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最有创意生日礼物是什么?

2012年最有创意生日礼物是什么?,第1张

送一份具有文化品味的生日报好啦!

生日报是近两年在上海、北京、成都等逐步流行起来的一种具有文化品位的生日礼物。我们将珍藏几十年的原版老报纸,加上精美包装,成为一种时尚的生日礼物。 如果生日是每个人都有的独特符号与数字,那么生日的祝福是人人都遇到的事情,生日报将独特的符号数量变为载体,呈现在您和您的亲朋好友面前。在这份与您同年、同月、同日诞生的,保存完好的老报纸上,您可以纵览天下大事,是战争年代、是建国之初、是年代,还是政治风云变幻的,是上山下乡、是粉碎四人帮、还是改革开放的年代。当然也包括这一天的天气如何。你送给朋友一份礼物, 礼物本身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朋友收到你的礼物时对你产生的那种感觉!也就是说,你送给朋友的实际上是一种感觉!这份礼物独特、稀有、而且极富创意,完全可以让受礼人在打开包装的一刹那非常之惊讶!我们所有的客户在送出这份礼物时都取得了极好的效果!同样的生日礼品的,一个蛋糕、一束鲜花、一条领带、、、、、 还有什么能达到比这更好的送礼效果呢 ?

生日报是具有文化品味的生日礼物哦!价不高还有意义,就送这个吧

石版画的历史

正如所有版画一样,石版画也是胎起一种新的印刷术。18世纪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由于大规模简便印刷的需要,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偶然事件导致了石版印刷术的发明。石印术研创的初衷是为了寻求一种廉价印刷文字和图画的方法,而迅速繁荣起来工商业,以及随之而起的新兴资产阶级和市民阶层思想开明、崇尚生活、附庸风雅,则带来了复制名画和反映世俗生活的复制版画潮水般的需求。复制版画的市场使石印术作为印刷技术逐步发展成熟,同时也产生了新的版画品种——石版画艺术。

19世纪初,以法国为中心的充满激情和创造性的画家不满足石版画的复制性制作过程,开始介入石版画的全部制作工序,以直接绘画来表达画家的原创精神,真正创作意义的石版画艺术从此诞生并得以发展

石版画的兴衰发展随着市场的需求而跌宕起伏,自浪漫主义起之后的各主要画派、20世纪个现代画派的大师均积极的投身于石版画创作之中,以他们各自的表现形式和审美观念引导了石版画发展的历程。

毕加索的不安分天性将他的灵感注入到石版画制版和印刷的每一个环节,使石版画制版印刷的技术过程变成了艺术再创造的手段,提出了新的现代石版画制作观念。

中国同样经过了从石印术的引入到石版画初步形成的历史阶段,然而石版画的发展却是依从于某种政治和教育的需要,没有市场动力的拉拽,因此变成了少数人艰难探索的艺术,同时也留下了大片未开发的艺术空间。

这一部分课程的学习目的是:了解石版画的历史,通过回瞻石版画的发展脉络,了解石版画的技术和艺术特点;鉴往知来,对石版画的发展演变与当前的艺术实践联系思考,领悟石版画创作原理。

1石印术的发明和石版画艺术的发展

11塞内菲尔德和石版印刷术

18世纪后期,随着英国纺纱机的启动,机器的轰鸣声响遍西欧。尽管当时的德国四分五裂,产业革命的浪潮已经开始拍打莱茵河的两岸。

此时,在巴伐利亚,一位出生于布拉格的捷裔青年塞内菲尔德(Aloys senefelder,1771-1834)一面在大学学法律,一面继承亡父的旅行演出事业,做了一个剧团的负责人。他自1792年起开始写作乐谱和戏剧,可是无名作家的剧本没有出版社愿意采用。他想将脚本印刷问世,无奈木版和铜版印刷又需要一定的专门技术。

