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作品

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作品,第1张

1、《邀 舞》—Aufforderung zum Tanze Op65,原为钢琴曲,作于1819年,由卡尔·玛里亚·恩斯特·冯·韦伯1786-1826(德国人,德国民族音乐先驱,代表作《魔弹射手》)所作。后来由柏辽兹编配成管弦乐曲,使之名声大作。

2、《降E大调第三交响曲》(The Symphony No3 in E flat major,Op55,又名《英雄交响曲》),是德国作曲家路德维希·凡·贝多芬作于1804年的交响曲,作品55号。

3、《c小调第五交响曲》(Symphony No 5 in C minor, Op 67),又名命运交响曲(Fate Symphony),是德国作曲家路德维希·凡·贝多芬创作的交响曲,作品67号,完成于1807年末至1808年初。

4、维也纳森林的故事,圆舞曲。约翰·施特劳斯作曲,1868年完成。乐曲描绘维也纳郊区森林的景色。初夏的早晨,高枝啼鸟,林阴遍地,姑娘们在森林嬉戏、歌舞,恍若置身仙境。

5、法国音乐家柏辽兹的《幻想交响曲》以充满想象力的管弦语法,为音乐的浪漫主义开启了决定性的大门。在当时,浪漫主义正从文坛、画坛渐次席卷到乐坛,柏辽兹正好恭逢其会。

世界歌剧史八: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歌剧 俄罗斯民族歌剧

俄罗斯民族歌剧

俄国歌剧,虽然可以回溯到18世纪,但为西方世界所熟知,则只是60年的事。他们很少有歌剧到国外的舞台上演出,我们借俄国的芭蕾舞剧,因而了解斯拉夫民族的音乐、技艺和表演等。到现在为止,我们只能在参考书中翻到俄国歌剧作曲家的名字。即使是第一流作曲家,也只有少数的作品曾在国外上演。我们听俄国的音乐,总有些悲怆之感,连同他们的国歌,编写得何其沉郁。由此 可推想到俄国歌剧的风格。最初,俄国的歌剧完全效法意大利的格调,因意大利也有些郁闷悲怆的韵味。

歌剧在俄国起步较晚,主要是由于音乐在俄国起步也较晚,至少是满篇带调号、速度记号和大量小黑点的、正式的、书本学究式的音乐起步较晚,而这种音乐导致了歌剧的产生。千百年来俄国百姓一直唱着民歌狂欢作乐,但是没有人费心记写下其中的很多歌曲。

17世纪晚期开始其统治的彼得大帝不太喜欢当时刚刚起步的歌剧。他小时候在宫廷唱诗班唱点歌,长大后却比较喜欢军乐了。彼得的女儿伊丽莎白却很喜欢歌剧,因此建了一座剧院。但她很难说服那些贵族们去看演出,必须挨门挨户去请他们。

在凯特琳娜大帝统治时期,歌剧在俄国成为较为普通的事物了。凯特琳娜喜爱歌剧特别是法国喜歌剧。她邀请了诸如萨列里和佩西埃罗这样的著名作曲家访问圣彼得堡,并演出他们自己和其它人写的歌剧。音乐史学家唐纳德杰伊格劳特告诉我们:在18世纪的最后25年中,差不多有350部歌剧的首演是在俄国。然而即使是那些歌剧也不是真正的俄罗斯歌剧,因为它们不是俄罗斯作曲家写的,也不是用俄语演唱的。

格林卡民族歌剧的奠基人

真正奠定了俄罗斯民族歌剧风格的是一个名叫米哈伊尔伊凡诺维奇格林卡的作曲家。他的音乐有一种特性,乃是“沉闷”二字。(他在所有其它音乐的创作中也奠定了真正的俄罗斯民族风格,而与此同时奠定真正的俄罗斯民族歌剧风格的工作也就容易得多了)。

格林卡1804年6月1日出生在斯摩棱斯克省诺沃斯巴斯克村的庄园主家庭。父亲是退役将军,母亲是一位熟悉俄罗斯民间歌曲的主妇。据格林卡的回忆,格林卡小时候最喜欢听两个铜锅碰撞的声音,后来长大了不再有这种喜好,而在那之前他已把奶奶大部分最好的厨具都糟踏够了。有时他父亲会雇一个小乐队在就餐时奏乐,他特别喜欢听乐队演奏那些古老的俄罗斯民歌。所以他的童年是在民歌曲调里度过的。

