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句中关于结婚场面的描述

古代诗句中关于结婚场面的描述,第1张

1 古诗词中描写婚嫁的场面或礼仪

古诗词中描写婚嫁的场面或礼仪

关雎 《诗经》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毛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这是一首中国古代著名的从恋爱到结婚的诗作,其中“窈窕淑女。钟鼓乐之”即描写了隆重的结婚场面。

桃夭 《诗经》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桃夭》是自古流传的贺新婚诗。

唐张籍

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镜更沉吟。

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

2 古代结婚场面的描写

他抽出先前藏在靴靴中的红纸裹着的筷子。

他踌躇了一下,他的手微微地抖着。他仰起头看。

他有点胆怯,但是也只得鼓起勇气把新娘头上那张盖头帕一挑,居然挑起了那张帕子,把它搭在床檐上。一阵粉香往他的鼻端扑来。

他抬起眼睛偷偷地看了新娘一眼,他的心怦怦地跳动。但是他什么都没有看清楚,他的眼前只有一些摇晃的珠串和一张粉脸,可是他却不知道是一张什么样的脸。

他听见旁边有人低声说:“新娘子高得多"。 (巴金:《秋》第239页) 她端端正正的坐在三马拉的胶皮轱辘车当中,身上穿着红棉袄,下边是青缎子棉裤,脚上穿着新的红缎子绣花鞋子,头上戴朵红绒花,后头跟着一辆车,坐着两个吹鼓手,四个老爷子和两个媒人。

马的笼头上 和车老板的大鞭上,都挂着红布条子。 车子进到郭全海的新家的时候,天色渐渐暗下来,日头卡山了。

新 娘的车停在大门外。小嘎们都围拢去,妇女们和男子也跟着上来,他们 瞅着头戴红花,身穿红棉袄的刘桂兰,好象从来不认识似的。

刘桂兰低 着头,脸庞红了。这红棉袄是分的果实,原来太肥,刘桂兰花一夜工夫, 改得十分合身,妇女们议论着她的容貌和打扮…… (周立波:《暴风骤 雨》第460页) 不一会儿,曼古看见远处有许多火把,时常有手的黑影,从漆黑的 罐子里取油,然后移向火把。

在娶亲行列的前头,走着全区最著名的乐 队。两面鼓上飘着长长的绸条,挂着用珠子和贝壳做的装饰;两支笛子 的铜管在火把的晃动的亮光下闪出一道一道的金光;维那琴十分别致 地装饰着深**的穗子。

乐队后面是一群骑马的人,他们包头上的漂 亮羽饰真象孔雀开屏一样美丽。骑马人的小胡子修得整整齐齐,胡子 尖傲慢地向上竖着。

落在后面的人,狠狠地用脚后跟磕打他们那半死 不活的瘦马的肋骨,企图叫马跳舞,或至少扬起那总是耷拉着、对什么 都表示不满的脑袋。有几个骑马的人,刺踢自己的鞍辔齐全、打扮漂亮 的马,马一跳动,险些儿摔下鞍子,他们大喊几声,企图博得周围的人同 情。

紧跟着马队后面,庄重地走着四只大象,大象的头、脖子、胸和四肢 上拴着一串一串的小铃铛,发出悦耳的声响。在象背上搭起的轿子上, 坐着一群美丽的乡村姑娘,她们羞羞答答,彼此紧紧地靠着。

姑娘们的 双颊绯红,耷拉在耳下的坠子闪出彩虹般的各种颜色。阵阵的急风吹 散了她们的披肩和头巾,她们迎风而行,真象在人间会过情郎后而 地飞返天宫的仙女。

……在娶亲行列的末尾,是一些徒步的士兵。他 们的衣服沙沙作响,散发出迷人的香味——在这个区里,当兵的所能赠 给姑娘们、并取得她们好感的最好的礼物,就是香水。

([巴基斯坦] 卡斯米:《窃盗》 《艾纳,卡斯来短篇小说集》第?0—71页) 于是到了彼得困难的大日子了。彼得坐在屋子前面的角落里,明知他的眉头紧皱着,感到这不大好,使新娘瞧着不愉快,但是不能将眉 毛放松一下,象被一根硬线缝住了。

他蹙额望着客人们,摇着头发,蛇 麻草撒到桌上,撒到娜泰里亚的面纱上。她也低着头,疲乏地微闭眼 睛,面色惨白,害怕得象小孩,由于害臊全身抖索着。

“酒苦呀1”——一些通红的,多毛的嘴脸,张着凸挺出的牙齿,轰 吼起来,已经是第二十次了。 彼得转身过去,象一只狼,不弯下脖颈,抬起面纱,用干燥的嘴唇, 鼻子,向面颊上撞去,感出她的皮肤上一种象摸到缎子似的凉意,肩头 近于恐惧的颤索。

他很怜惜娜泰里亚,也觉得羞惭,但是挤坐成圈的酒 客们又喊起来: “新郎官不会呀1” “往嘴唇上去!” “叫我吻起来才好呢……” 酒醉的女人声音尖响着:“我来吻你1” “酒苦呀!”——巴尔司基喊了。 彼得咬紧牙齿,把嘴按到新娘的湿润的唇上,唇抖索着,她全身白 白的,似要融化的样子,好象太阳下的云儿。

他们两人都饿了,从昨天 起没有给东西吃。彼得由于心神的惊惶,蛇麻草浓烈的气味,又喝了两 杯起沫的秦木良司基酒,感到自己醉了,又怕新娘觉察了出来。

周围的 一切都动摇了。一群难看的嘴脸形成红色的泡沫,一会儿凝为色调斑 驳的一堆,一会儿飘散到各处。

儿子带着哀求和生气的神情看着父亲。 ([苏]高尔基:《家宰》第22—23页) 为了迎娶新娘子,套了四辆双套大车。

许多人都象过年过节一样 打捞得漂漂亮亮,聚集在麦列霍夫家院子里的轿车旁边。 彼得罗坐在葛利高里的旁边。

妲丽亚坐在他们对面,挥舞着一条绣 花手绢。每当车子走到低洼地方或者高冈地方的时候,正唱着的歌声就 中断了。

哥萨克制帽的红帽箍,蓝色的和青色的制服和西服上身,结着白手绢的袖子,女人的绣花头巾织成的彩虹,花裙子,尘土象轻纱的拖 裙一样,在每一辆车后面飘扬。这就是迎亲的行列。

几辆车轰隆轰隆地滚进了院子。彼得罗领葛利高里走上台阶,一 同来的参加迎亲仪式的人也跟在他们后面走上来了。

门开开了,女媒是娜塔莉亚的干娘——一个漂亮的寡妇,她一面鞠 躬,一面在微紫的脸上露着笑容迎接彼得罗o “请喝一杯吧,傧相,为了您的健康。” 她递过来一杯浑浊的、还没有发酵的克瓦斯。