巴伐利亚松尔堆芬采石场特产一种质密和细腻的浅色石灰岩板,被大量用作建筑材料和铺路,塞尔菲尔德决定试一试,用它来刻制印版。1796年的一天,他将母亲洗衣房的订货单,随手用蜡笔写在这些石板上,以防遗忘。当他用硝酸溶液想将石板清洗干净时,那些字迹出现了浮雕状。随即涂上油墨用纸试印一下看,一片污浊中也有字迹再现。关于这一偶然发现也有另一说法,即由一件湿衣服放在那些油蜡笔写过字的石板上,再上油墨,只有字迹部分吸墨,其余部分则由于有水而不吸。

巴伐利亚皇家剧场音乐主任古拉依斯纳听到这一消息,怀着印刷简便乐谱的打算,买了一台铜版印刷机给塞内菲尔德。一旦试验成功,会获得巴伐利亚王的援助权的专利权。但是在铜版机上,石块裂开了,印刷效果也很不理想。经过进一步的研究,塞内菲尔德发现了阿拉伯树胶的吸水排油性。在石面上用油脂性蜡笔描绘后,再用硝酸混合的阿拉伯树胶液覆盖,清洗之后润水滚上油墨印刷,由于油水相拒,油墨只在蜡笔部分吸附着并印到了纸上。1797年—1798年,这种原始的“石印术”印刷了文件乐谱和图画,这是印刷史和版画史上一件划时代的伟大发明,时至今日,现在的胶印仍沿用其基本工艺原理。根据在石上描绘这一意思的希腊语,这种印刷方式被起名为Lithograph。

1799年,巴伐利亚政府给予塞内菲尔德石版印刷的专利权,15年内不许有竞争者。但是塞内菲尔德从不保守自己的秘密,凡有来访者,他都乐于介绍。

1800年,在德国奥芬巴赫,塞内菲尔德创办了第一个石印工坊,出版商安约翰•安多莱以200盾的价格买下专利,并经营工坊,由塞内菲尔德主持训练2人操作。安多莱和他的表兄弗朗索瓦•爵安内最先用石版印刷出画。

塞内菲尔德于1805年和1817年先后制出木制及铁制石印机。他在石面上描绘的同时,也发现了在纸上用油墨和蜡笔描绘后再转压到石版上的方法,转写纸、转写墨和制版墨被制造出来。用这种转写制版法,可以把铜版画、木版画转写到石版上。1817年,塞内菲尔德试验成功将锌、锡版的表面磨成砂目,代替石板版材。转写法和金属的适用,成为进一步发展成胶印的基础。

1801年,一个住在安多莱在伦敦的家里的叫菲尔普的兄弟,瞒着塞内菲尔德申请了英国政府的专利权,三年后,还出了一本最初的画集《石版术样本集》,其中包括12位画家的12幅画,于是石版落户英国。在巴黎,安多莱的另一个兄弟1802年获得法国政府专利,设立了石版画印刷工坊。

1804年巴伐利亚取得独立。塞内菲尔德由于阿莱台因男爵的推荐,于1808年将皇家图书馆所藏的丢勒的《马克西米连祈祷书》制成彩色石版复制出版。由于这个光荣纪念碑式的出版,巴伐利亚皇室把塞内菲尔德的工厂买下,并任命他为皇家印刷所监督官。1810年其弟门下的斯托洛荷伐出版了《石印术秘传》,皇家学院院长认为,全面的石印术技法书应该由塞内菲尔德本人来写,于是,塞内菲尔德于1818年出版了包括回顾和解说的《石印术全书》,次年,这本书的英泽本、法译本就刊行了。

1834年2月26日,塞内菲尔德在慕尼墨去世。在他合眼时,已经看到在伦敦、巴黎、米兰、巴塞罗纳,纽约等地石印专家和石版印刷工坊,惊人地活跃起来,石印术甚至在印刷术的故乡中国登陆。

有个视频 http://vyoukucom/v_show/id_ck00XNTA3Mzc4MA==html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www.hunlipic.com/langman/359111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6
下一篇2023-08-1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