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极必反,下一句是什么来着?

物极必反,下一句是什么来着?,第1张

水满则溢,月满则亏;自满则败,自矜则愚的意思是月亮圆的时候就容易发生月蚀,水满了就会溢出来。 自以为满足就会失败。自我夸耀就会愚钝。比喻事物盛到极点就会衰落。

出自《周易·丰》:“日中则昃,月盈则食。”水满则溢,月满则亏全句应该是经后人修改过的。“水满则溢,月满则亏;自满则败,自矜则愚。”这是说乐观是好的,但是过于乐观就是自负,就是自傲,有可能适得其反。

“月盈则亏,水满则溢”,亏缺万事有度, 谁都不是弹性无限的藤条, 扯得太紧总有崩溃的那一刻,出现“物极必反”矛盾转化的现象,是因为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都有矛盾的两方面。

当在一定条件下,矛盾的某一方面占统治地位,起决定作用了,事物就呈现出由它所决定而具有的性质。但其中又蕴含着对立面,并会不断经过量的积累,最终占统治地位,使事物走向反面。所谓此消彼长,物盛则衰,是万物发展的一种规律。

扩展资料:


小故事

寺头乡有个郑家庄,是一个逃荒至此的小木匠建起的。

清咸丰十年春夏,晋阳一带遭遇特大旱灾,夏粮颗粒无收,粮价飞涨,芦苇河和沁河两岸百姓纷纷四散逃荒。蒿峪村有一姓郑的木匠,世代以手艺谋生度日,却是地无一垄,居住两眼砖窑,膝下一子一十八岁。

遇此旱灾之年,加之瘟疫盛行,父亲撒手西去,撇下孤儿寡母难以继日,挨到冬天,实在支撑不下。无奈之下,母亲改嫁,临走时告诉他:“儿啊,为娘不愿拖累于你,你好赖跟爹学了半把手艺。此方遭灾,无人雇用,向远处去,兴许还有条生路。

如遇到好人家,不管更名改姓,还是入赘为婿,均由自己做主。待到光景好转,别忘你是郑家之后,逢年过节,烧钱寄哀,如路途遥远,在三叉路口即可”。母子二人抱头大哭一场,含泪而别。

郑家小木匠,拾掇起木匠家什,背着父亲遗骨,随着逃荒大军一路西行,天黑时分,来到寺头沟里的刘家庄。也是天无绝人之道,刘家庄一户嫁女,为赶制嫁妆,留住了小木匠。一套嫁妆做过,赢得众人好评。

自此,小木匠凭手艺勤快、要价低、人品好,在这里站住了脚跟。他把父亲遗骨同挣来的杂粮一起放于庄里汤庙内两间房里,就在庙内安下家来。

庄里有个七旬老人,房子本不宽余,几个儿子争夺不下,就把刘老头赶出家门。走投无路的老人只好和郑小木匠同住庙中一屋。过了几日,老头向小木匠说:“你是宋朝柴王之弟三王爷转世,上东岭山占山为王岂不美哉?”郑小木匠忍气吞声,只得背着铺盖家什,只身上了东岭圪堆。

这东岭圪堆是牛头山西侧一脉延伸段,后有狼洼沟,东有庄西沟,狼兽成群,荒蛮之地。小木匠在圪堆东侧掘了一孔小土窑,砍了几颗荆秧树,做成门窗,在里边住下来,并在山上拓荒二亩地,把父亲安葬于山背后。

说来也怪,东岭圪堆这个人见人躲的狼不吃地方,自从这个郑小木匠来了后,居然种啥成啥。不远处的吉庄人,看山上有人,上山一看,土质很好,也争相来垦荒,和小木匠一来生,二来熟,相互帮忙成为邻友,春种秋收,自给有余。

小木匠从此安居下来,后来附近董家岭一王姓姑娘主动上门成亲,自此,日子一天一天好起来。人们都说是这郑小木匠父亲的葬地得了脉气。于是,人们改东岭圪堆为郑家庄。

-月满则亏,水满则溢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www.hunlipic.com/jiehun/967492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18
下一篇2023-10-1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