彼得罗把胡子向两 旁分了分,喝了下去,在一片抑制的笑声中哼哼着。 在傧相和媒婆斗嘴的时候,按照规矩,向。

3 描写古代婚礼的场面

为了想早早的看到那迎婚送亲的喜轿,翠翠还爬到屋后塔下去眺望。过不久,那一伙人来了,两个吹唢呐的,四个强壮乡下汉子,一顶空花轿,一个穿新衣的团总儿子的模样的青年;另外还有两只羊,一个牵羊的孩子,一坛酒,一盒糍粑,一个担礼物的人。一伙人上了渡船后,翠翠同祖父也上了渡船,祖父拉船,翠翠却傍花轿站定,去欣赏每一个人的脸色与花轿上的流苏。拢岸后,团总儿子模样的人,从扣花抱肚里掏出了一个小红纸包封,递给老船夫。这是当地的规矩,祖父再不能说不接收了,问那个人,新娘是什么地方的人;明白了,又问姓什么;明白了,又问多大年纪;一起弄明白了。吹唢呐的一上岸后,又把唢呐呜呜喇喇吹起来,一行人便翻山走了。

选自沈从文的《边城》

不好意思,没见过。没法回答您的问题了。

4 有没有描写古代婚嫁场景豪华的诗句

A 迎亲:《小雅·车舝》是一首传神的迎亲曲 间关车之舝兮⑴,思娈季女逝兮⑵。

匪饥匪渴⑶,德音来括⑷。虽无好友?式燕且喜⑸。

依彼平林⑹,有集维鷮⑺。辰彼硕女⑻,令德来教。

式燕且誉⑼,好尔无射⑽。 虽无旨酒?式饮庶几⑾。

虽无嘉肴?式食庶几。虽无德与女?式歌且舞? 陟彼高冈,析其柞薪。

析其柞薪,其叶湑兮⑿。鲜我觏尔⒀,我心写兮⒁。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⒂。四牡騑騑⒃,六辔如琴。

觏尔新婚,以慰我心。[1]注释 ⑴间关:车行时发出的声响。

舝(xiá):同“辖”,车轴头的铁键。 ⑵娈:妩媚可爱。

季女:少女。逝:往,指出嫁。

⑶饥、渴:《诗经》多以饥渴隐喻男女性事。 ⑷括:犹“佸”,会合。

⑸式:发语词。燕:通“宴”,宴饮。

⑹依:茂盛的样子。 ⑺鷮(jiāo):长尾野鸡。

⑻辰:通“珍”,美好。或训为善,亦通。

⑼誉:通“豫”,安乐。 ⑽无射(yì):不厌。

亦可作“无斁”。 ⑾庶几:此犹言“一些”。

⑿湑(xǔ):茂盛。 ⒀鲜:犹“斯”,此时。

觏(gòu):遇合。 ⒁写:通“泻”,宣泄,指欢悦、舒畅。

⒂景行:大路。 ⒃騑(fēi)騑:马行不止貌。

B 婚礼(仪仗):《卫风·硕人》婚嫁女子显赫的地位,华贵的气质,绝伦的美貌,豪华的仪仗;硕1人其颀2,衣锦褧3衣。齐侯之子,卫侯之妻。

东宫之妹,邢侯之姨,谭公维私4。手如柔荑5,肤如凝脂,领如蝤蛴6,齿如瓠7犀8。

螓9首蛾眉,巧笑倩10兮,美目盼11兮。 硕人敖敖12,说13于农郊。

四牡14有骄,朱幩15镳镳16,翟17茀18以朝。大夫夙退,无使君劳。

河水洋洋,北流活活。施罛19濊濊20,鱣21鲔22发发23,葭24菼25揭揭26。

庶27姜28孽孽29,庶士有朅30。注释1硕:《诗·邶风·简兮》:“硕人俣俣,公庭万舞。”

《诗·卫风·考盘》:“考盘在涧,硕人之宽。”《诗·秦风·驷驖》:“奉时辰牡,辰牡孔硕。”

《诗·唐风·椒聊》:“彼其之子,硕大无朋。”《诗·豳风·狼跋》:“公孙硕肤,赤舄几几。”

《诗·小雅·车舝》:“辰彼硕女,令德来教。”《诗·小雅·大田》:“播厥百谷,既庭且硕。”

这里用为高大之意。 2颀:(qí奇)徐锴《说文系传》:“颀,头佳貌。”

这里用为头俊美之意。 3褧:(jiong炯)《诗·郑风·丰》:“衣锦褧衣,裳锦褧裳。”

古代用细麻布做的套在外面的罩衣。 4私:《诗·卫风·硕人》孔颖达疏引孙炎曰:“私,无正亲之言。”

中国古时女子称姊妹之夫为私。 5荑:(ti题)通“稊”。

草名。一种像稗子的草。

《诗·邶风·静女》:“自牧归荑。”《孟子·告子上》:“五谷者,种之美者也,苟为不熟,不如荑稗。”

《晋书·元帝纪》:“生繁华于枯荑。”《后汉书·方术传》:“炳复次禁枯树,树即生荑。”

这里用为草名之意。 6蝤蛴:(qiú求qí其)天牛的幼虫。

天牛科。黄白色,身长足短,呈圆筒形。

蛀食树木枝干,是森林、桑树和果树的主要害虫。此处借以比喻妇女脖颈洁白丰润之美。

7瓠:(hù互)瓠瓜。一年生草本植物,爬蔓,夏开白花,果实长圆形,嫩时可吃。

如:瓠齿:整齐、洁白的牙齿。《诗·小雅·南有嘉鱼》:“南有樛木,甘瓠累之。”

《诗·小雅·瓠叶》:“幡幡瓠叶,采之亨之。” 8犀:《汉书·冯奉世传》:“器不犀利。”

《后汉书》:“虽有犀舟劲楫,…,有须者也。”这里用为锋利、坚固之意。

9螓:(qín秦)虫名。古书上指像蝉的一种昆虫。

蝉的一种。体小,方头,广额而有文彩。

如:螓首(妇人的额头,方广如螓);螓首蛾眉(额广而眉弯。用以形容妇人容貌的美丽)。

10倩:(qiàn欠)《广韵·霰韵》:“倩,巧笑貌。”《字汇·人部》:“倩,美笑貌。”

这里用为形容美人含笑的样子之意。 11盼:《说文》:“盼,目黑白分也。”

《字林》:“盼,美目也。”这里比喻为美目流转之意。

12敖:《诗·邶风·柏舟》:“微我无酒,以敖以游。”《诗·小雅·桑扈》:“彼交匪敖,万福来求。”

《荀子·富国》:“天下敖然。”《礼记·曲礼》:“敖不可长。”

《商君书·垦令》:“民不敖,则业不败。”《说文》:“敖,出游也。”

《汉书·食货志》:“邑亡敖民。”《汉书·丙吉传》:“不得令晨夜去皇孙敖荡。”

本意为闲游、漫游之意,这里用为散漫之意。 13说:(yue悦)《诗·召南·草虫》:“我心则说。”

《诗·北风·静女》:“说怿女美。”《诗·鄘风·定之方中》:“星言夙驾,说于桑田。”

《诗·小雅·頍弁》:“未见君子,忧心奕奕。既见君子,庶几说怿。”

《论语·学而》:“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雍也》:“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礼记·中庸》:“言而民莫不信;行而民莫不说。”

