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对女生表白的天文学知识有哪些

适合对女生表白的天文学知识有哪些,第1张

适合对女生表白的天文学知识,比如洛希极限、触须星系、仙女座大星云、宇宙尘埃。

等你想和喜欢的女生表白的时候,就问她听过“洛希极限”吗?当地球经过木星轨道时,地球无法逃避木星强大的引力,于是地球开始慢慢地靠近木星,它们俩的距离越来越近,而地球可能会面临被撕毁的风险,即便是这样,地球还是摆脱不了这样的引力。简简单单的一段话,不要添加一些太过油腻的直白的表达。相信任何一个女生听完这一段应该都知道你在暗示什么了。如果她也喜欢你,相信她一定会记住当晚你说的这段浪漫的表白。

或者你问她听过触须星系吗?宇宙中有两个爱心形状的星系,它们叫触须星系,这对星系就像一对情侣拥抱在一起。可是它们不是天生就是这样的形状,它们的形成经过了9亿年的时间才变成今天的样子。最后教大家点缀一句,每对相扶到老的情侣都像这对触须星系,如果我是其中一个的话,我希望你是另一个。

你听过最大的河外星系仙女座大星云吗?它是距离银河系最近的螺旋星系,它就像是银河系的邻居,也像伴侣,它正在快速接近我们的银河系,银河系将来可能会和它融为一体,它们将会拥抱在一起,不分你我,在宇宙中跳上一段迄今为止时间最长的华尔兹。这段可以在你和喜欢的女生跳舞的时候用,挑准时机,会非常浪漫。

再来一个终极浪漫!表白之前,你可以问女生,你知道我们离开这个世界后会变成什么吗?然后告诉她,65万个小时后,我们会氧化成风,会变成宇宙中两粒尘埃,会变成宇宙中的原子。重点来了,接着说:“我希望,那时候我还能在你身边,我们就做宇宙中不会湮灭的尘埃,我就是你永远可以依偎的港湾。”结束,不要赘述太多,这些浪漫需要点到为止。

您是想问当潮汐力侵蚀你的人生时你愿意让我成为你的洛希极限嘛表达的意思是什么吗?当潮汐力侵蚀你的人生时你愿意让我成为你的洛希极限表达了一种十分浪漫的表白方式。你是我的洛希极限意思是你我之间的距离,当两个距离靠近时就会有浪漫的表白,所以是一种表白方式。当两个天体的距离少于洛希极限,天体就会倾向碎散,继而成为第二个天体的环。它以首位计算这个极限的人爱德华·洛希命名。