格林卡从10岁起,开始学习钢琴和小提琴。14岁进入圣彼得堡的一所贵族学校,学习拉丁语、法语、英语、德语和波斯语,同时向英国钢琴家菲尔德学习钢琴,跟俄国作曲家迈尔学习作曲和音乐理论。格林卡在圣彼得堡结识了俄国伟大的诗人普希金。在同普希金的交往中,格林卡不仅激发出了强烈的创作冲动,而且受到了思想上的启迪和艺术上的熏陶。

1830年,格林卡赴意大利学习观摩。他一方面悉心研究贝利尼、唐尼采蒂的歌剧和意大利歌唱家的美声唱法,一方面有幸结识了柏辽兹,接触了浪漫主义音乐。他认为,在意大利式的创作中,他得不到真正的快乐和灵感。格林卡决心要创作出“不但题材是民族的,而且音乐也是民族的”俄罗斯歌剧。1833年,格林卡在德国学习考察时,创作了具有特殊意义的《俄罗斯主题随想曲》和《交响序曲》,这两部作品被认为是歌剧《伊凡苏萨宁》的“特殊草稿”。

1834年,格林卡回到俄国。他立即会见了普希金、果戈里、维雅采姆斯基等人,表示出要创作一部俄罗斯民族歌剧的强烈愿望,并得到他们的热烈支持。诗人茹科夫斯基很快便提供了一个歌剧题材,这就是伊凡苏萨宁的英雄故事。这个俄国农民英雄反抗入侵者的故事,紧紧攫住了格林卡的心灵,与他要创作一部“民族英雄悲壮歌剧”的构想极其吻合,他以满腔热情和全部精力投入到歌剧创作中。

1836年11月27日,《伊凡苏萨宁》在圣彼得堡首演。在沙皇的授意下,改名为《为沙皇献身》,首演获得极大成功。这一天成为俄罗斯民族歌剧的诞生日。大多人对《伊凡苏萨宁》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这部歌剧是真正的俄罗斯歌剧。格林卡的歌剧开始了一个新的时期,即俄罗斯音乐时期”,《伊凡苏萨宁》是“俄罗斯歌剧的曙光”。由于这部歌剧中全是普通农民的形象,因此上层社会蔑视地称它为“马车夫音乐”。对此,格林卡坦然接受,他尖锐地指出,在那场抗击入侵者的战斗中,马车夫比老爷们还顶用。

音乐史上称19世纪初至19世纪末的欧洲音乐为“浪漫主义音乐”或“浪漫乐派”。实际是一个对此时期音乐艺术的总的称谓,不可说这一百年来就是浪漫主义一种风格,也不可说浪漫主义音乐就断然与古典主义音乐脱离了关系。只不过是在这一时期,浪漫主义在音乐艺术中占据了主要地位而已。浪漫主义音乐是在当时欧洲浪漫主义文艺思潮的影响下的产物。一般说是从1820年韦伯(1786~1826)的歌剧《自由射手》开始,由于《自由射手》充分地体现了浪漫主义的特征,除韦伯外,又有舒伯特、门德尔松、舒曼等作曲家及其具有浪漫主义气质的作品的出现,遂在浪漫主义文学的中心地德国形成一个流派,后又波及全欧。与此并行不悖而发展的还有民族主义的音乐。

浪漫主义音乐是对古典主义的一种逆动。与古典主义相对而言,是从共性到个性的重点转移,是从理性到感性(情感)的转移。舒曼认为的“浪漫主义不是数字和形式的问题,而是作曲家是否是诗人的问题”是对浪漫主义音乐一种概括。浪漫主义音乐强调与人的心灵的相通,倡导音乐与其他文学艺术的结合而产生最富表现力的综合艺术。因此,确立了音乐小品、交响诗和乐剧等新的音乐体裁,既有小型的曲式,又有无比硕大、无比壮观的大型曲式。这一时期,音乐的商品化,从总的趋势上看是一种民主化的倾向,即为各阶级人民普遍接受,也成为作曲家、演奏家和评论家接近社会的强大动力。伯姆(1794~1881)键(管乐器的按键装置)的发明,记谱法的完善,更多的市民进入音乐厅等等,也促进了当时音乐的发展。