《孟子·梁惠王上》:“王说曰。”这里用为喜悦之意。

14牡:《诗·邶风·匏有苦叶》:“雉鸣求其牡。”《诗·小雅·北山》:“四牡彭彭,王事傍傍。”

《诗·鲁颂·駉》:“駉駉牡马。”《老子·五十五章》:“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精之至也。”

《论语·尧曰》:“予小子履,敢用玄牡,敢昭告于皇皇后帝。”《仪礼·丧服传》:“牡麻者,枲麻也。”

《大戴礼记·易本命》:“丘陵为牡。”《汉书。

5 描写婚礼场景的诗

1、《桃夭》

年代: 先秦 作者: 诗经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实。

之子于归,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2、《酬朱庆余》

年代: 唐 作者: 张籍

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

齐纨未是人间贵,一曲菱歌敌万金。

3、《述婚诗》

年代: 汉 作者: 秦嘉

羣祥既集。

二族交欢。

敬兹新姻。

六礼不愆。

羔鴈总备。

玉帛戋戋。

君子将事。

威仪孔闲。

猗兮容兮。

穆矣其言。

4、《议婚》

年代: 唐 作者: 白居易

天下无正声,悦耳即为娱。

人间无正色,悦目即为姝。

颜色非相远,贫富则有殊。

贫为时所弃,富为时所趋。

红楼富家女,金缕绣罗襦。

见人不敛手,娇痴二八初。

母兄未开口,已嫁不须臾。

绿窗贫家女,寂寞二十馀。

荆钗不直钱,衣上无真珠

几回人欲聘,临日又踟蹰。

主人会良媒,置酒满玉壶。

四座且勿饮,听我歌两途。

富家女易嫁,嫁早轻其夫。

贫家女难嫁,嫁晚孝于姑。

闻君欲娶妇,娶妇意何如。

5、《除夜次大光韵大光是夕婚》

年代: 宋 作者: 陈与义

一杯节酒莫留残,坐看新年上鬓端。

只恐梅花明日老,夜瓶相对不知寒。

6 描写古代接亲场景的句子(不要诗)

为了迎娶新娘子,套了四辆双套大车。

许多人都象过年过节一样 打捞得漂漂亮亮,聚集在麦列霍夫家院子里的轿车旁边。 彼得罗坐在葛利高里的旁边。

妲丽亚坐在他们对面,挥舞着一条绣 花手绢。每当车子走到低洼地方或者高冈地方的时候,正唱着的歌声就 中断了。

哥萨克制帽的红帽箍,蓝色的和青色的制服和西服上身,结着白手绢的袖子,女人的绣花头巾织成的彩虹,花裙子,尘土象轻纱的拖 裙一样,在每一辆车后面飘扬。这就是迎亲的行列。

几辆车轰隆轰隆地滚进了院子。彼得罗领葛利高里走上台阶,一 同来的参加迎亲仪式的人也跟在他们后面走上来了。

门开开了,女媒是娜塔莉亚的干娘——一个漂亮的寡妇,她一面鞠 躬,一面在微紫的脸上露着笑容迎接彼得罗o “请喝一杯吧,傧相,为了您的健康。” 她递过来一杯浑浊的、还没有发酵的克瓦斯。

彼得罗把胡子向两 旁分了分,喝了下去,在一片抑制的笑声中哼哼着。 在傧相和媒婆斗嘴的时候,按照规矩,向新7a64e4b893e5b19e31333339666132郎的家族敬·了三杯伏特 力口。

娜塔莉亚已经穿好结婚礼服和戴上了面纱,许多人在桌子旁边围 住了她。玛丽希珈手里握着一根擀面杖伸出去,格莉普珈神气地摇晃 着一只播种用的筛子。

围坐在桌旁的新娘的亲戚和家族都站起来了,让着地方。 彼得罗把手绢的一头塞到葛利高里手里,跳到长凳子上去,绕着桌 子把他领到正坐在圣像下头的新娘面前。

娜塔莉亚心跳得手都出了 汗,她握住手绢的另一头。 等到大家都离开桌子的时候,有一个人俯下身去,往葛利高里的靴 筒里撒了一把小米:这是为了使新郎不要闹出什么蠢事来。

80年代,当流行音乐呈现出复杂、多样的局面时:爵士乐各种流派重返舞台;摇滚乐各种风格丰富多彩;索尔音乐更是冲破了各条防线不断扩散。这时出现了一种安静、温和的情绪音乐--新时代(New Age,又译新世纪)音乐。

新时代音乐经常采用严肃音乐中的简约派手法,不断重复同一曲调。有时也结合大自然的声音等各种音响。早期的新时代音乐以电子乐器和高技术的录音手段为特色,后来又不断地加入各种音色奇特的民族乐器,并融合了世界各地(尤其是亚非地区)的民族音乐元素。从形态上看,这种音乐并不刻意强调音乐中的某一点(如旋律线和节奏感),而是更加注重音乐的整体效果(如音色的变化和织体的布局)。虽然新时代音乐有时候也采用某些摇滚乐的手法,但实际上它却是和摇滚乐,特别是重金属、朋克和较强劲的主流摇滚相对立的。它是对喧闹的、尖叫的、强劲节拍的摇滚乐的一种解毒剂,也是人们企望从生活压力下的紧张心理中寻求缓解的一种反映。90年代以后,新时代音乐的范畴被众多唱片公司泛化,各种比较浅显的电子轻音乐都被冠以这一称呼,像爱尔兰歌手恩雅那样的一些具有类似风格的音乐也被纳入这一范畴。此外,美国的《公告牌》还特辟了新时代音乐排行榜,以此来促进这种音乐的发展。 英格玛(又译谜),一种通过西方流行音乐节奏表现出来的美国式圣歌。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遥远而神秘的非洲部落,和神圣而庄严的宗教回声。很多人只是听到了神秘的声音,却极少了解英格玛背后的故事。那么,它到底是一种什么形式呢?

英格玛不仅是一个简单的音乐类别的组合,它已成为一种音乐的代表,一种概念性的、极具个性的世界音乐。它的灵魂人物是迈克尔·克里图(Michael Cretu),一位极具天才的音乐家和制作人。克里图,1957年5月18日出生于罗马尼亚的布加勒斯特。1965年,进入当地的一家音乐小学读书,主修钢琴。1975年,克里图和全家移民到了原西德的汉堡,并考入了法兰克福音乐学院。1979年加入宝丽金(PolyGram)唱片公司,开始了他的音乐创作和制作。1985年,他与维真(Virgin)唱片公司德国公司签约,开始与一些著名歌手合作,其中最成功的是帮助桑德拉(sandra,德国著名女歌手)制作了非常成功的专辑。1988年2月,克里图与桑德拉结婚,然后他们移居到了伊维萨岛上,1989年他开始在自己的家庭录音棚里制作自己的音乐。