1日迈月征,朝暮光转。

2爱意东升西落,浪漫至死不渝。

3你曾打马过银河,倒影一百光年长。

4山野千里,你是我藏在星星里的浪漫。

5粒子们一个又一个,一个又一个构成你。

6你把宇宙的终极奥秘告诉我,然后毁灭我。

7你确实很小,但这并不意味着你不能闪耀。

8我在你的光锥之外,我的光锥里却只有你。

9总有一天,宇宙变成一个点,你和我都在里面。

10我在山河湖泊间拾荒,捡散落人间的星辰和光。

11星河在上,波光在下,我在你身边,等着你的回答

12你不是暗淡渺小的星光,而是囊括了明月的整个银河

13你的眼睛是银河不落星系,你的呼吸仿佛海浪风起。

14星河在上,波光在下,我在你身边,等着你的回答。

15上帝的珠宝掉落一地,所以我看见满天繁星和你的眼睛。

16十万光年银河系,亿万个星体,而我只想以世纪和你在一起。

17我们是这个宇宙奇迹般的存在,也是这个宇宙最无关紧要的尘埃。

18你也曾是银河的浪漫子民,孤身坠入地球,等不到群星来信。

19想和你一起到月亮上,它那里没有氧,我可以让你在我身边几亿年

20无论有多少相似和不同,每个星系都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耀眼着。

21万有引力,是相互吸引孤独的力,宇宙正在倾斜,所以大家渴望相识。

22星星从尘雾中诞生,散落在宇宙之中,它们将我们与宇宙联系在一起。

23想等繁星取代落日,皓月坠入夜空,托微风和黎明,替我稍上一句'晚安'转交你。

24我是银河里的流浪家,你是月球里的常驻民。我环游整个宇宙,为找寻你的踪迹

25宇宙与你相撞,满天星月抖落三分,你怀里的温柔抖落三分,银河由此诞生。

26关于我想你,每天都在发生,像满天星,细细碎碎,攒起来能照亮整个天空。

27晚风轻踩着云朵,月亮在贩售快乐,你从银河背后靠近我,我与星辉一同为你沉沦。

28拒绝距离太近,突破洛希极限,最终独属的生态被撕碎,毫无意外的撞入你的星球。

29地球正一点点的疏离月亮。据说,每一百万年就会陌生一秒,早在25亿年前,我们便开始了漫长的别离。

30我本是一颗暗淡无光的星,坐落于银色海洋之上,直到听见了另外一个星系的回声,于是便努力的将我这颗星球为你亮起。

31 黑夜漫长无边,好似蛰伏着诸多难以估琢的东西。 然而头顶星光漫漫,不知多少光年之外的行星带从天际横跨而过,像一条闪着光的无尽长河,在那之中,星辰相聚。

32很多人不知道,我们犁的土都是星辰,随风随处飘散,而在一杯雨水中,我们饮下了宇宙。

33我们都是星尘, 这一刻你活着是一件了不起的事, 你在这个星球呼吸着空气喝着水, 享受着最近的那颗恒星的温暖。

34宇宙很大,黑暗是常态,黑暗的深处是光,在光的深处是希望,在少年成长为先生的这条路上需要有光,感谢每个人的爱的光。

35对于我来说,你就是宇宙的中心——就像小麦哲伦星云一样,散发着整个宇宙的光芒,帮助我找到方向,虽然你可能并没有意识到。

喜欢的话记得给我点赞+关注呀~私信"加入甜甜圈“,获取更多宝藏句子和哦

同时也欢迎各位小可爱在评论区分享有趣的小文案呀~

“洛希极限”极为可怕,任何天体跨越了这个距离,都不会有好下场。

首先拿地球和月球关系为例来解释这个天文术语吧。目前的地月距离为38万公里,假如让月球围绕着地球一点点靠近,随着双方距离的缩小,达到某一极限距离时,月球不会再以一个整体冲向地球,而是整个会被地球的潮汐引力拉扯破碎,逐渐碎散成一条陨石带,围绕地球旋转,按照公式计算,这个距离应该是10000公里左右,这就是“洛希极限”,是定义两个天体之间保持安全运行的最近距离,突破这个距离,较小的星体则会粉身碎骨。好在月球现在以每年4cm的速度在远离地球,所以月球和地球之间不存在发生洛希极限的可能。

天体达到洛希极限后需要具备三个条件,才能进入散碎状态,以环状拥抱另一个天体。

第一,两个天体间的质量要相差悬殊,一般都是行星和卫星之间天体的距离极限值。

第二,发生解体碎散的天体的物质结构以流体形式为主。

第三,特殊情况比如非球体的陨石,人工构造的空间站等,形状不规则的流星彗星等不能靠这个定律来判断。

天文学家通过研究发现,太阳系中就曾经发生过突破洛希极限的案例。

土星原先是没有行星环的,但是那些围绕它运动的小天体突破了两者之间的洛希极限,导致土星强大的引力将小天体吸引过去并且最终导致小天体被粉碎。被分解的小天体产生大量的碎片,随着被粉碎的小天体越来越多,形成的碎片就会越来越多,在土星的引力作用下它们逐渐形成了行星环。所以科学家曾经这样说,摧毁一个星球的最快方法,莫过于让它突破“洛希极限”。

“洛希极限”到底有多可怕呢?

**《流浪地球》中,地球遭遇木星的“洛希极限”是人类面临的最大灾难。刘慈欣笔下的地球绝望的坠向木星,随着距离越来越近,突破了“洛希极限”值,被木星强大的潮汐力彻底撕碎。一部分物质直接坠入木星,另一部分还没来得及冷却的岩浆和碎块,则被木星巨大的动能甩向木星星环,形成壮烈的岩石带。

走过46亿年岁月并曾孕育出伟大生命与文明的地球,将因此彻底走向终结,变身宇宙中无数粒普通的尘埃,散落在木星这个恐怖巨怪的气团中。这就是洛希极限带来的灾难场景。

洛希极限是指两个质量差距悬殊之间天体存在的一种特殊距离值。当这两个天体接近到一定距离时,质量较小的天体就会受到质量较大天体潮汐力影响使自身解体的现象。因为这个特殊距离值是被法国天文学家爱德华·洛希首先计算得出,因此称为洛希极限。

洛希极限

假设洛希极限为d,如果一个天体为球形(小质量天体)且完全刚体时,这个天体形成时又完全是依靠重力。那么如果这个天体所围绕运行的天体也是球体(大质量天体)时,我们可以抛去潮汐变形及自转等因素去计算。我们可以设大质量天体的半径为R,ρM是大质量天体的密度,ρm是小质量天体的密度。这时我们可以计算出这两个天体的洛希极限约为:126R(ρM/ρm) 1/3

