如下。

1、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2、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3、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4、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5、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6、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7、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8、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9、十年种木,一年种谷,都付儿童。

10、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11、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12、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13、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14、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

15、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16、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一、宿新市徐公店

作者杨万里 朝代宋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译文 

篱笆稀稀落落,一条小路通向远方,树上的花瓣纷纷飘落,却还尚未形成树阴。小孩子飞快地奔跑着追赶**的蝴蝶,可是蝴蝶突然飞入菜花丛中,再也找不到了。

二、村居

作者高鼎 朝代清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译文 

农历二月,村子前后的青草已经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杨柳披着长长的绿枝条,随风摆动,好像在轻轻地抚摸着堤岸。在水泽和草木间蒸发的水汽,如同烟雾般凝集着。杨柳似乎都陶醉在这浓丽的景色中。村里的孩子们放了学急忙跑回家,趁着东风把风筝放上蓝天。

三、村晚

作者雷震 朝代宋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译文 

绿草长满了池塘,池塘里的水呢,几乎溢出了塘岸。远远的青山,衔着彤红的落日,一起把影子倒映在水中,闪动着粼粼波光。那小牧童横骑在牛背上,缓缓地把家还。拿着一支短笛,随口吹着,也没有固定的声腔。

四、小儿垂钓

作者胡令能 朝代唐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译文 

一个蓬头发蓬乱、面孔青嫩的小孩在河边学钓鱼,侧着身子坐在草丛中,野草掩映了他的身影。听到有过路的人问路,小孩漠不关心地摆了摆手,生怕惊动了鱼儿,不敢回应过路人。

五、池上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译文 

一个小孩撑着小船,偷偷地采了白莲回来。他不知道怎么掩藏踪迹,水面的浮萍上留下了一条船儿划过的痕迹。

历史上有很多描写儿童的诗篇,胡令能、杨万里、辛弃疾等大诗人都有描写儿童的诗篇。

一、《小儿垂钓》——唐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二、《清平乐村居》——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三、《回乡偶书》——唐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四、《宿新市徐公店》——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五、《村居》——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形容儿童天真可爱的诗句:

1、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铮。

出自《稚子弄冰》宋代:杨万里。

译文:清晨,满脸稚气的小孩,将夜间冻结在盘中的冰块脱下,提在手中。

2、娇女字平阳,折花倚桃边。

出自《寄东鲁二稚子》唐代:李白。

译文:我的娇女名叫平阳,手折花朵倚在桃树边盼我回家。

3、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出自《小儿垂钓》唐代:胡令能。

译文:一个头发蓬乱、面孔青嫩的小孩在河边学着大人钓鱼,侧着身子坐在草丛中,野草掩映了他的身影。

4、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出自《江村》唐代:杜甫。

译文:老妻正在用纸画一张棋盘,小儿子敲打着针作一只鱼钩。

5、稚子莫喧哗,恐惊他。

出自《昭君怨·赋松上鸥》宋代:杨万里。

译文:小孩子声音小一些,别惊动了鸥鸟。

1、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唐-白居易《池上》

释义:一个小孩撑着小船,偷偷地采了白莲回来。

2、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宋-叶绍翁《夜书所见》

释义:家中几个小孩还在兴致勃勃地斗蟋蟀呢!夜深人静了还亮着灯不肯睡眠。

3、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清-高鼎《村居》

释义:村里的孩子们放了学急忙跑回家,趁着东风把风筝放上蓝天。

4、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宋-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

释义:小孩子飞快地奔跑着追赶**的蝴蝶,可是蝴蝶突然飞入菜花丛中,再也找不到了。

5、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清-袁枚《所见》

释义: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

1 关于儿童幸福的诗句

关于儿童幸福的诗句 1描述“陪伴孩子在一起幸福”的古诗词有哪些

1《游子吟》

唐代: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2《墨萱图·其一》

元代:王冕

灿灿萱草花,罗生北堂下。

南风吹其心,摇摇为谁吐?

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

甘旨日以疏,音问日以阻。

举头望云林,愧听慧鸟语。

3《送张参明经举兼向泾州觐省》

唐代:孟浩然

十五彩衣年,承欢慈母前。

孝廉因岁贡,怀橘向秦川。

四座推文举,中郎许仲宣。

泛舟江上别,谁不仰神仙。

4《岁暮到家 / 岁末到家》

清代:蒋士铨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

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

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5《思母》

宋代:与恭

霜殒芦花泪湿衣,白头无复倚柴扉。

去年五月黄梅雨,曾典袈裟籴米归。

2儿童幸福古诗词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唐·白居易《池上》)

2、呼牛归:

“日暮鸟雀稀,稚子呼牛归住处无邻里,柴门独掩扉”(唐·丘为《泛耶溪》)

3、不识月: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唐·李白《古朗月行》)

4、解方言:

“旧国迷江树,他乡近海门移家南渡久,童稚解方言”(唐·皇甫冉《同诸公有怀绝句》)

5、摘扁豆:

“古巷少人行,新月弯弯瘦,藤萝满墙头,儿童摘扁豆”(佚名)

6、咏鹅: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唐·骆宾王《咏鹅》)

7、学人拜新月:

“幼女才六岁,未知巧与拙向夜在堂前,学人拜新月”(唐·施肩吾《幼女词》)