英格玛的另一个主角就是克里图的妻子桑德拉。英格玛唱片中的所有女声演唱都由她来完成。桑德拉全名桑德拉·劳尔(Sandra Lauer),1962年5月18日出生。她在12岁就推出了个人专辑,16岁时组过一个叫阿拉伯风格(Arabesque)的演唱组,在当时的日本非常走红。1985年,桑德拉开始与克里图合作,并成功地确立了自己的歌坛地位。

克里图打破常规,从欧洲流行音乐中解脱出来,开始着手于自己最喜爱的音乐的制作。他把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秘鲁的排萧和修道院的圣歌旋律完美结合,配上洒脱而又懒散的迪斯科节奏使其独具特色。1990年10月,英格玛的首支单曲Sadeness,Part 1首先推出,这首歌成为他们最著名的热门单曲。紧接着推出的专辑《公元前2000年》(MCMXCaD)成为德国有史以来卖得最好的专辑,一共销售了1200万张,在41个国家登上了专辑排行榜冠军。在90年代流行音乐稳步前进的时候,英格玛并没有追随标准的成功规则,而是运用了笛子和中世纪的圣咏配以电吉他、铜管乐等现代乐器,传达着现代人的气息和情感。这张专辑中的经典歌曲如《我的过错》(Mea Culpa)、《欲望的原则》(Principles of lust)、《信仰之河》(The rivers of belief)都非常出色。1991年,《公元前2000年》推出了一个限量版本,增加了四首曲目,不过都是在原来专辑歌曲的基础上重新混音并延长而成。限量版唱片的封面设计与原先几乎相同,但是用一种灰暗的绿色背景代替了原来的黑色。总的说来,《公元前2000年》是90年代流行音乐史上的一张杰作。

1993年,英格玛推出它的第二张专辑《变换的十字架》(The cross of changes)。由于第一张专辑的成功,第二张专辑未正式出版便已得到140万张的预订单。这张专辑不仅拥有上一张专辑的气质,而且还是一个进化。它的封面设计非常独特:是一个黑色的圆以及一个具有人特点的机器物走在前面,画线看上去模糊不清。《变换的十安架》共有9首歌曲,并且每一首歌的开头与上一张专辑相似,只是在各种背景下出现了明显不同的男声。但是,这张专辑没有超过上一张专辑的成绩。在《变换的十字架》中诞生了两首热门歌曲:《真理的眼睛》(The eyes of truth)和《回到纯真》(Return to innocence)。特别是《真理的眼睛》涉及了更多的交响乐成份,它明显倾向于带有现代节奏的拉普人(指生活在挪威、瑞典、芬兰和俄罗斯北部的居民)圣歌的歌曲结构。作为一个合唱,这首歌使人感到非常舒服,其中的一个理由是英格玛已经将兴趣的触角伸到了古老的北欧音乐文化。1994年《变换的十字架》也出了一个特别版本,增加了3首曲子,每首曲子增加了重新混音的部分。由于它没有在美国发行,所以在世界上一些唱片店中很难找到特别版quot;这张唱片。

1996年11月25日,维真唱片公司首次在全球同步发行英格玛第三张专辑《国王死了,国王万岁》(Le Roiest mort ,vive Le Roi!)。新专辑与以前相比不仅气氛有所不同,而且鼓的音色变得更加平和,出现了更多的少数民族声音,被评论界誉为目前为止英格玛最一元化的专辑。在这张专辑中传达了许多自然的、哲学的观念,这个观念的主题就是为什么(Why)。专辑中《冥界之外》(Beyond the invisible)是一首经典单曲,通过克里图的声音,铺垫着一种势不可挡的力量和有力的旋律。

1999年,英格玛又推出第四张专辑《屏幕后面的镜子》(The screen behind the mirror),由于听众习惯了前三张专辑的个性化特征,对比之下这张专辑的风格在个性上就略显平淡。2000年,英格玛又将视点瞄准了神秘的东方文化,推出了第五张专辑《有限的力量》(The Power Limited)。在流行音乐飞速发展的今天,很多人对这张专辑的评价褒贬不一,但是不管评论界持什么样的态度,作为世界音乐的代表英格玛的声音,已被永久的记录在流行音乐史册之中。

2014年12月31日,她还担任美国首场华人主办的《世界音乐晚会》的总导演,同时她身负重任,用12种语言、18种唱腔演唱了10首歌,获得美国20多家媒体重点报导。

她执导、参演的《南北曲艺精英音乐会》刚刚在美国顺利演出 Deep forest(森林物语/黑森林)是由来自比利时布鲁塞尔的Dan Lacksman(曾为Thomas Dolby、Sparks及YMO制作专辑而名噪一时)担纲制作,结合了二位法国音乐家 Michel Sanchez和Eric Mouquet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简称UNESCO)的全力支持下,深入非洲中部雨林区,以简易的器材录下喀麦隆、布隆迪及塞内加尔之各矮人部族的歌谣,经过他们的巧思重新编曲,配上时下盛行的欧式舞曲节奏,以崭新的风貌推向国际。

Deep Forest和Enigma一样有着极高的口碑,是NewAge音乐世界中最为耀眼的明星。音乐家以独有的法国式浪漫融合全球各地的音乐语言创造出了一支又一支Deep Forest风格的曲子,Deep Forest可以是舞曲也可以是POP,还可以是Ambient可以来自非洲草原,也可以来自美洲森林,同样也可以来自象我们这样古老的国度, Deep Forest从推出第一张专辑至今,前后发行的创作专辑大碟一共有9张,还有一些单曲以及现场演绎或者Remix版本的专辑。 正如以上所述,90年代以后新时代音乐的范畴被逐渐泛化。凡是通过现代化录音技术制作出来的带有一定民族性的音乐都被划入这一范畴,如爱尔兰女歌手恩雅的音乐、印度的教会音乐,以及中国的西藏音乐(如何训田制作的《阿姐鼓》)等,也都被一网打尽。因此,新时代音乐的概念变得越来越不重要了,而音乐的时代性和独创性则成了这种音乐的核心。下面着重介绍较有代表性的音乐家。 恩雅(Enya)

恩雅通过民歌旋律、合成效果和古典化的背景创造出了一种爱尔兰式的新时代音乐。

恩雅,原名Eithne ni Bhraonain,1961年3月17日出生于爱尔兰多尼戈尔郡的圭多尔的一个音乐家庭,父母都从事于音乐工作。但是对恩雅影响最大的则是她的兄妹们于1976年组成的家庭(Clannad)乐队。1979年,恩雅加入乐队任键盘手,为乐队创作了大量的电视剧配乐。1982年,恩雅因厌倦乐队的流行风格而离开家庭。从此之后,她开始致力于自己所爱好的音乐创作,于1986年推出BBC电视台的电视剧原声音乐专辑《克尔特人》(The Celts)并与WEA唱片公司签约。

1988年,恩雅出版的第二张专辑《水印》(Watermark)取得了优秀的成绩。1991年,恩雅推出了《牧羊人之月》(Shepherd Moons),该专辑在美国专辑销售榜上名列第17,且连续4年榜上有名,此专辑的全球销量超过了1000万张。1992年底,WEA唱片公司重新发行了《克尔特人》。1995年,恩雅推出了她耗费了4年时间录制的专辑《树的回忆》(Memory of trees ),这张专辑的风格与她以前的作品相比并无太大差别,但是它加进了一些充满愉悦情绪的音乐元素。该专辑在美国榜上名列第9,在当年发行销量突破200万张。