但对于流体天体时,潮汐力会将它拉长,让这个天体变得更加易碎。由于有化学链、摩擦力等因素的影响。大部分天体不会出现纯刚体或纯流体的状态,所以其洛希极限都应该在这两个界限之间

地球与月球的洛希极限

通过计算可得地球与月球的洛希极限大约为135万公里,那么如果现在将月球绕地轨道拉进135万公里之内会发生什么呢?由于月球轨道距离地球太近已经小于二者的洛希极限,所以月球的表面开始受到地球潮汐力的作用开始慢慢解体,月球碎片会不断地撞向地球,而碎片撞击地球的位置基本与月球轨道平行。

最终

在月球自身重力小于地球潮汐力和月球高速运动产生的离心力的情况下月球完全瓦解。最后稳定下来的月球碎片将围绕地球运动形成地球的光环。

欢迎关注“遇见H未来”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2019年春节上映的科幻**《流浪地球》着实让科幻迷们过了一把科幻瘾。该片的恢弘场景震撼人心,也蕴含了大量的科学知识,其中有一个反复提及的名词“洛希极限”想必大家也记忆深刻。那么,什么是洛希极限呢?洛希极限是19世纪法国天文学家EA洛希根据万有引力与牛顿第二定律计算得出的星球的卫星解体的临界极限距离。

要弄清楚洛希极限,我先从推导出洛希极限的两个基本物理定律讲:

1、万有引力定律:

万有引力定律是牛顿在1687年出版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中首先提出的。其描述为 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都是相互吸引的,引力的大小跟这两个物体的质量乘积成正比,跟它们的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可以用以下公式计算:

其中G代表引力常量,其值约为667 10-11 N·m²/kg²。

2、牛顿第二定律:

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作用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作用力的方向相同。该定律是由艾萨克·牛顿在1687年于《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中提出的。牛顿第二运动定律和第一、第三定律共同组成了牛顿运动定律,阐述了经典力学中基本的运动规律。

3、洛希极限:

如上图,当一个质量为m,半径为r的球体靠近一个质量为M的球体时候,可以根据万有引力即牛顿第二定理我们可以得出:

即 当球体m靠近大球体M一边的物体m1的加速度大于球体m远离大球体M一边的物体m2的加速度时,球体两边的物体因为加速度大小不一样,就会逐步被“拉扁”,并破坏球体原有的结构,最终导致球体m解体。

上式化简后得:

所以 只要知道大球体的质量M,小球体的m即其半径,带入上式就可以求得洛希极限距离R。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知道, 天体在靠近大质量的星体时,会由于引力造成的天体破坏,而洛希极限就是这个天体达到临界破坏时距离大质量星体的距离。 所以笔者在做科普的时候,经常想说的:“ 科学概念本来就很难理解,但是我们的科学家,尤其西方科学家们,为了体现自己在科学中的贡献,经常把科学概念用自己的名字定义,导致大家更难理解。比如我说毕达哥拉斯定理有几个知道?但是如果叫勾股定理是不是更通俗易懂;同样我一直呼吁科学界应该把牛顿三定律叫力学三定律,欧姆定律叫电压电阻定律,洛洛希极限叫破坏极限等等,会不会更通俗易懂? ”难道非要叫“ 洛希极限 ”才显得高大上。

顺便吐槽一下 ,本人在2018年初的时候,参加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的讲座(打酱油),整个会场没有一个外国人,全部都是中国的院士、中国科学院的博士,拿着中国的科研经费,而全程都有英语,包括论文、讲座、交流! 难道中国的科研经费研究出来的结果首先得让“洋大人”看懂,国人看不看的明白不在这些院士、博士考虑范围之内 ,这也是我做科普的动力之一,总得有人出来把高深的前沿科学“翻译”成国人明白的、听得懂语言。

看到洛希极限这个词,可能很多朋友都不是很明白,其实它指的是两颗天体可以保持平稳运行的最短距离,超过这个距离,较小的天体就会被引力拉碎分解,成为较大天体的星环。

宇宙间的星球等天体大都是在围绕更大质量的天体运行中,比如卫星都在围绕行星运行,而行星也都在围绕恒星运行,无论是卫星与行星,还是行星与恒星,由于引力的存在,当它们的距离太近的时候,其远端和近端承受的引力差并不相等,因此都难以再稳定的运行,通常将质量较小的星体就会因为远端与近端承受的引力差不同而解体,但是由于这颗星体也有一定的速度,这种势能会使得星体并不会立即坠落到星球表面上,于是解体的星体物质就会弥漫在大质量星体的周围,形成星环。

