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的、又好看的民族舞蹈

最新的、又好看的民族舞蹈,第1张

笛中花····· 扇子舞 梅花·····蒙古族舞 海伦·····中国芭比 燕子·····扇子舞 这些都很简单,并且舞蹈优美,音乐动听,动作好记。

民族舞有很多,不限民族的话,我推荐傣族舞《彩云之南》《竹舞》 朝鲜舞《丽人》 《心泉》 藏族舞《天路》《苍茫》 这些基本都是桃李杯的优秀作品,可以称得上非常优美了。但是它们都是完整剧目,难度较大,且节目时间都不符合您三分钟的要求。要专门寻找一个三分钟的视频,舞蹈质量还要高的是很困难的,建议您把舞蹈音乐下载,然后找人剪辑成三分钟,动作进行删减,这样比较好。

最火的民族舞蹈是《鸿雁》

民族舞也叫民间舞,泛指产生并流传于民间、受民俗文化制约、即兴表演但风格相对稳定、以自娱为主要功能的舞蹈形式。

中国民间舞是中国舞的一个分支,创立是在20世纪50年代初,有效的考察、搜集、整理散见于民间的各民族舞蹈,通过加工--再创作。

50年代初,在政府的大力提倡和认真实施下,大规模地开展了"抢救遗产"的工作。体现在舞蹈领域,一方面是有效的考察、搜集、整理散见于民间的各民族舞蹈,通过加工--再创作,以其精华展现于舞台;另一方面则是对戏曲舞蹈的继承、发展,使其脱胎为独立的舞蹈艺术。

各民族自然传衍的舞蹈--尤其是技艺性较强的,在传衍过程中其基本风格往往集中体现在一些有代表性的艺人身上,他(她)们大都是农民,堪称民间舞蹈家,但长期以来地位低下,甚至过着忍饥挨饿、颠沛流离的生活。所以,"抢救遗产"也是对身怀高超技艺的民间艺人的拯救,他们自身和他们的艺术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尊重--破天荒地登入了大雅之堂。

这一工作,不是一时的权宜之计,而是长期实行的基本政策,也可说是"延安新秧歌运动"的延续和发展。新一代的舞人自觉沿着《讲话》的指导思想,深入生活,向群众学习,认真地对于那些,看似"粗糙"却是"最生动"的民间舞蹈进行学习、搜集、整理,本着"去其糟粕"--剔除封建社会遗留下的不健康成份,"取其精华"--选取最具人民性的审美特质进行提炼、加工--再创造。

孔雀舞

是傣族具有代表性的一种民间舞蹈。后经过专业文艺工作者的提炼、加工、搬上文艺舞台,使孔雀舞有了较大的发展和提高,多次在国内国际的演出中获奖。著名舞蹈家刀美兰、杨丽萍表演的孔雀舞在国内外都享有盛誉。

  傣乡是也雀的故乡,人们把孔雀视为幸福吉祥,美好和爱情的象征。人人都诊视孔雀,爱护孔雀,民间还流传着许多有关也雀的动人故事。孔雀那美丽的羽衣,优美的舞姿,高雅的体态,成了民间艺人学习和摹仿的对象,孔誉舞成为傣家各类活动不可缺少的表演性舞蹈。

女性的温柔、美丽,更使孔雀舞增加了独特的韵味和魅力。孔雀舞的内容,还增加了下山、森林漫步、追逐嬉戏、拖翅、亮翅、点水、飞翔等内容。舞蹈动作多保持在半蹲姿态上的颤动,身体的每个关节都有弯曲,形成了独特的三道弯舞姿造型。孔雀舞还十分讲究手的动作,以手形象征孔雀头颈,变化多姿,生动传神,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象脚鼓舞