1947年刚加盟Mercury的哈默德先生决定尝试性的把一些他们所制作的78转(SP)的老唱片转制成LP (333转)密纹唱片重新发行这批老录音中,包括有斯特拉文斯基亲自指挥的《敦巴顿橡树园》协奏曲没想到这批打上 Mercury商标重新面世的老录音一经销售,就赢得了不错的声誉1948年,哈默德先生聘请著名录音评论家霍尔掌管新成立的古典部门很快他们便取得了二战期间德国录音在美国的代理权这些录音大部分是从广播中录下来的,制成唱片内容十分新鲜,因而取得了不俗的销售佳绩

真正为Mercury打响知名度的是1950年他们发行的俄国作曲家哈恰图良小提琴协奏曲 的世界首演录音这场音乐会在前苏联举行,由当时富有传奇色彩的小提琴大师大卫·奥依斯特拉赫担任独奏由于俄方使用的是早已被西方淘汰的次等录音设备,因此母带效果十分不理想 Merctury取得发行权后,将母带移交给录音师罗伯特·法恩(Robert Fine),当时他主持的Reeves Sound Studio主要负责处理Mercury的录音事宜 罗伯特·法恩不负重望,以脱胎换骨的效果挽救了这张纪录奥依斯特拉赫艺术的重要录音这张唱片的发行,使Mercury在世界受到极大关注,空前的市场反应更令之大受鼓舞,坚定了他们继续开拓古典市场的信心 随着经营状况的愈来愈好, Mercury与罗伯特·法恩建立了长远而密切的合作关系 法恩从40年代末一直到80年代初一直掌握着Mercury最重要的录音工程,这段后来被录音界传为佳话的“姻缘”奠定了Mercury自成一派的录音特色尽管法恩一直没有成为Mercury公司的编内成员,但法恩这个名字几乎就是Mercury录音夺目音色和浓烈质感的代名词,是发烧友为Mercury录音深深着迷的先觉人物事实上,法恩在50年代初就离开了Reeves Sound Studio,自组公司从事**,电视及相关录音技术的研发肩负起Mercury的录音重任后,他创立了独特的录音方法他是全世界第一位使用德律风根U-47麦克风的工程师这种电子管电容麦克风由于具备高灵敏度和宽广的频响,非常符合他理想中的管弦乐音色,后来这种麦克风几乎成为Mercury的“Living Presence”录音不可或缺的主角 在与芝加哥交响乐团的第一次合作时,法恩天才的创造出一种简单有效的录音方式:他仅使用一支麦克风来录制穆索尔斯基的《图画展览会》这个为时两天的录音在1951年4月进行,由库贝利克担任指挥法恩在指挥台上方25英尺左右悬挂了一支U-47麦克风,这个位置是在乐团排练时决定的,他利用整首曲子最爆棚的段落调整讯号的大小从“古墓”的轻柔到“基辅大门”的猛烈高潮,这个录音从头到尾的动态都未经加工修饰,绝无加料或压缩,忠实的传达了指挥心目中要求的音色纽约时报的著名乐评家塔伯曼在听过这次历史性的录音后惊呼:令人觉得好像在现场聆听活生生的音乐会! “Living Presence!” Mercury公司对塔伯曼的这一评价十分兴奋,他们立刻选用了他在评论中的这一用词作为一系列唱片的副标题一时间Mercury的“Living Presence”唱片不但为声音的传真重现开创了新纪元,也得到乐评家和发烧友的一致喝彩,成为闻名世界的发烧品牌

在法恩创立的单点录音风靡全球后,1955年起Mercury的唱片进行全面的立体声化他们最初是用的是1/4英寸的Ampex器材后来法恩根据**录音的经验,请Ampex厂制造了一架特别规格的半英寸,三轨录音机这种设备非常适用于古典音乐的录制,有着十分惊人的立体声定位以及音场重现能力,以至于这种器材最后成为Mercury的“Living Presence”唱片录音的标准器材在声音的平衡度上法恩的大部分录音仍是用一支麦克风进行收录,有时为增加立体音像的表达,他还会在两侧添加两支麦克风进行辅助录音开始前法恩会费时费力的找出音响的焦点,以让每支麦克风像投射而出的一束光线般在重叠后将乐团照亮,最后才将最佳的音响纪录到Ampex的三轨录音机上

罗伯特·法恩为Mercury带来的另一大贡献是他破天荒的采用35mm**胶片的录音技术,这种技术在Living Presence系列的后期得到广泛使用事实上,35mm**胶片比传统录音磁带拥有更凌厉的动态,更清晰的音质和更敏锐的瞬态反应,并几乎没有嘶嘶的噪声这一优势在Mercury历史性的一款收录有原汁原味的美国南北战争时期的音乐和战场音效的《南北战争》( The Civil War片号:MERCURY 432591-2)中得到极大体现,战争场面可怕而宏大的音效被呈现得淋漓尽致60年代初,Westrex**录音设备正式加入Mercury的录音阵容,并参与伦敦的录音,甚至远征莫斯科

在Mercury发烧天碟的录音历史中,除了录音师法恩之外,另一位与他名字相连的女中豪杰也不可不提,她就是制作人威马·柯扎特(Wilma Cozart)这位来自密西西比的音乐行政人员1950年加入到Mercury古典部门的工作行列,有着很强的曲目和艺术理念根据她曾在达拉斯和明尼阿波利斯等乐团的工作经验,柯扎特相当了解美国乐团的优点与弱点她很快提出建立一套管弦乐曲的制作计划,尝试与优秀的本土指挥家,乐团合作在她的协助下, Mercury首先与芝加哥交响乐团合作,然后杜拉蒂领导的明尼阿波利斯管弦乐团与帕里执掌的迪特律交响乐团频频参与Mercury的录音计划

1952年伊士曼音乐学院的理事长汉森与Mercury签下专属合约,专门录制美国音乐家的作品后来录音计划扩展到芬尼尔与伊士曼铜管乐团的录音,其参与制作的大量唱片至今都常驻于TAS榜上,成为名副其实的天碟柯扎特的才干使Mercury在古典音乐市场上的地位更加稳固

1954年, Mercury公司在其策划下着手进行了一项空前庞大的录音计划:以柴可夫斯基的管弦乐原稿录制《1812序曲》曲中用上了真正的教堂钟声,加农炮和一支铜管乐团这个录音分三个场地进行,其中包括在耶鲁大学的纪念塔和西点军校实地收录钟声和炮火的轰鸣这张唱片的推出巩固了Mercury在音响界和录音界的地位,成为当时展示新型音响器材的必播示范碟