天文学家们很早就推理出了这种物理现象,法国天文学家爱德华·洛希就认为当一个天体和第二个天体的距离为洛希极限时,天体自身的重力和第二个天体造成的潮汐力相等,这个距离是以两颗天体的中心算起的,而并非由天体的表面算起,因为星球的密度都是不同的,需要参考的多是星体的质量,而不是其体积。

不过通常密度越大的天体,其在洛希极限上变形的可能性就越小。爱德华·洛希是第一个计算出这种极限距离的人,因此这个极限距离也被称之为洛希极限。当两个天体的距离少于洛希极限时,小质量体天体就会倾向于碎散,继而成为另一个天体的环,结果并不一定是会形成行星环,也会有其他种类的情况发生。

比如当行星与恒星密度相等时,那么其洛希极限一般等于恒星赤道半径的244倍,但这种现象在卫星与行星上更为常见,也是很多行星有行星环的原因。如太阳系中的土星、木星、天王星、海王星都有自己的星环,主要就是因为应有天体在洛希极限上碎裂,然后这些星体物质在行星附近铺展开来,形成了行星环。

那么月亮和地球会这样吗?一般认为两者的洛希极限是地球赤道半径637814×244=1556266,再减去两者的半径,大概为74465公里,也就是说两者表面相距74465公里的时候,才会因为到达了洛希极限导致月球解体,但是两者的密度又是不同的,月球的密度比地球要小,再考虑到两者的质量差异,有人认为两者的洛希极限为9496公里,这样再减去两者的半径,就是说两者的表面距离将只有1380公里时才会导致月球解体,这距离近的有点吓人了。好在月球距离我们在38万公里之外,而且正在逐渐远离地球,所以完全不用担心月球会接近地球的洛希极限而解体成为行星环。

不过有些星体在接近或超过洛希极限的时候并非就一定会形成行星环,这和星体本身的密度、结构也是有关系的,有时候星体也会在较强的势能作用下脱离所围绕运行的星体的引力,但有的时候则会由于势能较弱或者距离太近而坠落到星体上。

比如1994年苏梅克·列维9号彗星和木星相撞的事件,其实还在1992年7月8日的时候,苏梅克列维9号彗星就因为达到了木星的洛希极限而被木星拉碎成了很多碎块,但是由于这个时候彗星的势能还比较大,所以它并未立即形成木星的行星环,于是围绕着木星在原有的轨道上又跑了一圈,到了两年后的1994年7月16日的时候,它又来到木星的近地点,然而这个时候它距离木星又太近了,所以这些彗星碎块儿全部坠落到了木星上,并未形成木星的星环。

关于宇宙的浪漫故事

关于宇宙的浪漫故事,宇宙里存在着很多神奇的现象,能够给人带来很多浪漫的瞬间,也有很多关于宇宙的故事。以下就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一些关于宇宙的浪漫故事的资料,希望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宇宙的浪漫故事1

请允许我向你介绍,这是NGC2237号星云。或者我们可以叫她,玫瑰星云。这朵世间最美好的玫瑰,星尘为泥,银河滋养。永远不会枯萎,永远在沉静宇宙中盛放。 这是我要给你的,宇宙级别的浪漫。

在遇见你之前,我觉得世界上最宏观的美好就是宇宙,从本质上来说,我们和这些星尘没有差别,我们都是恒星的孩子,也是宇宙的孩子。但是遇到你之后,我发现,一朵沾染泥土的玫瑰也是美好的。微观之美,同样震慑人心。当我终于等到这一天的时候,我开始纠结了,因为无论是宇宙还是玫瑰,我都想给你。

一个很有趣的知识点,地球上的贵金属元素大都来自超新星爆炸,也就是说,我们身上穿戴的贵金属装饰品,其实是宇宙报废掉一颗至少比太阳大八倍以上的恒星换来的。我们不过是宇宙中的尘埃,而我们佩戴着的'却是璀璨的星辰。

一起晒着八分二十秒到达的阳光,看着一百多万年前的恒星爆炸,我们寄于这个宇宙而存在相遇,想不到有比这还浪漫的事。

你身体里的每一个原子都来自一颗爆炸了的恒星。形成你左手的原子和形成你右手的原子可能来自不同的恒星。这是我所知的关于物理的最有诗意的事情

“你们就是星辰本身”。

“洛希极限”一个天文学名词,意指天文学上两个天体互相以引力牵制的最短距离,再靠近,其中一个天体就会破裂粉粹。” 月球一直守护在地球身边,但由于“洛希极限”的存在,永远都只能隔着空间相望着,一旦靠近,月亮就会被撕裂,成为地球美丽的光环。

今天春天的发现:一只宇宙蝴蝶正在用星际气体和尘埃组成的翅膀振荡。

宇宙的浪漫故事2

一直在宇宙神神秘秘的冥王星,

直到昨晚,才让我们终于看清了它的真面目。

7月14日美国新视野号探测器飞掠冥王星,

拍下了史上最清晰的冥王星照片

万万没想到,

这么冷傲的星球表面居然有个大大的爱心!