8、学小姑:

“下床着新装,初学小姑拜低头羞见人,双手结群带”(明·毛铉《幼女词》)

9、骑黄牛: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清·袁枚《所见》)

10、折扬柳:

“柳条三尺长,明日清明节江南小儿女,采作流苏结”(清·许虬《折扬柳歌》)

3关于幸福童年的古诗

唐代诗人胡令能在《小儿垂钓》中这样写道:“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唐诗人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里有这样的描绘:“篱落疏疏一径深,枝头花落末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唐代的崔道融《溪居即事》这么写:“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

清 袁枚《所见》:“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

唐代诗人白居易在《池上》一诗中,就反映出了孩童的另一面:“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村居

清 高 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吕岩的《牧童》:“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杨万里的“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李白的“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4描写“儿童快乐”的诗句有哪些

1 《清平乐·村居》

宋代: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2 《宿新市徐公店》

宋代: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3 《小儿垂钓》

唐代: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4 《村居》

清代: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5 《夜书所见》

宋代: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6 清平乐·检校山园书所见

宋代:辛弃疾

连云松竹,万事从今足。拄杖东家分社肉,白酒床头初熟。

西风梨枣山园,儿童偷把长竿。莫遣旁人惊去,老夫静处闲看。

7 望江南·江上雪

宋代:李纲

江上雪,独立钓渔翁。箬笠但闻冰散响,蓑衣时振玉花空。图画若为工。

云水暮,归去远烟中。茅舍竹篱依小屿,缩鳊圆鲫入轻笼。欢笑有儿童。

5急

甜从苦中来

樱桃好吃把树栽,想享幸福把渠开,

腰系绳索把钎打,炮震山河水自来。

红旗渠水进田间,禾苗长的绿艳艳,

坟头岭修个发电站,家家都把电灯安,

太阳一落电门开,广播筒子唱起来。

遍地铁牛跑,人人都欢笑,

甜从苦中来,岁岁红花开。

红旗渠水浪花翻

红旗渠水浪花翻,社员个个笑开颜。

有水山顶发了电,有水旱地变良田。

手捧渠水喝几口,浑身舒服格外甜。

红旗渠水流不尽,俺的歌儿唱不完。

永远跟着***,幸福生活乐无边。

红 旗 渠

红旗渠,长又宽,弯弯曲曲绕行山,

串过无数高山岭,跨过千条河沟滩,

沿途尽是岩石岸,悬崖峭壁多艰难。

艰苦能炼英雄汉,越苦英雄志越坚,

苦干实干加巧干,一脚踢倒万重山,

喝令行山让开路,我带漳水把家还。

沿途建起发电站,电灯喇叭一起安,

灌溉我县万顷地,农民心里似蜜甜,

从此丰收有保证,幸福生活万万年。

6谁有关于表达幸福生活的儿童诗歌

1今天我们是初升的太阳, 明天心比天还要高, 今天我们是涓涓小溪, 明天将变成大河,汹涌咆哮 今天我们是出巢的小鹰, 明天将飞得很高很高。 今天我们是含苞的小花, 明天将姹紫嫣红,分外妖娆。 我们就是我们, 红领巾在胸前燃烧。 请看明天 我们将举起山,挑起河, 捧起现代化的祖国, 飞向金色的目标……

2牵着梦一起走 美丽的夏夜 我仰望星空 缥缈 无边 迷人的冬日 我寻找着我的梦 期望 成功 啊 瞧,我的梦 从远方飞来 慢慢地靠近 靠近那幼小的我 牵着梦一起往前飞去 飞向我梦想着的星空 牵着梦一起走 我不会回头 世界属于我 我飞向我的梦

3我为少男少女歌唱。 我歌唱早晨, 我歌唱希望, 我歌唱那些属于未来的事物, 我歌唱那些正在生长的力量。 我的歌呵, 你飞吧, 飞到那些年青人的心中 去找你停留的地方。 所有使我象草一样颤抖过的 快乐或者好的思想, 都变成声音

飞到四方八面去吧, 不管它象一阵微风 或者一片阳光。 轻轻地从我琴弦上 失掉了成年的忧伤, 我重新变得年青了, 我的血流得很快,对于生活我又充满了梦想,充满了渴望。

4你是一只小狐狸 聪明有心计, 从乌鸦嘴里骗肉吃 多么可爱的主意! 活该,谁叫乌鸦爱唱歌, 呱呱呱自我吹嘘! 再说肉是他偷的, 你吃他吃都可以。 也许你吃了这块肉 会变得漂亮无比! 尾巴像红红的火苗 风一样掠过绿草地。 我喜欢你,狐狸, 你的狡猾是机智, 你的欺骗是有趣。 不管大人怎么说, 我,喜欢你。

5天空中, 一朵朵雪花, 在飘…… 北风里, 一只只鹅乌, 在叫…… 大树下, 弟弟举起了弹弓, 在瞄…… 惹恼了冬爷爷, 把弟弟的鼻子, 捏红了。

7描写儿童纯真美好生活的古诗有哪些

1、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舟过安仁》宋 杨万里

2、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池上》唐 白居易

3、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牧童》唐 吕岩

4、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闲居初夏午睡起》宋 杨万里

5、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村居》清 高鼎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www.hunlipic.com/langman/44187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29
下一篇2023-06-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