1950年开始,柯扎特频繁率领Mercury的录音小组远赴伦敦,维也纳,巴黎和莫斯科,与欧洲的乐团,音乐家展开密切的合作,令Living Presence戏剧性的扩充了曲目除了精选录音的场地,他们更配备了录音专车,以保证Mercury的录音无论在何处都能够保持一贯杰出的音效在她的不懈努力下, Mercury的唱片目录中有了巴比罗利,李希特,杜普雷,普亚纳,巴夏尔,坚尼斯和史达克等世界顶尖音乐大师的名字 作为制作人,柯扎特在录音中亦亲身投入技术的操控她和法恩组成黄金搭档,在制作后期担当着三轨转两轨的母带修整工作由于具备良好的艺术修养,加之全程参与录音,她制作的母带和唱片母模能保留原来三轨录音所凝结的精确定位和庞大的动态,将法恩创立的Mercury录音哲学贯彻始终由于日久生情,1957年她与法恩结婚这对工作伙伴终成眷属,在业界传为佳话后来,柯扎特于50年代末出任Mercury公司副总裁,1964年辞职专心持家

1961年, Mercury被电器巨子飞利浦的Philips唱片公司在美国的分公司收购,成为宝丽金·环球唱片集团旗下成员,负责统筹Philips古典音乐在美国的发行业务

1967年, Living Presence系列的最后一次录音宣告完成,内容是吉他大师罗梅洛的罗德里戈吉他协奏曲 Mercury的最辉煌时代虽然已经远去,但Living Presence一听就可分辨的音质,独树一帜的曲目却已成为录音史上令人艳羡的经典,至今都倍受发烧友的赞美与Decca和RCA当年以留下的优秀录音一样, Mercury的Living Presence拥有极其平衡的音域,非常宽大深阔的音场,相当凌厉的动态和十分立体而富有层次的乐器定位略有不同的是,据说Mercury的录音结像更鲜锐,乐器质感更强烈,音色的鲜艳度更为浓郁,稍显粗矿的音响线条似乎更能展现美国人大刀阔斧的音响美学观念

新娘来到黄天镇

  1 巨大的普尔曼式火车正气宇轩昂地向前奔驰,从窗户瞥出去,似乎只是证明德克萨斯州平原在向东倾泻而出。广袤平坦的绿地、色彩单调的牧豆树和仙人掌、零星的座座木屋、浅色的小树林,越过那悬崖般的地平线。

  2 一对新婚夫妇从圣安东尼奥登上了这列火车。多日的风吹日晒让这个男人的脸变得通红,他身上穿着一套黑色的新装,这将他那双砖红色的手衬托得格外醒目。他不时低头欣赏自己的衣服。他坐在那里,将双手各自放在膝盖上,像在等着理发。他投给其他旅客们的目光是隐秘而羞涩的。

  3 新娘并不漂亮,年纪也不小了。她穿着一件蓝色的细线羊毛衣,四周缀着小块天鹅绒,上面还有不少钢纽扣。她不停地扭头看自己的蓬松的袖子,身子绷得笔直,表情严肃。它们令她感到尴尬。很明显她直过厨房,而且她希望能老实本分地煮饭做菜。在她上车时,有些乘客肆意地盯着她打量,这让她羞红了睑。那属于穷入家的普通脸蛋原本线条简单,几乎没什么表情,所以那红晕看上去怪怪的。

  4 他们显然非常幸福。“以前坐过豪华车厢吗?”他高兴地笑着问。

  5 “没,”她回答道。“从来没有。挺好的。对吧?”

  6 “太棒了!过一会,我们就去吃晚饭,弄一大桌子菜。全世界最好的食物。收费是一美元。”

  7 “哦,是吗?”新娘惊呼道。“要一美元?为什么,这也太贵了——对我们——不

是吗,杰克?”

  8 “反正对这趟旅行来说不算贵,”他勇敢地答道。“我们全部都要尝试一下。”

  9 后来,他和她解释火车的知识。“你看,从德克萨斯的这头到那头有一千英里,这列火车正好是横穿,只停四次。”他神气得像个主人。他把车厢里令人眼花缭乱的装潢指给她看;她果然瞪大了眼睛,注视着那些带图案的海绿色天鹅绒,闪光的黄铜、白银和玻璃,还有那像油面一样闪烁着黑色光泽的木头。车厢的一头,立着一具作为单人卧室支柱的青铜像。在天花板合适的位置则装饰有橄榄色和银白色的壁画。

  10 在这一对新人的脑海里,他们身处的环境体现了他们那天早上在圣安东尼奥举行婚礼时的气派。这里就是他们的新居所在,尤其是这个男人,他脸上放出兴奋的光芒,这让他在那个黑人服务生眼里显得很滑稽。此人不时乐呵呵地从远处打量着他们,显得很有优越感。在别的时候,他就暗地里羞辱他们,方式巧妙得让他们根本就不知道自己被欺负了。他的势利是最霸道的那种,但却被运用得不露痕迹。他压迫他们;但对于这种压迫,他们几乎一无所知,而且就算有很多旅客用那种轻蔑的态度注视他们并以此为乐,他们很快也就忘得一干二净了。他们的那种情形就应该有值得乐的地方,历来都是如此。

  11 “我们3:42到黄天镇,”他温柔地看着她的眼睛,告诉她。

  12 “哦,是吗?”她说,仿佛自己还没意识到这一点。对丈夫的话表示出惊讶,这是她作为温柔贤妻的一部分。她从口袋里拿出一块小银表;她把它举到眼前,聚精会神地皱眉看着,这时她的新婚丈夫脸上就又放光了。

  13 “我在圣安东尼奥一个朋友那里买到的,”他开心地告诉她。

  14 “十二点过十七分,”她抬头看了看他,带着羞涩和生硬的媚态说道。某位乘客注意到了这一切,变得愈发不屑,就冲着那众多的镜子向自己使眼色。

  15 最后他们去了餐车。穿着明亮亮的白色西装的黑人服务生站成两排,看他们走进来;这些服务生已经预先得到了消息,所以既心怀好奇,又看似若无其事。接待这两位就餐的那个服务生恰好觉得很高兴,盯着他们吃饭,他看着他们时的那种样就像一个父亲般的导航员,他脸上的神色也显得慈祥可亲。光顾此处,接受这样毕恭毕敬的服务原本很平常,但对他们而言却很稀罕。当他们返回自己车厢时,脸上带着逃离窘境的庆幸。

  16 在左边有一个长长的紫色土坡,往下几英里就能看见雾气缭绕的缎带,那里就是奔腾流淌的格兰德河。火车以某个角度接近它,顶端就是黄天镇。现在,随着距离黄天镇越来越近,丈夫似乎变得愈发不安,他砖红色的双手变得越来越显眼。当新娘倾着身,冲着他说话时,他有时甚至有点儿心不在焉。

  17 事实上,杰克.波特开始发现某事的阴影正像铅板一样压在他身上。作为黄大镇的警长,他在那片是鼎鼎大名的人物,大家都知道他,喜欢他,惧怕他。他去圣安东尼奥接这位自己确信爱着的姑娘。在例行的祷告后,他果真劝服她和自己结了婚,这事完全没有问过黄天镇乡亲们的意见。他现在就要带着新娘回去了,而那个地方还对此一无所知,毫无准备。