巴洛克

巴赫:G弦上的咏叹调 、勃兰登堡协奏曲

亨德尔:皇家烟火音乐、D大调第五号大协奏曲、G小调第六号大协奏曲、C大调大协奏曲“亚历山大的盛宴”、水上音乐

古典

海顿:好多交响曲、奏鸣曲(我也不记得多少部了)

维瓦尔第:小提琴协奏曲《四季》(其中《春》第一乐章最有名)

莫扎特:第20、21、23、27钢琴协奏曲(20、21的第二乐章优美……唯美)、第40、41交响乐、弦乐小夜曲(共四个乐章,都很熟悉的)、D小调幻想曲、魔笛、费加罗的婚礼(序曲很好听)

古典-浪漫

贝多芬:九首交响乐(当然三“英雄”、五“命运”、六“田园”最著名啦)、小提琴奏鸣曲“春天”“克鲁采”、D小调小提琴协奏曲(四大小提琴协奏曲之一)

舒伯特:A大调五重奏“鳟鱼”(第三乐章“幽默曲”最有名)、D小调第十四弦乐四重奏“死神与少女”

浪漫

柏辽兹:幻想交响曲(第二乐章四把竖琴绝无仅有)

门德尔松:仲夏夜之梦(有熟悉的婚礼进行曲)、E大调小提琴协奏曲(三个乐章都很有名,四大小提琴协奏曲之一)

勃拉姆斯:第一(又称“贝多芬第十交响曲”,第四乐章旋律模仿欢乐颂)、二、三、四交响曲

肖邦:19首夜曲(前三首最著名)、第一叙事曲、4首即兴曲、多首诙谐曲、多首圆舞曲、多首大圆舞曲(有名波兰舞曲、波罗乃兹)、升C小调幻想即兴曲、多首练习曲、第一第二钢琴协奏曲(第一协奏曲的第二乐章柔美至极,唯美)

舒曼:童年情景(第七首“梦幻曲”最经典,还有“竹马游戏”、“在火炉边”等)、狂欢节

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第二、第六首较有名)、钟、爱之梦、献辞、E大调第一钢琴协奏曲(很特别,加入诙谐曲)、B小调钢琴奏鸣曲、旅行年代(欧贝曼山谷、埃斯特哈奇庄园的喷泉)

柴可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天鹅湖(推荐:圆舞曲、四小天鹅)、胡桃夹子(推荐:花之圆舞曲、糖梅仙子之舞)、睡美人(推荐:玫瑰柔板)、第六交响曲“悲怆”(每个乐章都令人难忘)、钢琴套曲《四季》(“六月”船歌最经典)、如歌的行板、弦乐小夜曲

民族

德沃夏克:第九交响曲“自新大陆”(第二乐章很著名、其他三个乐章也很熟悉)、斯拉夫舞曲

斯美塔那:我的祖国(第二乐章“伏尔塔瓦河”很有名)、被出卖的新娘

格里格:A小调钢琴协奏曲、培尔·金特组曲(较著名的有晨曲、阿尼特拉舞曲、在山神庙、索尔维格之歌)

西贝柳斯:芬兰颂、悲伤圆舞曲、小提琴协奏曲

印象

德彪西:夜曲、大海、牧神午后(根据象征派作家马拉美同名作改编)

拉威尔:鹅妈妈组曲、波莱罗 、茨冈

拉赫马尼诺夫:帕格尼尼狂想曲(变奏18较著名)、第二钢琴协奏曲(第二乐章很美)

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天方夜谭(小提琴主题伴随四个乐章)、西班牙随想曲

圣桑:动物狂欢节(其中“天鹅”最著名)