这反差简直像看到一个冷面杀手背着一个粉色小书包一样

……萌哭了……

至此,九大行星兄弟的高清素颜证件照终于凑齐了。

是时候号召大家转发这九龙珠,召唤神龙了……

然而说好的九兄弟,

其实早在2006年就被拆散了。

2006年8月,冥王星被降级成“矮行星”,

开除出了“太阳系九大行星”的行列。

从此,它更孤独了……

还好,人类并没有放弃它。

为了靠近冥王星,

新视野号足足在太空中飞了9年半,

累计50亿公里,只为了这一次能跟它擦肩而过……

真算得上一眼万年啊……

脑补了下冥王星和新视野号的对话,都要虐哭了……

新视野号:“冥王星你好,我来自地球。”

冥王星:“你好,留下来陪我说说话吧。”

新视野:“我…我停不下来……”

历年对冥王星的研究,凝结了无数科学家的心血。

其中包括一个特别的人:克莱德·汤博。

汤博是个农民,但他始终痴迷于看星星。他23岁到天文台任职,第二年就发现了一颗数十亿公里外的神秘天体——冥王星。

而如今他的一部分骨灰,就放在新视野号上。

85年后,冥王星和它的发现者终于相遇了……

“嗨,又见面了。知道吗,是我先找到你的哟。

《洛希极限》文笔细腻有质感,将故事娓娓道来,很舒服的文风。洛希极限是天体物理的浪漫。我真的很喜欢李决,他像是被大风大浪打磨后的一块美玉。

无论他的爱情和处世方式,我都很喜欢。应允承是富二代,他给予李决的是勇往直前的爱,虽身处富有的物质世界,但小孩儿心思细腻,爱也缠缠绵绵甜甜蜜蜜。

内容简介:

应允承搬来跟李决同居的那天,跟他一起到的还有一箱可乐。李决靠着厨房门框看应允承蹲在地上认认真真把每一罐可乐放进冰箱,态度严谨摆放整齐,像是平时做模型测试。李决看得无奈又好笑,不知道是第几次跟应允承说,可乐喝多了对身体不好的。

应允承转过来仰着头看李决,一张乖巧的脸,皱皱鼻子,很认真地跟他说,好啦我也知道,可是我就喜欢甜的东西。后来李决路过超市货架看到摆得整整齐齐的可乐,总是想起来这句话。一向嗜甜的可乐爱好者应允承,偏偏在李决身上讨苦吃。

“好啦”可能是应允承的口头禅。说这两个字的时候应允承的神色就是几分懊恼,眉头皱起来一点点,一副真的不好意思或者在烦恼的样子,但又像小孩子撒娇要打个商量,或者像一只猫。

那天应允承还没来得及摆好所有的可乐,李决走过去拿起一罐打开喝了一口,蹲到和应允承齐平的高度吻住了他。的确是很甜,为了腾出两手抱住应允承,那罐可乐被李决随手一扔,淌了一地。

洛希极限的爱情解释如下:

洛希极限就相当于现在的爱情准则,它代表着两个情人之间和平共处的最适当的距离。当这个距离过大时,两人的关系就越来越冷漠,对应着天体之间的影响越来越小;但这个距离也不可以无限的小,一旦它小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两人之间必定会产生矛盾,这个矛盾就相当于天体产生的牵引力、潮汐力。

其实一般情况下两人之间也有矛盾,但这矛盾是生活的增味剂,有了它,生活会螺旋式前进,日子会越过越好。但是当距离拉近,矛盾增多又不断被放大时,那么两个人的感情也就走到了尽头,最后的结果甚至会两败俱伤,惨淡收场。

洛希极限的含义:

洛希极限是一个天体自身的引力与第二个天体造成的潮汐力相等时的距离。当两个天体的距离少于洛希极限,天体就会倾向碎散,继而成为第二个天体的环。它以首位计算这个极限的人爱德华·洛希命名。

洛希极限常用于行星和环绕它的卫星。有些天然和人工的卫星,尽管它们在它们所环绕的星体的洛希极限内,却不至成碎片,因为它们除了引力外,还受到其他的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www.hunlipic.com/langman/43698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29
下一篇2023-06-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