  18 按大众风俗,黄天镇的人想和谁结婚就结了。但是当波特想到自己对朋友的责任,或想到他们心目中他的责任,或者想到那种人们在这种情况下无法自遏的想法他就会感到自己十恶不赦。他犯了一个滔天大罪。在圣安东尼奥和这个姑娘面对面时,他被狂热的冲动所驱使,不顾一切地越过所有社会藩篱。在圣安东尼奥,他就像一个躲在黑暗中的人。在那个遥远的城市,他能轻而易举地握住匕首,斩断任何形式的手足情谊。但是,黄天镇的时间——白昼的时间——正在逼近。

  19 他完全知道自己结婚对于他家乡是一件大事。它的重要性可能仅次于新酒店着火。他的哥们不会原谅他的。他曾不断地设想过,是不是可以发电报告诉他们此事,但是懦弱在他那儿占了上风。他不敢做。现在,火车正带他驶向惊讶、欢乐和指责。他看着窗外,那阴霾的影线正朝着火车缓慢地摆动过来。

  20 黄天镇有个铜管乐队,他们的演奏相当糟,这倒也让老百姓感到很逗乐。想到这里,他不由自主地笑了起来。假如市民们畿做梦想到他将带着新娘驾到,他们肯定会把这个乐队请到车站来,一边欢闹着祝福他们夫妇,一边护送他们回住所。

  21 他决定要用不起眼的交通工具尽可能快地完成从车站到他家的这段路。一旦进入自己安全的大本营,他就能口头发布通告,然后等市民们的热情褪去一点之后再出来活动。

  22 新娘焦虑地望着他:“你愁什么呢,杰克?”

  23 他又笑了。“我没什么发愁的,老婆。我只是在想黄天镇。”

  24 她懂了,羞红了脸。

  25 他们各自心里都有了负罪感,然后变得更加温柔了。他们看着对方,眼神滚烫而温柔。但是波特总是那样紧张地笑,新娘脸上的绯红似乎也褪不掉了。

  26 这个辜负黄天镇感情的叛徒仔细地看着飞驰而过的景物。“我们差不多要到了,”他说。

  27 服务生这时过来了,告诉说波特的家快到了。他手里拿着一个掸子,全然没有了高人一等的神气。他给波特的新衣服掸灰,后者则慢慢地转来转去。波特摸出一个硬币递给了这个服务生,就像他看到别人做的那样。这是一个繁重累人的行当,就像那个给他的第一匹马钉马蹄铁的人那工作一样。

  28 服务生拿着他们的包,当火车开始减速时,他们走到车厢带篷的连廊。两个机车头和它们牵引的一长串车厢这时驶入了黄天镇车站。

  29 “他们得在这里加水,”波特说道。他喉咙像被堵住了,带着悲伤的腔调,仿佛在宣布某人的死讯。在火车停稳之前,他用眼睛扫视了整个站台,既高兴又惊讶的是竟然一个人都没发现,除了那个车站工作人员。此人显得有点着急,正走向水箱。当火车停住时,服务生先走下车,然后把一个临时的小舷梯放好。

  30 “过来,老婆,”波特嘶哑地说。当他扶着她下来时,他们都不自然地笑了起来。他从黑人那儿接过包,然后招呼妻子把住自己的手臂。当他们快步走开时,他鬼鬼祟祟地瞥看他们卸那两个箱子的行李。那个车站工作人员在前面的行李车附近,转过身子向他跑过来,做着手势。他笑了,而且边笑边嘀咕,注意着他的婚讯给黄天镇带来的第一个反应。他抓住妻子的手,紧紧地拉到自己身边,然后他们就逃走了。那个服务生站在他们身后,嘿嘿地傻笑。

  31 南方铁路的加利福尼亚快车预定在二十一分钟后到达黄天镇。在“疲倦绅士”沙龙的酒吧里有六个男人。一个是鼓手,他说话又多又快;三个是德克萨斯人,他们雪地 时不想说话;另两个是墨西哥牧羊人,他们通常在“疲倦绅士”沙龙都不说话。酒吧老板的狗躺在那个通往前门的木板道上。

一、中国古代音乐 黄帝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君王,他在五千年前就创造了历法和文字。当时,除了前述的伶伦之外, 还有一位名叫“伏羲”的音乐家。据说伏羲是人首蛇身,曾在母胎中孕育了十二年。他弹奏的琴 本来有五十根弦,但由于音调过于悲伤,黄帝把他的琴断去一半,改为二十五弦。 在黄帝时代的传说中,还有一位名叫神农的音乐家,据说他是牛首蛇身。神农曾教人耕作五谷, 曾遍尝百草而发现医药,还曾经创造了五弦琴。因此可以理所当然地设想,当时的音乐用的是五声音阶。 在中国古代,有关音乐方面的书籍不下三百种。孔子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教育家,同时又是一位 音乐家,他曾写过许多论述音乐的随笔,我们可以在论语中看到他对音乐的一些评论。孔子在古琴方面的 造诣很高,他能自己作曲,并把悲哀与欢乐付诸琴韵之中。孔子把琴艺亲自传授给弟子,在他的 三千弟子中,通六艺者就达七十二人。他的教学内容,可称为“诗、书、礼、乐”。“礼”是谓 理天地阴阳之秩序,“乐”即取得和谐。在孔子的哲学中,道德与音乐居于同等地位,他提倡的是 以音乐来提高品德。 另一方面,中国古代的宫廷音乐多为舞乐,即融诗、舞、音乐于一体,与今天的舞蹈是完全不同的。 二、埃及、阿拉伯的古代音乐 古埃及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在金字塔内石壁的雕刻上,我们可以看到音乐演奏者的 行列,从而想象出当时演奏音乐的盛况。雕刻中有以手指弹奏的竖琴状弦乐器,还有各种笛类乐器。 阿拉伯等地区的器乐也相当发达,很早以前他们就开始使用在一个八度之间分为十七个音名的特殊 音阶了。 三、古希腊和古罗马音乐 希腊音乐的起源也笼罩着一层神秘的色彩。传说中阿波罗神主管音乐,下辖九位缪斯(Muse)女神, 因此音乐也称为Music或Musik。在希腊乐器中,有一种叫做阿乌洛斯的V字型双管笛,还有一种叫做 里拉(Lyra)的手琴,齐特尔(Kithara)则是一种类似吉它的弦乐器,这些乐器都是从埃及或 阿拉伯传入的。 在古希腊人的生活中,音乐的地位是十分显著的。他们以从埃及和阿拉伯流传过来的东方音乐 为基础,逐步加以发展和变化,形成了自己的音乐。古希腊的音乐与诗歌和戏剧有着紧密的联系。 在他们那充满魅力的两部荷马史诗和许多著名的戏剧作品中,都体现出了音乐的重要意义。当时社会上 一些著名的民间歌手演唱的歌曲,对古希腊音乐的形成和发展,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古希腊音乐在许多方面都有着重大的成就。公元前六世纪,古希腊大哲学家和数学家毕达哥拉斯 (Pythagoras)用一种称为弦琴(Monochord)的单弦乐器,首先解释出纯律理论,根据弦的长度 计算出了当时所使用的一切音程。毕达哥拉斯音律的发明与应用是音乐理论方面的重大突破。 其次古希腊人还发明了字母记谱法。在乐器的制作上也有着许多大胆的革新和创造,发明了一批过去 不曾有过的乐器。古希腊音乐不但有器乐伴奏的独唱抒情曲,而且还有戏剧音乐和舞蹈音乐等形式。 这些音乐一般都是以单音音乐为主,在内容上大多为宗教题材。 古罗马的音乐主要是沿袭古希腊音乐的巨大成就。当时的音乐主要是在祭神、婚宴以及军队凯旋时 演奏。公元三世纪以来,古罗马大肆向外扩张势力,对邻近城邦进行野蛮的侵略和掠夺。许多 古希腊的优秀乐师和歌手们都变成了古罗马帝王、贵族和奴隶主的奴仆,因此音乐也就成为专门为 统治阶级消遣娱乐的工具。但古罗马的音乐文化并没有因循古希腊而停滞,一些民间的歌谣、结婚歌曲、 士兵歌曲以及音乐舞蹈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用拉丁语演唱的古戏剧。 另外,军队中铜管乐器的出现也是古罗马音乐的主要特征之一