小约翰·施特劳斯:蓝色多瑙河圆舞曲、蝙蝠序曲、春之声圆舞曲、维也纳森林故事圆舞曲、埃及进行曲、皇帝圆舞曲、电闪雷鸣波尔卡、南方的玫瑰圆舞曲、前进波尔卡、安锐波尔卡、拨弦波尔卡(与约瑟夫·施特劳斯共同创作)、吉卜塞男爵、晨报圆舞曲、维也纳糖果圆舞曲、维也纳气质圆舞曲、天佑皇帝约瑟夫一世万岁进行曲(有德国国歌片段)、游览列车波尔卡、享受生活圆舞曲、爆炸波尔卡、你和你圆舞曲、柠檬树花开何处圆舞曲、音乐美酒和女人圆舞曲、艺术家生涯圆舞曲、闲聊波尔卡、奥菲欧四对舞

约瑟夫·施特劳斯:奥地利村燕圆舞曲、水彩画圆舞曲、无忧无虑快速波尔卡、小磨房波尔卡

老约翰·施特劳斯:拉德茨基进行曲、中国人加洛普

瓦格纳:漂泊的荷兰人(前奏曲)、罗恩格林(第一幕序曲)、纽伦堡的名歌手(序曲)

马勒:第一进行曲、旅行者之歌(声乐套曲,古斯塔夫·马勒作词)

R斯特劳斯: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作品30(开头被选为一**配乐)、唐璜 作品20 、梯尔·艾伦斯皮格尔的恶作剧 作品28

法雅:爱情魔术师

布鲁克纳:第四交响曲(降E大调“浪漫”)

普罗科菲耶夫:罗密欧与朱丽叶(芭蕾舞剧选曲)

埃尔加:小提琴小品爱的致意(又称爱的礼赞)、威仪堂堂进行曲、新颖主题变奏曲“谜语”

霍尔斯特:行星组曲(“木星”乐章很著名的!熟悉的旋律在三分十五秒出现)

弗朗兹·约瑟夫·海顿(1732~1809)奥地利作曲家,是“维也纳古典乐派”的杰出代表,十八世纪欧洲最著名的音乐家之一。是世人公认的“交响乐之父”和“弦乐四重奏奠基人”,古典主义时期作曲家

费利克斯·门德尔松(1809年2月3日-1847年11月4日),德国犹太裔作曲家,为德国浪漫乐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浪漫主义时期作曲家

米哈伊尔·格林卡(1804-1857)俄罗斯作曲家,民族乐派,俄罗斯民族音乐的奠基人,被尊称为“俄罗斯音乐之父”,浪漫主义时期作曲家

让·西贝柳斯(1865~1957),是芬兰著名音乐家,古典音乐民族乐派的代表人物, 浪漫主义时期作曲家

注:民族乐派是欧洲音乐浪漫主义时期的一个重要部分

代表人物有以下作曲家:

早期:帕格尼尼,韦伯,罗西尼,伯特,柏辽兹;

前期:舒曼,李斯特,肖邦,门德尔松,苏佩;

中期:老约翰·施特劳斯,小约翰·施特劳斯,理查德·瓦格纳,普契尼,布鲁克纳,古诺,圣-桑,威尔第,德沃夏克,安东·鲁宾斯坦,比才,奥芬巴赫,格林卡,勃拉姆斯;

后期:格里格,朱尔斯·埃米尔·马斯涅,理查德·施特劳斯,柴可夫斯基,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埃尔加,西贝柳斯,鲍罗丁,莫什科夫斯基,巴拉基列夫,居伊;

晚期:亚历山大·康斯坦丁诺维奇·格拉祖诺夫,拉赫玛尼诺夫,马勒,穆索尔斯基,克莱斯勒,普罗科菲耶夫,沃恩·威廉斯,威廉·富特文格勒,肖斯塔科维奇,布里顿。

知识拓展

浪漫主义乐派是继维也纳古典乐派后出现的一个新的流派,它产生在十九世纪初。这个时期艺术家的创作上则表现为对主观感情的崇尚,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幻想。艺术表现形式也较以前有了新的变化,出现了浪漫主义思潮与风格的形成与发展。

下图为肖邦

参考资料:

浪漫主义时期音乐:主要音乐家和钢琴作品 新浪网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www.hunlipic.com/langman/43052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29
下一篇2023-06-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