象脚鼓舞是傣族民间流传最广,也最具民族特色的一种男性舞蹈,因跳舞时肩上振着象脚鼓边击边跳而得名。

  象脚鼓分长象脚鼓、中象脚鼓和短象脚鼓三种。鼓身用攀枝花树或芒果树等圆木镂空做成,蒙以牛皮、羊皮、麂皮等作鼓面,再用牛筋条拉紧以控制音响,其形似一只象足,故名。象脚鼓发音深沉宏重,粗犷厚实,具有很强的穿透力,在打击乐器中独具特色。云南的傣族、景颇族、阿昌族、拉祜族、布朗族、德昴族等民族都喜欢身挎象脚鼓边敲边舞,其中以傣族的象脚鼓舞尤为有名。

在中国大大小小一共有56个民族,这些民族不乏能歌善舞的民族,而说起能歌善舞,我们就不得不提贵州的仡佬族。走进仡佬族文化,我们能看到仡佬族先民跃动的舞蹈灵魂,我们能看到仡佬族充满魅力的舞蹈艺术。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感受仡佬族的传统舞蹈吧。

仡佬族的传统舞蹈有《踩堂舞》和《酒礼舞》。《踩堂舞》是丧葬仪式中举行的舞蹈。流行于贵州遵义、仁怀一带。古代是在坟前进行,近代改在灵堂。舞蹈时,由3或4人分别吹笙、摇铃、摇司刀、打钱杆作前导,众人(无论男女)手拉手在后面鱼贯而行。

另外几位女子,或举着火把,或提着酒壶,或端着茶盘,盘内放酒碗或酒杯,在队列旁向舞蹈者敬酒。这种多人舞有四瓣花、柳穿鱼、梅花阵等复杂队列的变化。人们边唱边跳,边以足蹉地,还不时“呵嗬、呵嗬”地呼喊。《酒礼舞》在传统婚礼时跳。

领舞者执手帕领众人在屋前场地上围成圈,沿逆时针方向边唱边跳。一领众合,气氛热烈。舞蹈动作简朴。特点是顺手顺脚,屈膝向右顶腾。步伐为起伏的横垫步,有时向前走跳。仡佬族群众性的娱乐舞蹈有龙舞、狮舞等。当代的一些舞蹈工作者也根据仡佬族的传统舞蹈编演了一些舞蹈,丰富了仡佬族舞蹈艺术。

踩堂舞

又叫踩台舞,是在丧葬仪式中跳的舞蹈。每当仡佬族老人辞世之后,便把死者停在堂屋中,然后在遗体前跳踩堂舞,以此来表示对死者的哀悼和怀念。因系在灵堂前跳舞,灵堂又通常设在堂屋中,故名为踩堂舞。踩堂舞的舞者均为男性,三、四人为一组,一人吹芦笙,一人打钱杆,一人摇铃、一人舞丝刀,边舞边唱挽歌。舞蹈时身体微曲,来回跳跃,舞步右脚落地稍重,成蹉步。舞蹈过程主要靠队形的变化来完成。队形变化有“四瓣花”、“柳穿鱼”、“梅花阵”等。

牛筋舞

隆林县弄麻仡佬族在老人大病初愈后,跳牛筋舞庆祝,祈望老人健康长寿。主跳者是老人的大女婿或大侄女婿,陪跳者是女性亲属。主跳者背一个竹编蒸笼,笼中放只空碗,手执一条30多公分长的熟牛筋。陪跳者手拿一根筷子,设法敲响笼中的碗,敲响一次,主跳者喝一杯酒,陪跳者的筷子若被牛筋挡住落地,陪跳者也要被罚饮酒一杯。舞毕,将数斤鲜牛肉和牛筋献给老人,祝福老人健康长寿,犹如牛筋一样坚韧有力。

狮舞

是很受群众喜爱的娱乐活动,具有杂技艺术的特色。搭建以8至12张大方桌一层层叠垒而成的高台,最上面的桌子四条腿朝天,总高度10多米。一个舞狮班子,少则四五人,多则15人。一般同时登台表演的是4人。两个人扮狮子,把狮头狮皮披盖在全身,只露两脚;另外2人分别装扮成孙猴和笑脸和尚。有时还有同时出场的小狮子。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www.hunlipic.com/langman/337174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4
下一篇2023-08-1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