GACKT(日语:ガクト),正式名称为神威乐斗(かむい がくと),本名从未公开,有人说叫冈部学,7月4日出生于冲绳县,在京都长大。日本男歌手。身高180cm。血型A型。其本人会讲法文、中文、韩文、英文。曾在日本富士电视台电视节目“堂本兄弟”中,与徐若瑄用中文对话。CD附属的小册子等地方可见的“Gackt C”是“Gackt Camui”的略称,是他身为作家的笔名。GACKT的歌迷被称为“Dears”。2009年六月 正式将艺名全数改为大写,GACKT。

他很俊美,真的很像从漫画里走出来的人物,无愧他“迷样王子”的称号,如果有一天他从天上掉下来大家也不用吃惊。

他宣称自己是1540年出生的,不要问他为什么能活那么久,因为心智年龄是可以无限的。

他喜欢拍照,他出现在各种杂志上的各种造型的照片过到让他的中国歌迷可以在书摊“嘎嘎(GA GA)”的叫个不停,让路人误会那群歌迷上街是牵鸭子散步。

他的声音低沉富磁性,从高音到低音吟唱自如,更超强的是他就是以坐跪拜姿势也能把高音唱到游刃自如。

他酷爱武术,不但在节目上教人打少林拳法,陪在身边的保镖也常常用来喂招,只是你看到他的保镖别以为黑白无常现身人间。

他超过180的个子身体却如同芭蕾舞演员柔软,他的小腿绝对比大腿长,一看就是长腿美男。

他很怕甜食,却鼓起勇气喝蛇血就因为听说蛇血对皮肤好,难怪他的皮肤跟婴儿一般润滑,就是近看都找不到粉刺。

他很适合当家庭主妇,起因在于他的砍价技术,在台湾使用中文的土地上,他操一口“能说而已”的中文,也能把古董砍掉3000元大洋的价。

他喜欢穿各种服饰,从中东穿到欧洲,而且他也很喜欢什么都不穿。

他早上起床喜欢赖床,所以早上洗澡的时候都是半梦游状态,以前用浴盆的时候,他预感自己最可能的死法是在洗澡的时候浸死。

他是热衷在LIVE时做限制级动作的男人,所以相信中国永远不可能引进他的LIVE

他养着一只狗和一只猫,而且他的狗非常上镜。

他是个让歌迷伤脑筋的梦中情人,因为他说他是双性恋。

他常常摔车,最高记录一年撞坏三辆,现在和堂本光一一起开的话……但愿光一不要只是看起来会遵守交通的乖小孩而已。

他身上难以找到不完美的地方,带着浓郁的忧郁气质,虽然是武术高手,却又给人文质彬彬的模样,怎么看都是中世纪的王子。

家族

Gackt有些的音乐才能使从孩童时代培养的。3岁的Gackt在严厉的父母逼迫下开始学习钢琴。Gackt曾以为与父母无法沟通而两度被送进了精神病医院。7岁的时候,他在一次意外之后感到自己有了灵力,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当然,没人愿意相信他,失望的Gackt对父母彻底的失去了信任。

恋爱

自言从不伤害女人和从不被女人伤害的Gackt,对于恋爱和恋爱的对象要求非常的高:即使不在一起,也能感觉到她存在的女性,才是Gackt的喜欢类型。虽说自己认为“在恋爱上应该对自己自信”,但还是会经常怀疑和否定自己:“我很喜欢‘伴侣’”这个词,但又有能够达到这个地步的女性存在吗?”

朋友

Gackt在Malice Mizer的时期,与其鼓手Kami非常的要好,可是,99年Kami因病过逝,带给Gackt无限的伤痛,“Kami有着Kami特有的东西,任何人无法代替”伤心的Gackt跌入心情的低谷,甚至不得不到医院进行治疗。重新振作后,发行了《Vanilla》,以次来纪念他永远的好友。

兴趣

Gackt对于赛车和格斗都非常喜爱,小时候的一次落水事件,让Gackt体验到了临近死亡的感觉,长大后的他,经常在高速公路驾驶,感受到了同样的快感,于是,他喜欢上了在公路上飚车的地感觉。

习惯

Gackt为了保持身材,从来不吃碳水化合物,即使是春卷、寿司之类的食物,他也会把外面的面粉、饭撒开,只吃里面的菜,而水也只喝一种法国进口矿泉水“Volvic”,家里有三个冰箱:里面堆放了除了这种水,就是他家宠物的食物了。而且,Gackt的健身习惯也非常特别,每次上完厕所后,都会做俯卧撑和仰卧起坐,以此来保持体型,而且,每天早上都会坚持吃40种补品。

打扮

Gackt非常喜欢用一种叫“Platinum Egoist”的香水,而他喷的分量能让人在数米外的距离都能问到。Gackt对于服装也有着自己的想法,他非常喜欢美国的一家服装店,由于这家店位于同性恋聚集的地区,所以设计上总有点特别,Gackt说那里的衣服很合他身,而且还在那里能学到穿衣服的技巧。

工作

Gackt精通钢琴,但他认为自己无法理解别人作的曲子,所以他从来没有为谁而演奏过,他只为自己演奏,即使在舞台上演唱时,他也只是在诠释他的每一首歌。因为每一首歌里都有他自己的故事和感情,而现在的他,除了唱歌和写歌之外,也会写小说,根据他主演的**《moonchild》的剧本,Gackt编写成小说《Moon Child~镇魂歌篇》,除了这个之外,他还写了自传式小说《自白》。

梦想

小时候的Gackt梦想成为一个艺术家、铜管手和指挥家,为了实现这个梦想,他在学校便开始学习铜管乐器,但是由于过度练习,使得牙齿受损,不得不放弃。而成为歌手的Gackt,希望能有一家自己的学校,也希望能在法国有座自己的城堡,远离人群。Gackt现在所做的努力,都在为那一天的到来而做着准备。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www.hunlipic.com/jiehun/965560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18
下一篇2023-10-1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